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海珠石溪污水治理

海珠石溪污水治理

發布時間:2023-03-26 07:01:38

㈠ 最新全國沒有疫情的城市

高風險區(11035個)

白雲區白雲湖街兵房街10棟

白雲區白雲湖街夏茅四礦工業區A7-A16棟

白雲區大源街大源白路北街一巷2-5號,二巷1-5號(單號),三巷2號、4號,四巷1號;大源白路北街6號

白雲區鶴龍街尹邊三街一巷1號、13號

白雲區嘉禾街太和01、02網格

白雲區嘉禾街太和03-1網格,太和04網格

白雲區嘉禾街太和03-2網格,竹仔園西街12號、14號、16號、18號、20號,西街四巷1-4號,西街五巷1-4號,西街六巷2號、4號,南嶺置業大街5號 ;望崗陳屋牆街4號、6號,望崗陳屋牆街二巷1-12號

白雲區嘉禾街長湴02、03網格,科甲02網格

白雲區金沙街金御苑北區A3棟,橫沙平樂街39號、41號、43號、45號,平樂十巷1號、3號,平樂十一巷1號、2號、3號,平樂十二巷2號;橫沙心齋街4號、6號、8號、20號、22號,橫沙大街53號、53-1號、53-2號、55號、57號、59號、61號、63號,橫沙中約一巷1-7號,橫沙中約三巷1-4號、6號、7號

白雲區金沙街金御苑北小區A6棟

白雲區景泰街機場東門27號、29號、31號、33號,機場東門自編A9號

白雲區景泰街機場東門街1號豪泉大廈,竹園社區雲雨樓機場東門街9號

白雲區景泰街平安大街十二巷、十三巷、十四巷、十五巷、十六巷,雲龍路2-18號

白雲區均禾街羅崗環崗北路二橫路5-11號(單號)

白雲區均禾街清湖金鉑廣場,清湖步行街,清湖食街

白雲區松洲街松南路33號、35號、37號

白雲區棠景街匯景路58號、68號、73號、75號、78號、78號之3、78號之145、79號、81號

白雲區棠景街明珠小區明月閣、明楓閣

白雲區棠景街沙涌北匯景路90號

白雲區棠景街怡程酒店;崗貝二街5號

白雲區同德街鵝掌坦西街二十四巷15號、15-1號、17號、19號、19-1號、21號,二十八巷9號,三十巷6-1號、6號、8號、10號、10-1號、12-22號(雙號)、22號之一;後街29-41號(單號),後街一巷1-10號、12號,後街三巷1-7號(單號)

白雲區同德街鵝掌坦西街二十一巷28號、30號,二十三巷28號、30號,二十五巷26號、28號

白雲區同德街南勝二橫1號A座、B座,南勝二橫2號,南勝三橫1號、2號;新南二路38號及一樓商鋪、42號及一樓商鋪、49號之一、51號A座、51號B座、53號,新南二路大馬路中間(10米寬)

白雲區同德街上步村安慶巷1號、2號、10號、12號,墩和巷5號、7號、16號、18號 ,洪安巷8-16號(雙號)、15-23號(單號);上步正中巷1號、2號、4號、5-7號、9號,上步大街39-45號(單號),平寧巷1-7號(單號)

白雲區同德街上步墩和巷9號、11號、13號、15號、20號、22號、24號;上步前進巷32號B棟,上步安慶巷14號;僑德花園3號

白雲區同德街上步允和巷16號、18號,盈居巷12號、14號、17號、19號,安步巷6-10號、12號、14號,正中巷11-19號(單號),上步大街48-52號(雙號)

白雲區同德街同德粵溪001-006網格區域

白雲區同德街新南二路3號、5號、7號、47號、45號、49號,橫滘南勝四橫2號

白雲區鍾落潭鎮福龍路79號,白沙商貿五巷3-8號,白沙商貿六巷3號、5號、7號,白沙商貿城,竹料商貿城,白沙前社八巷1號、38號(兩棟)

白雲區鍾落潭鎮石牙路1號集中居住區

番禺區大龍街穎川中路26號、蓮塘坊一巷6號、八甲大街12號

番禺區大石街中心街以東、迎賓路以南、東風大街以西、南苑街以北的圍合區域,東風大街13號、15號、17號、12號、4號、6號、8號、10號、11號,中心街一巷2號、中心街二巷2號、中心街2號

番禺區洛浦街廣州碧桂園華苑小區18座

番禺區洛浦街沙溪村三村北街23號、25號、27號、32號、38號房屋,沙滘東路二巷5號、7號、7號之一、8號、10號房屋,三村中街三巷6號房屋,麗景園大街十三巷1號、2號、3號、4號房屋,麗景園大街十五巷1號、3號、5號、7號房屋,麗景園大街25號、27號房屋,東華路47號、東華路47號之一房屋

番禺區洛浦街廈滘村東至廈滘村興華街十三巷、南至興華街、西至廈滘北環路、北至瑞華街的圍合區域

番禺區洛浦街上漖村古松坊大街三十九巷1號、2號、3號、4號、6號,古松坊大街63號、63號之三、65號之一

番禺區南村鎮板橋村南街9號、11號、11號之一、13號、15號、19號、19號之一、19號之二、19號之三,南街八巷2號、南街十巷1號至4號,南街十一巷2號、4號,南街十三巷4號、6號

番禺區南村鎮錦綉香江花園布查特官邸三期三棟

番禺區沙灣街浴乎二巷13號,三巷13、14、15、16號

番禺區石壁街田心北一巷1號、2號、4號、11號,田心北二巷1號、1號之一、2號

番禺區石壁街田心北一巷1號、2號、4號、11號,田心北二巷1號、1號之一、2號

番禺區石樓鎮西約一街一巷至西約一街8巷

海珠區赤崗街道赤崗二街1號大院3、4棟

海珠區赤崗街道華怡花園華怡路90、92號

海珠區赤崗街道佳興大廈5-23層

海珠區赤崗街道景雅苑棋趣居D棟

海珠區赤崗街道客村社區

海珠區赤崗街道新港西路206號大院11、12、13、16、23、24、26棟

海珠區赤崗街道新港西路214號大院4、6、10棟,新港西路218號

海珠區赤崗街道新港中路468號77棟

海珠區赤崗街道愉景南苑樂天軒C座

海珠區赤崗街道愉景南苑小區禮賢軒A、B、C座,樂天軒A、B座,書雅軒A、B座

海珠區鳳陽街道翠怡二街14號

海珠區鳳陽街道疊彩園小區碧藍軒1、2、3座,紫樺軒1座,棕櫚軒1、2座,盈楓軒2、3座,綠榆軒1、2座,彩雲軒8座,翡翠軒1、2、3座

海珠區鳳陽街道疊彩園紫樺軒2、3座,碧濤軒1座,盈楓軒1座,金樺軒1、8、9座,彩雲軒2座

海珠區鳳陽街道動感華庭B座

海珠區鳳陽街道鳳崗腳92、96、98號

海珠區鳳陽街道金紫里水邊街二巷4、4號之一

海珠區鳳陽街道康樂東片區(康樂東約大街以南,康樂東約新街橫八巷以北,康樂涌以東,康樂東約新街橫二巷以西)

海珠區鳳陽街道康泰花苑2號樓

海珠區鳳陽街道泰寧大街八巷15、17、18、20、22號,泰寧大街九巷17、19、21、24號

海珠區鳳陽街道曉園花苑651號

海珠區鳳陽街道逸景翠園東區倚翠軒A、B、D、G、H座,荔影居D座,綠雅居A、C座

海珠區鳳陽街道逸景翠園東區倚翠軒C、E、F座,荔影居A、C座,翠林居A、B、C座,映月居A座,翠羽居C、D座,桂香居A座

海珠區鳳陽街道逸景翠園西區御景軒A、B座,御豪軒B座,豪園居A座,碧桃居B座

海珠區鳳陽街道逸景翠園西區御景軒D、E、G座,御華軒A、C座,華園居A、C座,豪園居C座,碧蓮居D座,碧桃居C、D座,綠嶼居B、D座

海珠區鳳陽街道迎祥大街北二巷7、8號樓

海珠區鳳陽街道珠江國際公館

海珠區海幢街道安善里2號之一、2號之二、2號之三、4號

海珠區海幢街道富力朗逸軒

海珠區海幢街道天一酒店

海珠區華洲街道龍潭西環街西三巷3—8號,西四巷3、5、7號

海珠區華洲街道龍潭西環街西十二巷5、6、8—10號,西十一巷6號

海珠區華洲街道龍潭西環街西五巷5—8號,西六巷5、7號

海珠區江海街道德盛苑272號

海珠區江海街道敦豐路79號4樓安歆樂寓、金芙蓉會所

海珠區江海街道桂田北約、桂田南、金影、江貝社區(新港中路以南,敦和路以北,廣州大道南以東,藝苑南路以西,除海珠科技創業園敦和園區外),赤崗街道珠影社區(新港中路以南,珠影大院以西,除新港中路344號大院、344號之二大院、326號大院外)

