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污水排放量超標報告

污水排放量超標報告

發布時間:2023-03-06 19:39:48

㈠ 有關水污染的調查報告

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水也是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一,更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目前,全世界都為潔凈水危機的面臨而懼怕,盡管我國的水資源總量在世界居第六位,但仍然屬於嚴重的缺水國之一。我市和其他各地一樣,許多原來清澈見底的小河,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條臭氣熏天的臭水溝。為弄清其原因,減少水污染對人們的危害,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我們利用暑假期間對我市水污染比較嚴重的地區進行了觀察、討論,並想出辦法,解決水污染的問題。

探究目的:

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為文化部門、環保部門提供更為詳細的資料,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從而使人們更好地了解家鄉,熱愛美麗的大自然,珍惜人們的寶貴生命之源——水。

調查過程:

根據暑假前老師的安排,我們兩人利用暑假期間,進廠入村,進村入戶,訪問住在河邊的村民,查閱有關資料,聽取別人的介紹,把照片拍攝下來,對我市部分地區的水污染進行實地調查、討論。

綜合集中,形成了該調查報告。

清澈見底的小河變成了臭氣熏天的臭水溝

我們首先來到我市地質隊附近的那條小河,據當地的老人說,這條小河原先可美了,河水清澈見底,游魚水藻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三五成群的小孩子在河裡嬉戲、打鬧。岸邊楊柳依依,倒映在風平浪靜的水面上,為小河增添了許多生趣,幽靜極了!那時侯的小河是居民的驕傲。可現在呢?它被污染的不成樣子了,變成了一條黑乎乎,臭烘烘,人見人厭的臭水溝了。我失去了自己以前美麗的外貌,被人們強迫地換上了一副醜陋的外表。河邊垃圾成堆,而且臭氣熏天,魚兒在河裡奄奄一息,`再也無法生存了,兩岸的楊柳早已枯死,路上的行人望而生畏,居民們連水都不能喝了,由於這氣味的刺激以及水質的惡化,許多居民常常生病,而且都已經搬家了。

河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① 據我們調查所知,工業廢水、生活廢棄物不經過專業的處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就會造成嚴重的水污染。大量的使用化肥和農葯,也會污染水資源……受污染的水如果不經過處理的話,一般是不能作為飲用水的。

② 人們往往為了圖省事,把垃圾隨手的扔在了清澈的小河裡,使水變臟、變臭,成為了臭氣熏天的臭水溝。嚴重的污染了周圍的環境、空氣,造成了三項損失。

③ 有些人經常隨便地把一次性飯盒、一次性塑料杯,還有白色的塑料袋,往小河隨手一扔,就一走了之了。只要有風颳起,塑料製品就四處亂飛,刮到水裡、樹枝上,往往就動不了了,日積月累,裡面的污染物就會滲透到深水裡。水就會污染,也會造成白色污染。

④ 有些賣蔬菜的小攤,買完蔬菜後,剩下了一些壞的蔬菜,往往扔在一邊,就不再管了,有些住在河邊的家庭,經常也把一些壞了的菜扔到了水裡,在以後漫長的日子裡,臭菜腐爛了,就嚴重的污染了水資源,從而使小河變成了臭氣沖天的臭水溝。

⑤ 大部分船隻排放的油污、廢水,把魚兒們都毒死了。有些要使用水的工廠,用完水後,又把臟水再排回到河裡,快速的污染了水資源,還有一些工廠把顏料排到了河裡,更嚴重的污染了水資源。真可恨!

⑥ 有一些隱蔽的池塘都被污染了,池塘里的水都成了可口可樂的顏色了。池塘邊堆了數都數不清的垃圾、臭菜,不遠處,還有工廠正在排放污水,這是多麼的可怕呀!

調查後的疑問:

本調查結束後,我們產生了許多的疑問:

1. 人們為什麼不珍惜小河的美麗呢?

2. 當地的工廠為什麼不對污水進行合理、有效的治理呢?

3. 人們為什麼要把小河給污染了呢?

解開謎團: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又走訪了幾位居民和考察專家。原來在水污染剛開始時,就有當地居民找過有關部門反映,要求解決水污染問題。有關部門也想解決關於水污染的問題,但是一套現代化的有效污水處理程序,價錢是非常昂貴的,並且要在好幾年之後才能見經濟成效。所以誰也不願意花這冤枉錢,事情就這樣拖了下來,當地有些居民在氣憤之餘,也加入到對河水污染的隊伍中去,把垃圾不時的拋入了小河中。致使潺潺流水受到了嚴重的污染,變成了漂著果皮,廢紙等垃圾的臭水溝。

得出的結論:

調查工作結束後,我們便在一起討論並分析總結我市河水污染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形成的:

1. 人們缺乏環保意識,亂扔垃圾。

2. 工業生產中排出了大量的油污,廢水和廢渣。

3. 城鎮生活污水以及農牧業的排水等等。而所有污染中,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工業廢水的污染尤為嚴重。通過查閱資料,聽取別人的介紹,我們了解到:鋼鐵廠等排出的生產廢水中含有酚類化合物和氰化物。人們在洗澡,洗衣服、洗菜時,要用洗滌劑,含有洗滌劑的水流入下水道,而後進入河流,這些生活污水雖然無毒,但水中無機鹽類、病原生物等等增多,也會造成嚴重的水質污染。

我們的建議:

1. 我們要節約用水,不浪費水。

2. 建議每個公民自覺維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3. 工廠里排出的臟水,要經過回收處理,直到不污染任何東西,才可以排出。

4. 政府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管理和執行力度,嚴格控制工業污染源,工業廢水排放,要經過治理,達到國家排放標准。

5. 從今以後,要宣傳「只有一個地球」,呼籲所有的人們、工廠,不要再製造污染了,要保護好我們美好的地球

6. 建議我市化工廠改進技術,更新設備,提高廢水、廢渣的治理效果,實行達標排放,保證廠區周圍的環境不受污染。

7.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千萬注意不要再污染其它水域了,更不要污染地下水了。

我們要盡快讓地球母親恢復它以前美麗的樣子吧!

㈡ 寫一篇生活污水排放的情況的調查報告

關於督導員反映某小區的2間廢棄門面污水橫流的情況屬實。東街社區協同居回民組、樓幢答長已於收到通知前著手處理此事。門面污水管破裂,污水流至路面的原因是此樓修建的基礎設施薄弱,化糞池系改建且10年以上都沒有清理過,造成化糞池至居民樓一段的下水道嚴重堵塞以至管道破裂,連下水道經過的門面地面都已漲裂,修復工程量大,經測算修復費用8000元以上,按管理責任應由居民戶出資自行修復。但考慮到此樓的居民多是還房戶或房管局租賃戶,經濟都非常困難,社區組織了居民組長、樓幢長及此樓的衛生管理人員召開居民會議多次,經聯系並請示市政局蹇世儒局長後,初步達成一致意見,堵塞單元的居民按產權情況每戶出資50-100元,大約有4000餘元,差額部分由市政局出資修復。社區、居民組長已協同樓幢長、衛生人員著手收費並協同盡快修復!

街道辦事處東街社區居委會

2008年6月9日

㈢ 企業污水處理PH值超標報告怎麼打

首先污水處理的生化系統是有一定的ph調節能力的,你所說的ph過高到底有多高,如果ph范圍在6-10,生化系統是可以接受的,並不會受太大的影響。如果再高的話,那就需要在原水部分投加一定的酸進行中和了。

㈣ 污水站進水量超設計范圍書面報告怎麼寫

1、首先拿出一張紙,檢查紙有沒有破損,將紙平放在桌面上。
2、其次拿出黑色中性筆在紙的中上方寫上污水站進水量超設計范圍書面報告標題。
3、最後將報告的詳細內容寫在紙上即可。

