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處理PAM\PAC葯品在運行時如何配製
提問有誤,「每立方水加PAM50克.陰離子PAC2-5克」中PAM與PAC寫反了。
PAC為絮凝劑,PAM為助凝劑,你提的問題裡面實際有兩個問題:
1.葯劑配葯的問題。(從包裝袋取葯加到溶解池或溶解桶里配葯)
2.污水投加葯劑的問題。(從溶解池或溶解桶通過計量泵加到管道混合器投葯)
分開討論。
1.葯劑配置經驗濃度(就是溶解池內濃度)是PAC5%-10%,PAM0.1%-0.3%,以上數據為質量比例,也就是說每立方水(1000千克)加PAC50-100千克,加PAM1-3千克。
這個濃度還是比較高的,尤其是PAM,其溶解能力有限,需中速攪拌器長時間攪拌才可理想溶解,夏季配置濃度可適當增加到0.3-0.5%。
2.污水投加葯劑的濃度大致是PAC50ppm-100ppm,PAC2ppm-5ppm,ppm單位是百萬分之一,即mg/L,也即克/立方米,如此說來就是PAC50-100克/立方米,PAC2-5克/立方米,你提到的廠家提出的投加量即此量。
如果用問題2的濃度來配置問題1的融葯池內葯劑濃度,顯然是不正確的。
下面具體說明如何配葯。
你單位每天污水量1300立方米,根據問題2,如果取PAC投加濃度50克/立方米,PAM2克/立方米,如此得到每天投加PAC與PAM質量65千克,PAM2.6千克。
如果你每天配一次葯的話:
根據問題1,取PAC配葯濃度10%的話,PAM0.5%的話(考慮到夏天即將來臨),則你在溶解池放水0.65立方米(按PAC算)或0.52立方米(按PAM算),建議取大值,溶解65千克PAC與2.6千克PAM,調節隔膜計量泵流量,按0.65立方米/24小時,即Q=27升/小時,則可達到理論理想絮凝要求。
那麼,你如果每天配三次葯的話,放水0.22立方,PAC22千克,PAM0.86千克,溶解投葯即可。
需要說明的是:
1.溶解葯劑的水量不宜過多,葯劑配置濃度不宜過低。
2.實際投加量建議通過燒杯試驗確定,按投加量從小到大取若干檔次,分析實際效果,這個可以深入研究一下,如能與水質數據掛鉤提煉出理論公式的話,記得寫論文。
B. 污水處理需要那些葯劑
1、 絮凝復劑:可以有效的將制頑固物質從液體中分離出來,常常用在初沉池、二沉池、三級處理或深度處理等工藝環節中,主要使用的是聚丙烯醯胺。
2、 助凝劑:輔助絮凝劑發揮作用,加強混凝效果。
3、 調理劑:對脫水前剩餘污泥進行調理。
4、 破乳劑:主要是應用在含油廢水預處理中。
5、 消泡劑:主要是用於消除曝氣或攪拌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氣泡。
6、 PH調整劑:用於調節污水的酸鹼性。
7、 氧化還原劑:主要應用於含有氧化物質或還原物質的廢水處理。
8、 消毒劑:應用於廢水排放或回用前的消毒處理中。希望可以幫到你
C. 污水處理中葯劑的投加量怎麼確定
這個問題提的很籠統,通常在污水處理中的加葯往往就兩種:1、加酸(鹼)進行中專和;2加絮凝劑增強屬污泥的沉降性能。
對於1而言,可以通過化學反應方程式計算得出結果。而對於2而言往往要通過小試,配出一個合適的濃度,不能盲目的指定一個量一個濃度進行投加。因為往往污水的流量高出加葯量很多,所以在配置2時可以盡量配置稀一些,然後提到一個比較大的濃度,這時葯劑和污水充分混合。根據我的經驗實際加葯量往往比小試得出的結果高一些,但不能高太多,太多會造成出水更混,這個問題還應考慮到沉澱池的一些參數。
D. 污水處理中需要調節ph時,加葯配置濃度多少合適
1、開機前檢查:
1)檢查所有管道、閥門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2)檢查各加葯設備的劑量泵、攪拌器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3)檢查電氣設備處於正常工作狀體。