海珠區江海街道金聚街15號六福華庭D棟

海珠區江海街道金穗雅苑B10棟

海珠區江海街道錦鴻花園14棟

海珠區江海街道聚德北路13號A01棟

海珠區江海街道聚德花園A5棟

海珠區江海街道七星崗4號大院E2棟

海珠區江海街道新安街41號

海珠區江海街道新村東華六巷10號、12號、12號之一、14號

海珠區江海街道新村南華大街北六巷14號

海珠區江海街道新村西華大街21號

海珠區江海街道新村西華十巷7號405

海珠區江海街道新村中華大街東八巷3號

海珠區龍鳳街道馬涌直街西4號

海珠區南石頭街道翠城花園20棟

海珠區南石頭街道翠城花園23棟

海珠區南石頭街道工業大道中404號大院2—5棟

海珠區南石頭街道南箕南約一巷44號,南箕中約大街50號,南箕路翔鳳一巷3-2

海珠區南石頭街道星匯海珠灣星虹街7號5201-5206房、3-15層04房、17-32層04房、34-46層04房、48-55層04房。

海珠區南洲街道池滘西碌村北大街16號

海珠區南洲街道大塘涌以東,東明大街以南,聚德西路以西,興旺釘珠、九頭鳥餐廳連線及延長線以北圍成區域

海珠區南洲街道東勝新街西七巷11、13、15號,西八巷12、14、16號,西十四巷1、2號,西十五巷1號

海珠區南洲街道後滘西大街32、34、36、38、39、40、41、42、44巷,後滘西大街40巷橫二巷、四巷、六巷、八巷、十巷,後滘西大街42巷橫一巷、四巷、八巷,後滘西大街44巷橫一巷、三巷,後滘西大街64—88、90—120號,後滘北大街三、五、七巷,後滘北大街1—11號(單門牌),後滘西大街173—201號(單門牌),後滘大街1-34號(雙門牌

海珠區南洲街道盛景花園凱悅庭B座 、凱雅庭A6座

海珠區瑞寶街道北約大街3、5、6號,北約一巷1、1之一、2—4號,北約二巷1號,北約三巷5號

海珠區瑞寶街道東寧大街6—8號,東寧三巷2號,東寧四巷1—3號

海珠區瑞寶街道東約大街4—6號,東約一巷15號之一,東約2巷13號之一、14—18號,東約三巷7、9、11號

海珠區瑞寶街道金碧花園二期47棟2—8樓01、06號房,金誠2街63號,金誠2街61—68號底商

海珠區瑞寶街道聚龍四巷10—13、15、17—21號,聚龍五巷7、8、10、15—19、19-1號,聚龍社八巷3-1、3號,九巷2號,十巷2—4號

海珠區瑞寶街道瑞安西八巷1—4號,瑞安西七巷1—3號,瑞安西六巷1—3號

海珠區瑞寶街道瑞寶北街26號11-13棟

海珠區瑞寶街道瑞寶北街四巷7、12、14、16號,七巷7號

海珠區瑞寶街道瑞海新村一巷4—6號、二巷4—6號

海珠區瑞寶街道瑞康新村一巷5—7號、二巷5—7號、三巷5—7號

海珠區瑞寶街道瑞祥四巷9號

海珠區瑞寶街道瑞興新村六巷14—16號,五巷13—15號

海珠區瑞寶街道石溪南約東街南116—118、104—109號

海珠區素社街道佳大銀灣A1-A4棟(東翠北街5、9、11、15號)及底商

海珠區新港街道富力千禧花園C座

海珠區新港街道海洋雅苑32棟53、54梯,38棟

海珠區新港街道海洋研究所3、8、11、14棟、研究生公寓

海珠區新港街道康怡苑11、13棟

海珠區新港街道康怡苑3、4、9、10棟

海珠區新港街道雙子星城A、B、C、D座

海珠區新港街道順華名庭4棟

海珠區新港街道順景雅苑14棟

海珠區新港街道穗發花園17、29棟

海珠區新港街道新港西路176號後座2號

海珠區新港街道新港西路立新街23號

海珠區新港街道怡樂路60號之二

花都區花城街紫薇豪苑小區8棟、9棟

花都區獅嶺鎮軍田村培正北路3-19號飛龍皮革區域

花都區獅嶺鎮軍田村培正路新田庫存裡布商行區域

花都區獅嶺鎮祥興街89號區域

花都區新華街大陵新村4巷13號附近區域

花都區新華街橫潭村順景小區B座3、4、5梯,C座4梯7、8單元

花都區新華街橫潭大街大巷11號

花都區新華街杏林花園小區

花都區新雅街新村雅新西二十三巷1、3、5、7號,二十五巷1、3、5、7號,二十七巷1、3、5、7號,雅新西路23號、25號、27號

花都區新雅街自由人花園一期8棟

花都區秀全街大㘵村聚龍庄一巷5號祥富雅居區域

花都區雪域瀾庭A1區

荔灣區白鶴洞街鶴洞路211號、213號、215號、217號;鶴洞路三巷74號;保利·葛洲壩海德公館1棟-11棟

荔灣區白鶴洞街鶴翔里大院6號、7號、8號

荔灣區彩虹街中山八路6號之二、中山八路8號

荔灣區彩虹街周門路18號彩虹寓

荔灣區昌華街仁威廟新街18號、21號、23號、23號之一、25號、26號、26號之一、27號、28號、30號、32號、34號、35號、37號、39號、41號、43號、54號;仁威廟前街80號之二、82號、84號、86號、88號

荔灣區東沙街南漖社區西社街以南、涌邊街以西、觀濤路以北、玉蘭路以東所圍合區域

荔灣區多寶街蓬萊路蓬萊西約13號、蓬萊西約15號

荔灣區逢源街存善東街15號、存善東街11號、存善東街13號、存善東橫街2號、存善東橫街4號、存善東橫街6號、存善東橫街8號、存善東橫街10號、耀華西街9號、耀華西街11號

荔灣區逢源街中山八路31號之一、之二

荔灣區海龍街南新約西街以北,南村大街、南村塘、江尾支涌3(南村涌)以東,南村南新街以西,二友工業區、江尾支涌3以南所圍合區域

荔灣區環市西路以南,廣三鐵路以西,廣雅路以東,廣雅中學北圍牆以北,廣雅中學西北門至環市西路路段以東所圍合區域

荔灣區龍津街中山七路187號C2棟;中山七路189號C1棟

荔灣區南源街廣州市自來水公司西村水廠主馬路以北,廣弘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主馬路以西,廣弘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一橫路以南,廣州市自來水公司西村水廠東側圍牆以東所合圍的區域

荔灣區南源街環市西路水廠路5號38棟

荔灣區橋中街橋中南路4號德威堡廣場(橋中南路西南,坦尾路150號西北,坦尾路138號東北,雙橋路以東南);廣州大坦沙污水處理廠東南面圍牆以南,橋中南路以西、以南,坦尾南路以西、以北,珠江沿岸以東、以南所圍合區域(除沙面小學、萬科柏悅灣T9、T10、T11棟外)

荔灣區石圍塘街塞壩口社區芳村大道西174號

荔灣區西村街道全域

荔灣區站前街道全域

南沙區東涌鎮大簡村簡南東街五巷107、108、109號

南沙區東涌鎮市魚路184號

增城區新塘鎮東至江府大道、南至沿江大道、西至六角涌、北至規劃三路的合圍區域

➤點擊查看完整【全國高中低風險區名單】:點擊查看

✔中風險區(1084個)

白雲區大源街大源南路109號之一、109號之二、109號之三、109號之四、111號

白雲區鶴龍街鶴北街北六巷1-6號,鶴北街北七巷2號、4號,鶴北街41-45號(單號)

白雲區鶴龍街鶴北街北一巷至北六巷,鶴北街28-47號,鶴北中街2-8號,鶴北中街一巷至三巷,鶴北街公園北

白雲區鶴龍街鶴群街一巷1-6號、6號之一,吉祥街一巷6號、8號

白雲區鶴龍街鶴泰路18號,鶴泰路20號A棟

白雲區鶴龍街鶴新路15號、17號、19號,鶴泰路六巷16號、18號、20號,鶴泰路七巷15-20號;黃邊南街一巷4號、6號、8號,二巷4號、6號、8號,三巷4號、6號、8號

白雲區鶴龍街黃邊凝香里10-22號,黃邊居安里二橫巷1-5號,仁厚里14-20號(雙號),柿園北七巷7號

白雲區鶴龍街彭上南路18號、20號,彭上新村東路2號、4號,彭上新村南十一巷15號、南十二巷15號

白雲區鶴龍街西周街38號、40號、42號,東三巷1號、2號,東四巷2號

白雲區鶴龍街尹邊齊興路4號,尹邊西街33號-1;尹邊三街三巷1號,三街15號

白雲區鶴龍街員村中街東六巷20號、24號、30號、33號,東七巷18號、25號、27號、29號

白雲區黃石街全域(除高風險區域外)

白雲區嘉禾街全域(除高風險區外)

白雲區江高鎮江村橋觀街1號、2號、3號、4號,江村橋觀街二巷3號

白雲區金沙街橫沙村全域(除高風險區外)

白雲區金沙街橫沙村全域(除高風險區域外)

白雲區金沙街環洲二路39號、41號、43號

白雲區京溪街麥地經濟社麥華後街以西區域

白雲區京溪街聖地摩坊公館17棟、18棟,梅花園新村C2棟

白雲區均禾街全域(除高風險區外)

白雲區龍歸街南嶺村崗埔路8號;永興西街1-7號(單號)、8-16號(雙號),永興西路二巷5號、6號之一、7-14號,中一巷3-11號(單號),西一巷11號、13號

白雲區龍歸街新墟南街12號、14號、15號、17號,新墟南五巷2號,橋頭南八巷34號

白雲區人和鎮全域(除高風險區域外)

白雲區三元里街隆泰逸品君庭小區1-4棟

白雲區三元里街三元里村全域(除高風險區外)

白雲區三元里街松柏大街七巷1-2號, 八巷1-4號,九巷1號,十巷2號、4號

白雲區三元里街松柏新村十七巷12-16號(雙號),十九巷11-16號

白雲區石井街全域(除高風險區域外)

