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區楚東村具體從哪裡位置到哪裡位置啊
淮安區用地范圍包括:
①京杭運河至清安河地涵(淮安樞紐)段為入海水道北堤的北堤腳外約25m;
②入海水道南堤北堤腳至入海水道北堤的北堤腳范圍;
③棄土區和新建調度河佔地范圍:
淮城鎮從淮揚公路橋開始向東長約470m,寬約250m(現狀調度河北堤腳至征地紅線),然後斜切至調度河北堤,避讓居民點;
從淮揚公路橋以東920m處開始,向東長約900m,寬約370m;
從淮安區污水處理廠以東約770m處開始,向東長1.3km,寬260m;
從新澗河開始向東長約2.65km,寬140m;
從京滬高速以東940m處開始向東約4.2km寬約210m;
從新長鐵路橋以東約1.3km十四中溝開始,向東長約5.5km,寬140m;
從皮膚病防治院以西約2km處開始向東至南支河長約6.1km,寬110m;
從南支河開始向東至漁濱河長約3.3km,寬70m;
從漁濱河開始向東至淮阜大橋長約5.8km,寬170m(其中120m為臨時棄土區佔地,50m為調度河永久佔地);
從淮阜大橋開始向東長約2.6km,寬250(其中200m為臨時棄土區佔地,50m為調度河永久佔地);
然後向東至阜寧界長約650m,寬300(其中200m為臨時棄土區佔地,50m永久棄土區佔地,50m為調度河永久佔地)。
涉及淮城鎮運東村一組、路東村六組;
城東鄉南窯村二組、十一組,
楚東村一組、二組、三組、四組、五組、六組、七組、八組、十一組、十二組、新王組,趙徐村一組、二組、三組、四組、五組、七組、八組、花庄一組、花庄二組、花庄三組、花庄四組、花庄五組、花庄六組、花庄七組,劉炮村五組、七組、八組、九組、十組、十一組、十二組、十三組、十四組;
季橋鎮潘柳村一組、二組、三組、
『貳』 60年興化的變化
60年,江蘇城市版圖五次大調整
你可知道,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52年,江蘇這片土地分歸兩署一市,直到1952年底,國家才恢復江蘇省建制。你可知道,解放之初,松江、寶山、嘉定、南匯、奉賢等如今隸屬於上海的區域,都是江蘇的一部分,被稱為松江專區。你可知道,直到1983年,江蘇的地級市還只有7個,另外有7個地區。而就在那一年,地區的概念在江蘇退出了歷史舞台。今天,13個地級市、106個縣(市、區),1029個鄉鎮,300個街道辦事處,共同構成了江蘇大地。江蘇城市版圖的變化軌跡,是祖國60年發展進步的縮影。
第一次重大調整
時間:1952、1953年 調整內容:恢復江蘇省建制
「從解放以後,江蘇大的區劃調整有五次,而市、縣、鄉、鎮等行政區劃的調整,則是一直在進行。」省民政廳區劃地名處處長賈敬業說,首次重大調整,當屬恢復江蘇省建制。
原來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並沒有江蘇省的建制。「1949年,江蘇全境解放之後,中央政府在這片土地上分設蘇南、蘇北行政公署,以及華東行政區直轄的南京市,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江蘇省當時分別歸屬這3個省級行政區。到了1952年11月,中央批准,恢復江蘇省建制,撤銷蘇北、蘇南兩個行署,並將山東、安徽省原為江蘇舊轄的地區,劃回江蘇省屬,比如原屬山東的徐州市、豐縣、沛縣,原屬安徽的江浦,就是那時候重回江蘇的。」
1953年,兩署一市合並,那一年,江蘇省的管轄范圍包括徐州、淮陰、鹽城、南通、蘇州、鎮江、揚州、松江8個專區,以及南京、無錫、蘇州、常州、徐州、南通這6個地級市。有意思的是,6個地級市下轄的區,起名都很不講究,要麼按數字排列第一區、第二區;要麼按方位叫東區、南區。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八大專區之一的松江,下轄松江、寶山、嘉定、青浦、南匯、奉賢、金山等9個縣——在之後的1958年,這片土地以及南通專區的崇明縣先後就陸續劃歸上海,一部分江蘇人也因此變成了上海「阿拉」。1970年,專區更名為地區。
第二次重大調整
時間:1983年 調整內容:地市合並,分設11市
地區(專區)、地級市並存的格局一直存在了30多年。直到1983年,作為省政府的派出機構,「地區」才在江蘇完成歷史使命,那一年江蘇在全國率先取消了地區建制,並形成了11個省轄市的格局。
「對於『地委書記』這個職務,很多年輕人可能沒聽說過,但是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這是個老百姓耳熟能詳的職位,級別相當於市委書記。地區和地級市都由省政府直接領導,有的地方既有地區,又有地級市,比如蘇州地區和蘇州市並存,蘇州地區就只負責管理蘇州市之外的縣和縣級市。」賈敬業說,隨著人們對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水平不斷提高,出於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推進行政機構改革等考慮,「一向走在全國前列的江蘇,在1983年又迎來重大調整——撤銷地區。」
