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年處理3萬噸含nacl廢水蒸發工藝及設備設計前期報告

年處理3萬噸含nacl廢水蒸發工藝及設備設計前期報告

發布時間:2023-01-17 17:36:07

① 高含鹽廢水怎麼處理

高含鹽廢水生物處理流程的選擇高含鹽廢水生物處理流程與普通生物處理流程基本一樣,主要包括調節池、曝氣池、二沉池、污泥迴流、剩餘污泥脫水、投加營養鹽等。

1、調節池。含鹽廢水調節池考慮的主要因素是廢水鹽濃度的變化,除生產波動周期、沖擊因素外,應重點考慮水中鹽濃度的變化和如何進行調整,如低含鹽水量的減少或過高含鹽來水的沖擊。

2、曝氣池。根據廢水中含鹽類型不同,曝氣池選擇也應有所不同。生物處理含CaCL₂較高的廢水,應採用傳統曝氣方式。鈣離子能增加活性污泥的絮體強度,高CaCL₂可使污泥中灰分達到40%~50%,污泥密度增加,曝氣池中的污泥濃度可在5000mg/L以上。

因此,應採用提升力較大的傳統曝氣、深井曝氣、流化床曝氣等曝氣方法。曝氣也應選用氣泡較大、提升力較強的散流曝氣器等曝氣方式。

3、二沉池。二沉池表面負荷應有一定的餘量,主要是考慮廢水密度增加,不利於污泥沉澱,尤其是含NaCl廢水。處理水量較大時,特別是含CaCL₂廢水,採用周邊傳動式刮泥機,以適應污泥濃度高、密度大的特點。

在採用傳統活性污泥法處理高CaCL₂廢水時,應適當加大污泥迴流量,以減少廢水波動造成的沖擊,提高系統的穩定性。

4、污泥脫水。由於含CaCL₂廢水生物處理的剩餘污泥含鈣鹽多,有利於脫水,可不用加絮凝劑。經濃縮後的污泥濃度可大於50g/L,剩餘污泥量與普通廢水處理的剩餘污泥類似,設計參數可參考普通污泥脫水。

在處理鈣離子濃度高的廢水時,由於活性污泥中的無機成分高,有機物去除能力較低,較低的負荷污情況下運行,染物的去除率要高於高負荷條件下,但是延時曝氣又不太適合處理高鹽廢水,因為污泥齡長,水力停留時間長,活性污泥容易老化,絮凝性能變差,最終影響出水效果。



(1)年處理3萬噸含nacl廢水蒸發工藝及設備設計前期報告擴展閱讀

高鹽廢水主要來源於直接利用海水的工業生產、生活用水和食品加工廠、化工廠及石油和天然氣的採集加工等。這些廢水中除了含有有機污染物外,還含有大量的無機鹽。

這些高鹽、高有機物廢水,若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勢必會對水體生物、生活飲用水和工農業生產用水生產極大的危害。但常規處理方法中鹽水濃度不能過高,亟待開發處理更高濃度的高鹽廢水的工藝技術。

污水處理前期工藝調試的一般步驟以及需要注意哪些呢

看你什麼工藝了 厭氧和好氧的不是很一樣的
但是為了調試的進度 前期都是要投加污泥的

完整版的 如下
調試方法
(一)准備工作
1.人員准備:
a.工藝、化驗、設備、自控、儀表等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各一人。
b.接受過培訓的各崗位人員到位,人數視崗位設置和可以進行輪班而定。
2.其他准備工作:
a.收集工藝設計圖及設計說明、自控、儀表和設備說明書等相關資料。
b.檢查化驗室儀器、器皿、葯品等是否齊全,以便開展水質分析。
c.檢查各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尺寸、標高是否與設計相符,管道及構築物中有無堵塞物。
d.檢查總供電及各設備供電是否正常。
e.檢查設備能否正常開機,各種閘閥能否正常開啟和關閉。
f.檢查儀表及控制系統是否正常。
g.檢查維修、維護工具是否齊全,常用易損件有無准備。
h.購置絮凝劑。
(二)帶負荷試車
開啟水處理設施、管道中所有閥門和閘閥,啟動進水泵送水,根據各構築物進水情況,沿工藝流程適時啟動其他設備。在此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第一、檢查進線總電流是否符合要求,變配電設備工作是否正常,各種設備工作情況是否正常以及能否滿足設計要求,儀器儀表工作是否正常,自控系統能否滿足設計要求。第二、用容積法校核進出水、迴流以及剩餘污泥流量計計量是否准確,校核各種儀表,檢測進水水質,測量流速,測量並記錄設備的電壓、電流、功率和轉速。第三、及時解決試車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第四、編制設備操作規程。
(三)活性污泥培養
活性污泥培養的實質就是在一段時間內,通過一定的手段,使處理系統中產生並積累一定量的微生物,其培養方式主要有連續式和間歇式。
1.連續式培養:連續式培養是指在連續進水、連續出水的情況下進行的活性污泥培養方式。選擇該種培養方式的條件是要有足夠的進水,即日進水量至少可以滿足一台進水泵24小時的水量,連續式培養的優點是培養時間短,微生物所需馴化時間短。其具體操作方法是根據來水量的大小確定進水泵開機台數和生物池開啟組數,格柵機、沉砂池、二沉池全開,開啟外迴流泵(若有內迴流泵,選擇不開),迴流量控制在大於100%,曝氣區溶解氧大於2mg/l,生物池流速平均不小於0.3m/s,絕對流速不小於0.2m/s,連續運行。在此過程中,每天做好各項水質指標和控制參數的測定。當sv%達到10%以上時,活性污泥培養即告成功,此時的出水BOD5、SS、COD等指標一般可達到設計要求。
2.間歇式培養:間歇式培養是按進水、曝氣、沉澱、撇除上清液等四個階段往復循環的培養方式,是在進水量小不能滿足連續運行的一種培養方式。其特點是微生物積累周期長,馴化時間長,操作工作量大。其具體操作方法是同時開啟進水泵、格柵機、沉砂池,待生物池充滿水後開始曝氣,同時停止進水,定時測量生物池,當COD、SS明顯小於進水時停止曝氣,沉澱2小時後再進水,同時撇除上清液。在此過程中的水質指標和控制參數的測定及完成的標志同連續式培養。
(四)活性污泥馴化
馴化的目的是選擇適應實際水質情況的微生物,淘汰無用的微生物,對於有脫氮除磷功能的處理工藝,通過馴化使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成為優勢菌群。具體做法是首先保持工藝的正常運轉,然後,嚴格控制工藝控制參數,DO在厭氧池控制在0.1mg/l以下,在缺氧池控制在0.5mg/l以下,在好氧池控制在2-3mg/l,好氧池曝氣時間不小於5小時,外迴流比50%~100%,內迴流比200%~300%,並且,每天排除日產泥量30%~50%的剩餘污泥。在此過程中,每天測試進出水水質指標,直到出水各指標達到設計要求。
(五)工藝控制參數的確定
設計中的工藝控制參數是在預測的水量、水質條件下確定的,而實際投入運行時的污水廠其水量水質往往與設計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必須根據實際水量水質情況來來確定合適的工藝控制參數,以保證運行的正常進行和使出水水質達標的的同時盡可能降低能耗。
1.工藝參數內容:
需確定的重要工藝參數有進水泵房的控制水位、沉砂池排砂周期、生物池溶解氧DO及氧化還原電位ORP、污泥迴流比R、污泥濃度MLV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數SVI、污泥齡SRT、剩餘污泥排放周期及日排放量、二沉池泥面高度等,其中影響能耗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進水水位的高低和污泥濃度MLVSS的大小,影響脫氮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溶解氧DO和污泥齡SRT。
2.確定方法:
進水泵房水位在保證進水系統不溢流的前提下盡可能控制在高水位運行。用每天排除大海量的體積與集砂容積對比來確定排砂周期,排砂量體積小於集砂容積。生物池DO及ORP根據厭氧池放磷情況、缺氧池反硝化情況、好氧池吸磷和硝化情況來確定,一般情況下厭氧池的DO小於0.1mg/l,缺氧池的DO小於0.5mg/l,好氧池的DO控制在2~3mg/l之間,厭氧池ORP小於-250mv,缺氧池ORP在-100mv左右,好氧池ORP大於40mv。迴流比R的大小應根據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時間和磷的釋放來確定,一般情況下80%左右較合適。污泥濃度MLVSS通過污泥負荷來確定,脫氮除磷工藝的污泥負荷一般在0.12kgBOD5/(kgMLVSS*d)左右較合適。污泥齡SRT要考慮設計水質的要求,對脫氮除磷工藝而言,其一般控制在8天左右。(六)工藝控制規程:
工藝控制規程主要是用來指導生產運行的,是工藝運行的主要依據,其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各構築物的基本情況;第二,各構築物運行控制參數;第三,設施設備運行方式;第四,工藝調整方法;第五,處理設施維護維修方式。工藝控制規程應在工藝參數確定後編制。
(七)調試中的其他工作:
污水廠要正確運行,還應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其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崗位職責、操作規程、運行記錄、設備設施檔案等,在調試過程中可分步完成上述工作。
三、應注意的問題
1.通過前對所有設施、管道及水下設備進行檢查,徹底清理所有雜物,以避免通水後管道、設備堵塞和維修水下設備影響調試的順利進行。通水後進行水下設施設備的維護困難相當大,主要是因為維修需將水池放空,而水池的容積小則幾千個立方,大則上萬立方,放空一次相當費時費工,特別是有活性污泥後,水往哪放本身就是個問題,放出去會發生污染事故,放到別的池子往往又裝不下。因此,在通水前一定要認真檢查、清理。
2.對進水水質嚴格進行監控,尤其是PH,超過要求時應立即採取相應措施,否則會使培菌工作前功盡棄。
3.培菌初期,曝氣池會出現大量的白色泡沫,嚴重時會堆積兩三米高,污染走道和現場儀器儀表,這一問題是培菌初期的必然現象,只要控制好溶解氧和採取適當的消泡措施就可以解決。
4.自來水水量和壓力大小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視,在調試過程中,化驗室和污泥脫水的一些儀器、設備對水量和水壓有嚴格的要求,若達不到要求,這些儀器、設備將無法使用。污水廠一般遠離城市,處於自來水的管網末梢,水量水壓通常很小,因此,應設置一定的裝置以提高水量水壓。
四、建議
工藝調試是關繫到污水處理廠能否正常運行及效益能否充分發揮的重要工作,它有技術性強、難度高等特點,需要具備污水處理知識和長期運行經驗的專業人員或專業機構來實施,因此,建議有關部門將工藝調試列入項目,並安排足夠的資金,以保證調試工作的有效開展。

③ 生活污水A/O法處理工藝的論文開題報告怎麼寫

A2/O工藝處理城市污水(一)
(2011-12-03 21:13:00)
轉載▼
標簽:
教育
分類: 博文

摘要
本次畢業設計的題目為江陰某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設計— A2/O 工藝。主要任務是完成該經濟開發區排水管網布置及污水處理廠初步設計和單項處理構築物施工圖設計。
其中初步設計要完成設計說明書一份、污水處理廠總平面圖一張及污水處理廠污水與污泥高程圖一張;單項處理構築物施工圖設計中,主要是完成
A2/O 平面圖和剖面圖及部分大樣圖。該污水處理廠工程,近期規模為2.5萬噸/日。
該污水廠的污水處理流程為:從泵房到沉砂池,進入A2/O 反應池,進入輻流式二次沉澱池,進入接觸池,再進入巴氏計量槽,最後出水;污泥的流程為:從A2/O反應池排出的剩餘污泥進入集泥配水井,再由污水泵送入濃縮池, 再進入儲泥池,最後外運處置。
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出水優於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准。
所選擇的A2/O 工藝,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功能。
關鍵詞:A2/O 工藝;脫氮除磷;
ABSTRACT

The topic of this graate design is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sewage disposal
plant in the development area of economy and techonology in Jangyin City. The technics of the plant is the Anaerobic-Anoxic-Oxic. The main task is the primary design of the plant and the shop drawing of the oxidation ditch pond.

The task of the primary design isthata design book、a plan of the plant、the high drawing of the disposal of sludge and sewage; in the single disposal build design, the harvest is that the section plane drawing 、the plan and some part magnifying drawings of the Anaerobic-Anoxic-Oxic.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plant is 25000 steres per day.

The process of the sewage in the plant is that the sewage runs from pumphouse
to sand sinking pond, enters the pond of sedimentation tank, enters disinfection pond, then enters calculation trough ,at last lets out. The process of the sludge is that: Surplus sludge from the sedimentation tank enters concentration pond, enters digestion pong, then it is dehydrated, at last it is carried out of the plant.

The outlet water of the plant meets the level one of the National Sewage
Discharge Standard (GB8978-1996).

There is an Anaerobic-Anoxic-Oxic more than the craft of SBR in the craft of CASS. it prevents sludge from eapending,promots releasing phosphorus ,and
strengthens anti-nitration.