白雲區石門街紅星村全域(除高風險區外)

白雲區石門街紅星文昌街1-11號、13號,萬福街29-37號(單號)、44-48號(雙號),萬福七巷1-8號、10號、12號、14號、18號,萬福八巷1-6號,劉前大街六巷12-26號(雙號)、22號之一

白雲區石門街水悅城T2棟;南便九巷34號、38號、40號,南便十巷31號、33號、34號、34號之一、35-38號、38號之一、40號,42號,南便十一巷24號、28號、30號、34-40號(雙號),西岐東街10號、12號、14號

白雲區松洲街全域(除高風險區外)

白雲區棠景街機場西社區(除高風險區域外)

白雲區棠景街沙涌北二巷42號、48號、52號,三巷12-18號(雙號)、19-27號、29-61號(單號),四巷13-23號(單號)

白雲區棠景街棠溪村百順社區、祥崗社區,除高風險區域外

白雲區棠景街棠下西街一巷16號、17號、20號、23號、24(22)號、25-29號、31號,二巷7號、8號、10號、11號、12號、14號、15號,三巷8號;合益社區正升雅境A棟、B棟、C棟

白雲區同德街全域(除高風險區外)

白雲區同和街榕樹頭路137-149號(單號)、149-1號、149-2號、149-3號、165號、165-1號

白雲區同和街握山西街34號、36號、38號、40號、40-1號

白雲區新市街保利紫雲C1棟

白雲區新市街大埔村全域(除高風險區外)

白雲區新市街黃沙崗全域(除高風險區域外)

白雲區新市街西約一巷37號-西苑路45號-西苑路39號-西約二巷43號-西約一巷37號合圍區域

白雲區新市街小坪村全域(除高風險區外)

白雲區永平街新世界雲逸A4棟、A5棟

白雲區雲城街北門東街十八巷7-13號(單號)、二十巷7-13號(單號)、二十二巷7-13號(單號)

白雲區雲城街明珠花苑明泰A棟、B棟、C棟

白雲區雲城街塘邊大街11號、12-16號、16號之一、16號之二,17號、18號,18號之一,18號之二,19號、20號、20號之一、21號、21-1號、33號

白雲區雲城街蕭崗花園社區001網格全域

番禺區大龍街(除高風險區外)

番禺區大石街

番禺區洛浦街

番禺區南村鎮(除高風險區、臨時管控區外)

番禺區沙頭街

番禺區沙灣街(除高風險區外)

番禺區石壁街(除高風險區、臨時管控區外)

番禺區市橋街北郊村1巷2~4號、2巷2~4號、3巷2~4號

番禺區鍾村街

海珠區赤崗街道全域(除高、中風險區外)

海珠區鳳陽街道疊彩園(除棕櫚軒1、2座,碧藍軒1—3座,紫樺軒1—3座,碧濤軒1座,盈楓軒1—3座,綠榆軒1、2座,金樺軒1、8、9座,彩雲軒2、8座,翡翠軒1—3座外)

海珠區鳳陽街道瑞康大廈

海珠區鳳陽街道逸景翠園東區(除倚翠軒A—H座,荔影居A、C座,翠林居A、B、C座,映月居A座,綠雅居A、C座,翠羽居C、D座,桂香居A座外)

海珠區鳳陽街道逸景翠園西區(除御景軒A、B、D、E、G座,御豪軒B座,御華軒A、C座,豪園居A座,華園居A、C座,碧桃居B、C座,碧蓮居D座,綠嶼居D座外)

海珠區華洲街道聚德路—映東車行北牆—河道—聚德南路—聚德路連線以東,聚德東南街以南,江海大道以西,新滘中路以北圍成區域(除高風險區外)

海珠區江海街道敦和路183號,琓美逸品酒店,海珠科技創業園(敦和園區)

海珠區江海街道金影小區(除C棟底商、D棟外)

海珠區南洲街道聚德南路、聚德西路、新滘中路與河道圍成區域(除高風險區外)

海珠區南洲街道森語星園小區

海珠區南洲街道上涌以東,興旺釘珠、九頭鳥餐廳連線及延長線以南,聚德西路以西,新滘中路以北圍成區域

海珠區瑞寶街道瑞寶東約、南約和北約社區(除高風險區外)

花都區花城街(高風險區除外)

花都區花東鎮

花都區花山鎮

花都區新華街(高風險區除外)

花都區新雅街(高風險區除外)

花都區秀全街(高風險區除外)

荔灣區彩虹街全域(除高風險區外)

荔灣區昌華街

荔灣區多寶街

荔灣區逢源街(除高風險區外)

荔灣區華林街

荔灣區金花街(除高風險區外)

荔灣區嶺南街

荔灣區龍津街(除高風險區外)

荔灣區南源街全域(除高風險區外)

荔灣區橋中街(除高風險區外)

荔灣區沙面街(除高風險區外)

荔灣區石圍塘街芳村大道西627號-芳村大道西677號(單數)

南沙區東涌鎮全域(除高風險區、大簡村、西樵村、大同村、太石村、小烏村、馬克村外)

增城區新塘鎮全域(除高風險區外)

㈡ 廣東有幾個污水處理

廣東省東莞市市區污水處理廠
東莞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市區污水處理廠(含市區糞便無害化處理站)
位於南城區石鼓村王洲,佔地面積16.21萬平方米,日處理生活污水能力為20萬噸、清掏的糞便150噸,是東莞市目前採用二級處理最大的一間生活污水處理廠和唯一的一座糞便無害化處理站。該廠廠區外管轄有新基污水泵站、珊洲河污水泵站兩座。是一個全資的國有企業。污水、糞便收集范圍:莞城區、南城區、東城區的全部、萬江區南面組團的生活污水和這四區的清掏糞便。服務面積62.95平方公里,服務范圍現狀人口49.96萬人。
該廠概算總投資 6 億元,其中廠區投資 2 億元,管網投資 4 億元。廠區、管網全部由東莞市財政投資興建 , 分兩期建成,其中一期於 2001 年 9 月動工, 2002 年 6 月投入試運行,採用厭氧—氧化溝工藝( A/O 工藝) , 處理能力為 10 萬噸 / 日;二期於 2003 年 9 月動工, 2004 年 8 月 28 日 投入試運行,採用缺氧、厭氧—氧化溝工藝( A2/O 工藝),處理能力為 10 萬噸 / 日。截污主幹管總長度為 14.77Km ,管徑為 D 1400mm 至 D 2600mm ;支幹管總長度為 4.9Km ,管徑為 D 300mm 至 D 1600mm 。
該廠處理後的污水,經市環保監測站抽樣檢驗,符合污水綜合排放國家一級( GB18918-2002 ) B 標准和廣東省( DB4426 - 2001 )一級標准。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王建衛
電話號碼(傳真):2982617
郵政編碼:523000
企業所在地址:南城區石鼓村王洲
公司成立時間:2002-12-31

廣州市大坦沙污水處理廠

廣州市大坦沙污水處理廠為該市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15萬m3/d,佔地14 ha,總投資1.4億元,服務范圍1289 ha,服務人口約60萬人。該工程由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和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聯合設計。獲廣州市環保科研設計一等獎、廣東省優秀設計二等獎和國家建設部優秀設計三等獎。
污水處理工藝採用生物除磷脫氮活性污泥法(簡稱A2/O),於1989年11月底全面建成投產,經多年的運行證實,處理後出水完全達到設計要求,使該廠附近的珠江河段水質明顯好轉,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工程內容包括:(1)污水泵站,澳口泵站污水泵房內設6台水泵(5用1備),總抽升能力9.6萬m3/d,將駟馬涌區污水抽送至大坦沙污水處理廠處理;荔灣泵站內設4台水泵(3用1備),總抽升能力5.76萬m3/d,將荔灣涌的污水抽送至大坦沙污水處理廠處理。(2)污水處理廠設在廣州市西郊大坦沙小島上,佔地200畝,荔灣泵站和澳口泵站抽升的污水經壓力管道過河送到廠內。
廠區污水處理分為初級處理和二級處理。初級處理由沉砂池、初沉池組成,去除較大顆粒的有機物;二級處理採用生物除磷脫氮活性污泥法,由生物反應池、二沉池和接觸消毒池組成,在厭氧、缺氧、好氧的環境下,通過不同種類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達到去除污水中有機物及氮和磷的目的。污泥處理廠區預留了污泥消化的用地,但考慮到廣州城市污水中有機物質含量低的特點,設計採用了生污泥直接脫水的工藝,由污泥濃縮池、污泥貯池及污泥脫水機房組成,可將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經濃縮和機械脫水後,使污泥含水率從98%左右降至75%~80%,成為干污泥餅後運至衛生填埋場,與垃圾一起作衛生填埋處理。
工程特點:(1)根據珠江廣州河段西航道(離西村水廠水源較近)水質中氮、磷污染嚴重的特點,在國內首次選用了國際上先進的除磷脫氮工藝。(2)設計中選用國內外先進的設備,如微孔曝氣器、潛水泵、水下攪拌器及污泥脫水機等使處理能耗降低。(3)在復雜的溶洞石灰岩地區建造大型池體,建成後沒有出現滲漏和裂縫。(4)自動化程度較高,設備按程序控制,由中心控制室通過計算機記錄和控制,監測內容包括pH、SS、MLSS、溫度、泥位、溶解氧、氧化還原電位等。(5)處理廠總平面布置合理緊湊、綠化程度高,環境優雅,深受國內外同行的好評。

