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城鎮污水物理性指標

城鎮污水物理性指標

發布時間:2023-03-08 18:45:24

⑴ 城鎮污水處理場的發展

隨著城市污水排放量越來越大,城市污水處理程度及效果將嚴重影響人居環境質量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污水處理事業的發展也得到了政府、社會及民眾等多方面的關注。
一、城鎮污水的定義及污水特徵
(一)、定義
城鎮污水指城鎮居民生活污水,機關、學校、醫院、商業服務機構及各種公共設施排水,以及允許排入城鎮污水收集系統的工業廢水和初期雨水等,可以分為各種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入滲地下水(雨水)三部分。城鎮污水處理系統是指污水的收集、輸送、處理、再生和利用等的這些設施以一定方式組合成的總體。
(二)、特徵
1.物理指標。城鎮污水廠的水質物理指標一般包括:水溫 、氣味、顏色、氧化還原電位、色度、電導率等。
2.化學指標。化學性指標可以分為四類:一般性水質指標,如pH值、硬度、鹼度、余氯、各種陰陽離子等;有機物含量指標,如生化需氧量BOD5、化學需氧量CODcr、總需氧量TOD、總有機碳TOC等;植物性營養物質指標,如氨氮、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磷酸鹽等;有毒物質指標,如石油類、重金屬、氰化物、硫化物、多環芳烴、各種氯代有機物和各種農葯等。一般城鎮污水處理廠需要分析的化學指標有:pH值、鹼度、CODc、BOD5 、氮磷、余氯等。
3.生物指標。廢水的生物指標有細菌總數、大腸菌群數、各種病原微生物和病毒等。污水處理廠一般不對進水的生物性指標進行檢測和控制,但對處理後的污水排放之前要進行消毒處理,以控制處理污水對收納水體的污染。
二、城鎮污水處理廠的發展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我國開始著力於開展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工作。當時的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量約為173萬m3,污水主要以生活污水為主,比例佔50%,另外還有石油、化工、造紙等的工業外排水。到了80年代,天津市紀莊子污水處理廠——我國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竣工投產拉開了我國城市污水建設工作的大幕,各省市相繼投入建設工作,如北京、上海、廣東、河北、湖北、浙江、江蘇等。 「八五」期間,我國的城市年處理污水量達到17.49億m3,處理率為8.69%,排水管網普及率為64.8%(按服務面積計算)。城市污水處理廠達到169座,二級生化污水處理廠116座。
三、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的研究
(一)、城鎮污水處理,政府重視
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工作得到了國家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視,都認識到不能走西方國家發展中「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子,環境、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才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認識到環境的改善,在地方招商引資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推行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到節能減排的國策,都從政策層面上把城鎮污水建設工作作為一個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工作來開展。
1、政府主導,引領建設
強化了各級地方政府的引導作用,加強政策導向,指導建設工作的有效開展。在中央的帶頭下,各省市政府發揮了主導作用。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不盲目照搬現成的經驗,深入研究當地的情況,探索出符合地方特徵的建設和經營模式。以污水的收費制度為例,各地從完善強化收費手段入手,對於徵收的標准、徵收率的調整都在進行市場調研後得出。在污水費的使用方面,細化了管理規范,加強政府的監管和社會的監督力度,逐步探尋另一條運營管理的路子,改變由政府財政投入作為城鎮污水處理廠維持運作的資金來源的舊模式。
2、項目投資的方式的轉變
政府借鑒先進國家的建設經驗,引入BOT的運作模式。BOT是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經營的一種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機構之間達成協議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機構頒布特許,允許其在一定時期內籌集資金建設某一基礎設施並管理和經營該設施及其相應的產品與服務。整個過程中的風險由政府和私人機構分擔。當特許期限結束時,私人機構按約定將該設施移交給政府部門,轉由政府指定部門經營和管理。這一模式,在我國的城鎮污水處理建設事業中是一座里程碑。
3、城鎮污水處理規劃設計的完善
如建設規模的確定,考慮指標主要有服務范圍、所服務范圍內的人口情況、經濟技術發展情況等。在城鎮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未來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是一個需要考量的重要指標。在項目前提這些要素考慮得越周全、越深入,對於今後項目投產和運作後所承擔的風險就越小。
4、科技化的滲入
城鎮污水處理的信息管理向數字化轉變,建立起共享的數字信息系統,初步實現了項目建成和運行的動態化的管理。一方面,為政府掌握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覆蓋率、處理率、設施利用率及污染物的削減排放率等指標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新型的信息管理系統也為污水廠解決了提高廠區的管理能力的難題,加強了污水處理的效果、避免了操作的隨意性,保證節能減排的切實實行。
四、城鎮污水場運行中的存在問題
(一)、目前我國中東部的發達省市都基本建成了污水處理設施,大多數的中小城鎮還沒有建設相關的污水處理設施。解決這一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將是「十二五」期間水污染治理的工作目標。
(二)、項目立項前的調研工作有待科學化、合理化。在一些地方的建設工作中,立項前的可研工作流於形式,對於項目的規模、服務范圍、選用工藝等沒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確定,出現工程投資費用高、處理負荷率低的情況,造成資源的浪費。中小城鎮的污水處理有自身的特點,不應該照搬照套其他地區的模式,應該借鑒其有用的經驗,走經濟、高效、易行的模式。
(三)、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落後。污泥不經脫水隨意外運、亂棄的現象較建設初期已有很大改觀,但目前仍存在污泥處理未經穩定化處理、脫水污泥的含水率達不到混合填埋的要求的情況。根源在於污泥處理未得到重視,在一些污水處理廠的投資比重低,已建成的污泥處理處置設施也未正常運作。污泥處理設施的建成率和使用率,將是影響我國城鎮污水處理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五)、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水平不高。據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的污水廠主要採取監控軟體收集各設備狀態信號,匯總和輸出的方式較為簡單;操作人員的管理上,沒有根據處理效率、運行成本進行相關的技術、績效考核,運行成本偏高。此外,還應完善污水廠的化驗分析設備和操作規范,加強水質的監控,提高系統的達標率。
五、城鎮污水處理廠的發展趨勢
從「十二五」規劃綱要來看,在國家的「節能減排」政策的大力促進下,城鎮污水建設事業將繼續推進。在未來建設任務中,重點工作主要有:氮、磷營養物質的去除;工業廢水治理向全過程式控制制的轉變;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向集中處理模式轉變;將提出更合理、更規范的水質控制指標;加快中小城鎮污水處理規劃和建設工作等。如建立以各地政府部門為主要責任主體的制度;根據各地區特點,建立符合市場運營模式的污水收費制度,維持污水處理設施的有效運作;加大社會資金的引入力度,鼓勵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我國的污水處理建設事業當中。
六、結語
城鎮污水處理事業的發展,直接關繫到城市、城鎮的公共衛生安全與人居環境質量的改善。在國家「十五」規劃綱要的指導下,我國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事業將展開另一個新格局。
以上由中達咨詢搜集整理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⑵ 城市污水的特點是什麼主要污染物是什麼

