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該如何設計印染廢水的處理工藝
生產廢水
生產廢水主要來源於退漿、煮煉、漂白、絲光、染色、後整理等生產工序,主要污染物為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物、色度等。污水處理站採用水解酸化+接觸氧化工藝。廢水經格柵攔截大塊污物後進入調節池,並加酸,調節pH值、均化水質水量,經泵提升送到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後進入接觸氧化池,再經中間沉澱池進入絮凝反應池絮凝,經斜管沉澱分離,澄清液進入過濾池過濾,進入清水池,最後經過規范化排污口排放。中間污泥池污泥一部分迴流至接觸氧化池,一部分與斜板沉澱池污泥一起收集於污泥濃縮池,經板框壓濾機脫水後干泥外運,漏液及污泥濃縮池上清液迴流至調節池。生產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2. 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圖。以及簡單工藝介紹
污水處理工藝
污水處理工藝分三級:一級處理:物理處理,通過機械處理,如格柵、沉澱或氣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塊、砂石和脂肪、油脂等。二級處理:生物化學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轉化為污泥。
三級處理:污水的深度處理,它包括營養物的去除和通過加氯、紫外輻射或臭氧技術對污水進行消毒。可能根據處理的目標和水質的不同,有的污水處理過程並不是包含上述所有過程。
1、一級處理
機械(一級)處理工段包括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等構築物,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於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這是普遍採用的污水處理方式。
機械(一級)處理是所有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必備工程(盡管有時有些工藝流程省去初沉池),城市污水一級處理BOD5和SS的典型去除率分別為25%和50%。
在生物除磷脫氮型污水處理廠,一般不推薦曝氣沉砂池,以避免快速降解有機物的去除;在原污水水質特性不利於除磷脫氮的情況下,初沉的設置與否以及設置方式需要根據水質特性的後續工藝加以仔細分析和考慮,以保證和改善除磷除脫氮等後續工藝的進水水質。
2、二級處理
污水生化處理屬於二級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懸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其工藝構成多種多樣,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CASS法、土地處理法等多種處理方法。目前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都採用活性污泥法。
生物處理的原理是通過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機物的分解和生物體的合成,將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無害的氣體產物(CO2)、液體產物(水)以及富含有機物的固體產物(微生物群體或稱生物污泥);多餘的生物污泥在沉澱池中經沉澱池固液分離,從凈化後的污水中除去。
3、三級處理
三級處理是對水的深度處理,是繼二級處理以後的廢水處理過程,是污水最高處理措施。現在的我國的污水處理廠投入實際應用的並不多。
它將經過二級處理的水進行脫氮、脫磷處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滲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餘污染物,並用臭氧或氯消毒殺滅細菌和病毒,然後將處理水送入中水道,作為沖洗廁所、噴灑街道、澆灌綠化帶、工業用水、防火等水源。
由此可見,污水處理工藝的作用僅僅是通過生物降解轉化作用和固液分離,在使污水得到凈化的同時將污染物富集到污泥中,包括一級處理工段產生的初沉污泥、二級處理工段產生的剩餘活性污泥以及三級處理產生的化學污泥。
由於這些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病原體,而且極易腐敗發臭,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消除污染的任務尚未完成。污泥必須經過一定的減容、減量和穩定化無害化處理井妥善處置。污泥處理處置的成功與否對污水廠有重要的影響,必須重視。
如果污泥不進行處理,污泥將不得不隨處理後的出水排放,污水廠的凈化效果也就會被抵消掉。所以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污水處理過程中的污泥處理也是相當關鍵的。
4、除臭工藝
其中物理法主要包括稀釋法、吸附法等;化學法包括吸收法、燃燒法等;生物法包括生物制劑法、生物過濾法、填充塔式生物脫臭法和生物洗滌法,植物提取液霧化噴淋法等。
(2)染印廢水的工藝流程圖擴展閱讀
未來發展的趨勢。
1、行業整體的績效提高。內部行業的績效成為當務之急,所以國家十二五重大專項裡面,專門有項目要建立國家范圍的行業管理績效體系。
2、服務成為我們行業的核心任務,成為行業的核心環節。這跟發達國家是一致的,發達國家基本上服務業占整個環保產業,設備、投資、建設大概佔50%左右,我國估計佔10%左右,所以有這么大的空間,內部的結構調整面臨從建設到發展的需求。