㈤ 環境評價報告書怎麼寫

第一章 總 則1.1 項目簡介浮來春釀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2萬噸食用級酒精搬遷擴建項目是由浮來春釀酒集團投資建設的。浮來春集團作為國家第一批生產食用酒精的企業,具有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充足的熟練工人,其中強制迴流技術和低溫蒸煮技術為該公司發明專利。目前企業佔地面積9萬平方米,主導產品為浮來春牌、沂蒙小調系列白酒。企業經過不斷加強企業管理,通過了ISO9001質量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並且被評為日照市循環經濟示範企業。搬遷擴建項目一期、二期工程建成後總面積162畝,搬遷擴建項目在莒縣縣城北外環路南側,206國道西側,規劃工業園內。搬遷擴建項目的建立對於提高莒縣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和對莒縣的經濟發展都具有深遠的意義。1.2 評價目的通過對建設項目廠址周圍環境現狀的調查和監測,掌握評價區域內的環境質量現狀以及環境特徵;分析項目建成後污染物排放情況,結合所在地區環境功能區劃要求,預主要污染物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程度、影響范圍。分析工程擬採取的環保治理措施的技術經濟可行性與合理性,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與意見。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論證本建設項目的可行性,同時為其工程設計及投產後的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1.2 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年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 4) 國務院令(1998)第253號《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5)《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國環發[2001]17號); 6)《山東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條例》(2001年); 7)《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8)《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
2.4-2009)9)《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HJ∕T 2.3 -1993)1.3 評價採用的標准
按照當地環保部門的要求,項目所在地區應執行的環境質量標准為:
①《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3095—1996)二級標准;
②《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Ⅳ類標准; ③《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GB3096-1993)中的2類標准。
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評價執行標准 (單位:mg/m3) (GB3095-1996)二級標准污染物名稱小時均值日均值SO20.50.15TSP/0.30 地表水環境評價標准值 (單位:mg/l,pH除外)污染物pHSSBOD5CODcr揮發酚DO硫化物標准值6.5~8.51504200.00550.2 環境雜訊限值(單位:dB)
1.3.2污染物排放標准 ①
廢水排放執行《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WPB2-2008)Ⅳ標准; ②
雜訊執行《工業企業廠界雜訊標准》(GB12348—2008)3類。 1.4 評價工作等級及評價范圍1.4.1 評價工作等級
(1)地表水環境經初步工程分析,該項目廢水排放量約6628.6m3/d,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pH、SS、CODcr、BOD5、等,污染物類型數為2類,水質復雜程度為中等程度,廢水排入淤泥河。淤泥河枯水期(即85%流量保證率時)流量為0.34 ,河流屬小河。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HJ/T2.3-93)的分級原則,本項目外排廢水中污染物類型較少,且主要是非持久性污染物,納污水體淤泥河水質要求為Ⅲ類標准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HJ/T2.3-93)的分級原則,,據此確定本次評價工作的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等級為三級。劃分等級污染物類型評價水質因子數目一級≥3≥10二級=2≥7三級=1<7 (2) 環境空氣經初步工程分析,本工程大氣污染源僅為一台4噸鏈條燃煤鍋爐Pmax=13%,D10%=2 Km,對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T2.2-2008),本次環境空氣評價工作等級定為三級,對項目周圍地區環境空氣質量現狀進行評述,同時監測環境空氣現狀。評價等級判據一級Pmax≥80% 且D10%≥5Km二級除一、三級外其他三級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廠界最近距離 (3)聲環境建設項目所在地為莒縣,廠址所在地適用於GB3096-2008規定的3類標准區。由於建設項目雜訊源強增加在3dB(A)以下且周圍無較大的居民住宅區,受影響的人口數較少,因此其評價標準定為三級評價因此本項目僅進行聲環境現狀評價工作。1.4.2 評價范圍根據以上確定的評價工作等級,本次評價工作的范圍如下:地表水環境:根據水導則要求,評價范圍是5—15km,由於排污口的匯入且河段較短,因此評價范圍定為建設項目擬建排污口上游100m至下游2000m之間的岑港河河段。環境空氣:現狀監測與評價范圍為以廠區污染源為中心,周邊長5公里內的范圍。聲環境:為廠區廠界外1米處及可能受本項目雜訊源影響的敏感點。Km1.5 控制污染與環境保護目標擬建工程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以及雜訊必須加以治理,確保達標排放,廢渣的排放也要妥善處置,防止給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工藝上實行清污分流,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盡量減少污水產生量,同時確保污水處理效果。其中總排口廢水排放滿足《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WPB2-1999)標准,鍋爐煙氣排放滿足《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GWPB3-1999)Ⅱ時段二類區要求,同時滿足當地環保部門所規定的污染物總量控制要求;廠界雜訊控制在《工業企業廠界雜訊標准》(GB12348-90)Ⅲ類。 在評價范圍內,地表水環境保護目標為保護岑港河納污段水域水質不受項目建成後排污影響,水環境質量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H3838-2002)Ⅲ類標准要求;空氣環境保護目標為廠址所在區域,保障廠區周圍居民生活環境不受工程排污影響,確保環境空氣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3095-1996)二級標准要求;聲環境保護目標為廠區周圍居民點,使環境雜訊滿足《聲環境質量標准》(GB3096-2008)3類。環境保護目標表環境要素環境保護對象名稱方位距離規模環境功能大氣環境 水環境 聲環境 1.6 評價內容與評價重點
本次評價的主要內容有:(1)工程分析;(2)項目周圍地區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3)環境影響預測及評價;(4)環保治理措施評述;(5)環境經濟損益分析;(6)總量控制;(7)公眾參與;(8)環境管理與環境監測等。(9)環境影響識別其中以工程分析、環境影響預測及評價、環保治理措施評述為本次評價的重點

第二章 建設項目概況2.1
項目名稱及建設地點 (1)項目名稱:江西橫峰浦豐紙業有限公司利用廢紙和商品漿造紙項目。 (2)建設性質:改建 (3)建設地點:原橫峰造紙廠廠址。具體位置見廠址地理位置圖(附圖一)。2.2
項目規模及總投資 (1)項目規模:在對原橫峰造紙廠現有廠房、設備進行徹底檢修和整改的基礎上,利用廢紙和商品漿板作為原材料生產列印紙、書寫紙和條紋包裝紙,年產能力達2000噸。 (2)項目總投資:本項目總投資300萬元。2.3 生產工藝方法本項目生產原材料70%為商品漿,30%為廢紙。廢紙回收利用有兩類加工工藝方法,即機械處理法和化學機械處理法。本項目採用機械處理工藝,廢紙經水力破碎離解後製成廢紙漿,通過除渣器除去雜物後即直接送去抄紙,工藝用水量較少,水污染較輕。 2.4 勞動定員及工作制度(1)勞動定員:項目建成後企業定員職工150人。(2)工作制度:全年工作日為250天。

第三章
工程分析 3.1
生產工藝流程簡述廢紙回收利用有兩類加工工藝方法,即機械處理法和化學機械處理法。本項目採用機械處理工藝,廢紙和商品漿板經水力破碎離解後,不需再經蒸煮和脫墨處理工序,通過除渣器除去雜物後即直接送去造紙,用水量較少,水污染較輕。整個生產工藝流程見圖3-1。 3.2
主要原輔材料用量
本項目原輔材料主要為廢紙、商品漿及燃煤,各原輔材料用量見表3-1、表3-2。表3-1 打字紙生產線主要原輔材料用量一覽表序號名 稱噸產品用量年用量備注1木漿板0.95噸475噸占總量的50%2草漿板0.95噸475噸占總量的50%3松香0.02噸20噸 4硫酸鋁0.015噸15噸 5原煤2.6噸2600噸3800kcal/kg表3-2 書寫紙生產線主要原輔材料用量一覽表序號名 稱噸產品用量年用量備注1廢紙1.2噸720噸占總量的60%2草漿板0.95噸380噸占總量的40%3松香0.015噸15噸 4硫酸鋁0.030噸30噸 5原煤2.0噸2000噸3800kcal/kg 3.3 主要工藝設備本項目主要工藝設備見表3-3。表3-3 主要工藝設備表序號名 稱規格單位數量備 注1漂洗機35m3套4 2盤 磨370ml台12 3推進器ф50台2 4紙 機1575哈巴網套1 5紙 機1092套2 6電動打包機 套2 7切紙機 套2 8鍋 爐SHL4-13台1附有除塵設施 3.4
公用工程3.4.1 供汽 本項目蒸汽由一台SHL4-13型4t/h鏈條鍋爐提供,主要燃料為橫峰鋪前煤,燃煤的年用量為 4600t,煤質參數見表3-4。表3-4 主要生產用煤煤質參數表成份全水份揮發份硫 份灰 份低位發熱值%%%%kcal參數8.5618.430.4754.623800 3.4.2 給排水情況
本項目的生產充分利用原橫峰造紙廠原有的設施,由於企業原有的供水系統(日供水量可達3000噸)可滿足擬建項目用水量的需求,因此 仍沿用原有的供水系統。該項目排水主要為廢紙的破碎、清洗、抄紙工序產生的廢水,經處理後最終排入岑港河。 圖3-2 給排水情況平衡圖(單位:噸/日,括弧內數字為損耗量) 本項目生產用水量約為659噸/日,生產工藝排水量約為644噸/日,則擬建工程生產工藝噸紙日均排水80.5噸,滿足《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3544-2008)所規定的無脫墨工藝執行排水量限值(漿板制漿噸產品日均最高允許排水量為60m3,本色木漿噸產品日均最高允許排水量為150m3,加權平均噸產品日均最高允許排水量為90m3)的要求(不包括廠區生活排水及鍋爐排水等)。該項目生產給排水量情況平衡圖見圖3-2。3.5
污染物排放情況及其控制措施(不是環評報告書中寫的,主要來自可行性研究報告)3.5.1

