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業廢水處理中,什麼叫混凝劑,什麼是助凝劑
混凝中的各種名詞混用,大部分來源於coagulation(凝聚)與flocculation(絮凝)二詞的認識混亂,隨著對混凝過程的認識加深,老外首先認識混亂,而後國內的譯者又將二詞同意化。
首先,coagulation是指膠體受無機鹽作用降低雙電層斥力的現象,其作用表現為膠體脫穩。
而flocculation指膠體顆粒在聚合物分子的架橋作用下生成絮體的現象,其作用表現為絮體的長大。
因此,根據意義:
混凝=凝聚+絮凝
"coagulation-flocculation"="coagulation"+"flocculation"
而在實際中二者的區分並不明顯,通常,能使膠體脫穩並形成絮體的葯劑統稱為混凝劑。
而沒有凝聚作用,只有絮凝作用的葯劑稱之為絮凝劑。
此外,個人認為將助凝劑(coagulation
aid,
flocculation
aid)歸到絮凝劑中較好。
『貳』 印染廢水處理的印染廢水處理技術
國內外對一般印染廢水多數採用傳統的生化法處理,以除去廢水中有機物,有些工廠在生化處理前或處理後還增加一級物化處理,少數工廠採用多級的處理。在美國,印染廢水多數採用二級處理,即生化與物化結合,個別用三級,增加活性炭。日本與美國相似,但應用臭氧的報導也較多。英國是羊毛加工的傳統國家,一般用不完全流程,僅將洗毛水用物化初步處理與其他染色廢水合並排入城市污水處理廠。國內投入運行的生化處理設施,大部分是採用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等生物膜法,近年來也逐步增加。印染廢水處理,應盡量採用重復使用和綜合利用措施,與工藝改革和回收染料、漿料、節約用水、用鹼等結合起來考慮。在國內印染廢水處理中採用的完全混合式系統有加速曝氣法和延時曝氣法兩種形式。廢水量較大的採用延時曝氣法較多,廢水量較小的則以加速曝氣法為主。印染廢水處理中常以曝氣時間作為曝氣池的控制指標。由於印染廢水的水質是多變的,因此曝氣時間必須與有機負荷(POD含量)結合起來考慮。常用的治理印染廢水有如下方法:
1.改革工藝、減少或消除印染廢水對於合成纖維及含合成纖維75%以上的織物採用干法印花工藝,可以消除印染廢水。對於棉織物,一直用澱粉漿料上漿和作為印花漿料中的粘合劑,使退漿、煮煉廢水中,含大量澱粉。現在,印染工業用化學漿代替澱粉漿,如聚乙烯醇和纖維素衍生物作漿料,;可使退漿、煮煉廢水的BOD降低33%,若用作印花漿粘結劑,則還可降低5~20%。此外,在酸性媒染染料染色中,用硝酸鈉或雙氧水代替重鉻酸鉀作氧化劑,能消除廢水中有毒的鉻污染。
2.廢水和物料的回收利用
(1)印染廢水要按水質特點,分別回收利用一般印染廠中,廢水可分為三類,即澱粉漿料廢水,廢鹼液和其他染整廢水。據統計,它們占的百分率約為;澱粉漿料類廢水為65%,廢鹼液為19%,其他染整廢水為65%。按上述水質分開處理,有利於回收利用。
(2)鹼回收利用絲光工序的淡鹼液可循環利用,還可將淡鹼液用於煮煉,煮煉廢鹼液,用於退漿,多次重復使用。如鹼液量大可用三效蒸發器回收鹼,如鹼液量小,可用薄膜蒸發器回收鹼。
(3)染料回收如含硫化染料的廢水,可以在反應鍋內加酸,放出硫化氫,經沉澱過濾後回用。對還原染料和分散染料可採用超過濾技術回收。廢水回收染料後,可使色度減少85%,硫化物減少90%。
3.印染廢水的無害化處理
廢水和物料的回收利用,雖然是減少印染廢水污染的根本出路,然而;目前國內外還遠未達到應有水平,印染廢水仍以無害化處理為主,印染廢水的水質特點,主要是COD和BOD高,以及由此引起的色度等指標遠遠超過排放標准;國外紡織工業廢水尤其是印染廢水的處理,應用最廣的是生化處理法,國內一般印染廢水,多數也是採用生化法去除水中的有機物。投入運行的生化處理設施,大部分是採用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即廢水和迴流污泥進入曝氣池後,與池內原有混合液得到充分混合。這一方法,較好適應印染廢水COD高而且水質多變的特點,得到比較好的處理效果。所採用的完全混合式系統,有加速曝氣法和延時曝氣法兩種,廢水量大的用延時曝氣法較多,廢水量較小的,則以加速曝氣法為主。
