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廣西農村污水排放標准pdf

廣西農村污水排放標准pdf

發布時間:2025-05-02 23:38:57

⑴ 廣西住建廳發布促進經濟穩增長的若干措施

鳳凰網房產訊 2月22日廣西住房城鄉建設廳網《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關於印發全區住房城鄉建設行業堅決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穩增長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了「23條」措施,做好全區住房城鄉建設行業新冠肺炎疫情精準防控和促進經濟穩增長。要求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加快補助資金撥付、開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加快商品房預售審批和房屋網簽備案辦理、全面啟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

措施如下:

一、全力保障和推進疫情防控重點工程建設

(一)全速推動自治區和部分城市後備應急醫院建設。按照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要求,堅持「統一指揮、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特事特辦,容缺受理,統籌推進自治區和部分城市後備應急醫院項目立項、選址、設計、施工、設備采購、資金管理等工作,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加強質量管控,力爭建成高品質應急醫院。

(二)全力保障重點工程項目開(復)工。對涉及城市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重要國計民生及企業生產經營急需的項目,各地要加強指導服務,優先調配人員力量,優先保障重點工程項目開(復)工。

二、全力推動住房城鄉建設行業發展,促進經濟穩增長

(三)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簡化項目開(復)工要求和程序,分區分類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低風險地區,要在認真做好防控的前提下,加快推進本地住房城鄉建設行業復工復產;中風險地區,要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序推動本地住房城鄉建設行業復產復工;高風險地區,要以疫情防控為主,採取積極措施,確保涉及全局的重點項目復工復產,其他項目根據疫情發展形勢逐步復工復產。各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及時了解各行業復工復產情況,指導和協調解決各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四)加快補助資金撥付。各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指導督促已獲得中央、自治區資金補助的項目及時復工復產,了解項目進展情況和存在的困難,積極協助建設單位加強與當地財政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快項目補助資金撥付進度。

(五)開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綠色通道」。2020年需開工的一般企業投資工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主管部門應視情況予以容缺受理,加快辦理項目開工審批手續,質量安全監督、城管等部門要進一步主動跟進服務。對疫情防控必需的工程建設項目,建設單位在工程質量安全保證措施到位的情況下,可先行開工建設,並及時報告工程所在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待疫情解除後再補辦有關手續。對疫情防控期間作出積極貢獻的誠信、愛心企業,採取開辟「綠色通道」優先辦理、延期關閉申報通道、專人指導申報等措施,積極主動幫扶企業做好資質申報等事項。適當放寬企業信用修復條件。

(六)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對涉及保障民生的公租房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等收尾工程和亟需回遷安置的棚戶區改造項目,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具備開(復)工條件的項目要抓緊組織開(復)工;不具備開(復)工條件的,要提前備工備料,完善相關前期手續,強化工程項目協調,加快項目推進。對及時開(復)工的棚戶區改造項目,在分配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礎設施中央補助資金時予以傾斜,並優先納入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發行支持范圍。

(七)調整公租房階段性政策。自2020年1月起到疫情防控解除後兩個月,對逾期繳納公租房租金的家庭不作逾期處理,不計入個人信用記錄。有條件的地區可適當擴大公租房貨幣化保障范圍,將近期復工企業承租社會房源的職工階段性納入保障范圍,發放疫情防控期間的住房租賃補貼;對符合條件的誠信、愛心企業職工和參與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的保障對象,優先提供保障房、公租房。支持各地對參與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的醫護、環衛、公交、物業等行業公租房保障對象承租公租房實物房源的,可減免1至3個月租金;領取租賃補貼的,可增發1至3個月租賃補貼;高風險地區可適當延長減免租金或增發補貼時間。繼續加強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對經濟收入困難家庭予以適當的租金減免。以上具體細則由各地自行制定。

(八)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加快商品房預售審批和房屋網簽備案辦理,最大程度地提高審批效率;進一步優化房屋網簽備案流程,壓縮房屋網簽備案辦理時限。疫情防控期間,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通過線上銷售平台開展銷售、中介業務,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按規定復工並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後,可開展「一對一」預約看房和簽約。