氣擬建工程廢氣主要來源於燃煤鍋爐,廢氣中主要污染物為煙塵及SO2本項目擬選用一台SHL4-13 型4t/h鏈條鍋爐,所用煤炭為橫峰鋪前煤。煙氣目前採用旋風除塵器除塵處理,經處理後由35米高的煙囪排放,有組織排放預計各廢氣污染物排放情況見表3-5。表3-5 鍋爐煙氣污染物排放情況序號編號廢水種類廢水量(m3/d)處理階段污染物濃度(mg/l,pH除外)備注pHSSCODcrBOD51①洗滌水400篩濾後6~910001000300 2②剩餘白水255篩濾後6~910821100366.7部分回用白水採用氣浮處理3③總排口655處理前6~910321039326.0斜板篩網過濾+混凝槽+氣浮644處理後6~9≤100≤350≤704④排放標准mg/l6~910035070GB3544-2008本色木漿kg/噸紙 1552.510.55 污染物排放量kg/噸紙 8.0528.185.64 kg/d 64.4225.445.08t/a 16.156.3511.27 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由於鍋爐煙塵初始濃度過高以及旋風除塵器的處理效率較低,特別是無法脫硫,造成經處理後煙氣中煙塵、SO2的排放濃度仍然超標,因此,建議本工程選用優質低硫燃煤,確保煙氣煙塵初始濃度滿足排放標准,另外,建議選用濕法除塵工藝,加強脫硫作用,本評價建議採用CS-4型沖擊式水浴除塵器,確保煙氣達標排放,預計各廢氣污染物排放情況見表3-6。表3-6 鍋爐煙氣污染物排放情況廢氣名稱煙氣量(Nm3/h)污染物排放情況排放標准(mg/Nm3)削減量(mg/Nm3)污染物名稱初始濃度(mg/Nm3) 排放濃度(mg/Nm3)排放量處理效率1 kg/hT/a鍋爐煙氣5933煙塵1800 1801.076.4290%1620SO21742 8715.1731.0250%871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選用優質燃煤,煙塵的初始濃度較目前大大降低,可以滿足(GWPB3-1999)標准,而CS-4型除塵器的處理效率較高,同時具有脫硫作用,廢氣經處理後其中煙塵、SO2的排放濃度均能滿足《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GB13271—2001)所規定的限值。 3.5.2 廢 水 本項目廢水主要包括碎漿洗滌水和造紙白水。其中造紙白水經回收處理後可循環使用,外排廢水主要為碎漿洗滌水和部分剩餘白水,經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後排入岑港河。(1)碎漿洗滌水以噸紙洗滌平均排水50噸,每天預計造紙8噸計,則技改項目每天產生400噸左右的碎漿洗滌水,其主要污染物為SS、COD、BOD,排放濃度為COD:1000mg/l、BOD:300mg/l、SS:1000mg/l。(2)造紙白水在抄造紙板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對纖維進行輸送並使纖維與膠料、填料及助劑均勻分布,每天約產生造紙白水約1021噸,經白水回收裝置處理後可以循環使用。按75%的循環利用率計算,白水排放量為255噸/日,其主要污染物為SS、COD、BOD,排放濃度為:COD:1100mg/l、BOD:366.7mg/l、SS:1082mg/l。 (4)總排口廢水擬建工程總排口廢水排放量約為644 m3/d,摺合噸產品排水量為80.5噸。根椐國內同類型廢紙生產工藝資料顯示,廢水中主要污染成份為不溶性的纖維等雜質。另外,還有少量的塗布劑、膠料及助劑等,其廢水水質見表3-7。從表3-7可以看出,由於本項目採用外購商品漿板和無脫墨廢紙制漿工藝,並選用水力碎漿工藝,依靠機械力進行疏解碎漿,因此,其廢水水質污染相對較輕,本評價建議總排口廢水處理工藝採用斜板篩網過濾+混凝槽+氣浮工藝,廢水經處理後基本能滿足《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WPB2-1999)規定的水質排放要求。表3-7 擬建工程廢水排放情況序號編號廢水種類廢水量(m3/d)處理階段污染物濃度(mg/l,pH除外)備注pHSSCODcrBOD51①洗滌水400篩濾後6~910001000300 2②剩餘白水255篩濾後6~910821100366.7部分回用白水採用氣浮處理3③總排口655處理前6~910321039326.0斜板篩網過濾+混凝槽+氣浮644處理後6~9≤100≤350≤704④排放標准mg/l6~910035070GB3544-2008本色木漿kg/噸紙 1552.510.55 污染物排放量kg/噸紙 8.0528.185.64 kg/d 64.4225.445.08t/a 16.156.3511.27 3.5.3 廢渣排放情況廢渣主要來自鍋爐煤渣和廢水處理後的污泥,預計煤渣年排放量為1610噸(按燃煤灰分35%計算),外排廢水經處理後產生的污泥每年約140噸(以噸紙產品產生0.07噸干污泥計算)。煤渣採用運至廠外荒山坡或填坑鋪路處理,廢水處理後產生的污泥經干化後由於富含纖維可摻入燃煤中燃燒處理。 3.5.4

聲本項目的雜訊源主要有生產裝置的機械設備(包括打漿、造紙機械),以及鍋爐風機,其源強聲級在90~100dB(A)之間。加強設備的消聲減震措施和強化廠房的隔音效果就基本可消除生產過程中的雜訊影響。 3.6
清潔生產評述與建議3.6.1 清潔生產評述3.6.1.1工藝技術的先進性
在工程設計中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是實現清潔生產的基礎,本項目採用的廢紙制漿工藝本身就是一種少廢的清潔生產工藝;加上本項目採用塗布技術,無需脫墨工序,進一步減少了污染的產生,為後續的污水處理創造的良好的條件。3.6.1.2能源、資源的綜合利用
本項目由於遵循了清污分流、造紙白水循環使用的指導思想,白水循環率達75%,不僅節約了水資源,減少了纖維等有用原材料的損失,而且也降低的污染物的排放。該項目外排廢水量為644噸/日,摺合每噸紙排水80.5噸,,查找國家發改委頒布的的《制漿造紙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試行),但此沒有國家標准,根據同類項目的清潔生產標准與該項目做比較,該項目低於加權平均噸產品日均最高允許排水量為90m3的要求。是可行的3.6.2清潔生產建議
(1)進一步提高白水的循環利用率。 提高白水的循環利用率,實現白水的封閉循環可採取如下措施:a.減少由制漿帶來的含有溶解物的水量;b.減少抄漿系統中清水的用量,具體作法是將濃白水循環再用,無需清水之處全部使用白水,需用清水之處使用凈化後的白水;c.多餘白水採取措施回收纖維;d.減少事故性排放。(2)加強廢紙回收的分類管理。科學合理地對廢紙進行分類回收,可以達到分級處理,物盡其用的目的,提高回收質量與效率並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3)根據《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在選購鍋爐和選用燃煤時,必須保證鍋爐煙塵初始出口濃度不超過《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GWPB3-1999)中規定的最高1800mg/Nm3的限值。 (4)建立和完善對跑冒滴漏的控制系統。 (5)白水回收系統建議採用氣浮回收工藝,回收後的白水潔凈度很高,盡量代替清水重復使用。

