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污水處理廠擴容是什麼意思
污水處理廠擴容的含義是指現有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水量已達到原設計的水量,但進水量還在不斷增加,現有處理設備的容量已滿足不了要求,需要進行技術改造和擴建或現有城市污水處理廠由於各種原因,出水水質達不到排放標準的要求,需要對現有處理工藝進行技術改造或增設部分處理設備,以改善出水水質,或兩者兼有之。
『貳』 建污水處理廠,如何科學規劃
建設鄉鎮污水處理廠,不能一建了之。
如何將近期需要與遠期發展兼顧,考驗人們的智慧。
彈性規劃,才能避免「過剩」
地點:秭歸縣歸州鎮
秭歸縣歸州鎮污水處理廠緊鄰長江,有兩條生產線,設計處理能力是每天3000噸。
記者看到,兩條生產線中,只有一條在運轉。「2016年前10個月,處理污水44萬多噸,平均每天處理1482噸。」歸州鎮建設環保中心主任朱道清說,該廠2007年正式運行,至今已近10年,一直沒有滿負荷運行過。歸根結底,是鎮上人口減少。
最初設計時,該廠按1.2萬人的規模設計,然而移民政策發生變化,原計劃進鎮安置的移民大部分外遷,鎮區人口少於預期。目前,全鎮區7632人。
秭歸縣12個鄉鎮,已有7個鄉鎮建成污水處理廠,2個鄉鎮的污水處理廠正在試運行,還有3個鄉鎮待建,預計今年可實現鄉鎮污水處理全覆蓋。那些新近建設的廠,由於吸取了以往經驗,處理規模和技術路徑更切合實際。「鄉鎮污水處理廠前期規劃很重要,處理能力要為未來發展變化留出餘地。」秭歸縣住建局村鎮科負責人譚子松說,當地每個污水處理廠每年需要20多萬元財政經費補貼,如不精打細算,將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柳暗花明,「兼並」破解尷尬
地點:江陵縣熊河鎮
江陵縣熊河鎮污水處理廠,自2009年建成後,閑置6年,廠內設備風吹日曬,已生銹。
2015年,鎮上花幾十萬元,將處理廠徹底改造,換新工藝、新設備,終於可以正常運轉。記者看到,廠內已整修一新,機器設備也在正常運轉。
然而,改造又帶來新問題,該處理廠原本設計處理能力是1500噸/日,但改造新工藝後,處理能力下降為500噸/日,剛剛能滿足現有需要。
由於沿江工業園拆遷,一個還建小區很快要在鎮上修建,污水處理量還將上升。但處理廠左邊是農田,右邊是校舍,沒有地方擴建了。
更尷尬的是,這幾年江陵縣城不斷擴大,熊河鎮距離縣城新區的主污水管網只有2公里左右了。江陵縣住建局初步設想,以後把鎮上管網和縣城管網接通,污水交由縣城污水處理廠處理。「縣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達到1.9萬噸/日,熊河鎮的污水對它完全不是問題。」該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真要到了那時,熊河鎮的污水就有了去處。但耗巨資建設、翻修改造的處理廠,就面臨著「下崗」。
因地制宜,實現全域覆蓋
地點:鄂州市梁子湖區
在鄂州梁子湖區的一些村莊,可以看到一些小小的污水處理站。
如東溝鎮茅圻村塹下鍾灣,用的是「無動力快速沉澱厭氧一體化反應器+人工濕地」技術,每天可處理污水10噸,5萬元就可建起來。
在沼山鎮湖瓢村周胡談灣,用的是「多層微生物濾池工藝」,每噸污水處理只需0.1元左右,出水指標達到一級A標准。
這些處理站由湖北聯凈水務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全域廠網一體建設、運營。梁子湖區政府授予該公司特許經營權30年,對排污管網服務採取逐年付費的方式購買。
都是污水處理站,為何採用的工藝各不相同?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每個污水處理站覆蓋的村灣不一樣,污水的主要成分也不相同,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2014年開始,鄂州率先在全省提出並啟動城鄉一體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全覆蓋體系建設,目前全市已有8座城鎮污水處理廠建成運行或試運行,農村已建成400多座污水處理設施。主城區、新區、集鎮、村灣「四位一體」的全域覆蓋的污水處理體系初具雛形。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鄉鎮乃至村灣的生活污水主要成分也發生了變化,不能一套設備打天下了。在農村地區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必須因地制宜,既包括工藝手段,又包括維保方面的技術力量。」該負責人表示。
鄂州市住建局介紹,今年該市將建設城鎮污水處理廠15座,農村自然灣污水處理裝置1117個,確保農村污水處理率達80%以上。
『叄』 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還要做環評嗎
肯定需要做環評的。
『肆』 污水處理廠為什麼要進行升級改造
1、污水處理廠的現有技術落後,達不到排放標準的要求;
2、污水處理廠的現有容量有限,遠遠滿足不了現在不斷增加的污水處理任務;
3、使用新技術,節能、減低運行成本。
『伍』 想知道: 福州市 翔板污水處理廠 在哪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區上浦路212號
『陸』 城鎮污水處理廠及工業污水處理廠設施建設問題
城鎮污水處理廠及工業污水處理廠設施建設問題
中國幅員廣大,自然條件及經濟發展水平相差懸殊,城鎮區域特點、產業結構及主要功能也各不相同,因此,城鎮污水的特性、收集方式、排放水體狀況、設計用地、選用工藝等均不相同。目前,中國尚無針對小城鎮污水處理工程(處理規模小於2萬噸/日,多集中在2000~5000噸/日)的現場排水設計規范、標准、法規等,仍然採用現行中、大規模污水處理工程的相關標准,在工程設計中發現存在不少問題,主要如下:
(1)排水體制
一般新建城市、擴建新區、新建開發區等多採用分流制,對於已建成舊區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合流制可改造成截流式合流制。但是,很多小城鎮尚無排水系統,雨污水均沿道路邊溝或路面排至就近水體,一些城鎮(特別是山區和貧困地區等)由於街道過於狹窄、兩側建築密集、施工復雜,無條件修建分流制排水系統,可考慮採用完全合流制排水體制。