(九)大力推動地下管網建設三年大會戰項目建設。大力實施供排水、市政燃氣、地下綜合管廊等城鎮地下管網項目建設。加快地下管網普查和規劃修訂工作。大力實施老舊、破損及錯接混接管網的更新改造,以及雨污合流管道的分流改造,加強城市管網空白區的管網建設,提高污水收集效率,滿足城市排水防澇要求。積極推進「十三五」第二、第三批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十)全面啟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2019年獲得中央補助的2.78萬戶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要提前做好開(復)工台賬管理,明確推進措施和責任主體,加快項目建設。納入2020年改造計劃的16.7萬戶城鎮老舊小區項目,各地要抓緊辦理項目開工前期手續和居民意願調查工作,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年度改造任務,年內完成657台加裝電梯項目和無障礙設施建設工作。

(十一)保障市政公用行業正常生產運營。疫情防控期間,各地要進一步加強監管,確保各類市政公用設施達標穩定運行。主動協調相關部門,積極保障供水、供氣、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環衛保潔、園林綠化等市政公用行業的生產物資和防護物資;因疫情防控增加成本和投入費用的,要積極協調財政、稅務部門落實相關財政補助和稅費減免政策,按時足額撥付相關服務費用。在保證城市道路、橋梁、隧道、公共照明、園林綠化等市政公用設施功能性和安全性前提下,可適當降低養護績效評價標准,優化養護作業方式和流程,鼓勵養護單位以信息化手段開展巡查。

(十二)強化城鎮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各地要督促城鎮污水處理廠做好消毒和衛生防疫工作,確保出水指標達到相關排放標准,並主動配合生態環境和衛生健康部門做好醫療廢水的收集處置工作。進一步強化城鎮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置監管,嚴禁醫療廢棄物等垃圾混入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堅決防止因生活垃圾處理不及時造成二次污染。

(十三)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住房安全保障戰役。全面核准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保障情況,全面完成2020年度農村危房改造任務。開展掛點督戰和駐點指導,建立常態化暗訪機制,繼續做好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問題整改、深化農村危房改造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整治等工作。出台加強農房建設管控政策文件,提高農房設計和建造水平。

(十四)全力開展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對標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總目標,持續開展「三清三拆」環境整治,建設一批鄉村風貌示範帶和基本整治型、設施完善型和精品示範型村莊。以疫情防控為切入點,切實加強疫情防控期間農村生活垃圾清掃、收集、運輸和處理工作,保持環境清潔衛生。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建設200個村級收集轉運處理設施。推進4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創建工作,完成全部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實施300戶以上自然村公共廁所改造450座。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利用。

(十五)加強城管執法。加強城市管理執法巡查,實行「721」工作法,限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積極配合市場監管、商務、林業等部門開展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行為,取締違法違規經營點。依託網格化管理模式,積極協調解決城市管理的難點和熱點問題。

三、全力扶持行業發展,減輕企業壓力

(十六)妥善處理項目工期延誤。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工程總承包、市政及消防建設企業可依法適用不可抗力有關規定,妥善處理因疫情防控產生的工期延誤風險,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順延工期。因疫情影響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可積極協調稅務部門延期繳納稅款。

(十七)及時提供工程造價調整依據。因疫情防控導致建設工程人工、材料價格發生重大變化,相應調整方式在建築施工合同中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工程總承包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用情勢變更,按照「5%以內的人工和單項材料設備價格風險由承包方承擔,超出部分由發包方承擔」的原則合理分擔風險。疫情防控期間繼續施工的項目,可在工程造價中單列疫情防控專項經費,將疫情防控期間施工單位對應承接項目所產生的疫情防控成本列入工程造價予以全額追加。建設工程造價管理機構要加大建設工程人工、材料設備價格的採集、測算力度,及時發布市場價格信息和價格預警,必要時縮短發布周期,為合理確定和調整工程造價提供依據。

(十八)減輕企業資金負擔。對新承攬業務的建築業企業暫不收取投標保證金。鼓勵建設單位與施工企業、工程總承包企業加強互助,合理分擔停工損失,協商提高工程款支付比例,加快工程款支付進度;條件允許的,經雙方協商,可提前預支工程款。協調安排建安勞保費結余資金對我區建築施工企業予以補助,專項用於購買醫療用品、防護用品等必要的防護支出。