2、各種葯劑的配比和投加方式:
果汁廢水治理工程共投加五種葯劑,他們分別是氫氧化鈉、絮凝劑、混凝劑、營養物(氮、磷)分別敘述如下:1)氫氧化鈉——用於調節水質的PH值。配葯方式:按重量濃度的20%-25%配置,即1份葯4份水或1份葯3份水。投加量:按PH值得要求控制。啟動期PH控制在7.8-8.5,正常工作期PH控制在7-8。
投加方式:可用專門配置的加葯裝置,劑量泵投加,也可在池內
直接投加。
2)混凝劑——用於氣浮裝置的加葯和二沉裝置的加葯。
葯劑名稱:聚合氯化鋁(PAC)。
配葯方式:按重量濃度的10%-15%配置,即1份葯9份水或1份葯7份水。,葯劑配好後開動攪拌器攪拌至均勻即可使用。
投加量:按水質指標試驗後確定投加量,一般情況下按上述比例配製的葯品投加量應在
20-50mg/L范圍內。
投加方式:用專門配置的加葯裝置,
計量泵投加,
也可在池內直
接投加。
3)絮凝劑——用於氣浮裝置的加葯和二沉裝置的加葯。
葯劑名稱:三號絮凝劑(聚丙醯胺PAM)。
配葯方式:按重量濃度的1%-2%配置,即1份葯99份水或1份葯98份水。葯劑配好後開攪拌器,至少攪拌1.5-2小時使其熟化後方可使用。
投加量:
按水質指標試驗後確定投加量,一般情況下按上述比例配製的葯品投加量應在5-10mg/L
范圍內。
投加方式:用專門配置的加葯裝置,計量泵投加。
4)營養物——對於缺乏氮磷的工業污水方需投加營養物。營養物按照C:N:P=100:5:1的比例控制。
葯劑名稱:氮(N)採用農用尿素,磷(P)採用農用磷肥(磷酸二氫銨).
配葯方式:按重量濃度的15%-20%配置,即1份葯7份水或1份葯4份水。葯劑配好後開攪拌器攪拌均勻即可使用。也可直接將營養物投加至池中。
投加量:按上述碳氮磷比例投加。
投加方式:用專門配置的加葯裝置,計量泵投加,或直接投加至池中。
3、注意事項
1)各種葯劑必須分別存放,防止受潮。
2)加葯設備定期檢查,並定期排出加葯罐中的雜物。
3)定期檢查攪拌器合計量泵的潤滑情況,三個月進行一次檢修
E. 污水處理中需要調節ph時,加葯配置濃度多少合適
1、開機前檢查:
1)檢查所有管道、閥門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2)檢查各加葯設備的劑量泵、攪拌器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3)檢查電氣設備處於正常工作狀體。
2、各種葯劑的配比和投加方式:
果汁廢水治理工程共投加五種葯劑,他們分別是氫氧化鈉、絮凝劑、混凝劑、營養物(氮、磷)分別敘述如下:1)氫氧化鈉——用於調節水質的PH值。配葯方式:按重量濃度的20%-25%配置,即1份葯4份水或1份葯3份水。投加量:按PH值得要求控制。啟動期PH控制在7.8-8.5,正常工作期PH控制在7-8。
投加方式:可用專門配置的加葯裝置,劑量泵投加,也可在池內
直接投加。
2)混凝劑——用於氣浮裝置的加葯和二沉裝置的加葯。
葯劑名稱:聚合氯化鋁(PAC)。
配葯方式:按重量濃度的10%-15%配置,即1份葯9份水或1份葯7份水。,葯劑配好後開動攪拌器攪拌至均勻即可使用。
投加量:按水質指標試驗後確定投加量,一般情況下按上述比例配製的葯品投加量應在
20-50mg/L范圍內。
投加方式:用專門配置的加葯裝置,
計量泵投加,
也可在池內直
接投加。
3)絮凝劑——用於氣浮裝置的加葯和二沉裝置的加葯。
葯劑名稱:三號絮凝劑(聚丙醯胺PAM)。
配葯方式:按重量濃度的1%-2%配置,即1份葯99份水或1份葯98份水。葯劑配好後開攪拌器,至少攪拌1.5-2小時使其熟化後方可使用。
投加量:
按水質指標試驗後確定投加量,一般情況下按上述比例配製的葯品投加量應在5-10mg/L
范圍內。
投加方式:用專門配置的加葯裝置,計量泵投加。
4)營養物——對於缺乏氮磷的工業污水方需投加營養物。營養物按照C:N:P=100:5:1的比例控制。
葯劑名稱:氮(N)採用農用尿素,磷(P)採用農用磷肥(磷酸二氫銨).