沒有哪一個運營主體在一個國家層面上能夠占絕對的主導地位,不論是國有企業也好,外資企業也好,事業單位也好,還是股份制公司也好,都呈現了多樣化形式。
所以以資產為基礎的整合機會,這個不容易。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困難。但是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很好的契機。如果看國際上做資產整合的話,早期是英國做的比較成功,它先解決整合的問題,然後再解決市場化的問題。
3、從技術層面上看,水資源問題,本身開始出現流域化的趨勢,過去叫「多龍治水」,越來越強調從流域的層面協調,從流域的尺度上,不僅僅是協調水資源,而且協調再生水。只有從流域角度上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
3. 印染廢水處理工藝的印染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一)廢水的水質特點以棉紡和混紡產品為主的印染廠,排出的多種廢水及水質特點為:
1)退漿廢水退漿廢水是鹼性的有機廢水,含多種漿料分解物、纖維屑,酸和酶等污染物。其污染程度視漿料的種類而異。過去多用天然澱粉作漿料,水中BOD高,近些年來,逐漸由化學漿料代替,如聚乙稀醇(PVA),廢水中BOD很低,但COD很高,從而降低了廢水的生物降解性能。
2)煮煉廢水廢水呈深褐色,含鹼濃度約0.3%,廢水BOD和COD均高達數千毫克/升。
3)漂白廢水水量大,污染輕,可直接排放或循環回用。
4)絲光廢水含氫氧化鈉3%~5%,一般通過蒸發濃縮回收,工藝上可重復使用,外排的絲光廢水呈鹼性,BOD高於生活污水。
5)染色廢水主要污染是有機染料和表面活性劑等助劑。水質變化大,色澤深,pH值高。
6)印花廢水主要是皂洗、水洗廢水。在採用活性染料時要用大量的尿素,故廢水中氨氮較高。
7)整理廢水水量少,含有各種樹脂,甲醛,表面活性劑等。國內幾個有代表性印染廠的廢水水質見表16-1。
(二)印染廢水治理方法
首先,從生產工藝上消除和減輕污染源。如採用干法印花工藝,消除印染廢水。按水質特點,分別回收,一水多用;用沉澱、過濾法回收土林染料和磁化染料,用超過濾法回收還原染料、分散染料等。其次,對廢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廢水中鹼度,一般設調節池並保證必要的勻質時間;對色度,根據廢水排放和利用要求,可用凝聚法,吸附法。氧化法,電解法等化學或物理法處理,也有培養特殊的細菌在兼氣條件下進行脫色。需要指出的是,採用凝聚法對直接染料,還原染料,磁化染料,分散染料的色度,去除效果好,但對酸性染料,活性染料,脫色效果差。活性炭對染料的吸附有選擇性,對陽離子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有良好吸附性能,但對硫化染料、還原染料、塗料等不溶性染料吸附性能很差。常用的臭氧氧化劑,對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鹼性陽離子和活性染料等親水性染料,脫色效果好,對還原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等疏水性染料脫色效果差。廢水中大量有機物,通常採用生物法處理能達到較滿意的效果;對PVA等化學漿料,可採用生物分解法或回收利用法。在生物分解中,可分別採用高MLSS的一段和二段曝氣法及厭氧—好氧串酸處理工藝;在回收利用中,可分別採用膠凝鹽析法(投加硼砂及硫酸鈉)、凝結劑法(如用芒硝和硼砂作凝結劑)、超過濾法(在北京、上海、河南等廠已採用)。
總之,印染廢水處理流程的選擇,要根據生產工藝採用的原料、產品種類、加工的方法,工藝過程中投加的葯劑,染料、助劑性質以及出水最終去向和要求,分別採用一級化.學和物化處理或二級生物法為主的處理或三級深度處理。
(三)廢水處理流程的選擇
1)首先考慮清濁廢水分流,把一些較濃的染色廢水和不易生物降解的廢水單獨進行化學和物化法回收或處理後,再混合其他廢水進行生物處理或排向市政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
2)如水質允許,採用化學凝聚和加壓氣浮相結合的處理方法,對小型印染廠可選用國內已有的成套裝置,運行費用略高,在一般情況下,處理出水能符合要求。
3)生物處理可優先考慮活性污泥法,傳統的鼓風曝氣法和延時曝氣法均能取得穩定的效果,在曝氣4~6小時的條件下,BOD5去除90%,COD去除60~70%。鼓風曝氣污泥負荷為0.3~0.5公斤BOD/公斤MLSS·日,延時曝氣法採用污泥負荷為0.1公斤BOD/公斤MLS8·日。如採用加速表面曝氣法,曝氣池與沉澱池宜分建,這樣有利於抑制污泥的膨脹,管理較方便,出水水質穩定。
4)當處理出水要求較高或廢水處理後作重復使用時,則宜在生物處理後增加吸附或凝聚過濾裝置。厭氣-好氣-活性炭工藝,不僅對化學漿料PVA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好,而且出水水質好,受到人們注意。
5)關於生物處理中採用生物膜法時:
①接觸氧化法-採用容積負荷2.3~5.0公斤BOD/(米·日)。優點是處理時間短且污泥不必迴流,但氣水比高,基建費和運行費略高。
②生物轉盤-適用於處理水量小的印染廠,如水量在1OOO米³/日以內,運行簡單,耗電省。關鍵在轉盤材質和轉盤前調節池的設置。有機負荷採用15~30克BOD5/(米·日),水力負荷採用0.1~0.25米。/(米·日)。
③塔式濾池-主要特點是省地,它是一個不完全處理構築物,採用容積負荷1.6~1.8公斤BOD/(米·日)時,COD去除率40%~50%,BOD去除率50%~60%。
4. 6000噸/天的車間印染廢水,用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有好的工藝流程圖嗎,麻煩大家設計個.
