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什麼方法處理酸性廢水
不論是有機酸還是無機酸都可用加生石灰(CaO)的方法進行中和,調節到中性,使廢水的PH值為7或其它需要的程度。
酸性物質與生石灰的主要反應是——
(1)有機酸與生石灰的反應主要是:
乙酸與生石灰反應生成乙酸鈣,
CaO+2CH3COOH==Ca(CH3COO)2+H2O;
生石灰加水生成熟石灰,CaO+2H2O= Ca(OH)2。
乳酸與熟石灰反應生成乳酸鈣,
2C3H6O3+Ca(OH)2→(C3H5O3)2Ca+2H2O。
(2)無機酸與生石灰的反應主要是:
硫酸與生石灰反應生成硫酸鈣,H2SO4+ CaO= CaSO4+ H2O,
硫酸鈣CaSO4溶解度不大,其溶解度呈特殊的先升高後降低狀況。如10℃溶解度為0.1928g/100g水(下同),40℃為0.2097,100℃降至0.1619。
硝硫酸與生石灰反應生成硝酸鈣,2HNO3+ CaO= Ca(NO3)2+ H2O,
鹽酸與生石灰反應生成氯化鈣,2HCl+ CaO= Ca(Cl)2+ H2O,
鈣鹽在水溶液中鈣多以陽離子Ca²+的形勢存在;而各種不同的酸根則以不同的陰離子存在如,Cl-,NO3-,SO4 ²-,CH3COO-等等。
廢水處理是環保的需要,那是一項系統工程,用加生石灰(CaO)的方法進行中和處理是其中的重要方法和環節。至於到達標排放和再利用的標准尚有許多工作要做,這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這始終是個重點難點的問題。
⑵ 含鹼廢水應該如何處理
含鹼廢水是指含抄有某些鹼襲類或者ph高於9的廢水。
含鹼廢水處理也通常被我們分為兩類,一種是強鹼性廢水,以另一種是弱鹼性廢水;低濃度鹼性廢水和高濃度鹼性廢水。
含鹼廢水處理方法:
1、酸鹼中和法:採用投加酸性物質處理鹼性廢水,讓兩者中和後,加以過濾使鹼性廢水基本凈化。中和處理被認為是廢水處理中最低要求之一。同時,對部分和全部澄清以及循環加工來說是必要的環節。
2、絮凝法: 鹼性廢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懸浮物質,可以選用投加絮凝劑的方法來處理。印染廠採用鎂鹽凝聚劑有效地去除了鹼性印染廢水處理中的色度,同時明顯降低了COD、PH值和硫化物的濃度,其效果優於鹼式氯化鋁和硫酸亞鐵。自製的具有可調性的鎂鹽凝聚劑不僅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治理成本,具有較好的環境和經濟效益。
3、化學沉澱法: 化學沉澱法是在廢水中加人適當的沉澱劑,使廢水中的有害物質變成難溶物而沉澱除去。
⑶ 請問中和酸性廢水的最經濟的方法是什麼
酸性污水的中和方法可分為:酸性污水與鹼性污水混合中和、投葯中和和過濾中和法等。
(1)酸、鹼污水混合中和
將酸性污水和鹼性污水共同引入中和池中,並在池內進行混合攪拌。中和結果應該使污水呈中性或弱鹼性,即根據酸鹼中和原理計算酸、鹼污水的混合比例或流量,並且使實際鹼性污水的數量略大於計算量。
當酸、鹼污水的流量和濃度經常變化,而且波動很大時,應該分別設置酸、鹼污水調節池加以調節,再單獨設置中和池進行中和反應,此時中和池容積應按1.5-2.Oh的污水量考慮。
(2)投葯中和
酸性污水
中和處理採用的中和劑種類較多,其中碳酸鈉價格昂貴,使用較少,石灰價格便宜,所以使用較廣。用石灰做中和劑能夠處理任何濃度的酸性污水,最常採用的是石灰乳法,氫氧化鈣對污水雜質具有凝聚作用,因此適用於處理含雜質多的酸性污水。
如果污水中含有鐵、鉛、銅、鋅等金屬離子,能消耗氫氧化鈣生成沉澱,因此計算中和葯劑的投加量時,應考慮氫氧化鈣與金屬離子反應所消耗的量。