第四章 建設項目所在地環境概況 4.1
地理位置及交通橫峰縣隸屬於上饒市管轄,位於江蘇省東北部、信江中游北岸,地理坐標為東經117°33′至117°38′,北緯28°22′至28°27′。東鄰上饒,西界弋陽,南連鉛山,北接德興,距省會南京約210公里。328國道穿境而過,是本縣的交通動脈,其他公路四通八達,交通狀況較為便利。要附上三個圖(地理位置圖,外環境關系圖,水系圖)4.2
自然環境概況4.2.1 地勢、地貌
地勢大致東北高、西南低,為低丘崗地地貌,土壤以紅壤和黃壤為主,偏酸性,地層上部為褐黃淡色粘土,下部為灰岩。4.2.2 水文狀況
評價區范圍內地表水水域主要是岑港河,岑港河發源於上饒縣茗洋關,全河長54公里,流域面積364平方公里,流域呈羽狀,最大流量2060m3/s,最小流量0.34m3/s,豐水期河寬100米,河水深度5.5米,枯水期河寬60米,河水深度0.3米,水力坡降約為0.3%,最高洪水位60.7米,在弋陽縣城東面匯入信江,是信江的一級支流。4.2.3 氣象條件橫峰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陽光充足。年平均氣溫18.30C,極端最低氣溫-80C,極端最高氣溫41.20C。常年主導風向為東風,年平均風速2.0m/s,最大風速20m/s。歷年平均降水量1798mm,,年平均相對濕度76%,年平均蒸發量1627.9mm。年平均無霜期267天。 4.3 社會經濟概況
標明項目直屬行政區域的社會經濟及本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審批部門管轄行政區范圍社會經濟 橫峰縣土地面積655平方公里,是本省面積較小的縣,人口16.1萬人,下設12個鄉,1個鎮。全縣現有耕地13.8萬畝,內含水田12.4萬畝,有效灌溉面積達12.3萬畝,其中旱澇保收面積9.7萬畝,農業生產逐年上升,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花生和甘蔗等,林產以油茶、杉、松、竹居多,其中尤以油茶最著名,是國家定點商品油基地縣之一。近幾年縣內工業發展迅速,現擁有冶金、電力、煤炭、紡織、機械、建材、輕工、糧油和食品加工等工業企業。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帶來了城市建設的繁榮,城區面積不斷擴展,城市建設及公共設施發展迅速。 4.4 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及評價4.4.1 空氣環境質量現狀評價4.4.1.1 現狀監測
(1)監測布點根據擬建項目工程廢氣的污染特徵,結合廠址周圍自然環境和居民區分布情況,本次空氣環境監測僅在評價區域內至少布設6個環境空氣監測點,布點位置在廠區主導風向下風向,居民區和廠區等敏感點附近周圍四個點

㈥ 向環保局提交的污水日排放量超了,怎麼辦

你好!
1、打報告,報設備檢修。
2、大多地方環保局是計算,當月總污染物排放總量,當日排放量超標可能會不計算。
3、與當地縣級環保或當市環保支隊協調好關系。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㈦ 關於水資源的社會調查報告

海南省的水質調查報告

第一部分:研究方案

一 研究課題:海南省的水質調查

二 指導老師:鄭輝成

三 課題小組成員:王庭光 許振昂 陳益敏 王培誠 李茂文

組長:王庭光

四 研究目的:(1)了解我省的水質狀況,更好的保護我省的水質及提高人們的意識

(2)融合所學的課內知識,提高實踐能力

五 研究方法:(1)上網查找

(2)訪問

六 成員分工:組長:王庭光 主要工作: 組織成員進行調查及探討問題

副組長:陳益敏 主要工作: 整理資料,篇寫研究報告

秘書:李茂文 主要工作:記錄會議內容,管理財務

成員:王培誠、許振昂 主要工作: 上網查找資料,訪問相關人員

七 活動計劃:第11周;討論並安排活動計劃

第12周;采訪難渡江東山河段部分居民及查閱相關資料

第13周;整理資料

第14周;撰寫報告

八 活動口號:認真對待 重在參與

九 撰寫報告

以撰寫報告的形式在班裡、校園、博客公開展示探究結果

第二部分:研究過程

4月26日,我們開始討論如何展開課題研究,並進行定向及安排整個開展過程。做好各個方面的准備,防止拖延時間。

5月2——3日,我們沿南渡江東山段走訪,並才訪了當地的一些居民關於近年來河水的變化情況及他們的日常生活用水的處理方法。

5月4——5日,我們組的成員來到鎮上的網吧,查閱相關資料。

5月10日起,我們把收集到的資料及走訪的見聞整理好,接著開始撰寫報告。

第三部分:探究結果

根據各組員調查與實踐所得材料,我們大致總結如下:

(一)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是難度江的主要污染物。難度江流域每年接納工業、生活、養殖等廢水3353萬噸。白沙、屯昌、定安、澄邁縣城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難度江,僅澄邁縣每天就有2.6萬噸生活污水超標向難度江排放。

海口市2004年廢污水排放總量為1.24億噸。其中,廢水佔60.5%,生活污水佔39.5%。定城鎮共有5萬多人,每天產生6000多噸生活污水,通過7個生活污水排放口直接排入南渡江。據了解,這些排污口離海口龍塘取水點才20公里左右。

近年來,我省的水質狀況不斷惡化,許多地方的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就連我省第一大河的發源地白沙都受到了污染,那裡的人們喝不上衛生的水,嚴重影響了居民的健康。

(二)為了了解我省的水質狀況,我們組調查了有關於難度江,萬泉河,昌化江,以及各個水庫及分流,地下水,及沿海水質。

2004年我省水環境質量總體繼續保持良好。82.5%的監測河段、87.5%的監測湖庫水質達到或優於可作為飲用水源的國家地表水III類標准;河流、湖庫水質總體比2003年有所下降。近岸海域水質以一、二類為主,地下水質優良。但部分地表水體存在城市生活污水和農業面源污染,城市附近的局部海域和部分養殖中區海域受到生活污水和養殖廢水的污染。

河流水質總體比2003年有所下降。水質符合國家地表水、II類標準的監測斷面佔61.9%,III類、V類水質斷面分別佔20.6%、12.7%和4.8%。IV、V類水質主要分布在部分中小河流、南渡江的中小河流的局部和段,以城鎮河段居多;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養量石油類、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石油類。2004年因降雨偏少、乾旱、水體稀釋及自凈能力下降,部分河段水質有不同程度的下降,I類、II類水質河段比2003年降低9個百分點。

南渡江水質總體較2003年略有下降。幹流所有監測河段水質均達到國家地表水III類標准,以II類水質為主;主要支流龍州河水質達II類標准,海甸溪水質為IV類。

萬泉河幹流水質較2003年相當,所有監測斷面水質均達到或優於II類標准。

昌化江水質總體與2003年相當,幹流75%的監測河段水質達II類標准,25%為III類水質,主要支流南聖河和什運河所有監測河段水質均達到II類標准。

中小河流水質比2003年有所下降。在監測的16條河流34個河段中,73.5%的河段水質達到或優於III類標准,其中II類、III類、 V類水質河段 分別佔58.8%、14.7%、17.7%、8.8%IV、V類水質的河段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北門江及文瀾江,東部的文昌河及文教河,南部的三亞河及滕橋河的局部河段與2003年比較,部分中小河流局部河段的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石油類含量有不同程度上升。

城市河段水質總體與2003年相當。在流經縣城以上的10條河流12個監測河段中,66.7的河段水質達到或優於III類標准,IV類、V類水質河段分別佔25.0%和8.3%。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除了萬寧水庫外,所監測的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均達到或優於國家地表水III類標准,且以II類水質為主。

湖庫水質總體比2003年略有下降。所監測的16座主要湖庫中,87.5%的湖庫水質達到或優於地表水III類標准,其中I、II類水質湖庫佔50.0%,III類水質湖庫佔37.6%,IV類、劣V類水質的湖庫分別佔6.2。達到地表水II類水質標準的湖庫有松濤水庫主要庫區、高坡水庫、水源池水庫、赤田水庫、探貢水庫、太平山水庫、南麗湖和廣壩水庫;福山水庫、永庄水庫、石祿水庫、春江水庫、沙河水庫、深田水庫符合地表水III類標准,萬寧水庫、沙坡水庫水質分別為IV類和劣V類。劣於III類水質的湖庫主要受氮磷營養鹽、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及石油類不同程度的影響。與2003年相比,太平山水庫、探貢水庫受氮磷營養鹽污染狀況有所改善,水質有所好轉,但個別湖庫受氮磷營養鹽影響有所加重。

近岸海域以一、二類水質為主,大多數海域處於清潔狀態。部分海域局部受無機氮、耗氧有機物污染狀況有所改善,但受石油類的污染比2003年嚴重

海口近岸因受石油類影響,海口灣大部分海域水質符合三類還水標准;海口市西部沿海域和三連村出海口、海上娛樂區假日海灘水質達到或優於二類標准。

三亞近岸天涯海角、大東海、亞龍灣水質達到一類海水標准;三亞港為三類海水;三亞入海口處受城市生活污水的影響,為四類海水,主要污染物無機氮和石油類。

其客觀存它海域 瓊海博鰲近岸海域為一類海水。文昌八門灣、椰林灣二類海水,清瀾港受性磷酸鹽的影響,為類海水。臨高金牌港和臨高角為一類海水。洋浦峨蔓海域為一類海水,洋浦港近岸海域由於受活性磷酸鹽的影響,水質為三類。東方八所近海域水質為二類。八所港水質符合三類海水標准。部分養殖集中區局部海域海水水質僅符合三、四類海水標准。

地下水水質總體良好,主要開采區大部分水質為Ⅱ、Ⅲ類,符合地下水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標准。與2003年比較,海口地區地下水潛水層水質總體良好,僅第四系鬆散岩類孔隙潛水水質有所惡化。潛水層水質主要超標組份為亞硝酸鹽、鐵、化學耗氧量等,其中亞硝酸鹽為化肥、生活廢水等污染,鐵、化學耗氧量與歷史資料對比,屬暫時性超標。承壓水層水質總體良好,局部地區水質出現錳超標,屬背景值超標。

地下水水位與2003年相比略有下降。2004年由於降雨量較少,海口市潛水水位普遍下降,其中火山岩潛水降幅較大,降幅范圍1.5-7.66米。三亞市地下水源地及熱礦水田、瓊海官塘地區熱礦水田水位基本穩定。萬寧興隆地區地下水源地水位基本穩定;熱礦水田水位屬中等下降,降幅2.86米。

(三)以上的資料是我們通過互聯網查找到的信息。同時,我們也通過訪問得到一些資料。下面是我們與一位住在南渡江邊的農民的一段對話:

甲——我們組的成員 乙——農民

甲:大伯,您好。我們是東山中學的學生,現在我們想問您幾個問題好嗎?

