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污水處理如何去除氨氮
在污水的生物脫氮處理過程中,首先在好氧條件下,通過好氧硝化菌的作用回 ,將污水中的答氨氮氧化為亞硝酸鹽或硝酸鹽 ;然後在缺氧條件下,利用反硝化菌(脫氮菌)將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還原為氮氣而從污水中逸出。因而,污水的生物脫氮包括硝化和反硝化兩個階段。
『貳』 廢水中氨氮該如何去除
取一定量的含氨氮廢水,估算水中氨氮的含量;加氫氧化鈉(工業級)或鹽酸(工業級)調節廢水的pH至偏鹼性;投加一定量的氨氮去除劑J-201,充分攪拌,反應6分鍾左右;水中的氨氮會被氨氮去除劑氧化為氮氣,快速去除氨氮,不產生沉澱;測量上清液中氨氮的含量,出水氨氮可以小於5ppm。
『叄』 怎麼去除廢水氨氮,廢水中的氨氮怎麼去除
1傳統生物脫氮法
相信很多環保人對生物A/O脫氮工藝都不陌生了,這里也不做過多的贅述。
該工藝是將有機物降解、硝化作用以及反硝化作用三個階段獨立開來,每一階段後面都有各自獨立的沉澱池和污泥迴流系統。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需要控制適當的硝化液迴流比,使系統脫氮達到看得到的效果。
2MAP沉澱法
理論上講以一定比例向含有高濃度氨氮的廢水中投加磷鹽和鎂鹽,在一定作用下可生成磷酸銨鎂(MAP),達到除去廢水中的氨氮的效果。
目前,投加鎂鹽的費用仍成為限制這種方法推行的主要因素。
3 化學葯劑法
直接在污水中投加氨氮去除劑,利用強氧化作用將氨氮直接氧化成氮氣進行脫除的一種方法。
基於成本控制、操作要求、去除效果等因素的考慮,該方法也是使用較為普及的一種方法。
『肆』 廢水中氨氮的去除
隨著環保科技的不斷進步,廢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也在不斷完善。
廢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運用比較多的有生物法、空氣吹脫、化學法等。
1
生物法
目前,生物法是比較傳統、成熟的廢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污水中的氨氮。
傳統生物脫氮途徑一般包括硝化和反硝化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的反應分別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作用完成。
由於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同,這兩個過程不能同時發生,而只能序列式進行。
即硝化反應發生在好氧條件下,反硝化反應發生在缺氧或厭氧條件下。
使用要求
1
pH:控制在8左右;
2
溫度:維持在20℃~40℃;
3
溶解氧:硝化階段保持在2~3mg/L,反硝化階段保持在1mg/L以下。
2
空氣吹脫法
讓廢水與空氣充分接觸,則水中揮發性的氨氣將由液相向氣相轉移,達到廢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
吹脫塔內裝填木質或塑料板條填料,空氣流由塔的下部進入,而廢水則由塔頂落至塔底集水池。
使用要求
1
pH:控制在10.8~11.5;
2
溫度:水溫降低時氨的溶解度增加,吹脫效率降低;
3
氣/水比:可取2500~5000(m3/m2)
4
水力負荷:2.5~5m3/m2•h
3
化學法
該廢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也因使用簡單、去除率高、時間短而受到眾多環保人的歡迎。
在污水中直接投加一種可以去除廢水中氨氮的葯劑——氨氮去除劑。
該方法可以在5分鍾左右,氨氮去除率96%以上,達到深度脫氮的效果。
使用要求
1
pH:可以在很寬的范圍使用;
2
溫度:即便很低的溫度都可以使用;
3
無污染:真正環保的脫氮方法,沒有2次污染,無沉澱物。
『伍』 污水氨氮去除方法
