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氨苯碸的介紹
氨苯碸 俗稱:二氨基二苯碸,雙氨基雙苯碸、dapsone、diaminodiphenys,dds.=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微苦。本品在丙酮中易溶,在甲醇中溶解,在乙醇中略溶,在水中幾乎不溶;在稀鹽酸中溶解。熔點 本品的熔點為176~181℃。氨苯碸與其他抗麻風葯聯合用於由麻風分枝桿菌引起的各種類型麻風的治療。氨苯碸也可用其他皮膚病的治療。
2. 為什麼間苯二酚不氧化為間苯二醌
苯醌(benzoquinone)醌的一種。分子式C6H4O2。有鄰苯醌和對苯醌兩種。對苯醌較重要,苯醌通常指對苯醌。對苯醌為金黃色棱晶;熔點115~117℃,密度1.318克/厘米(20℃),能升華並能隨水氣蒸餾;溶於熱水、乙醇和乙醚中。鄰苯醌為紅色片狀或棱晶;在60~70℃分解;溶於乙醚、丙酮和苯。
苯醌具有恢復成苯環結構的強烈趨勢,具較強氧化性,能從碘化鉀的酸性溶液中奪取碘,本身還原成對苯二酚。對苯醌可由氯酸鈉和硫酸氧化對苯二酚制備;工業上可由苯胺或苯酚氧化製得;苯直接電解氧化也可製得苯醌。鄰苯醌可由氧化銀氧化鄰苯二酚製得。苯醌是有機合成工業的原料,其還原產物對苯二酚是還原劑,可作底片的顯影劑和聚合反應的阻聚劑。苯醌的蒸氣對眼角膜和粘膜有刺激作用,長期接觸高濃度的苯醌蒸氣可引起眼的傷害。
3. 44二甲基二苯碸溶於水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1-22
4. 二苯碸的生產工藝
二苯碸的合成精製方法
以苯酚和硫酸為原料,在芳香族溶劑中,酸類催化劑存在下,經過攪拌迴流、過濾、結晶和乾燥過程得到含有2,4』-二羥基二苯碸的原液,經過蒸發和提純制備得到二苯碸。
5. 化工廠排放的廢氣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二惡英 二惡英是一種劇毒物質,在已知化合物中毒性最強。 二惡英的來源: 主要來自城市垃圾焚燒、含氯化學品的雜質、紙漿漂白和汽車尾氣等。其中,焚燒垃圾是二惡英產生的最大來源! 二惡英金進入人體的渠道: 人類往往因為攝入被二惡英污染的食物而引起中毒,特別是二惡英具有脂溶性,在肉、奶製品和魚類的脂肪中富集。 所以我們要注意衛生和平衡,不吃受污染的食物,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做到勞逸結合,以保持並提高體質,增強自身免疫能力和解毒功能,更要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回頂端 重金屬污染 何為重金屬? 重金屬是指密度大於4.5g/cm3的金屬,一般對人體有毒。例如銅,鎳,鉛,鋅,汞等等。 重金屬污染的途徑 通過危害生態系統,對水生生物產生各種有毒作用。 通過飲用水,皮膚接觸,食物鏈途徑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健康。 法國 巴黎日報 說,30多隻牛因食入其生活草場附近的一條被重金屬污染的渠道,結果引起鉛,水銀,銅等重金屬中毒,被屠宰後又供應消費市場,以致它們體內的危害物質已直接進入人類的食物鏈.事件再度引起社會對法國牛肉安全性的質疑。 加強抽樣調查食物重金屬污染 重金屬鉛,鎘,汞是具有蓄積性的金屬有毒物,可對人體造成危害.人體內的鉛,鎘,汞主要來自食物.只要居民的攝入量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允許的攝入量標准, 而不會對居民健康造成損害. 廢電池處理——迫在眉睫 電池是靠腐蝕化學作用產生電能的,而其腐蝕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污染物——鎘、汞、錳等。當其被隨意丟棄在自然界時,這些有毒物質便會慢慢從電池中溢出來,進入土壤或水源,再通過農作物進入人的食物鏈。這些有毒物質在人體內會長期積蓄難以排除,損害神經系統、造血功能、腎臟和骨骼,有的還能夠致癌。 買環保電池吧! 當你更換電池的時候,請選用環保電池,以減少廢舊電池裡的重金屬帶來的污染。你可選購不含鎘和汞的環保電池(帶有No Mercury/Cadmium或Mercury & Cadmium Free的標志,有的是0%Mercury標志)。 重金屬污染與兒童生長 暴露在高鉛區兒童人口中,精神發育遲緩,行為障礙,及學習困難的發生率高。一般一、二年級小學生體內鉛水平明顯升高,一般他們的智商、言語智商、語言及聽覺過程及注意力均較同齡人而言有明顯缺陷。 河流污染 事例: 香港河流重金屬污染已基本上屬於輕微的生態危害和接近中等的生態危害。產生生態危害的主要重金屬污染物為Cd,其次為Cu,Pb, Zn,Cr。 重金屬在河流中分布圖 利用天然礦物處理重金屬廢水 當前國內外對重金屬廢水的治理主要依靠化學處理法。對含Cr(VI)廢水的現行處理方法是化學還原與化學沉澱二步法。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利用化學還原劑如亞硫酸納等將Cr(VI)還原成Cr(III),然後再利用氫氧化納或石灰石等將Cr(III)轉化為沉澱物Cr(0H)3而將其除去。 