乙:`````(看著我們點頭)

甲:這里的水清嗎?

乙:不清了。

甲:這些年來河水有什麼變化嗎?

乙:恩,變化很大現在的水變黑了,不能直接喝了,水也小了。

甲:您常打農葯嗎?

乙:沒打農葯就沒有收成啊

甲:家裡的生活污水是怎樣處理的/

乙:直接倒掉```````

我們還問了幾位農民同樣的這幾個問題,他們的回答差不多都相同。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們發現,許多農民對這方面的意識很是淡薄,所以我們希望政府加強對著方面的宣傳和管理,提高人們的意識,盡可能降低污染源,保證人們的正常生活。

心得體會: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大概的了解了我省近年來的水質狀況,也提醒了我們要時刻節約用水、科學用水。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有義務去宣傳如何防治水污染,為我們的生活提高保障,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這次活動給我們的感受很深,因為它給了我們動手的機會,讓我們了解到更多的知識,增長了我們的見識。我們很期待下一次活動的到來,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有機會參與。

指導老師評價:

在本次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們目標明確,分工細致,積極參與,較好完成本次活動的各項任務,達到了預期效果。經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們的團隊意識,提高了他們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回答者: chy0913_0 - 三級 2008-8-15 18:40

關於水資源調查報告

為了使我們在學校學到的環保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學生會組織了一次水質調查勘測活動。在環保人員的指導下,同學們對萍水河水質進行了勘測,對萍水河的有關內容進行了更深的了解,並向沿岸居民及相關部門領導進行了采訪。
據近幾年調查,我國的水資源總量約為3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然而,人均佔有量僅為2300立方米,相當於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中國已被列入世界上13人均水的國家之一。
一、 我國淡水污染概況
隨著人口人增多和污染的增加,我國有300多個城市缺水,而且江、河、湖、水庫的水質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市河段不適宜做飲用水源,城市中 80%以上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中,使七大水系和主要大淡水湖泊都受到污染。東海、渤海、黃河和南海四大海域的近岸海域污染嚴重,無機氮、無機磷和石油污染普遍超標。
二、 萍水河概況
萍水河是我市境內最大的河流,它源於楊岐山,有多條支流匯入,中部貫穿整個萍鄉城,流域面積達1600平方公里。它是萍鄉居民的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及農業用水的主要來源。
三、 關於萍水河水質問題調查。(訪談錄)
針對萍水河水狀況,我們進行了一次調查。
記者:您好,我想問您一些關於萍水河的問題。您以前見到的萍水河怎樣?
路人:河水清澈,可以洗衣、洗菜,還可以洗澡。萍水河歷史上曾經是一條水上交通運輸通道。
記者:現在的萍水河呢?
路人:河水水質明顯變差了。有些地段可以看見水上有一層油脂,河上還浮有許多垃圾。河道變窄,水變淺。
記者:您認為導致今天萍水河現狀的原因是什麼?
路人:附近的從們向河中倒垃圾,排放污水,政府有關職能部門沒有很好地履行職責。
記者:您好,能否問您幾個問題?現在的萍水河與以前有什麼不同?
住在河岸居民:原來水更清,河沿岸環境好,現在河上經常漂流著垃圾。夏天蚊子多,臭味熏天。治理後,情況有所好轉。
記者:您認為為什麼有這種變化?
居民:一些人環保意識差,向河裡倒垃圾。沿途工廠、礦山、農田的廢水排放。
記者:打擾一下。請問您對現在萍水河的看法?
釣魚者:河水混濁,魚也沒幾條,我坐了一上午,都只釣上幾只小魚。
記者:你認為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釣魚者:可能與亂排放生活和工業廢水有關。
接著,記者一行人來到了市環保局,對相關領導作了采訪。
環保局方面表示,將會在以後的治理中,(1)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和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2)加大管理和打擊力度,對排污未達標的企業限期整改、對嚴重污染環境的企業堅決取締。實現無毒、無害排放。(3)提高全體市民的環保意識。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了,自覺愛護環境,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對水資源的污染。
萍水河是萍鄉的母親河,將它治理好是我們的共同心願,希望在不久將來,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將是一條潔凈、清澈的河流。

打開網址還有更多可供借鑒:

㈧ 怎樣寫水質調查報告

海南省的水質調查報告

第一部分:研究方案

一 研究課題:海南省的水質調查

二 指導老師:鄭輝成

三 課題小組成員:王庭光 許振昂 陳益敏 王培誠 李茂文

組長:王庭光

四 研究目的:(1)了解我省的水質狀況,更好的保護我省的水質及提高人們的意識

(2)融合所學的課內知識,提高實踐能力

五 研究方法:(1)上網查找

(2)訪問

六 成員分工:組長:王庭光 主要工作: 組織成員進行調查及探討問題

副組長:陳益敏 主要工作: 整理資料,篇寫研究報告

秘書:李茂文 主要工作:記錄會議內容,管理財務

成員:王培誠、許振昂 主要工作: 上網查找資料,訪問相關人員

七 活動計劃:第11周;討論並安排活動計劃

第12周;采訪難渡江東山河段部分居民及查閱相關資料

第13周;整理資料

第14周;撰寫報告

八 活動口號:認真對待 重在參與

九 撰寫報告

以撰寫報告的形式在班裡、校園、博客公開展示探究結果

第二部分:研究過程

4月26日,我們開始討論如何展開課題研究,並進行定向及安排整個開展過程。做好各個方面的准備,防止拖延時間。

5月2——3日,我們沿南渡江東山段走訪,並才訪了當地的一些居民關於近年來河水的變化情況及他們的日常生活用水的處理方法。

5月4——5日,我們組的成員來到鎮上的網吧,查閱相關資料。

5月10日起,我們把收集到的資料及走訪的見聞整理好,接著開始撰寫報告。

第三部分:探究結果

根據各組員調查與實踐所得材料,我們大致總結如下:

(一)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是難度江的主要污染物。難度江流域每年接納工業、生活、養殖等廢水3353萬噸。白沙、屯昌、定安、澄邁縣城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難度江,僅澄邁縣每天就有2.6萬噸生活污水超標向難度江排放。

海口市2004年廢污水排放總量為1.24億噸。其中,廢水佔60.5%,生活污水佔39.5%。定城鎮共有5萬多人,每天產生6000多噸生活污水,通過7個生活污水排放口直接排入南渡江。據了解,這些排污口離海口龍塘取水點才20公里左右。

近年來,我省的水質狀況不斷惡化,許多地方的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就連我省第一大河的發源地白沙都受到了污染,那裡的人們喝不上衛生的水,嚴重影響了居民的健康。

(二)為了了解我省的水質狀況,我們組調查了有關於難度江,萬泉河,昌化江,以及各個水庫及分流,地下水,及沿海水質。

2004年我省水環境質量總體繼續保持良好。82.5%的監測河段、87.5%的監測湖庫水質達到或優於可作為飲用水源的國家地表水III類標准;河流、湖庫水質總體比2003年有所下降。近岸海域水質以一、二類為主,地下水質優良。但部分地表水體存在城市生活污水和農業面源污染,城市附近的局部海域和部分養殖中區海域受到生活污水和養殖廢水的污染。

河流水質總體比2003年有所下降。水質符合國家地表水、II類標準的監測斷面佔61.9%,III類、V類水質斷面分別佔20.6%、12.7%和4.8%。IV、V類水質主要分布在部分中小河流、南渡江的中小河流的局部和段,以城鎮河段居多;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養量石油類、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石油類。2004年因降雨偏少、乾旱、水體稀釋及自凈能力下降,部分河段水質有不同程度的下降,I類、II類水質河段比2003年降低9個百分點。

