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污水的可生化性
東莞廢水處理設備萬川環保告訴你們:可生化性是指廢水制中污染物版被微生物降解的難權易程度。廢水的可生化性取決於廢水的水質,即廢水所含污染物的性質。若污水的營養比例適宜,污染物易被生物百降解,有毒物質含量低,則廢水的可生化性強。適於微生物生長的廢水可生化度性強,不適於微生物生長的廢水可生化性差。
Ⅱ 污水的主要污染指標有哪些其測定意義如何
物理指標:水溫、臭味、色度以及固體物質等。
水溫:對污水的物理性質、生物性質、化學性質有直接影響。一般來講,污水生物處理的溫度范圍在5~40°C。
臭味:是一項感官性狀指標,天然水無色無味,被污染的水會產生氣味,影響水環境。色度:生活污水的顏色一般呈灰色,工業廢水的色度由於工礦企業的 不同而差異很大。
固體物質:水中所有殘渣的總和,一般包括有機物、無機物及生物體三種。
化學指標:
(1)有機物指標: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總有機碳、總需氧量等。BOD在一定條件下,即水溫為20度時,由於好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將有機物氧化成無機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COD是用化學氧化劑氧化污水中有機污染物質,氧化成CO2和H2O,測定其消耗的氧化劑量,用(mg/L)來表示。TOC是將一定數量的水樣,經過酸化後,注入含氧量已知的氧氣流中,再通過鉑作為觸媒的燃燒管,在900°高溫下燃燒,把有機物所含的碳氧化成CO2,用紅外線氣體分析儀記錄CO2的數量,折算成含碳量。TOD是指將有機物氧化後,分別產生CO2、H2O、NO2和SO2等物質,所消耗的氧量以mg/L來表示。當污水水質條件較穩定時,其測得的BOD5、COD、TOD和TOC之間關系為:TOD>CODcr>BODu> BOD5>TOC。
(2)無機物指標:包括氮、磷、無機鹽類和重金屬離子及酸鹼度等。生物指標:指污水中能產生致病的微生物,以細菌和病毒為主。污水生物性質檢測指標為大腸桿菌指數、病毒及細菌總數。
Ⅲ 污水的物理性質指標有哪些
污水水質指標可分為三大類:物理性指標、化學性指標和生物性指標。
其中:
(1) 物理性指標
① 固體物質(TS)
水中固體物質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將水樣蒸發至干時所殘余的固體物質總量,也稱蒸發殘余物。按水中固體的溶解性可分為溶解固體(DS)和懸浮固體(SS)。溶解固體也稱「總可濾殘渣」,是指溶於水的各種無機物質和有機物質的總和。在水質分析中,對水樣進行過濾操作,濾液在103~105℃溫度下蒸干後所得到的固體物質即為溶解固體。懸浮固體也稱作「總不可濾殘渣」,在水質分析中,將水樣經0.45微米濾膜過濾,凡不能通過濾器的固體顆粒物即為懸浮固體。
② 渾濁度
含有泥砂、纖維、有機物、浮游生物等會呈現渾濁現象。水體渾濁的程度可用渾濁度的大小來表示。所謂渾濁度是指水中的不溶物質對光線透過時所產生的阻礙程度。在水質分析中規定,l L水中含有1gSiO2所構成的濁度為一個標准濁度單位,簡稱1度。目前濁度採用NTU單位。
③ 顏色
水的顏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真色是由於水中所含溶解物質或肢體物質所致,即除去水中懸浮物質後所呈現的顏色。表色則是由溶解物質、膠體物質和懸浮物質共同引起的顏色。異常顏色的出現是水體受污染的一個標志。
水的物理性水質指標還有嗅、味、溫度、電導率等。
(2)化學指標
① 化學需氧量(COD)
② 生化需氧量(BOD)
③ 總有機碳(TOC)
④ 有機氮
⑤ pH值
⑥ 有毒物質指標
(3) 生物指標
生物指標主要有細菌總數、大腸菌數及病原菌等。細菌總數是指1mg水中所含有的各種細菌的總數;大腸菌數是指每L水中所含的大腸菌個數。
Ⅳ 污水生化性能指標
污水的水溫對污水的物理、化學及生物性質有直接的影響,所以,水溫是表徵污水水質的重要指標之一。根據統計資料表明,我國各地的生活污水的年平均溫度差別不大,平約在10- 20心之間。工業生產污水的水溫與生產工藝有關,變化很大。污水的水溫過低(如低於5%C)或過高(如高於40°C )都影響污水的生物處理效果。
2、色度
污水由於所含雜質(懸浮固體、膠體或溶解物質)不同而呈現不同的顏色。生活污水的顏色常呈灰色。但是當污水中的溶解氧降低至零,污水所含有機物腐爛,則水的顏色轉呈黑褐色並有臭味。生產污水的色度因工礦企業的性 質而異,差別極大。有色污水排入水體後,會對環境造成表觀的污染,並會 減弱水體的透光性,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
色度可由懸浮固體、膠體或溶解物質形成。懸浮固體形成的色度稱為表色: 膠體或溶解物質形成的色度稱為真色。水的顏色用色度作為指標。
3、濁度