方法一: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指以天然材料、合成材料(如纖維)為載體,其表面的生物膜為微生物提供附著面,微生物通過分泌的酵素和催化劑降解污水中的物質,同時代謝生成物排出生物膜。生物膜法具有較高的處理效率,對於受有機物及氨氮輕度污染水體有明顯的凈化效果。
方法二:人工濕地法
人工濕地處理系統是在人工鋪的基質上種植水生植物,利用濕地構成的土壤、植物,水生動物和微生物共同過濾、吸收污染物的工藝。濕地的基質、植物和水中微生物是凈化污水的主體,植物起消耗營養物質和輸氧的功能。植物的人工濕地的硝化能力明顯高於無植物的人工濕地。
方法三:化學法
利用氨氮去除劑把氨氮直接氧化成氮氣,此方法可選擇人工投加無需增加高額工藝設備,投加具有強烈的靈活性,環保無二次污染且反應快速只需5~6分鍾,對於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來說是一個好選擇。
綜上所述便是小班對「水中氨氮的測定方法及步驟,污水中的氨氮如何處理?」的解答,大家都明白了嗎?氨氮含量是檢測水質安全的一個指標,它的測定方法也是大家需要了解且需要學會的,學好後對大家來說是非常具有實用性的。
方法四:樹脂吸附法
氨氮在水中以游離氨和銨根離子的形式存在,根據一水合氨與銨根的平衡關系可知,利用離子交換工藝除氨氮時pH值盡量在偏酸性(pH值6左右)環境效果更佳。
隨著環保形勢越來越嚴,對於總氮的深度處理標准也越來越嚴,因為地域性限制,有些污水(如:垃圾滲濾液DTRO膜產水)或者凈水(如:蒸發冷凝水)的處理需達到地表三類或者地表四類水質標准,在此情況下,我司T-42H特種除氨氮樹脂應運而生,對於中低濃度(500mg/l以內)的氨氮的深度去除以及濃度氨氮(500-5000mg/l)的濃縮回收利用方面具有極佳的效果和極大的優勢。
產品優勢
1、處理精度,氨氮含量可以做到0.02ppm以下;
2、交換容量大,大實際交換容量可達30-40g/l;
3、化肥行業氨氮濃縮蒸發回收更具優勢,樹脂濃縮倍數大;
4、RO膜及DTRO膜後氨氮達標的保障措施;
5、蒸發冷凝水氨氮深度處理的佳選擇(在投資成本、運行成本、佔地面積等等方面綜合考慮為佳首選工藝)。
『陸』 廢水中氨氮去除,有什麼方法
化學法——廢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
廢水中氨氮的去除在污水中直接投加一種可以降低氨氮的濃度的葯劑——氨氮去除劑;氨氮去除劑是一種含有特殊架狀結構的高分子無機化合物,通過強氧化作用,分解水中的氨氮;加葯後不會產生沉澱物,對氨氮的去除率達96%以上,無2次污染。
生物反硝化——廢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
生物反硝化在缺氧條件下,由於兼性脫氮菌(反硝化菌)的作用,將NO2--N和NO3--N還原成N2的過程,稱為反硝化。反硝化過程中的電子供體(氫供體)是各種各樣的有機底物(碳源)。
生物硝化——廢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
在好氧條件下,通過亞硝酸鹽菌和硝酸鹽菌的作用,將氨氮氧化成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的過程,稱為生物硝化作用。(1)在硝化過程中,1g氨氮轉化為硝酸鹽氮時需氧4.57g;(2)硝化過程中釋放出H+,將消耗廢水中的鹼度,每氧化lg氨氮,將消耗鹼度(以CaCO3計) 7.lg。
『柒』 廢水中氨氮應該如何去除
高氨氮廢水處理方法:
一、物化法
1. 吹脫法
在鹼性條件下,利用氨氮的氣相濃度和液相濃度之間的氣液平衡關系進行分離的一種方法,一般認為吹脫與溫度、PH、氣液比有關。
2. 沸石脫氨法
利用沸石中的陽離子與廢水中的NH4+進行交換以達到脫氮的目的。應用沸石脫氨法必須考慮沸石的再生問題,通常有再生液法和焚燒法。採用焚燒法時,產生的氨氣必須進行處理。
3.膜分離技術