配葯方式:按重量濃度的15%-20%配置,即1份葯7份水或1份葯4份水。葯劑配好後開攪拌器攪拌均勻即可使用。也可直接將營養物投加至池中。
投加量:按上述碳氮磷比例投加。
投加方式:用專門配置的加葯裝置,計量泵投加,或直接投加至池中。
3、注意事項
1)各種葯劑必須分別存放,防止受潮。
2)加葯設備定期檢查,並定期排出加葯罐中的雜物。
3)定期檢查攪拌器合計量泵的潤滑情況,三個月進行一次檢修
F. 污水處理站葯劑的配比
如需投葯就不是生化處理工藝,而是生化+物化的聯合處理工藝,杯試決定投加量。
G. 醫院污水處理操作規程
1、曝氣生物濾池法
醫院污水主要來自診療室,病房,化驗室,手術室,洗衣房,行政管理部門以及食堂,宿舍等排放的污水,主要污染物為有機污染物,病原微生物及病毒。醫院污水現在只經格柵除渣及消毒後處理既排放,採用二氧化氯消毒劑,余氯和細菌學指標能達標,但有機物未被去除。
為了全面達標,醫院增加了曝氣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工藝處理污水。考慮到該醫院污水處理廠佔地有限以及水中含有一定量消毒劑的特點,決定採取負荷高,佔地少,對進水有機物濃度范圍適應性錢的曝氣生物濾池工藝。
曝氣生物濾池具有以下特點:
(1)有機負荷高,佔地少
(2)生物量大,活性高,抗沖擊能力強
(3)具有生物降解反應與過濾雙重功能,不需二沉池
(4)由於濾料的切割作用,氧利用率高
(5)運行穩定可靠,管理方便
2、氯化法
(1)次氯酸鈉法。次氯酸鈉是普通的化學試劑,起運輸,儲存和購買都比較方便。次氯酸鈉溶於水生產次氯酸根離子,可用於消毒殺菌,但它不穩定,光照,受潮易於分解,消毒能力很弱。
(2)液氯法。液氯在水中能迅速產生次氯酸根離子。該方法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醫院的污水消毒。液氯中有效氯含量比次氯酸鈉溶液高5-10倍,消毒能力強且價格便宜。由於氯氣是一種強刺激性有毒氣體,因此要用專用的存儲設備進行存儲。
(3)二氧化氯法。二氧化氯是一種強氧化劑,它可以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和病毒等。有關研究表明,二氧化氯溶於水後,有50%-7o%轉變為次氯酸根離子和亞氯酸根離子,對紅細胞有損害,會干擾人體對碘的吸收,還可以使血液膽固醇升高。因此,目前一般用前兩種方法處理醫院污水。
(7)污水安全操作規程葯劑配置擴展閱讀
處理原則
1、全過程式控制制原則。對醫院污水產生、處理、排放的全過程進行控制。
2、減量化原則。嚴格醫院內部衛生安全管理體系,在污水和污物發生源處進行嚴格控制和分離,醫院內生活污水與病區污水分別收集,即源頭控制、清污分流。
嚴禁將醫院的污水和污物隨意棄置排入下水道。
3、就地處理原則。為防止醫院污水輸送過程中的污染與危害,在醫院必須就地處理。
4、分類指導原則。根據醫院性質、規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區差異對醫院污水處理進行分類指導。
5、達標與風險控制相結合原則。全面考慮綜合性醫院和傳染病醫院污水達標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時加強風險控制意識,從工藝技術、工程建設和監督管理等方面提高應對突發性事件的能力。
6、生態安全原則。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質,減少處理過程中消毒副產物產生和控制出水中過高余氯,保護生態環境安全。
H. 污水處理安全操作規程
1、雨污分流時,將污水輸送至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
2、雨污合流時,將合流污水輸送至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在污水處理站前,宜設置截流井,排除雨季的合流污水;