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細有機物、無機物、浮游生物等懸浮物和膠體 物都可以使水體變得渾濁而呈現-定濁度。在水質分析中規定,1mg一定粒度的藻土在 000l水中所構成的油度為一個標准濁度單位,簡稱1度。
4、臭昧
生活污水(的臭味主要由有機物腐敗產生的氣體造成。工業污水的臭味主性化合物造成。臭味不僅給人以感官不悅,甚至會危及人體生理健康, 引起呼吸! 困難、胸悶、嘔吐等。
5、固體物質
污水中的固體物質按存在形態的不同可分為懸浮的、膠體的和溶解的三 種。按性質的不同可分為有機物、無機物與生物體三種。固體含量用總固體 量作為指標,英文縮寫為TS。
把一定量水樣在105一110C烘箱中烘乾至恆重,所得的質量即為總固體 量(TS)。總固體包括溶解物質( DS )和懸浮固體物質或叫懸浮物(SS)。水 樣經過濾後,濾液蒸干所得的固體即為膠體和溶解性固體( DS),濾渣脫水 烘乾後即是懸浮固體( SS )。懸浮固體根據揮發性能可分為揮發性固體( VSS ) 和非揮發性固體或灰分( NVSS)兩種。將懸浮固體在600°C的溫度下灼燒, 揮發掉的量即是揮發性固體也稱灼燒減量,灼燒殘渣則是非揮發性固體。生 活廢水中,前者約佔70%,後者約佔30%。圖1-1為生活污水及某些工業廢 水懸浮固體含量。
膠體(顆粒粒徑為0.001 ~ 0.1 μm )和溶解固體或稱為溶解物也是由有 機物與無機物組成。生活廢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包括尿素、澱粉、糖類、脂肪、 蛋白質及洗滌劑等;溶解性無機物包括無機鹽、氯化物等。工業廢水的溶解性 固體成分極為復雜,視工礦企業的性質而異,主要包括種類繁多的合成高分 子有機物及重金屬離子等。溶解固體的濃度與成分對污水處理方法的選擇及 處理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
Ⅳ 污水的可生化性怎麼判斷
用BOD/COD的比值來判斷。
BOD/COD大於0.3時,一般認為該廢水具有可生化性。
判定廢水可生化性能有B/C值法:
B/C>0.58 完全可生物降解;
B/C=0.45~0.58 生物降解良好;
B/C=0.30-0.45 可生物降解;
B/C<0.3 難生物降解;
BOD測定方法使用五日生物需氧量測定法,COD測定使用重鉻酸鉀法。
還有一種是好氧呼吸參量法。通過測定COD、BOD等水質指標的變化以及呼吸代謝過程中的O2或CO₂含量(或消耗、生成速率)的變化來確定某種有機污染物(或廢水)可生化性的判定方法。根據所採用的水質指標,主要可以分為:水質指標評價法、微生物呼吸曲線法、CO₂生成量測定法。
(5)污水的生物性質擴展閱讀:
傳統觀點認為BOD5/CODCr,即B/C比值體現了廢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污染物佔有機污染物總量的比例,從而可以用該值來評價廢水在好氧條件下的微生物可降解性。在一般情況下,BOD5/COD值愈大,說明廢水可生物處理性愈好。
在各種有機污染指標中,總有機碳(TOC)、總需氧量(TOD)等指標與COD相比,能夠更為快速地通過儀器測定,且測定過程更加可靠,可以更加准確地反映出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含量。
無論BOD/COD、BOD/TOD或者BOD/TOC,方法的主要原理都是通過測定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BOD)占總有機物(COD、TOD或TOC)的比例來判定廢水可生化性的。
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過程中,在消耗廢水中O2的同時會生成相應數量的CO2。因此,通過測定生化反應過程CO2的生成量,就可以判斷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
常用的方法為斯特姆測定法,反應時間為28d,可以比較CO2的實際產量和理論產量來判定廢水的可生化性,也可以利用CO2/DOC值來判定廢水的可生化性。由於該種判定實驗需採用特殊的儀器和方法,操作復雜,僅限於實驗室研究使用,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還未見報道。
Ⅵ 污水水質常用的指標有哪些
物理性指標
(1)溫度
(2)色度
(3)嗅和味
(4)固體物質
化學指標
(1)有機物
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有機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最終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質、二氧化碳和水等。這些有機物在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故屬耗氧污染物。耗氧有機污染物是使水體產生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
