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廢水處理工藝有哪些
廢水處理工藝,按照理化性質分類:物理方法處理,化學方法處理,生物法處理,膜處理法。內
物理方容法包括:沉澱、絮凝、氣浮等。
化學方法包括:高級氧化法(APO),臭氧、氯氣消毒等。
膜處理方法包括:微濾(MF)、超濾(UF)、納濾(NF)、反滲透(RO)及電滲析(ED)等。
生物方法。其中又包括厭氧處理法和好氧處理法。
厭氧處理方法有: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消化池(AF),膨脹顆粒污泥床(EGSB)等;
好氧處理方法有:氧化塘,傳統活性污泥法,CASS,SBR,AB,A/O,A2/O,延時曝氣法,吸附—再生法,氧化溝,接觸氧化法,MBR法等。
② 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是什麼
原水依次經過格柵間-泵房-曝氣沉砂池-初次沉澱池-曝氣池-二次沉澱池-加氯間-通惠河。
其中初次沉澱池,曝氣池和二次沉澱池產生的污泥經過污泥消化池,濃縮池和脫水機房後汽車外運。
採用傳統活性污泥法二級處理工藝:一級處理包括格柵、泵房、曝氣沉砂池和矩形平流式沉澱池;二級處理採用空氣曝氣活性污泥法。污泥處理採用中溫兩級消化技術,消化後經脫水的泥餅外運作為農業和綠化的肥源。
③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新醫葯污水處理基本流程
粗格柵->細格柵->曝氣沉砂池->調節池->水解酸化池->厭氧->缺氧->好氧(MBBR)->二沉->芬頓->高效->沙濾->出水
粗格柵:
1:粗格柵是用來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機組及管道閥門的較粗大懸浮物,並保證後續處理設施能正常運行。 粗格柵是由一組(或多組)相平行的金屬柵條與框架組成,傾斜安裝在進水的渠道,或進水泵站集水井的進口處,以攔截污水中粗大的懸浮物及雜質。
2:格柵截留的污染物的處置方法有:填埋、焚燒(820℃以上)以及堆肥等也可將柵渣粉碎後再返回廢水中,作為可沉固體進入初沉污泥。粉碎機應設置在沉砂池後,以免大的無機顆粒損壞粉碎機。此外,大的破布和織物在粉碎前應先去除。
細格柵(我沒見過是啥- -):
細格柵是由一組(或多組)相平行的金屬柵條與框架組成,傾斜安裝渠道上,以連續清除流體中雜物的固液分離設備。
特點:設備自動化程度高,分離效率高,噪音,動力消耗。2、耙齒採用不銹鋼材料製造,耐腐蝕耐高溫性能好. 3、耙齒組合成柵條面,外加不銹鋼護板,不會堵塞。4、耙齒節距有100、150兩種規格150節距適用於大柵隙。5、可按需要,配製各種柵隙。柵隙從1-50mm可供選用。6、機寬從300-3000mm供用戶選型。7、整機一體安裝,運轉精度高。
注:該設備安裝時採用整機吊裝,在集水井兩側無需設置其他支承,只要在地平上預埋620×150×16mm鋼板兩塊,安裝時將機架兩側的支承鋼板與其焊為一體即可。
曝氣沉砂池(也沒見過- -):
1:曝氣沉砂池是一種長形渠道,沿渠壁一側的整個長度方向,距池底60-90cm處安設曝氣裝置,在其下部設集砂斗,池底有i=0.1-0.5的坡度,以保證砂粒滑入。
2:由於曝氣作用,廢水中有機顆粒經常處於懸浮狀態,砂粒互相摩擦並承受曝氣的剪切力,砂粒上附著的有機污染物能夠去除,有利於取得較為純凈的砂粒。 在旋流的離心力作用下,這些密度較大的砂粒被甩向外部沉入集砂槽,而密度較小的有機物隨水流向前流動被帶到下一處理單元。另外,在水中曝氣可脫臭,改善水質,有利於後續處理,還可起到預曝氣作用。
3:普通沉砂池截留的沉砂中夾雜有15%的有機物,使沉砂的後續處理難度增加,採用曝氣沉砂池,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此缺點。
曝氣沉沙池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使用。
特點:
(1)沉沙中含有有機物的量低於5%。(2)由於池中設有曝氣設備,它具有預曝氣、脫臭、除泡作用以及加速污水中油類和浮渣的分離作用。
優點:曝氣沉砂池對後續的沉澱池、曝氣池、污泥硝化池的正常運行及對沉沙的最終處置提供了有利條件。
缺點:曝氣作用要消耗能量,對生物脫氮除磷系統的厭氧段或缺氧段的運行存在不利影響。
調節池(這個池子可以認為沒啥用,也可以認為作用很大):