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進行氨氮脫除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操作方便,氨氮回收率高,無二次污染。例如:氣水分離膜脫除氨氮。氨氮在水中存在著離解平衡,隨著PH升高,氨在水中NH3形態比例升高,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NH3的氣態和液態兩項達到平衡。根據化學平衡移動的原理即呂.查德里(A.L.LE Chatelier)原理。在自然界中一切平衡都是相對的和暫時的。化學平衡只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保持"假若改變平衡系統的條件之一,如濃度、壓力或溫度,平衡就向能減弱這個改變的方向移動。"遵從這一原理進行了如下設計理念在膜的一側是高濃度氨氮廢水,另一側是酸性水溶液或水。當左側溫度T1>20℃,PH1>9,P1>P2保持一定的壓力差,那麼廢水中的游離氨NH4+,就變為氨分子NH3,並經原料液側介面擴散至膜表面,在膜表面分壓差的作用下,穿越膜孔,進入吸收液,迅速與酸性溶液中的H+反應生成銨鹽。
4.MAP沉澱法
主要是利用以下化學反應:Mg2++NH4++PO43-=MgNH4PO4
理論上講以一定比例向含有高濃度氨氮的廢水中投加磷鹽和鎂鹽,當[Mg2 + ][NH4+][PO43 -]>2.5×10–13時可生成磷酸銨鎂(MAP),除去廢水中的氨氮。
5.化學氧化法
利用強氧化劑將氨氮直接氧化成氮氣進行脫除的一種方法。折點加氯是利用在水中的氨與氯反應生成氨氣脫氨,這種方法還可以起到殺菌作用,但是產生的余氯會對魚類有影響,故必須附設除余氯設施。
二、生物脫氮法
傳統和新開發的脫氮工藝有A/O,兩段活性污泥法、強氧化好氧生物處理、短程硝化反硝化、超聲吹脫處理氨氮法方法等。
1.A/O工藝將前段缺氧段和後段好氧段串聯在一起,A段DO不大於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異養菌將污水中的澱粉、纖維、碳水化合物等懸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當這些經缺氧水解的產物進入好氧池進行好氧處理時,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在缺氧段異養菌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離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條件下,自養菌的硝化作用將NH3-N(NH4+)氧化為NO3-,通過迴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條件下,異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氮(N2)完成C、N、O在生態中的循環,實現污水無害化處理。其特點是缺氧池在前,污水中的有機碳被反硝化菌所利用,可減輕其後好氧池的有機負荷,反硝化反應產生的鹼度可以補償好氧池中進行硝化反應對鹼度的需求。好氧在缺氧池之後,可以使反硝化殘留的有機污染物得到進一步去除,提高出水水質。BOD5的去除率較高可達90~95%以上,但脫氮除磷效果稍差,脫氮效率70~80%,除磷只有20~30%。盡管如此,由於A/O工藝比較簡單,也有其突出的特點,目前仍是比較普遍採用的工藝。
2.兩段活性污泥法能有效的去除有機物和氨氮,其中第二級處於延時曝氣階段,停留時間在36小時左右,污水濃度在2g/l以下,可以不排泥或少排泥從而降低污泥處理費用。
3.強氧化好氧生物處理其典型代表有粉末活性炭法(PACT工藝)
粉末活性碳法的主要特點是向曝氣池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利用粉末活性炭極為發達的微孔結構和更大的吸附能力,使溶解氧和營養物質在其表面富集,為吸附在PAC 上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從而提高有機物的降解速率。
近年來國內外出現了一些全新的脫氮工藝,為高濃度氨氮廢水的脫氮處理提供了新的途徑。主要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好氧反硝化和厭氧氨氧化等。
4. 短程硝化反硝化