城市污水的物理性質包括顏色、氣味、水溫、氧化還原電位等指標。城市污水的化學指標很多,它包括酸鹼度(PH)、鹼度、生化需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固體物質、氨氮(NH3-N)、總磷(TP)、重金屬含量等。

城市污水中普遍含有有機污染物(用COD、BOD5表示),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酸、油脂、酯類等物質。城市污水含有大量的懸浮物(SS=150mg/L~500mg/L),包含了有機物和無機物,SS也是構成COD、BOD5的主要貢獻者。

(2)城鎮污水物理性指標擴展閱讀

方法:生物膜法工藝

生物膜法是土壤自凈過程的人工強化,主要去除廢水中溶解性的和膠體狀的有機污染物,同時對廢水中的氨氮還具有一定的硝化能力。生物膜法在處理工業廢水中有著廣泛應用。

1、微生物多樣化,生物的食物鏈長,有利於提高污水處理效果和單位面積的處理負荷。

2、優勢菌群分段運行,有利於提高微生物對有機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和增加難降解污染物的去除率,提高脫氮除磷效果。

3、對水質、水量變動有較強的適應性,耐沖擊負荷力增強。

4、污泥沉降性能好,易於固液分離,剩餘污泥產量少,降低了污泥處理費用,進而降低投資費用。

5、適合低濃度污水的處理。

6、易於維護,運行管理方便,耗能低。

⑶ 污水水質常用的指標有哪些

物理性指標、化學性指標和生物性指標。物理性指標:水的物理水質指標還有嗅味、溫度、電導率等。

固體物質(TS):在一定溫度下將水樣蒸發至干時所殘余的固體物質總量,也稱為蒸發殘余物,固體物質可分為溶解性固體(DS)也稱:總可濾殘渣和懸浮性固體(SS)也稱:總不可濾殘渣。