Key words: The Anaerobic-Anoxic-Oxic; Taking off the nitrogen and the
phosphorus;

第一部分
第1章 設計概論
1.1 設計任務
本次畢業設計的主要任務是完成某經濟技術開發區A2/O 工藝處理城市污水設計。工程設計內容包括:
1.確定開發區排水體制,完成排水管網規劃設計圖;
2.進行污水處理廠方案的總體設計:通過調研收集資料,確定污水處理工藝方案;進行總體布局、豎向設計、廠區管道布置、廠區道路及綠化設計;完成污水處理廠總平面及高程設計圖。
3.進行污水處理廠各構築物工藝計算:包括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每位學生要求至少有一個構築物的設計達到施工圖深度)、設備選型,圖中應有設備、材料一覽表和工程量表。
4.進行輔助建築物(包括鼓風機房、泵房、加葯間、脫水機房等)的設計:包括尺寸、面積、層數的確定;完成設備選型和設備管道安裝圖。
1.2 開發區概況及自然條件
1.2.1 開發區概況
1.城市規劃
江陰臨港新城位於江陰市西部,東臨主城區、北枕長江、西面和南面與常州接壤,下轄「兩街、兩鎮、一辦」:夏港街道、申港街道、利港鎮、璜土鎮、港口辦事處,總計行政區劃面積188平方公里,總人口約20萬人。2005年12月, 臨港新城被列入無錫在「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五大新城之一;2006年1月,臨港新城開發建設正式啟動;2006年9月,臨港新城被國家發改委正式核准同時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命名為江蘇江陰臨港經濟開發區。
江陰臨港新城始終堅持「以港興城、港以城興、港城共榮、互動發展」的戰略,全力打造蘇錫常都市圈臨港產業中心和江陰城市副中心。全面做好港口碼頭、臨港產業、國際商務、現代服務、綠色生態等「五篇文章」,加快實施《臨港新城培育四大千億產業集群綱要》,推動經濟與城市全面轉型、同步提升。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根本。依託港口,發展低碳、新材料、機械裝備、現代物流四大臨港特色產業,全力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是構築臨港新城新一輪區域經濟發展比較優勢,打造臨港經濟新增長極,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2.地面水環境狀況
在開發區范圍內長江為主水體,根據江陰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編制的《江陰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環境質量報告書》,在上述7 個水體中共布設監測點19 個,並分枯水期和平水期對其進行采樣監測。長江水質檢測結果為:在枯水期平均值超標的(按地面水環境質量三類標准GB383888)污染物主要有生化需氧量、亞硝
酸鹽氮、凱式氮、總磷和大腸菌群等五項;在平水期平均值超標的主要有凱氏氮和總磷兩項。其中枯水期BOD5 值最高值和平均值分別為6.42mg/L 和5mg/L ,分別超標0.6 倍和0.25 倍,亞硝酸鹽氮最高值和平均值分別為0.26mg/L 和0.15mg/L ,分別超標0.73 和0.06 倍,凱式氮最高值和平均值分別為5.91mg/L 和3.91mg/L ,分別超標4.91 倍和3.91 倍,總磷最高值和平均值分別為0.197mg/L 和0.089mg/L,分別超標2.94 倍和0.78 倍, 大腸菌群最高值和平均值分別為920000個/升和191333 個/升,分別超標91 倍和18 倍;而平水期凱式氮最高值和平均值分別為0.083mg/L和0.073mg/L ,分別超標0.66倍和0.46倍。另外根據開發區地面水環境質量評價結果也可以看出,長江申港段污染負荷比最大,在枯水期超標的評價參數是生化需氧量、亞硝酸氮、凱式氮和總磷;在平水期超標的評價參數是總磷和凱式氮。
3.開發區排水現狀及規劃
開發區為新建區域,根據開發區排水總體規劃,以採用雨污分流制的排水系統為宜。開發區范圍內的雨水根據道路布置情況,依據道路控制高程分散排入現有明渠或湖汊入湖,開發區污水將匯集排入長江。目前開發區已初具規模,隨著開發區的建設及工業企業的逐步開工,開發區的廢水排放量將不斷增多,對上述已被污染的長江申港段將進一步加大其污染負荷比,給開發區環境將帶來嚴重的影響,也將直接影響到開發區的投資環境。另外,開發區位於長江江陰段上游,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長江,也將對武漢市江段的水質及飲用水源的安全造成威脅。因此,為優化投資環境,改善和提高城區生活環境質量,保證城市居民身體健康,決定修建分流制排水系統和開發區污水處理廠。
1.2.2 開發區的自然條件
1.氣象資料
開發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其氣象特徵如下:
(1) 氣溫
年平均氣溫:15.1℃;最高氣溫:38.3℃;最低氣溫:-3.4℃。
(2)降水量
年平均降水量:1108.5mm ;年平均降雨天數:105.2 天。
(3) 濕度
年平均相對濕度:72%
(4)降雪
24 小時最大積雪深度:15.0cm(2008年南方雪災) 。
年降雪日:一般在10 日以內
(5)風
全年主導風向為東北偏北,冬季以北風和東偏北為主,夏季多為東南風。
年平均風速:2.7m/s ;最大風速:19.1m/s 。
(6)霧日數
年平均霧日數:28.4 日;年最小霧日數:10 日。
(7)蒸發量
年平均蒸發量:1294mm 。
1.2.3 設計水量與水質
⒈ 設計水量
污水量標准包括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兩部分。開發區的綜合用水量定為625升/人.日,綜合污水量按照給水量標準的80%計,則平均污水量標准為500 升/人.日。
按近期規劃人口10 萬人計算,則該污水處理廠的近期設計污水量為:平均日25000m3/d 。
2.污水水質及凈化要求
原污水水質:COD 320mg/L,BOD5 150mg/L,SS 200mg/L,TN 35 mg/L,NH3-N 15mg/L,TP 4 mg/L。
污水經處理後應符合以下具體要求:
CODCr≤60mg/L,BOD5≤20mg/L,SS≤20mg/L,TN ≤15 mg/L,NH3-N≤5mg/L,TP 1 mg/L。
第2 章總體設計
2.1 排水體制
在城市和工業企業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雨水,排水系統,也就是將城鎮的污水、廢水和雨水系統有組織地排除與處理的工程設施。排水系統通常由排水管網和污水處理廠組成。這些污廢水是用一個管渠系統還是用兩個、三個管渠系統來排,構成了不同的排除方式,稱之為排水系統的體制。
2.1.1 合流制排水系統
目前我國大多數城市排水體制為合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統就是將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雨水用一個管渠系統匯集排除的系統。這種體制有下面兩種方式:
1.合流制
這種方式是將管渠系統分成若干排出口,將混合污水不經任何處理直接就近排八水體。這是一種合流制排水方式,國內外許多老城市幾乎者是採用這種簡單的排水方式。在過去,工業尚不發達,人口少,污水相對不大,採取水體的自凈作用,這種排水體制被長期採用。但是在當今,科技的發展,人口增加,使污水不斷增加,水質也日趨復雜,從環保衛生上來看,合流制是水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目前情況就不宜再採用這種排水體制。
2.1.2 截流式合流制
這種方式就是在江河岸邊修建截流干管,並在合流干管與截流干管交匯設置溢流井。晴天時,混合污水全部由截流干管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排放;雨天時,當混合水是超過截流干管輸水能力後,其超出部分通過溢流並泄八水體。這種體制對帶有較多懸浮物的初期雨水和污水都進行處理,對保護水體是有利的,但周期性地給水體帶來一定程度的污染,很明顯,同為合流制,它又前者優越。這種方式,對一些舊城合流制排水系統改造是可以考慮加以採用的。
2.1.3 分流制排水系統
當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雨水用兩個或兩個以上排水管渠排除時,稱為分流制排水系統。其中排除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的系統稱為污水排水系統;排除雨水的系統稱為雨水排水系統。這種體制又有兩種方式:

1.完全分流制
將城市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排到污水系統和雨水排入到雨水系統的體制為分流制。污水排至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雨水直接排入水體,對於新建城市、新的開發區和新建住宅小區,大都採用這種形式,分流制系統是把城市污水全部送到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排放水體,對環保衛生及防止水體污染方面無疑是比較好的排水體制。
2.不完全分流制
只建污水排水系統,未建雨水排水系統,雨水沿著地面、道路邊溝和明渠泄入水體。對於常年少雨、氣候乾燥的城市可採用這種制。
2.1.4 排水體制的比較
排水體制的選擇直接影響到對環境的污染。直泄式合流制是不經任何處理把混合污水排入水體,其對水體污染的嚴重性是不言而喻的,截流式合流制能將晴天時全部生活和工業廢水及降雨時較臟的初期雨水截走,送往污水處理廠,這對保護水體是有利的,但在暴雨時,仍有部分混合污水通過溢流井進入水體,造成污染。分流制排水系統,將城市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廠處理,但初期雨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是其不足之處。一般情況下,分流制比截流式合流制在防止水體污染方面更為優越,而且較靈活,較易適應發展的需要,因此應用較廣泛。
從基建投資方面來看,合流制只需一套管渠系統,其斷面尺寸與完全分流制的雨水管渠基本相同,雖然合流制在污水泵站及處理廠規模上要大一些,造價要高一些,但在總體造價還是低於完全分流制,大約要低20-40%。不完全分流制由於沒有雨水排水系統,所以其投資最省,施工期最短,發揮效益也快,所以對於一般新建地區,地形坡度比較好,雨水又能沿坡度流入水體,為節約初期投資,可先採用不完全分流制,以後隨著建設的發展,再逐步造雨水管渠。
從維護管理方面來看,合流制管渠維護管理較簡單,對於管渠中的沉積物也可利用雨天的大流是來沖刷,但污水泵站、處理廠因晴雨天的排水量變化幅度較大,增加了運行管理上復雜性。相比之下分流制污水管渠和污水處理廠,流量變化不大,不致產生沉澱物,有利於污水處理廠和管渠的運行管理。
2.1.5 排水體制選擇
選擇排水體制時,應當根據當地的實際條件和環保要求,通過技術經濟比較來確定。
1.新建城市
(1)對於新建城市,當地形有利,在城市發展初期,可採用不完全分流制。人衛生角度上看,雖然雨水沿著地面流動,會帶入一些污染物質進入水體,但由於最骯臟的生活污水已用污水管渠收集並加以處理,因此不致於對環境衛生產生很大影響;從經濟上看,由於只建污水管渠,造價可大為降低,這在城市發展初期具有很大經濟意義;從技術上看,由於已預留雨水管渠的位置,它可隨城市發展逐步增設雨水管渠,成為較理想的完全分流制。
(2)對於建設水平要求較高且面積較大的開發區城市,應採用完全分流制。
2.舊城改造和擴建
舊城排水系統的改造和擴建,應在原排水體制的基礎上加以考慮。
舊城排水系統,一般均為沒有污水處理廠的合流制排水系統,污水就近排入水體,
沒有預留埋設其他管線的地方。因此要將它改造為完全分流制,這在經濟上要花費一筆可觀的費用,在技術上也十分困難,往往難以實現。且附近水體又缺乏足夠的自凈能力時,才可考慮改建成其他體制。
3.因此,對某城區排水系統的改造和擴建工程中,採用具有截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統為宜,截流後污水排入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總之,影響排水體制的因素較多,我們應立足於本地實際條件,同時考慮
污水管排水能力發展的餘地,使城市排水體制更加合理完善。根據該經濟開發區的較為平坦的地勢因素,故管道敷設主要以管長最短為原則,沿街道敷設,一起送入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排入長江。
2.2 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
污水量標准包括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兩部分。開發區的綜合用水量定為625 升/人.日,綜合污水量按照給水量標準的80%計,則平均污水量標准為500 升/ 人.日。
按近期規劃人口10 萬人計算,則該污水處理廠的近期設計污水量為:平均日25000m3/d。
第3 章污水處理廠設計
3.1 污水處理廠址選擇
污水廠廠址選擇應遵循下列各項原則
1、應與選定的工藝相適應
2、盡量少佔農田
3、應位於水源下游和夏季主導風向下風向
4、應考慮便於運輸
5、充分利用地形
本開發區在總體規劃、專業規劃及開發區建設中,已按自然地形,用地規劃預留了污水處理廠位置。
3.2 污水污泥處理工藝選擇
3.2.1 水質
根據《江陰臨港新城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江陰臨港新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委員會「污水處理廠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專家組意見」,開發區管委會參照類似地區的污水水質及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18918-2002) 提出污水處理廠進、出水水質指標列於表3.1 污水處理廠進、出水水質指標
單位:毫克/升 表3.1

序號

項目

原污水質

出水水質

1

BOD5

160

20

2

CODCr

400

60

3

SS

125

20

4

TN

45

20

5

NH3—N

28

8(15)

6

TP

5

1

3.2.2 污水、污泥處理工藝選擇
1. 處理工藝流程選擇應考慮的因素
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系指在保證處理水達到所要求的處理程度的前提下,所採用的污水處理技術各單元的有機組合。
在選定處理工藝流程的同時,還需要考慮各處理單元構築物的形式,兩者互為制約,互為影響。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的選定,主要以下列各項因素作為依據。
① 污水的處理程度
② 工程造價與運行費用
③ 當地的各項條件
④ 原污水的水量與污水流入工程
該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約2.5萬噸,屬於中小規模的污水處理廠。按《城市污水處理和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要求推薦,20萬t/d規模大型污水廠一般採用常規活性污泥法工藝,10-20萬t/d污水廠可以採用常規活性污泥法、氧化溝、SBR、AB法等工藝,小型污水廠還可以採用生物濾池、水解好氧法工藝等。對脫磷脫氮有要求的城市,應採用二級強化處理,如A2 /O工藝,A/O工藝,SBR及其改良工藝,氧化溝工藝,以及水解好氧工藝,生物濾池工藝等。
A2O工藝污水處理量:25000m3/d
氧化溝工藝污水處理量:3000m3/d
SBR工藝污水處理量:5000m3/d
2.適合於中小型污水處理廠的除磷脫氮工藝
該污水處理廠要求對原水中的氮、磷有比較好的去除,應採用二級強化處理。根據《城市污水處理和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推薦,以及國內外工程實例和豐富的經驗,比較成熟的適合中小規模具有除磷、脫氮的工藝有:AA /O 工藝,A/O 工藝,SBR及其改良工藝,氧化溝及其改良工藝。A/O工藝、AA/O工藝、各種氧化溝工藝、SBR工藝這些從活性污泥法派生出來的工藝都可以實現除碳、除氮、除磷三種流程的組合,都是比較實用的除磷脫氮工藝。
一、A2O處理工藝

