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脫硫廢水抄中含有硒元素襲,大量的排放會對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影響人和動物的健康,長期積累還會引起慢性中毒。
2.
脫硫廢水呈弱酸性,能溶解多種重金屬污染物,雖說它們的含量比較少,若直接排放到江河裡會對水生生物會造成毒害作用,通過食物鏈傳遞到較高營養階層的生物,從而影響整個水生生物系統,造成嚴重的水污染。
3. 脫硫廢水中的高濃度懸浮物嚴重影響水的濁度,極容易在設備及管道中易產生結垢,影響脫硫裝置的正常運行。
4.
脫硫廢水中氯離子濃度很高,會引起設備及管道的孔腐蝕、縫隙腐蝕、應力腐蝕,當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後會嚴重影響吸收塔的運行和使用壽命,還會抑制吸收塔內物理和化學反應過程,影響SO2吸收,降低脫硫效率。
② 脫硫脫硝產生的廢水如何處理
(1)中和
中和處理的主要作用包括兩個方面:發生酸鹼中和反應,調整PH在6—9范圍。沉澱部分重金屬,使鋅、銅、鎳等重金屬鹽生成氫氧化物沉澱。常用的鹼性中和葯劑有石灰、石灰石、苛性鈉、碳酸鈣等。廢水處理的道工序就是中和。即在脫硫廢水進入中和箱的同時加入一定量的5%的石灰乳溶液,將廢水的PH提高至9.0以上,使大多數重金屬離子在鹼性環境中生成難溶的氫氧化物沉澱。
(2)化學沉澱
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鹼土金屬常用氫氧化物和硫化物沉澱法去除,常用的葯劑分別為石灰和硫化鈉。脫硫廢水中加入石灰乳後,當pH為9.0—9.5時,大多數重金屬離子均形成了難溶的氫氧化物;同時,石灰乳中的Ca2+還能與廢水中的部分F一反應,生成難溶的CaF2,達到除氟的作用;經中和處理後的廢水中重金屬離子仍然超標,所以在沉降箱中加入有機硫化物,使其與殘余的離子態的Hg2+等離子應形成難溶的硫化物沉積下來。具體參。
(3)混凝澄清處理
脫硫廢水中的懸浮物含量較大,經化學沉澱處理後的廢水中,含有許多微小的懸浮物和膠體物質,須加入混凝劑使之凝聚成大顆粒而沉降下來。常用的混凝劑有硫酸鋁、聚合氯化鋁、三氯化鐵、硫酸亞鐵等;常用的助凝劑有石灰、高分子絮凝劑等。採用絮凝方法使膠體顆粒和懸浮物顆粒發生凝聚和聚集,從液相中分離出來,是種降低懸浮物的有效方法。所以在絮凝箱中加入絮凝劑FeClSO4,使廢水中的細小顆粒凝聚成大顆粒而沉積下來。在澄清池人口中心管處加入陰離子混凝劑PAM來進一步強化顆粒的長大過程,使細小的絮凝物慢慢變成粗大結實、更易沉積的絮凝體。
③ 為什麼說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難處理
這主要是因為脫硫廢水的水質特點。
一是成分多,水質變化大。就燃煤電廠脫硫廢水的實際排放情況來看,在煤燃燒和煙氣吸收後,脫硫廢水的成分發生明顯變化,尤其是鈉離子、鈣離子、硫酸離子和重金屬離子的成分較多,並且隨著電廠各項設備的不斷運行,脫硫廢水的水質發生明顯變化,此種情況下對水資源造成嚴重污染。
二是燃煤電廠脫硫廢水的鹽含量過高。燃煤電廠生產實際表明,脫硫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鹽,其與燃煤電廠實際供電需求存在密切的聯系,隨著燃煤電廠電力供求的不斷增大,脫硫廢水的含鹽量也隨之提高。
三是脫硫廢水中的懸浮物含量較大。當前燃煤電廠脫硫廢水處理過程中,主要採用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技術,但在燃煤電廠實際運行過程中,脫硫廢水中實際所含的懸浮物數量較多,嚴重製約著燃煤電廠的安全穩定運行。
四是腐蝕性較強。由於脫硫廢水的成分較復雜,含有較多酸性物質,具有較強腐蝕性,因此,在發電過程中,會對機械設備、管道等造成了嚴重腐蝕,是燃煤電廠目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五是硬度強,易結垢在運用石灰石和石膏進行脫硫處理以後,廢水中會含有大量的鎂離子、鈣離子等,並且硫酸鈣基本呈現飽和狀態,一旦溫度升高,脫硫廢水很容易結構,具有較強硬度,使設備的使用壽命受到嚴重影響。
