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含氟廢水處理方法
氟污染是環境污染的一種,源自鋁冶煉、磷礦石加工、磷肥生產、鋼鐵冶煉、煤炭燃燒等過程的排放物。主要污染物包括氟化氫和四氟化硅,這些氣態污染物以及電鍍、金屬加工等工業中的含氟廢水和廢氣洗滌水排放後,會導致水體污染。含氟煙塵的沉降或降水淋洗,會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氟化物是積累性毒物,對植物和動物都存在潛在危害。攝入過量氟導致的氟骨病表現為關節腫大、骨質變松等症狀。氟污染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
氟污染的來源廣泛,自然界的氟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螢石、氟磷灰石、冰晶石等,這些原料在煉鋁、磷肥、鋼鐵、有機氟高級潤滑油、火箭推進劑等工業生產中使用,產生含氟廢水、廢氣和廢渣。此外,煉銅過程、水泥陶瓷磚製造、玻璃搪瓷製造、燃煤燃燒等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含氟廢氣。
處理含氟廢水的方法多樣,活性氧化鋁法通過吸附劑過濾去除氟離子,電滲析法則在電場作用下通過離子交換膜分離離子。絮凝沉澱法則通過投加凝聚劑去除水中的氟離子,但需注意控制凝聚劑的投加量,以避免水中其他離子超標。離子交換法則是利用樹脂提取或除去氟離子,這種方法出水穩定,不會產生二次污染,但需要鋁鹽進行預處理和再生,成本相對較高。近年來,離子交換纖維因其成本低、吸附能力強、處理效果好等優點,成為深度去除水中氟離子的理想方法。
在眾多方法中,Tulsimer® CH-32作為一種聚苯乙烯架構的強鹼型陰離子交換樹脂,專門設計用於氟化物去除,且其再生過程無需明礬,展現出優良的物理特性和耐輻射性。Tulsimer® CH-32在廣泛的pH范圍內和溫度條件下均能有效使用,且其無裂紋的球面設計提供了極高的球強度,出廠為氯型,可使用氯化鈉替代明礬進行再生,從而提供了一種高效、環保的氟化物去除解決方案。
2. 含氟廢水如何處理
含氟廢水的處理方法多樣,包括混凝沉澱法、離子交換法、膜過濾法以及吸附法等。
混凝沉澱法適用於低濃度含氟廢水,通過使用混凝劑在水中形成正電的膠粒來吸附氟離子。然而,該方法存在池體較大、佔地面積廣、處理時間長以及產生大量污泥等問題,且出水難以達標。
膜過濾法具有環保、能耗低、效率高、工藝簡單等優點,特別適用於使用反滲透(RO)膜去除廢水中的氟離子。RO膜對氟離子的截留能力強,但其投資成本高、操作復雜且膜使用壽命較短,需頻繁更換。
離子交換法則會產生大量的再生廢液,吸附周期較長,消耗大量脫附劑,排出含鹽廢水易引起管道腐蝕。同時,吸附劑材料成本較高,樹脂再生處理也較為困難。
因此,上述方法難以直接滿足廢水排放標准。江蘇海普功能材料開發的吸附法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採用海普吸附工藝處理含氟廢水時,首先需對廢水進行預過濾,去除懸浮和顆粒物質,隨後進入吸附塔進行吸附處理。吸附塔內填充特種吸附材料,能夠對廢水中的氟進行選擇性吸附並富集到吸附材料中,有效降低出水中的氟濃度。當吸附材料達到飽和後,對其進行脫附處理,使其再生並重新進行吸附,實現循環使用。
實驗結果顯示,採用特種吸附劑吸附處理含氟廢水,廢水中的氟去除率可達到97%以上,符合客戶要求並留有安全餘量,有效防止因入料廢水水質波動導致出水不達標。
處理前後,原水與出水均為無色透明狀態,廢水中的氟幾乎被完全去除。通過實驗數據證明,特種吸附劑能夠有效降低廢水中的氟濃度。
3. 含氟廢水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沉澱法和吸復附法
1)化學沉澱法是通過投制加鈣鹽等化學葯品,形成氟化物沉澱或氟化物被吸附於所形成的沉澱物中而共同沉澱。
2)吸附法是指含氟廢水流經接觸床,通過與床中固體介質進行離子交換或化學反應,去除氟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