(1)A2/O 處理工藝是Anaerobic-Anoxic-Oxic 的英文縮寫,它是厭氧-缺氧-好氧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簡稱,A2/O 工藝是在厭氧-好氧除磷工藝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該工藝同時具有脫氮除磷的功能。
(2)A2/O 工藝的特點:
A:厭氧、缺氧、好氧三種不同的環境條件和不同種類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機配合,能同時具有去除有機物、脫氮除磷功能;
B:在同時脫氮除磷去除有機物的工藝中,該工藝流程最為簡單,總的水力停留時間也少於同類其它工藝。
C:在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下,絲狀菌不會大量繁殖,SVI 一般小於100,不會發生污泥膨脹。
D:污泥中含磷量高,一般為2.5%以上。
由於該設計對脫氮除磷有要求故選取二級強化處理,並且污水處理量25000m3/d。所以A2O工藝符合要求。因為這種工藝具有較好的除P脫N功能;具有改善污泥沉降性能的作用的能力,減少的污泥排放量;具有提高對難降解生物有機物去除效果,運行效果穩定;技術先進成
熟,運行穩妥可靠;管理維護簡單,運行費用低;沼氣可回收利用;國內工程實例多,容易獲得工程設計和管理經驗技術先進成熟,運行穩妥可靠,最為重要的是該工藝總水力停留時間少於其他同類工藝,節省基建費用,佔地面積相對較小,在市場經濟的形勢下,寸土寸金,該工藝無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3.A2/O 法同步脫氮除磷工藝的原理:
A2/O 分為三大部分,分別為厭氧、缺氧、好氧區。原污水從進水井內首先進入厭氧區,同步進入的還有從沉澱池排出的含磷迴流污泥,本反應器的主要功能是釋放磷,同時部分有機物進行氨化。污水經過第一厭氧反應器進入缺氧反應器,本反應器的首要功能是脫氮,硝態氮是通過內循環由好氧反應器送來的,循環的混合液量較大,一般為2Q(Q——原污水流量)。混合液從缺氧反應器進入好氧反應器——曝氣器,這一反應器單元是多功能的,去觸BOD ,硝化和吸收磷等項反應都在本反應器內進行。這三項反應都是重要的,混合液中含有NO3-N ,污泥中含有過剩的磷,而污水中的BOD 則得到去除。流量為2Q的混合液從這里迴流缺氧反應器。
選定核心構築物後,本設計的工藝流程也就相應確定了。
3.3 主要生產構築物工藝設計
3.3.1 進水泵房
污水進水泵房由格柵間、泵房組成(泵房配電間設於離泵房不遠的地方,具體布置見污水廠平面總體布置圖,另外廠內另設有集中變配電間、中控室)。
⑴ 格柵間平面尺寸:長×寬=7.15 米×6.60 米,地下深6.53 米,為鋼筋砼結構,格柵間內設三道進口粗格柵,兩道為機械格柵,另一道為人工輔助格柵。機械格柵寬1.00 米,高2.70 米,柵條間隙20 毫米,安裝傾角600 ,機械除渣。人工格柵(在機械格柵檢修時做應急用)寬2.00 米,高2.70 米,柵條間隙、安裝傾角均同機械格柵。
⑵ 泵房採用半地下室鋼筋砼結構,平面尺寸:長× 寬=8.00 米× 16.60 米,地下埋深6.78 米,採用立式污水泵抽升污水,泵房內設五台型號為250QW700—11—37 的立式污水泵(四用一備)。單泵流量為690 米3/時,揚程為11.5 米,轉速970 轉/分,電機功率37 千瓦。每台泵出水管上設微阻緩閉止回閥,起吊設備採用電動單梁起重機,最大起重量為2 噸。
3.3.2 細格柵和沉砂池
共設兩道進口細格柵,安裝在出水井與沉砂池的連接渠道上,用於去除進廠污水中較大的漂浮物和懸浮物,以保證後續處理工藝的安全運行。細格柵(一期)分兩組設置,每組設2 道進口機械弧形細格柵(旋轉角為90。)及1 道人工應急格柵(國產),渠寬為1.3m,柵隙寬為10mm,最大過柵流速為0.9m/s 。格柵的運行由格柵前、後水位差自動控制。柵渣由設於平檯面以下的國產無軸螺旋輸送器輸出後外運處置。沉砂池採用了旋流式沉砂池(分兩組設2 池,型號旋流式沉砂池Ⅱ7),單池直徑為3.05m、池深為3.13m,採用氣提排砂,在排砂之前有一氣洗過程,這使得排出的砂含有機物較少,有利於污水的後續生物處理及泥砂的處置。由兩座沉砂池排出的泥砂經2 台國產的砂水分離器處理後外運處置。
3.3.3 A2/O 池
A2/O 生物池分兩組(共2 座),污泥負荷為0.12kgBODs/(kgMLSS·d),污泥濃度為3.3 g/L,單池平面尺寸為51.80m×38.7m(包括隔牆厚度),池深為5.2 m(有效水深為4.5 m),每池分三區即厭氧區、缺氧區及好氧區,厭氧區設4台、缺氧區設4 台進口潛水攪拌機,單台攪拌機的功率為2.3 kW。好氧區設有2938 個進口膜式微孔曝氣器,曝氣量為1~3m3 /( h × 個)。每池設有3 根進氣總管,每根總管設有1 個進口電動空氣調節蝶閥(用於調節供氧量)。A2/O 工藝需有大量的混合液迴流(一般為處理水量的2~4 倍),這使得其能耗較高。為此,在設計時結合了循環流式生物池的特點,採用了類似氧化溝循環流式水力特徵的池型,省去了混合液迴流以降低能耗,同時在該池中獨辟厭氧區除磷及設置前置反硝化區脫氮等有別於常規氧化溝的池體結構,充氧方式採用高效的鼓風微孔曝氣、智能化的控制管理,這大大提高了氧的利用率,在確保常規二級生物處理效果的同時,經濟有效地去除了氮和磷。該系統較常規A2/O 工藝降低能耗約0.045(kW·h)/m3。

④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的設計

污水處理工程是城市市政建設、工業企業建設或排污達標治理的一個重要部分,其建設須按國家基本建設程序進行,現行的基本建設程序一般分編制項目建議書、項目可行性研究、項目工程設計、工程和設備招投標、工程施工、竣工驗收、運行調試和達標驗收幾個步驟。這些建設步驟基本包括了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它們也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項目立項階段。該階段需根據城市市政規劃或環境保護部門要求,分析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階段以確定項目為中心,一般由建設單位或其委託的設計研究單位編制項目建議書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國家計劃部門、投資銀行或企業計劃部門論證便可獲得立項,對於某些小規模項目,只編制污水處理工程方案設計,並通過投資部門的論證便可立項。第二階段工程建設階段。包括工程設計、工程和設備招投標、工程施工、竣工驗收等過程。
設計的前期工作
設計的前期工作主要是可行性研究,以可行性研究報告(大型、重要的項目)或工程方案設計(小型、簡單的項目)的文件形式表達,主要是論證污水處理項目的必要性、工藝技術的先進性與可靠性、工程的經濟合理性,為項目的建設提供科學依據。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國家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主要內容如下。
①總論項目編制依據、自然環境條件(地理、氣象、水文地質)、城市社會經濟概況或企業生產經營概況;城市或企業的排水系統現狀、污染源構成、污水排放量現狀、污水水質現狀、項目的建設原則與建設范圍、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污水處理要求目標(設計進水、出水水質)。
②工程方案污水處理廠廠址選擇及用地;污水處理工藝方案比較(比較方案工藝技術與總體設計、工藝構築物及設備分析、技術經濟比較),處理水的出路(回用水深度處理工藝選擇);工程近、遠期結合問題;節能、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推薦方案設計(污水污泥及回用水處理工藝系統平面及高程設計、主要工藝設備及電氣自控、土建工程、公用工程及輔助設施);生產組織及勞動定員。
③工程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工程投資估算原則與依據;工程投資估算表;資金籌措與使用計劃。
④工程進度安排。
⑤經濟評價總論(工程范圍及處理能力、總投資、資金來源及使用計劃);年經營成本估算;財務評價。⑥研究結論、存在問題及建議。
初步設計
初步設計的主要目的如下:①提供審批依據,進一步論證工程方案的技術先進性、可靠性和經濟合理性;②投資控制,提供工程概算表,其總概算值是控制投資的主要依據,預算和決算都不能超過此概算值;③技術設計,包括工藝、建築、變配電系統、儀表及自控等方面的總體設計及部分主要單元設計,各專業所採用的新技術論證及設計;④提供施工准備工作,如拆遷、征地三通(水、電、路)一平(牆)並與有關部門簽訂合同;⑤提供主要設備材料訂貨要求,即設備與主材招標合同的技術規格書的依據,包括污水、污泥、電氣與自控、化驗等方面設備與主材的工藝要求、性能、技術規格、數量。初步設計的任務包括確定工程規模、建設目的、投資效益,設計原則和標准、各專業個體設計及主要工藝構築物設計、工程概算、拆遷征地范圍和數量、施工圖設計中可能涉及的問題及建議。初步設計的文件應包括設計(計算)說明書、工程量、主要設備與材料、初步設計圖紙、工程總概算表。初步設計文件應能滿足審批、投資控制、施工圖設計、施工准備、設備訂購等方面工作依據的要求。
1.初步設計
(1)設計依據①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准文件;②建設單位(甲方)的設計委託書;③其他有關部門的協議和批件;④建設單位(甲方)提供的設計資料清單(名稱、來源、單位、日期)。
(2)城市或企業概況及自然條件①城市現狀與總體規劃,或企業生產經營現狀及發展。②自然條件方面資料a.氣象,包括氣溫、濕度、雨量、蒸發量、冰凍期及凍土深度冰溫、風向等;b.水文,包括地表水體的功能、地理位置、方向、水位、流速、流量等,地下水的分布埋深、利用等。工程地質,包括污水處理廠建址地區的地質鑽孔柱狀圖、地基承載能力、地震等級等。③有關地形資料,包括污水處理廠及相關地區的地形圖。·④城市污水排放現狀及環境污染問題。
(3)處理要求污水排放應達到國家的排放標准或環境保護部門要求。
(4)工程設計①設計污水處理水質水量在分析排水系統污水的平均流量、高峰流量、現狀流量、預期流量等水量資料基礎上,確定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包括2012年處理能力和總處理能力);根據城市或企業排污狀況,在分析主要污染源(必要時作一定時間污染源監測)和混合污水現狀監測資料的基礎上,確定污水廠設計進水水質指標。②廠址選擇說明結合城市現狀和總體規劃,具體說明廠址選擇的原則和理由,並說明已選廠址的地形、地質、用地面積及外圍條件(即三通一平)③工藝流程的選擇說明主要說明所選工藝方案的技術先進性、合理性,尤其要說明所採用新技術的優越性(技術經濟方面)和可靠性(技術方面)o④工藝設計說明說明所選工藝方案初步設計的總體設計(平面和高程布置)原則,並說明主要工藝構築物的設計(技術特徵、設計數據、結構形式、尺寸)⑤主要處理設備說明說明主要設備的性能構造、材料及主要尺寸,尤其是新技術設備的技術特徵、構造形式、原理、施工及維護使用注意事項等。
(5)處理廠內輔助建築(辦公、化驗、控制、變配電、葯庫、機修等)和公用工程(供水、排水、采膠、道路、綠化)的設計說明
(6)處理廠自動控制和監測設計說明
(7)處理廠污水和污泥的出路
(8)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2.工程量列出本工程各項構(建)築物及廠區總圖所涉及的混凝土量、鋼筋混凝土土量、建築面積等。
3.設備和主要材料量、挖土方量、回填土方量列出本工程的設備和主要材料清單(名稱、規格、材料、數量)。
4.工程概算書說明概算編制依據、設備和主要建築材料市場供應價格、其他間接費情況等。列出總概算表和各單元概算表。說明工程總概算投資及其構成。
5.設計圖紙各專業(工藝、建築、電氣與自控)總體設計圖(總平面布置圖、系統圖),比例尺(1:200)~(1:1000),主要工藝構築物設計圖(平面、豎向),比例尺(1:100)~(1:200)。

⑤ 污水處理廠實習報告

摘要: 本文介紹廣州市黃埔開發區污水處理廠的總體情況.

關鍵詞: 污水處理
一.實習目的:

生產實習是學生大學學習很重要的實踐環節。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畢業生必的必修課,它不僅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還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更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生產實習使我更深入地接觸專業知識,進一步了解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了解環境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理論和實際相沖突的難點問題,並通過撰寫實習報告,使我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具體內容:

(一)西區污水處理廠

實習時間:2004年10月19日――2004年11月29日

1.污水廠概況: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是開發區管委會投資的重點環保工程,總廠位於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志誠大道西22號(西基工業區),佔地面積7.86萬平方米。日處理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3萬噸,遠景規劃為9萬噸。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總廠於1992年9月破土動工,1994年8月建成投產。自建廠以來,本廠堅持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將人的管理作為質量管理的關鍵,生產運行管理作為質量管理的核心,設備管理作為質量管理的基礎,重視好每一環節,保證了污水處理的出水水質全部達到設計要求並優於設計規定的國家二級排放標准。重視和加強技術改造,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999年和2001年被評為全國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先進單位和廣東省先進單位。本廠是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高等院校的定點實習基地。

2001年6月,本廠順利通過ISO14000:1996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全國首家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城市污水處理廠。

該廠下轄污水處理總廠外圍8個提升泵站、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出口加工區)污水處理廠、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永和經濟區(台商投資區)污水處理廠。總廠採用外圍泵站提升輸水的形式,收集並處理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區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該廠的主要職能是負責污水泵站、污水處理、污泥處理的安全、正常運行,確保進廠的污水經處理後全部達標排放。總廠的職能部門有廠長室、副廠長室、生產科、技術科、綜合科、辦公室等。

生產科的主要崗位有泵站運行操作、污水處理操作、污泥處理操作、化驗及倉庫管理等.