區 號:020
電 話:020-81754527
地 址:雙橋路坦尾大街

廣州西朗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西朗污水處理廠(一期)佔地113033m2,建築面積17058m2,設計處理能力20萬m3/d,採用改良A2O工藝,具有較好的脫磷除氮功能。項目投入運營,將有效地收集和處理芳村區全部污水及海珠區部分污水,改善珠江廣州河段的水體,保護廣州市西村水廠、石門水廠、小洲水廠和石溪水廠取水點的水質,優化投資環境,從而提高廣州人民的生活質量,產生良好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廣州市瀝滘污水處理廠

廠區分期建設,一期工程於1991年立項,1999年正式投產,設計處理規模為每天22萬噸;二期工程於2002年4月動工,2003年10月試通水運行,設計處理能力為每天22萬噸;獵德三期於2004年動工,2006年9月26日實現了通水試運行,設計處理能力為每天20萬噸。我廠一期工程採用AB兩段吸附降解生物處理工藝,二期工程採用組合交替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三期工程設計採用改良A2/O工藝(缺氧/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廠外共設有東濠涌、西濠涌、天河南路、林和東路4座污水提升泵站,其中東濠涌泵站還承擔了中心城區防洪排澇的任務。廠內主要的構築物包括:提升泵房、沉砂池、生物反應池、二沉池、濃縮池、脫水機房、接觸池等。污水由廠外泵站輸送到廠區後,經過廠內提升泵房的粗細格柵去除污水中較大的懸浮物和漂浮物;再經離心式潛水泵提升進入廠區高架渠箱流入沉砂池;經沉砂處理後的污水分別進入一、二期生物反應池處理,再經過二次沉澱、消毒後達標排放。
目前,該廠已經建立起「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位一體的科學管理體系,規范生產和安全等各方面工作,確保了處理水量任務的完成和出水水質的穩定達標排放。自從獵德污水廠投產後,珠江廣州河段的水質得到了明顯改善。截至2006年12月5日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獵德廠一、二期污水處理總量已經達到1.6512億噸,提前25天圓滿完成全年1.64477億噸的生產任務,處理出水全部達到或優於國家一級B標准。

廣州市獵德污水處理廠

廣州市獵德污水處理廠是廣州市污水治理規劃中的第二座大型現代化城市污水處理廠,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獵德村以東、華南大橋珠江北岸,佔地面積39萬平方米,主要負責收集處理珠江前航道以北的大部分市中心區,包括西濠涌、沿江自排系統、東濠涌、二沙島及天河區的部分污水,服務面積為150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215萬人。
廠區分期建設,一期工程於1991年立項,1999年正式投產,設計處理規模為每天22萬噸;二期工程於2002年4月動工,2003年10月試通水運行,設計處理能力為每天22萬噸;獵德三期於2004年動工,2006年9月26日實現了通水試運行,設計處理能力為每天20萬噸。我廠一期工程採用AB兩段吸附降解生物處理工藝,二期工程採用組合交替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三期工程設計採用改良A2/O工藝(缺氧/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廠外共設有東濠涌、西濠涌、天河南路、林和東路4座污水提升泵站,其中東濠涌泵站還承擔了中心城區防洪排澇的任務。廠內主要的構築物包括:提升泵房、沉砂池、生物反應池、二沉池、濃縮池、脫水機房、接觸池等。污水由廠外泵站輸送到廠區後,經過廠內提升泵房的粗細格柵去除污水中較大的懸浮物和漂浮物;再經離心式潛水泵提升進入廠區高架渠箱流入沉砂池;經沉砂處理後的污水分別進入一、二期生物反應池處理,再經過二次沉澱、消毒後達標排放。
• 公司法人:周曼琪
• 員工人數:150 人
• 聯系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臨江大道501號
• 郵政編碼:510655
• 聯系電話:020-38890399
• 公司傳真:38890803

•廣州市番禺區前鋒凈水廠

前鋒凈水廠位於番禺區石基鎮前鋒村,總佔地面積300畝,規劃污水處理規模為40噸/日,分四期進行建設,第一期10萬噸/日,第二期10萬噸/日,另預留第三、四期各10萬噸/日處理量的建設用地。該項目經廣州市計劃委員會批准立項,2001年3月開工建設。一期工程概算總投資4.2億,其中廠區工程2億元(利用國債0.82億元),配套截污工程2.2億元。
廠區工程由廠內提升泵房、細格柵及沉砂池、組合交替式生物處理池(UNITANK反應池)、接觸消毒池、污泥儲泥池、污水濃縮膠水機房、鼓風機房、變電房、綜合辦公樓等組成。廠外截污工程蓋市橋中心城區、石基和沙灣鎮中心區,截污干管長52公里,截污閘8座,提升泵站4座。
本項目引進比利時史格斯公司的UNITANK?專利技術,採用組合交替式A/O活性污泥處理工藝,具有除磷脫氨氮功能,也可對排放污水進行消毒處理。出水水質執行國家《綜合污水排放標准》和《廣州市污水排放標准》的一級排放標准,主要排放指標為(單位:mg/L):BOD5≤20、CODcr≤60、SS≤20、NH4-N≤10。
工程設計由廣州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承擔;工程監理、設備采購與安裝、土建施工採用公開招標形式選定承包單位,湖北省中南市政工程監理公司中標負責土建施工和設備安裝監理工作,廣東省四建、廣州市四建、廣州市建築集團等單位承擔土建工程施工,深圳中興新設備通訊公司和中國通用機械總公司總包設備采購安裝和調試工作。主要的處理設備和關鍵技術由國外引進,一般設備由國內製造。
項目營運管理按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的模式進行,以國際公開招標的形式靠選擇營運商,吸引了法國威望迪水務公司等國內外單位參與競投,最後由深圳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中標負責廠區和管網的營運與維護工作,承包期五年。
目前,第一期10萬噸/日處理量的土建和設備安裝工程已基本完成,即將進行設備調試和試運行。預計2004年第二季度全面投產後,市橋中心城區及石基、石樓、沙灣鎮中心區的大部分生活污水可以得到處理,區內環境質量將會明顯改善。

法人:樑柱
主營:污水凈化
電話:84611726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石基鎮前鋒村
經濟類型:國有企業
生產產值:300-500萬
人員數量:22人
開業年份:1999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東區廠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污水處理廠(現改名為東區水質凈化廠)工程為利用奧地利政府貸款建設的工程,工程概算總投資8200萬元,實際工程投資約7000萬元,其中利用奧地利政府貸款490美元。該工程於2002年2月破土動工,2003年5月竣工驗收,曾獲廣州市安全文明施工樣板工地的稱號。
一、 服務范圍及出水標准
東區污水處理廠的服務范圍為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服務面積共計7平方公里。東區污水處理廠佔地面積較小,廠址位於東區宏光路以南,南崗河以西的一塊三角地塊上,總佔地面積約3.5萬平方米,一期工程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
目前東區的排水體制為分流制,雨水與污水各自成系統,分別排放。污水來源主要有區內電子、食品、鋼鐵、汽車零配件製造企業排放的生產廢水及生活區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東區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為9萬M3/日,其中一期的設計處理量為2.5萬M3/日,執行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一級排放標准。設計進水及出水水質為:

主要污染物 設計進水水質 設計出水水質
BOD5 200mg/l ≤20 mg/l
CODcr 400 mg/l ≤60 mg/l
SS 250 mg/l ≤20 mg/l
NH3-N 25 mg/l ≤15 mg/l
PO43- 5 mg/l ≤0.5 mg/l

二、處理工藝及流程
針對東區污水處理廠的具體情況,根據「技術先進、經濟合理、高效節能、簡便實用、節省佔地」的原則,確定了東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為間歇式活性污泥法。
間歇式活性污泥法工藝的機理是將傳統活性污泥法中不同池子中產生不同生物條件,使污水在不同空間完成其生化處理階段轉變為在同一生物池中通過在不同時間創造不同的生物環境,使污水在同一空間的不同時間完成其生化處理過程。
間歇式活性污泥法通過進水—曝氣—沉澱—撇水四個階段形成一個周期,時間約為4~6個小時,污水在反復的厭氧、缺氧、好氧環境中完成脫磷脫氮。
本工藝生物池為曝氣頭曝氣,可大大提高供氧效率,並可增加生物池水深,減少了佔地面積。同時由於生物池為完全混合式生物池,可以省掉一沉池。通常其他工藝中的二沉池、迴流泵房在此工藝中也被省掉,因此其處理工藝流程大大縮減。
三、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序 號 項 目 單 位 指 標
1 年總成本費用 萬元 1036.33
2 年經營成本 萬元 575.66
3 單位生產成本 元/m3 1.14
4 單位經營成本 元/m3 0.63
5 年電費 萬元 176.34
6 單位水量電耗 Kw.h/m3 0.19
7 單位水量投資 元/m3 2800
8 工程總投資 萬元 7000
9 其中:外貸 萬美元 490
10 國內配套資金 萬元 2800

四、工程特點
1、設備先進。東區污水處理廠是利用奧地利政府貸款建設的項目。廠內的主要設備都是通過國際招標的方式挑選出來的在國際上有名的品牌和最先進的型號。設備的供應產商包括Siemens、ABB、Netzsch、Andritz、ProMinent、KSB、AGRE、Spirac、Heideco、Huber、Burbach、Technofluid、Nopol、E+H、COMPAQ、Hach、WTW、Sartorius、Zeiss等。
2、自動化程度高。自控系統採用了最先進的profibus匯流排控制,遠程三級控制。實現了進出水濁度、進出水PH、溶解氧、液位、流量等的在線監測,配備了進出水口24小時自動取樣器。中控室選用了基於Microsoft Windows的32位面向對象的圖形人機界面的應用軟體開發軟體Wonderware InTouch 7.0以及全自動的記錄系統ACRON,能通過人機界面選擇對工藝生產線進行半自動或全自動控制,通過在計算機修改工藝參數的設置值進行工藝調度,保證出水水質。廠界及辦公室范圍設置了紅外對射雙監系統,生產車間設置了攝像頭監測,在中控室中就能隨時觀察生產線的情況,一改污水處理廠需要大量工人的傳統,大大降低了運行成本。而且,全自動的記錄系統提供生產狀況的可追溯性,為統計進水水水質數據,總結運行經驗提供了有利條件。
3、封閉式生產車間。東區污水處理廠為全國最早採用鋼結構上蓋的污水處理廠,不僅將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降到了最低,也使污水廠的外觀給人於現代化工廠的感覺。