南渡江水質總體較2003年略有下降。幹流所有監測河段水質均達到國家地表水III類標准,以II類水質為主;主要支流龍州河水質達II類標准,海甸溪水質為IV類。

萬泉河幹流水質較2003年相當,所有監測斷面水質均達到或優於II類標准。

昌化江水質總體與2003年相當,幹流75%的監測河段水質達II類標准,25%為III類水質,主要支流南聖河和什運河所有監測河段水質均達到II類標准。

中小河流水質比2003年有所下降。在監測的16條河流34個河段中,73.5%的河段水質達到或優於III類標准,其中II類、III類、 V類水質河段 分別佔58.8%、14.7%、17.7%、8.8%IV、V類水質的河段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北門江及文瀾江,東部的文昌河及文教河,南部的三亞河及滕橋河的局部河段與2003年比較,部分中小河流局部河段的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石油類含量有不同程度上升。

城市河段水質總體與2003年相當。在流經縣城以上的10條河流12個監測河段中,66.7的河段水質達到或優於III類標准,IV類、V類水質河段分別佔25.0%和8.3%。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除了萬寧水庫外,所監測的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均達到或優於國家地表水III類標准,且以II類水質為主。

湖庫水質總體比2003年略有下降。所監測的16座主要湖庫中,87.5%的湖庫水質達到或優於地表水III類標准,其中I、II類水質湖庫佔50.0%,III類水質湖庫佔37.6%,IV類、劣V類水質的湖庫分別佔6.2。達到地表水II類水質標準的湖庫有松濤水庫主要庫區、高坡水庫、水源池水庫、赤田水庫、探貢水庫、太平山水庫、南麗湖和廣壩水庫;福山水庫、永庄水庫、石祿水庫、春江水庫、沙河水庫、深田水庫符合地表水III類標准,萬寧水庫、沙坡水庫水質分別為IV類和劣V類。劣於III類水質的湖庫主要受氮磷營養鹽、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及石油類不同程度的影響。與2003年相比,太平山水庫、探貢水庫受氮磷營養鹽污染狀況有所改善,水質有所好轉,但個別湖庫受氮磷營養鹽影響有所加重。

近岸海域以一、二類水質為主,大多數海域處於清潔狀態。部分海域局部受無機氮、耗氧有機物污染狀況有所改善,但受石油類的污染比2003年嚴重

海口近岸因受石油類影響,海口灣大部分海域水質符合三類還水標准;海口市西部沿海域和三連村出海口、海上娛樂區假日海灘水質達到或優於二類標准。

三亞近岸天涯海角、大東海、亞龍灣水質達到一類海水標准;三亞港為三類海水;三亞入海口處受城市生活污水的影響,為四類海水,主要污染物無機氮和石油類。

其客觀存它海域 瓊海博鰲近岸海域為一類海水。文昌八門灣、椰林灣二類海水,清瀾港受性磷酸鹽的影響,為類海水。臨高金牌港和臨高角為一類海水。洋浦峨蔓海域為一類海水,洋浦港近岸海域由於受活性磷酸鹽的影響,水質為三類。東方八所近海域水質為二類。八所港水質符合三類海水標准。部分養殖集中區局部海域海水水質僅符合三、四類海水標准。

地下水水質總體良好,主要開采區大部分水質為Ⅱ、Ⅲ類,符合地下水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標准。與2003年比較,海口地區地下水潛水層水質總體良好,僅第四系鬆散岩類孔隙潛水水質有所惡化。潛水層水質主要超標組份為亞硝酸鹽、鐵、化學耗氧量等,其中亞硝酸鹽為化肥、生活廢水等污染,鐵、化學耗氧量與歷史資料對比,屬暫時性超標。承壓水層水質總體良好,局部地區水質出現錳超標,屬背景值超標。

地下水水位與2003年相比略有下降。2004年由於降雨量較少,海口市潛水水位普遍下降,其中火山岩潛水降幅較大,降幅范圍1.5-7.66米。三亞市地下水源地及熱礦水田、瓊海官塘地區熱礦水田水位基本穩定。萬寧興隆地區地下水源地水位基本穩定;熱礦水田水位屬中等下降,降幅2.86米。

(三)以上的資料是我們通過互聯網查找到的信息。同時,我們也通過訪問得到一些資料。下面是我們與一位住在南渡江邊的農民的一段對話:

甲——我們組的成員 乙——農民

甲:大伯,您好。我們是東山中學的學生,現在我們想問您幾個問題好嗎?

乙:`````(看著我們點頭)

甲:這里的水清嗎?

乙:不清了。

甲:這些年來河水有什麼變化嗎?

乙:恩,變化很大現在的水變黑了,不能直接喝了,水也小了。

甲:您常打農葯嗎?

乙:沒打農葯就沒有收成啊

甲:家裡的生活污水是怎樣處理的/

乙:直接倒掉```````

我們還問了幾位農民同樣的這幾個問題,他們的回答差不多都相同。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們發現,許多農民對這方面的意識很是淡薄,所以我們希望政府加強對著方面的宣傳和管理,提高人們的意識,盡可能降低污染源,保證人們的正常生活。

心得體會: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大概的了解了我省近年來的水質狀況,也提醒了我們要時刻節約用水、科學用水。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有義務去宣傳如何防治水污染,為我們的生活提高保障,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這次活動給我們的感受很深,因為它給了我們動手的機會,讓我們了解到更多的知識,增長了我們的見識。我們很期待下一次活動的到來,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有機會參與。

指導老師評價:

在本次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們目標明確,分工細致,積極參與,較好完成本次活動的各項任務,達到了預期效果。經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們的團隊意識,提高了他們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㈨ 關於渭河水質污染情況的調查報告

摘要:渭河是陝西省的第一大河,是黃河最大的一級支流,是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然而近年來渭河水體污染嚴重,水質嚴重惡化,基本喪失了生態功能,嚴重阻礙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針對渭河流域水質現狀,尋根溯源並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根據2007年陝西省渭河流域水質監測資料對渭河流域水質現狀進行了評價,並分析了污染產生的主要原因,同時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渭河流域水質污染控制對策。
關鍵詞: 渭河流域 水質現狀 保護對策
1 概況
1.1 渭河基本情況
渭河發源於甘肅省渭源縣的烏鼠山,流經隴東高原、天水盆地、關中平原(寶雞、咸陽、西安、銅川、渭南等重要城市和楊陵區),至潼關港口入黃河,共經甘肅、寧夏、山西三省(區)26個縣(市、區),幹流全長818 km,流域面積134766km2,其中陝西境內河長502.2 km,西起寶雞,東到潼關,南依秦嶺,北至黃龍山,流域面積67059 km2。
1.2 渭河水系特徵
渭河北岸支流源遠流長,但數量較少,主要有金陵河、千河、漆水河、涇河、石川河和北洛河等;南岸支流均發源於秦嶺北坡,比降大,流程短,流域而積小,由西向東主要有清姜河、石頭河、黑河、澇河、灃河、灞河、尤河等。
涇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流經寧夏、甘肅、陝西三省,至陝西省高陵縣的涇渭堡匯入渭河。涇河全長455km,流域而積4.54萬km2。陝西段河長275km,流域面積0.94萬km2,僅占總流域面積的21%。省內支流有黑河、三水河和泔河等。
北洛河是渭河第二大支流,發源於陝北吳旗白於山區的草梁山,流經延安地區,穿越渭北高原東部至大荔縣朝邑入渭,全長680.3km,區內長145km,全流域面積26905km2,區內面積3813km2,河系不發育,僅有石堡川、白水河、大峪河等短小支流。
1.3渭河流域社會經濟概況
渭河流域地處陝西中部,包括寶雞、咸陽、西安、楊凌、銅川、渭南等6個地市,工業集中,人口密集,農業發達,旅遊資源豐富,科技、教育實力雄厚,是陝西省政治、經濟、文化、金融及信息中心。2007年區內總人口2340萬人,集中了陝西省62.7%的人口,85%的工業,81%的國民生產總值,是陝西省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全區社會經濟概況詳見下表。