2.處理工藝:

西區總廠採用以葉輪表面曝氣為主體的傳統活性污泥法工藝,全部使用國產設備。污水處理採用各種方法,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污水處理方法分類:

(1). 物理處理法。如過濾法、沉澱法。

(2). 物理化學法。如混凝沉澱法。

(3). 生物處理法。利用微生物來吸附、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機物,把不穩定的有機物降解為穩定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活性污泥法是生物處理法的一種。

活性污泥法工藝是應用最廣泛的廢水好氧生化處理技術,其主要由曝氣池、二沉沉澱池、曝氣系統以及污泥迴流系統等組成。

廢水經初次沉澱池後與二次沉澱底部迴流的活性污泥同時進入曝氣池,通過曝氣,活性污泥呈懸浮狀態,並與廢水充分接觸。廢水中的懸浮固體和膠狀物質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營養,代謝轉化為物質細胞,並氧化成為最終產物(主要是CO2)。非溶解性有機物需先轉化成溶解性有機物,而後才能被代謝和利用。廢水由此得到凈化。凈化後廢水與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澱池內進行分離,上層出水排放,分離濃縮後的污泥一部分返回曝氣池,以保證曝氣池內保持一定濃度的活性污泥,其餘為剩餘污泥,由系統排出。

活性污泥反應的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 BOD負荷率(F/M),也稱為有機負荷率(2). 水溫(3). PH值(4). 溶解氧(5). 營養平衡(6).有毒物質

曝氣裝置:

1. 鼓風曝氣裝置

(1)微氣泡曝氣器(2)中氣泡曝氣器(3)水力剪切型空氣曝氣器(4)水力沖擊式空氣曝氣器

2. 機械曝氣器

(1)豎軸式機械曝氣器(2)卧軸式機械曝氣器

3.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運行方式

(1)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2)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3)分段曝氣活性污泥法

(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5)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

(6)高負荷活性污泥法

(7)淺層曝氣、深水曝氣、深井曝氣活性污泥法

(8)純氧曝氣活性污泥法

(9)氧化溝工藝

(10)序批活性污泥法

用傳統的好氧活性污泥法處理工業廢水是一種即經濟、凈化效果又好的方法,缺點是廢水中污染物的濃度會發生變化,特別是一些有抑製作用的污染物對細菌活性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在傳統法的基礎上,馴化好氧活性污泥,馴化後的活性污泥可以抗拒高濃度污染物的抑製作用,例如用馴化後的混合菌可連續降解有毒有機氯化物,有效地提高了凈化效果。另外,傳統活性污泥法的的污泥產生量比較大,這也是傳統活性污泥法的一個比較大的缺點。

西區總廠的工藝流程示意圖如下:

下圖是西區總廠鳥瞰效果圖:

3.西區總廠設計參數:

◎處理規模:總設計處理規模為9萬噸/日,目前首期設計處理規模為3萬噸/日。

◎採用的主要工藝:以葉輪表面曝氣為主的傳統活性污泥法。

◎設計進水水質:COD≤500mg/LSS≤250mg/LBOD5≤200mg/L

◎設計出水水質:COD≤120mg/LSS≤30mg/LBOD5≤30mg/L

本廠執行《廣東省地方標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出水水質標准為

COD≤60mg/LSS≤30mg/LBOD5≤30mg/L

目前實際處理情況(平均日處理水量24000噸,其中70%以上是工業廢水。)

項目
進水(mg/L)
出水(mg/L)
處理效率(%)

COD
544
48.1
91.2

BOD5
270
9.8
96.4

SS
278
28.7
89.7

主要構築物:

序號
構築物名稱
構築物類型
規格(L×B×H, m)
有效容積(m3)
數量

1
曝氣沉砂池
曝氣沉砂池
13.5×2.5×3.78
109
1

2
一沉池
輻流式沉澱池
D=20, H=5.65
1104
2

3
曝氣池
表面曝氣式生化池
12×12×4.5
648
10

4
二沉池
輻流式沉澱池
D=34, H=4.15
3282
2

5
濃縮池
重力濃縮池
D=9, H=8.6
365
2

主要設備

設備名稱
型號規格
生產廠家
數量
備注

格柵清污機
XGS1350-1200
唐山清源環保公司
1
柵距10mm,節距100mm

砂水分離器
LSSF-260B
南京藍深制泵集團
1

一沉池刮泥機
D20
江都給水排水設備製造廠
2
單臂周邊傳動幅流式刮泥機

一沉池排泥泵
AS55-4CB
南京藍深制泵集團
2

曝氣機
PE150
安徽第一紡織機械廠
10
SIEMENS 變頻器無級調速

污泥迴流泵
WQ-300-15
南京藍深制泵集團
4

二沉池刮吸泥機
D34
江都給水排水設備製造廠
2
雙臂周邊傳動幅流式刮吸泥機

帶式壓濾機
DYL-2000
河南商城環保廠
2
POWTRAN-RICH 變頻器無級調整濾帶速度

羅茨鼓風機
SSR-100
山東章晃機械工業有限公司
2
SIEMENS 變頻器無級調速

剩餘污泥泵
AS75-4CB
南京藍深制泵集團
2

濾帶沖洗泵
IS65-40-250
湖北石首水泵廠
2

污泥輸送泵
80WJ4012
上海利工泵業有限公司
2
化工耐腐蝕泵,SIEMENS 變頻器無級調速

加葯計量泵
JD
天津市通用機械廠
2

空氣壓縮機
V-0.3/10
廣州天河華僑企業公司華通壓縮機廠
1
移動式空氣壓縮機

二氧化氯消毒器
HT908-500
深圳歐泰華有限公司
1

主要化驗項目:

化學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5
曝氣池混合液MLSS
迴流污泥MLSS
懸浮物SS

PH值
總氮TN
30分鍾沉降比SV
污泥指數SVI
氨氮NH3-N

總磷TP
磷酸鹽PO43--P
含水率
有機物
氯化物

(二)東區污水處理廠概況:

參觀時間:2004年11月28日上午

1.廠區概況 :

東區污水處理廠位於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出口加工區)宏光路,是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利用奧地利的國際貨款興建的。一期設計處理規模為2.6萬噸/日,處理東區的工業及生活污水,採用SBR工藝,基本上都採用進口設備,污水以自流方式進廠。

2.處理工藝: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或間隙式活性污泥法,簡稱為SBR工藝,是近十幾年來活性污泥處理系統中較為引人注目的一種廢水處理工藝,按字面的解釋就是按程序、一批一批地生化處理污水。

SBR是現行的活性污泥法的一個變型,它的反應機制以及污染物質的去除機制和傳統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僅運行操作不一樣。

SBR操作模式由進水、反應、沉澱、出水和待機等5個基本過程組成。從污水流入開始到待機時間結束算做一個周期。在一個周期內,一切過程都在一個設有曝氣或攪拌裝置的反應池內依次進行,這種操作周期周而復始地反復進行,以達到不斷進行污水處理的目的。

進水工序:進水工序是反應池接納污水的過程。

反應工序:當廢水注入達到預定容積後,進行曝氣或攪拌,以達到反應目的(去除BOD、硝化、脫氮脫磷)。

沉澱工序:停止曝氣和攪拌,活性污泥絨粒進行重力沉澱和上清液分離。

排水工序:排出活性污泥沉澱後的上清液,作為處理後的出水,一直排放到最低水位。反應池底部沉降的活性污泥大部分作為下個處理周期的迴流污泥使用,過剩的剩餘污泥引出排放。

待機工序:沉澱之後到下個周期開始的期間。

SBR工藝的設備和裝置

(1). 潷水器:電動機械搖臂式、套筒式、虹吸式、旋轉式、浮筒式等。

(2). 曝氣裝置:機械曝氣、鼓風曝氣。

(3). 閥門、排泥系統。

(4). 自動控制系統。

SBR法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1). SBR法將生化處理過程的進水、曝氣、沉澱、排水以及閑置再生等幾個步驟都集中在一個設備或池子里進行了,因此處理的基本工藝是調節池→SBR,流程變得非常簡短,設備也少,便於操作和維修。

(2). 在SBR里,除了有曝氣進行的好氧生化之外,還有一個較長時段的好氧微生物不承受有機負荷的再生期,以及厭氧微生物的水解過程。所以SBR法的沉降性能好,出水清澈。而因此就可以維持SBR的高污泥濃度,從而獲得高負荷,並具有超常的處理效率和處理難生化污水的能力。

(3). 在SBR的運行周期內,進水、曝氣、沉降、排水、閑置等程序的時間,完全可以根據水質、水量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因此適應性強,方便調試和正常操作。

(4). 由於污泥有一個再生過程,又可以保持高濃度,所以污泥不僅性狀良好,易於脫水干化,而且產泥率低。

(5). SBR不僅生物量大,而且生物相當豐富,因此具有較好的脫氮能力。

(6). 由於流程短、設備少,取消了二沉池、刮泥機及連接管路等,因此基建投資省

3.處理工藝流程圖:

(三) 永和污水處理廠概況:

1.廠區概況:

永和污水處理廠位於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永和經濟區(台商投資區)永順大道旁,一期工程污水處理量為2000噸/日,主要採用以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生物膜法)為核心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輔以粗細格柵機、沉砂池等預處理設施,處理永和經濟區以工業廢水為主的污水。目前正在建設二期工程,二期工程採用柔性生化污水處理系統,日污水處理量為6000噸。

2.處理工藝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一樣,同屬於好氧生物處理方法。但活性污泥法是依靠曝氣池中懸浮流動著的活性污泥來去除有機物的,而生物膜法是依靠固著於固體介質表面的微生物來去除有機物的,因而這種方法亦稱為生物過濾法。

生物膜法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固著於固體表面上的微生物對廢水水質、水量的變化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活性污泥法相比,管理較方便;由於微生物固著於固體介質表面,即使增殖速度較慢的微生物也能生息,從而構成穩定的生態系;高營養級的微生物越多,污泥量自然就越少。一般認為,生物過濾法比活性污泥法的剩餘污泥量要少。

當然,由於固著於固體介質表面的微生物量較難控制,因而在運轉操作上伸縮性差;又由於濾料表面積小,BOD容積負荷有限,因而空間效果差;加之採用自然通風供養,在生物膜內層往往形成厭氧層,從而縮小了具有凈化功能的有效容積。然而由於新工藝新濾料的研製成功,生物膜法作為良好的好氧生物處理技術仍被廣泛地應用著。

生物膜法分為以下三類:

(1). 潤壁型生物膜法。廢水和空氣沿固定的或轉動的接觸介質表面的生物膜流過,如生物濾池和生物轉盤等。

(2). 浸沒型生物膜法。接觸濾料固定在曝氣池內,完全浸沒在水中,採用鼓風曝氣,如接觸氧化法。

(3). 流動床型生物膜法。使附著有生物膜的活性炭、砂等小粒徑接觸介質懸浮流動於曝氣池中。

3.處理工藝流程:

下圖是永和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永和污水處理廠設計進、出水水質與實際情況的對照。

項目
設計進水(mg/L)
設計出水(mg/L)
實際進水范圍

BOD5
180
30
15~40

COD
300
80
60~140

SS
250
70
50~150

油脂
30
10
未測

三.實習總結:

此次在黃埔開發區污水處理廠的實習,使我在學生階段能夠最大程度深入學習活性污泥法的處理工藝.活性污泥法是目前處理城市和工業污水普遍採用的好氧生化處理技術.其工藝流程較為簡單,處理成本低,而處理效果好,BOD/COD去除率高,因而能得到廣泛的青睞.隨著工藝技術的提高,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應用.SBR法電氣化和自動化要求程度高, 並具有超常的處理效率和處理難生化污水的能力,極大地節約勞力和用地面積,是較為先進且前景較好的處理工藝.