實踐證明,用生物處理印染廢水,BOD去除率一般為85~90%,並能使可溶性的BOD變成不溶性污泥而分離去除。同時還能去除部分色澤和懸浮物,降低pH值。為了解決生化處理後脫色問題i採用活性炭吸附法,可去除廢水中很多種類染料和可溶性有機物。對非水溶性染料廢水的色度,如硫化染料,還原染料和分散染料,可採用臭氧氧化法和混凝法加以去除。
綜上所述,印染廢水能達到排放和回用水的各項指標,需要採用聯合處理方法,如用沉澱(或過濾)—生化—活性炭吸附—生物接觸氧化—煤粉灰過濾,活性污泥—臭氧氧化(或混凝)等。現在多級的處理方法,如反滲透、離子交換、電滲析等已開始在印染廢水中應用。據報道,日本紡織印染工業處理水回用率,巳達到8096。表2-4-2為各種不同染織物廢水主要處理方法和優缺點比較。
1、混凝法的機理
混凝法是通過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劑,使細小懸浮顆粒和膠體顆粒聚集成較粗大的顆粒而沉澱,得以與水分離,使污水得到凈化的方法。混凝法的機理主要是壓縮雙電層,吸附表面中和,吸附架橋和沉澱網捕四種機理。以上幾種作用可能同時產生,在不同的條件下某種作用可能是主導因素。
混凝劑可降低印染廢水中的濁度、色度,去除多種高分子物質、有機物。以及某些重金屬有毒物質。
2、實驗室研究
混凝沉澱是水處理過程中的重要單元,而混凝法最關鍵的是要選擇合適的混凝劑。目前,主要有無機混凝劑、有機混凝劑、復合混凝劑及生物混凝劑四大類。近幾年,許多研究者主要對高分子混凝劑和高效復合脫色混凝劑開展了較深入的研究,並在處理印染廢水方面取得了進展。
陳文松和韋朝海研究了低劑量Fenton氧化一混凝法對三種不同模擬水樣和實際印染廢水的處理效果,結果表明,Fenton氧化一混凝法特別適合於處理成分復雜(同時含有親水性和疏水性染料)的染料廢水。實際印染廢水的處理結果令人滿意,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達到84%和95%。Fenton氧化一混凝法處理印染廢水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簡單,便於推廣。混凝劑的改性和復配能優化混凝劑性能,提高混凝效果。姚曉亮採用鎂鹽與亞鐵鹽混合復配對活性染料印染廢水進行脫色處理,並與單一組分混凝劑的脫色效果作比較。結果表明:復合混凝劑MgSO4-FeSO4·7H2O的脫色效果明顯優於單一組分,表現出顯著的協同效應。祝社民和陳英文等將若干廉價的天然和廢棄無機粉料(如粉煤灰,黏土等礦物,其中主要含硅、鎂、鈣和鐵等)按一定比例配伍,再進行簡單活化和極少量的高分子絮凝劑復配而成新型的混凝劑,其對印染廢水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COD去除率為74%,最終出水濁度低於5度。印染廢水經過混凝處理後可達到國家污水排放的三級標准,可重復利用。余瑩在實驗中發現,將聚硅鋁鐵硼應用於處理印染廢水,其脫色效果佳,透光率可達98%;且具有制備工藝簡單、高效、礬花大、沉降速度快、污泥體積小、脫色及去除COD效果良好等優點。戴亞英和邱慧琴研究的是聚合硫酸鐵硅混凝劑(PFSS),它是一類新型無機高分子混凝劑,是在聚硅酸和鐵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復合產物。實驗說明此類混凝劑混凝效果好,易儲備,價格便宜,因此受到了水處理界的極大關注。
利用廢熔鹽研製了一種新型復合混凝劑PMFC(聚合氯化鎂鐵),應用該復合混凝劑對印染模擬廢水以及實際廢水進行了處理。實驗結果表明,該復合混凝劑在合適的條件下對印染廢水具有良好的處理能力,其脫水效果明顯優於PAC。此外,該復合無機混凝劑具有成本低,脫水率高,沉降速度快等優點。
3、現場應用研究