---網上介紹很多,目前在廠里學到的就是儲蓄進水,然後不知道怎麼的就設置個水量出水了。---
指的是用以調節進、出水流量的構築物。為了使管渠和構築物正常工作,不受廢水高峰流量或濃度變化的影響,需在廢水處理設施之前設置調節池。
對於有些反應,如厭氧反應對水質、水量和沖擊負荷較為敏感,所以對於工業廢水適當尺寸的調節池,對水質、水量的調節是厭氧反應穩定運行的保證。調節池的作用是均質和均量,一般還可考慮兼有沉澱、混合、加葯、中和和預酸化等功能。
對水量和水質的調節,調節污水pH值、水溫,有預曝氣作用,還可用作事故排水。
分類:水量調節池和水質調節池.....調節池,按作用分:均質池,水量緩沖池,均質均量池
無論是工業廢水,還是城市污水和生活污水,水量水質在一日24小時內都有變化,一般認為,對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廠而言,因其服務區域大,區域內住宅、商店、辦公樓、機關等不同類型建築物的排水變化規律不同,有互補作用,再加上污水管網對水量水質的均衡作用,所以城市污水處理廠不設調節池,調節池主要在工業廢水處理站內作為均衡水量和水質的預處理構築物而被大量應用。
水解酸化池(了解不多- -):
水解酸化主要用於有機物濃度較高、SS較高的污水處理工藝,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工藝。如果後級接入UASB(這個工藝東方廠有,目前我就知道是降低COD的)工藝,可以大大提高UASB的容積負荷,提高去除效率。
水解酸化池可將大分子物質轉化為小分子物質,將環狀結構轉化為鏈狀結構,進一步提高了廢水的BOD/COD比,增加了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後續的好氧生化處理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水解酸化處理有機廢水,取其厭氧處理的前兩個階段(水解階段、酸化階段),不需密封及攪拌,在常溫下進行即可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由於水解酸化反應迅速,故池容小,停留時間短,水解酸化反應能適應較大的水質范圍,出水水質穩定。
停留時間不是越唱越好的,印染行業大致在14小時左右,生活污水就短了,大致在3小時左右。水解酸化能去色,而好氧是不行的。
水解酸化池分兩種,一種是設置攪拌,使泥水充分混合,另一種是形成污泥層,需要均勻布水。(我也不知道我們廠是哪種,改明個問問)
厭氧池:
利用厭氧菌的作用,使有機物發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並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於後續的好氧處理。
缺氧池:
缺氧池是相對厭氧和好氧來講,一般是指溶解氧控制在0.2-0.5mg/l之間的生化系統。
缺氧池是指沒有溶解氧但有硝酸鹽的反應池。
缺氧池有水解反應,在脫氮工藝中,其pH值升高。在脫氮工藝中,主要起反硝化去除硝態氮的作用,同時去除部分BOD。也有水解反應提高可生化性的作用。
好氧池:
好氧曝氣池是利用活性污泥法進行污水處理,池內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時間,滿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與活性污泥充分接觸的混合條件。
曝氣是使空氣與水強烈接觸的一種手段,其目的在於將空氣中的氧溶解於水中,或者將水中不需要的氣體和揮發性物質放逐到空氣中。換言之,它是促進氣體與液體之間物質交換的一種手段。它還有其他一些重要作用,如混合和攪拌。
二次沉澱池:
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離,使混合液澄清、濃縮和迴流活性污泥。其工作效果能夠直接影響活性污泥系統的出水水質和迴流污泥濃度。污水處理廠多採用機械吸泥的圓形輻流式沉澱池。
芬頓氧化池:
硫酸,液鹼,雙氧水,亞鐵加葯,調節PH
高效沉澱池:
高效沉澱池分為絮凝與沉澱兩個部分,在絮凝池,投加絮凝劑PAM聚丙烯醯胺,池內的渦輪攪拌機可實現多倍循環率的攪拌,對水中懸浮固體進行剪切,重新形成大的易於沉降的絮凝體。
