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生化處理中ph消化不了原因及處理措施
生化處理應該先把ph調整好才行,不然微生物都沒法存活,那有怎樣給你分解廢物呢?也可以考慮調整下ph之後,放入一部分微生物加速生化反應速度。
⑵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標有哪些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標包括:混合液懸浮固體(ML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數[污泥體積指數(SVI),污泥密度指數(SDI)。
1、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MLSS),又稱為混合液污泥濃度,表示在曝氣池單位容積混合液內所含的活性污泥固體的總重量,即 MLSS=Ma+Me+Mi+Mii
Ma--具有代謝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體;
Me--微生物(主要是細菌)內源代謝、自身氧化的殘留物;
Mi --由原污水挾入的難為細菌降解的惰性有機物質;
Mii--由污水挾入的無機物質。
表示單位為mg/L混合液,或g/L混合液,g/m3混合液,kg/m3混合液。
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濃度(mixed liquor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MLVSS),表示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機性固體物質部分的濃度,即
MLVSS=Ma+Me+Mi
MLVSS與MLSS的比值以f表示,即
f=MLVSS/MLSS
在一般情況下,f值比較固定,對生活污水,f值為0.75左右。以生活污水為主體的城市污水也同此值。
以上兩項指標都不能精確地表示活性污泥微生物量,而表示的是活性污泥的相對值。但因為其測定簡便易行,廣泛應用於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設計、運行。
2、污泥沉降比(settling velocity,SV),又稱30min沉降率。混合液在量筒內靜置30min後所形成沉澱污泥的容積占原混合液容積的百分率,以%表示。
3、污泥容積指數(sludge volume index,SVI),簡稱污泥指數,其物理意義是在曝氣池出口處的混合液,在經過30min靜沉後,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澱污泥所佔的容積,以mL計。
污泥容積指數的計算式為:
SVI= 混合液(1L)30min靜沉形成的活性污泥容積(mL)/混合液(1L)中懸浮固體乾重(g)
=(SV(mL/L))/(MLSS(g/L))
SVI的表示單位為mL/g,習慣上只稱數字,而把單位略去。
4、污泥密度指數(SDI),指100ml混合液靜止30min後所含活性污泥的g數。單位為g/ml。
一般地, SVI<100 污泥沉降性能較好
100<SVI<200 污泥沉降性能一般
200<SVI 污泥沉降性能差
城市生活污水水質較穩定,其SVI控制在50~150左右。而工業污水水質相差較大,如某些工業污水中COD主要為溶解性有機物,極易合成污泥,且污泥灰份少,微生物數量多,所以雖然其SVI偏高,但卻不是真正的污泥膨脹。反之,如果污水中含無機懸浮物多,污泥的密度大,SVI低,但其活性和吸附能力不一定差。
⑶ 生物脫氮除磷處理化學工業污水有什麼要求嗎
SICOLAB整理採取生物脫氮除磷的污水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生物脫氮除磷時,系統中有毒害和抑制性物質的允許濃度宜通過試驗或按有關資料確定;
2 生物脫氮除磷時,污水BOD5與總氮之比宜大於4,BOD5與總磷之比宜大於17;
3 進水BOD5不能滿足脫氮除磷要求時,應外加碳源;
4 好氧段(池)剩餘鹼度宜大於70mg/L(以CaCO3計)。
二、採用缺氧/好氧(ANO)工藝脫氮時,反應池容積可採用下列方法計算:
1 採用污泥負荷法,好氧段(池)容積可按公式(3-1)計算,容積應滿足按BOD5負荷和總氮負荷計算的結果,缺氧段(池)容積可按好氧段(池)容積的1/3~1/4取值。
2 採用硝化反硝化動力學法計算:
1)好氧段(池)容積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Vn——缺氧段(池)容積(m³);
N0——生物反應系統進水總氮濃度(mg/L);
Ne——生物反應系統出水總氮濃度(mg/L);
Kde——脫氮速率{kg[N]/(kg[MLSS]·d)};
Kde(20)——20℃的脫氮速率,無數據時可取0.03{kg[N]/(kg[MLSS]·d)}~0.06{kg[N]/(kg[MLSS]·d)};
X——生物反應池內混合液懸浮固體平均濃度(g[MLSS]/L);
△Xv——排出生物反應系統的揮發性懸浮固體量(kg[VSS]/d)。
三、缺氧/好氧工藝主要設計參數宜根據試驗或相似污水運行數據確定,無數據時可按下列數據取值:
1 BOD5污泥負荷宜取0.05kg[BOD5]/(kg[MLSS]·d)~0.15kg[BOD5]/(kg[MLSS]·d);
2 總氮污泥負荷不宜大於0.05kg[TN]/(kg[MLSS]·d);
3 混合液懸浮固體平均濃度宜取2.5g[MLSS]/L~4.5g[MLSS]/L;
4 污泥齡宜取11d~23d;
5 污泥迴流比宜取50%~100%;
6 混合液迴流比宜取200%~400%;
7 污泥產率宜取0.3kg[VSS]/kg[BOD5]~0.6kg[VSS]/kg[BOD5]。
四、採用厭氧/缺氧/好氧工藝脫氮除磷時,反應池好氧段(池)、缺氧段(池)的容積可按本規范第2條的規定計算。厭氧段(池)的容積可按水力停留時間計算,水力停留時間宜為1h~2h。
五、厭氧/缺氧/好氧工藝主要設計參數宜根據試驗或相似污水運行數據確定,無數據時宜按下列數據取值:
1 BOD5污泥負荷宜取0.1kg[BOD5]/(kg[MLSS]·d)~0.2kg[BOD5]/(kg[MLSS]·d);
2 混合液懸浮固體平均濃度宜取2.5[MLSS]/L~4.5g[MLSS]/L;
3 污泥齡宜取10d~20d;
4 污泥迴流比宜取20%~100%;
5 混合液迴流比宜大於或等於200%;
6 污泥產率宜取0.3kg[VSS]/kg[BOD5]~0.6kg[VSS]/kg[BOD5]。
六、厭氧/缺氧/好氧工藝脫氮除磷時,可根據進水水質和處理要求,經技術經濟分析比較後,選擇各種改進型的工藝。
七、生物除磷的剩餘污泥宜採用機械濃縮。
⑷ 什麼是活性污泥性能,對污水底物去除有何影響 急,急,急!!!!!!!!!!!!!!!!!!!!!