韶關市第一污水處理廠

此項目是廣東省藍天碧水工程之一。項目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的程序進行的,經專家評委評審決定市閥門機械有限公司為中標單位,總承包該項目的勘察、設計、土建施工、設備安裝、試運行、人員培訓等。工程項目佔地約2公頃,控制用地約7公頃,建設規模首期為每日處理污水1.5萬立方米,二期建設規模增至每日處理污水3萬立方米,由廣州市市政設計研究院設計。污水處理採用先進、成熟的生物化學(活性污泥法)工藝,該工程的建設對保護和改善市區西河二水廠、十里亭水廠和五里亭水廠飲用水水源,提高市區環境質量,優化投資環境具有深遠的意義。

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濱河污水處理廠

該工程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濱河大道二號大院濱河污水處理廠內,佔地面積13.87公頃,服務面積為羅湖區西部和福田區東部約27.5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54萬人,日處理污水30萬噸。
工程總投資4.5億元。
深圳市濱河污水處理廠第二期工程活性污泥法二級污水處理系統於1987年竣工。該系統主要處理深圳市羅湖區、福田區的城市生活污水,日處理水量2.5萬m3。經過十幾年的運行,我們根據現有設備的特點,逐漸摸索出一套適合深圳市污水水質特點的污水處理工藝方法,並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污水處理工藝最新發展趨勢,積極探索進行舊設備與構築物改造的最佳途徑。
1 設計工藝流程
活性污泥工藝的設計參數:
進水水質:BOD5=200mg/L,SS=240mg/L;
出水要求,達到國家二級處理排放要求,即pH=6.5-8.5, SS小於30 mg/L, BOD5小於30mg/L, CODCr小於120mg/L
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濱河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圖
(1) 粗格柵 機械格柵的柵條間距採用20mm。
(2) 曝氣沉砂池 曝氣沉砂池的前端設置細格柵,格柵的間距為10mm。沉砂池原設計成多爾沉砂池形式,由砂泵將水砂混合液吸入分離槽進行水砂分離,後由於實際運行效果不理想,按照平流池的形式進行了改建,採用機械刮砂機進行除砂。
(3) 初級沉澱池 初沉池是2座25m直徑的圓形輻流式沉澱池,池邊水深3.14m,沉澱時間1.5h。設計去除懸浮固體60%,去除BOD5負荷25%~30%。
(4) 曝氣池 曝氣池分為2組,每組4廊道,兩組池並聯使用。總有效容積8350m3,水深6m。水力停留時間8h,污泥負荷0.2kgBOD5/(kgMLSS•d)。
(5) 二級沉澱池 二沉池是2座直徑30m的圓形輻流式沉澱池,池邊水深3.97m,沉澱時間2.5h。
(6) 污泥迴流泵站 二沉池活性污泥迴流採用3台700mm螺旋迴流泵,迴流率85%,無備用。
(7) 脫水機 污泥脫水採用帶式脫水機,性能穩定,工作效率高,但衛生條件較差。
2 凈化機理和工藝特點
普通活性污泥法作為傳統的污水生物處理工藝,是處理效率較高的污水處理方式。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細菌、原生動物和藻類,其中細菌主要又以菌膠團和絲狀菌狀態存在。在傳統活性污泥法中,培養一定濃度的、具有良好沉降性能的活性污泥,是運轉的關鍵,也是保證出水水質的關鍵。
3 進水水質
深圳濱河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水質波動比較大,進水BOD5濃度最高450 mg/L,最低80 mg/L,進水的BOD5濃度在100mg/L~200mg/L之間的頻率為54%,進水的BOD5濃度在200mg/L~300mg/L之間的頻率為26.5%,進水的BOD5大於300mg/L的頻率約10%。平均進水BOD5濃度190mg/L。進水SS濃度在120mg/L~240mg/L之間的頻率為76%,進水SS濃度大於240mg/L的頻率為24%,平均進水SS濃度146mg/L。最高進水CODCr濃度2000mg/L,最低進水CODCr濃度200 mg/L,平均進水CODCr濃度大於380 mg/L。進水懸浮物主要成分是污泥。

4 運行情況
深圳市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3℃,夏季最高月平均氣溫是28℃,冬季最低月平均氣溫是15℃,四季溫差較小,城市污水的溫度適宜微生物的繁殖。
濱河污水處理廠進水以生活污水為主,只有少量的工業廢水,進水BOD5/ CODCr大於0.3,污水的生化過程較易進行。進水CODCr的異常變化能夠反映出進水BOD5的異常變化。
濱河污水處理廠進水中經常有漂浮物、淤泥、建築砂石。原設計使用的多爾沉砂池配砂泵的運行方式不合適,砂泵經常堵塞,多爾沉砂池的停留時間過長,沉澱物含泥量過大,原設計使用的砂水分離器不能很好地脫水,造成了生產運行的困難。
後根據實際進水水質狀況,將多爾沉砂池按平流池的原理進行了改造,降低了出水堰板高度,增設了曝氣管,改用簡單高效的機械刮砂方式,解決了砂水分離的困難,減少了污泥的沉降。
經過初級沉澱,SS的去除率達到56.2%,BOD5的去除率達到45.8%,CODCr除率達到51.2%。初沉池出水中SS濃度平均為64mg/L,BOD5濃度平均為103mg/L,CODCr濃度平均為185.3mg/L。因為進水中懸浮污泥的含量大,所以初級沉澱對懸浮物有機物的去除率比設計值高。由於部分進水水質超過設計標准,在初沉池出水中SS濃度超過設計值的頻率為8.4%;出水BOD5的濃度超過設計值的頻率為13.4%,形成對曝氣池的沖擊負荷。
曝氣池中活性污泥的性質直接影響到出水水質,活性污泥的組成既有菌膠團又有絲狀菌。活性污泥的生長受營養物質、水溫、pH值等因素決定。活性污泥的濃度是影響污泥負荷的內在因素。
曝氣池污泥負荷N(kgBOD5/(kg MLSS•d))與污泥濃度MLSS的關系式:
N=QLa/(XV)
式中Q--污水流量,m3/d;
La--曝氣池進水BOD5濃度,mg/L;
X--曝氣池混合液污泥濃度MLSS,mg/L;
V--曝氣池體積,m3。
濱河污水處理廠曝氣池活性污泥濃度維持在1000mg/L左右,曝氣池的污泥負荷平均 為0.31kg BOD5/(kg MLSS•d),大於設計值。
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是影響二沉池出水水質的重要因素,將活性污泥的沉降比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取決於進水水質如pH、營養物質、水溫以及二沉池設計參數等因素。監測結果表明,曝氣池的污泥沉降比SV小於40%時,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沉降良好。曝氣池活性污泥濃度在900mg/L以下時,絲狀菌有機會大量繁殖。絲狀菌分解有機物的能力較強,絲狀菌的增加對有機物的降解作用甚至強於菌膠團占優勢時的活性污泥,但泥水分離能力較差,對二沉池出水SS的影響很大。曝氣池活性污泥濃度低於800mg/L時,絲狀菌會引起嚴重的污泥膨脹。在實際生產中,以污泥沉降比40%為參考值,結合微生物鏡檢,可以預防污泥膨脹。低濃度運行的活性污泥法比高濃度運行時容易引起污泥膨脹。
5 出水水質
深圳濱河污水處理廠活性污泥系統對有機物、懸浮物能夠高效率去除,BOD5、SS的去除率可達到90%以上,出水BOD5、SS滿足國家二級處理排放標准,低於30mg/L;CODCr的去除率可達到80%以上,出水CODCr低於120 mg/L,出水CODCr平均為32.88 mg/L,出水CODCr濃度在60mg/L以下的頻率為89.2%。
6 運行管理
傳統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系統運行過程中,由於進水水質的經常性變化,波動較大,為維持曝氣池穩定運行,隨著進水水質的變化及時調整運行參數是維持運行穩定的關鍵。通過長期的運行實踐和對水質分析結果的規律性研究,我們得到以下結論:
當出水BOD5、SS大於20mg/L或曝氣池活性污泥沉降比大於40%時,運行工段需要及時調整污泥迴流比,以維持活性污泥的正常性能。
出水CODCr與出水SS、BOD5具有趨勢相關性,而進行CODCr和SS的測量比較迅速,進行BOD5的測量有滯後性。當出水CODCr大於60mg/L時,適當調整污泥迴流比、增加曝氣池活性污泥濃度,保持有機物去除效果,維持穩定運行。
7 總結
傳統活性污泥法是一種低成本高效能的污水處理方式,能夠高效去除有機物,停留時間長的活性污泥法還具有硝化功能,但傳統活性污泥法在運行中容易引起污泥膨脹,低活性污泥濃度運行時抗沖擊負荷能力差。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將傳統活性污泥法改造成A/O法或運用氧化溝進行污水處理,運行更穩定,增強了抗沖擊負荷和抗污泥膨脹的能力,也容易實現自動化管理。
• 聯系地址:廣東省深圳市濱河大道2號大院610房
• 郵政編碼:518031