選擇鹼性葯劑時,不僅要考慮其本身的溶解性,反應速度、成本、二次污染、使用方便等因素,而且還要考慮中和產物的性狀、數量及處理費用等因素。
(3)過濾中和
過濾中和法是使污水流過具有中和能力的濾料,例如石灰石、白雲石、大理石等,適用於中和處理不含其他雜質的鹽酸、硝酸污水和濃度不大於2-3g/L的硫酸污水等,不適於處理含有大量SS、油、重金屬鹽、砷、氟等物質的酸性污水。
過濾中和法的優點是操作管理簡單,出水pH值比較穩定,沉渣少,但進水酸的濃度不能太高。
⑷ 酸鹼廢水回用處理可採用什麼方法處理廢水
酸鹼廢水回用處理方法:
1、浸沒燃燒高溫結晶法
酸鹼廢水回用處理方法就是將煤氣燃燒所產生的高溫氣體直接噴入待蒸發的廢液中,從而去除廢液中的水分,對酸類物資進行濃縮及回收,主要適用於處理大量廢水。
優點:熱效率高,回收的再生酸濃度較高,可達42.6%。
缺點:酸霧大,對設備的防腐蝕要求高,並且需要有可燃氣體的來源。
2、真空濃縮和自然結晶法
該方法主要利用真空減壓法降低含酸廢水的沸點,從而蒸發水分,從而對酸類物質進行濃縮及回收。
優點:自動化程度高,酸霧問題便於解決。
缺點:回收的再生酸濃度較低,僅為18%~20%,耐酸防腐蝕材料使用較多,設備投資較大。
3、自然結晶法
該方法主要是利用含酸廢水製取硫酸亞鐵、硫酸銨等化工原料和化學肥料,充分利用含酸廢水,節約資源。
4、其他方法
滲析法、離子交換法回收酸、鹼物質等辦法。
⑸ 酸鹼廢水怎麼處理
酸鹼廢水就是中和處理,實際操作誰還用酚酞啊,也不是做實驗,一般版都用PH儀它能控制權自動酸鹼,如果一個廠同時有酸鹼廢水,可以先混合,再處理。(前提是廢水中不含其它污染物,比如氰)
有的酸鹼廢水不但要中和,裡面可能還含有機物或重金屬,最好再混凝沉澱處理。
⑹ 酸鹼廢水如何處理
(一)酸鹼中和法(1)
自身中和法利用陽離子交換劑再生排出的廢酸液來中和陰離子交換劑再生排出的廢鹼液,以達到中和目的。自身中和法又有①單池式:將廢酸、廢鹼液都直接排入一個混合池中,經攪拌均勻後排出;②雙池式:同時設置一個廢鹼池和一個混合池,廢鹼液排人廢鹼池儲存,待陽離子交換器再生時,將廢酸、廢鹼液同時排入混合池中和後排出;③三池式:同時設置一個廢鹼池、一個廢酸池和一個混合池。自身中和法的缺點是由於發電廠中排出的廢酸、廢鹼量是不平衡的,不能恰好中和,使處理後的水質達不到排放標准要求,所以往往仍需要加些酸或鹼。
(2)
投葯中和法將鹼性葯劑,如石灰(CaO)、石灰石(CaCO3)、電石渣、苛性鈉(NaOH)、碳酸鈉(Na2CO3)等投入到酸性廢水中,或將酸性葯劑,例如鹽酸(HCl)、硫酸(H2SO4)等,投入到鹼性廢水中,以達到中和目的。中和反應的設備可分中和池和中和塔。中和池一般為地上或地下布置,酸、鹼廢水通過溝道或管道靠位差進入池中,處理後的廢水用泵排出。中和池的優點是系統簡單,運行方便;其缺點是佔地面積較大,防腐、防滲較難做好。中和塔設置於離地面一定高度,將酸、鹼廢水用管道引至中和塔上部,用循環泵使塔中酸鹼混合均勻,處理後的廢水靠位差排出。其優點是塔體防腐較易做好,不存在滲漏問題,且佔地面積較少;其缺點是要求離子交換器再生用泵的壓力相應提高,使排水能直接進入中和塔頂部。為此,離子交換樹脂的耐壓強度和均勻性等均相應要求提高。
(二)弱酸陽離子交換處理
將廢酸、廢鹼液交替通過弱酸陽離子交換樹脂,當酸液通過時,樹脂轉變為H-型(R-Na+HCl→R-H+NaCI),除去廢液中的酸;當鹼液通過時,弱酸樹脂將H+放出,中和廢液中的鹼性物質,樹脂轉變為鹽型(R-H+NaOH→R-Na+H2O),這樣往復交替處理,不需還原再生,就能使處理後的酸鹼廢水基本達到排放標准。該法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我國使用,效果較好,排放合格率達95%。為保證排放pH值全部合格,弱酸樹脂的工作交換容量只能利用70%左右,以防弱酸樹脂層漏H+或OH-。