可能是污泥負荷增加,曝氣池溶解氧不夠,發生污泥膨脹了,絲狀菌污泥膨脹。你找個溶氧儀測一下
⑸ 污水處理上什麼是生化泥
什麼是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
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也叫生化泥,生物活性泥污水處理法實際上就是人工製作小型濕地環境,主要原理是通過微生物進行分解。生物處理的目的是去除有機物和植物性營養物,以及通過生物絮凝去除膠體顆粒,同時也可以獲得能量
和產品,主要機理是微生物代謝。廣泛適用於城市污水(99%以上)和各種工業有機廢水處理。按照微生物對氧的需求、生物法可分好氧、缺氧、厭氧3類;按微生物的生長方式分懸浮生長、固著生長、混合生長3類。此外,還可以按操作條件(負荷、溫度、連續性等)和用途分類。
選用生物處理方法前必須判斷廢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在微生物作用下,某種物質改變原來的結構和性質的難易程度),不同的物質被分解的難易程度天差地別,因此在設計污水處理方案之前,就要詳細考察相關的數據,可結合相關「鑒定和評價有機污染物可生化降解性的方法」進行考察計算。
活性污泥法是懸浮生長型好氧生物法。活性污泥由好氧和兼性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苗、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及其代謝的和吸附的有機物、無機物組成,具有降解廢水中有機物能力,顯示生物化學活性。活性污泥法凈化廢水包括吸附、二沉池及污泥迴流設備組成,
(也有些可部分利用無機物)的代謝和固液分離三個主要過程,系統由曝氣池、二沉池和淤泥迴流設備組成。
活性污泥法影響因素及工藝參數,描述活性污泥系統的工藝參數包括3類:曝氣池工藝參數、二沉池的工藝參數、整個工藝系統的參數。這些參數互相聯系。任——參數的變化都會影響到其他參數。
1·入流水質水量:這是活性污泥系統設計運行的基礎參數,必須准確計量。因為供氧的限制,進水的有機物濃度不能太高,且營養應全面。細胞組成中,C, H, O, N約佔90%——97% ,其餘為無機元素,主要是P。處理生活污水和性質濃度與之相近的工業廢水不需加營養物。某些工業廢水需加N, P使營養比達到BOD5:N:P- 100:5:1。同時還要參考《進水中的抑制物濃度應低於毒性限量》
2·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 MLSS)包括活細胞、無活性又難降解的內源代謝殘留物、有機物和無機物,前不類有機物約占固體成分的75%——85%。用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濃度(MLVSS)指標不包括無機
物,更准確反映活性物質量,但測定稍麻煩。對給定廢水MLVSS/MLSS介於0.75——0.85之間。為了維持曝氣池中的污泥濃度在適當水平,通常採用二沉池沉澱污泥迴流。
3·有機負荷有進水負荷和去除負荷兩種,前者指單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要保證——定的處理效果所能承受的有機物量;後者指單位重最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去除的有機物量。有時也用單位爆氣池容積作為基準。
4·剩餘污泥排放量和污泥齡:微生物代謝有機物的同時增殖,剩餘污泥排放量等於新凈增污泥。
5·混合液溶解氧濃度:混合液溶解氧濃度溶解氧濃度不能過低,否則影響好氧生物代謝功能。
6·水溫在——定范圍內,隨著溫度升高,生化反應速率加快,增殖速率也加快;另——方面細胞組織如蛋白質、核酸等對溫度很敏感,溫度突升並超過——定限度時,會產生不可逆破壞。各類微生物適應的溫度范圍不同:大致分為常溫型、低溫型、中溫型和高溫型四種:常溫型最低溫度10℃、最高溫度40℃、最適宜溫度15——30℃;低溫型最低溫度5℃、最高溫度30℃、最適宜溫度10——15℃;中溫型最低溫度10℃、最高溫度50℃、最適宜溫度30——40℃;高溫型最低溫度30℃、最高溫度70——80℃、最適宜溫度50——60℃;
7·PH值——般好氧微生物的最適宜溫度6.5——8.5; pH<4.5時,真菌將占優勢,引起污泥膨脹;另——方面 ,微生物的活動也會影響混合液的pH值。
8·曝氣池和二沉池的水力停留時間有名義停留時間與實際停留時間兩種,前者不考慮迴流,後者含迴流量。
9·二沉池的水力表面負荷、固體表面負荷和出水滋流堰負荷對污泥活性法污水處理的效果也有影響。
活性污泥法的處理效果取決於活性污泥的數量和性能。衡量括性污泥質量的指標主要有:污泥濃度、污泥沉降比、污泥容積指數、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污泥的沉降速度、活性污泥的生物相、粒度和顏色等。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外觀呈黃褐色,粒徑0.02——0.2mm,比表面積20——100平方厘米/ml,含水率在99%以上,相對密度1.002——1.006, sv= 15%——30%,SVI=50——150。