沉澱池由隔板分為預沉區及斜管沉澱區,在預沉區中,易於沉澱的絮體快速沉降,未來得及沉澱以及不易沉澱的微小絮體被斜管捕獲,最終高質量的出水通過池頂集水槽收集排出。
高效沉澱池工藝的關鍵之處—污泥循環和排泥
污泥循環:部分污泥從沉澱池迴流至絮凝池中心反應筒內,通過精確控制污泥循環率來維持反應筒內均勻絮凝所需的較高污泥濃度,污泥循環率通常為5-10%。
排泥:刮泥機的兩個刮臂,帶有鋼犁和垂直支柱,在刮泥機持續刮除污泥的同時,也能起到濃縮污泥,提高含固率的作用。
活性沙濾池:
活性砂過濾系統是一種集混凝、澄清、過濾為一體的高效過濾處理工藝,由多個活性砂過濾器單元組成。它不需停機反沖洗;採用單級濾料,無需級配,沒有水力分布不均和初濾液等問題;不需要反沖洗水泵及其停機切換用電動、氣動閥門;無需單設混凝、澄清池,無需混凝、澄清用機械設備。因此,活性砂過濾系統佔地面積更緊湊,運行費用更經濟。
濾池閑置期,石英砂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處於壓實狀態。運行初期,原水首先從進水閥進入配水渠,然後沿配水槽跌落經石英砂過濾後由濾池底部的清水管引至清水池。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石英砂截留雜質越來越多,濾層阻力不斷增大,濾池水位逐漸上升,當濾池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後,濾池過濾效果明顯下降,此時需對濾池進行反沖洗。反沖洗時,開反沖洗水泵和濾池底部的反沖洗水閥,反洗水逆流而上,待石英砂充分膨化後,開鼓風機,待風機工作穩定後,打開進氣閥反沖洗水排水閥門,對濾料進行氣、水反沖,5~8min後,關閉進氣閥和鼓風機,僅對濾料進行水反沖,2~4min後,沖洗結束,關閉沖洗水泵、反沖洗水閥,打開原水進水閥,進行表面掃洗,1~4min後,掃洗結束,關閉反沖洗水排水閥門,打開清水閥,濾池進入下一周期的工作。
接觸消毒池:
指的是使消毒劑與污水混合,進行消毒的構築物。
殺死處理後污水中的病原性微生物。
次氯酸鈉
④ 污水處理廠工藝有哪些
ABM組合工藝是由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Method)和生物膜法( Biomembrane Process) 有機組合的一種污水處理方法(Method)。本方案是由內AO/AAO生物池容、 BAF模塊(曝氣生物濾池模塊)、MDF模塊(多功能深床濾池模塊)組成。適用於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擴容)或新建。
⑤ 一般的污水處理工藝有哪些
不溶態污染物來的分離技術:自
1、重力沉降:沉砂池(平流、豎流、旋流、曝氣)、沉澱池(平流、豎流、輻流、斜流);
2、混凝澄清;
3、浮力浮上法:隔油、氣浮;
4、其他:阻力截留、離心力分離法、磁力分離法。
污染物的生物化學轉化技術:
1、活性污泥法:SBR、AO、AAO、氧化溝等;
2、生物膜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等;
3、厭氧生物處理法:厭氧消化、水解酸化池、UASB等;
4、自然條件下的生物處理法:穩定塘、生態系統塘、土地處理法。
污染物的化學轉化技術:
1、中和法:酸鹼中和;
2、化學沉澱法:氫氧化物沉澱、鐵氧體沉澱、其他化學沉澱;
3、氧化還原法:葯劑氧化法、葯劑還原法、電化學法;
4、化學物理消毒法:臭氧、紫外線、二氧化氯、氯氣、次氯酸鈉。
溶解態污染物的物理化學分離技術:
1、吸附法;
2、離子交換法;
3、膜分離法:擴散滲析、電滲析、反滲透、超濾、納濾、微濾 ;
4、其他分離方法:吹脫和氣提、萃取、蒸發、結晶、冷凍。
⑥ 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
1. 污水提升泵房
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經過粗格刪進入污水提升泵房 . 之後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 . 水泵運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 占污水廠運行總能耗相當大的比例 . 這與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揚程有關 .