你需要給出水質啊,COD多少,色度多少BOD多少?執行什麼標准?各種需要除去物質的多少
5. 高濃度印染廢水處理的工藝有哪些
有很多,多是厭氧+好氧工藝,比如EGSB+活性污泥法。
推薦用UASB+接觸氧化。
UASB的主要優點是:
1、無混合攪拌設備,靠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沼氣的上升運動,使污泥床上部的污泥處於懸浮狀態,對下部的污泥層也有一定程度的攪動;
2、污泥床不填載體,節省造價及避免因填料發生堵塞問題;
3、UASB內設三相分離器,通常不設沉澱池,被沉澱區分離出來的污泥重新回到污泥床反應區內。
接觸氧化主要優點:
1、BOD容積負荷高,污泥生物量大,相對而言處理效率較高,而且對進水沖擊負荷(水力沖擊負荷及有機濃度沖擊負荷)的適應力強。
2、處理時間短。因此在處理水量相同的條件下,所需裝置的設備較小,因而佔地面積小。
3、能夠克服污泥膨脹問題。生物接觸氧化法同其他生物膜法一樣,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對於那些用活性污泥法容易產生膨脹的污水,生物接觸氧化法特別顯示出優越性。容易在活性污泥法中產生膨脹的菌種(如球衣細菌等),在接觸氧化法中,不僅不產生膨脹,而且能充分發揮其分解氧化能力強的優點。
工藝流程圖如圖
6. 設計一種紡織印染廢水處理的工藝流程,要求畫出工藝流程圖
1 印染廢水的產生及特點
印染廢水復雜,污染物成分差異性大,很難歸類,要污染指標 COD 高,和 COD的比值一般在 0.25 左右,可生化性較差,色度高,混合水中顯色分子離子微粒大小重量各異性大,脫色難,水質水量波動大等特點。
2.污水處理工藝
3 工藝流程
印染廢水---格柵---調節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觸氧化池---沉澱池---混凝沉澱池
4 主要構築物
1) 格柵
格柵是一組平行的金屬柵條或篩網組成,安裝在污水管道、泵房、集水井的進口處或處理廠的端部,用以截留較大的懸浮物或漂浮物,以便減輕後續處理構築物的處理負荷[1]。
截留污物的清除方法有兩種,即人工清除和機械清除。大型污水處理廠截污量大,為減輕勞動強度,一般應用機械清除截留物。小型污水處理廠和污水處理站截污量小,一般可採用人工清除截留物。
2) 調節池
所有進入廢水處理系統的廢水,其水量和水質隨時都可能發生變化,這對廢水處理構築物的正常運轉非常不利。水量和水質的波動越大,處理效果就越不穩定,甚至會使廢水處理工藝過程遭受嚴重破壞。為減少水量和水質變動對廢水處理工藝過程的影響,在廢水處理系統之前宜設置調節池,以資均和水質、存盈補缺,使後續處理構築物在運行期間內能得到均衡的進水量和穩定的水質,並達到理想的處理效果。
主要起均衡水量作用的調節池稱為均量池,主要起均和水質作用的調節池稱為均質池,既可均量又可均質的調節池稱為均化池。
(1)設計調節池時應考慮的問題:
①調節池的幾何形伏宜為方形或圓形,以利形成完全混合狀態。長形池宜設多個進口和出口。
②調節池中應設沖洗裝置、溢流裝置、排除漂浮物和泡沫的裝置,以及灑水消飽裝置。
③為使在線調節池運行良好,宜設混合和曝氣建置。混合所需的功率約為0.004 ~0.008 kW/m3池容。所需曝氣量約為0.01~0.015m3空氣/( min·m2之池表面積)。
④調節池出口宜設測流裝置,以監控所調節的流量。提升泵可設於調節池的前面或後面。
由於該廠廢水的水質和水量變化均比較大,所以採用矩形均化池,兩邊進水中間出水。
(2) 污水泵房
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費用大部分來自於電能,其中40%的電能為水泵消耗,所以,確定合理的水泵及泵站具污水處理廠的關鍵所在。
泵站形式的選擇取決於水力條件和工程造價,其他考慮因素還有:泵站規模大小、泵站的性質、水文地質條件、地形地物、挖渠及施工方案、管理水平、環境性質要求、選用水泵的形式及能否就地取材等。
污水泵站的主要形式:
①合建式矩形泵站,裝設立式泵,自灌式工作台,水泵數為4台或更多時,採用矩形,機器間、機組管道和附屬設備布置方便,啟動簡單,佔地面積大;
②合建式圓形泵站,裝設立式泵,自灌式工作台,水泵數不超過4台,圓形結構水力條件好,便於沉井施工法,可降低工程造價,水泵啟動方便。
③對於自灌式泵房,採用自灌式水泵,葉輪(泵軸)低於集水池最低水位,在最高、中間和最低水位都能直接啟動,其優點為啟動及時可靠,不需引水輔助設備,操作簡單。
