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室外污水管道與給水管道的水平距離是多少啊
室外污水管道與給水管道的水平距離是在0.7米~2.0米之間,
詳細根據管道直徑參見國家標准GB 59187-2012表8.2.11。
② 雨水口的設計要求,間距等怎麼確定多大面積一個雨水口啊
《屋面工程技術規范》要求,水落管直徑不應小於100mm,其最大匯水面積宜小於200平米。一般經驗水落管間距是12—18米 。
水落管直徑不應小於100mm,其最大匯水面積宜小於200平米是《屋面工程技術規范》中的4.2.12條的條文解釋,是建議性質的。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第4.7.2條 規定,雨水口間距以為25—50米,連接管串聯雨水口個數不宜超過3個。雨水管連接長度不宜超過25米。
中國地域很大,降雨量差別也很大,相同的建築屋面實際計算出來的雨水管數量也不同,設計者可結合當地的降雨量控制。
拓展資料:
雨水口的構造包括進水箅、井筒和連接管三部分。
雨水口的進水箅可用鑄鐵或鋼鐵混凝土、石料製成。
採用鋼筋混凝土或石料進水箅可節約鋼材,但其進水能力遠不如鑄鐵進水箅,有些城市為加強鋼鐵混凝土或石料進水箅的進水能力,把雨水口處的邊溝底下降數厘米,但給交通造成不便,甚至可能引起交通事故。
進水箅條的方向與進水能力也有很大關系,箅條與水流方向平行比垂直的進水效果好,因此有些地方將進水箅設計成縱橫交錯的形式,以便排泄路面上從不同方向流來的雨水。
雨水口的井筒可用磚砌或用鋼筋混凝土預制,也可採用頂制的混凝土管。雨水口宜設污染物截流設施,目的是減少由地表徑流產生的非溶解性污染物進入受納水體。
合流制系統中的雨水口,為避免出現由污水產生的臭氣外溢的現象,應採取設置水封或投加葯劑等措施,防止臭氣外溢。
因此雨水口的深度一般不宜大於1m,並根據需要設置沉泥槽。遇特殊情況需要淺埋時,應採取加固措施。在有凍脹影響的地區,雨水口的深度可根據當地經驗確定。
雨水口的底部可根據需要做成有沉泥井或無沉泥井的形式,圖2所示為有沉泥井的雨水口,它可截流雨水所挾帶的砂礫,免使它們進入管道造成淤積。
但沉泥井往往積水,孳生蚊蠅,散發臭氣,影響環境衛生,因此需要經常清除,增加了養護工作量。
因此,雨水口宜設污物截流設施。通常僅在路面較差、地面上積穢很多的街道或菜市場等地方,才考慮設置有沉泥井的雨水口。
參考資料:網路-雨水口構造
③ 室外污水管道與給水管道的水平距離是多少啊
給水管道室外埋地引入管,其管頂覆土厚度不宜小於0.7M,並應敷設在凍土線以下0.2m處。建築專內埋地管在無活荷載屬和凍土影響時,其管定離地面高度不宜小於0.3m。
生活污水接戶管埋設深度不得高於土壤冰凍線以上0.15m,且覆土厚度不宜小於0.3m。
(3)室外雨水廢水給水間距擴展閱讀:
一、室外排水管道工程的主要分項工程
1、管道土方工程及基礎工程。就是為了埋設排水管道而開挖地溝及管道敷設完後的同填等,以及作墊層和管道基礎。
2、排水管道的安裝敷設。管道一般採用鑄鐵管,但也有採用鋼管或鋼筋混凝土管道的。
3、排水管道檢查井:包括管道連接井、雨水井,分為磚砌、鋼筋混凝土井和磚砌鋼筋混凝土井圈等。
4、化糞池工程:包括磚砌、石砌和鋼筋混凝土澆築的化糞池。
二、地下燃氣管道埋設的最小覆土厚度:
1、埋設在車行道下時,不得小於0.9m。
2、埋設在非機動車車道(含人行道)下時,不得小於0.6m。
3、埋設在機動車不可能到達的地方時,不得小於0.3m。
4、埋設在水田下時,不得小於0.8m。
④ 室外管網中強弱電、照明電管,自來水管,燃氣管、雨污水管在同一個溝中之間的間距是多少 哪個規范中可以找到
這屬抄於市政設計,共同管溝。襲
一般,電氣,燃氣以及其他要分開設置,彼此之間要有區分(實體牆)。
強電弱電可在同一區分內,一般電氣共同管溝兩側設橋架,中間為維修通道。維修通道需要800以上,一般1000為宜。
其他裡面可包含蒸汽管道,一般需要做隔溫處理。維修通道建議在1200以上。
⑤ 小區室外管網工程,給水管、雨污水管、消防管道、強弱電線管間的水平及垂直距離是多少啊謝謝
配套管線一般水平間距依次:距樓主軸線1米為燃氣管線、2米為給誰管線、2.5米消防管線、3。5米污水管線、4.5米為強電5米為弱電。