(十九)降低企業用水、用氣成本。各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會同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落實好「我區工業、經營服務用水實行臨時降價,降價幅度為非居民用水價格(不含污水處理費)的10%,期限為5個月」的政策。疫情防控期間,對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的重點保供企業嚴格執行用水用氣「欠費不停供」。

(二十)放寬住房公積金政策。2020年6月30日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企業,可按規定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緩繳期間的繳存時間連續計算,不影響職工正常提取和申請住房公積金款;經職工代表大會或工會討論通過的,可按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為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職工,2020年6月30日前不能正常償還住房公積金貸款的,不作逾期處理;對於租房有壓力的職工,可適當提高租房提取額,並靈活安排提取時間。受疫情影響不能正常辦理繳存業務的繳存單位,可在疫情防控解除後3個月內補辦理。

(二十一)爭取物業服務企業優惠政策支持。各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積極幫助參與疫情防控的物業服務企業向當地政府爭取相應補助,如將物業小區一線疫情防控納入公共管理由財政保障防護物資經費、出台臨時財政補貼政策等,並積極爭取按照生活服務類標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四、全力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二十二)優化項目行政審批和招投標服務。大力推進電子化招標投標,確保2020年5月30日前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電子化招標投標;加大遠程異地評標試點力度和范圍,力爭2020年12月30日前實現全區房建市政工程招標投標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大力實行在線辦理相關行政審批業務,壓縮辦理時限,提高行政審批效率。疫情防控期間,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政務服務窗口提供電話預約辦理服務。因疫情影響,企業無法攜帶相關資料原件到現場辦理的,可以採用快遞方式提交申報材料,實行「不見面審批」。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行政審批預約、咨詢電話:0771-5595535、0771-5595842;郵寄地址:廣西政務服務中心三樓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窗口(地址:南寧市怡賓路6號,郵編:530028)。

(二十三)行業企業資質和人員資格有效期可申請延後。區內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審批的房地產開發、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造價咨詢、質量檢測等企業資質和有關人員資格,有效期於2020年1月20日至9月29日期間屆滿的,企業可自願申請延至2020年9月30日。

⑵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情況如何

2018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日前,由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圍繞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加快推進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重點任務,以及組織保障、資金投入、實施方案制定等情況,對第一批15個省(區、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了督導。

引導村容村貌建設、改善垃圾處理體系、規劃污水治理系統

各地因地制宜做好環境整治工作

現階段,我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條件也不一樣。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各地充分結合自身條件,突出重點工作,探索出了一些因地制宜的好做法好經驗。

提升村容村貌。廣東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為切入點推進農村基礎環境整治,截至6月底,2277個省定貧困村17875個自然村已基本完成整治,占總數的94.1%。海南大力推廣《海南國際旅遊島村莊特色風貌規劃建設指引》《海南省村鎮居民建房推薦建築設計方案圖集》;福建編制並免費發放數萬份農民建房標准圖集,引導村莊建設顯現出鄉土田園風情和地域文化特色。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廣西構建了「村收鎮運縣處理」、邊遠鄉鎮「村收鎮運片區處理」、邊遠鄉村「村屯就近就地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及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全區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保持在95%以上。河南配備19.3萬名保潔人員,占農村人口的3.5‰,實現所有行政村全覆蓋。安徽開展農村陳年垃圾集中清理行動,解決「垃圾堆、垃圾溝、垃圾坡」等突出問題。

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重慶重點推進鄉鎮和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農村聚居點的污水集中處理,並制定出台了《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准》,累計建成鄉鎮及村級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2417座,讓700餘萬村民受益。有的地方則採取連片推進的方式治理生活污水,例如,貴州推進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推廣「滲、滯、蓄、凈、用、排」海綿村莊生態建設理念,成片連村實施水生態系統和水環境治理。