⑥ 去關於污水處理廠處理的實踐報告3000個字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世界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為實現經濟的持續穩定的發展,必須解決好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環境污染特別是水污染的問題日趨嚴重。城鎮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2002年全國工業和城鎮生活廢水排放總量為439.5億噸,比上年增加1.5%。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207.2億噸,比上年增加2.3%;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232.3億噸,比上年增加0.9%,其中僅有10%得到處理。[1]生活污水中含有較高的氮、磷等營養物質,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是導致水域富營養化污染的主要原因。2002年監測數據顯示,遼河、海河水系污染嚴重,劣V類水體佔60%以上;淮河幹流水質以III-V類水體為主,支流及省界河段水質仍然較差;黃河水系總體水質較差,幹流水質以III-IV類水體為主,支流污染普通嚴重;松花江水系以III-IV類水體為主;珠江水系水質總體良好,以II類水體為主;長江幹流及主要一級支流水質良好,以II類水體為主。由於「污染性」造成的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嚴重製約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丞待解決。目前我國水污染控制的重點已從以工業點源為主,逐步轉變為以城市污水污染為主的控制。根據預測 [2],到2010年我國城市污水排放總量為1050億m3,城市污水處理率要達到50%,預計需新建污水處理廠1000餘座,而決定城市污水處理廠投資和運行成本的主要因素是污水處理工藝和技術的選擇,因此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效、低耗、能滿足排放要求、基建和運行費用低的污水處理新技術和新工藝,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研究和應用領域共同關注的問題
長期以來,城市生活污水的二級生物處理多採用活性污泥法,它是當前世界各國應用最廣的一種二級生物處理流程,具有處理能力高,出水水質好等優點。但卻普遍存在著基建費、運行費高,能耗大,管理較復雜,易出現污泥膨脹、污泥上浮等問題,且不能去除氮、磷等無機營養物質。對於我國這樣一個資源不足、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並不適合中國國情。由於污水處理是一項側重於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工程,因此在建設和實際運行過程中常受到資金的限制,使得治理技術與資金問題成為我國水污染治理的「瓶頸」。歸納起來,目前在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研究和應用領域,普遍存在的問題有:
(1)採用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往往基建費、運行費高,能耗大,管理較復雜,易出現污泥膨脹現象;工藝設備不能滿足高效低耗的要求。
(2)隨著污水排放標準的不斷嚴格,對污水中氮、磷等營養物質的排放要求較高,傳統的具有脫氮除磷功能的污水處理工藝多以活性污泥法為主,往往需要將多個厭氧和好氧反應池串聯,形成多級反應池,通過增加內循環來達到脫氮除磷的目的,這勢必要增加基建投資的費用及能耗,並且使運行管理較為復雜。
(3)目前城市污水的處理多以集中處理為主,龐大的污水收集系統的投資遠遠超過污水處理廠本身的投資,因此建設大型的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生活污水,從污水再生回用的角度來說不一定是唯一可取的方案。
因此,如何使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朝著低能耗、高效率、少剩餘污泥量、最方便的操作管理,以及實現磷回收和處理水回用等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已成為目前水處理技術研究和應用領域共同關注的問題,就要求污水處理不應僅僅滿足單一的水質改善,同時也需要一並考慮污水及所含污染物的資源化和能源化問題,且所採用的技術必須以低能耗和少資源損耗為前提。
三、生物膜法處理工藝在生活污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發展
在污水生物處理的發展和應用中,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一直占據主導地位。隨著新型填料的開發和配套技術的不斷完善,與活性污泥法平行發展起來的生物膜法處理工藝在近年來得以快速發展。由於生物膜法具有處理效率高,耐沖擊負荷性能好,產泥量低,佔地面積少,便於運行管理等優點,在處理中極具競爭力。
1.生物膜法凈化污水機理
污水中有機污染物質種類繁多,成分復雜。但對於生活污水來說,其有機成分歸納起來主要包括:蛋白質(40%-60%),碳水化合物(25%-50%)和油脂(10%),此外還含有一定量的尿素[3]。生物膜法依靠固定於載體表面上的微生物膜來降解有機物,由於微生物細胞幾乎能在水環境中的任何適宜的載體表面牢固地附著、生長和繁殖,由細胞內向外伸展的胞外多聚物使微生物細胞形成纖維狀的纏結結構,因此生物膜通常具有孔狀結構,並具有很強的吸附性能。
生物膜附著在載體的表面,是高度親水的物質,在污水不斷流動的條件下,其外側總是存在著一層附著水層。生物膜又是微生物高度密集的物質,在膜的表面上和一這深度的內部生長繁殖著大量的微生物及微型動物,形成由有機污染物 →細菌→原生動物(後生動物)組成的食物鏈。生物膜是由細菌、真菌、藻類、原生動物、後生動物和其他一些肉眼可見的生物群落組成。其中細菌一般有:假單苞菌屬、芽苞菌屬、產鹼桿菌屬和動膠菌屬以及球衣菌屬,原生動物多為鍾蟲、獨縮蟲、等枝蟲、蓋纖蟲等。後生動物只有在溶解氧非常充足的條件下才出現,且主要為線蟲。污水在流過載體表面時,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並通過氧向生物膜內部擴散,在膜中發生生物氧化等作用,從而完成對有機物的降解。生物膜表層生長的是好氧和兼氧微生物,而在生物膜的內層微生物則往往處於厭氧狀態,當生物膜逐漸增厚,厭氧層的厚度超過好氧層時,會導致生物膜的脫落,而新的生物膜又會在載體表面重新生成,通過生物膜的周期更新,以維持生物膜反應器的正常運行。
生物膜法通過將微生物細胞固定於反應器內的載體上,實現了微生物停留時間和水力停留時間的分離,載體填料的存在,對水流起到強制紊動的作用,同時可促進水中污染物質與微生物細胞的充分接觸,從實質上強化了傳質過程。生物膜法克服了活性污泥法中易出現的污泥膨脹和污泥上浮等問題,在許多情況下不僅能代替活性污泥法用於城市污水的二級生物處理,而且還具有運行穩定、抗沖擊負荷強、更為經濟節能、具有一定的硝化反硝化功能、可實現封閉運轉防止臭味等優點。
通過人工強化作用將生物膜引入到污水處理反應器中,便形成了生物膜反應器。近年來,物物膜反應器發展迅速,由單一到復合,有好氧也有厭氧,逐步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生物處理系統。
填料是生物膜技術的核心之一,它的性能對廢水處理工藝過程的效率、能耗、穩定性以及可靠性均有直接關系。
2、厭氧生物膜法處理工藝在生活污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1)、復雜物料的厭氧降解階段
在廢水的厭氧處理過程中,廢水中的有機物經大量微生物的共同作用,被最終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水、硫化氫和氨。在此過程中,不同的微生物的代謝過程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形成復雜的生態系統。對復雜物料的厭氧過程的敘述,有助於我們了解這一過程的基本內容。所謂復雜物料,即指那些高分子的有機物,這些有機物在廢水中以懸浮物或膠體形式存在。
復雜物料的厭氧降解過程可以被分為四個階段。
水解階段:高分子有機物因相對分子質量巨大,不能透過細胞膜,因此不可能為細菌直接利用。因此它們在第一階段被細菌胞外酶分解為小分子。例如纖維素被纖維素酶水解為纖維二糖與葡萄糖,澱粉被澱粉酶分解為麥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質被蛋白酶水解為短肽與氨基酸等。這些小分子的水解產物能夠溶解於水並透過細胞膜為細菌所利用。
發酵(或酸化)階段:在這一階段,上述小分子的化合物在發酵細菌(即酸化菌)的細胞內轉化為更為簡單的化合物並分泌到細胞外。這一階段的主要產物有揮發性脂肪酸(簡寫作VFA)、醇類、乳酸、二氧化碳、氫氣、氨、硫化氫等。與此同時,酸化菌也利用部分物質合成新的細胞物質,因此未酸化廢水厭氧處理時產生更多的剩餘污泥。
產乙酸階段:在此階段,上一階段的產物被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氫氣、碳酸以及新的細胞物質。
產甲烷階段:這一階段里,乙酸、氫氣、碳酸、甲酸和甲醇等被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細胞物質。
在以上階段里,還包含著以下這些過程:a、水解階段里有蛋白質水解、碳水化合物的水解和脂類水解;b、發酵酸化階段包含氨基酸和糖類的厭氧氧化與較高級的脂肪酸與醇類的厭氧氧化;c、產乙酸階段里有從中間產物中形成乙酸和氫氣和由氫氣和 氧化碳形成乙酸;d、甲烷化階段包括由乙酸形成甲烷和從氫氣和二氧化碳形成甲烷。除以上這些過程之外,當廢水含有硫酸鹽時還會有硫酸鹽還原過程。復雜化合物的厭氧降解可以利用圖來表述(見圖1)
(2)厭氧生物膜法處理工藝的應用研究進展
a、厭氧濾器(AF)
厭氧濾器是60年代末由美國McCarty 等在Coulter等研究基礎上發展並確立的第一個高速厭氧反應器。傳統的好氧生物系統一般容積負荷在2KgCOD/(m3?d)以下。而在AF發明之前的厭氧反應器一般容積負荷也在4-5kgCOD/(m3?d)以下。但AF在處理溶解性廢水時負荷可高達10-15 kgCOD/(m3?d)。[4]因此AF的發展大大提高了厭氧反應器的處理速率,使反應器容積大大減少。
AF作為高速厭氧反應器地位的確立,還在於它採用了生物固定化的技術,使污泥在反應器內的停留時間(SRT)極大地延長。McCarty發現在保持同樣處理效果時,SRT的提高可以大大縮短廢水的水力停留時間(HRT),從而減少反應器容積,或在相同反應器容積時增加處理的水量。這種採用生物固定化延長SRT,並把SRT和HRT分別對待的思想推動了新一代高速厭氧反應器的發展。
SRT的延長實質是維持了反應器內污泥的高濃度,在AF內,厭氧污泥的濃度可以達到10-20gVSS/L。AF內厭氧污泥的保留由兩種方式完成:其一是細菌在AF內固定的填料表面(也包括反應器內壁)形成生物膜;其二是在填料之間細菌形成聚集體。高濃度厭氧污泥在反應器內的積累是AF具有高速反應性能的生物學基礎,在一定的污泥比產甲烷活性下,厭氧反應器的負荷與污泥濃度成正比。同時,AF內形成的厭氧污泥較之厭氧接觸工藝的污泥密度大、沉澱性能好,因而其出水中的剩餘污泥不存在分離困難的問題。由於AF內可自行保留高濃度的污泥,也不需要污泥的迴流。
在AF內,由於填料是固定的,廢水進入反應器內,逐漸被細菌水解酸化、轉化為乙酸和甲烷,廢水組成在不同反應器高度逐漸變化。因此微生物種群的分布也呈現規律性。在底部(進水處),發酵菌和產酸菌佔有最大的比重,隨反應器高度上升,產乙酸菌和產甲烷菌逐漸增多並佔主導地位。細菌的種類與廢水的成分有關,在已酸化的廢水中,發酵與產酸菌不會有太大的濃度。
細菌在反應器內分布的另一特徵是反應器進水處(例如上流式AF的內部)細菌由於得到營養最多因而污泥濃度最高,污泥的濃度隨高度迅速減少。
污泥的這種分布特徵賦予AF一些工藝上的特點。首先,AF內廢水中有機物的去除主要在AF底部進行(指上流式AF),據Young和Dahab報道[4], AF反應器在1m以上COD的去除率幾乎不再增加,而大部分COD是在0.3m以內去除的。因此研究者認為在一定的容積負荷下,淺的AF反應器比深的反應器能有更好的處理效率。其次,由於反應器底部污泥濃度特別大,因此容易引起反應器的堵塞。堵塞問題是影響AF應用的最主要問題之一。據報道,上流式AF底部污泥濃度可高達60g/L。厭氧污泥在AF內的有規律分布還使得反應器對有毒物質的適應能力較強,可以生物降解的毒性物質在反應器內的濃度也呈現出規律性的變化,加之厭氧生物膜形成各種菌群的良好共生體系,因此在AF內易於培養出適應有毒物質的厭氧污泥。例如在處理三氯甲烷和甲醛廢水中,發現AF反應器內的污泥產生了良好的適應性,這些有毒物質的去除效果和允許的進液濃度逐漸上升。AF同時也具有較大的抗沖擊負荷能力。一般認為在相同的溫度條件下,AF的負荷可高出厭氧接觸工藝2~3倍,同時會有較高的COD去除率。
AF在應用上的問題除了堵塞和由局部堵塞引起的溝流以外,另一個問題是它需要大量的填料,填料的使用使其成本上升。由於以上問題,國外生產規模的AF系統應用也不是很多。據Le-ttinga在1993年估計,國外生產規模的AF系統大約僅有30~40個。[4]
作為升流式厭氧濾池的革新技術——厭氧膜床(S?pecial Anaerobic Film Bed, SAFB),採用較大顆粒及孔隙率的填料代替傳統的小粒徑填料,有效地解決了反應器的堵塞問題。厭氧膜床具有如下特點:
有效克服了厭氧濾池易堵塞和出水水質差的缺點;
生物固體濃度高,因此可獲得較高的有機負荷;
在厭氧膜床內微生物通過附著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以及懸浮於填料孔隙間形成細菌聚集體,因此在厭氧膜床內可以保持較高的生物量。因此可縮短水力停留時間,耐沖擊負荷能力較強;
啟動時間短,停止運行後再啟動也較容易;
不需要迴流污泥,運行管理方便;
在水量和負荷有較大變化的情況下,耐沖擊性較好。
b、厭氧流化床反應器(AFBR)
在流化床系統中依靠在惰性的填料微粒表面形成的生物膜來保留厭氧污泥,液體與污泥的混合、物質的傳遞依靠使這些帶有生物膜的微粒形成流態化來實現。
流化床反應器的主要特點可歸納如下:
流態化能最大程度使厭氧污泥與被處理的廢水接觸;
由於顆粒與流體相對運動速度高,液膜擴散阻力小,且由於形成的生物膜較薄,傳質作用強,因此生物化學過程進行較快,允許廢水在反應器內有較短的水力停留時間;
克服了厭氧濾器堵塞和溝流問題;
高的反應器容積負荷可減少反應器體積,同時由於其高度與直徑的比例大於其它厭氧反應器,因此可以減少佔地面積。
但是,厭氧流化床反應器存在著幾個尚未解決的問題。其一,為了實現良好的流態化並使污泥和填料不致從反應器流失,必須使生物膜顆粒保持均勻的形狀、大小和密度,但這幾乎是難以做到的,因此穩定的流態化也難以保證。[5]其次,一些較新的研究認為流化床反應器需要有單獨的預酸化反應器。同時,為取得高的上流速度以保證流態化,流化床反應器需要大量的迴流水,這樣導致能耗加大,成本上升。由於以上原因,流化床反應器至今沒有生產規模的設施運行。有人認為它在今後應用的前景也不大。[5]
c、厭氧附著膜膨脹床反應器(AAFEB)
厭氧附著膜膨脹床(Anaerobic Attached Film Expanded Bed)是Jewell等人在1974年研究和開發出來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與生物流化床相比,區別在於載體的膨脹程度。以填料層高度計,膨脹床的膨脹率約為10%~20%,此時顆粒間仍保持互相接觸,而流化床則為20%~70%。Bruce J.Alderman等[6]通過對比厭氧膨脹床、滴濾池和活性污泥法等工藝的經濟性,發現對於小型污水處理廠而言,厭氧膨脹床後續滴濾池的設計是最為經濟的選擇,能耗量少,污泥產率量低。但目前此工藝仍主要停留在小試和中試研究階段。
綜上所述,採用厭氧生物膜反應器為主體的厭氧處理技術,作為生活污水處理的核心方法,在技術上已經成熟,並且較之其它方法有獨到的一些優勢。但是,厭氧方法在濃縮營養物(氮和磷)方面效果不大,同時它僅能除去部分病源微生物。此外,殘存的BOD、懸浮物或還原性物質可能影響到出水的質量。所以厭氧生物膜反應器要成為完整的環境治理技術,合適的後處理手段必不可少。
3、好氧生物膜法處理技術——生物接觸氧化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由生物濾池和接觸曝氣氧化池演變而來的。早在20世紀30年代,已在美國出現生產型裝置。當時的生物接觸氧化池,填料的材質是砂石、竹木製品和金屬製品,主要用於處理低濃度、低有機負荷的污水,它克服了活性污泥法在處理此類污水時,因污泥流失而不能維持正常運行的缺點,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進入70年代,隨著大孔徑、高比表面積的蜂窩直管填料和立體波紋塑料填料的出現,使生物接觸氧化法的應用范圍得到拓寬,它不僅可用於處理生活污水,而且可用於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和有毒有害工業廢水,與其他生物處理方法相比,展現出了優越性,我國在70年代開始對生物接觸氧化法進行了研究,第一座生產性試驗裝置用於處理城市污水,在處理效果、動力消耗、經濟效益和管理維護等方面都明顯優於活性污泥法。與活性污泥法比較,生物接觸氧化具有以下主要優點:①生物接觸化法以填料作為載體,供生物群棲息生長,形成穩定的生態體系,有較高的微生物濃度,一般可達10~20g/l;氧的利用率高,可達10%。具有較高的耐沖擊負荷能力和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剩餘污泥量少。②生物接觸氧化法可以充分利用絲狀菌的強氧化能力且不產生污泥膨脹。並且不需要象活性污泥法那樣採用污泥迴流以調整污泥量和溶解氧濃度,易於管理和操作。隨著十餘年的大量實踐,對氧化池結構形式、填料的品種和安裝方式、供氣裝置的種類和布置形式等方面進行了不斷創新、不斷優化。目前,生物接觸氧化技術已經廣泛應用處理生活污水、生活雜用水和不同有機物濃度的工業廢水。
填料是微生物棲息的場所、生物膜的載體。填料的表面生長生物膜,生物膜的新陳代謝過程使污水得利凈化。填料的性能直接影響著生物接觸氧化技術的效果和經濟上的合理性,因而填料的選擇是生物接觸氧化技術的關鍵。
填料的特性取決於填料的材質和結構形式。填料的材質應具有分子結構穩定、抗老化、耐腐蝕和生物穩定性好等特性。填料的結構形式應具有比表面積大、空隙率高、硬度高、有布水布氣和切割氣泡的功能。填料之間的空隙在外力作用下可發生變化,有利於剝落的生物膜及時排出填料區,以及填料的體積應具有可壓縮性,並在復原後不發生變形,便於運輸和安裝。
固定化載體的發展
(1)固定式填料
固定式填料以蜂窩狀及波紋狀填料為代表,多用玻璃鋼、各種薄形塑料片構成。新近有陶土直接燒結生產的陶瓷蜂窩填料,孔形為六角形,孔徑在20~100mm之間。由於比表面積小,生物膜量小,表面光滑,生物膜易脫落,填料橫向不流通,造成布氣不均勻,易堵塞以至無法正常運轉,且造價較高,近年來,此類填料已逐漸淘汰。
(2)懸掛式填料
懸掛式填料包括軟性、半軟性及組合填料、軟性填料,理論比表面積大,空隙率>90%,掛膜快,空隙的可變性使之不易堵塞,而且造價低,組裝方便,出水穩定,處理效果較好,COD和BOD5去除率達80%以上。但廢水濃度高或水中懸浮物較大時,填料絲會結團,大大減少了實際利用的比表面積,且易發生斷絲、中心繩斷裂等情況,影響使用壽命,其壽命一般為1~2年。半軟性填料,具有較強的氣泡切割性能和再行布水布氣的能力、掛膜脫膜效果較好、不堵塞;COD和BOD去除率在70-80%。使用壽命較軟性填料長。但其理論比表面積較小(87-93m2/m3)生物膜總量不足影響污水處理效果,且造價偏高。
組合式填料,是鑒於軟性、半軟性存在的上述缺點並吸取軟性填料比表面積大、易掛膜和半軟性填料不結團,氣泡切割性能好而設計的新型填料,在填料中央設計半軟性部件支撐著外圍的軟性纖維束,其平面有如盾形,故又稱盾式填料。其比表面積1000~2500 m2/m3,空隙率98%-99%,具有掛膜快,生物總量大,不結團等優點。污水處理能力優於軟性、半軟性填料,在正常水力負荷條件下COD去除率70%-85%,BOD5去除率達80%~90%,與之類似的還有燈籠式(或龍式)和YDT彈性立體填料。
(3)分散式填料
分散式填料包括堆積式、懸浮式填料,種類繁多。特點是無需固定和懸掛,只需將之放置於處理裝置之中,使用方便,更換簡單。北京曉清環保公司的多孔球形懸浮填料和北京桑德公司的SNP無剩餘污泥懸浮填料等,具有充氧性能好,掛膜快,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江西萍鄉佳能環保工程公司新近開發的堆積式填料—球形輕質陶料,填料粒徑2~4 mm,有巨大的比表面積,使反應器中單位體積內可保持較高的生物量,而且填料上的生物膜較薄,其活性相對較高,具有完全符合曝氣生物濾池填料的國際性能標准,在法國承建的我國大連馬欄河污水處理廠使用,這是我國新型填料開發的一項重大突破。
四、水解酸化—好氧活性污泥工藝在生活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城市污水經厭氧處理後,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要達到二級出水標准,需要相當長的停留時間,結果使厭氧處理雖然在運行管理費用上佔有優勢,但在基建投資上卻失去了競爭力。因此從微生物和化學角度講,厭氧處理僅僅提供了一種預處理,它一般需要後處理方能滿足新的污水排放標准。印度和南美國家在積極推廣應用厭氧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同時,普遍意識到由於厭氧處理後氮和磷基本上沒有去除,因此對厭氧出水進一步處理很有必要。缺乏合適的後處理技術,是導致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在生活污水處理領域應用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已有的小試實驗結果表明,兩級厭氧系統組合可以獲得良好的處理效果。但目前,在實際生產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仍然是厭氧與好氧組合系統。在印度,氧化塘是最常用的後處理方法。經厭氧、氧化塘兩級處理後的出水BOD5、CODcr和TSS去除率分別為87%、81%和90%。在巴西NovaVista市的7000人生活污水處理工程中,以及哥倫比亞Bucarmanga鎮的160000人生活污水處理工程中,後處理均採用的是兼性氧化塘。在墨西哥的厭氧生活污水處理工程中,後處理方法比較多樣化,二沉池+氯消毒、淹沒濾池+二沉池+氯消毒、氧化溝等,最後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網或用於農灌。在日本,城鎮生活污水一般採用厭氧消化+好氧活性污泥法聯合處理、厭氧濾池+好氧濾池以及厭氧濾池+接觸氧化法組合處理。並且最新研製的具有脫氮除磷功能的高級型JOHKASO小型家用生活污水凈化器系統,廣泛應用於分散處理生活污水方面。[7]厭氧和好氧生物處理技術的組合能夠有效的去除大部分有機和無機污染物。厭氧生物專家G·Lettinga教授斷言厭氧處理生物技術如果有合適的後處理方法相配合,可以成為分散型生活污水處理模式的核心手段,這一模式較之於傳統的集中處理方法更具有可持續性和生命力,尤其適合發展中國家的情況。[8]
厭氧-好氧組合處理工藝,充分發揮了厭氧技術節能、好氧技術高效的優勢,成為目前污水處理工藝發展的主要趨勢。在國外,由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和好氧生物膜反應器組成的厭氧—好氧組合處理工藝一直是研究的重點,[9,10,11]並針對組合工藝的硝化/反硝化性能和動力學機理展開了較為深入的研究。[12,13]近年來,Ricardo Franci Goncalves等[14,15]進行的小試和中試的研究結果表明,採用UASB和淹沒式曝氣生物濾池(BF)組合工藝處理生活污水,兩段HRT分別為6h和0.17h時系統對CODcr 、BOD5 和SS去除率均在90%以上,並且該組合系統相對單一的UASB污水處理系統而言,有更好的穩定出水水質的作用。當BF段的污泥迴流至UASB段時,厭氧反應器內有機物甲烷化的能力提高,使產氣量增加、剩餘污泥量減少,可以減少甚至省去污泥濃縮池和消化池。
由於以UASB為主體的厭氧-好氧組合處理工藝,受溫度的影響較大,特別是在低溫條件下,系統的性能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Igor Bodik等[16]通過中試試驗研究了厭氧折流板生物濾池反應器和淹沒式曝氣生物濾池組合工藝低溫下處理生活污水時的脫氮性能。系統經過一年的運行,在厭氧段和好氧段的水力停留時間分別為15 h和4h的條件下,即使環境溫度低於10℃(平均氣溫5.9℃),對CODcr、BOD5和SS的去除率仍達80%左右。低溫使硝化的活性受到一定的影響,溫度在4.5-23℃范圍內,TKN的去除率在46.4-87.3%間變化,並且該系統也具有一定的反硝化功能,為低溫環境下生活污水的脫氮處理提供了參考。