土壤污染 農業生態環境尤其是土壤中重金屬的污染現象現在已比較普遍。重金屬污染對於作物的生長、產量、品質均有較大危害,尤其是它還有被作物富集吸收、進入食物鏈,從而危害人畜健康的潛在危險。 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分布圖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植物修復技術 在立體布局和生產季節上進行搭配,構建穩定的土壤凈化生態系統,收獲後的植物經乾燥、灰化,回收重金屬,從而達到去除重金屬污染的目的。 回頂端 室內化學品污染 除了室外的大氣污染物能經空氣流通進入室內之外室內各種建築裝飾材料,廚房炊事,化妝品,日用化學品和化學製品,復印機,放射性污染物等都是重要的室內化學污染物.人們已從室內空氣中鑒定出300多種揮發性化學物質.醫學研究表明,上述污染可造成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 對室內環境造成危害的化學污染物可分為: Hg,鹵素等元素類物質. CO,氮氧化合物(NOx),鹵化氫,HS,SO等無幾化合物. 四乙基鉛,二丁基錫等金屬有機和准金屬有機化合物. 環氧乙烷,醚,酮,醛,有機酸,酯,酐,酚類等含氧有機物. 胺,晴,硝基甲烷,硝基苯,三硝基苯,亞硝胺等有機氮化物. CCl4脂肪烴和烯烴的鹵化物,芳香族鹵化物,多氯聯苯等有機氯化物. 烷基硫化物,硫醇,硫基甲烷,二甲碸,硫酸二甲酯等有機硫化物. 磷酸酯類(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有機磷農葯等. 化妝品污染 臨床發現,使用化妝品引起皮炎患者增多.化妝品中的色素,香料,表面活性劑,漂白劑等都可導致接觸性皮炎.例如:胭脂,眉筆的筆芯含有變應原,可引起眼瞼變應性接觸性皮炎.使用含雌激素的化妝品能引起兒童性早熟發育症狀.洗發香波中含的苯酚有毒性.口服致死量為2~15g.濺入眼內,2天內眼球表面出現廣泛損傷,並能滲入晶體引起白內障.因此,女性要慎用化妝品. 日用化學品污染 家庭中廣泛使用著各種日用化學品.除蟲劑,消毒劑,洗滌劑,乾洗劑,它們是有用的,但同時也在散發出有毒氣體.毒性很高的苯胺有少量用於生產家用化學品,塗料,除蟲劑,殺菌劑.廣泛用做溶劑,滅火劑,乾洗劑的CCl4,用做去油劑的CH3CCl3,用做製冷劑,發泡劑的CHF2Cl等是主要的氯代烴污染源. 裝潢污染 人類進入新的世紀,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了持續發展成為人類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可是,人們只重視保護藍天碧水,治理大氣,江河湖海等環境污染,卻忽視了一個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直接涉及人身健康的室內環境污染問題。此問題已引起國際上一些國家和組織的重視,美國成立專門機構立時五年進行專題調查發現:許多民用和商用建築,室內的空氣污染程度是室外空氣污染的2---5倍。有的甚至超過100倍。我國也面臨著這樣一大難題,大氣污染,建築材料污染,已成為人們辦公和家居的一大殺手,成為百姓關注的一大熱點問題。 全國室內環境動態 中消協公布了一項驚人的調查結果,在北京和杭州分別對居室內空氣抽樣檢測後顯示,甲醛濃度超標的分別達到73.3%和79.1%,甲醛濃度最高的超標十多倍。此外,VOC和苯的超標情況也很嚴重,分別佔20%和43.3%很多消費者反映眼睛、鼻子和氣管有不適感。據專家介紹,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會導致頭痛、乏力、不適、記憶力減退等。分析VOC的來源,主要是使用劣質塗料、油漆、板材等。消費者雖然表現對室內環境污染的不滿,缺乏識別手段也是導致消費者自我保護能力弱的原因。為此專家建議選購建材時要向商家查看有關安全的合格證明,居室裝修後要仔細驗收,最好請專業單位或專業人士參與驗收。 室內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建築及室內裝飾材料 室外污染物(室外大氣的嚴重污染和生態環境的破壞) 燃燒產物(做飯與吸煙) 人的活動 建築物自身的污染,此類污染正在逐步檢出,一種是建築施工中加入了化學物質,(北方冬季施工加入的防凍劑,滲出有毒氣體氨)。另一種是由地下土壤和建築物中石材、地磚、瓷磚中的放射性物質形成的氡。這是一種無色無味的天然放射性氣體,對人體危害極大。 而室內裝飾材料及傢具的污染則是目前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方面。 油漆、膠合板、刨花板、泡沫填料、內牆塗料、塑料貼面等材料均含有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有機蒸氣,以上物質都具有相當的致癌性。 人體自身的新陳代謝是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一個原因。人在室內活動,人體本身通過呼吸道、皮膚、汗腺可排出大量污染物,另外人在室內活動,會增加室內溫度,促使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夏天易出汗,會把皮膚中的污染物帶人空氣中;冬天空氣乾燥,人體多皮屑、頭屑;人夜間人睡後,居室里充滿了二氧化碳的酸氣。