④ 脫硫廢水處理在處理中一般會遇到什麼問題
一般脫硫廢水處理設備運行會遇到的問題:
(1)設備堵塞問題。廢水處理系統中各箱罐因來水中專固體含量太屬高,固體沉積而堵塞,中和箱因石灰乳加量不足,石灰乳管路堵塞,導致pH值無法提高,石灰乳加葯系統因停運後石灰乳沉積在入口管道和排污管道上造成系統堵塞,管道堵塞問題。
(2)儀表控制問題。由於pH測量電極、石灰石加葯管線清洗不及時,控制系統參數設置不合理等,均可造成pH值與設定值的偏差過大。
(3)泵異常情況。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泵振動和雜聲較大、電動機超載、流量顯著下降等現象,計量泵不出葯等故障。
⑤ 煙氣脫硫COD超標、怎麼解決
脫硫廢水呈酸性,高COD,一般可生化性不好,不適合生物法處理,可考慮化學法或內物化法,如投加水處容理葯劑。
一、脫硫廢水的特點
1、廢水中的還原性物質除了有機物外還有大量二硫酸鹽、亞硫酸鹽等,這些還原性物質含量高且不穩定。
2、懸浮物含量高,易受影響。
3、廢水的硬度高而且易結垢。
4、腐蝕性很強,尤其是氯離子含量非常高;設備和管道材質防腐蝕能力要很好。
5、水質變化大,受時間和工況的影響大。
二、脫硫廢水的危害
1、廢水中含有大量溶解性鹽,會造成地表水的含鹽量增高,土地鹽鹼化和導致水生生物種群死亡等嚴重危害。
2、氯離子含量高,不僅會腐蝕管道和設備還會抑制吸收劑的溶解從而影響吸收塔對二氧化硫的吸收,降低脫硫效率。
三、脫硫廢水處理工藝
使用最廣泛的是: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廢水處理的分析技術,脫硫廢水處理採用化學沉澱法。
四、脫硫廢水中的COD去除方法
脫硫廢水成分復雜,變化又大。水中的COD和普通廢水中的有機物不同,同時還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質和重金屬。因此有微生物法處理脫硫廢水效果非常有限。一般化學法比較常用。可以選擇在工藝的混凝池處投加COD降解劑,結合混凝劑一起使用效果會很好。
⑥ 脫硫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處理
火電廠脫硫廢水來源於濕法脫硫(FGD)工藝產生的廢水,脫硫廢水污染嚴重,排水溫度在40℃~50℃之間,懸浮物、含鹽量、重金屬等雜質的含量極高。現有國內電廠脫硫廢水的處理基本採用加葯處理的物化方法,主要是針對其中的懸浮物以及重金屬離子予以去除,處理出水執行標准有《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 18466-2005)、《火電廠水質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廢水水質控制指標》(DL/T 997-2006)。
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因脫硫廢水水質成分主要為第一類污染物和第二類污染物,在葯劑的物化反應下,脫硫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和懸浮物、pH值等指標能達到排放要求,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COD等)指標因工藝流程未對其進行專門的處理設計,只是在葯劑反應過程中隨其他污染物排除一部分,其出水參數很不穩定,多數情況下無法達到排放標准,有機污染物難於去除,已成為眾多電廠脫硫廢水處理排放的一大難題,困擾了很多電廠。
目前,國內環保形勢嚴峻,在節水和節能環保的大形勢下,很多電廠順應國家環保形勢對脫硫廢水處理提出了零排放處理回用的要求,因此,脫硫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COD指標的去除成為了脫硫廢水處理必須克服的難題。本論文主要針對脫硫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去除進行分析,研究一種應用於脫硫廢水有機污染物去除的處理
工藝。
2 脫硫廢水的特性