⑦ 2017年污水處理廠個人總結

在公司領導和污水處理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讓污水處理廠得到了很大的技術改進。我為你整理了2017年污水處理廠個人總結,希望可以幫到您。

2017年污水處理廠個人總結篇1

克騰旗污水處理廠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各班組職工辛勤努力、協同合作下,確保完成了污水處理廠的穩定達標運行。現將2014年克旗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匯報如下:

一、克旗污水處理廠節能減排完成情況

克旗污水處理廠嚴格按公司及上級建設、環保、財政、水利、紀檢等部門要求,嚴格管理、常抓不懈保障了污水處理廠穩定達標運行。克旗污水處理廠自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末,共處理廢水423萬噸,處理負荷率達到77.3%,日均處理量達到1.16萬噸,進水COD平均濃度450.4mg/L,出水COD平均濃度65.0mg/L,實現化學需氧量減排1630噸;進水氨氮平均濃度58.2mg/L,出水氨氮平均濃度24.8mg/L,實現氨氮減排151.3噸;出水指標全部達到國家城鎮污水排放二級標准。

克騰旗污水處理廠在線監測數據與赤峰市環保局監測平台實時連接,定期向上級環保部門,建設部門、發改部門報送日報、周報、月報、季報、年度核查等材料;迎接國家環保部核查組、自治區環保廳檢查組、東部督查中心檢查組、赤峰市環保局檢查組、赤峰市環境監察大隊、赤峰市環境監測站、旗政府、旗機關等多次檢查。圓滿完成各級環保、建設等部門安排布置的任務。

二、克旗污水處理廠各車間設備運行情況

克旗污水處理廠經過5年的運行,由於設備老化、冬季凍脹、進水水質不穩定、泥沙過多等原因,設備出現故障的頻次增多,磨損嚴重。如:進水格柵間及一泵房由於進水水質不穩定,瞬時流量不易控制,泥沙、雜物過多等原因導致格柵不能正常運轉,已經影響到污水處理廠的正常穩定運轉,導致污水處理效果降低。為保證污水穩定達標,針對設備出現的故障,特別是進水格柵故障、污水提升泵故障、風機故障等我廠多次組織人員進行清淤、維修。保證了設備的正常運轉。安裝的COD在線監測設備、氨氮在線監測設備全部進行了比對監測驗收,比對結果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並於通過了赤峰市環保局的驗收。

三、化驗室方面

克旗自來水公司水質化驗室按公司要求對生活飲用水、污水進行化驗。共對生活飲用水水源井、清水廠出廠水、管網末梢水檢驗58次;完成污水自檢項目7項(水溫、PH、COD、氨氮、SS、溶解氧),並對污水在線監測系統出現故障後進行人工補測數據。檢驗結果均符合國家標准。

四、克什克騰旗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及管網擴建工程、中水回用和污泥處理工程進度情況。

克什克騰旗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總投資9946.40萬元,2014年完成提標改造工程綜合設備間、綜合制水車間、MBBR池改造、復合水解池、污泥泵房等建設工程,完成電纜鋪設、設備采購安裝等工作。進入調試運行階段,並於年底前完成環保驗收。

中水回用及污泥處理工程計劃完成項目前期手續,計劃2015年9月開工建設。

五、2015年工作計劃

根據2014年各車間設備運行情況,2015年我廠計劃對部分運行時間長,故障率高的設備(如:鼓風機、格柵、水泵)進行專業的維修保養工作;計劃每年2次(氣溫回暖後5月份一次,入冬前10月份一次)對進水格柵間、進水泵房、生物濾池、二泵房沉澱的泥沙進行清理,以保證格柵、污水提升泵的正常運轉;加強化驗室管理,增加檢測項目、檢測頻率,保證實驗質量;努力學習,對污水處理工藝、國家新標准、新方法及污水處理法律法規等進行學習。努力增強員工專業素質、提高職工個人能力保證污水處理廠正穩定達標運行。按公司及上級主管部門要求保證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為克旗的節能減排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7年污水處理廠個人總結篇2

20XX年是廣業環保有限公司運營第二年,半年來我廠在河源分公司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執行集團公司和分公司下達的生產任務和工作思路以安全生產為中心,深化思想工作,轉變工作作風,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三者的豐收,現將半年來的情況匯報如下:

第一、污水廠的穩定運行

1、確立A/A/O工藝運行參數。

我廠外部進水一直與設計值偏差較大,對污水處理系統活性污泥的培養和正常運行造成一定的影響,針對參數的確定,我們將分解成幾個方面:第一:記錄報表的完善和改進,現有的記錄報表有重復有不足,一方面要繼續配合國家環保COD減排核查的記錄要求,一方面要確實全面的反映出整個污水處理廠的運行工況,達到每日數據報表完勝反映出一天的運行狀況。第二:化驗數據的連續性,完整性,化驗項目隨著化驗人員的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化驗項目將穩步的開展起來,我們將根據實際的運行參數的要求逐步調整出一套准確的化驗項目表,使化驗數據完整的反映出工藝運行狀況。第三:建立月統計分析制度。對於每個月的運行參數情況,我們將形成每月的參數統計分析,針對每個月的運行情況建立月度運行檔案,

最終形成完整的運行檔案,為運行參數的確定提供准確記錄和分析。

2、全廠設備的運行維護保養制度的制定和實施

我廠的設備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各種問題,為了確保設備的良好工況的運行,我們將建立一個設備管理體系,在這個設備管理體系中,要涵蓋設備基礎檔案、設備備品庫存量、設備運行時間統計、設備維護統計、設備加油注脂記錄檔案、設備故障統計及分析、設備檢修記錄、設備運行風險性評估等。通過設備管理體系的建立,我們最終將實現各台套設備的穩定、低故障率的運行。

