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石油煉制的產排污節點分析
(一)污染物來源1.排放源分析
煉油廠加工流程中,形成廢氣中硫污染物主要有4條途徑。
(1)加工中產生的不凝氣和渣油做燃料燃燒所產生含煙氣;
(2)催化裂化裝置催化劑燒焦將焦炭中的硫帶入再生煙氣;
(3)裝置產生的含硫氣體,如催化干氣、液態烴、焦化富氣、加氫循環氫等氣體,經氣體溶劑脫硫、溶劑再生裝置排出的含硫氣體及含硫污水汽提裝置排出的含硫氣體,同時送給硫磺回收裝置,回收硫磺後的含SOX尾氣;
(4)操作不正常或事故狀態時,含硫氣體通過安全閥放空,進入火炬系統,燃燒後以SOX煙氣排放。
根據統計,原油帶入的硫有87.5%轉化為硫磺產品,動力鍋爐、加熱爐燃燒煙氣、催化再生煙氣、硫磺回收尾氣等排放的廢氣中排放SOX的占總硫量的5.2%,產品帶走7.1%廢水廢渣帶走0.2%。2.烴類氣體排放源分析
烴類是煉油廠排放的另一種主要氣體污染物,主要產生於油品的輸送,儲存過程中的油品揮發損失。主要排放源有原油、輕質油儲罐、汽油裝車、裝船站台,以及容易發生油品泄漏的設備、管道連接處、閥門等,烴類排放的特徵是點多、分布廣、以無組織方式排放,排放量多少一般與油品儲運量和轉運頻次有關,也與設備的優劣和儲運工藝方式有關。從全廠來看,目前國內煉廠烴類氣體損失占原油加工量的0.15%~3%。3.惡臭氣體排放源分析
惡臭污染是煉油廠普遍存在的問題,對加工高含硫的企業尤為突出,煉油生產過程中的高溫、高壓將原油中的少量硫、氮、氧等轉化成具有臭味的硫化氫、有機硫、氨、有機胺、有機酸等,隨揮發性氣體排出,造成惡臭氣體污染。
原油在一次加工過程中,40%~60%硫集中在渣油中。干氣、液態烴量大且含硫化氫濃度高,如果控制不好,都可造成惡臭污染。
惡臭氣體排放以低架源,無組織排放方式為主,一般集中在以下幾類部位:裝置各種臨時排放口中、設備吹掃口、工藝氣體排放口、敞口池揮發、污水噴濺口、貯罐呼吸口、采樣口、脫水排凝口以及設備跑、冒、滴、漏等等。含硫原油加工過程中,主要惡臭源,相對集中於油品精製回收,鹼渣處理,加氫裂化延遲焦化,污水處理場等裝置。4.固體廢棄物排放源分析煉油廠生產過程中,有多種廢物產生,多屬於化學廢物,部分具有可燃有毒易反應的特徵,其形態有固態,液態,漿液狀等不同類型。固體廢物主要產生於生產裝置排出的廢催化劑,液漿狀廢物主要污水場三泥、儲罐底泥,液態廢物主要有廢鹼渣、廢酸渣、廢溶劑等,煉油廠對廢物的處置主要有回收利用、焚燒、堆埋處理3種途徑。 (二)產排污節點圖[1](三)產排污節點說明 首先對污染物進行劃分,分為重點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然後進行工業源普查詳表調查,調查後匯總,統一核算後進行排污處理。並記錄數據,登錄入資料庫。(四)主要污染物產生機理加工裝置的油水分離罐、富氣水洗罐、液態烴水洗罐,常減壓、催化裂化、延遲焦化、電解精製及疊合汽油水洗裝置,電脫鹽排水、鹼渣利用的中和廢水、油品鹼洗後的水洗水,生產廢水及生活辦公污水,循環水廠冷卻排水、鍋爐排水、油罐噴淋冷卻水,生活輔助設施的排水等。加熱爐、鍋爐燃燒廢氣、催化再生煙氣、焦化放空氣、氧化瀝青尾氣、硫磺回收尾氣、焚燒爐煙氣
Ⅱ 請問煉油常減壓電脫鹽污水預處理設施有那些啊
進水指標:cod1500以下,油含量500以下,水溫約60攝氏度,PH在7~9,其它指標未作分析,估計鹽含量較多。出水指標:cod500以下,油含量100以下。這是我認為的理論值。請各位海友補充完善,因為俺也不太懂啊,嘿嘿!!!
Ⅲ 常減壓裝置的基本原理
電脫鹽基本原理:
為了脫掉原油中的鹽份,要注入一定數量的新鮮水,使原油中的鹽充分溶解於水中,形成石油與水的乳化液。
在強弱電場與破乳劑的作用下,破壞了乳化液的保護膜,使水滴由小變大,不斷聚合形成較大的水滴,藉助於重力與電場的作用沉降下來與油分離,因為鹽溶於水,所以脫水的過程也就是脫鹽的過程。
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都屬物理過程,經脫鹽、脫水的混合原料油加熱後在蒸餾塔里,根據其沸點的不同,從塔頂到塔底分成沸點不同的油品,即為餾分,這些餾分油有的經調和、加添加劑後以產品形式出廠,絕大多是作為二次加工裝置的原料,因此,常減壓蒸餾又稱為原油的一次加工。
Ⅳ 鹽分高的污水應該怎麼處理
1、物理法:
由於鹽分過高將抑制微生物處理高鹽分廢水主要污染因子有:PH、SS、COD、NH3-N、TDS,含有高有機物和高鹽分物質,廢水為混合廢水。
2、化學法:
是利用化學反應作用來處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的方法,多用於工業廢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等。化學處理法處理效果好、費用高,多用作生化處理後的出水,作進一步的處理,提高出水水質。
3、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污水中呈溶解或膠體狀態的有機物分解氧化為穩定的無機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處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4)常減壓電脫鹽廢水擴展閱讀:
處理的技術
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懸浮物去除率達95%出水效果好。
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污水處理
Ⅳ 常減壓裝置沖塔的現象,原因,處理!
沖塔原因:形成塔內汽液項符合過大的諸因素,都可引起沖塔,如:原油處理量、原油進塔行水量、塔底吹汽量、塔頂迴流量過大等。在塔內塔板結鹽或降液管堵塞時汽液相負荷不均勻也會造成產品變顏色
3、沖塔現象:發生沖塔時,因塔內分餾效果變壞,破壞正常的傳質傳熱,致使塔頂溫度、壓力、側線餾出口溫度、迴流溫度均上升,塔低液位突然下降,餾出油顏色變黑
4、沖塔處理:處理原則是降低汽液負荷,即降低原油處理量如因原油含水過大造成的沖塔,則要求加強電脫鹽的脫水,減小原油中含水量,當處理量過大時,要注意塔底吹汽流量不可過大,塔頂迴流應適當。當油品顏色變壞時,應改送不合格罐。沖塔時,產品罐頂瓦斯應立即停止做加熱爐燃料,防止汽油隨同瓦斯進入加熱爐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