人體新陳代謝可產生400多種化學廢物。每人每天通過呼吸、咳嗽、吐痰、糞便,可排除細茵、病毒、寄生蟲卵等約400億個。每人每小時新陳代謝有60萬粒皮膚脫落,總計每年約0 68公斤。這些細小的粉塵可長時間在居室內飄浮,並在居室里積累。因此房間內人數過多時,會使人疲倦、頭昏,甚至休克。 氡是有別於可揮發氣體的一種放射性氣體,它是天然放射性元素衰變系列鈾系列中的一個氣體元素,氡與人體脂肪有很高的親和性,是導致人類肺癌的第二大「殺手」。富含鈾、釷的花崗岩、輝綠岩、片麻岩、黑色頁岩等能產生大量的氡。而室內的氡氣主要由不合格的水泥、牆磚、石材等建築材料放射而來。呼吸時氡氣及其子體隨氣流進入肺臟,氡子體衰變時放出α射線,這種射線像小「炸彈」一樣轟擊肺細胞,使肺細胞受損,從而引發患肺癌的可能性。醫學研究已經證實,氡氣還可能引起白血病、不孕不育、胎兒畸形、基因畸形遺傳等後果。科學家測算,如果生活在室內氡濃度為200貝克/立方米的環境中,相當於每人每天吸煙15根。氡氣污染在肺癌誘因中僅次於吸煙排在第二位,美國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數達5000人至20000人,我國每年也有50000人因為氡氣及其子體致肺癌而死亡 苯 一、什麼是苯 苯是一種無色具有特殊芳香氣味的液體,沸點為80.1℃,甲苯、二甲苯屬於苯的同系物,都是煤焦油分餾或石油的裂解產物。目前室內裝飾中多用甲苯、二甲苯代替純苯作各種膠.油漆.塗料和防水材料的溶劑或稀釋劑。因為苯具有易揮發、易燃、蒸氣有爆炸性的特點。人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的甲苯、二甲苯時,可出現中樞神經系統麻醉作用,輕者有頭暈、頭痛、惡心、胸悶、乏力、意識模糊,嚴重者可致昏迷以致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如果長期接觸一定濃度的甲苯、二甲苯會引起慢性中毒,可出現頭痛、失眠、精神萎靡、記憶力減退等神經衰弱樣癥候群。苯化合物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強烈致癌物質。 二、苯的主要來源 1、油漆。苯化合物主要從油漆中揮發出來,苯、甲苯、二甲苯是油漆中不可缺少的溶劑。 2、各種油漆塗料的添加劑和稀釋劑。苯在各種建築裝飾材料的有機溶劑中大量存在,比如裝修中俗稱天那水和稀料,主要成分都是苯、甲苯、二甲苯。 3、各種膠粘劑。特別是溶劑型膠粘劑在裝飾行業仍有一定市場,而其中使用的溶劑多數為甲苯,其中含有30%以上的苯。 4、防水材料。 三、苯對人體的危害 1、慢性苯中毒主要苯對皮膚、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長期吸入苯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並出現神經衰弱樣症狀,表現為頭昏、失眠、乏力、記憶力減退、思維及判斷能力降低等症狀。若造血功能完全被壞,可發生致命的顆粒性白細胞消失症 ,並可引起白血病。 3、苯可導致胎兒的先天性缺陷。 四、防止措施 1、裝飾材料的選擇。裝修中盡量採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和污染少的裝修材料, 2、施工工藝的選擇。施工工藝不規范,使得室內空氣中苯含量大大增高, 3、裝飾公司的選擇。要選擇帶有綠色環保標志的裝飾公司,並在簽定裝修合同時註明室內環境要求, 5、裝修後的居室不宜立即遷入。居室裝修完成後,使房屋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待苯及有機化合物釋放一段時間後再居住 有害化學品的污染危害與環境保護 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各種化學品的產量大幅度增加,新化學品也不斷涌現。人們在充分利用化學品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化學廢物,其中不乏有毒有害物質。由於毫無控制的隨意排放及化學品其他途徑的泄放,使環境狀況日益惡化,嚴重污染了環境,如何認識化學品的污染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學品的污染,加強環境保護力度,已是人們急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1.1 有害化學品的污染危害 有害化學品是指任何已經被確認為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有危害性的化學品。 隨著工農業迅猛發展,有毒有害污染源隨處可見,而給人類造成的災害要屬有毒有害化學品為最重。化學品侵入環境的途徑幾乎是全方位的,其中最主要的侵入途徑可大至分為四種, (1)人為施用直接進入環境; (2)在生產、加工、儲存過程中,作為化學污染物以廢水、廢氣和廢渣等形式排放進入環境; (3)在生產、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由於著火、爆炸、泄漏等突發性化學事故,致使大量有害化學品外泄進入環境; (4)在石油、煤炭等燃料燃燒過程中以及家庭裝飾等日常生活使用中直接排入或者使用後作為廢棄物進入環境。 