二、實現低成本運行,利潤最大化。

首先我們要建立嚴格的財務制度,建立明晰的財務報表。對於每月必須的財務用度,要從財務管理上把好花錢用錢的關,做好每一筆花出的錢有實效,並對花出的錢辦的事情進行檢查,是否達到目的,分析原因,總結並積累,實現費用使用上多層把關,盡可能從源頭上節約每筆費用。還要建立嚴格的賬、卡、物三者核對制度,嚴格材料庫存管理和用度,做到材料合理用度,杜絕浪費,特別是易損易耗品要做到責任到人,從人為使用上盡可能延長物品的使用期限,從而降低材料的消耗。對於工器具的管理,要建立詳細的個人工具賬,明確工器具使用期限,報損期限等,加強員工對工器具的愛護使用,從而降低生產消耗。除了在財務管理和財務制度上加強管理以外,我們還要積極挖掘運行構築物潛力,從技術上保證運行,降低生產能耗、葯劑消耗等,實現低成本運行,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特別是如何降低一些主要耗能設備的能耗,我們將制定詳盡的技術方案,實現高能耗設備的低能耗運行,把耗電降下來,降低生產運行成本。我們還將加強各方面的管理,從管理中實現低成本運行,通過完善各個環節的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從有序高效的管理中實現成本的進一步降低,達到利潤最大化。

三、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工作團隊

我廠招收的員工基礎較高,普遍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年齡都在25歲上下,可塑形強,這樣的員工隊伍是一支具有很大潛力的年輕團隊,我們將在工作團隊的培養上做相關的工作,計劃通過一年的培訓工作,把我廠的隊伍培養成專業化的工作團隊。根據這個目標,我們將制定出年度的培訓計劃,特別是針對我廠的工藝運行,建立完整的全員培訓計劃,把污水處理廠內的全部的技術環節進行全面系統的培訓,並建立培訓效果檢驗機制,通過書面考核,現場操作,口頭表述等方式檢驗培訓效果,最終達到每個員工對污水處理廠內的各種技術環節做到了解並能夠上手操作。最終實現每個員工的“四懂四會”,即懂污水處理基本知識,懂廠內構築物的作用和管理方法,懂廠內管道分布和使用方法,懂技術經濟指標含義與計算方法、化驗指標的含義及其應用;會合理配氣配泥,會合理調度空氣,會正確迴流與排放污泥,會排除操作中的故障。在全員培訓的同時,我們還將針對每個員工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針對每個員工的不同的特點,通過與員工的交談和溝通,我們將建立一個每個員工的年度發展計劃。通過建立全員的年度發展計劃,把污水處理廠20XX年的各項工作拆解到每個員工計劃當中去,把員工個人的成長和污水處理廠的發展相互有機的結合到一起,實現雙方面共同提高的一個良好局面。在20XX年我們還將組織相關的團體性活動,加強員工之間的團結互助,增進彼此之間的團結和關系,加強團隊的協作能力和凝聚力,讓每個員工有歸屬感,同時還有成就感,在工作中發現自己的價值,建立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念等。

四、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體系

作為一個污水處理廠,安全生產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我們在20XX年將通過建立自上而下的全面的安全管理體系,實現20XX年的安全生產工作。建立的安全管理體系將包含有安全管理制度文件(已制定,需完善);安全知識培訓;安全隱患月排查制度;周安全會議制度;安全資金投入計劃;安全防護用品的采購和投用;周安全員制度的設立和實施;實現車間安全責任落實到具體負責人方式;消防安全制度的建立和消防知識培訓等。通過建立一個完整全面的安全管理體系,我們將實現廠、班組、員工三級的安全管理,每個員工在工作中樹立安全意識,危險操作有安全操作證,工作中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每項工作中有安全檢查和安全提示,月、季度、年度有安全管理工作的匯總,確保20XX年全年安全生產無事故發生。

五、存在的不足和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1、規章制度方面有待進一步的加強和完善;班子成員要帶頭學,思想觀念、業務素質要帶頭提高。

2、與員工和協作隊伍日常溝通不足,要加強班子成員日常工作與員工交流,不能因為工作忙而忽視了與員工的溝通交流,要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3、要加強員工節約意識,單位效益的好壞,員工的成本和節約意識亦是一個控製成本的關鍵,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倡導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倡導新文明,完善各項成本費計劃制度,堵塞漏洞,降低消耗,提高效益。

20XX年下半年工作計劃

1、充分認識構建和諧企業的重大意義,努力把領導班子和員工隊伍建設成為構建和諧企業的組織者,把領導班子成為構建和諧企業的推動者。

2、進一步完善職工民主管理、公開制度,保障廣大職工的政治、經濟、文化權益。

3、按照公司領導的要求,把握好每一個關鍵環節,各項工作要按照公司領導提出的“管理創效”的要求,按程序操作執行、嚴格把控、穩步推進,認真做好各項工作。

4、結合6月份開展的全國安全月活動,發揚成績克服過去的不足,使安全管理工作更上一個台階,確保全年安全無傷亡事故。

總之,半年來的工作成績顯著,但存在的問題也較突出,下半年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有義務把梅縣廣業環保有限公司建設成一支思想作風過硬,團結和諧,清政廉潔,高效務實的團隊,為廣業環保集團的經濟發展及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017年污水處理廠個人總結篇3

一、運行概況

1、工藝控制

我廠1-12月份處理廠累計處理生活污水預計達到1320萬噸,日均處理量約為3.6萬噸,最高日處理量為4.4萬噸,平均進水COD184mg/L,出水COD43.7mg/L,累計削減COD為1852噸;平均進水氨氮22.5mg/L,出水氨氮8.3mg/L,累計削減氨氮為187噸;1-12月份產生剩餘污泥2860噸,共耗用PAM絮凝劑1噸,污泥含水率平均低於80%,其中2860噸剩餘污泥已全部運送至伊春區生活垃圾填埋場進行無害化處理;1-12月份處理廠共用電總量為228萬度,月均耗電量約為19萬度;日均耗電量6246度,平均噸水耗電量為0.173kw/h/噸。

我廠於2014年7月末至8月末對反應池內曝氣設備進行檢修,在檢修結束恢復使用後,反應池內活性污泥出現不同程度的流失及減少,造成生化處理效率下降,出水氨氮超標。通過採取一系列恢復措施後,目前我廠運行穩定,出水水質各項指標平均值檢測情況如下:CODcr36mg/L(標准值≤60mg/L),BOD58.1mg/L(標准值≤20mg/L),SS8mg/L(標准值≤20mg/L),總磷0.3mg/L(標准值≤1.0mg/L),氨氮4.5mg/L(標准值≤15mg/L),符合《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國家一級B標準的規定。

2、設備運行

自2010年10月份運行以來,我廠已經運行4年多,為保障處理廠設備的安全、高效、正常持續運行,今年對設備進行了全方位檢修、更換,除了按照設備說明做好零部件上油潤滑保養工作,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外,目前已經完成的主要工作為:3台曝氣風機的潤滑油及皮帶更換;3台提升泵潤滑油的更換及止回閥的檢修;4台推理器更換潤滑油;壓泥機系統更換潤滑油及高壓清洗系統;8台水閥及氣閥的檢修;16台迴流泵及污泥泵檢修;3#曝氣風機更換扇葉;3#潷水器更換液壓螺桿;紫外消毒設備更換燈管、套管及鎮流器;對生化池曝氣盤進行全面檢修、更換;對生化池在線監測設備(污泥濃度計、溶解氧儀、液位計)進行全面的檢修、更換,;完成對污水廠各池體旁防護欄桿刷漆、防腐工作;完善了中控系統等。,我廠根據實際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逐漸完善設備設施操作規程,並對全部職工進行了培訓,保障污水處理廠設施、設備正常運轉。

3、化驗分析

污水處理廠化驗室通過對進、出水水質開展各項檢測工作,指導配合運營工作。根據化驗室監測結果表明:今年1-8月份我廠運行穩定,出水基本達標,9月、10月出水氨氮出現部分時段超標現象,化驗室在日常水質常規檢測基礎上加大了對各池出水氨氮的檢測頻率,為工藝調整提供依據。從今年10月底開始,出水逐漸恢復到達標,目前各池運行正常,各項污染物指標均達標排放。另外化驗室每月配合伊春市環保局監測站對污水廠水質進行取件監測;配合在線監測設備運營維護商對在線監測設備做比對試驗、保證設備准確度;此外在做好處理廠日常檢測分析工作的同時,化驗室還承擔著相關數據的上報工作。

4、其它

今年我廠接待外來參觀及各級領導部門檢查達10多次,每次都爭取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檢查和參觀任務,對各級領導提出的問題我們積極進行整改,好的意見積極採納。今年年12月2日,市政府白市長、區政府陸區長、園區張主任、市環保局鄭局長、區環保局高局長等帶領專家組蒞臨我廠,在聽取了污水處理廠工作匯報的基礎上,對我廠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了現場檢查,對我廠的整改情況及運行情況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專家組也為我廠的運行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二、人員管理情況

1、人員培訓情況

目前污水處理廠在崗人員18名,其中管理人員3名、運行值班人員8名、化驗2名、財務1名、電氣維修2名、采購1名、廚師1名。今年結合處理廠實際運行,通過輔導+考試的形式,組織全廠人員培訓6次,考核1次。通過一系列的培訓及考核,一方面使全廠職工更詳細的了解我廠運行的工藝流程和對工藝流程會產生較大變化的影響因素,以便在日常運行操作中及時掌控各個工藝參數;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全體職工的專業技術知識及操作水平,為建設一支專業的污水廠員工隊伍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2、管制制度

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是污水處理廠發展的主要方向,今年我廠制定並完善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包括各崗位的崗位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失職追究制度、衛生管理制度、早會制度、化驗室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值班記錄填寫制度及運行報表管理制度,另外還根據實際運行情況,完善了設備操作規程、各類報表及生產資料。通過上述一系列規章制度及規范規程的實施,我廠的管理工作更上一步,為今後的正常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二期工程建設情況

1、二期工程進展情況

由於伊春市城市發展需要,目前我廠已經上馬的二期工程項目預計投資6500萬元,主要建設兩座CASS池、一座格柵間及配套設備、管道及電氣安裝工程。二期項目於2014年6月1日正式開工建設,至今已累計投資3800萬元,目前二期兩座CASS生化反應池土建施工完成,細格柵間主體工程已完成,剩餘格柵間的裝飾裝修部份預計將於明年5月20日前完成,其餘二期配套的土建部份將於5月30日前全部完成並進行設備安裝,約8月底完成全部工作,爭取9月開始進水、調試、運營。

2、目前二期工程的工作重點

目前已經進入冬季,由於伊春市地理氣候因素,不宜繼續施工,當前的工作重點是二期土建工程的越冬防護工作,為明年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礎,我們准備實施的措施是:

1、外牆採用砂石土等不膨脹材料進行回填2米;

2、內池壁粘貼1.2m高保溫板,池內注水3m深;24小時專人巡查、破,削減池內冰水對池壁的內壓力。

3、裸露在外的梁、柱四周採用保溫板或保溫棉覆蓋防護。

4、池體及池壁周圍裝置防護欄桿及警戒標識,加強日常管理和維護。

5、隨時跟蹤天氣變化,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嚴格按照我公司項目部越冬方案實施執行,最大限度地平安順利的渡過這個冬季。

四、2015年工作思路

2015年對於伊春市中心城污水處理廠是非比尋常的一年,明年二期工程將會進入正式運行,屆時整個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量能力將達到10萬噸,更多的壓力代表更多的動力,經過今年全廠設備的檢修,我們相信新的一年,在市、區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公司領導的支持下,我們全體員工必將一如既往,全力以赴,盡最大努力完成新年度各項任務及的工作目標,保證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設備正常運轉,出水達標排放,為污水處理事業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⑧ 參觀污水處理廠實驗報告