研究者也從水處理工藝方面進行了研究,並應用到實踐中,取得了好的成效。江陰市某印染廠採用物化+三級生化+物化法處理印染廢水,設計處理能力360m/s,廢水進水CODcr, BOD5,SS和色度分別為: 200—300mg/L,600—700mg/L,350—500mg/L和500~1000倍,經處理後,出水穩定並達到污水排放一級標准,此外,該工藝具有處理負荷高,耐沖擊,出水穩定等特點,並於2002年年底完工驗收運行至今,處理效果良好,出水穩定達標。王振川等採用混凝沉澱一酸化水解一懸掛鏈曝氣一生物碳組合工藝對該類廢水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優化了各項工藝參數,並在河北麗友印染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套3000平米/d的廢水處理設施。經2年實際運行表明,該設施具有投資少,運行費用低,水凈化率高的特點,處理後出水CODcr,去除率高達93%以上,各項水質指標均達到了(GB4287—92)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一級標准。黃瑞敏等提出了採用混凝脫色一曝氣生物濾池,再深度處理的回用處理工藝進行現場試驗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該工藝可以將印染廢水色度去除至10倍以下,CODcr處理至20mg/L以下,SS達到2mg/L以下,濁度低於3NTU,高效脫色混凝劑色度去除率達到98%,曝氣生物濾池的出水CODcr質量濃度為20mg/L。
4、結束語
研究表明,混凝法對印染廢水具有工藝流程簡單、操作管理方便、設備投資省、佔地面積少、對疏水性染料脫色效率很高等優點,混凝法已經成為污水處理的常用方法。針對特定的印染廢水,混凝劑的選擇就成為影響混凝效果的關鍵因素,所以混凝劑的開發和研究是一個熱點。目前較新型的無機高分子復合型混凝劑主要有聚合硅酸硫酸鋁(PASS)、聚合硅酸氯化鋁鐵(PSAFC)、聚合硅酸硫酸鋁鐵(PSAFS)和聚合硅酸硫酸鋁硼(PSBA)。無機混凝劑具有無毒或微毒,原料易得等方面的優點,在混凝技術中佔有重要地位,一直得到廣泛應用。離子型高分子混凝劑可以明顯提高絮凝效果,增大捕捉范圍,活性基團也得到充分暴露,有利於更好地發揮架橋作用,因此,離子型高分子混凝劑是今後的發展重點。近年來,混凝劑的發展由低分子到高分子,由單一型到復合多功能型。研製成本低、廣譜、高效、無毒的混凝劑成為混凝研究的一個熱點。總之,當前混凝劑的發展總的方向是「高分子化、復合化、多功能化」,今後需進一步開展的工作為:
(1) 復合型高分子混凝劑的研製。
(2) 天然高分子物質及其改性產品的應用。
(3) 混凝劑的多功能化。
(4) 微生物絮凝劑的研究和開發。
值得說明的是,除了混凝劑種類和水處理工藝和條件以外,如PH值,混凝劑的加入量,投加順序,污染物的濃度及水力條件都是影響混凝效果的重要因素。混凝劑的加入量,投加順序需要事先通過實驗確定。
『叄』 污水處理中,常見的混凝劑,助凝劑和絮凝劑有哪些
一、混凝劑與助凝劑
(一)常用的無機鹽類混凝劑
常用的無機回鹽類混凝劑見下表。答
常用的無機鹽類混凝劑
『肆』 常用污水處理化學方法
廢水化學處理法 | [] 一、概念廢水化學處理法是通過化學反應和傳質作用來分離、去除廢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態的污染物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的廢水處理法.以投加葯劑產生化學反應為基礎的處理單元有混凝、中和、氧化還原等;以傳質作用為基礎的處理單元有萃取、汽提、吹脫、吸附、離子交換以及電滲吸和反滲透等.有廢水臭氧化處理法、廢水電解處理法、廢水化學沉澱處理法、廢水混凝處理法、廢水氧化處理法、廢水中和處理法等.與生物處理法相比,能較迅速、有效地去除更多的污染物,可作為生物處理後的三級處理措施.此法還具有設備容易操作、容易實現自動檢測和控制、便於回收利用等優點.化學處理法能有效地去除廢水中多種劇毒和高毒污染物.二、類型 1、廢水臭氧化處理法
廢水臭氧化處理法是用臭氧作氧化劑對廢水進行凈化和消毒處理的方法.用此法處理廢水所使用的是含低濃度臭氧的空氣或氧氣.臭氧是一種極不穩定、易分解的強氧化劑,需現場製造,工藝設施主要由臭氧發生器和氣水接觸設備組成.