(三)弱酸、弱鹼離子交換聯合處理
在弱酸離子交換器後串聯一台弱鹼陰離子交換器,以吸收弱酸樹脂層漏出的H+或OH-,且可用足弱酸離子交換樹脂的工作交換容量,使排出液的pH值完全達標。除此之外,還有將含酸廢水排入火電廠水力輸灰系統的灰水中,以中和灰水中的鹼性物質;將含鹼廢水當作濕式文丘里除塵器捕滴器用水.以吸收煙氣中的二氧化硫。
⑺ 鹼性廢水處理採用的處理方法有幾種
鹼性廢水處理採用的處理技術:
1、酸鹼中和法:
採用投加酸性物質處理鹼性廢水,版讓兩者中和後,加以權過濾使鹼性廢水基本凈化。中和處理被認為是廢水處理中最低要求之一。同時,對部分和全部澄清以及循環加工來說是必要的環節。
2、絮凝法:
鹼性廢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懸浮物質,可以選用投加絮凝劑的方法來處理。印染廠採用鎂鹽凝聚劑有效地去除了鹼性印染廢水處理中的色度,同時明顯降低了COD、PH值和硫化物的濃度,其效果優於鹼式氯化鋁和硫酸亞鐵。
3、化學沉澱法:
化學沉澱法是在廢水中加人適當的沉澱劑,使廢水中的有害物質變成難溶物而沉澱除去。
⑻ 廢鹼水處理最常用的方法是什麼呢
廢鹼液的治理一直是困擾我國煉油廠和乙烯廠水污染治理的一個核心問題。隨著高硫原油加工量的增加和乙烯裝置規模的不斷增大,廢鹼液的排放量也隨之增加,對廢鹼液的治理問題引起了研究人員的重視。
石油化工生產過程中,常採用NaOH溶液吸收H2S、鹼洗油品和裂解氣,產生了含有大量污染物的廢鹼液。由於含有硫化物和硫醇等無機和有機硫化物,因而廢鹼液具有難聞的惡臭氣味。廢鹼液具有強鹼性,若不經適當的預處理,高濃度的廢鹼液進入污水生化處理系統後,會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嚴重時可使微生物大量死亡,從而影響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和總排廢水的達標排放。
目前國內乙烯鹼洗廢液的常用預處理和生化處理相結合的辦法治理,即採用中和法、氧化法或生物法進行預處理,然後送入綜合污水處理廠進行生化處理,另外還有綜合利用法、全生物氧化法等,下面分別介紹。
一、酸鹼中和法
1、酸中和法
廢鹼液的pH很高,不能直接排放,需加入廢酸將pH調到中性,中和釋放出的H2S、CO2氣體被汽提出來後另行處理,是一條廢鹼液排放處理的有效途徑。
該方法是先除去廢鹼液中的黃油,然後用98%的濃硫酸將乙烯廢鹼液酸化到pH=2~4左右,在中和罐內進行反應,硫化鈉溶液轉化為硫酸鈉溶液,送到污水廠進行生化後處理排放,中和時產生的H2S、CO2氣體被氣提出來後送到火炬燃燒。
2、CO2中和法
利用乙二醇裝置產生的CO2廢氣與乙烯廢鹼液反應,將廢鹼液中的Na2S、NaOH等轉化成Na2CO3和NaHCO₃,產生的H2S氣體再進行綜合處理,從而達到脫除硫化物和中和廢鹼的目的。乙烯廢鹼液經該法處理後,硫化物質量濃度可以降到40mg/L以下,油含量可以降到檢不出。該法處理後的鹼液中Na2CO3和NaHCO₃的質量分數可以達到20%左右。
CO2中和法工藝流程短,設備簡單,設備材質要求低,該工藝需要附近有廉價的CO2廢氣,且工藝過程產生的H2S需要單獨處理,處理不好會又造成二次污染。
二、氧化法
該法主要是通過各種氧化劑的氧化作用把廢鹼液中的硫化物轉化為無害的硫酸鹽、硫代硫酸鹽、亞硫酸鹽等。採用濕式氧化+EM-BAF(工程菌-曝氣生物濾池)工藝處理,乙烯廢鹼液經濕式氧化預處理後,排放量約為10t/h,COD濃度約為2500mg/L,油≤10mg/L,含有大量無機鹽(如Na+、SO42-等離子),含鹽量≥8%,可生化性差,如排入綜合污水處理廠會造成較大沖擊,因此對WAO處理後的廢鹼液經稀釋後採用EM-BAF工藝進行生化處理。廢鹼液經濕式氧化預處理+EM-BAF處理後,可實現達標排放。
