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樓房排污管道歸誰負責
法律分析:樓房內如果是新接收鑰匙,入住驗收時發現問題,質保期內由開發施工單位負責,質保期以外由轄區物業單位負責,裝修過程造成問題由裝修公司負責,進駐後期出現問題由使用人負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三十七條 物業服務合同是物業服務人在物業服務區域內,為業主提供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養護、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管理維護等物業服務,業主支付物業費的合同。
第九百四十二條 物業服務人應當按照約定和物業的使用性質,妥善維修、養護、清潔、綠化和經營管理物業服務區域內的業主共有部分,維護物業服務區域內的基本秩序,採取合理措施保護業主的人身、財產安全。
2. 正規水裝修水電驗收是什麼部門
工程質量監督站。
水電驗收,指工程上的上下水管道的驗收和電氣及電器的驗收。所有與開關,插座,漏電保護裝置,配電箱及其它用電器連接的電接頭,應留有一定餘量,一般為15cm。
3. 新建小區排污管接入市政管網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1、具體手續如下:
(1)申請單位向市、區城管部門提交城市雨、污水管道接入市政管網申請,獲取允許接通城市排水設施許可審批。
(2)提供經市規劃局批準的排水規劃方案,以及內部排水管網竣工圖、竣工資料和施工圖紙。
(3)城管部門根據申請人遞交的施工平面圖,審核建設單位提供的已建管網設計圖。排水管理部門對入網戶的自建排水設施綜合質量驗收,查核城市排水管網的雨水管道的管徑及標高能否接納。
(4)經批准接駁排水管網的,涉及挖掘城市道路時,應同時辦妥城市道路挖掘審批。
(5)養護工程隊組織按批復核準的內容進行雨、污水管道的接入施工;
(6)排水管理部門現場驗收合格,確保雨污分流。
2、專家建議,居民個人如想申請接入手續,可通過所屬社區居委會向所在街道提出申請,各個街道都有城管專員,這樣就可以以街道的名義向所在區城管部門提出接管申請。
3、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市民要接入的市政管道在市區的主幹道上,需要到市陽光大廳的城管審批窗口提交申請,如果是在區管或者街道支路上,則分別是在各區城管辦事大廳提交申請。
(3)小區污水管道什麼部門驗收擴展閱讀:
不同部位的下水管道堵塞有不同的單位監管:根據相關規定,32米以上寬度道路下主管道為市管管道,由市政(排水)管理部門監管;32米以下寬度道路下管道為區管管道,由各區城管部門監管;住宅小區內的堵塞,一般由物業管理部門負責;居民家中的堵塞,一般由居民請市場上的專業疏通隊來解決。
據市政(排水)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他們的熱線電話每周會接到不少居民投訴,大雨天更多。對於部分投訴,工作人員會按地段轉給各區的城管部門,再由各區城管部門勘察,看是否屬於城管部門管理的范圍。
4. 小區下水道堵塞找哪個部門
法律分析:市政部門 市政部門城市管理以城市這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為對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為基礎,計劃、組織、指揮等一系列機制,採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等手段,通過政府、市場與社會的互動,圍繞城市運行和發展進行的決策引導、規范協調、服務和經營行為。
法律依據:《城市管理執法辦法》
第八條 城市管理執法的行政處罰權范圍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包括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以及環境保護管理、工商管理、交通管理、水務管理、食品葯品監管方面與城市管理相關部分的行政處罰權。
第九條 需要集中行使的城市管理執法事項,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一)與城市管理密切相關;(二)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多頭執法擾民問題突出;(三)執法頻率高、專業技術要求適宜;(四)確實需要集中行使的。
第十條 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依法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可以實施法律法規規定的與行政處罰權相關的行政強制措施。
5. 貴陽市新建小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維護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污水處理設施管理,規范新建小區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維護,建立長效監督管理機制,提高水環境治理成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新建小區污水處理設施的設計、建設和維護管理。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新建小區,包括住宅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共建築、綜合性樓宇和為小區配建的公共設施、經營性用房等。
本辦法所稱污水處理設施是指新建小區規劃用地紅線范圍內建築主體外的污水管道、檢查井、收集管網、集中式污水池、粗細格柵、機泵、閥門、自動控制設施、配電設施、一體化的污水處理設備和達標後的中水回用系統等附屬設施。第四條新建小區污水的排放和處理應當遵循就地處理、就地利用,達標排放的原則。第五條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分別負責新建小區污水處理設施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水務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水污染治理工程和水環境保護工程的建設管理和監督工作。
市住建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地下管線敷設的綜合管理及監督檢查工作。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排水管網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污水處理達標排放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發改和財政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負責相關工作。