⑥ 給水管道和排水管道之間的最小距離是多少
給水引入管與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凈距不得小於1m。
1、室內給水與排水管道平行敷設時,兩管間的最小水平凈距不得小於0.5mm;交叉鋪設時,垂直凈距不得小於0.15m。
2、給水管應鋪在排水管上面,若給水管必須鋪在排水管的下面時,給水管應加套管,其長度不得小於排水管管徑的3倍。
3、排水塑料管必須按設計要求及位置裝設伸縮節容。如設計無要求時,伸縮節間距不得大於4m。
4、高層建築中明設排水塑料管道應按設計要求設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6)室外雨水廢水給水間距擴展閱讀:
《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第2.4.6條:生活給水引入管與污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凈距不宜小於1.0m。
第2.4.7條:建築物內給水管與排水管之間的最小凈距、平行埋設時應為0.5m;交叉埋設時應為0.15m、且給水管宜在排水管的上面。
第2.4.10條:給水管道與其他管道同溝或共架敷設時、宜敷設在排水管、冷凍管的上面或熱水管、蒸汽管的下面。給水管不宜與輸送易燃、可燃或有害的液體或氣體的管道同溝敷設。
第2.4.11條:管道井的尺寸、應根據管道數量、管徑大小、排列方式、維修條件、結合建築平面和結構形式等合理確定。管道井當需進入檢修時、其通道寬度不宜小於0.6m。
⑦ 室外「雨水井」和「污水井」需要隔多遠距離
室外「雨水井」和「污水井」需要隔至少30m的距離。
根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規定,以地下水為水源時,水井周圍30M的范圍內,不得設置滲水廁所、滲水坑、糞坑、垃圾堆和廢渣堆等污染源,並建立衛生檢查制度。
⑧ 城市供水管道與其他管線及建築物的間距規定
按GB50013-2006 室外給水設計規范
附錄 給水管與其他管線及建(構)築物之間的最小水平凈距
表A.0.1 給水管與其他管線及建(構)築物之間的最小水平凈距(m)
序號 建(構)築物或管線名稱 與給水管線的最小水平凈距(m)
D≤200mm D>200mm
1 建築物 1.0 3.0
2 污水、雨水排水管 1.0 1.5
3 燃氣管 中低壓 P≤0.4MPa 0.5
高壓 0.4MPa<P≤0.8MPa 1.0
0.8MPa<P≤1.6MPa 1.5
4 熱力管 1.5
5 電力電纜 0.5
6 電信電纜 1.0
7 喬木(中心) 1.5
8 灌木
9 地上桿柱 通信照明及<10kV 0.5
高壓鐵塔基礎邊 3.0
10 道路側石邊緣 1.5
11 鐵路鋼軌(或坡腳) 5.0
附錄B 給水管與其他管線最小垂直凈距
表B.0.1 給水管與其他管線最小垂直凈距(m)
序號 管線名稱 與給水管線的最小垂直凈距(m)
1 給水管線 0.15
2 污、雨水排水管線 0.40
3 熱力管線 0.15
4 燃氣管線 0.15
5 電信管線 直埋 0.50
管塊 0.15
6 電力管線 0.15
7 溝渠(基礎底) 0.50
8 涵洞(基礎底) 0.15
9 電車(軌底) 1.00
10 鐵路(軌底) 1.00
⑨ 樓房室外污水井與樓內污水管道水平間距是多少
室外給水管道之間的最小水平間距:
給水管同給水管間的最小垂直距離為0.15m。給水管同污水、雨水排水管的距離D<=200mm的為1.0,D>=200mm的為1.5m。給水管之間也應有1.0m的距離吧
可參照《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附錄A有關內容,其中給水管道之間最
小水平凈距為0.5--1.0m,凈距指管外壁距離。
執行《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5001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