④非自灌式泵房,泵軸高於集水池最高水位,不能直接啟動,由於污水泵水管不得設低閥,故需設引水設備。但管理人員必須能熟練的掌握水泵的啟動程序。
由以上可知,本設計因水量較小,並考慮到造價、自動化控制等因素,以及施工的方便與否,採用自灌式半地下式圓形泵房。
3) 水解酸化池
水解池一般可採用矩形或圓形結構。對於圓形反應器,在同樣的面積下其周長比正方形的少12%,但是圓形反應器的這一優點僅僅在採用單個池子時才成立。當建立兩個或兩個以上反應器時,矩形反應器可以採用公用壁。對於採用公共壁的矩形反映器,池型的長寬比對造價也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如果不考慮地形和其他因素,這是一個在設計中需要優化的參數。水解池依據水力停留時間進行設計時,反應器體積可根據停留時間計算。
(1)反應器的高度
選擇適當高度的原則應從運行上的要求和經濟方面綜合考慮。從運行上選擇反應器的高度要考慮如下影響因素:
①高流速增加系統擾動,因此增加污泥與進水有機物之間的接觸;
②過高的流速會引起污泥流失,為保持足夠多的污泥,上升流速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值,從而反應器的高度也就會受到限制;
③土方工程隨池深(或深度)增加而增加,但佔地面積則相反;
④高程選擇應該使得污水(或出水)可以不用提升或降低提升高度;
⑤考慮氣候和地形條件,池子建造在半地下可減少建築費用和保溫費用;
⑥反應器的經濟高度(深度)一般是在4-6m之間,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也是系統最優的運行圍。
(2).反應器的面積和反應器的長、寬度
高度確定後,可以計算出反應器的截面積。
在確定反應器的容積和高度後,對矩形池必須確定反應器的長和寬。
在反應器面積一定的條件下,正方形池周長比矩形池小,從而矩形反應器需更多的建築材料;從布水均勻性和經濟性考慮,單個矩形池的長/寬比在2:1以下較為合適。長/寬比在4:1時費用增加十分顯著;採用公用壁的(或多組)矩形池,池的長寬比對造價有較大的影響,但是影響因素相應增加,這是一個在設計中需要優化的參數。從目前的實踐看,反應器的寬度<10m(單池)是成功的。反應器長度在採用管道或管道布水時不受限制。
(3).反應器的升流速度
① 反應器的高度與上升流速(v)之間的關系表示如下:
v=Q/A=V/(HRT·A)=H/HRT
式中V、A表示反應器的容積和截面積。
②水解反應器的上升流速v=0.5-1.8m/h
③最大上升流速在持續時間超過3h的情況下vmax≤1.8m/h
(4).反應器的分格
採用分格的反應器對運行操作和管理是有益的。首先分格的反應器的單元尺寸減小,可避免單體過大帶來的布水均勻性問題;同時多池有利於維護和檢修,可放空一池進行檢修而不影響整個廠的運行。
(5).反應器的配水系統
水解池良好運行的重要條件之一是保障污泥和廢水之間的充分接觸,因此系統底部的布水系統應該盡可能地均勻。水解反應器進水管的數量是一個關鍵的設計參數,為了使反應器底部進水均勻,有必要採用將進水均勻分配到多個進水點的分配裝置。一個進水點服務的最大面積是應該進行深入研究的問題。
適當設計的進水分配系統對於一個運轉良好的水解系統是至關重要的。水解池進水系統有多種形式,進水系統兼有配水和水力攪拌的功能,為了保證這兩個功能的實現,需要滿足如下原則[2]:
①確保各單位面積的進水量基本相同,以防止短路等現象發生;
②盡可能滿足水力攪拌的需要,保證進水有機物與污泥迅速混合;
③很容易觀察到進水管的堵塞狀況;
④當發現的色後,很容易被清除。
⑤管道設計
採用穿孔管布水器(一管多孔或分枝狀)時,不宜採用大阻力配水系統,需考慮設反沖洗裝置,採用停水分池分段反沖。用液體反沖時,壓力為100-200kPa,流量為正常進水量的3-5倍;用氣反沖時,反沖壓力大於100kPa,氣水比(5-10):1。
5) 生物接觸氧化池
淹沒式生物濾池亦名生物接觸氧化池,它相當子在曝氣池中填裝了填料,也相當於生物濾池浸沒於污水中工作。它具有容積負荷高,停留時間短,有機物去除效果好,運行管理簡單和佔地面積小等優點。它可以用於二級生物處理,也可用於三級生物處理;可以在好氧條件下去除有機物,也可在厭氧條件下脫氮。其最大隱患是填料的堵塞,要恰當設計才能避免。
淹沒式生物濾池有鼓風曝氣式和表面曝氣式兩種形式。後者氣液沖刷力小,污水濃度高時往往引起填料堵塞,所以適於處理BOD5在100mg/L以下的低濃度污水。而鼓風曝氣式則為一般常用的形式。