參考資料:http://www.nmgjlscl.com/Item/Show.asp?m=1&d=2861
⑹ 我們這里的工業園污水處理廠90%是工業廢水,只有10%是生活污水,想問一下需要哪些監測項目
"總鉛、總銅、總鎳或者其它重金屬的監測" 園區內有這類企業么?
你們日常做的 :「回COD、答BOD、SS、TP、TN、NH3-N、MLSS、MLVSS、SVI、PH、污泥濃度、污泥含水率。每星期做一次硝酸鹽氮、總鹼度、氯化物、有機物。」 這些都是維持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的水質數據,重金屬廢水一般都是需要企業處理到位才允許排放的,所以正常情況下你們不需要測重金屬,當然,我說的是「正常情況下」。
⑺ 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是怎樣算的
計算:水力負荷 = (體積/時間)/面積 = 流量/面積,體積/時間 = 流量
單位時間內,內通過單位面積容的水體叫水力負荷。單位是立方米(廢水)/立方米(濾料)·日或立方米(廢水)/平方米(水池)·日。是沉澱池、生物濾池等設計和運行的重要參數。
例如,每小時,通過每平方米地表面,排出去(滲透下去的)水量。
或每天,通過每平方米地表面,排出去(滲透下去的)水量(立方米)。
(7)工業廢水mlvss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的意義:將污水進行處理之後,可以對其進行循環使用,為我國的生產減少水資源的消耗。水處理技術利用相關的技術手段對污水進行凈化,使其可以繼續使用,所以污水處理極為重要。
按污水來源分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
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
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
③純溶液。
按水污的質性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
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
⑻ 污水處理池中紫外線的作用
污水處理中,沉澱分為初次沉澱和二次沉澱.初次沉澱主要構築物是初沉池(現在設計基本不用,但必要時還是要設的)和沉砂池,作用在於沉澱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砂礫等,以免進水生物反應池造成累積,從而導致污泥無機份增加,這樣就可能導致生物反應池污泥濃度較高,而有機份(MLVSS)相對較低,對於污水處理和污泥脫水都存在不利影響.二次沉澱通常稱為二沉池,主要是幅流式、豎流式沉澱池等,作用是進行生物反應池泥水混合液的分離,實現污泥迴流、剩餘污泥排放以及最終出水達標排放(一般出水標准在低於一級A的情況下,二沉池後就是工藝的最終出水).過濾在污水處理中,屬於深度處理工藝,主要用於出水標准較高或達到中水標準的污水廠中,作用在於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SS(能達到10mg/L以下),同時還能去除少量的COD、TN等,實際運...污水處理中,沉澱分為初次沉澱和二次沉澱.初次沉澱主要構築物是初沉池(現在設計基本不用,但必要時還是要設的)和沉砂池,作用在於沉澱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砂礫等,以免進水生物反應池造成累積,從而導致污泥無機份增加,這樣就可能導致生物反應池污泥濃度較高,而有機份(MLVSS)相對較低,對於污水處理和污泥脫水都存在不利影響.二次沉澱通常稱為二沉池,主要是幅流式、豎流式沉澱池等,作用是進行生物反應池泥水混合液的分離,實現污泥迴流、剩餘污泥排放以及最終出水達標排放(一般出水標准在低於一級A的情況下,二沉池後就是工藝的最終出水).過濾在污水處理中,屬於深度處理工藝,主要用於出水標准較高或達到中水標準的污水廠中,作用在於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SS(能達到10mg/L以下),同時還能去除少量的COD、TN等,實際運行效果表明,過濾對於去除污水色度、濁度等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時過濾也是污水採用紫外消毒前的一個准備.
⑼ 污水處理菌種培養方法
開始少量進水 悶曝 然後 逐步加大水量 控制好 DO 做好鏡鑒 SV MLSS 等常規測量 培養過程 視情況適當排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