進入環境的有害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或潛在危險。 僅舉農葯這一有害化學品為例,隨著農葯科技和農業的迅速發展,農葯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從不使用農葯的自然農業發展到使用農葯的現代農業,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耕地面積緊張的大國,農葯在解決農作物的自然災害,促進糧食增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無庸諱言,由於農葯是一類有毒化學物質,而且是人為主動投加到環境當中,長期大量使用,對環境生物安全和人體健康,必將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這就給人們提出了一個不容迴避的現實問題,在充分肯定農葯的有利作用的同時,需要充分認識農葯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的危害。 農葯的污染及其產生的危害後果是嚴重的,尤其對大氣、土壤和水體的污染,對環境質量的影響與破壞,特別是地下水污染問題已引起廣泛重視;農葯污染的生態效應十分深遠,尤其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影響;農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尤其對三致作用和對生殖性能的影響等。農葯環境造成的損失是多方面的,據有關學者研究指出,我國僅由農葯的使用,對環境和社會每年造成經濟損失達11.23億美元之多。 此外,農葯污染水體還對魚類和野生動物造成威脅,特別是那些具有難於生物降解和高蓄積性的農葯的污染危害更為嚴重。 聯合國國際化學品安全規劃署最近提出DDT、艾氏劑、狄氏劑、異狄氏劑、氯丹、六氯苯、滅蟻靈、毒殺芬九種農葯和多氯聯苯、二惡英和苯並呋喃三種工業化學品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它們在環境中化學性質穩定,容易蓄積在魚類、鳥類和其他生物體內,並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其中有些物質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變性,對人類和環境構成更大的威脅。 同時工業廢水也是對環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譬如工業廢水中的氰化物等有害物質嚴重污染了全國主要江河湖泊,使水質惡化,特別是淮河、海河、遼河、滇池、巢湖和太湖(簡稱"三河三湖")水污染問題更為突出,給當地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1996年對全國七大水系和內陸河流的150個重點河段的監測評價結果表明,符合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的第Ⅰ類和Ⅱ類標准(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的僅佔了32.2%,符合第Ⅲ類標準的佔21.9%,而符合第Ⅳ、Ⅴ類標准(適用於一般工農業用水和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的佔31.9%。 工業廢水中排放的氰化物對魚類危害更甚,當水中氰化物濃度達到0.5mg/L時,在兩小時內魚類會死亡20%,一天內全部死亡,含苯酚廢水可抑制水中細菌、藻類和軟體動物生長。用含酚廢水灌溉農田能抑制光合作用和酶的活性,破壞農作物生長素的形成,造成減產。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進入水體後會使封閉性湖泊、海灣形成富營養化,造成浮游藻類大量繁殖、水體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威脅魚類生存、水質發臭出現"赤潮", 有的河流已魚蝦絕跡。化學廢棄物的不適當處置,會造成土壤板結和地下水污染,直接威脅人體健康和人類生存。目前癌症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每年有癌症患者600萬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約500萬人,占死亡總人數的1/10。我國每年癌症新發病人有150萬人,死亡110萬人,而造成人類癌症的原因10%~15%與化學因素有關。 再則冷凍與空調設備釋放出的氯氟烴氣體造成大氣平流層的臭氧層破壞,引起地球表面紫外線輻照增強,使人群皮膚癌發病率上升。燃煤發電廠等排放的二氧化硫引起的酸雨導致河流湖泊酸化,影響魚類繁殖甚至種群消失。土壤酸度增高可使細菌種類減少,肥力減退,影響作物生長。