渾濁度(NTU):水中含有泥砂、纖維、有機物、浮游生物等會呈現渾濁現象。

顏色:水的顏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

綜合性指標

化學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用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氧化劑的量,以氧的毫克/升來表示。化學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規定條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質,特別是有機物所進行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所消耗溶解氧的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反映了水體中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的含量。

⑷ 污水中有各種污染物,為了定量地表示污染程度,一般制定了哪些水質標准

國家對水質的分析和檢測制定有許多標准,一般來說其指標可分為物理、化學、生物三大類。

物理性指標:溫度,顏色和色度,嗅和味,渾濁度和透明度。

化學性指標

有機物,

無機性指標——植物營養元素(N,P等),PH值,重金屬

生物性指標:細菌總數,大腸桿菌。

綜合性指標:

化學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懸浮物(SS),總氮(NT),氨氮(NH3-N),總磷(PT)。

⑸ 污水處理後 出水要檢測的指標有哪些

城市污水一般是COD、pH、BOD、氨氮等
工業廢水多些
如COD、pH、BOD、氨氮、揮發酚、氰化物、硫化物、礦物油等

⑹ 污水的物理性指標有哪些SINA

污水的物理性指標

1.溫度

許多工業排出的廢水都有較高的溫度,這些廢水排放水體使水溫升高,引起水體的熱污染。水溫升高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對水資源的利用。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水溫升高而減少。這樣,一方面水中溶解氧減少,另一方面水溫升高加速耗氧反應,最終導致水體缺氧或水質惡化。

2.色度

色度是一項感官性指標。一般純凈的天然水是清澈透明的,即無色的。但帶有金屬化合物或有機化合物等有色污染物的污水呈現各種顏色。將有色污水用蒸餾水稀釋後與參比水樣對比,一直稀釋到二水樣色差一樣,此時污水的稀釋倍數即為其色度。

3.嗅和味

嗅和味同色度一樣也是感官性指標,可定性反映某種污染物的多寡。天然水是無嗅無味的。當水體受到污染後會產生異樣的氣味。水的異臭來源於還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揮發性有機物和氯氣等污染物質。不同鹽分會給水帶來不同的異味。如氯化鈉帶鹹味,硫酸鎂帶苦味,鐵鹽帶澀味,硫酸鈣略帶甜味等。

4.固體物質

水中所有殘渣的總和稱為總固體(TS),總固體包括溶解物質(DS)和懸浮固體物質(SS)。水樣經過濾後,濾液蒸干所得的固體即為溶解性固體(DS),濾渣脫水烘乾後即是懸浮固體(SS)。固體殘渣根據揮發性能可分為揮發性固體 (VS)和固定性固體(FS)。將固體在600C的溫度下灼燒,揮發掉的量即是揮發性固體(VS),灼燒殘渣則是固定性固體(FS)。溶解性固體表示鹽類的含量,懸浮固體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態物質的量,揮發性固體反映固體的有機成分量。

水體含鹽量多將影響生物細胞的滲透壓和生物的正常生長。懸浮固體將可能造成水道淤塞。揮發性固體是水體有機污染的重要來源。

⑺ 污水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水水質指標的分類有哪些

一般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可分為三大類:物理性污染、化學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物理性內污染容包括熱污染、懸浮物質污染、放射性污染。 化學污染包括無機無毒物污染、無機有毒物污染、有機無毒物污染(需氧有機物污染)、有機有毒物污染、油類物質污染 生物污染主要是指廢水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它包括致病細菌、病蟲卵和病毒。未污染的天然水小細菌含量很低,當城市污水、垃圾淋溶水、醫院污水等排入後將帶入各種病原微生物。如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能引起肝炎、傷寒、霍亂、痢疾、腦炎的病毒和細菌以及蛔蟲卵和鉤蟲卵等。生物污染物污染的特點是數量大,分布廣,存活時間長、繁殖速度快。 從污染物的分類可以又可以污水水質指標做一些概括。同樣可以這樣來劃分即物理性指標、化學性指標和生物性指標 物理性指標有固體物質(TS)、渾濁度、顏色、嗅、味、溫度、電導率等。 化學指標包括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總有機碳(TOC)、有機氮、pH值、有毒物質指標等。 生物指標主要有細菌總數、大腸菌數及病原菌等。細菌總數是指1mg水中所含有的各種細菌的總數;大腸菌數是指每L水中所含的大腸菌個數。

⑻ 污水檢測指標都有哪些

法律分析:水質指標大致可分為:

(1)物理指標:嗅味、溫度、渾濁度、透明度、顏色等;

(2)化學指標:

(a)非專一性指標:電導率、pH值、硬度、鹼度、無機酸度等;