使用氧化法處理一次性投資和運行成本相對較高,而且管線易堵塞,操作壓力高,產生有毒氣體(硫化氫),存在安全風險較高。
三、廢鹼液綜合利用
乙烯鹼洗廢液的綜合利用應該包括以下幾個過程:
(1)除去油類物質(包括懸浮物);
(2)硫化物(包括Na2S和有機硫)和CO32-的利用;
(3)剩餘鹼的利用。
乙烯廢鹼液中的NaOH和Na2S都是鹼法制漿蒸煮液中的有效成分,從理論上講,只要將廢鹼液中的油類物質去除掉,就可以將其用於制漿造紙。對於NaOH和Na2S含量很高,Na2CO3含量也較高的廢鹼液,如能除去其中的CO32-則能夠用來制漿造紙,而Na2CO3含量較低的廢鹼液,可直接用作造紙蒸煮液。
廢鹼液能否用於制漿造紙的關鍵是能否較徹底的除去其中的油類,但按照目前治理廢鹼液的工藝很難達到這樣的要求,除油不凈則所生產的紙張上會帶有無法去除的油漬,此外這一利用方式的實施還有賴於附近有能夠接受這種鹼液的造紙廠。
四、生物處理法
生物處理法是通過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使廢水中的有機物等污染物質被微生物降解並轉化為無害物質的過程。它是目前應用較普遍的廢水處理技術,而且經濟。
通過對曝氣生物濾池工藝的曝氣方式進行了改進,採用隔離曝氣生物濾池工藝的方法對煉油鹼渣進行了中試和工業化生物預處理試驗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試驗效果。在適宜的操作條件下,煉油鹼渣CODCr平均去除率超過85%,硫化物去除率超過99%,石油類污染物的去除率超過85%,酚類污染物的降解率超過88%。
綜上所述,烯廢鹼液處理方法目前以濕式空氣氧化法技術最為成熟,並在國內外石化廠實現了工業應用,但是該技術需在高溫和高壓條件下進行,對反應器(耐高溫、高壓和防腐蝕)要求較高,故設備投資大,且運行費用較高,如廢鹼液成分復雜還容易造成設備運轉不正常。因此鑒於我國石化行業總體技術水平比國外先進水平略低,乙烯廢鹼液成分更復雜,處理上更麻煩,因此在充分利用現行構築物的基礎上,利用生化技術處理乙烯廢鹼液,實現降低成本及達標排放是最適合我國目前國情的技術。
⑼ 酸鹼廢水處理方式有哪些
酸鹼廢水處理方法
酸鹼廢水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如不加治理直接排出,會腐蝕管渠和構築物;排入水體,會改變水體的pH值,干擾,並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和漁業生產;排入農田,會改變土壤的性質,使土壤酸化或鹽鹼化,危害農作物;酸鹼原料流失也是浪費。所以酸鹼廢水應盡量回收利用,或經過處理,使廢水的pH值處在6~9之間,才能排入水體。
酸鹼廢水處理的一般原則是:
(1)高濃度酸鹼廢水,應優先考慮回收利用的廢水處理法,根據水質、水量和不同工藝要求,進行廠區或地區性調度,盡量重復使用:如重復使用有困難,或濃度偏低,水量較大,可採用濃縮的廢水處理法回收酸鹼。
(2)低濃度的酸鹼廢水,如酸洗槽的清洗水,鹼洗槽的漂洗水,應進行中和廢水處理。
對於中和處理,應首先考慮以廢治廢的廢水處理原則。如酸、鹼廢水相互中和或利用廢鹼(渣)中和酸性廢水,利用廢酸中和鹼性廢水。在沒有這些條件時,可採用中和劑廢水處理。
⑽ 鹼性廢水可用什麼處理
1、酸鹼中和法:
採用投加酸性物質處理鹼性廢水。
2、絮凝法:
鹼性版廢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懸權浮物質,可以選用投加絮凝劑的方法來處理
3、化學沉澱法:
化學沉澱法是在廢水中加人適當的沉澱劑,使廢水中的有害物質變成難溶物而沉澱除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