酸雨還使土壤中錳、銅、鉛、鎘和鋅等重金屬轉化為可溶性化合物,轉移進入江河湖泊引起水質污染。 近幾十年來,全世界已發生過60多起嚴重化學品環境污染事件。公害病患者有40萬~50萬人,死亡10多萬人。1952年12月5日~1日,由於燃煤煙塵和二氧化硫污染發生的英國倫敦煙霧事件中一周內死亡了4000多人。1953年至1956年,日本熊本縣水俁灣由於石油化工廠排放含汞廢水,致使當地居民食用水俁灣的魚類時造成甲基汞中毒,有110多人中毒,死亡50多人。1961年日本北九州市愛知縣和1979年我國台灣宇城都發生過由於食用被多氯聯苯污染的米糠油的中毒事件,共有1000多人發生中毒。患者出現眼瞼腫脹、指甲和黏膜色素沉著、皮膚發黑和痤瘡樣疹、惡心、嘔吐和水腫等症狀。中毒後生育的孩子都出現牙齒變形、智力發育不全和行為異常。 近年來,我國有害化學品重大污染事故也時有發生。據浙江省統計,1915年至1919年五年中,全省共發生重大環境事故140起,其中有毒化學品相關事故133起,佔95%。 此外,我國有害化學品的公路、水路運輸事故發生率居高不下,由於翻車、翻船,致使化學物質外泄污染環境和造成人身傷亡的占事故總數的1/3左右。 有害化學物質的排放給我國生態環境造成極為嚴重的危害。據統計,1994年全國化工系統排放的廢水、廢氣和固體廢物分別在全國排第二位、第三位和第四位。全國每年隨化工"三廢"排放到環境中的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僅化工廢水中氰化物、砷、汞、鉛和揮發酚1994年達24274噸,對我國江、河、湖泊水體造成極大危害。 有害化學品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危害是我國環境保護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必須引起全社會高度重視。 1.2 化學品的環境污染控制 我國是化工生產量較大的國家,化工產業已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體系。目前化學工業的特點是,產品品種繁多,工藝復雜,技術落後,操作水平低,加上生產管理不完善,致使產品產量低,副產物多,"三廢"排放量大。據統計僅農葯一項每年排放廢氣23.7億m3,排放廢水1億m3,還有大量有毒有害固體廢物產生。這些廢氣、廢水和廢渣的成分復雜,毒性大,由此引發的環境污染事件時有發生,要想控制或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應從化學品的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控制方面加以考慮,首先應了解化工廠的污染情況,包括:污染源種類、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環保措施以及周圍環境敏感性等。特別應對污染源分布進行調查和污染物排放量的統計、同時應了解污染影響類型,如是屬於一次污染或二次污染、長期污染或短期污染、可逆污染或不可逆污染、局部污染或大面積污染、單因素污染或多因素復合污染等等。化學品的污染危害控制,應採取以下主要措施: 1.制定和健全環境立法,加強環境執法力度 有害化學品的安全與控制是當前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國際性環境問題之一。從70年代中期起,美國、日本和歐洲工業化國家相繼制定並不斷完善化學物質環境管理法規。到10年代初,各國已經普遍建立一整套化學物質環境管理法規體系。 我國於1979年已經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19年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進行了修改,同年12月公布實施。該法是我國有關環境保護的綜合性法規,也是環境保護領域的基本法律,主要規定了國家的環境政策、環境保護的方針、原則和措施等;國務院還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環境保護法律、國務院頒布了《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和《農葯管理條例》等化學品管理行政法規。國務院有關部委還頒發了《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化學品首次進口和有毒化學品進出口環境管理規定》以及關於鐵路、汽車、船舶危險貨物運輸規則等多項部門規章;國家還專門制定了環境保護標准、污染物排放標准、環保基礎標准和環保方法標准。如已頒布的環境質量標准有《環境空氣質量標准》、《地面水環境質量》等;污染物排放准有《工業"三廢"排放標准》、《污水綜合排放標准》、《鍋爐煙塵排放標准》等等;同時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環境保護部門規范性文件都作了明確規定等。