據介紹,在這一年,江蘇省全面實行地市合並,撤銷了徐州、淮陰、鹽城、南通、鎮江、揚州、蘇州地區,將鹽城地區所在地的鹽城縣設為地級鹽城市,同時把清江、揚州、鎮江三個縣級市提升為地級市——淮陰市、揚州市、鎮江市,實行市領導縣體制。分設11個地級市(與現在比尚缺宿遷和泰州兩市)。目前,市管縣體制已成為各地普遍的管理區劃模式。
第三次重大調整
時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調整內容:撤縣設市
崑山、張家港、江陰等26個縣級市,如今已成為江蘇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區域,成為小康路上的排頭兵,而它們的設立也經歷了一個過程。除了常熟早在1949年即已作為一個縣級市而存在外,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江蘇共撤銷儀征、沙洲等縣,設立30多個縣級市。直到1997年,國家暫停撤縣設市。如張家港市,1986年設立;江陰市,1987年設立;宜興市和崑山市分別於1988年和1989年設立等等。
縣和市的區別在哪裡?賈敬業表示,原則上來說,主要體現其城鎮建設和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同時,也是推進城市化進程的需要。「當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達到一定規模,大量的農村人口要向城市轉移,那麼就具備了設市的基礎。雖然有些專家對撤縣設市有不同看法,但不可否認,這一調整對加速城市化進程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不少縣設市後,發展更添活力,城市規劃建設的起點也更高了。」
第四次重大調整
時間:1996年 調整內容:增設泰州、宿遷兩個地級市
經國務院批准,1996年江蘇增設泰州和宿遷兩個省轄地級市,至此,13個省轄市的格局正式形成。
談到這兩市行政區劃的調整,賈敬業回憶說,「當時最主要是考慮到蘇中蘇北發展的需要。從地圖上可以看出,當時淮陰和揚州兩市管轄的地域較大,有人形容淮陰是『小馬拉大車』,雖然不夠准確,但也道出了當時淮陰地區經濟發展較為遲緩的一個方面。」
因此,省委省政府決定調整淮陰和揚州兩地的行政區劃,實行淮宿、揚泰分治。賈敬業介紹說,在那一年,縣級宿遷市被撤銷,設立了地級宿遷市,並將淮陰市管轄的沭陽、泗洪、泗陽三縣劃歸宿遷市管轄,實行淮、宿分治。同時泰州、泰興、泰縣這「三泰」地區從揚州市分離開來,設泰州市。
「泰州的工業基礎較好,解放之初就是蘇北行署的駐地,而將其設為地級市,更有利於促進其經濟的發展。」據了解,當時為了更好地論證調整的影響,省民政廳還專門請華東師范大學的專家做了蘇南和「三泰」地區行政區劃問題的研究課題。
第五次重大調整
時間:2001年前後 調整內容:撤縣(市)設區
改革開放後,特別是2000年以來,全省各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省內各中心城市規模日益擴大,集聚和輻射功能不斷增強。但中心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受到「市縣同城」問題制約。為了擴大中心城市發展空間,促進資源優化配置,省委省政府決定在部分地區開展撤縣(市)設區工作。
當時全省共調整蘇州、無錫、常州、南京、鎮江、揚州、淮安、連雲港、鹽城、宿遷10個省轄市的行政區劃,先後撤並了14個縣(市、區),南京的江寧區、六合區,就是在那時由一個縣變成了主城的一部分。撤縣設區後,城市空間變大了,生產力配置和城市功能布局趨向合理,也增強了中心城市的綜合實力。2009年,南通的通州市也改設為通州區。
另外,記者了解到,在鄉鎮調整方面,江蘇省也有很大的動作。1998年,江蘇省還有1974個鄉鎮,但到了2008年底,只剩下1029個。「鄉鎮撤並降低了行政成本,同時推動了城鎮化進程。」賈敬業說。
撤縣設市名單
■1983年
常熟縣→常熟市
■1986年
儀征縣→儀征市
沙洲縣→張家港市
■1987年
江陰縣→江陰市
宿遷縣→宿遷市
丹陽縣→丹陽市
東台縣→東台市
興化縣→興化市
淮安縣→淮安市
■1988年
宜興縣→宜興市
■1989年
崑山縣→崑山市
啟東縣→啟東市
■1990年
新沂縣→新沂市
溧陽縣→溧陽市
■1991年
如皋縣→如皋市
高郵縣→高郵市
■1992年
吳江縣→吳江市
邳 縣→邳州市
泰興縣→泰興市
■1993年
太倉縣→太倉市
南通縣→通州市
靖江縣→靖江市
金壇縣→金壇市
■1994年
江都縣→江都市
海門縣→海門市
揚中縣→揚中市
泰 縣→姜堰市
■1995年
句容縣→句容市
吳 縣→吳縣市
武進縣→武進市
無錫縣→錫山市
■1996年
大豐縣→大豐市