開展廁所糞污治理。在農村改廁上,各地積極推廣適應地域特點、農民能接受的改廁模式,並注重糞污同步處理。山東以標准化理念推進改廁建設、使用和管理,制定了廁具產品、施工驗收、使用維護等地方標准,嚴格按照設計、招標、施工、驗收「四統一」工作流程,整村推進實施,並由縣級組織逐戶驗收,把好質量關口。目前,全省已累計改廁931.5萬戶,到今年年底基本完成鄉鎮內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針對冬季寒冷漫長、建設成本高等困難,吉林省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最終確定採用三格化糞池室內水沖廁所改廁技術模式,2017年以來安排資金10億元,改造農村廁所達25萬戶。

對於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黑龍江大力推廣玉米秸稈翻埋、碎混、覆蓋還田技術,運用青貯、黃貯、揉搓等方式實現秸稈飼料化,組織開展秸稈固化壓塊和生物質發電項目,培育秸稈產業化企業,延長秸稈利用鏈條。目前黑龍江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60%以上。重慶巴南區建立農葯銷售台賬,開展農葯銷售網點回收農葯包裝瓶試點;墊江、梁平等區縣引導個體經營者在村社田間開展巡迴回收,在集鎮建立網點定點回收,建立農膜回收長效機制。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美麗鄉村不僅具有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還具有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讓美麗鄉村成為美麗中國底色的扎實一步。要通過加強統籌協調,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舉措,穩步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治理,讓農民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為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⑶ 水污染應急措施

http://www.chinacitywater.org/bbs/search.php?searchid=249&orderby=lastpost&ascdesc=desc&searchsubmit=yes

很多很多的。如果下載不了,可以聯系我。

⑷ 生態保護的生態示範

生態省(市、縣)建設是生態示範區建設的深化和發展,其內涵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生態經濟(循環經濟)為核心,以改善環境質量為出發點,以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目標,充分發揮區域生態與資源優勢,積極實施產業
結構調整,大力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統籌規劃和實施環境保護、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推動區域社會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海南、吉林、黑龍江、福建、浙江、山東、安徽、江蘇和河北等9 個省開展了生態省建設,陝西成立了生態省建設領導小組,廣西、四川、天津、遼寧等省區正在組織編制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
2005 年,上述 14 個省區的人口、面積、GDP 分別佔全國的 52.7%、26.8%和 57%。寧波、深圳、青島、廈門、杭州、長沙、南京、蘇州、揚州、紹興等一百五十多個市(縣、區)開展了生態市(縣、區)創建工作。 農村生態保護工作對改善農村環境質量、保障農民身體健康、推動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具體行動,是廣大農村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近幾年來,農村生態保護工作不斷加強,取得了明顯進展。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在寧夏、四川成都、安徽績溪等地啟動試點;小城鎮環保規劃、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農村面源污染控制等工作不斷加強。 到 2005 年底,全國沼氣用戶已達 1700 多萬戶,建成大中型畜禽養殖廢棄物沼氣工程 2200 多處,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 13.7 萬處,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 500 多處,推廣省柴灶 1.89 億戶,推廣太陽能熱水器2850 萬平方米。 2003-2005 年,中央財政共安排 3500 萬元用於支持開展集約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示範工程,共安排項目41個,推動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
農村環保法制建設
2000 年,國家環保總局頒布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 、 《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准》和《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等規章和標准。在此基礎上,各省區出台了相應規章,畜禽養殖環境管理日趨規范。國家有關部門正在聯合制定
《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條例》 、 《農村環境保護條例》 ,進一步強化畜禽養殖業的環境管理, 為進一步深入開展農村環保工作,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法制保障。
土壤污染防治
為有效控制土壤污染,國家環保總局組織制定了《土壤環境質量標准》 、 《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標准》 、 《城鎮垃圾農用控制標准》 、 《農產品產地環境污染控制與安全技術標准》 、 《農用灌溉水質標准》 、 《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等多項控制標准和技術規范。2001 年起,國家環保總局組織開展了「菜籃子」種植基地、污水灌溉區和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土壤環境質量專項調查工作。農業部先後組織完成了兩次全國性的土壤普查工作、兩次全國主要污水灌區污染狀況調查工作。國土資源部門組織開展了多項地質環境調查工作。2005年 8 月,國家環保總局、國土資源部啟動了全國土壤現狀調查及污染防治專項工作。
有機食品發展
國家環保總局制定了《有機食品技術規范》和《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考核管理規定(試行) 》 ,會同商務部等 11 個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積極推進有機食品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截止 2005 年底,全國共批准有機食品生產基地 43 個,主要
分布在遼寧、山東和江蘇等 11 個省。