2. 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 . 沉砂池一般設於泵站前 . 倒虹管前 . 以便減輕無機顆粒對水泵 . 管道的磨損 , 也可設於初沉池前 . 以減輕沉澱池負荷及改善污泥處理構築物的處理條件 . 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 . 曝氣沉砂池 . 多爾沉砂池和鍾式沉砂池 .
沉砂池中需要能量供應的主要是砂水分離器和吸砂機 . 以及曝氣沉砂池的曝氣系統 . 多爾沉砂池和鍾式沉砂池的動力系統 .
3. 初次沉澱池
初次沉澱池是一級污水處理廠的主題處理構築物 . 或作為二級污水處理廠的預處理構築 物設在生物處理構築物的前面 . 處理的對象是 SS 和部分 BOD5. 可改善生物處理構築物的運行條件並降低其 BOD5 負荷 . 初沉池包括平流沉澱池 . 輻流沉澱池和豎流沉澱池 .
初沉池的主要能耗設備是排泥裝置 . 比如鏈帶式刮泥機 . 刮泥撇渣機 . 吸泥泵等 . 但由於排泥周期的影響 . 初沉池的能耗是比較低的 .
4. 生物處理構築物
污水生物處理單元過程耗能量要佔污水廠直接能耗相當大的比例 . 它和污泥處理的單元過程耗能量之和占污水廠直接能耗的 60% 以上 . 活性污泥法的曝氣系統的曝氣要消耗大量的電能 . 其基本上是聯系運行的 . 且功率較大 . 否則達不到較好的曝氣效果 . 處理效果也不好 . 氧化溝處理工藝安裝的曝氣機也是能耗很大的設備 . 生物膜法處理設備和活性污泥法相比能耗較低 . 但目前應用較少 . 是以後需要大力推廣的處理工藝 .
5. 二次沉澱池
二次沉澱池的能力消耗主要是在污泥的抽吸和污水表明漂浮物的去除上 . 能耗比較低 .
6. 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工藝中的濃縮池 . 污泥脫水 . 乾燥都要消耗大量的電能 . 污泥處理單元的能量消耗是相當大的 . 這些設備的電耗功率都很大 .
⑦ 污水處理廠的廢水怎麼處理 污水處理廠的廢水是如何處理的
1、城市廢水的一般處理工藝流程:其主要任務是去除城市廢水中含有的懸浮物和溶解性有機物。一般處理工藝流程,根據不同的處理程度,可分為預處理、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三級處理。
(1)預處理:主要工藝包括格柵、沉砂池,用於去除城市污水中的粗大懸浮物和比重大的無機砂粒,以保護後續處理設施正常運行並減輕負荷。
(2)一級處理:一級處理一般為物理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狀固體物質。懸浮物去除率為50%~70%,有機物去除率為25%左右,一般達不到排放標准。因此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前處理。主要工藝為沉澱池。
(3)二級處理:二級處理為生物處理,用於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膠體或溶解性的有機物,有機物去除率可達90%以上,處理後出水BOD可降至20~30毫克/升,達到國家規定的污水排放標准。主要工藝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4)三級處理:在二級處理之後,用於進一步去除殘存在廢水中的有機物和氮磷,以滿足更嚴格的廢水排放要求或回用要求。採用的工藝有生物除氮脫磷法,或混凝沉澱、過濾、吸附等一些物化方法。
2、工業廢水的處理工藝流程:由於工業廢水水質成分復雜,且隨行業、生產工藝流程、原料的變化而變化,故沒有通用的工藝流程。
⑧ 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是什麼
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等。
(8)廢水處理站處理工藝擴展閱讀
生物除磷——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國的主要河流和湖泊由於受磷污染,富營養化嚴重,國家環保局為控制磷污染,對磷排放制定了比較嚴格的標准。化學強化生物除磷污水處理工藝以除去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和各種形態的磷為主,
此污水處理工藝將化學除磷和生物除磷一體化,通過厭氧消化生物系統中活性污泥產生揮發性有機酸,作為聚磷菌生長的基質或稱之為營養物,使聚磷菌在活性污泥中選擇性增殖,並將其迴流到生物系統中,使生物污水處理系統工作在高效除磷狀態。。
⑨ 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流程是什麼