這些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對加強有害化學品的安全管理,防止化學物質污染環境和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國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化學物質環境管理法規體系,對化學物質的生產、儲存、運輸、銷售、使用和進出口實行全過程有效管理。 我國現行化學品環境立法需要針對當前化學品管理法律法規中的薄弱環節加以補充完善,並與國際化學品管理體制接軌。此外,當前迫切需要加強的是對化學品管理法律法規的執法力度。對環境保護造成嚴重污染的企業,應依法給予追究,對人身由環境污染造成危害的應依據法律給予處罰和賠償。這在日本等工業發達國家早已實行了的法律管理制度。我們還應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從事化學危險品生產、貯存、經營、運輸和使用的單位和個人的遵法守法意識,加強對有害化學品的安全和環境管理。特別是應按著我國環境保護法來嚴格管理有害化學品。 2.加強對重點有害化學品的環境管理 近幾年,一部分國外禁止或嚴格限制使用的有害化學品,如DDT、氰化鈉、三氧化二砷(砒霜)我國仍有大量生產和進出口。有些發達國家正在伺機將自己國內禁止或嚴格限制的化學品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生產,然後再從中購回自己需要的產品。我國正面臨著國外將污染嚴重的化學品向境內轉移的威脅。 建立相應登記管理制度,對那些已知或懷疑對人類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物質或者對環境有嚴重危害化學品採取禁止或嚴格限制使用和淘汰、替代措施,以有效減少這些化學物質的污染危害。 3.推行清潔生產,嚴格控制有害化學物質向環境中排放 化工污染之所以嚴重,一個重要原因是一大批老企業長期以來沒有進行技術改造,資源、能源消耗太高,排污量太大。全面推行清潔技術改造,通過改革工藝設備,盡可能把"三廢"消除在生產過程之中,減輕末端治理的負擔,是改變化工生產消耗高、污染大的落後局面的根本途徑。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就要選用清潔原料,採用無毒無害物質替代有害原材料、設計清潔工藝、生產清潔產品。同時改善和加強企業內部安全管理等措施,在污染的源頭削減污染物和廢物產生量並回收利用廢物。最大限度消除或削減有害物質的排放。對通過預防不能解決的污染物,應採取源控制措施進行安全處理處置,使污染物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准。 4.強化危險廢物管理 危險廢物是指具有易燃性、腐蝕性、反應性、爆炸性、急性毒性、傳染性等危險特性之一的廢棄物。根據《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從事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處置經營活動的單位,必須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領取經營許可證。國家對危險廢物的產生實行申報登記制度和對危險廢物處置實行行政代執行制度,即對產生危險廢物而不按規定處置(處理)的,依法指定其他單位代為處置,所需費用由被代理方支付。 國家環保局和國務院經貿委等最近頒布了《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名錄中列出了47種類廢物名稱,並從1991年1月1日起施行。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申報登記。 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申報登記。 5.普及安全和環境保護知識,鼓勵公眾監督 通過建立和實行危險化學品的安全標簽和安全技術說明書制度,在企業員工和化學品使用者中普及化學品安全和環境保護知識。並在全社會積極宣傳有關化學品安全與環境保護知識,提高社會公眾對有害化學品的危害、安全防護措施和環境保護的認識,大力鼓勵公眾參與監督有害化學物質的污染防治 http://www.ahad.com.cn/zlk/w/2/200512/3930.html 這個圖片,可以作為PPT的封面設計元素,或者模版設計; http://ccce.dhu.e.cn/kejian/wuji/zhaoxh/chem3-3.htm裡面有數據的圖表,可以拿來一用! http://www.zjsz.net/keti/hx/裡面有展示性圖片也可以來進行材料的烘托! http://www.stu.com.cn/browse/shang/tiku/g3/lzzt/lzzt06.htm裡面有些可以借用的示意圖! http://www.zjsz.net/keti/hx/ http://www.jk366.com/life/renyuziran/diqiuxinsheng/2006-01-19/5854.html系列的環境污染攝影! http://www.85flash.com/Get/design/design_GG/2006-5-15/204409894_13.html一系列關於環保的公益廣告設計作品,對豐富PPT,增加趣味性\生動化有幫助!