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南山污水處理廠
南山污水處理廠隸屬於市排水管理處,位於南頭半鳥月亮灣畔,是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深圳市給排水工程建設指揮部負責建設,南昌有色冶金設計研究設計院設計,深圳市市政工程公司等單位施工;於1988年3月動工,1989年11月竣工投產,一期工程規模5萬,投資4500萬元,其服務范圍為南頭、南油以及蛇口的部分地區,服務人口為8.5萬人;二期工程於1989年12月動工,1997年6月25日海洋放流管及廠區污泥部分建成並投入使用。全部工程完工後服務人口為121.68萬,污水處理為73.6萬m3/d;佔地面積15.416公頃。
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是將福田區皇崗路以西的城市污水通過截流管(渠)系統輸送到南山污水處理廠,經一級處理後,再用水泵加壓送至媽灣,通過工作井進入海洋放流管,經擴散器均勻地將污水排入珠江口深海,利用海水巨大的稀釋自凈能力來滿足環保要求。此工程包括從皇崗路到排海口的截污主管(渠),長32.04km,濱河、新洲、鳳塘、後海、前海、登良等六座污水提出升泵站;南山污水處理廠一座;海洋放流管一根,長1609m。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設計服務人口為121.68萬人(其中常、暫住人口101.4萬,流動人口20.28萬).污水總排放量為73.6m3/日(排放定額按常、暫住人口650升/人.日,流動人口360/升.日,另加媽灣附近開發區0.4m3/日。
南山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
污水經總提升泵房格柵截污,並由潛水泵提升經細格柵進入曝氣沉砂池,污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月亮灣大道16號
電話:0755-26489894

㈢ 有關珠江的地理調查報告,3000字,急急急急急急,急需

一: 珠江2008年前河段水質
珠江廣州河段包括西航道、前航道、後航道和黃埔水道,整個河段水環境已受到嚴 重污染。近些年,廣州市政府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整治水污染,主要工業廢水排放實行了「一控雙達標」,2000年工業廢水排放量比1996年大幅減少7727.85萬噸;但生活污水排放呈迅猛增加之勢,由於生活污水收集困難,目前處理率只達到約26%,大量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珠江,成為珠江水污染的主要因素。
環境污染使廣州面臨水質性缺水 自「九五」以來,珠江廣州河段水質基本為V類(重度污染)。珠江廣州河段特別是 西航道是廣州市的主要飲用水源地之一,以此為水源的西村、石門兩水廠佔全市區供水 量的48%,但兩水廠的水源水質只能達到IV類,主要是大腸菌群超標。前航道的車陂、 員村水廠,黃埔水道的黃埔水廠,後航道的河南水廠都因水源水質嚴重污染而關閉。隨 著南洲水廠的投產,後航道的石溪、鶴洞水廠即將因水源水質問題被關閉。水源地水質 問題已成為目前和將來廣州市供水的主要制約因素,水質性缺水正威脅著廣州。
二: 水質受污染原因
原因一

人口和經濟增長帶來環保壓力

1, 雖然 廣州工業污染基本得到了控制,但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 2000年廣州市區生活污水排放量達 125萬噸/日, 成為影響珠江廣州河段水質的主導因素。 加上舊城區人口高度密集,污水系統沒有實現雨污分流,市區19條主要河涌充當排污渠,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經處理排入珠江。

2, 城市污水治理滯後,目前廣州市總污水處理能力62萬噸/日。 與生活污水排增長速度比,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相對遲緩。「九五」前期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僅為7.6%, 到2008年才增長到26.3%。生活污水對珠江的影響遠遠超過工業廢水,致使珠江廣州河段有機污染突出,並掩蓋了工業污染治理所取得的成效
原因二 上游經濟快速發展造成污染轉移
雲南、貴州礦藏資源豐富,工業布局為重型結構,主要是耗能大的化工、冶金和采礦工業,糖煙酒次之;廣西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和礦藏資源優勢,以有色冶金工業為主,製糖次之;廣東珠江三角洲是全國三大經濟圈之一,人口和產業高度聚集,在佔全國0.3%的國土上,聚集了全國2.8%的人口,創造了全國6.9%的GDP,進出口外貿總額約佔全國的1/3。 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導致廢污水大量集中排放,《報告》披露的數據顯示,珠三角地區所排廢污水量約佔全國廢污水量的1/8,使得珠江三角洲城市附近水體受到較嚴重污染,這是珠江三角洲水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背景下,流域經濟將從下游向中上游發展,化工、造紙、電力、食品、印染、建材等污染行業將繼續快速發展,上游污染負荷增加、范圍擴大,水污染防治任務將更加艱巨。
原因三 投入不足污染控制設施建設滯後 由於歷史欠賬太多,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與之配套的管網建設、運行都是巨額費用,目前, 基本上是由政府投入,投資渠道單一, 環境保護投資明顯不足。
另外 珠江上游許多城鎮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農村的生活污水基本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而且區域建設程度不平衡,流域中上游地區不少地市的城鎮污水處理率為零。 生活污水已成為局部水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因四 環境意識薄弱執法力度不夠
目前流域內各省各市對一時的經濟利益與長遠的環境利益的認識還很不足,不能自覺地考慮生產生活行為的環境後果。 環境和發展的綜合決策機制尚未形成,常常出現犧牲環境和資源去追求眼前的經濟發展,為獲得短暫利益而損害長遠利益的現象。 雖然國家已建立了較完善的環保法律 體系,但環保執法力量薄弱, 監督管理機構不健全,個別地方和部門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存在以權代法、以言代法現象, 使環境管理效力不高; 由於環境執法監督管理能力不足,加之部分企業受利益驅動, 廣東省超標排放廢水或偷排廢水的情況仍較突出,加劇了水環境惡化。
原因五 排污收費標准遠低於環境危害成本

工業排污收費標准遠低於內部污染治理成本,更低於導致的環境危害的社會成本,客觀上使超標排污合法化,未能對積極控制污染起到刺激作用。 此外,鼓勵和刺激全社會預防污染、治理污染、改善環境的綜合經濟政策體系遠未形成; 廢水處理等產業沒有走上有利可圖、環境成本內部化的良性循環; 環保行業吸納社會等各方面的資金很少,還處於主要靠政府投資的局面;對超標排污、偷排等處罰過輕。這一切都使高水耗、低效率、高污染、低產出的模式長久在廣東保持了下來。
三: 受污染水對居民的影響
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隨著飲水和食物,把水中的各種元素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的各個部分。當水中缺乏某些或某種人體生命過程所必需的元素時,都會影響人體健康。例如,有些地區水中缺碘,長期飲用這種水,就會導致「大脖子病」,就是醫學上所稱的「地方性甲狀腺腫 」。
當水中含有有害物質時,對人體的危害更大。致癌物質可以通過食用受污染的食物(糧食、蔬菜、魚肉等),帶入人體,還可以通過飲水進入人體。據調查,飲用受污染水的人,患肝癌和胃癌等癌症的發病率,要比飲用清潔水的高出61.5%左右。
當污水中含有汞、鎘等元素排入河流和湖泊時,水生植物就把汞、鎘等元素吸收和富集起來,魚吃水生植物後,又在其體內進一步富集,人吃了中毒的魚後,汞、鎘等元素在人體內富集,使人體患病而死亡。
這樣,從水生植物→ 水生小動物→ 小魚→ 大魚→ 人體,形成了一條食物鏈。人體最後成了汞、鎘等元素的「落腳點」。

四: 水污染解決方法
多管齊下管好珠江水污染

改善珠江廣州河段水質,顯然應從污染源治理著手,採取污染源控制—削減—穩定—管理的途徑,實現水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主要對策有:
加強生活污水攔截處理是關鍵。在進一步鞏固工業污染源治理的同時,加大生活污水排放治理力度,老城區沿河涌布設截污管(渠)攔截污水,新城區完全實行雨污分流,污水俱進污水處理廠。盡快實施完善廣州市污水處理工程,使污水處理能力在2020年前加大到377萬噸/日。並建議考慮建設大坦沙、獵德、西朗等深度污水處理系統。
調整產業結構,限制污染項目上馬,推行清潔生產和節約用水,減少廢水產生量。
與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銜接,按照城市發展規劃逐步向東南搬遷對水源有污染的企業,關閉不符合「一控雙達標」要求的企業。與廣州流溪河、西航道、沙灣水道、東江北幹流及順德水道等重點水源區保護相結合,建設聯片的水污染控制區、優質水源和生態保護區。

根據有關規劃,盡快實施在石井河源頭約兩萬平方米的沼澤濕地上興建一個集觀賞功能與治污功能於一體的石井源頭濕地公園。利用濕地植物對污水的天然自凈能力,幫助處理石井河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保護源頭水源。並在沿岸種植喬灌、草皮護岸;