(b)無機物指標:有毒金屬、有毒准金屬、硝酸鹽、亞硝酸鹽、磷酸鹽等;

(c)非專一性有機物指標:總耗氧量、化學耗氧量、生化耗氧量、總有機碳、高錳酸鉀指數、酚類等;

(d)溶解性氣體:氧氣、二氧化碳等;

(3)生物指標:細菌總數、大腸菌群、藻類等;

(4)放射性指標:總α射線、總β射線、鈾、鐳、釷等;

有些指標用某一物理參數或某一物質的濃度來表示,是單項指標,如溫度、pH值、溶解氧等;而有些指標則是根據某一類物質的共同特性來表明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水質狀況,稱為綜合指標,比如生化耗氧量表示水中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的污染狀況,總硬度表示水中含鈣、鎂等無機鹽類的多少。

法律依據:關於發布《污水監測技術規范》等十一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公告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范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現批准《污水監測技術規范》等十一項標准為國家環境保護標准,並予發布。

標准名稱、編號如下:

一、《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 91.1-2019)

二、《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 3 -N等)安裝技術規范》(HJ 353-2019)

三、《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 3 -N等)驗收技術規范》(HJ 354-2019)

四、《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 3 -N等)運行技術規范》(HJ 355-2019)

五、《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 3 -N等)數據有效性判別技術規范》(HJ 356-2019)

⑼ 污水處理後 出水要檢測的指標有哪些呢

污水處理後出水要檢測的指標包括三類:物理性指標、化學性指標、生物性指標。

1、物理性指標:

溫度、色度、嗅和味、固體物質的三種存在形態:懸浮的、膠體的、溶解的。固體物質用總固體量(TS)作為指標,污水處理中常用懸浮固體(SS)表示固體物質的含量(TDS指標高於1000以上)。

2、化學性指標:

(1)化學需氧量(COD):指用強化學氧化劑(中國法定用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將有機物氧化成二氧化碳與水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簡寫為COD。化學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污染越嚴重。

(2)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時所需的氧量稱為生化需氧量(mg/L)。

(3)總需氧量(TOD):有機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當有機物被全部氧化時,將分別產生二氧化碳、水等,此時需氧量稱為總需氧量(TOD)。

(4)總有機碳(TOC):包括水樣中所有有機污染物質的含碳量,也是評價水樣中有機物質質的一個綜合參數。

(5)總氮(TN):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為有機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四種含氮化合物總量稱為總氮(TN)。凱氏氮(TKN)是有機氮與氨氮之和。

(6)總磷(TP):包括有機磷與無機磷兩類。

(7)pH值。

(8)重金屬。

3、生物性指標:

(1)大腸菌群數:每升水樣中所含有的大腸菌群的數目,以個/L計。

(2)細菌總數:是大腸菌群數、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細菌數的總和,以每毫升水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表示。

(9)城鎮污水物理性指標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的技術:

1、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2、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懸浮物去除率達95%出水效果好。

3、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⑽ 污水物理性水質指標有哪幾個

污水的物理性水質指標指的是肉眼可見的特性:
主要有:
1)、濁度
主要是指水的混濁度;
2)、懸浮物
主要是指水體中是否可見懸浮物體;
3)、藍綠藻
主要是指水體中是否含有藍綠藻;
4)、透明度
主要是指水體是否受污染,在肉眼可見下是否透明

閱讀全文

與城鎮污水物理性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工作測do值有什麼要求 瀏覽:319
小鏟車空氣濾芯怎麼安裝正反 瀏覽:844
污水反吊膜怎麼收費 瀏覽:782
污水二氧化氯超標 瀏覽:453
凈之源飲水機如何更換濾芯視頻 瀏覽:500
純凈水和疫苗哪個好 瀏覽:348
招金膜天超濾膜價格 瀏覽:613
凈水器安裝工怎麼樣 瀏覽:35
污水崗位怎麼做到節能降耗 瀏覽:856
廢水含什麼成分 瀏覽:712
管道水垢清洗劑 瀏覽:8
過濾水燒開有味怎麼辦 瀏覽:232
森森前置過濾桶串聯 瀏覽:163
茶具飲水機壞了怎麼處理 瀏覽:754
雨水回用模塊 瀏覽:64
聚丙烯熔噴纖維濾芯怎麼拆卸 瀏覽:203
家用什麼空氣凈化器好 瀏覽:197
400多硬度的水用什麼凈水器 瀏覽:619
筒型精密溶液過濾機外殼是什麼塑料 瀏覽:196
2噸水池用什麼凈水器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