污水進入廠區先通過①截流井(讓廠能處理的污水進入廠區進行處理)進入②粗格柵(打撈較大的渣滓)到③污水泵(提升污水的高度)到④細格柵(打撈較小的渣滓)到⑤沉沙池(以重力分離為基礎,將污水的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沉澱並排除)到⑥生化池(採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水裡的BOD5、SS和以各種形式的氮或磷)進入⑦終沉池(排除剩餘污泥和迴流污泥)進入⑧D型濾池(進一步減少SS,使出水達到國家一級標准)進入紫外線⑨消毒(殺滅水中的大腸桿菌)然後⑩出水生化池、終沉池出的污泥一部分作為生化池的迴流污泥,剩下的送入污泥脫水間脫水外運主要有物理處理法,生化處理法和化學處理法,生化處理法經常被使用,主流處理方法主要看被處理水質和受納水體情況,一般城市生活污水的主流處理方法為生化處理法,如活性污泥法,mbr 等方法。
污水處理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 為使污水經過一定方法處理後,達到設定的某些標准,排入水體,排入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等的採取的某些措施或者方法等。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丶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丶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刪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後,經過格刪或者篩率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丶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
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丶混凝沉澱法丶砂濾法丶活性炭吸附法丶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設備後,污泥被最後利用。
各個處理構築物的能耗分析
1. 污水提升泵房
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經過粗格刪進入污水提升泵房,之後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水泵運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占污水廠運行總能耗相當大的比例,這與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揚程有關.。
2. 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沉砂池一般設於泵站前,倒虹管前,以便減輕無機顆粒對水泵.管道的磨損,也可設於初沉池前,以減輕沉澱池負荷及改善污泥處理構築物的處理條件,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氣沉砂池.多爾沉砂池和鍾式沉砂池.。
沉砂池中需要能量供應的主要是砂水分離器和吸砂機,以及曝氣沉砂池的曝氣系統,多爾沉砂池和鍾式沉砂池的動力系統.。
3. 初次沉澱池
初次沉澱池是一級污水處理廠的主題處理構築物,或作為二級污水處理廠的預處理構築物設在生物處理構築物的前面,處理的對象是SS和部分BOD5,可改善生物處理構築物的運行條件並降低其BOD5負荷,初沉池包括平流沉澱池,輻流沉澱池和豎流沉澱池.。
初沉池的主要能耗設備是排泥裝置,比如鏈帶式刮泥機丶刮泥撇渣機和吸泥泵等,但由於排泥周期的影響,初沉池的能耗是比較低的.。
4. 生物處理構築物
污水生物處理單元過程耗能量要佔污水廠直接能耗相當大的比例,它和污泥處理的單元過程耗能量之和占污水廠直接能耗的60%以上,活性污泥法的曝氣系統的曝氣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其基本上是聯系運行的.且功率較大,否則達不到較好的曝氣效果,處理效果也不好,氧化溝處理工藝安裝的曝氣機也是能耗很大的設備,生物膜法處理設備和活性污泥法相比能耗較低,但目前應用較少,是以後需要大力推廣的處理工藝.。
5. 二次沉澱池
二次沉澱池的能力消耗主要是在污泥的抽吸和污水表明漂浮物的去除上.能耗比較低。
6. 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工藝中的濃縮池.污泥脫水,乾燥都要消耗大量的電能,污泥處理單元的能量消耗是相當大的,這些設備的電耗功率都很大。
針對各個處理構築物的節能途徑
1. 污水提升泵房
污水提升泵房要節省能耗,主要是考慮污水提升泵如何進行電能節約,正確科學的選泵,讓水泵工作在高效段是有效的手段,合理利用地形,減少污水的提升高度來降低水泵軸功率N也是有效的辦法,定期對水泵進行維護,減少摩擦也可以降低電耗.。
2. 沉砂池
採用平流沉砂,避免採用需要動力設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