⑸ 我國環境污染的現狀

按人類活動分
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
按造成環境污染的性質來源分
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污染、電磁波污染等)固體廢物污染、液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3]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很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等人類的第一號敵人。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
空氣污染::是指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達到或超過了有害程度,導致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的正常生存和發展,對人和生物造成危害。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疾病。
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噪音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干擾他人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的現象。
放射線污染是指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物料、人體、場所、環境介質表面或者內部出現超過國家標準的放射性物質或者射線。
污染物質的濃度和毒性會自然降低,這種現象叫做環境自凈。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 。

土壤污染
環境污染會降低生物生產量,加劇環境破壞。

⑹ 十三五規劃水污染防治的優勢

「十三五」治療成效顯著,水源變得更加干凈,老百姓放心喝。

生態環境部近日通報了今年前8個月全國地表水質量狀況。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1—8月,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1.0%,同比上升6.0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9%,同比下降3.1個百分點。

這個「81.0%」來之不易!
——「81.0%」,來自水環境治理工程如期推進,治理步伐提速。
碧水源發布的半年度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06億元,同比增長311.31%;鵬鷂環保同樣傳來捷報: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67.5億元,同比增加68.08%。不只是這兩家從事水污染處理的上市公司,今年以來,水處理市場呈現明顯向好態勢,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各地水污染治理步伐正在提速。
廣西南寧市青秀區長塘鎮天堂村三橋坡,一座投資200萬元新建的花園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格外顯眼。過去,三橋坡的生活廢水沒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如今有了治理設施,村裡的環境煥然一新。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為如期完成水環境治理目標,各地加大治理工程投資力度,更加註重治理效益。長江保護修復、農村污水濕地處理設施等全國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工程進展順利。以廣西為例,全區累計建成鎮級污水處理廠532座,配套建設污水管網2617公里,形成鎮級污水處理能力約74萬立方米/日,受益人口超過550萬人,覆蓋度約74%。

——「81.0%」,來自飲水安全保障、黑臭水體治理等同步推進。
家住遼寧沈陽市渾南區白塔堡河畔李相街道的白瑞,經常到張沙布村河邊走走,看看河道治理的最新進展。
在渾南區,張沙布村支流河由於接納農村生活排污,形成黑臭水體,對村民生活環境以及白塔堡河水質的影響日益突出。為加快解決群眾關切的農村黑臭水體問題,不久前,渾南區完成了白塔堡河張沙布村支流生態治理設計方案的專家論證。投資10萬元的治理工程,今年9月底基本完工,白瑞對治理效果充滿期待。
上半年,各地著眼群眾關注的水環境問題加大投入,治理捷報頻傳。比如,在黑臭水體治理方面,7月22日,天津宣布全部567條黑臭水體(含城市黑臭水體26條)治理中,已有505條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主體完工率達89.1%;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黑龍江各地上報已完成城市黑臭水體治理40處,黑臭現象基本消除……
經過幾年大規模的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我國飲水保障安全水平顯著提升,但縣以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安全問題仍相對突出。《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提出,2020年底前,全國農村要完成「千噸萬人」(供水人口在1萬人或日供水1000噸以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農村10764個「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中,已有9344個完成保護區劃定批復,佔比達86.8%。廣大農村居民的「水缸子」更安全、更潔凈了。

——「81.0%」,也來自有效處理、加強監測,避免環境消毒殺菌等因素對水質造成影響。
在疫情防控中,醫療廢水增多,大范圍高強度的環境消毒殺菌,個人消毒產品用量顯著增加,這些因素可能對地表水環境產生一定影響。1月31日,生態環境部印發應急監測方案,要求各地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預警監測,在常規監測的基礎上,增加余氯等疫情防控特徵指標的監測,發現異常情況時加密監測,並及時採取措施、查明原因、控制風險、消除影響,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與此同時,生態環境部門對全國醫療機構污水處理設施和城鎮污水處理廠進行排查,截至6月,累計對飲用水水源地開展監測5.6萬次,未發現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受到影響的情況。
如今,「十三五」規劃中涉及地表水的約束性指標,已經提前完成。治理的腳步不會停歇,水清岸綠的美麗圖景將越來越多。
「十三五」污染治理成效顯著,生態科技取得重大突破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十三五」是迄今為止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
主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如何?
8項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約束性指標已提前完成——分別為「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下降比例、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於III類水體比例、劣Ⅴ類水體比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比例和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污染物的削減量。