在邊灘引種清水型的苦草、金魚藻、輪葉、黑藻類等水生植物,充分吸引水中氮、磷元素。並且在水中投放鰱魚、鱅魚、鯉魚等濾食性的浮游動植物及底棲動物的魚類,多管齊下,凈化水體。整治後的石井河將直接改善石門、西村水廠的取水質量。
加快實施上游流溪河、白坭河增加來水的措施。
西航道枯、豐水期的水質相差較大,主要是上游枯季來水較小。據研究,流溪河挖潛可增加枯水流量至33 /s,對改善西航道水質有較大的作用。近期應加快流溪河區域農業結構調整,統一調度水庫的運作,增加流溪河上游枯季來水量。
建議加快三座水閘的重建和西南涌、蘆苞涌的清淤整治進程。目前,北江位於三水市的劉寨水閘、西南水閘正准備拆除重建,而蘆苞水閘則進一步加固。三座水閘下游的蘆苞涌、西南涌等進行全面清淤整治,以使河道暢通,為自然引流北江水至西航道創造了條件。引入上游的北江水和流溪河水量挖潛,可以顯著提高廣州市西村、西村及石門三大骨幹水廠的水量、水質。
加強市區河涌整治。改變現有的雨污合流排水系統,逐步改為分流制;在河涌兩岸鋪設截污管道,把河涌截污污水送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並盡可能將處理廠尾水引至河湧上游排放;加強河涌保潔和管理;日常打撈水中漂浮物,不定期進行河涌清淤,防止和制止向河涌傾倒垃圾及工業廢渣;利用潮水漲落自然凈化河涌污水,研究改建現有河涌的擋潮閘,充分運用自動化控制技術,根據潮水漲落特點,靈活調度,納潮沖污。
加強與佛山、南海等周邊城市的共同治理跨境的水污染問題。根據對上、遊河流污染問題調查研究結果制定《廣州、佛山市水污染綜合整治方案》,方案確定後將由廣東省政府頒布,廣州、佛山兩市共同聯手實施。
制定和實施分階段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體系。加強水環境治理法規體系建設,依法治理、保護環境。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環境保護意識。遵循「控制源頭、以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分擔」的原則。
五:整治後珠江河段水質景觀變化
摘自羊城晚報2008年3月25日報:國家環保部昨日公布了今年2月《全國地表水水質月報》,其中珠江幹流水質為良好,支流水質為優,珠江廣州河段保持了4類水標准。報告認為,與去年同期和上月相比,全國七大水系總體水質無明顯變化。

根據報告顯示,2月珠江幹流與上月及去年同期相比,水質無明顯變化。15個斷面中,I~III類水質佔80%,IV、V類佔20%,無劣V類水質。
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石油類、溶解氧(DO)。珠江支流水質則為優,12條支流的14個斷面水質類別為:I~III類水質佔92%,劣V類佔8%。主要是流經深圳市的深圳河為重度污染,水質屬於劣V類。

㈣ 有關珠江的一些問題

珠江的污染源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垃圾污染;一是城市生活污水。

其中,垃圾污染大致可分三類:一是上游水草垃圾,佔45%;二是市區河涌垃圾污水,以東濠涌為例,每小時就產生300公斤垃圾;三是船舶污染。每天進出廣州的船舶達8000多艘,以3公斤/艘/天的垃圾生產速度計算,每天由船舶造成的污染就達24噸。珠江上的飄浮垃圾物以20%/年的速度遞增,僅從1998到2001年就打撈上10.38萬噸垃圾。

城市生活污水是污染珠江的另一黑手。

珠江兩旁的生活污水,大都直接排放到河涌,然後再匯入珠江。尤其是某些城鄉結合部,大小糞便未經任何處理便排入河涌。每逢酷暑來臨,許多河涌變得臭不可聞。

據統計,1985年廣州市的生活廢水與工業廢水排放量共計7億噸左右,到了1994年僅生活廢水排放量就有7億噸,占廢水排放總量的68%,成為珠江廣州河段主要的有機污染源。到2004年度珠江流域廢污水排放總量182億多噸,其中入河廢污水量139億多噸,珠江三角洲廢污水排放量占總量的52%。而且,隨著廣州本身及其上游地區經濟的發展,珠江水質還將會受到新的、更大的威脅。尤為嚴重的是,在廣州市周圍所產生的大量工業及生活廢水,通過多條河流經廣州入海,也將加重廣州的水污染及供水的困難。而廣州城市生活廢水的處理率僅為10.8%,廢水處理設施嚴重滯後。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的水源將如何解決,就成為廣州市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之一。

如今,每天通過各種途徑排入珠江廣州市河段的垃圾約有1300噸,而僅有6條打撈船的珠江水上環衛隊能找撈起來的垃圾,充其量僅佔1/4,其它則四處飄盪或沉入江底。同時,每天有大約300萬噸工業廢水排入珠江,廣州市內14條河流每天將同樣數量的城市生活污水排入珠江,且這個排放量還在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監測數字表明,廣州石門等水廠在80年代初期,水質可達2~3類標准,80年代後期,水質仍有3~4類標准,進入90年代,只能達到4~5類水質標准。珠江水質的惡化,已嚴重影響了芳村、河南、石溪、員村、黃埔等自來水廠的供水。如果遇到海潮頂托,進入珠江中段的污水和污染物就會回盪到上游的流溪河段,將嚴重危及廣州最大的日產120萬噸的西村水廠。

1995年枯水期,珠江前航道出現了約20公里長的黑臭帶,而監測結果表明,珠江每升水中僅有溶解氧3.2毫克,江水日益發臭。由於受各種污水、污泥、污油的排入和填海造地等的影響,生態環境遭到空前破壞,珠江的漁場已經面臨無魚可捕的危險。珠江每年為珠江口海區帶進大量的有機物和無機鹽,加上氣候條件優越,這里形成了鹽度適宜、水質肥沃、餌料生物量高、漁業資源豐富的珠江口漁場和優良的淺海灘塗水產養殖功能區。但近年來隨著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各種工業「三廢」、生活污水、污泥、船舶污油的大量侵入和房地產開發填海造地等,使珠江口海區赤潮不斷發生,漁業生產損失十分嚴重。

據多家科研部門調查研究,1992年珠江口八大門入海的污染物總量達154萬噸,其中含有大量的無機氮、油類、磷酸鹽、銅、汞、銅、農葯等,比1987年增加了63%。港、澳每年污水排放量6.6億噸,未經處理直接排入珠江口海區的佔64%。另外,珠江口沿岸各市縣及香港、澳門的各類船舶等年排放油類超過30000噸,各市縣向該海區傾倒的沙泥、鹼渣等年均300萬噸,香港填海造地傾倒沙石6億立方米,傾倒疏浚污泥5.15億立方米。該海區沉積物中汞、銅、鋅、鋼和油類等已嚴重超標,海水中無機磷、無機氮和油類的標准指數竟然高達6.52。

珠江海區的污染使棲息在該海區的鯛科、石首科、帶魚、烏賊、中國對蝦等19種經濟魚類和25種經濟蝦類連續出現大量死亡,使洄遊產卵繁殖的獅魚、馬鮫等魚類銳減。該海區的著名「萬山漁汛」已不成汛。過去每年能捕近10萬尾的中國對蝦,現在減至0.3萬尾左右。一份資料表明,珠江口漁場的資源密度已由80年代每小時的360萬公斤,下降到現在的2000公斤左右。與此同時,深圳、珠海兩市的水產養殖業受害更重。具有悠久歷史,曾創匯1400多萬港元的牡蠣養殖業,產量連年下降,1993年僅2066噸,比1987年下降了23%。更甚的是,牡蠣食用時有油或其它怪味,港澳市場拒絕出售,廣東大量的牡蠣養殖者連年受損。
--------------
廣東省投資445.87億元綜合治理珠江水環境。 由廣東省環保局編制的《廣東省珠江水環境綜合整治方案》,將珠江三角洲確定為重點整治區域。治理工作共分兩期進行,前期到2005年為止,後期到2010年為止。

根據方案,整治珠江的最終目標是使之變成廣州的「塞納河」。珠江變「塞納河」共分三個階段性目標:第一步是把城市污水處理率控制在70%以上,爭取在2004年將廣州建成國家環保模範城;第二步是市民能下珠江游泳;第三步是形成沿岸景觀帶,提高文化品位,使之成為貨真價實的「塞納河」。

到2010年,珠江流經城市河段有機污染將明顯改善;國控、省控江段以及跨市河流交界斷面水質80%達標,工業廢水排放90%達標;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60%以上,珠江三角洲和經濟特區城市達到70%以上。

據介紹,在這項綜合整治方案中,確定投資的工程包括了161項污水處理項目和31項重點整治項目,並對全省175 家水污染嚴重的工業企業提出限期達標要求。

今明兩年,廣州將投入47億元治水,其中32億多元建污水處理廠,15億元整治河涌。2010年,珠江廣州河段水質將達到4類水質。

㈤ 《廣州珠江河段近年來水質調查報告》

一: 珠江年前河段水質
珠江廣州河段包括西航道、前航道、後航道和黃埔水道,整個河段水環境已受到嚴 重污染。近些年,廣州市政府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整治水污染,主要工業廢水排放實行了「一控雙達標」,2000年工業廢水排放量比1996年大幅減少7727.85萬噸;但生活污水排放呈迅猛增加之勢,由於生活污水收集困難,目前處理率只達到約26%,大量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珠江,成為珠江水污染的主要因素。
環境污染使廣州面臨水質性缺水 自「九五」以來,珠江廣州河段水質基本為V類(重度污染)。珠江廣州河段特別是 西航道是廣州市的主要飲用水源地之一,以此為水源的西村、石門兩水廠佔全市區供水 量的48%,但兩水廠的水源水質只能達到IV類,主要是大腸菌群超標。前航道的車陂、 員村水廠,黃埔水道的黃埔水廠,後航道的河南水廠都因水源水質嚴重污染而關閉。隨 著南洲水廠的投產,後航道的石溪、鶴洞水廠即將因水源水質問題被關閉。水源地水質 問題已成為目前和將來廣州市供水的主要制約因素,水質性缺水正威脅著廣州。
二: 水質受污染原因
原因一

人口和經濟增長帶來環保壓力

1, 雖然 廣州工業污染基本得到了控制,但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 2000年廣州市區生活污水排放量達 125萬噸/日, 成為影響珠江廣州河段水質的主導因素。 加上舊城區人口高度密集,污水系統沒有實現雨污分流,市區19條主要河涌充當排污渠,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經處理排入珠江。