6. 二苯碸的基本介紹
中文名稱:二苯碸
中文別名:二苯基碸,殺蟎碸,1,1-磺醯雙苯,苯基碸
英文別名:Diphenylsulfone,99%; Diphenyl sulphone; Diphenyl sulfone; Phenyl sulphone; 1,1'-Sulfonylbisbenzene; DPS; 1,1'-sulfonyldibenzene
分子式:C12H10O2S; (C6H5)2SO2
分子量:218.27
7. 常用的污水處理葯劑有哪些
常用的有三種:
1、絮凝劑:有時又稱為混凝劑,可作為強化固液分離的手段,用於初沉池、回二沉池、浮選答池及三級處理或深度處理等工藝環節。
2、助凝劑:輔助絮凝劑發揮作用,加強混凝效果。
3、調理劑:又稱為脫水劑,用於對脫水前剩餘污泥的調理,其品種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劑和助凝劑。
8. 印染廢水,是染漿廢水來的,脫色效果不好,怎麼辦
不知到你用的什麼工藝,一般生物處理不易脫色的話,可以考慮加點絮凝劑,另外氧化法也比較常用,下面一個參考文摘不錯的:
由於染料生產品種多,並朝著抗光解、抗氧化、抗生物氧化方向發展,從而使染料廢水處理難度加大.染料廢水處理難點:一是COD高,而BOD/COD值小,可生化性差;二是色度高,而成分復雜.三是水質水量不穩定,排放具有間歇性.印染廢水的處理目標一般是COD的去除與脫色,但脫色問題難度更大.
3. 脫色處理方法
3.1 物理方法
3.1.1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的固體物質,使廢水中的一種或多種物質被吸附在固體表面而去除的方法.吸附脫色技術是依靠吸附劑的吸附作用來脫除染料分子的.吸附按其作用力可分為物理吸附、化學吸附和離子交換吸附三種.目前用於吸附脫色的吸附劑主要是靠物理吸附, 但離子交換纖維、改性膨潤土等也有化學吸附作用.
常用的吸附劑包括可再生吸附劑如活性炭、離子交換纖維等和不可再生吸附劑如各種天然礦物(膨潤土、硅藻土)、工業廢料(煤渣、粉煤灰) 及天然廢料(木炭、鋸屑) 等.傳統的吸附劑是活性碳,活性炭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500- 600 m2/g),它只對陽離子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具有較好的吸附性能.活性炭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分子量不超過400)非常有效,但它不能去除水中的膠體疏水性染料.若廢水BOD5> 500mg/L,則採用吸附法是不經濟的.膨潤土作為水處理中的吸附劑和絮凝劑,已被廣泛用於印染廢水脫色領域,近年來製成多種復合膨潤土、VS型纖維和聚苯乙烯基陽離子交換纖維等,具有物理吸附和離子交換功能,且比表面大、離子交換速度快,易再生,對難處理的陽離子染料廢水有很好的脫色效果,有些改性的膨潤土的脫色效果甚至高於活性炭[4];某些集吸附與絮凝性能為一體的吸附劑如硅藻土復合凈水劑也已開發;用電廠粉煤灰製成具有絮凝性能的改性粉煤灰,對疏水性和親水性染料廢水均具有很高的脫色率;另外工業廢料(如煤渣、粉煤灰等)、天然廢料(如木炭、木屑等)、植物秸稈(如玉米棒等)均對印染廢水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吸附法尤其適合難生化降解的紡織印染廢水脫色處理,印染廢水的吸附脫色技術是一項非常有效而又比較經濟的方法.活性炭吸附脫色技術不適合印染廢水一級處理,只能用於深度脫色處理,活性炭處理成本高,再生困難,所以活性炭的再生技術是正在研究的課題,其中生物再生是研究的重點方向.煤、爐渣吸附劑,原料來源廣,成本低,但在處理印染廢水之後存在二次污染,所以只適合與生化法或砂過濾等方法聯合使用.離子交換樹脂對水溶性染料離子吸附特別有效,離子交換吸附劑的開發研製是今後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廉價、高效、因地制宜新型吸附材料的開發是一項很有前途的技術.吸附法與其它處理方法的優化組合處理印染廢水,脫色效果更佳.[5]
綜上所述,吸附脫色的發展方向體現在兩個方面: ①根據吸附機制開發、尋找新的吸附劑; ②對現有吸附劑的改性與活化, 以提高脫色效果和再生能力.