第9項約束性指標也將完成——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今年1-9月份,優良天數比例為87.2%,預計到年底能夠完成84.5%的約束性目標。
取得了哪些成效?
2010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銷量佔全球新能源汽車55%,目前全國公交車電動化比例從2015年的20%提高到目前的60%。
「十三五」以來,可再生能源裝機年均增長大約12%,新增裝機年度佔比超過50%,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成為可再生能源發展主體。
相關部門指導各地方促進秸稈資源化利用,2019年衛星監測到的全國秸稈焚燒火點數比2015年下降了42%。
截止到2019年底燃煤電廠累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8.9億千瓦,目前,全國約6.1億噸左右的粗鋼產能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
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重點地區的39個城市列入2018、2019年「散亂污」企業清單台賬的7萬余家企業清理整頓開展專項排查。
截至去年底,碳排放強度比2015年下降18.2%。
在戰略、頂層設計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發生了什麼變化?
戰略部署上依法治污為主——,「十三五」期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寫入了黨章,生態文明寫入了憲法,依法治污、依法排污意識逐漸形成;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
頂層設計上「大格局」形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等制度落地見效,全面加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領導的機制;排污許可、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責任追究等制度相繼出台。
截至目前,「十三五」期間我們完成制修訂並發布國家生態環境標准551項,包括4項環境質量標准、37項污染物排放標准、8項環境基礎標准、305項環境監測標准、197項環境管理技術規范。其中配套大氣十條的實施,發布了122項涉氣標准。配套「水十條」的實施,發布了107項涉水標准。配套「土十條」的實施,發布了49項涉土標准和40項固體廢物標准。
科技研究上大放異彩——「十三五」期間,國家在生態環境科技投入方面,僅中央財政投入就超過100億元。

大氣領域:針對京津冀區域霧霾成因專項成果已公布;
水環境領域:形成重點行業水污染全過程式控制制系統與應用等八大標志性成果,建成流域水污染治理、流域水環境管理和飲用水安全保障三大技術體系;
土壤環境領域:開展了鉻、砷重金屬污染地塊修復工程示範;
固廢領域:大宗工業固廢建材化利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重金屬安全處置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關鍵技術突破,支撐了無廢城市建設;
環境基準領域:首次發布了我國保護水生生物鎘和氨氮水質基準,實現了我國在該領域零的突破。
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國將繼續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延伸深度、拓展廣度,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十四五」即將到來之際,科學設定「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目標、指標和重點任務,做好下一個五年污染防治行動的開局。

閱讀全文

與廣西農村污水排放標准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抗污染反滲透膜型號 瀏覽:241
寶馬525怎麼換空氣濾芯 瀏覽:530
國產反滲透純水設備多少錢 瀏覽:547
汽車機油濾芯怎麼看真假 瀏覽:606
離子交換樹脂屬於反滲透原理 瀏覽:470
凈水壓力罐壓力打多少壓力 瀏覽:67
液鹼中和含酸廢水化學分子式 瀏覽:334
愛詩普霖反滲透凈水機怎麼樣 瀏覽:811
九陽家用凈水器縮水是什麼意思 瀏覽:759
反滲透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瀏覽:443
雲米飲水機除垢方法 瀏覽:444
安之星的那個反滲透的凈水器怎麼樣 瀏覽:492
最好的生物半透膜是啥 瀏覽:63
運行方式錯流過濾 瀏覽:151
污水處理劑除磷劑 瀏覽:967
單什麼反滲透 瀏覽:935
蒸餾乙醇實驗的建議 瀏覽:877
我公司污水處理費怎麼做分錄 瀏覽:91
白醋蜂蜜蒸餾水甘油配比 瀏覽:718
過濾水中的顏色 瀏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