這種方法主要用於:水的消毒,去除水中酚、氰等污染物質,水的脫色,水中鐵、錳等金屬離子的去除,異味和臭味的去除等.主要優點是反應迅速、流程簡單、無二次污染.在環境保護和化工等方面廣泛應用.2、廢水電解處理法
廢水電解處理法是應用電解的基本原理,使廢水中有害物質通過電解轉化成為無害物質以實現凈化的方法.廢水電解處理包括電極表面電化學作用、間接氧化和間接還原、電浮選和電絮凝等過程,分別以不同的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
以含氰廢水為例,在陽極表面的電化學氧化過程為:
CN-+2OH-梍2e→CNO-+H2O2CNO-+4OH梍→2CO2↑+N2↑+2H2O
其主要優點:①使用低壓直流電源,不必大量耗費化學葯劑;②在常溫常壓下操作,管理簡便;③如廢水中污染物濃度發生變化,可以通過調整電壓和電流的方法,保證出水水質穩定;④處理裝置佔地面積不大.但在處理大量廢水時電耗和電極金屬的消耗量較大,分離的沉澱物不易處理利用,主要用於含鉻廢水和含氰廢水的處理.3、廢水化學沉澱處理法
廢水化學沉澱處理法是通過向廢水中投加可溶性化學葯劑,使之與其中呈離子狀態的無機污染物起化學反應,生成不溶於或難溶於水的化合物沉澱析出,從而使廢水凈化的方法.投入廢水中的化學葯劑稱為沉澱劑,常用的有石灰、硫化物和鋇鹽等.
根據沉澱劑的不同,可分為:①氫氧化物沉澱法,即中和沉澱法,是從廢水中除去重金屬有效而經濟的方法;②硫化物沉澱法,能更有效地處理含金屬廢水,特別是經氫氧化物沉澱法處理仍不能達到排放標準的含汞、含鎘廢水;③鋇鹽沉澱法,常用於電鍍含鉻廢水的處理.化學沉澱法是一種傳統的水處理方法,廣泛用於水質處理中的軟化過程,也常用於工業廢水處理,以去除重金屬和氰化物.4、廢水混凝處理法
廢水混凝處理法是通過向廢水中投加混凝劑,使其中的膠粒物質發生凝聚和絮凝而分離出來,以凈化廢水的方法.混凝系凝聚作用與絮凝作用的合稱.前者系因投加電解質,使膠粒電動電勢降低或消除,以致膠體顆粒失去穩定性,脫穩膠粒相互聚結而產生;後者系由高分子物質吸附搭橋,使膠體顆粒相互聚結而產生.
混凝劑可歸納為兩類;①無機鹽類,有鋁鹽(硫酸鋁、硫酸鋁鉀、鋁酸鉀等)、鐵鹽(三氯化鐵、硫酸亞鐵、硫酸鐵等)和碳酸鎂等;②高分子物質,有聚合氯化鋁,聚丙烯醯胺等.處理時,向廢水中加入混凝劑,消除或降低水中膠體顆粒間的相互排斥力,使水中膠體顆粒易於相互碰撞和附聚搭接而形成較大顆粒或絮凝體,進而從水中分離出來.影響混凝效果的因素有:水溫、pH值、濁度、硬度及混凝劑的投放量等.5、廢水氧化處理法
廢水氧化處理法是利用強氧化劑氧化分解廢水中污染物,以凈化廢水的方法.強氧化劑能將廢水中的有機物逐步降解成為簡單的無機物,也能把溶解於水中的污染物氧化為不溶於水、而易於從水中分離出來的物質.
常用氧化劑:①氯類,有氣態氯、液態氯、次氯酸鈉、次氯酸鈣、二氧化氯等;②氧類,有空氣中的氧、臭氧、過氧化氫、高錳酸鉀等.氧化劑的選擇應考慮:對廢水中特定的污染物有良好的氧化作用,反應後的生成物應是無害的或易於從廢水中分離,價格便宜,來源方便,常溫下反應速度較快,反應時不需要大幅度調節pH值等.氧化處理法幾乎可處理一切工業廢水,特別適用於處理廢水中難以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如絕大部分農葯和殺蟲劑,酚、氰化物,以及引起色度、臭味的物質等.6、廢水中和處理法廢水中和處理法是利用中和作用處理廢水,使之凈化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酸性廢水中的H+與外加OH-,或使鹼性廢水中的OH-與外加的H+相互作用,生成弱解離的水分子,同時生成可溶解或難溶解的其他鹽類,從而消除它們的有害作用.反應服從當量定律.採用此法可以處理並回收利用酸性廢水和鹼性廢水,可以調節酸性或鹼性廢水的pH值.