污水的有機污染物的組成較復雜,現有技術難以分別測定各類有機物的含量,通常也沒有必要。從水體有機污染物看,其主要危害是消耗水中溶解氧。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採用生物化學需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OC)、總有機碳(TOC)、總需氧量(TOD)等指標來反映水中需氧有機物的含量。其中TOC、TOD的測定都是燃燒化學氧化反應,前者測定結果以碳表示,後者則以氧表示。TOC、TOD的耗氧過程與BOD的耗氧過程有本質的區別,而且由於各種水樣中有機物質的成分不同,生化過程差別也比較大。各種水質之間TOC和TOD與BOD不存在固定的相關關系。在水質條件基本相同的條件下,BOD與TOC或TOD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
(2)無機性指標
① 植物營養元素 污水中的N、P為植物營養元素,從農作物生長角度看,植物營養元素是寶貴的物質,但過多的N、P進入天然水體卻易導致富營養化。水體中氮、磷含量的高低與水體富營養化程度有密切關系,就污水對水體富營養化作用來說,磷的作用遠大於氮。
② pH值 主要是指示水樣的酸鹼性。
③重金屬 重金屬主要是指汞、鎘、鉛、鉻、鎳,以及類金屬砷等生物毒性顯著的元素,也包括具有一定毒害性的一般重金屬,如鋅、銅、鈷、錫等。
生物性指標
(1)細菌總數
水中細菌總數反映了水體受細菌污染的程度。細菌總數不能說明污染的來源,必須結合大腸菌群數來判斷水體污染的來源和安全程度。
(2)大腸菌群
水是傳播腸道疾病的一種重要媒介,而大腸菌群被視為最基本的糞便傳染指示菌群。大腸菌群的值可表明水樣被糞便污染的程度,間接表明有腸道病菌(傷寒、痢疾、霍亂等)存在的可能性。
Ⅶ 污水性質是什麼
污水按其形成過程可分為生產污水和生活污水兩大類。由於工業生產性質、生產過程、加工原料等不同,既形成的生產污水成分也不同。生活污水即為衛生間的糞便、淋浴水,廚房的淘米,洗菜水及洗衣、拖地水等的總稱。為城市巾,生產污水通常是與生活污水混在一起流入污水處理廠。有些生產污水與生活污水的性質相近似,可以直接接入城市排水管道同生活污水一起進行處理。另有一些生產污水,成分比較復雜,必須經預處理後,才能排入城市排水管道。此外,若城市排水管道為合流制或半分流制時,天然降水(雨、雪水)的一部分也將流至城市污水處理廠。
污水來源不同,所含污染物質也多種多樣。按污染物質的性質,可分為無機物、有機物和微生物三種。無機物包括泥砂、爐渣和無機鹽類等;有機物包括蛋白質、油脂、纖維素、碳水化合物和各種工業有機物等;微生物包括有細菌。病原菌和寄生蟲卵等。
按污染物在污水中的物理狀態,又可分為溶解性物質、非溶解性物質和膠體物質。
Ⅷ 什麼叫工業污水的可生化性
1、污水的可生化性就是指污水中污染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的能力。
2、廢水所含的有機物中, 除一些易被微生物 分解、利用外,還含有一些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甚至對微生物的生長產生抑製作 用, 這些有機物質的生物降解性質以及在廢水中的相對含量決定了該種廢水採用 生物法處理(通常指好氧生物處理)的可行性及難易程度。
工業污水的處理方法一般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生化法、生物化學法等等,而生化法是最常用也是相對來說比較經濟的一種方法。
3、廢水可生化性一般用B/C表示。
BOD代表可以被微生物分解的部分,COD可以認為是全部污染物,這樣B/C就可以代表可被微生物分解部分的比例,也就是可生化部分了,一般B/C大於0.3就表示可生化行還不錯。
4、擴展
生化需氧量BOD:是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示.
化學需氧量CO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廢水、廢水處理廠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的物質(一般為有機物)的氧當量。在河流污染和工業廢水性質的研究以及廢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它是一個重要的而且能較快測定的有機物污染參數,常以符號COD表示。
COD包括可生化部分COD和不可生化部分COD。可生化性COD指的是COD中可生化部分。可生化性也稱廢水的生物可降解性,即廢水中有機污染物被生物降解的難易程度,是廢水的重要特性之一。可生化性COD在數據上接近BOD,但兩者不是同一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