生物硝化反硝化是應用最廣泛的脫氮方式,是去除水中氨氮的一種較為經濟的方法,其原理就是模擬自然生態環境中氮的循環,利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聯合作用,將水中氨氮轉化為氮氣以達到脫氮目的。由於氨氮氧化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氣,曝氣費用成為這種脫氮方式的主要開支。短程硝化反硝化是將氨氮氧化控制在亞硝化階段,然後進行反硝化,省去了傳統生物脫氮中由亞硝酸鹽氧化成硝酸鹽,再還原成亞硝酸鹽兩個環節(即將氨氮氧化至亞硝酸鹽氮即進行反硝化)。該技術具有很大的優勢:①節省25%氧供應量,降低能耗;②減少40%的碳源,在C/N較低的情況下實現反硝化脫氮;③縮短反應歷程,節省50%的反硝化池容積;④降低污泥產量,硝化過程可少產污泥33%~35%左右,反硝化階段少產污泥55%左右。實現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脫氮技術的關鍵就是將硝化控制在亞硝酸階段,阻止亞硝酸鹽的進一步氧化。
5. 厭氧氨氧化(ANAMMOX)和全程自養脫氮(CANON)
厭氧氨氧化是指在厭氧條件下氨氮以亞硝酸鹽為電子受體直接被氧化成氮氣的過程。
厭氧氨氧化(Anaerobicammoniaoxidation,簡稱ANAMMOX)是指在厭氧條件下,以Planctomycetalessp為代表的微生物直接以NH4+為電子供體,以NO2-或NO3-為電子受體,將NH4+、NO2-或NO3-轉變成N2的生物氧化過程。該過程利用獨特的生物機體以硝酸鹽作為電子供體把氨氮轉化為N2,最大限度的實現了N的循環厭氧硝化,這種耦合的過程對於從厭氧硝化的廢水中脫氮具有很好的前景,對於高氨氮低COD的污水由於硝酸鹽的部分氧化,大大節省了能源。目前推測厭氧氨氧化有多種途徑。其中一種是羥氨和亞硝酸鹽生成N2O的反應,而N2O可以進一步轉化為氮氣,氨被氧化為羥氨。另一種是氨和羥氨反應生成聯氨,聯氨被轉化成氮氣並生成4個還原性[H],還原性[H]被傳遞到亞硝酸還原系統形成羥氨。第三種是:一方面亞硝酸被還原為NO,NO被還原為N2O,N2O再被還原成N2;另一方面,NH4+被氧化為NH2OH,NH2OH經N2H4,N2H2被轉化為N2。厭氧氨氧化工藝的優點: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硝化反應的充氧能耗;免去反硝化反應的外源電子供體;可節省傳統硝化反硝化反應過程中所需的中和試劑;產生的污泥量極少。厭氧氨氧化的不足之處是:到目前為止,厭氧氨氧化的反應機理、參與菌種和各項操作參數不明確。
全程自養脫氮的全過程實在一個反應器中完成,其機理尚不清楚。Hippen等人發現在限制溶解氧(DO濃度為0.8·1.0mg/l)和不加有機碳源的情況下,有超過60%的氨氮轉化成N2而得以去除。同時Helmer等通過實驗證明在低DO濃度下,細菌以亞硝酸根離子為電子受體,以銨根離子為電子供體,最終產物為氮氣。有實驗用熒光原位雜交技術監測全程自養脫氮反應器中的微生物,發現在反應器處於穩定階段時即使在限制曝氣的情況下,反應器中任然存在有活性的厭氧氨氧化菌,不存在硝化菌。有85%的氨氮轉化為氮氣。鑒於以上理論,全程自養脫氮可能包括兩步第一是將部分氨氮氧化為煙硝酸鹽,第二是厭氧氨氧化。
6. 好氧反硝化
傳統脫氮理論認為,反硝化菌為兼性厭氧菌,其呼吸鏈在有氧條件下以氧氣為終末電子受體在缺氧條件下以硝酸根為終末電子受體。所以若進行反硝化反應,必須在缺氧環境下。近年來,好氧反硝化現象不斷被發現和報道,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一些好氧反硝化菌已經被分離出來,有些可以同時進行好氧反硝化和異養硝化(如Robertson等分離、篩選出的Tpantotropha.LMD82.5)。這樣就可以在同一個反應器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簡化了工藝流程,節省了能量。
7.超聲吹脫處理氨氮
超聲吹脫法去除氨氮是一種新型、高效的高濃度氨氮廢水處理技術,它是在傳統的吹脫方法的基礎上,引入超聲波輻射廢水處理技術,將超聲波和吹脫技術聯用而衍生出來的一種處理氨氮的方法。將這兩種方法聯用不僅改進了超聲波處理廢水成本較高的問題,也彌補了傳統吹脫技術去除氨氮不佳的缺陷,超生吹脫法在保證處理氨氮的效果的同時還能對廢水中有機物的降解起到一定的提高作用。技術特點(1)高濃度氨氮廢水採用90年代高新技術--超聲波脫氮技術,其總脫氮效率在70~90%,不需要投加化學葯劑,不需要加溫,處理費用低,處理效果穩定。(2)生化處理採用周期性活性污泥法(CASS)工藝,建設費用低,具有獨特的生物脫氮功能,處理費用低,處理效果穩定,耐負荷沖擊能力強,不產生污泥膨脹現象,脫氮效率大於90%,確保氨氮達標。