『伍』 混凝法去除廢水中有機物的主要機理是什麼
重金屬廢水為你解答,點擊我的名字,裡面有我編寫的文庫,經驗,文庫,或許對您的版更多問題有所權解答哦
混凝法去除有機物的主要機理為:混凝劑水解生成氫氧 化物絮體對天然有機物吸附而將其去除,天然有機物與混凝劑離子反應形成不溶性的絡合物(鋁或鐵的腐殖酸鹽和富里酸鹽)。由於混凝過程形成的絮體對大分子有 機污染物物理吸附作用較強,從而達到部分去除大分子有機物的效果,而對小分子有機物則由於其物理吸附作用相對較弱,去除作用要差一些。 美國環保局認為強化混凝和顆粒活性炭吸附是控制 DBPS前驅物最好的可利用技術,而且將強化混凝列為控制天然有機物的最佳方法。強化混凝通過增加混凝劑投加量、調節pH、改良混凝劑、改善水力條件、投 加氧化劑或助凝劑來最大限度地提高去除有機物的效果。研究表明,採用強化混凝的有機物去除率比常規處理提高近1倍。 對不同的污染物而言,影響混凝效果的因素是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電性以及溶解性。董秉直等考察了強化混凝處理時各相對分子質量區間內的有機物去除情況, 從中獲得小相對分子質量有機物的去除對有機物的去除效果有很大的影響,並得知最大限度的去除小相對分子質量有機物的最佳pH值。
『陸』 含表面活性劑的廢水,用什麼方法進行處理後即可回用
表面活性劑廢水的處理既要去除廢水中的大量表面活性劑, 同時也要考慮降低廢水的COD 和 BOD 等。不同類型的表面活性劑廢水要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目前國內外對於表面活性劑廢水主要有以下幾種處理技術:
1 泡沫分離法
泡沫法是發展比較早、並己經有了初步應用的一種物理方法,是在含有表面活性劑的廢水中通入空氣而產生大量氣泡,使廢水中的表面活性劑吸附於氣泡表面而形成泡沫,泡沫上浮升至水面富集形成泡沫層,除去泡沫層即可使廢水得到凈化。研究表明,用微孔管布氣,氣水比6 ∶1~9 ∶1 ,停留時間 30~40 min ,泡沫層厚度0. 3~0. 4 m ,此時泡沫分離對廢水中LAS 的去除率可達90 %以上。宋沁 表明當進水LAS 低於70 mg ·L - 1 時,經處理後的出水LAS < 5 mg ·L - 1 ,LAS 平均去除率> 90 %。韋幫森採用泡沫分離技術在10 d 連續運行中,進水COD 平均濃度783. 14 mg ·L - 1 ,出水COD 平均濃度為49. 02 mg ·L - 1 , COD 平均去除率為 9315 %,出水做鼓泡試驗無泡沫產生,說明表面活性劑濃度小於10 mg ·L - 1 ,處理效果好。泡沫分離法尤其是適用於較低濃度情況下的分離。但泡沫分離法對表面活性劑廢水的COD 去除率不高,需要與其他方法聯合使用。
2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劑的多孔性和大的比表面積,將廢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在表面從而達到分離目的。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吸附樹脂、硅藻土、高嶺土等。常溫下對表面活性劑廢水用活性炭法處理效果較好,活性炭對LAS 的吸附容量可達到55. 8 mg ·g - 1 ,活性炭吸附符合Freundlich 公式 。但活性炭再生能耗大,且再生後吸附能力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而限制了其應用。天然的粘土礦物類吸附劑貨源充足、價廉,應用較多,為了提高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對這類吸附劑研究的重點在於吸附性能、加工條件的改善和表面改性等方面 。吸附法優點是速度快、穩定性好、設備佔地小,主要缺點是投資較高、吸附劑再生困難、預處理要求較高。
3 混凝法
混凝反應不僅能去除廢水中膠體顆粒和吸附在膠體表面上的表面活性劑,還能與溶解在水相中的表面活性劑形成難溶性的沉澱。常用於表面活性劑廢水處理的混凝劑有鐵鹽、鋁鹽及其聚合物和各種有機混凝劑。丁娟研究了三氯化鐵、硫酸鋁、聚合氯化鋁對表面活性劑廢水的混凝效果,指出聚合氯化鋁為處理表面活性劑廢水循環利用的最佳混凝劑。混凝法雖然處理成本低、工藝成熟,但其佔地面積大、葯劑用量大,並產生大量廢渣與污泥,要常與其它的處理方法聯合使用才能達到完全去除的目的,一般作為處理高濃度表面活性劑廢水的預處理。宋爽利用混凝法預處理了洗滌劑生產廢水中大量的SS、油脂類物質及表面活性劑,具有較好的效果,對保證後續處理達標有重要作用。