(2)排放標准
現行排放標准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其中除BOD5、COD、SS、pH外,總磷、總氮、氨氮、糞大腸菌群數等均需達到要求的標准。對於一些城鎮化發展中的地區而言,建設及運營資金短缺,土地資源緊張,可考慮將其標准進行調整或放寬。
(3)處理工藝
沒有根據小城鎮特點研究和採用相適應的處理工藝,而是延用和照搬大、中型規模城市污水處理工藝及設計參數,造成工程投資和運行費用過高。
『柒』 沙澳村外江園金山污水處理廠三期紅線圖多久徵收氣味
3個月
為解決廣州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不足問題,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全覆蓋,2018年9月,張碩輔書記、溫國輝市長親自頒發了第1號《廣州市總河長令》,下達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增強污水處理能力的工作任務,要求建設20座污水處理廠。如今,廣州市1號總河長令要求建設的20座污水處理廠進度如何?
2018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指導下,在市各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市水務局會同市水投集團、各區委區政府、廣州空港委等單位以空前的力度,最大的合力,超前的思路,披荊斬棘,砥礪前行,加快污水設施建設工作。
2018年底,鍾村凈水廠二期、石井污水處理廠二期、九龍水質凈化一廠擴建3座污水處理廠已建成並投產運行。由於規劃調整原因,2020年1月,經市委、市政府同意,取消南沙區橫瀝島尖污水處理廠項目考核任務。剩餘16座污水處理廠全力推進,其中11座污水處理廠已於2019年12月底完成工程建設;1座於2020年3月基本完成工程建設;4座於2020年5月通污水試運行。
2019年以來,廣州市水務局牽頭奮力推進16座污水處理廠建設。市水投集團負責建設8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56萬噸/日,自籌資金139.8億元,分別是健康城凈水廠、龍歸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三期)、石井凈水廠二期、大沙地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瀝_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西朗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江高凈水廠、大觀凈水廠;廣州空港委負責建設花山凈水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7萬噸/日,市財政投資5.1億元;黃埔區政府負責建設九龍水質凈化三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5萬噸,自籌資金1.86億元;番禺區政府負責建設3座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5萬噸/日,自籌資金7.3億元;分別是南村凈水廠二期、大石凈水廠擴建二期、洛溪島凈水廠首期工程;南沙區政府負責建設靈山島尖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3萬噸/日,自籌資金1.5億元;增城區政府負責建設2座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7.5萬噸/日,自籌資金16.4億元,分別是增城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系統(建設規模15萬噸/日,搬遷現有廠12.5萬噸/日)、永和污水處理廠四期。
『捌』 污水處理廠擴建條件
污水處理廠升級擴建的方法很多,傳統的辦法是設計人員往往採用增加曝氣池,增大廢水在好氧池中的停留時間,用來彌補常規好氧法的不足。但是增大厭好氧池體積、加大曝氣池投資後,也難以解決常用好氧處理的缺陷,其原因主要也是春、夏、秋、冬等氣候條件,使污水溫度發生變化,以及污水中H2S、Cl-、NH3-N等因素影響,導致好氧微生物受到抑制最簡單的有效方法,是採用生物強化處理《微生物發生器》。。好氧微生物發生器採用三級發生、交替運行、逐級衍生、對數增長技術,能在24小時內發生72代不同種類的高密度優勢微生物菌群,這些高密度的微生物群在射流作用下釋放到曝氣池中,能迅速將水中的污染物分解成CO2和H2O,從而減少了曝氣池體積、大大降低了曝氣池投資,且不受春、夏、秋、冬等氣候條件、污水溫度變化,以及污水中H2S、Cl-、NH3-N等因素影響,是理想的厭氧強化處理設備。
隨著污水的凈化,水質的變清,水中生物需氧量訊速耗盡,大量的微生物因缺少BOD而失去存活的能源自滅,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未滅微生物變成自然界中魚類和浮游生物的佐餐和餌料。
微生物在富氧過程中降解、消化污染物的同時,脫除污水中的氮、去除污水中磷、消除污水中的味、吃掉污水中的淤泥,又加上有氧消化還能使污染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硝酸鹽、硫酸鹽變成微生物的生長養分,曝氣又可顯著加速降解消化,促進分解等過程。
『玖』 福州市城市排水設施建設與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城市排水設施建設與管理,保證排水設施正常運行,加速城市排水事業的發展,改善城市環境,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福州市行政區域內城市排水設施的規劃、建設、管理、使用和保護。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城市排水設施是指用於接納、輸送、處理雨水、污水的管網、泵站、溝渠、出水口、污水處理廠及其附屬設施,包括城市公共排水設施和自建排水設施。第四條城市排水設施必須堅持統一規劃、配套建設,有償使用和污水集中處理的原則。第五條各級政府應將城市排水設施建設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採取以政府投資為主,社會集資、單位自籌為輔的方式籌集建設資金。第六條福州市建設委員會是本市城市排水設施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辦法。