電廠脫硫工藝產生的脫硫廢水主要特徵是呈現弱酸性,pH值5~6;主要特點是高懸浮物、高濁度、高黏度、高含鹽量以及難降解有機物,並含有Hg、Pb、Ni、Hs、As、Cd、Cr等重金屬離子和氟化物,有機污染物COD的含量一般為150~400mg/L,其中有機污染物來源於燃煤過程及脫硫過程脫硫劑的一些產物,具有難於降解、處理難度高的特點。基於脫硫廢水的高含鹽、有機物難降解等特性,並考慮處理過程中系統運行的穩定性,主要考慮採用最利於有機污染物處理的生物處理方法去除脫硫廢水中的該指標。
3 生物處理方法
綜合分析現有的生物處理方法,適用於脫硫廢水特性的生物處理工藝主要有以下五種:
3.1 傳統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污水處理技術,它採用人工曝氣的手段使活性污泥均勻分散並懸浮於反應器中,與廢水充分接觸,並在有溶解氧的條件下對廢水中所含的有機物進行微生物的合成和分解等代謝活動。而脫硫廢水鹽度對活性污泥法的影響較大,因此,對活性污泥進行馴化培養出具有良好有機物降解性能的耐鹽微生物是處理高鹽廢水的重要前提。
3.2 厭氧處理系統
近幾十年來,由於厭氧生物技術發展迅速,出現了一大批高效厭氧反應器,這些反應器中生物固體濃度很高、泥齡很長,處理能力大大的提高,在高濃度的廢水中得以大量應用。高濃度的Na+或CL-會對厭氧生物產生抑製作用,但是厭氧或兼氧微生物對鹽的適應性和其他離子產生的拮抗作用會減輕鹽對微生物的毒害作用,因此厭氧法可應用於高含鹽廢水處理系統。
3.3 好氧顆粒污泥
好氧顆粒污泥技術是將生物自絮凝原理應用於好氧反應器,使好氧絮狀污泥在一定工藝條件下實現好氧顆粒化。好氧顆粒污泥具有沉降性好、抗負荷沖擊能力強、持留生物量高以及脫氮除磷效果好等優點,而且它還能集好氧、厭氧和兼氧微生物於一體,因此好氧顆粒污泥能夠有效處理各種難降解的廢水。
3.4 嗜鹽菌
嗜鹽菌作為一類新型的、極具應用前景的微生物資源,近年來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它們具有極為特殊的生理結構和代謝機制,同時還產生了許多具有特殊性質的生物活性物質,因此被廣泛地應用於含鹽量高的廢水處理。
3.5 好氧-厭氧組合工藝
由於單獨的好氧和厭氧工藝在處理廢水時受到許多限制,單一的系統往往不能將有機污染物徹底去除,尤其是難降解的廢水系統,因此為了更好地處理高鹽脫硫廢水,往往結合好氧以及厭氧的組合工藝,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脫硫廢水生物處理工藝將採用好氧-厭氧的組合工藝進行處理,針對廢水中的懸浮物、重金屬指標的處理不做論述,生物處理所處理的脫硫廢水是經預處理系統去除此類指標後的廢水。
4 好氧-厭氧的組合工藝處理技術
脫硫廢水中的COD等有機污染物主要來自煤(主要成分為有機質)、石灰石以及脫硫反應生成物中的亞硝酸鹽、亞硫酸鹽等還原性物質,而BOD則主要是污水中的氮氧化物。經過預處理處理後,廢水的pH值、懸浮物、重金屬離子、氟化物等污染指標被去除,但廢水中的COD、硫酸根等指標還未得到去除,需採用生物處理方法進一步處理。而硫酸根、氯根等鹽的高含量對廢水生化存在一定的抑製作用,使脫硫廢水難於生化,因此為提高其可生化性,在生化處理過程,需投加成分均衡的營養物質保證生化處理微生物所需的各類營養指標,而在電廠,基本都有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其水量不大,多在5~15t/h之間,這股水進入脫硫廢水系統可以很好地解決營養平衡問題,且可以提高水的回收量,將電廠生活區的生活污水引入脫硫廢水系統進行綜合處理,將同時實現兩股水的節水目標,並保證了脫硫廢水生物處理的基本營養條件。 脫硫廢水生物處理系統採用厭氧+好氧的組合處理工藝,厭氧採用EGSB厭氧系統,而好氧則採用BAF曝氣生物濾池好氧系統。EGSB厭氧系統通過培養SRB厭氧細菌病通過其代謝作用去除廢水中的SO42-、殘余重金屬離子及部分COD等,而通過BAF曝氣生物濾池的生化作用將COD、氮等進行硝化處理,達到處理要求,經該系統處理後,廢水可進入後續除鹽或其他指標處理系統,進一步處理而獲得高品質回用水,脫硫廢水生物處理流程圖如圖1所示:
EGSB厭氧系統適用於低濃度有機污染物處理系統,運行過程培養適於脫硫廢水環境的SRB厭氧細菌來處理污染物,SRB厭氧細菌是一類能通過異化作用進行硫酸鹽還原的一類細菌,這種厭氧細菌雖然生長緩慢,但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且分布很廣泛,SRB厭氧細菌已經成功地應用在了與脫硫廢水極類似的多種水處理系統中,它的代謝利用硫酸根作為最終的電子受體,將有機污染物作為細胞合成的碳源和電子供體,同時將硫酸根還原為硫化物,使廢水中的硫酸鹽得以去除。而產生的溶解態的S2-則與廢水中殘余的重金屬離子反應形成金屬硫化物沉澱,可進一步去除重金屬離子,此外SRB厭氧細菌在代謝過程中分解有機硫以二氧化碳氣體的形式
排出。
經過厭氧反應後,廢水中的一些重大生化抑制指標得以去除,廢水的可生化性提高,因此,廢水進入好氧生物系統進行進一步處理,好氧生物反應系統採用BAF曝氣生物濾池處理系統,並接種引入主體處理微生物:嗜鹽菌,適應脫硫廢水的高含鹽環境,曝氣生物濾池是固定化生物反應器的一種,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各類高含鹽廢水的處理。曝氣生物濾池能夠通過固定化保護微生物,降低其在極端環境中所受的傷害,提高系統對有毒有害物質及環境沖擊負荷的耐受力,使系統保持較高的穩定性。研究表明,曝氣生物濾池在高含鹽環境中能保持較高的有機物去除率。
因脫硫廢水中的鹽分含量過高,會對微生物的活動帶來一定的難度,而曝氣生物濾池接種培養的核心處理載體,嗜鹽菌是專門在高鹽環境下生長的細菌,由於嗜鹽菌在高鹽環境下能夠在細胞內聚集鉀離子和小分子極性物質,調節細胞滲透壓,維持細胞內外滲透壓的平衡,幫助從高鹽環境獲取微生物活動所需的水,並且這些極性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和失去,快速適應外界的環境變化。嗜鹽菌的蛋白質中含有過量的酸性氨基酸和非極性的殘余物,過量的酸性物質需要陽離子平衡附近的負電荷,所以嗜鹽酶只有在高鹽環境下才能保持活性。基於嗜鹽菌的反應機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得以去除。
經試驗研究,在模擬脫硫廢水水質情況下,通過鹽度的不斷提高和變化,曝氣生物濾池的有機污染物去除率繪製成曲線,鹽度和COD的去除效果關系如圖2所示:
從圖2中可看出,在脫硫廢水含鹽所屬的10000~24000mg/L的范圍內,COD的去除率可穩定維持在94%~96%之間,在這個脫硫廢水的鹽度范圍內,嗜鹽菌能維持其生理代謝的良好活性,對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有較強的降解能力。
經曝氣生物濾池處理後,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等指標得以去除,脫硫廢水可進入下一階段處理流程。
5 結語
脫硫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處理是國內外各大火力發電廠普遍面臨的難題,要實現脫硫廢水系統節水回用,必須對脫硫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進行處理,才能進行後續的膜處理或離子交換系統的除鹽處理,脫硫廢水中有機污染物處理技術的研究成功將成為克服脫硫廢水節水回用難點的一個突破,也將成為脫硫廢水實現零排放生物指標處理工藝的一種可靠選擇。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⑦ 脫硫廢水中污泥很多,是什麼原因。(機組是1000WM)
1. 脫硫廢水的懸浮物很高,這部分去除後,要形成污泥;
2. 污泥的主要成分是濕法脫硫系統帶入和煙氣本身的,例如煙氣本身的灰分,脫硫系統加入的石灰石,即Ca離子與硫酸根離子生成的CaSO4,經過廢水旋流器分離後,進入脫硫廢水處理系統中。所以說,煤質含硫越高,脫硫系統設計負荷就越大;而脫硫廢水系統的污泥量也與此有關。
⑧ 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運行中應注意什麼
脫硫廢水處理應用零排放技術,不但實現了真正意義的廢水零排放,而且還實現了循環經濟,具有很大的推廣意義。那麼你知道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運行中應該注意什麼嗎?