4 膜分離法
膜分離法指利用膜的高滲透選擇性來分離溶液中的溶劑和溶質。常應用膜分離技術有反滲透、超濾、微濾、電滲析和納濾,其中超濾膜和納濾膜對表面活性劑廢水有很好的處理效果。膜分離法效率高、能耗小,但膜易污染,清洗困難,操作費用高。王錦利用聚丙烯、聚丙烯腈和聚碸3 種不同材質超濾膜處理洗滌污水,發現聚丙烯腈膜較優,能有效去除了水中濁度、懸浮物、油脂等污染物,一定程度保留了游離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長期循環洗滌對衣物的白度無不良影響。薛罡令洗浴廢水經微絮凝纖維過濾- 超濾組合工藝處理後,使原水中超標的COD、濁度、LAS 得到有效降低,而且工藝流程簡單、佔地面積小、運行操作簡易,實現了洗浴廢水的簡易物化處理法。膜分離的關鍵是尋找高效高滲透膜和提高處理量,並解決好膜污染問題。近年來膜生物反應器污水處理技術發展較快,它是將膜分離技術中的膜組件與污水生物處理工程中的生物反應器相互結合的新型技術,目前對LAS 廢水的處理正處在小試階段。這種技術綜合了膜分離和生物處理技術的優點,在廢水回用方面是極具有發展前景的處理技術。
5 催化氧化法
催化氧化法是對傳統化學氧化法的改進與強化。常用的Fenton 處理法就是催化氧化法的一種, 屬均相氧化法,處理時,如果鐵鹽濃度較高,則LAS 的去除主要靠絮凝作用;濃度低時,則主要靠氧化作用而去除。近年出現了多相催化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王效成等用多相催化氧化法處理COD 為 840 mg ·L - 1 、LAS 為360 mg ·L - 1的廢水,處理後 COD 去除率為84. 8 %,LAS 去除率為88. 3 % ,去除率隨反應溫度升高而降低,p H 的變化對去除率沒有影響。光催化氧化法是在光與催化劑的作用下, 利用反應過程中產生的HO ·等自由基離子來氧化分解表面活性劑的。單建國以TiO2 / GAC 作光催化劑,用太陽光作光源對洗滌劑模擬廢水進行光催化降解。結果表明,1 g TiO2 / GAC 可將120 mg 左右、起始質量濃度為150 mg ·L - 1 的LAS 降至 20 mg ·L - 1 。光催化降解速率與表面活性劑的分子結構、離子電荷、吸附性能有很大關系。研究發現,表面活性劑分子中芳環部分比烷基鏈或烷氧基更易受到·OH、·OOH 的攻擊而實現斷鏈降解, 芳香族衍生物比脂肪族衍生物易於光催化降解,在相同條件下光催化降解速率一般為陰離子型> 非離子型> 陽離子型。Hidaka等利用人工光源研究了LAS 和BDDAC 在TiO2 表面上的催化降解, 發現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比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降解快,芳環部分比烷基部分降解快。
6 生物法
生物法降解表面活性劑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一種方法,而且已經被一些污水處理廠採用。該法可以粗略地分為活性污泥法、厭氧消化法和利用土壤的自凈作用的方法,他們均是利用微生物可以將表面活性劑作為唯一碳源加以利用的特性來完成對表面活性劑的降解。研究發現假單胞菌的許多菌屬, 包括溝槽假單胞菌屬、孔雀尾假單胞菌屬、德阿昆哈假單胞菌屬、膜狀假單胞菌屬、小田假單胞菌屬、克羅斯韋假單胞菌屬等和克雷伯氏菌屬、無色細菌屬、黃桿菌屬、微球菌屬等都可以降解表面活性劑,但對於高濃度的表面活性劑廢水,這些細菌的降解活性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柒』 在水處理過程中為何要投加混凝劑,在什麼情況下還要投加助凝劑
水處理過程中 為什麼要投加混凝劑?深圳市微點環保科技為你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混凝劑的使用在水處理過程中能夠將水中的膠體微粒子相互粘結和聚集在一起的物質,通常混凝劑分為有機混凝劑和無機混凝劑兩大類.混凝的過程就是在水處理的過程中加入葯劑,使雜質產生凝聚、絮凝的過程.