淹沒式生物濾池的填料有所謂硬性的、軟性的和半軟性的等多種形式,其中以蜂窩型硬性填料應用較多。
(1)特點:
①處理效率較高。作為生物膜法的生物接觸氧化法不僅兼有活性污泥的特點,而且起單位體積生物的數量比活性污泥法多,生物活性高;此外,底物和產物的傳質速度快。因而處理效率高,縮小了處理池容積和佔地,節省了基建費用。
②工藝適用范圍廣泛。無論是污染物的濃度高或濃度低,生物接觸氧化法都能適應。尤其是對微污染的飲用水水源,生物接觸氧化法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氨氮和微量有機物,而活性污泥法缺愛莫能助。
③沒有污泥膨脹和污泥迴流,管理簡便。由於我國廢水處理特別是工業廢水處理領域中的操作技術水平、管理水平都有待於提高,所以,運轉管理條件往往是影響處理方法選擇的重要因素。而操作比較簡單的生物接觸氧化法正是人們樂意接收的方法之一。
④耐沖擊,適應性較強。由於在填料上生長著大量的微生物膜,對負荷的變化適應性較強,尤其是採用多級或多段的工藝流程,可保障有穩定的出水水質。同時,在間隙運行的條件之下,仍有一定的效果。因此,這對於排水不均或者生產不穩定的工業企業以及電力供應尚不充分的地區更具有實用意義。
⑤掛膜簡單,啟動快。一般地,配製好的氧化池混合液只需經2~3d曝氣就可以掛膜,再經20d左右的馴化和培養便可以達到正常運行能力,即使在運行中斷後,只需很短幾天就能回復到正常處理效果。
⑥節能效果明顯。尤其在城市廢水處理中,廢水處理電耗是常規活性污泥法的1/5。
⑦污泥產量少,如與水解工藝合理組合,或將污泥單獨水解後迴流到氧化池中,有實現污泥少排放或零排放的可能。
(2).缺點:
①填料上生物膜實際數量隨BOD負荷而變。BOD負荷高,則生物膜數量多;反之亦然。因此不能像活性污泥法那樣,通過污泥迴流量和迴流點的變化來靈活地調節生物量和裝置的效能;但如果與活性污泥法聯合,形成復合反應器,有可能彌補此缺陷。
②生物膜量隨負荷增加而增加,負荷過高,則生物膜過厚,在某些填料中易於堵塞。所以,在某些多孔填料中,必須要有負荷允許的上限和必要的防堵塞沖洗措施。
③由於填料設置使氧化池的構造較為復雜,均布曝氣設備的安裝和維護不如活性污泥法來得便。
④填料的性能是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的關鍵,同時填料的使用壽命又直接影響到工藝的運行費用。因此,如果填料選用不當,會嚴重影響接觸氧化法工藝的正常使用。
(3).浸沒式生物濾池設計中常採用如下數據和措施;
①池子個數或分格數不少於2,並按同時並聯工作設計。
②設計污水量按平均日污水量計算。
③填料的容積負荷理應通過試驗確定。當無試驗資料時,對於生活污水及其類似的污水,容積負荷可取1000~1800gBOD5/( m3·d)。
④進水BOD5濃度以100~250mg/L為好。
⑤污水在濾料內的有效接觸時間為1~2h。
⑥填料層總高度一般為3m,對蜂窩填料等為了支持和維修方便、應從下到上分幾段填裝,每段高度lm左右。
⑦為防止堵塞,蜂窩填料的孔徑應不小於25mm。
⑧為保證布水均勻,每格濾池面積一般應不大於25m2。
⑨池中溶解氧含量應維持在2.5~3.5mg/L之間,供氣量與進水量之比為10:1~15:1。
(4)填料
生物接觸氧化池常用填料有硬性填料、彈性填料和軟性填料等三種類型。硬性填料有蜂窩形、球形和波紋板型多種,一般用塑膠或玻璃鋼製成。其優點是比表面積較大,空隙率大(一般都在98%左右),質輕高強.管璧光滑無死角,生物膜易於脫落等。其缺點是價格較高,當設計或運行不當時,填料易於堵塞,尤其是在兩層填料的接合處。因此一般應採取分層充填,上下兩層間留有200~300mm間隙,使水流在層間再次分配,形成橫流和紊流,有助於避免填料堵塞。早期的接觸氧化池多採用蜂窩型填料。
彈性填料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填料,它由彈性絲和中心繩組成。彈性絲由聚丙烯和助劑製成,具有強度高、耐腐蝕、耐老化和壽命長等優點。由彈性絲組成的彈性填料分柱狀型和平板串型兩種,該填料具有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充氧性能好、價格較低等特點。目前國內接觸氧化他採用較多。
軟性翻科由化學纖維,如維綸、睛綸、滌綸和錦綸纖維與中心繩製作面成。纖維絲在水中處於自由漂動狀態。具有不易堵塞和價格低廉的優點。但此種填料容易產生斷絲和結球而形響處理效果。