給你一個例子:一.實習目的: 生產實習是學生大學學習很重要的實踐環節。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畢業生必的必修課,它不僅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還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更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生產實習使我更深入地接觸專業知識,進一步了解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了解環境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理論和實際相沖突的難點問題,並通過撰寫實習報告,使我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具體內容: (一)西區污水處理廠 實習時間:2004年10月19日――2004年11月29日 1.污水廠概況: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是開發區管委會投資的重點環保工程,總廠位於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志誠大道西22號(西基工業區),佔地面積7.86萬平方米。日處理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3萬噸,遠景規劃為9萬噸。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總廠於1992年9月破土動工,1994年8月建成投產。自建廠以來,本廠堅持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將人的管理作為質量管理的關鍵,生產運行管理作為質量管理的核心,設備管理作為質量管理的基礎,重視好每一環節,保證了污水處理的出水水質全部達到設計要求並優於設計規定的國家二級排放標准。重視和加強技術改造,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999年和2001年被評為全國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先進單位和廣東省先進單位。本廠是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高等院校的定點實習基地。 2001年6月,本廠順利通過ISO14000:1996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全國首家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城市污水處理廠。 該廠下轄污水處理總廠外圍8個提升泵站、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出口加工區)污水處理廠、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永和經濟區(台商投資區)污水處理廠。總廠採用外圍泵站提升輸水的形式,收集並處理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區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該廠的主要職能是負責污水泵站、污水處理、污泥處理的安全、正常運行,確保進廠的污水經處理後全部達標排放。總廠的職能部門有廠長室、副廠長室、生產科、技術科、綜合科、辦公室等。 生產科的主要崗位有泵站運行操作、污水處理操作、污泥處理操作、化驗及倉庫管理等. 2.處理工藝: 西區總廠採用以葉輪表面曝氣為主體的傳統活性污泥法工藝,全部使用國產設備。污水處理採用各種方法,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污水處理方法分類: (1). 物理處理法。如過濾法、沉澱法。 (2). 物理化學法。如混凝沉澱法。 (3). 生物處理法。利用微生物來吸附、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機物,把不穩定的有機物降解為穩定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活性污泥法是生物處理法的一種。 活性污泥法工藝是應用最廣泛的廢水好氧生化處理技術,其主要由曝氣池、二沉沉澱池、曝氣系統以及污泥迴流系統等組成。 廢水經初次沉澱池後與二次沉澱底部迴流的活性污泥同時進入曝氣池,通過曝氣,活性污泥呈懸浮狀態,並與廢水充分接觸。廢水中的懸浮固體和膠狀物質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營養,代謝轉化為物質細胞,並氧化成為最終產物(主要是CO2)。非溶解性有機物需先轉化成溶解性有機物,而後才能被代謝和利用。廢水由此得到凈化。凈化後廢水與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澱池內進行分離,上層出水排放,分離濃縮後的污泥一部分返回曝氣池,以保證曝氣池內保持一定濃度的活性污泥,其餘為剩餘污泥,由系統排出。 活性污泥反應的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 BOD負荷率(F/M),也稱為有機負荷率(2). 水溫(3). PH值(4). 溶解氧(5). 營養平衡(6).有毒物質 曝氣裝置: 1. 鼓風曝氣裝置 (1)微氣泡曝氣器(2)中氣泡曝氣器(3)水力剪切型空氣曝氣器(4)水力沖擊式空氣曝氣器 〖您正瀏覽的文章由第一'範文網www.diYifanwen.com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2. 機械曝氣器 (1)豎軸式機械曝氣器(2)卧軸式機械曝氣器 3.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運行方式 (1)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2)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3)分段曝氣活性污泥法 (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5)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 (6)高負荷活性污泥法 (7)淺層曝氣、深水曝氣、深井曝氣活性污泥法 (8)純氧曝氣活性污泥法 (9)氧化溝工藝 (10)序批活性污泥法 用傳統的好氧活性污泥法處理工業廢水是一種即經濟、凈化效果又好的方法,缺點是廢水中污染物的濃度會發生變化,特別是一些有抑製作用的污染物對細菌活性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在傳統法的基礎上,馴化好氧活性污泥,馴化後的活性污泥可以抗拒高濃度污染物的抑製作用,例如用馴化後的混合菌可連續降解有毒有機氯化物,有效地提高了凈化效果。另外,傳統活性污泥法的的污泥產生量比較大,這也是傳統活性污泥法的一個比較大的缺點。 西區總廠的工藝流程示意圖如下:
下圖是西區總廠鳥瞰效果圖:
3.西區總廠設計參數: ◎處理規模:總設計處理規模為9萬噸/日,目前首期設計處理規模為3萬噸/日。 ◎採用的主要工藝:以葉輪表面曝氣為主的傳統活性污泥法。 ◎設計進水水質:COD≤500mg/LSS≤250mg/LBOD5≤200mg/L ◎設計出水水質:COD≤120mg/LSS≤30mg/LBOD5≤30mg/L 本廠執行《廣東省地方標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出水水質標准為 COD≤60mg/LSS≤30mg/LBOD5≤30mg/L
目前實際處理情況(平均日處理水量24000噸,其中70%以上是工業廢水。) 項目
進水(mg/L)
出水(mg/L)
處理效率(%) COD
544
48.1
91.2 BOD5
270
9.8
96.4 SS
278
28.7
89.7 主要構築物: 序號
構築物名稱
構築物類型
規格(L×B×H, m)
有效容積(m3)
數量 1
曝氣沉砂池
曝氣沉砂池
13.5×2.5×3.78
109
1 2
一沉池
輻流式沉澱池
D=20, H=5.65
1104
2 3
曝氣池
表面曝氣式生化池
12×12×4.5
648
10 4
二沉池
輻流式沉澱池
D=34, H=4.15
3282
2 5
濃縮池
重力濃縮池
D=9, H=8.6
365
2 主要設備 設備名稱
型號規格
生產廠家
數量
備注 格柵清污機
XGS1350-1200
唐山清源環保公司
1
柵距10mm,節距100mm 砂水分離器
LSSF-260B
南京藍深制泵集團
1 一沉池刮泥機
D20
江都給水排水設備製造廠
2
單臂周邊傳動幅流式刮泥機 一沉池排泥泵
AS55-4CB
南京藍深制泵集團
2 曝氣機
PE150
安徽第一紡織機械廠
10
SIEMENS 變頻器無級調速 污泥迴流泵
WQ-300-15
南京藍深制泵集團
4 二沉池刮吸泥機
D34
江都給水排水設備製造廠
2
雙臂周邊傳動幅流式刮吸泥機 帶式壓濾機
DYL-2000
河南商城環保廠
2
POWTRAN-RICH 變頻器無級調整濾帶速度 羅茨鼓風機
SSR-100
山東章晃機械工業有限公司
2
SIEMENS 變頻器無級調速 剩餘污泥泵
AS75-4CB
南京藍深制泵集團
2 濾帶沖洗泵
IS65-40-250
湖北石首水泵廠
2 污泥輸送泵
80WJ4012
上海利工泵業有限公司
2
化工耐腐蝕泵,SIEMENS 變頻器無級調速 加葯計量泵
JD
天津市通用機械廠
2 空氣壓縮機
V-0.3/10
廣州天河華僑企業公司華通壓縮機廠
1
移動式空氣壓縮機 二氧化氯消毒器
HT908-500
深圳歐泰華有限公司
1 主要化驗項目: 化學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5
曝氣池混合液MLSS
迴流污泥MLSS
懸浮物SS PH值
總氮TN
30分鍾沉降比SV
污泥指數SVI
氨氮NH3-N 總磷TP
磷酸鹽PO43--P
含水率
有機物
氯化物 (二)東區污水處理廠概況: 參觀時間:2004年11月28日上午 1.廠區概況 : 東區污水處理廠位於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出口加工區)宏光路,是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利用奧地利的國際貨款興建的。一期設計處理規模為2.6萬噸/日,處理東區的工業及生活污水,採用SBR工藝,基本上都採用進口設備,污水以自流方式進廠。

⑨ 污水處理後水裡含鈣和鎂怎麼處理

鍋爐樹脂再生含鈣廢水處理
含Ca2+,Mg2+,Cl-,SO42-廢水蒸發結晶

生產工藝

() 廢水精製;

(2) 過濾除垢

(3) 蒸發結晶;

(4) 晶體的分離、固廢處理。

根據蒸發結晶方式,三效蒸發結晶法,蒸發器處於負壓狀態操作。

一、廢水中雜質的危害

這些雜質的存在對蒸發器生產產生很大的影響和危害。

a) 硫酸鈣及一些碳酸鹽等難溶鹽在蒸發過程中極易沉澱析出,並附著於加熱管壁上,形成導熱系數很小的垢層,使蒸發器總傳熱系數大幅降低。

b) Ca2+,Mg2+等離子形成的化合物,隨著蒸發濃縮濃度不斷升高,鹵水的沸點升不斷增大,使得傳熱有效溫差降低,料液黏度的增大,則使傳熱系數降低,從而降低了設備的生產能力。

二、 廢水的除雜

凈化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雜質。

l 不溶性雜質的去除,可採用沉降、過濾等固液分離過程。

l 可溶非揮發性雜質的去除,通常採用沉澱法,即加入適當的化學葯劑,使之與雜質成分反應,生成沉澱,再進行固液分離除去。對於鹽鹵,常見雜質成分主要有:Ca2+,Mg2+,Fe2+,Fe3+,SO42-等

化學法;

Mg2+,Fe2+,Fe3+離子與OH-可生成Mg(OH)2(溶度積1.2×10-11),Fe(OH)2(溶度積1.1×10-36)。向鹵水中加入適量的NaOH,Ca(OH)2或其他鹼類物質,可以很徹底的將鎂、鐵離子從鹵水中沉澱出來。

除Ca2+一般是加入Na2CO3生成CaCO3(溶度積0.87×10-8)。

加入適量硫化物CaS的溶解度最低,這是終極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碳化法;

當擁有適宜的CO2源,如較為潔凈的煙道氣或其他CO2來源,可以用CO2碳化代替純鹼除鈣,其反應為:

主要反應:

三、水的澄清、過濾及脫氣

原料水經化學處理,雜質鹽轉化為難溶的固體顆粒,與泥沙等不溶性雜質一起懸浮於鹵水中,要通過沉澱、過濾等處理才能獲得澄清的鹽鹵。

1.水的澄清

水的澄清通常採用沉降池或沉降槽。

化學處理生成的沉澱物質一般粒度很小,為改善沉降分離性能,常使用絮凝劑,使細小的顆粒凝聚為較大的顆粒團而具有較大的沉降速度。常用絮凝劑主要為聚丙烯醯胺(PAM),使用量一般為2~5ppm。

2.水的過濾

沉降處理主要分離力度相對較大的顆粒,其完成液還帶有少量細微的懸浮固體顆粒,通常使用過濾的方法進一步凈化。

使用的過濾裝置主要有砂濾器和精密過濾裝置。

蒸發與結晶

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影響非常小,因此通過蒸發使水汽化,料液不斷濃縮,氯化鈉濃度不斷增大,直至達到過飽和而結晶析出。即氯化鈉結晶所要求的過飽和度是通過蒸發水分而獲得的。

1.三效順流蒸發流程

操作工藝,即原液依次進一效蒸發器、二效蒸發器、三效蒸發器,

濃縮液從三效排出進入到進離心機。蒸發出的高溫冷凝水預熱原料。本套蒸發器每小時蒸汽消耗為0.4噸蒸氣/噸水。熱源為飽和蒸汽,採用從鍋爐來的0.6~0.8Mpa的生蒸汽進入蒸發器加熱室殼程,冷凝後的冷凝水預熱原液後回鍋爐.從末效蒸發器蒸出的二次蒸汽進入直接冷凝器冷凝,不凝氣由真空泵排出。

蒸發器整體採取特殊的結構形式,避免物料在加熱室沸騰產生過飽和度。

通過以上設計基本可以避免微量鈣鎂在加熱管內結垢,從而使設備使用周期大大延長,清洗周期可以滿足要求。

蒸發的計算

在多效蒸發計算中,一般來說,已知條件是:原料液的流量、濃度和溫度;加熱蒸汽的壓強;冷凝器的真空度;完成液的濃度等。

需要求算的項目是:生蒸汽的消耗量;各效的蒸發量;各效的傳熱面積。有時需求算各效濃縮率。

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是採用蒸發系統的物料衡算、熱量衡算和傳熱速率方程式。建立多元方程組求解。

1.總物料衡算

首先,確定計算基準。計算可以單位產品質量、單位原料質量、單位時間產品質量及單位時間原料質量等為計算基準。原則上任意一種都可選用,而且可以互相換算。由於蒸發系統計算需物料衡算與熱量衡算結合進行,採用單位時間產量為計算基準較為方便。

1) 每小時產鹽量G0:

…………………………………………………(1)

式中: G0— 單位時間鹽產量 [kg /h]

G — 年產量 [kg / a]

Ttot— 年工作小時數 [h / a]

2) 每小時耗鹵量F0,總蒸發水量W0,母液量M:

通過物料衡算求得:

總物料衡算 F0 = W0 + G0 + M ……………………(2)

對NaCl衡算 ……………(3)



對水衡算 ……………………(4)

式中: F0— 耗鹵量 [kg / h]

W0— 總蒸發水量 [kg / h]

M — 母液量 [kg / h]

xs — 產品中NaCl含量 [%]

x — 溶液組成 [kg / m3] 或 [%]

下標:

N — 表示NaCl含量

H — 表示水的含量

0 — 表示原料

M — 表示母液

例 XHM— 母液中水的含量 [kg / m3] 或 [%]

3) 蒸發系統蒸發水量W,乾燥水分量Wd

設離心機分離所得濕鹽含水量為 E [%]

由含濕量定義:

得: ……………………(5)

……………………(6)

式中: W0— 總蒸發水量 [kg / h]

Wd— 乾燥水分量 [kg / h]

G0— 單位時間鹽產量 [kg/h]

4) 蒸發系統排出鹽漿量 J

設:鹽漿股液比(wt)為 θ

………………………………………(7)

式中: LM— NaCl結晶夾帶母液量 [kg /kg]

則: …………………………………………(8)

蒸發系統排出鹽漿J:

……………………………(9)

2.系統工藝計算

採用物料衡算熱量衡算結合的系統工藝計算可確定蒸發系統各效、預熱器、閃發器等設備的物料流量及熱傳遞量。

1) 設定操作條件:

(1) 壓差分配:

首先確定首效加熱蒸汽壓強P0和末效二次蒸汽壓強P4,然後進行壓差或溫差分配。制鹽工業中常採用壓差分配對各效操作參數作初步配置,再通過各效有效溫差調整。

(2) 溫差損失

制鹽蒸發器溫差損失主要由料液沸點升造成,此外靜壓差、料液過熱、管路阻力等也是造成溫差損失的因素。

閱讀全文

與年處理3萬噸含nacl廢水蒸發工藝及設備設計前期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乳白色污水污垢怎麼去除 瀏覽:594
東方麗陽凈水器怎麼樣 瀏覽:323
陽離子交換樹脂貯存注意事項 瀏覽:166
污水處理的污泥能幹嘛 瀏覽:154
凈化器怎麼換凈水器濾芯 瀏覽:243
磷化處理的廢水 瀏覽:524
電機灌封環氧樹脂標准 瀏覽:922
空氣凈化器有什麼做用 瀏覽:513
洛陽樹脂彩鋼瓦 瀏覽:965
酚醛樹脂氧化鎂填料 瀏覽:478
樹脂製成超美藝術品 瀏覽:387
超濾器外型尺寸 瀏覽:89
送凈水器是什麼套路 瀏覽:75
污水余氯檢測不能低於多少 瀏覽:328
1公斤等於多少升樹脂 瀏覽:28
污水公司地使用稅 瀏覽:127
i6榮威空調濾芯怎麼裝 瀏覽:481
新陽離子交換樹脂怎麼處理 瀏覽:821
直鏈飽和聚酯樹脂理論 瀏覽:811
凈水器買什麼價格的是不是帶氣泵的好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