2, 城市污水治理滯後,目前廣州市總污水處理能力62萬噸/日。 與生活污水排增長速度比,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相對遲緩。「九五」前期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僅為7.6%, 到2008年才增長到26.3%。生活污水對珠江的影響遠遠超過工業廢水,致使珠江廣州河段有機污染突出,並掩蓋了工業污染治理所取得的成效
原因二 上游經濟快速發展造成污染轉移
雲南、貴州礦藏資源豐富,工業布局為重型結構,主要是耗能大的化工、冶金和采礦工業,糖煙酒次之;廣西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和礦藏資源優勢,以有色冶金工業為主,製糖次之;廣東珠江三角洲是全國三大經濟圈之一,人口和產業高度聚集,在佔全國0.3%的國土上,聚集了全國2.8%的人口,創造了全國6.9%的GDP,進出口外貿總額約佔全國的1/3。 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導致廢污水大量集中排放,《報告》披露的數據顯示,珠三角地區所排廢污水量約佔全國廢污水量的1/8,使得珠江三角洲城市附近水體受到較嚴重污染,這是珠江三角洲水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背景下,流域經濟將從下游向中上游發展,化工、造紙、電力、食品、印染、建材等污染行業將繼續快速發展,上游污染負荷增加、范圍擴大,水污染防治任務將更加艱巨。
原因三 投入不足污染控制設施建設滯後 由於歷史欠賬太多,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與之配套的管網建設、運行都是巨額費用,目前, 基本上是由政府投入,投資渠道單一, 環境保護投資明顯不足。
另外 珠江上游許多城鎮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農村的生活污水基本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而且區域建設程度不平衡,流域中上游地區不少地市的城鎮污水處理率為零。 生活污水已成為局部水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因四 環境意識薄弱執法力度不夠
目前流域內各省各市對一時的經濟利益與長遠的環境利益的認識還很不足,不能自覺地考慮生產生活行為的環境後果。 環境和發展的綜合決策機制尚未形成,常常出現犧牲環境和資源去追求眼前的經濟發展,為獲得短暫利益而損害長遠利益的現象。 雖然國家已建立了較完善的環保法律 體系,但環保執法力量薄弱, 監督管理機構不健全,個別地方和部門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存在以權代法、以言代法現象, 使環境管理效力不高; 由於環境執法監督管理能力不足,加之部分企業受利益驅動, 廣東省超標排放廢水或偷排廢水的情況仍較突出,加劇了水環境惡化。
原因五 排污收費標准遠低於環境危害成本

工業排污收費標准遠低於內部污染治理成本,更低於導致的環境危害的社會成本,客觀上使超標排污合法化,未能對積極控制污染起到刺激作用。 此外,鼓勵和刺激全社會預防污染、治理污染、改善環境的綜合經濟政策體系遠未形成; 廢水處理等產業沒有走上有利可圖、環境成本內部化的良性循環; 環保行業吸納社會等各方面的資金很少,還處於主要靠政府投資的局面;對超標排污、偷排等處罰過輕。這一切都使高水耗、低效率、高污染、低產出的模式長久在廣東保持了下來。
三: 受污染水對居民的影響
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隨著飲水和食物,把水中的各種元素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的各個部分。當水中缺乏某些或某種人體生命過程所必需的元素時,都會影響人體健康。例如,有些地區水中缺碘,長期飲用這種水,就會導致「大脖子病」,就是醫學上所稱的「地方性甲狀腺腫 」。
當水中含有有害物質時,對人體的危害更大。致癌物質可以通過食用受污染的食物(糧食、蔬菜、魚肉等),帶入人體,還可以通過飲水進入人體。據調查,飲用受污染水的人,患肝癌和胃癌等癌症的發病率,要比飲用清潔水的高出61.5%左右。
當污水中含有汞、鎘等元素排入河流和湖泊時,水生植物就把汞、鎘等元素吸收和富集起來,魚吃水生植物後,又在其體內進一步富集,人吃了中毒的魚後,汞、鎘等元素在人體內富集,使人體患病而死亡。
這樣,從水生植物→ 水生小動物→ 小魚→ 大魚→ 人體,形成了一條食物鏈。人體最後成了汞、鎘等元素的「落腳點」。

四: 水污染解決方法
多管齊下管好珠江水污染

改善珠江廣州河段水質,顯然應從污染源治理著手,採取污染源控制—削減—穩定—管理的途徑,實現水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主要對策有:
加強生活污水攔截處理是關鍵。在進一步鞏固工業污染源治理的同時,加大生活污水排放治理力度,老城區沿河涌布設截污管(渠)攔截污水,新城區完全實行雨污分流,污水俱進污水處理廠。盡快實施完善廣州市污水處理工程,使污水處理能力在2020年前加大到377萬噸/日。並建議考慮建設大坦沙、獵德、西朗等深度污水處理系統。
調整產業結構,限制污染項目上馬,推行清潔生產和節約用水,減少廢水產生量。
與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銜接,按照城市發展規劃逐步向東南搬遷對水源有污染的企業,關閉不符合「一控雙達標」要求的企業。與廣州流溪河、西航道、沙灣水道、東江北幹流及順德水道等重點水源區保護相結合,建設聯片的水污染控制區、優質水源和生態保護區。

根據有關規劃,盡快實施在石井河源頭約兩萬平方米的沼澤濕地上興建一個集觀賞功能與治污功能於一體的石井源頭濕地公園。利用濕地植物對污水的天然自凈能力,幫助處理石井河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保護源頭水源。並在沿岸種植喬灌、草皮護岸;

在邊灘引種清水型的苦草、金魚藻、輪葉、黑藻類等水生植物,充分吸引水中氮、磷元素。並且在水中投放鰱魚、鱅魚、鯉魚等濾食性的浮游動植物及底棲動物的魚類,多管齊下,凈化水體。整治後的石井河將直接改善石門、西村水廠的取水質量。
加快實施上游流溪河、白坭河增加來水的措施。
西航道枯、豐水期的水質相差較大,主要是上游枯季來水較小。據研究,流溪河挖潛可增加枯水流量至33 /s,對改善西航道水質有較大的作用。近期應加快流溪河區域農業結構調整,統一調度水庫的運作,增加流溪河上游枯季來水量。
建議加快三座水閘的重建和西南涌、蘆苞涌的清淤整治進程。目前,北江位於三水市的劉寨水閘、西南水閘正准備拆除重建,而蘆苞水閘則進一步加固。三座水閘下游的蘆苞涌、西南涌等進行全面清淤整治,以使河道暢通,為自然引流北江水至西航道創造了條件。引入上游的北江水和流溪河水量挖潛,可以顯著提高廣州市西村、西村及石門三大骨幹水廠的水量、水質。
加強市區河涌整治。改變現有的雨污合流排水系統,逐步改為分流制;在河涌兩岸鋪設截污管道,把河涌截污污水送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並盡可能將處理廠尾水引至河湧上游排放;加強河涌保潔和管理;日常打撈水中漂浮物,不定期進行河涌清淤,防止和制止向河涌傾倒垃圾及工業廢渣;利用潮水漲落自然凈化河涌污水,研究改建現有河涌的擋潮閘,充分運用自動化控制技術,根據潮水漲落特點,靈活調度,納潮沖污。
加強與佛山、南海等周邊城市的共同治理跨境的水污染問題。根據對上、遊河流污染問題調查研究結果制定《廣州、佛山市水污染綜合整治方案》,方案確定後將由廣東省政府頒布,廣州、佛山兩市共同聯手實施。
制定和實施分階段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體系。加強水環境治理法規體系建設,依法治理、保護環境。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環境保護意識。遵循「控制源頭、以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分擔」的原則。
五:整治後珠江河段水質景觀變化
摘自羊城晚報2008年3月25日報:國家環保部昨日公布了今年2月《全國地表水水質月報》,其中珠江幹流水質為良好,支流水質為優,珠江廣州河段保持了4類水標准。報告認為,與去年同期和上月相比,全國七大水系總體水質無明顯變化。

根據報告顯示,2月珠江幹流與上月及去年同期相比,水質無明顯變化。15個斷面中,I~III類水質佔80%,IV、V類佔20%,無劣V類水質。
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石油類、溶解氧(DO)。珠江支流水質則為優,12條支流的14個斷面水質類別為:I~III類水質佔92%,劣V類佔8%。主要是流經深圳市的深圳河為重度污染,水質屬於劣V類。

閱讀全文

與海珠石溪污水治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品牌的純水機好用 瀏覽:341
四葉草負離子空氣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247
凈水機流量小怎麼解決 瀏覽:683
污水處理廠進水沒有抽怎麼辦 瀏覽:243
西門子水龍頭過濾器安裝 瀏覽:776
反滲透膜進口的好還是國產的 瀏覽:568
凈水之心怎麼獲得的 瀏覽:553
用fes處理hg離子廢水比 瀏覽:532
樹脂粉使用說明與方法 瀏覽:176
蒸餾水可以坐電瓶液嗎 瀏覽:459
什麼牌子的飲水機過濾好 瀏覽:257
往海洋排放核廢水會有什麼後果 瀏覽:822
污水留樣時間要求 瀏覽:79
蹲廁過濾漏 瀏覽:654
反滲透膜ge美國 瀏覽:850
乙醇浸提蒸餾法 瀏覽:994
沒弓怎麼打純水 瀏覽:900
雙臂焊煙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879
環氧樹脂絕緣條 瀏覽:805
凈水器電瓶如何清洗 瀏覽: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