給水處理:
以地面水為水源時,去除濁度和細菌.經混凝沉澱後一般濁度小於10 度.
廢水處理
工業廢水:用於處理一些特殊的廢水,脫色、去除懸浮物等
印染廢水處理:適用於含顏料、分散染料、水溶性分子量較大的等染料廢水處理.混凝劑的選擇與染料種類有關,需做混凝試驗.可以單獨用無機混凝劑,也可和有機高分子絮凝劑聯用.
採用PAC 混凝劑,投加量為140mg/L 時,TOC 去除率為68%.
含油廢水處理:乳化油顆粒小、表面帶電荷,加混凝劑,壓縮雙電層.通常採用混凝氣浮工藝.
混凝劑作為水處理葯劑的具體用途:
1、不需加其它助劑,絮凝體形成快而粗大,活性高,沉性高,沉澱快.因而對高濁度水的凈化效果特別明顯.
2、適應PH值范圍寬,降低原水中PH值小,因而對管道設備無腐蝕作用.
3、脫色、去污力強.凈水效果是AL2(SO4)3的4-6倍,ALCL3的3-5倍.用量小,效力大;成本低,效益高.
在什麼情況下添加助凝劑?
當單獨使用混凝劑不能取得預期效果時,需投加某種輔助葯劑以提高混凝效果,這種葯劑稱為助凝劑。助凝劑通常為高分子物質。其作用往往是為了改善絮體結構,促使細小而鬆散的絮粒變得粗大而密實,作用機理是吸附架橋。例如:對於低溫、低濁水,採用鋁鹽或鐵鹽混凝劑時,形成的絮粒往往細小鬆散,不易沉澱。當投入少量活化硅酸時,絮凝體的尺寸和密度就會增大,沉速加快。
當單獨使用混凝劑不能取得預期效果時,需投加某種輔助葯劑以提高混凝效果,這種葯劑稱為助凝劑。助凝劑通常為高分子物質。其作用往往是為了改善絮體結構,促使細小而鬆散的絮粒變得粗大而密實,作用機理是吸附架橋。例如:對於低溫、低濁水,採用鋁鹽或鐵鹽混凝劑時,形成的絮粒往往細小鬆散,不易沉澱。當投入少量活化硅酸時,絮凝體的尺寸和密度就會增大,沉速加快。
當單獨使用混凝劑不能取得預期效果時,需投加某種輔助葯劑以提高混凝效果,這種葯劑稱為助凝劑。助凝劑通常為高分子物質。其作用往往是為了改善絮體結構,促使細小而鬆散的絮粒變得粗大而密實,作用機理是吸附架橋。例如:對於低溫、低濁水,採用鋁鹽或鐵鹽混凝劑時,形成的絮粒往往細小鬆散,不易沉澱。當投入少量活化硅酸時,絮凝體的尺寸和密度就會增大,沉速加快。c
『捌』 什麼是混凝劑
混凝劑,有時又稱絮凝劑,在污水處理領域作為強化固液分離的手段,可用於強化污水的初次沉澱、浮選處理及活性污泥法之後的二次沉澱,還可用於污水三級處理或深度處理。
有機混凝劑有聚合氯化鋁,聚合硫酸鋁,聚合硫酸鐵,聚合氯化鋁鐵等,無機高分子混凝劑有聚丙烯醯胺,能適應多種絮凝對象,用量少,效率高,生成的泥渣少,後處理容易。
混凝處理通常置於固液分離設施前,與分離設施組合起來、有效地去除原水中的粒度為1nm~100μm的懸浮物和膠體物質,降低出水濁度和CODCr,可用在污水處理流程的預處理、深度處理,也可用於剩餘污泥處理。混凝處理還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生物、病原菌,並可去除污水中的乳化油、色度、重金屬離子及其他一些污染物,利用混凝沉澱處理污水中含有的磷時去除率可高達90~95%,是最便宜而又高效的除磷方法。
『玖』 混凝劑在水凈化過程中起什麼做用
混凝劑主要用於生活飲用水的凈化和工業廢水,特殊水質的處理(如含油污水,印染造紙污水、冶煉污水,含放射性特質,含Pb,Cr等毒性重金屬和含F污水等).此外在精密鑄造、石油鑽探、製革、冶金造紙等方面也有廣泛用途.