3、污水處理站可採用人工濕地,生物濾池或穩定塘等生化處理技術,也可根據當地條件,採用其他有工程實例或成熟經驗的處理技術。
人工濕地適合處理純生活污水或雨污合流污水,佔地面積較大,宜採用二級串聯;生物濾池的平面形狀宜採用圓形或矩形。填料應質堅、耐腐蝕、高強度、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宜採用碎石、卵石、爐渣、焦炭等無機濾料。
地理環境適合且技術條件允許時,村莊污水可考慮採用荒地、廢地以及坑塘、窪地等穩定塘處理系統。用作二級處理的穩定塘系統,處理規模不宜大於5000m3/d。
污水處理站出水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的相關規定;污水處理站出水用於農田灌溉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農田灌溉水質標准》的有關規定。污水處理與利用的方法很多,選擇方案應考慮以下因素:
1、環境保護對污水的處理程度要求;
2、污水的水量和水質;
3、投資能力。污水處理技術,就是採用各種方法將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將污染物轉化成無害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
(8)污水安全操作規程葯劑配置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工程試運行的內容:
(1)通過試運行檢驗土建、設備和安裝工程的質量,建立相關設備的檔案材料,對相關機械、設備及儀表的設計合理性、運行操作注意事項等提出建議。
(2)對某些通用或專用設備進行帶負荷運轉,並測試其能力。如水泵的提升流量與揚程、鼓風機的出風風量、壓力、溫度、噪音與振動等,曝氣設備充氧能力或氧利用率,刮(排)泥機械的運行穩定性、保護裝置的效果、刮(排)泥效果等。
污水處理工程試運行的要求:
(1)單項處理構築物的試運行,要求達到設計的處理效果,尤其是採用生物處理法的工程,要培養(馴化)出微生物污泥,並在達到處理效果的基礎上,找出最佳運行工藝參數。
(2)在單項設施試運行的基礎上,進行整個工程的聯合運行和驗收。確保污水處理能夠達標排放。
I. 污水處理廠小試怎麼做具體的葯劑怎麼配比
PAM(聚丙烯醯胺)分陽離子、陰離子、有離子度、分子量之分,陰離子價格便宜,分子量1千萬專就可了
PAC (聚合鋁屬) 按照含鋁量算,一般好一點的29%
鐵系列就便宜
取PAM稀釋千分之一,攪拌溶解:PAC取百分之三到五稀釋攪拌;(各自進行)。用注射器按容量分樣3~5樣;
量杯污水先加PAC攪拌,觀察各個樣的聚合情況,做好記錄。然後加PAM,逐漸攪拌,觀察沉降情況。匯總那個樣最好,那就是配比。
一定先投加PAC(絮凝劑)攪拌,再投加PAM(助凝劑)攪拌,得出的取較好的兩個樣,將葯劑再稀釋,精確地再實驗,得出較好的結果。
如果在北方,冬季PAC容易上浮,可改聚合鐵鋁做,效果應該一樣。
你看了不懂再說。以上步驟你自己體會,如果在實驗室一小時就教會。
J. 污水處理廠小試怎麼做,具體的葯劑怎麼配比
PAM(聚丙來烯醯胺)分陽離子、源陰離子、有離子度、分子量之分,陰離子價格便宜,分子量1千萬就可了
PAC (聚合鋁) 按照含鋁量算,一般好一點的29%
鐵系列就便宜
取PAM稀釋千分之一,攪拌溶解:PAC取百分之三到五稀釋攪拌;(各自進行)。用注射器按容量分樣3~5樣;
量杯污水先加PAC攪拌,觀察各個樣的聚合情況,做好記錄。然後加PAM,逐漸攪拌,觀察沉降情況。匯總那個樣最好,那就是配比。
一定先投加PAC(絮凝劑)攪拌,再投加PAM(助凝劑)攪拌,得出的取較好的兩個樣,將葯劑再稀釋,精確地再實驗,得出較好的結果。
如果在北方,冬季PAC容易上浮,可改聚合鐵鋁做,效果應該一樣。
你看了不懂再說。以上步驟你自己體會,如果在實驗室一小時就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