===========================================
1953年江蘇行政區劃
(6市8專區)
●南京市11區、1鎮
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第四區、第五區、第六區、第七區、第八區、第九區、第十區、第十一區、大廠鎮
●無錫市8區
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第四區、第五區、第六區、第七區、第八區
●蘇州市6區(含郊區)
東區、南區、西區、北區、中區、郊區
●揚州專區(駐揚州市)2市10縣
揚州市、泰州市、寶應縣、興化縣、高郵縣、江都縣、泰縣、六合縣、儀征縣、泰興縣、靖江縣、江浦縣
●南通專區(駐南通市)7縣
海安縣、如東縣、如皋縣、南通縣、海門縣、啟東縣、崇明縣
●南通市6區
城東區、城西區、鍾秀區、唐閘區、狼山區、蘆涇區
●常州市6區
東區、南區、西區、北區、郊區、戚墅堰區
●徐州市5區
一區、二區、三區、四區、賈汪礦區
●徐州專區(駐徐州市)10縣1市
新海連市、贛榆縣、豐縣、沛縣、邳縣、碭山縣、東海縣、蕭縣、新沂縣、銅山縣、睢寧縣
●淮陰專區(駐清江市)1市6縣
清江市、灌雲縣、沭陽縣、宿遷縣、漣水縣、泗陽縣、淮陰縣
●鹽城專區(駐鹽城縣)8縣
鹽城縣、濱海縣、射陽縣、阜寧縣、淮安縣、建湖縣、大豐縣、東台縣
●鎮江專區(駐鎮江市)1市10縣
鎮江市、揚中縣、丹徒縣、江寧縣、句容縣、丹陽縣、武進縣、金壇縣、溧水縣、溧陽縣、高淳縣
●蘇州專區(駐蘇州市)1市9縣
常熟市、常熟縣、江陰縣、崑山縣、吳縣、震澤縣、吳江縣、無錫縣、宜興縣、太倉縣
●松江專區(駐松江縣)9縣
松江縣、寶山縣、嘉定縣、川沙縣、青浦縣、上海縣、南匯縣、奉賢縣、金山縣
==================================================
江蘇城市化數字60年
六十年,城市變化有多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近日統計公布了一組數據,生動地展現了60年來江蘇城市配套、生活條件、人居環境的巨變。
■城市化:
從建國初期的12.4%提高到2008年的54.3%,江蘇城市化率年均提高0.70個百分點,是全國城市化水平提升最快的省份之一。
1949年江蘇城鎮人口共437萬,到1978年也只有570萬。而到了2008年,全省城鎮人口已達3775萬,是解放初期的8倍多。■城市供水:
建國初期,全省城市日供水能力僅為7.35萬立方米,自來水普及率不足10%。到2008年全省城市日供水能力已達到2356.86萬立方米,是建國初的230多倍,城市自來水普及率已經達到99.88%。
■城市燃氣:
建國初,城鎮居民家家戶戶的燃料主要依靠柴火、木炭和煤炭。1966年8月,南京市在全省率先開始發展液化氣用戶。1971年1月,南京又率先發展管道煤氣,並逐步進入全省。至此,燃氣以方便、快捷、污染小的巨大優勢,逐步進入居民的日常生活。1992年,全省城市人工煤氣的日生產能力49萬立方米、用氣人口126萬人。2008年,全省人工煤氣日生產能力達到4293萬立方米,煤氣、液化氣和天然氣的用氣人口達到2728.8萬人,城市燃氣普及率98.23%,縣城燃氣普及率94.03%。
■城鎮污水處理:
解放初,全省僅在南京市的頤和路公館區有一座日處理1000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廠。到2008年底,全省實現了縣以上城市全部建有污水處理廠的目標,共建成投運城鎮污水處理廠321座,城市污水處理率為84.13%,污水集中處理率61.33%。
■城市道路:
1949年,全省城市道路長度747.48公里、道路面積462.5萬平方米。到2008年全省城市道路長度28760.7公里,道路面積47330萬平方米,分別增長了37倍和100倍。
■城市路燈:
解放初期,我省城市只有少量主要幹道才有路燈,1951年全省共有路燈4608盞,1979年全省路燈增加到42407盞,到2008年全省共有路燈1858860000盞。
■城市公交:
1949年,全省只有南京有20輛公交車在運營。1965年,全省城市公交車共計488輛,運營線路1003.1公里。2008年,城市公交車已達25369輛,運營線路14657公里。
■城市計程車:
1949年到1978年間,江蘇計程車行業基本處於空白狀態。改革開放以後起步發展,到1992年全省已有出租汽車8133輛。近幾年來,全省計程車數量基本穩定在45000輛左右。
■城市公園:
解放初期,城市公園稀少。到1978年,全省也僅有城市公園59個,園林綠地面積7303公頃,而到2008年底,全省公園數達到715個,縣以上城市園林綠地面積131405公頃,分別增長了12倍、18倍。
『叄』 淮安市城鎮排水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和規范城鎮排水管理,保障排汪擾帶水設施安全運行,防治水污染和內澇災害,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城鎮排水及其設施的管理活動。