『捌』 污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如何處理水中的氨氮)
1.取一定量的含氨氮廢水,估算水中氨氮的含量。
2.加氫氧化鈉(工業級)或鹽酸(工業級)調節廢水的pH至偏鹼性。
3.投加一定量的氨氮去除劑J-201,充分攪拌,反應6分鍾左右。
4.水中的氨氮會被氨氮去除劑氧化為氮氣,快速去除氨氮,不產生沉澱。
5.測量上清液中氨氮的含量,出水氨氮可以小於5ppm。
6.注意事項:溶液配比:建議氨氮去除劑J-201配成液體葯劑,濃度為5-15%。
7.氨氮去除劑J-201的加葯點可設置在最終沉澱池、排水口。
8.去除氨氮過程中產生氣泡,有一定的上浮作用,避免和PAC、PAM同時投加,降低沉降效果。
9.氨氮去除劑避免潮濕、避免暴曬、貯存在陰涼通風處、嚴禁和強酸性和氧化性物質接觸,禁止和明火和易燃易爆品接觸。
『玖』 氨氮怎麼去除
1、折點氯化法:該方法是將氯氣或次氯酸鈉通入廢水中的NH3-N氧化成N2的化學脫氮工藝。在處理氨氮廢水過程中,所需的氯氣量取決於溫度、PH值和氨氮的濃度。氧化每克氨氮需要9~10mg氯氣,PH值在6~7時為較佳反應區間,接觸時間為0.5~2小時。
特點:氯化法處理率高,效果穩定,不受溫度影響。不過雖然投資較少,氮運行費用較高,只適用於處理低濃度氨氮廢水。
2、MAP沉澱法:在氨氮廢水中投加磷鹽和鎂鹽使廢水中污染物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澱物或聚合物,達到去除氨氮的效果。
特點:廢水中氨氮能作為肥料得以回收,若廢水中磷酸根較高,只需投加鎂鹽,少量投加或不投加磷鹽,即可達到脫氮除磷作用,但三者之間的比例需要控製得當。
3、選擇性離子交換法:指在固體顆粒和液體的界面上發生的離子交換過程。離子交換法選用對NH4+離子有很強選擇性的沸石作為交換樹脂,可以很好地去除氨氮。
特點:沸石使用成本低,對NH4+有很強的選擇性。該工藝簡單、投資省,具有較高的去除率和穩定性。適用於中低濃度的氨氮廢水,對於高濃度的氨氮廢水會因樹脂再生頻繁而造成操作困難。
4、生物法:指廢水中的氨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過硝化和反硝化等反應,最終形成氮氣,從而達到去除氨氮的效果。
特點:生物脫氮法可去除多種含氮化合物,二次污染小且比較經濟,因此在國內外運用較多。不足是佔地面積大,低溫時去除效率低。
5、膜分離技術:該工藝是利用膜的選擇性,達到去除氨氮的效果。
特點:該方法氨氮回收率高、無二次污染。該工藝流程簡單、不消耗葯劑、運行過程中消耗的電量與廢水中氨氮的濃度成正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氨氮廢水處理
『拾』 廢水中的氨氮怎麼去除
吹脫法:吹脫法在含氨氮廢水處理中應用比較常見,即向廢水內通入氣體,促使廢水中溶解性氣體以及易揮發性溶質氣液進行充分接觸,通過 pH
值的調節將廢水內離子氨轉化成分子氨,最後利用通入的空氣或者蒸汽將其吹出,降低廢水內氨氮含量;
化學沉澱法:應用化學沉澱法來進行廢水脫氨氮,即向含氨氮廢水投加適量的 Mg2+ 與 PO43- 葯劑,促使其與廢水內含有的NH4+
反應生成難溶復鹽磷酸氨鎂 MgNH4PO4·6H2O 結晶沉澱,最後對廢水中剩餘的氮磷進行回收處理;
離子交換法:應用離子交換法處理含氨氮廢水,最為常見的就是以沸石作為交換載體,提高氨氮脫除率;
膜吸收法:1)反滲透處理氨氮廢水的原理,即以超過溶液滲透壓的壓力作用,通過半透膜選擇溶質的截留作用,對溶質和溶劑進行可靠分離,實際應用中具有能耗低、無污染、工藝先進以及維護簡單等特點;
2)電滲析技術。通過設置外加直流電場,基於離子交換膜選擇透過性特點,促使電解質溶液將離子分離出來;
生物處理法:硝化反硝化技術,傳統生物硝化反硝化脫氮技術可以應用到含氨氮廢水處理中,分為硝化和反硝化兩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