綜上所述採用兩座一段式生物接觸氧化法,每座分為八格,單格生物池內分三層,每層一米的高度,曝氣採用鼓風曝氣的方式,填料採用蜂窩型玻璃鋼填料。
6) 混凝沉澱法
(1).混凝沉澱的作用
混凝法是印染廢水處理的一種重要處理方法。用於印染廢水處理,可有效除去水中疏水性染料物質及部分親水性染料物質;作為生物處理的預處理,可大大減輕後續生物處理的壓力;作為生物處理的後處理,可去除水中殘存染料物質,以降低廢水的色度。混凝法可去除多種高分子物質、膠狀有機物、重金屬有毒物質,如汞、鎘和鉛等,以及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物質,如磷等可溶性無機物。此外,還可以作為污泥機械脫水前的調質處理,以改善污泥的脫水性能。
印染廢水中含有大量染料、助劑和漿料、洗滌劑和其他化學葯劑,其中染料多數呈膠體狀態,採用混凝法處理效果顯著。
(2).混凝的原理
壓縮雙電層:所謂壓縮雙電層是指向分散系中投加可產生高價反離子的電解質,通過增大溶液中反離子濃度,降低擴散層厚度,使膠體粒子的ξ電位降低的過程。這種作用特別使用於無機鹽混凝劑提供的簡單離子的情況,如Al3+、Fe3+等。
電性中和:膠粒表面對電性相異的膠粒,離子或臉子狀分子帶異好號電荷的部位的吸附,會中和電位離子所帶電荷,導致靜電斥力減少,電動電位降低,從而使膠體的脫穩和凝聚易於發生
吸附架橋:吸附架橋是指在懸浮液中加入鏈狀高分子化合物,由於其架橋作用而使懸浮液中的膠體粒子脫穩的現象。高分子絮凝劑具有線性結構,可被膠體微粒強烈吸附,在相距較遠的兩顆粒間吸附架橋,使顆粒結大,形成粗頭絮凝體。
沉澱物網捕:向廢水中投加含金屬離子的化學凝聚劑,當葯劑投加量和溶液介質的條件足以使金屬離子迅速生成金屬氫氧化物沉澱或金屬碳酸鹽沉澱時,所生成的難溶分子就會以膠體或細微懸浮物作為晶核形成沉澱物,或是對其產生吸附作用,從而實現對水中膠體和細微懸浮物的網捕。
7) 濃縮池
污泥處理系統產生的污泥,含水率很高,體積很大,輸送、處理或處置都不方便。污泥濃縮可使污泥初步減容,使其體積減小為原來的幾分之一,從而為後續處理或處置帶來方便。首先,經濃縮之後,可使污泥管的管徑減小輸送泵的容最減小。濃縮之後採用消化工藝時,可減小消化池容積,並降低加熱量;濃縮之後直接脫水,可減少脫水機台數,並降低污泥調質所需的絮凝劑投加量。
污泥濃縮使體積減小的原因,是濃縮將污泥顆粒中的一部分水從污泥中分離出來。從微觀看,污泥中所含的水分包括空隙水、毛細水、吸附水和結合水四部分。空隙水系指存在於污泥顆粒之間的一部分游離水,占污泥中總含水量的65% -85%之間;污泥濃縮可將絕大部分空隙水從污泥中分離出來。毛細水系指污泥顆粒之間的毛細管水,約占污泥中總含水量的15%一25%之間濃縮作用不能將毛細水分離,必須採用自然干化或機械脫水進行分離。吸附水系指吸附在污泥顆粒之上的一部分水分,由於污泥段粒小,具有較強的表面吸附能力,因而濃縮或脫水方法均難以使吸附水與污泥顆粒分離。結合水是顆粒內部的化學結合水,只有改變顆粒的內部結構才可能將結合水分離。吸附水和結合水一般占污泥總含水量的10%左右,只有通過高溫加熱或焚燒等方法,才能將這兩部分水分離出來。
污泥濃縮主要有重力濃縮,氣浮濃縮和離心濃縮三種工藝形式。國內目前以重力濃縮為主,但隨著氧化溝、A2/O等污水處理新工藝的不斷增多,氣浮濃縮和離心濃縮將會有較大的發展。事實上,這兩種濃縮方法在國外早已有了非常成熟的運行實踐經驗。
(1).浮選濃縮池:適用於濃縮活性污泥以及生物濾池等較輕的污泥,並且運行費用較高貯泥能力小。
(2).重力濃縮池:用於濃縮初沉池污泥和二沉池的剩餘污泥,只用於活性污泥的情況不多。
(3).離心濃縮:適用於不適合重力濃縮的污泥,由於其靠離心力濃縮,且為封閉結構,故效果較好。但運行成本較高。
綜上所述,本設計採用間歇式重力濃縮池。
8) 污泥脫水
污泥脫水的方法有自然干化、機械脫水及污泥燒干、焚燒等方法。本設計採用機械脫水,採用板框式壓濾機,脫水後的污泥運到垃圾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
7. 印染廢水的處理工藝
該廢水處理的工藝廢水--調節池--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回中沉池--|答pac|
-混凝反應池----氣浮池--出水。
該處理工藝中要用到的污水處理葯劑為聚丙烯醯胺和聚合氯化鋁,用次氯酸鈣作為脫色劑 。該工藝重點是好氧生物接觸氧化,其主要功效是降解有機物。在聚丙烯醯胺的選擇上混凝處理一般選擇陰離子聚丙烯醯胺和非離子聚丙烯醯胺,污泥脫水選擇陽離子聚丙烯醯胺。陽離子選擇離子度相對較低的陽離子型號,分子量基本在1000萬以上效果較佳。