農業生產排水、工業廢水處理、河道防洪管理,以及在河湖等水域新建、改建或者擴大排污口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執行。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排水,是指排水戶向排水設施排放雨水、污水,以及接納、輸送、處理、再生利用雨水和污水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排水戶,是指所有直接或者間接向排水設施排水的工業、建築、餐飲、醫療等活動的單位、個體工商戶。根據排水水質、水量等情況分為重點排水戶和一般排水戶。重點排水戶包括重點工業排污企業和醫療衛生、生物製品、科學研究、肉類加工等含有病原體廢水的單位,具體名錄由市排水主管部門會同市環保主管部門依法確定並向社會公布。
本辦法所稱排水設施,是指排放、接納、輸送、處理、再生利用雨水和污水的各類設施,包括公共排水設施和自建排水設施。第四條城鎮排水管理堅持尊重自然、統籌規劃、配套建設、保障安全、綜合利用的原則。第五條市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是本市排水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監督本市城鎮排水工作。
市發改、環保、規劃、國土、公安、水利、財政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城鎮排水的相關管理工作。
各縣(區)人民困蘆政府負責本轄區范圍內的城鎮排水管理工作。
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各類園區管理機構負責本轄區范圍內的城鎮排水管理工作。第六條市、縣(區)人民政府可以採取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排水設施。
鼓勵開展排水和污水處理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工藝、設備和材料,促進污水、污泥、雨水的再生利用。第七條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排水工作的宣傳,普及排水知識,提高全社會科學、安全排水意識。
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愛護排水設施,有權對破壞、損害排水設施和其他排水違法行為進行投訴、舉報。第八條市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規劃、國土、水利、環保等部門,編制本市城鎮排水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縣(區)人民政府排水主管部門應當依據市城鎮排水規劃,編制轄區排水規劃,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並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九條排水規劃應當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防洪規劃、水資源綜合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有關規劃,與轄區開發建設、道路、綠地、管廊(網)、水系以及內澇防治等相關專項規劃相銜接。
排水規劃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按照原批准程序報請批准。第十條新建、改建、擴建排水設施,應當符合雨水、污水分流的要求。在雨水、污水分流管道覆蓋的區域,禁止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混接。第十一條新建、改建、擴建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應當配套建設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增加綠地、砂石地面、可滲透路面和自然地面對雨水的滯滲能力,利用建築物、停車場、廣場、道路等建設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削減雨水徑流,提高內澇防治能力。第十二條新建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等,應當同步制定污水處理處置方案,同步配套建設污水管道。新建、改建、擴建日處理能力五萬立方米以上的污水處理廠,應當配套建設再生水利用系統。