(1)運行前設備維護。對於廢水處理設備,應進行定期檢查,做好運行維護的准備工作。定期對加葯系統進行清理,並檢查葯箱內的葯量;定期對計量泵的管路進行維護,保證其准確性。定期檢查pH測量電極,及時清洗和調整。
(2)運行中設備維護。在運行中應對泵前的保護裝置進行實時檢查,防止格柵上出現過多的殘留物而影響水流通暢。由於脫硫廢水中懸浮物含量較高,系統每次停運後應及時沖洗。具有沖洗位置為:廢水泵出口至pH值調整槽管路,石灰乳加葯系統管路,絮凝槽至澄清器管路,澄清器泥漿輸送管路。此外,若pH值調整槽、反應槽、絮凝槽為單獨的箱體,則箱體間的連續管路應當放大,並在箱體加裝液位計。
(3)脫硫廢水處理系統的主要控制。根據廢水流量實施開環控制,按比例調節加入反應的化學葯劑量。出水pH值和濁度控制,通過在線監測,調節加入的HGI量,使出水達標。當出水濁度不合格時,將出水箱的水重新送回中和箱再處理度停止廢水進入,澄清池中污泥的自動排放。
⑨ 廢水對脫硫系統的影響
廢水裡富含氯離子,如果不定期排放廢水,氯離子會和漿液中溶解的鈣離子反應生成氯化鈣(CaCl2),阻礙亞硫酸氫根離子,亞硫酸根離子與鈣離子的中和反應,一方面降低了脫硫效率,一方面浪費了脫硫劑。一方面降低了石膏的品質。所以必須定期排放廢水。
一般說來,脫硫廢水的超標項目主要為:
(1)pH值,pH值一般低於6.0,呈現弱酸性;
(2)顆粒細小的懸浮物:主要為粉塵及脫硫產物等。懸浮物含量很高,大部分可直接沉澱。
(3)重金屬離子:來源於脫硫劑和煤。電廠的電除塵器對小於0.5μm的細顆粒脫除率很低,而這些細顆粒富集重金屬的能力遠高於粗顆粒,因此FGD系統入口煙氣中含有相當多的汞、銅、鉛、鎳、鋅等重金屬元素以及砷、氟等非金屬元素重金屬元素,在吸收塔洗滌的過程中進入FGD漿液內富集。石灰石中也存在重金屬,如Hg、Cd等。
(4) Cl-、 Ca2+、Mg2+、SO42-、SO32-、CO32-、鋁、鐵等含量也較高。
(1)控制CL對FGD的不利影響。
(2)排除雜質,有利脫硫率和石膏品質。
(3)降低某些金屬離子濃度( Ca2+、Mg2+、Na+ 、鋁、鐵)等。
CL的影響
1)CL降低脫硫率或石灰石利用率。
2)腐蝕
3) 石膏品質(雜、離子)
★ 煤中的CL ★ 工藝水★石
燃燒生成HCL 和HF,決定於煤種,變化范圍大,幾個廠實測HCl含量0.4~56.7mg/m3,HF含量0.69~26mg/m3。
前煤炭工業部MT/5597-1996對CL含量等級劃分:
特低Cl煤: CL≤0.050%; 89.92%(1998年統計)
低Cl煤: CL > 0.050% —0.150%; 10.08%
中Cl煤: CL > 0.150% —0.300%;
高Cl煤: CL > 0.300%。
2001年統計,大多在0.005% —0.050%,平均0.022%,個別煤0.47%
1)CL對脫硫率影響
1 CaCl2對CaCO3產生同離子效應,抑制石灰石溶解。
2 離子強度和粘度增大,降低氣相SO2至液膜的擴散。
3 形成配位絡合物:
2Cl-+Al3+→(AlCl2)+
4Cl-+Fe3+→(FeCl4)-
4Cl-+Zn2+→(ZnCl4)2-
這些絡合物會將Ca2+或CaCO3顆粒包裹起來,使其化學活性嚴重降低。
試驗顯示,Cl從0到60g/L ,脫硫率95%最低可下降到83.5%。
廢水排放量確定:
根據雜質含量;
根據水平衡,過剩水pH、溫度等有影響
⑩ 脫硫廢水排水COD 超標是怎麼回事
1、影響COD的原因:1、COD通過化學氧化劑處理水體中的有機和無機可氧化物質。COD是用氧化劑的版氧化能力來代權替水中生物分解有機物的能力,我們知道在不同地區,不同水質中,有著不同的生物群落,對有機物的降解能力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