縣級相關行政部門在職責范圍內做好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維護、管理的有關工作。第六條市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在審批新建小區及公共建築項目規劃設計總圖及建築單體方案時,應當按國家有關規范明確污水處理設施及中水回用系統。第七條為保證工程質量,新建小區及公共建築污水設施的建設,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企業具體實施。第八條新建小區及公共建築污水處理設施及中水回用系統的建設應當嚴格執行國家、省、市相關規定和技術規范,其施工圖應當經法定審查機構審查通過後方可組織施工。
建設單位應當依法與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簽訂建設工程合同,合同中應載明污水處理設施用房、用地、通道、電源接入點等內容。第九條新建小區及公共建築的污水處理設施、中水回用系統、雨污管線由建設單位負責建設,其建設投資應當納入主體工程總概算,並與建設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投入使用。第十條新建小區及公共建築建設應當實行雨污分流,污水進入該區處理系統,水質達標後就地使用。第十一條新建小區及公共建築污水處理設施、中水回用系統竣工驗收合格後,移交給依法取得污水處理資格的企業進行統一運營管理,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管。
新建小區及公共建築污水處理設施竣工驗收合格後,應當向環保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申請辦理排放許可手續。未取得許可證的,不得排放。
新建小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竣工後,建設單位應當在三個月內向市城建檔案館移交竣工檔案資料。第十二條水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與污水處理企業簽訂維護運營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及運營維護費的資金渠道,保障污水處理設施的日常維護和正常運營。第十三條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應當對小區污水設施定期進行巡查、維護,並建立檢查檔案,保障各項設施完好、暢通,安全運行。
污水設施缺損或者發生污水外溢、雨水排泄不暢等情況,污水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應當在發現或者接到報告後,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並組織維修、疏通。第十四條污水應當達標排放,若未達標即進行排放或者偷排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相關規定處罰。第十五條單位和個人應當維護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禁止下列行為:
(一)堵塞、損毀、填埋污水處理設施;
(二)擅自接、改、占(跨)壓污水處理設施;
(三)向污水處理設施排放腐蝕性、放射性、易燃、易爆等有毒有害物質;
(四)在分流制管網上混接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
(五)向污水處理設施進口、出口、溝渠、調節池、窨井排放垃圾、廢渣及其他雜物;
(六)在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間距范圍內修建妨礙污水處理設施正常使用或影響其安全的建(構)築物;
(七)其他有損污水處理設施的行為。第十六條中水回用系統竣工驗收後,鼓勵使用中水對環境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以及生態景觀、居民衛生間等方面的使用,使用中水的費用按有關規定收取。
6. 小區室外雨污水管道驗收規范選哪種
室外雨污水管道施工規范選擇GB50268-2008《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這個標准適用於新建、擴建和改建城鎮公共設施和工業企業的室外給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及驗收;
不適用於工業企業中具有特殊要求的給排水管道施工及驗收。
此外,地漏應低於地面高度,位置合理,滿足排水要求;水封高度不小於50mm。
7. 小區化糞池管道堵找清理哪個部門管
城管。
市政管理人員分析認為,弄堂口的污水井之所以溢出,原因是弄堂內的老小區化糞池長期無人清理,加上可能有居民亂扔抹布、塑料袋等,造成化糞池至污水管的部分管道堵塞,但具體原因還要等清污後才清楚。根據「誰受益,誰負責」的原則,該小區化糞池清理與疏通應該由小區所在居委會召集居民協商。
盡管疏通清理化糞池並非城管執法部門的職責,但考慮到該小區的難處,永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聯系了一輛吸污車,清理小區滿溢的化糞池,並組織工人疏通堵塞的下水管道。經過一天奮戰,清出了一些磚頭、碎石塊、塑料袋等垃圾,徹底解決了九鈴西路1009弄污水橫溢路面的問題。
8. 居民住戶污水管網建設歸誰管理
法律分析:居民住戶污水管網建設由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監督。
法律依據:《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 第三條 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排水許可工作的指導監督。省、自治區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排水許可工作的指導監督。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排水許可證書的頒發和監督管理。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可以委託專門機構承擔排水許可審核管理的具體工作。
9. 住建部門負責建設的污水處理廠在線監測設施由誰來驗收
一般是由環保部門來驗收的。
住建局的環保部門主要是檢驗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設備、監測設備是否達到合格指標。如果監測沒有符合的話,是需要重新整改的。
水質監測是監視和測定水體中污染物的種類、各類污染物的濃度及變化趨勢,評價水質狀況的過程。實時監測污水的主要指標PH值、電導率、氨氮、總磷、CDD、濁度,為污水排放是否達標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