混凝劑就是在水處理過程中可以將水中的膠體微粒子相互粘結和聚集在一起的物質,通常混凝劑分為有機混凝劑和無機混凝劑兩大類.混凝的過程就是在水處理的過程中加入葯劑,使雜質產生凝聚、絮凝的過程.
給水處理:
以地面水為水源時,去除濁度和細菌.經混凝沉澱後一般濁度小於10 度.
廢水處理
工業廢水:用於處理一些特殊的廢水,脫色、去除懸浮物等
印染廢水處理:適用於含顏料、分散染料、水溶性分子量較大的等染料廢水處理.混凝劑的選擇與染料種類有關,需做混凝試驗.可以單獨用無機混凝劑,也可和有機高分子絮凝劑聯用.
採用PAC 混凝劑,投加量為140mg/L 時,TOC 去除率為68%.
含油廢水處理:乳化油顆粒小、表面帶電荷,加混凝劑,壓縮雙電層.
通常採用混凝氣浮工藝.
混凝劑作為水處理葯劑的具體用途:
1、不需加其它助劑,絮凝體形成快而粗大,活性高,沉性高,沉澱快.因而對高濁度水的凈化效果特別明顯.
2、適應PH值范圍寬,降低原水中PH值小,因而對管道設備無腐蝕作用.
3、脫色、去污力強.凈水效果是AL2(SO4)3的4-6倍,ALCL3的3-5倍.用量小,效力大;成本低,效益高.
2選用原則
『拾』 什麼是水處理中的混凝劑
水處理中大量使用的混凝劑可分為鋁鹽和鐵鹽兩類。鋁鹽有明礬、硫酸鋁、鹼式氯化鋁等;鐵鹽包括硫酸亞鐵、硫酸鐵及三氯化鐵3種。它們的作用是自身先溶解形成膠體,再與水中雜質作用,以中和或吸附的形式使雜質凝聚成大顆粒而沉澱。
(1)明礬
明礬是硫酸鉀鋁[KAl(SO4)2]·12H2O或K2S04·Al2(SO4)3·24H2O,是一種復鹽,在水中Al2(SO4)3發生水解作用生成氫氧化鋁膠體。氫氧化鋁是溶解度很小的化合物,它經聚合,以膠體狀態從水中析出。在近乎中性的天然水中,氫氧化鋁膠體帶正電荷,而天然水中的膠體雜質,大都帶負電荷,它們中間可起電性中和作用。同時氫氧化鋁膠體還具有吸附作用,可吸附水中的自然膠體和懸浮物。在這種中和作用和吸附作用下,水中的膠體微粒漸漸凝聚成粗大的絮狀物而下沉。在沉降的過程中,又將其他懸浮物裹入夾帶在其中一起沉澱,使水質澄清。
(2)硫酸鋁
硫酸鋁[Al2(SO4)3]水溶液的pH值約為4.0~5.0,加入水中的反應原理與明礬相同。
(3)鹼式氯化鋁
鹼式氯化鋁(PAC)又稱羥基氯化鋁或聚合氯化鋁,其分子式為:[Al2(OH)nCl6-n]m,其中n=1~5,m≤l0。其精製品為白色或黃色固體,也有無色或黃褐色的透明液體。
鹼式氯化鋁在水中由於羥基的架橋作用而和鋁離子生成多核絡合物,並帶有大量正電荷,能有效地吸附水中帶有負電荷的膠粒,電荷彼此被中和,因而與吸附的污物一起形成大的凝聚體而沉澱被除去。另外它還有較強的架橋吸附性能,不僅能除去水中懸浮物,還能使微生物吸附沉澱。
(4)鐵鹽
常用的是硫酸亞鐵,俗稱綠礬(FeSO4·7H2O),也用氯化鐵
(FeCl3·6H2O)和硫酸鐵[Fe2(SO4)3]。鐵鹽在水中發生水解產生了Fe(OH)3膠體、Fe(OH)3的混凝作用及過程與鋁鹽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