8. 紡織印染廢水的工藝流程
印染廢水的常規處理方法一般分為生化+物化和物化+生化兩大類處理工藝?但由於缺少水解酸化單元?實際運行中存在好氧生化單元反應不夠徹底?導致後續物化處理費用偏高的問題。在傳統的好氧生物處理裝置前增加水解酸化處理的「水解+好氧」 串連工藝?可以使印染廢水中難以降解的有機物進行水解?生成為較易生物降解的物質?改善廢水的可生物降解性?從而提高傳統流程的COD去除率。目前國內許多新建的印染廢水處理裝置(包括生活污水和印染廢水集中處理)均採用由這一工藝開發的「水解一好氧」 生物處理工藝?已取得了明顯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印染工藝的四個工序都有廢水排放,硫酸亞鐵預處理階段(包括燒毛、退漿、煮煉、漂白、絲光等工序)排出的退漿廢水、煮煉廢水、漂白廢水、絲光廢水;染色工序排出的染色廢水;印花工序排出的印花廢水、皂液廢水;整理工序排出的整理廢水。印染廢水是上述各類廢水的混合廢水,或者除漂白廢水以外的綜合廢水。 印染廢水可生化性較差,僅僅依靠生化處理一般難以達到排放要求。為確保最終出水穩定達標排放,同時為了防止生化系統意外情況的發生,在生化系統之後增加一段物化工藝。通過投加混凝劑或脫色劑,去除廢水中殘留的色度,另外還可將膠體物質轉化為懸浮物,並連同廢水中殘余的較小和較輕的懸浮物一道從水中分離除去?此外還可去除部分菌體的代謝產物,保證最佳的處理效果。加葯混凝之後的分離有沉澱和氣浮兩種,其中加壓溶氣氣浮法對染色廢水的處理有較好的脫色效果。此外,因氣浮分離能力約為沉澱分離能力的4-5倍,可大大減小分離區的面積,節省大量投資,且分離效果穩定,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故選擇加壓溶氣氣浮法做為物化處理的措施。
9. 求印染廠生產工藝流程圖
1、染色
a、軋染
白坯-->燒毛-->退煮漂-->絲光-->預定型-->軋色(打底)-->還原皂洗-->定型-->預縮-->檢驗-->成品
b、卷染
坯布-->前處理-->染色-->定型-->檢驗-->成品
2、印花
白坯-->燒毛-->退煮-->氧漂-->絲光-->預定型-->軋色(打底色)-->花樣設計-->描稿-->製版-->印花-->蒸化-->水洗-->定型-->軋光-->預縮-->成品
10. 建議收藏!圖解各種廢水處理技術工藝流程
廢水處理(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就是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對廢水進行處理,使廢水凈化,減少污染,以至達到廢水回收、復用,充分利用水資源。圖解17種污水處理工藝詳細流程圖,建議收藏!甘度,專注於解決中小企業污水處理難題。
工藝流程圖
1、電鍍廢水:電鍍廢水主要來源於電鍍生產過程中,電鍍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工業廢水,其廢水的排量和廢水性質與電鍍工業的生產方式及用水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系。根據不同的處理方式可以將電鍍廢水分為四大類,分別是鍍件前處理廢水、鍍槽廢液、鍍件漂洗廢水以及生產過程中的「跑、冒、滴、漏」。
2、澱粉廢水:澱粉廢水是以玉米、馬鈴薯、小麥、大米等農產品為原料生產澱粉或澱粉深加工產品(澱粉糖、葡萄糖、澱粉衍生物等)產生的廢水,一般都屬於高濃度有機廢水,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3、果汁生產廢水:果汁廢水主要來自沖洗水果、粉碎、榨汁等工序,罐裝工段的洗瓶、滅菌、破瓶損耗和地面沖洗等環節。廢水中含有較高濃度的糖類、果膠、果渣及水溶物和纖維素、果酸、單寧、礦物鹽等。在不同季節有一定差別,處於高峰流量時的果汁廢水,有機物含量也處於高峰。
4、含鉛廢水:目前含鉛廢水的處理工藝,應用較多、較成熟可靠的技術有:離子交換法、沉澱法、吸附法、電解法以及以上工藝的組合。
5、合成革加工廢水:合成革以及人造革行業在回收二甲基甲醯胺(dimethylformamide,DMF) 的過程中,會產生含有DMF的廢水。