表1 渭河流域2007年社會經濟概況
分類 單位 西安 銅川 寶雞 咸陽 楊凌 渭南
總人口 萬人 822.52 83.19 375.86 497.44 15.68 545.65
耕地面積 千公頃 263.86 64.50 306.62 358.52 4.35 513.09
國內生產總值 億元 1450.02 83.63 476.93 483.97 19.58 350.07
工業總產值 億元 948.87 69.20 364.80 320.79 8.43 277.79
農業總產值 億元 69.5 8.47 45.1 124.4 1.77 76.6
註:資料來源於《陝西省統計年鑒2007》。
1.4污水排放現狀
渭河橫貫關中地區,已經成為關中地區的排污河,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入,使渭河深受其害。從2007年監測資料來看,渭河水不僅作為飲用水源己經不可能,作為農業灌溉用水也受到嚴重的威脅,而且幹流水體魚類等水生生物已經基本絕跡。渭河不僅基本喪失了它原有的功能,還影響到黃河的水質。關中地區入渭排污口及排污狀況統計結果見表2。
表2 渭河流域關中地區排污口及排污狀況統計表
排污口 指標及單位 西安 咸陽 寶雞 渭南 銅川 楊凌 合計
排污口總計 污水量(108?m3/a) 4.46 1.03 0.94 1.028 0.167 0.080 7.71
COD(104?t/a) 9.35 2.90 1.993 2.52 0.334 2.52 17.12
NH3—N(104?t/a) 0.832 0.217 0.205 0.174 0.023 0.009 1.46
排污口數量(個) 117 11 101 13 67 3 312
1.5面源污染
區域非點源污染的產生主要是降雨徑流過程,土地利用類型、植被情況及人類活動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研究表明,渭河水系水質污染主要來自點源污染,即城鎮工業及生活廢污水的大量排放所致。由於沒有對河流面源污染狀況做詳細調查監測,在此僅對能夠產生面污染的主要影響因素作些分析。區域面源污染的發生
(1)與該區的水土流失密切相關,經多年治理後,1995年度關中地區尚有水土流失面積1.63萬km2,占關中總土地面積的29.5%,佔全省的流失面積26.9%。年產沙量5529萬t,佔全省7.4%,多年平均侵蝕模數為998t/ km2。
(2)與土壤背景值有關,渭河流域耕層土壤的有機質、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鉀的平均含量分別為1.11%、0.08%、49PPM、7.4PPM、155PPM,含量都稍高於全省的平均值,西安市耕層土壤的有機質含量為最高,依次是寶雞、銅川、咸陽、渭南等市。在自然區域上的分布呈現出關中平原腹地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於渭北原區。
(3)與農葯化肥的使用狀況有關,據統計,渭河流域農葯年總使用量為4728t,畝均使用量0.279kg,高於全省畝均使用量的81.2%;化肥年總使用量341.5萬t,畝均使用量128kg,高於全省畝均使用量70.2%。農葯畝均使用量西安市為最高(0.348kg),依次是渭南、咸陽、寶雞、銅川。農葯畝均使用量超過0.5kg的有西安的四個郊縣及渭河兩岸的部分縣。西安市蓮湖區高達0.761kg/畝。咸陽市的化肥畝均使用量超過150kg,其中有10個縣超過200kg/畝。
(4)與大氣污染與酸雨有關,據監測,1995年渭河流域7個市縣二氧化硫年均值為0.085mg/m3,日均值范圍為0.003—1.130,超標率14.1%,超過國家二級標準的只有銅川市,出現在冬季;7個縣市氮氧化物年均值為0.042 mg/m3,未超過國家二級標准。日均值范圍為0.002—1.000,超標率9.8%;總懸浮顆粒年日均值為0.618 mg/m3,日均值范圍為0.063—2.439,超標率為70.6%,7個縣市年日均值全部超標;自然降塵年平均為24.51t/km2.月,超過我省暫行標准(18.0 t/km2.月)的0.36倍。年平均降塵量范圍為12.26—41.46 t/km2.月;1995年關中地區降水PH值范圍為4.35—9.35,全年採集酸雨總量占采水總量的2.75%,酸雨樣品占總雨量的2.0%。關中僅在西安和渭南兩市出現酸雨。
(5)與土地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狀況有關,根據陝西省土地管理局土地面積調查結果,渭河流域總土地面積5558.7千公頃,佔全省總土地面積26.7%,其中耕地面積2162.26千公頃,占渭河流域總面積的38.9%,佔全省耕地面積的40.1%。園地面積107.89千公頃,占渭河流域總面積的0.01%。林地面積1850.45千公頃,占渭河流域總面積的33.3%。牧草地面積256千公頃占渭河流域總面積的4.6%居民及工礦地面積375.98千公頃,占渭河流域總面積的6.8%。交通用地面積74.28千公頃,占總面積1.3%。水域面積168.51千公頃占總面積的3.0%。未利用土地面積562.59千公頃,占總面積的10.1%。研究表明:土地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如陡坡地的增加,森林覆蓋率的降低,人類活動的加劇等,都會使面源污染負荷量增大,目前渭河流域地區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有:首先是有林地和草地的總面積也是呈銳減的趨勢,由於耕地的減少,引起亂墾荒地,關中地區大於25°陡坡耕地有124.94公頃,佔到耕地面積5.8%,其中寶雞地區陡坡耕地佔到17.1%,這些都是造成水土流失,破壞生態環境的隱患所在;其次是渭河水系水質的惡化,帶來的是渭河流域廣大灌區土壤作物的嚴重污染,渭河流域環境保護形勢十分嚴峻,加強水資源保護已刻不容緩。
2 渭河流域水質現狀
2.1河流水質現狀
2.1.1 斷面選擇與評價標准
1.1 斷面選擇
選擇了渭河幹流陝西段的6個監測斷面(拓石、林家村、咸陽公路橋、耿鎮、華縣、潼關吊橋)、支流8個監測斷面(黑河黑峪口、灃河入渭口、灞河馬渡王、涇河張家山、景村、北洛河吳旗、交口、狀頭)作為評價斷面,控制河長493公里。
1.2 評價指標、評價標准、評價方法
評價指標和標准:根據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表1中的24個指標。
1.3評價結果:
北洛河水系
北洛河水系評價河長541.4公里。全年平均、非汛期水質評價結果相同:Ⅳ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58.8%,劣Ⅴ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41.2%;汛期全部為劣Ⅴ類水質。主要超標項目氨氮、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等。
涇河水系
涇河水系評價河長為222.5公里,汛期和全年平均水質評價結果相同:Ⅴ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72.6%,劣Ⅴ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27.4%;汛期Ⅳ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72.6%,劣Ⅴ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27.4%。主要超標項目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等。
渭河水系
渭河水系干、支流評價河長總計524.7公里。汛期:Ⅱ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31.6%,Ⅲ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12.2%,Ⅳ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20.6%,劣Ⅴ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35.6%;Ⅰ~Ⅲ類的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43.8%;Ⅳ~Ⅴ類的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20.6%;主要超標項目為氨氮、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非汛期:Ⅱ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22.8%、Ⅳ類水質河長26.0%、劣Ⅴ類水質河長51.2%;Ⅰ~Ⅲ類的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22.8%;Ⅳ~Ⅴ類的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26.0%;主要超標項目為氨氮、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全年平均:Ⅱ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22.8%,Ⅲ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12.2%,Ⅳ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29.4%,劣Ⅴ類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35.6%;Ⅰ~Ⅲ類的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35.0%;Ⅳ~Ⅴ類的水質河長占評價河長的比例為29.4%;主要超標項目為氨氮、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2.2功能區達標評價
渭河流域: 2007年參加評價的水功能區僅22段,評價河長1288.6公里。按個數評價達標率全年平均31.8%;累計河長達標率全年平均14.3%。
表3 渭河流域按功能區評價統計表
水功能區 按個數達標評價 按河流長度達標評價
區劃個數 評價個數 達標個數 個數達標率(%) 評價河長(km) 達標河長(km) 河長達標率(%)
一級區 36 6 1 16.7 527.6 71.7 13.6
二級區 116 16 4 25.0 761.0 112.0 14.7
水功能區 152 22 7 31.8 1288.6 183.7 14.3
在評價的22段水功能區中一級區6段,河長527.6公里。按個數評價達標率全年平均和16.7%;累計河長達標率全年平均13.6%。超標項目為氨氮、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在評價的22段水功能區中二級區16段,河長761.0公里。按個數評價達標率全年平均25.0%;累計河長達標率全年平均14.7%;超標項目為氨氮、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3 污染原因分析