福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受福州市城市排水設施行政主管部門的委託,負責城市排水設施的日常管理與養護。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使用城市排水設施的權利和保護城市排水設施的義務。第二章規劃和建設第八條城市排水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應根據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城市排水專業規劃編制年度排水設施建設計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城市人民政府應重視城市排水設施和建設,對舊的城市排水管網要分期分批進行更新、改造。第九條城市新區開發和舊區改建,必須堅持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配套建設城市公共排水設施。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需要排放污水的,必須配套建設排水設施,並與主體工程同時規劃、同時設計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新建、改建城市排水設施必須實行污水和雨水分流。第十條新建、改建、擴建城市排水設施涉及公共排水設施的,應當按照基本建設程序辦理審批手續。
城市排水設施建設工程規劃設計方案由城市規劃管理部門會同城市排水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未經審查的,不得交付施工。
城市規劃管理部門組織建設工程規劃會審時,應有城市排水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參加。第十一條城市排水設施建設工程的設計、施工,應當由具備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並執行國家和地方技術標准和規范。第十二條城市公共排水設施建設工程竣工後,由城市排水設施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竣工驗收;配套建設的排水設施工程竣工後,應有城市排水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參加驗收。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城市排水設施工程竣工後,建設單位應將竣工圖紙、資料交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和城市排水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存檔。第三章使用和管護第十三條直接或間接向城市公共排水設施排放產業污水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排水戶),應徵得城市排水設施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
城市排水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應在受理排水戶的排水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同意申請或不予同意的書面答復。第十四條因房屋使用功能改變,需要排放污水的,應同時建設有排水出戶管。
自建的排水出戶管、專用管與城市公共排水管網連接的,應符合城市排水設施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
自建的起公共排水作用的排水設施,應當允許相鄰排水戶接入使用,接入的排水戶應承擔相應的建設費用。第十五條向城市公共排水設施排放的產業污水,應當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准》;不符合標準的應進行預處理。建設工程施工需要臨時向城市公共排水設施排放污水的,應進行預處理;達不到標準的,不得排放。第十六條城市排水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排入城市公共排水設施的污水水質進行監測,並建立監測檔案;被監測單位應當予以配合。
污水預處理後排入城市公共排水設施的單位,應將污水處理運轉狀況和排放水質化驗資料定期報送污水監測機構。第十七條因變革生產工藝等原因,需要改變排放產業污水的水質、水量的,應事先報告城市排水設施行政主管部門。
因緊急原因需要臨時改變排放水質、水量的,應當及時向城市排水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並做好相應的防範工作。第十八條因意外事故致使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的污水、污物流入城市公共排水設施的,應當立即報告排水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對影響公共排水設施正常運行或可能發生其他事故的,排水戶和排水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立即採取防止危害發生的應急措施。
『拾』 福州市區有幾家污水處理廠
福州污水處理廠、可門電廠、江陰電廠、金山污水處理廠、大學城污水處理廠、福清污水處理廠、平潭污水處理廠、華能福州電廠、洋里污水處理廠、祥坂污水處理廠、馬尾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快安污水處理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