新建、改建住宅的陽台(平台),應當單獨設置污水管道,並納入統一的污水收集系統。已建成住宅陽台(平台)但未單獨設置污水管道的,在改造時應當增設污水管道。第十三條排水設施建設項目以及需要與排水設施相連接的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工程,規劃部門在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時,應當徵求屬地排水主管部門意見。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對排水設計方案是否符合排水規劃和相關標准提出意見。
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對排水施工企業施工質量進行監督,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李棚第十四條排水設施建設工程竣工後,建設單位應當依法組織竣工驗收,並通知排水主管部門參與。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建設單位應當建立完整的排水設施建設項目竣工檔案,在竣工驗收後十五日內將竣工驗收報告及相關資料報排水主管部門備案。
『肆』 淮安哪家公司是專業做污水處理葯劑的
淮安傑旭新型環保材料有限公司
淮安傑旭環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服務范圍;
環保工程設計
水處理改造
水處理設備
水處理運營調試
循環水、污水、反滲透葯劑: 聚丙烯醯胺、聚合氯化鋁、氫氧化鈣、脫色劑、消泡劑、
片鹼、阻垢劑、分散劑、ro膜4040 8040
『伍』 請問淮安市第二污水處理廠的具體地址
淮安市第二污水處理廠的具體地址:淮安市清安鄉清安村王莊東側,即文渠河與清安河之間(也在里運河、京杭大運河之間)。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滿意請點擊手機右上角採納為滿意答案,謝謝!
『陸』 淮安四季青污水處理廠簡介
淮安市四季青污水處理廠是我市第一座大型城鎮污水處理廠。始建於1992年,一期工程規模3.5萬噸/天,一級處理(物理處理);二期工程於2001年建成投產,二級生化處理,採用AB法工藝(生物吸附-降解),規模6.5萬噸/天,出水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二級排放標准(COD120、BOD30、SS30),該工程於2002年度先後獲江蘇省市政示範工程獎、國家市政示範工程金杯獎。
2006年3月1日,根據淮安市政府與清華同方所屬淮安同方水務有限公司簽訂的《特許經營協議》,由淮安同方水務有限公司以TOT的形式正式接管運營四季青污水處理廠,接管以來一直運行良好。目前該廠已滿負荷運行。
自2001年建成投產以來,由於城市的不斷發展,隨著GDP的增長,不僅接入四季青廠處理的污水量在不斷增加,而且接入污水的水質濃度也在不斷變大,目前已經滿負荷運轉的四季青污水處理廠不僅不能完全處理來水量,而且針對濃度不斷變大的進水水質也已不堪重負,能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的二級排放標准已實數不易。
但自2002年國家頒布並開始執行《污水排放標准(GB 18918-2002)》後,二級排放標准中COD指標由原來的120mg/l調整為100mg/l,並江蘇省自2007年的太湖藍藻事件後,更是對污水的氨氮與總磷提出嚴格要求,而四季青污水處理廠的AB法工藝根本不具備脫氮除磷的功能,因此目前的出水水質已經嚴重不能滿足現行要求。
在目前全國都在高喊「節能減排」的形勢下,作為淮安市的一個重要窗口單位,四季青污水處理廠的改擴建已經迫在眉睫。
經改造後,不僅可以為淮安市的環境服務做出巨大貢獻,而且僅現有的6.5萬噸/天的規模就可一舉完成淮安市區全年的COD減排任務。
『柒』 淮安做污水處理工程的公司有哪些
淮安宏業清印污水處理,是我們公司做的
『捌』 淮安有幾家污水處理廠
淮安市區目前有10座城市污水處理廠
『玖』 淮安有哪些污水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工程,我是做水處理葯劑的,有的話回復一下好嗎
淮安的漣水縣的開發區污水處理廠(靠近淮安機場方向,在漣水開發區的最北端,回祁六路的西側),水量1~答3萬噸/日:純粹的工業廢水類型污水處理廠,上游企業不達標就偷排很厲害,上游很多企業都是不認真處理就排放下來了,下游有個污水處理廠,是深圳市深港產學研環保工程公司負責建設並運行的,該廠建成後長期不達標,肯定有很多問題,這么長時間以來都是瞞著藏著的,肯定很頭痛,你可以跟他們聯系一下。他們可能會采購你的葯劑,或者是他們知道上游有哪些企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