3.1 河道生態水量不足
渭河流域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兩季,年內6~10月可得60%的降水和70%的徑流。渭河流域關中地區自產徑流約70億m3/a,扣除汛期水量,僅餘20億-30億m3/a水量,從渭河年取地表水約20億-25億m3,其中,渭河寶雞峽林家村引渭工程近10年平均年取水量4.83億m3,占河道水量的49.07%(見表3)。因此平時河道生態水量甚少,河流稀釋凈化能力很低。
從表4看出:1995年以後,盡管年徑流量逐年減少,但年引水量並沒有因此減少,且有加重的趨勢,造成河道的生態水量大幅下降,致使水體中的污染物濃度得不到稀釋和降解,從而說明河道生態水量的不足是1995年以後污染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表4 渭河林家村引渭工程近10年引水量
*年引水量=年徑流量-斷面下游實測年徑流量。
年份 年徑 流量/億m3 斷面下游實測徑流量/億m3 年引水量/億m3 年引水量/年徑流量(%)
1990 25.82 21.63 4.19 16.23
1991 12.65 6.36 6.29 49.72
1992 22.84 17.91 4.93 21.58
1993 19.72 15.65 4.07 20.64
1994 10.74 5.94 4.80 44.69
1995 6.66 2.28 4.38 65.77
1996 7.66 3.25 4.41 57.57
1997 4.02 0.84 3.18 79.10
1998 9.43 4.08 5.35 56.73
1999 9.45 4.07 5.38 56.93
2000 8.74 2.55 6.19 70.82
平均 12.52 7.69 4.83 49.07
3.2化肥和農葯使用不合理
據資料報道,寶雞市土壤養分失衡的問題一直比較突出,有機肥施用量偏低,而超高量使用氮磷肥料,使土壤結構遭到破壞,土壤板結、耕層變淺、保水保肥性能差等現象日趨嚴重[7];且由於大量使用廉價低質的氮肥和農葯,以及氮、磷、鉀肥施用不成比例,因而使氮肥溶解而被沖人水體中造成污染[7]。這也是寶雞市區附近的卧龍寺橋、虢鎮橋斷面NH3-N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3.3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不協調是造成水質惡化的重要因素
在生產活動中,只注重對環境的索取,過分強調人在環境中的主宰,割裂了與環境的對立統一關系,片面地認識和利用整體性的「人類—環境」系統,則是產生渭河水污染的根源所在。只注重開發、不注重保護、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等,從宏觀到微觀對環境的認識和相互矛盾的決策,則是造成渭河水污染的重要認識根源。
3.4用水量加大造成污染型缺水,加劇了水環境問題
由於用水量加大而污水處理能力嚴重不足,造成水質型缺水。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用水量的增大,排入江河的廢污水量不斷增加。據《陝西省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記報告》資料,渭河廢污水年排放量達7.05億噸,是水體的主要污染源。
渭河水資源嚴重不足,污徑比不斷增大,自凈能力下降,同時,由於上游築壩攔水使渭河水量巨減。沿岸大量未經任何處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排入渭河,且遠大於渭河本身的環境容量,使得渭河幾乎喪失了自然稀釋凈化的功能。
3.5水土流失問題
渭河流域多年平均輸沙量達4.58億噸,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面污染加劇。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不僅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對正在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而且還嚴重地威脅到城鄉居民的飲水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
4 保護對策
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環境保護法制在實現持續發展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實行的「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和「強化環境管理」的三大政策,確立了我國環境立法的基本原則。強化政府職能。建議成立由一位省級領導負責,相關部門參加的統一協調機構,加大對綜合治理、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區域水體功能及產業布局等方面的研究和監管力度,提高科學治污的能力和水平。
4.1 保證河道生態需水量
從分析可知,渭河寶雞林家村斷面以上引水量占斷面下遊河流徑流量的百分比由1991年的16%提高到2000年的71%,致使渭河徑流量大為減少,環境容量喪失殆盡,污染嚴重加劇。因此通過農業節水灌溉技術,降低農業灌溉用水量,以減少引水量,提高河流徑流量,在近期內使該斷面下游(渭河中下游,渭河污染最嚴重的河段)的河流徑流量提高2-3倍,以改善渭河中下游的水質,減輕中下游城市的治污壓力。
同時,關中平原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水資源,主要來源於南北山地森林、丘陵的補給。因此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營造水源涵養林以增加渭河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量,從而保證河道生態需水量 。
4.2 大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及其污染控制
通過分析可知,渭河流域造紙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分布廣,是造成COD污染的一個主要原因。 因此:
1) 通過工業布局, 產業結構, 產品結構的調整, 淘汰排污量大的重點污染企業和產品。結合企業的技術改造, 推行清潔生產工藝技術。
2) 結合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和流域治理, 關閉、搬遷一批污染嚴重而效益差的小造紙廠、小煉油廠等"五小企業", 使流域水環境污染得到緩解。
3) 對重大工業污染戶嚴格實行限期治理。對機械、電力和造紙工業等, 其污水必須治理達標後才允許排放。
4.3 加強面源污染控制
1) 推廣、採用各種類型的"持續農業"耕作法,減少土壤侵蝕,使排入渭河的泥沙沉積物減少,從而減少化肥中N、P流入水體的量,防止渭河水體富營養化。
2) 完善農田灌溉方式,採用噴灌、滴灌、滲灌等新技術以及肥料與水混合的灌溉技術,節約灌溉用水,節省肥料,防止水體污染。
3) 改善施肥方式,減少肥料流失。
4) 加強土壤和化肥的化驗和檢測, 科學定量施肥。
5) 調整化肥品種結構, 加強開發生態肥料與農葯,開發和推廣土壤及作物的固氮、固磷技術,鼓勵使用有機肥,減少常規化肥、農葯的使用量。
6) 加強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增加地表覆蓋,實施濕地恢復工程,保護生態環境,避免水土流失及肥料流入水體。
4.4 實施生物生態治理
渭河沿岸的中小城鎮和農村排放的城鎮生活污水,也是渭河污染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根據中小城鎮和農村的基本現狀,首先考慮採用荒地、廢地、劣地以及坑、塘、窪,建一廢水土地處理系統和廢水穩定塘系統等多種形式的處理系統,以低成本、有效的控制水質。這種經濟、簡易、節能的處理技術,如果與當地的生態農業相結合,形成污水回收與再用的生態農業就可以實現污水的無害化和資源化,達到生態治理的目的。
4.5 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如果水體污染後再治理,要使水域生態系統恢復到原有的良性循環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保護水環境應貫徹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綜合利用方針。對於將來可能產生新污染的新工業,首先要嚴格控制興建,污染不重的要從預防為主,是工業污染物要在生產過程中解決;其次對污染物進行綜合利用;再次就是進行污水處理,根據河段和行政區域情況把污水處理到一定程度後才排放。
4.6 總量控制
採取綜合防治措施,既污水處理設施、生物措施和水利措施等有機的結合起來,並合理利用各種水環境的稀釋自凈能力,將過去的排放濃度控制改為總量控制。結合各水功能區、各行政區,及時對流域內的各種水體進行監測,逐漸做到從根本上解決污染。
4.7 嚴格生產管理,開展清潔生產
嚴格生產管理可以減少或降低生產過程中水、能資源和原材料的浪費,從而減少向水環境的排污;開展清潔生產除了加強生產管理外,還包括開發合理使用自然資源,保護自然環境的實用技術、方法和措施。其目的是將污染消滅在生產過程中,它於污染的末端治理相比,效果更佳,因為前者不僅排污,還具有相當的經濟效益,從而使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統一。
4.8 經濟手段
利用經濟手段使污染者對其造成的污染損失進行賠償,即使社會凈損失為零。
要改變原有的水資源無償使用的局面和觀念,明確水資源的產權,建立起一個合理的水資源價格體系,逐步推行排污總量控制,應用市場機制,有償使用環境容量。
污水經過處理變成可利用的水資源,具有雙重意義,既減輕了污染又增加了水資源。為此,應制定和頒布一系列有關污水資源化方面的法規、政策和獎勵制度,實行按質供水。

閱讀全文

與污水排放量超標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732軟水樹脂怎樣使用 瀏覽:388
edi增值電信經營許可證書 瀏覽:499
舟山凈水效果怎麼樣 瀏覽:41
凈水機後置活性炭含有什麼成分 瀏覽:318
小飲水機用啤酒怎麼清洗 瀏覽:867
電離子去痣後如何保養 瀏覽:559
廢水背景 瀏覽:767
飲水機怎麼賣呀 瀏覽:852
意來凈水機不想用怎麼賣合適 瀏覽:41
污水管道水力計算表下載 瀏覽:177
為什麼空氣凈化器都是塔式濾芯 瀏覽:500
魚缸太大換不幹凈水怎麼辦 瀏覽:203
凈水出來的水喝茶為什麼有茶銹 瀏覽:844
反滲透膜臟了什麼情況 瀏覽:26
城市餐飲污水排放管道分哪些 瀏覽:159
孕期凈水器多少錢 瀏覽:774
污水工作測do值有什麼要求 瀏覽:319
小鏟車空氣濾芯怎麼安裝正反 瀏覽:844
污水反吊膜怎麼收費 瀏覽:782
污水二氧化氯超標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