6、化工廢水:純凈的水在經過使用後改變了原來的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成為了含有不同種類雜質的廢水。化工廢水就是在化工生產中排放出的工藝廢水、冷卻水、廢氣洗滌水、設備及場地沖洗水等廢水。這些廢水如果不經過處理而排放,會造成水體的不同性質和不同程度的污染,從而危害人類的健康,影響工農業的生產。
7、化纖廢水:化纖廢水是指在化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廢水, 如PET廢水、PTA廢水、棉漿粕黑液、粘膠廢水等。
8、焦化廢水:焦化廢水是一種典型的有毒難降解有機廢水。主要來自焦爐煤氣初冷和焦化生產過程中的生產用水以及蒸汽冷凝廢水。指煤煉焦、煤氣凈化、化工產品回收和化工產品精製過程中產生的廢水。
9、酒精生產廢水:酒精廢水是高濃度、高溫度、高懸浮物的有機廢水,酒精工業的污染以水的污染最為嚴重,生產過程中的廢水主要來自蒸餾發酵成熟醪後排出的酒精糟,生產設備的洗滌水、沖洗水,以及蒸煮、糖化、發酵、蒸餾工藝的冷卻水等。
10、垃圾滲濾液廢水:垃圾滲濾液是指來源於垃圾填埋場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進入填埋場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層的飽和持水量,並經歷垃圾層和覆土層而形成的一種高濃度的有機廢水。
11、磷化廢水:磷化廢水是金屬表面處理的前處理,一般有除油除銹、表調、磷化鈍化。有簡單磷化就是用磷酸與硫酸和硝酸,也有要求高的專用磷化劑(有水劑和粉劑產品),粉劑產品相對產泥較多。噴塗有噴粉和噴漆。如果是噴粉則排放的廢水就是前處理廢水包括磷化廢水。
12、農葯廢水:農葯廢水是指農葯廠在農葯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水。廢水水質水量不穩定。主要分為:含苯廢水、含有機磷廢水、高濃度含鹽廢水、高濃度含酚廢水、含汞廢水。
13、啤酒生產廢水:啤酒廠廢水是指啤酒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水。是啤酒廠的主要污染源。
14、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機物(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 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蟲卵和腸道傳染病毒等)。存在於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極不穩定,容易腐化而產生惡臭。細菌和病原體以生活污水中有機物為營養而大量繁殖,可導致傳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須進行處理。
15、印染廢水:印染廢水是加工棉、麻、化學纖維及其混紡產品為主的印染廠排出的廢水。印染廢水水量較大,每印染加工1噸紡織品耗水100~200噸,其中80~90%成為廢水。紡織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鹼性大、水質變化大等特點,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廢水中含有染料、漿料、助劑、油劑、酸鹼、纖維雜質、砂類物質、無機鹽等。
16、制葯廢水:制葯工業廢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產廢水、合成葯物生產廢水、中成葯生產廢水以及各類制劑生產過程的洗滌水和沖洗廢水四大類。其廢水的特點是成分復雜、有機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鹽量高,特別是生化性很差,且間歇排放,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
17、屠宰廢水:屠宰廢水來自於圈欄沖洗、淋洗、屠宰及其它廠房地坪沖洗、燙毛、剖解、副食加工、動物殘渣,血水等組成。留存在動物體內的糞便和屠宰過程中所產生的血水,所含氨氮的量是很高的,如未被處理掉就會滲入地下或者流入河流中,對人類賴以生存的水自然造破壞,從而引起藍藻滋生,水中的魚蝦大面積死亡的現象發生。
甘度 | 做好菌種 做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