3.1.2超濾法脫色
超濾是利用一定的流體壓力推動力和孔徑在20~200üA 的半透膜實現高分子和低分子的分離.超濾過程的本質是一種篩濾過程,膜表面的孔隙大小是主要的控制因素.該法的優點是不會產生副作用,可以使水循環使用.早在70 年代初期, 膜分離技術就嘗試用來處理印染廢水.目前, 該方法可用於去除各種染料和添加劑.但由於分離染料混合物的困難, 並未達到完美的程度.
在這種技術中,半透膜的性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就材料而言,膜有動態膜,纖維素類膜,聚碸超濾膜,荷電超濾膜或疏鬆反滲透膜.[6]
(1)動態膜從處理效果和經濟上講,ZrO-PAA 動態膜是可行的.但能耗較大,其滲透水及化學物質的再利用率可達88% 到96%.
(2) 纖維素類膜.CA 膜的選擇性隨膜表面與各種染料互變異構體相互作用而發生變化,但膜材料本身在耐pH、耐溫等方面仍然有所不足.纖維素類膜在耐pH值、耐壓、耐溫度等方面優於CA ,用纖維素超濾膜反滲透處理染色廢液, 染料去除率97% 以上可實現水的循環使用,但反滲透所需的高壓操作仍是它的不足.
(3) 聚碸超濾膜由於其良好的物理化學穩定性,有較大的應用前景.使用聚碸超濾膜代替纖維素膜可實現高溫操作, 回收染料減輕污染, 但仍未達到國家排放的標准.
(4) 荷電超濾膜或疏鬆反滲透膜是用來描述其分離性能介於反滲透和超濾之間的一種膜.荷電超濾膜是以其化學結構含有荷電基團而定義的, 疏鬆反滲透膜是以其物理結構而命名, 它們往往指的一種膜.對鹽NaCl 截留只有2%~ 3% , 而對於500~2 000 分子量的物質,具有較高的分離率, 同時保持高的水通量.一般染料的分子量正好在這種膜的截留范圍, 特別是離子型染料.該膜在低壓下操作(10 kg/cm 2) 耐pH值、耐壓密、耐污染、耐溫等方面都比較突出,前景廣闊[7].
3.1.3輻射降解法
電離輻射可有效地降解染料水溶液,輻射技術和其它技術有很好的協同作用.與常規污染物處理技術相比,輻射技術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具有工藝簡單、無二次污染等特點,對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的處理更有其獨特長處.[8]
用60Co γ射線輻照甲基橙和活性艷藍KNR水溶液,輻照後染料水溶液的可見光區和紫外區的特徵吸收峰隨吸收劑量的增加而漸漸下降至接近零,說明輻射降解反應既破壞了染料分子的發色基團,同時也破壞了染料的有機分子結構.脫色率和COD去除率均隨吸收劑量的增加而增加.過氧化氫與輻射有協同作用,在相同的吸收劑量下,脫色率和COD去除率均隨過氧化氫的濃度增加而增加.另外,該法pH值適用范圍很廣;溶液的初始濃度越大,COD去除和脫色效果越差;氧的存在可以促進染料分子的降解.在同樣輻照條件下,染料的輻射降解效果因染料分子的結構不同而略有不同[9].
輻射法處理印染等難降解污水時雖然有機物的去除率高、設備佔地小、操作簡便,但用來產生高能粒子的裝置價格昂貴,技術要求高,而且該方法能耗較大,能量利用率不高,若要真正投入實際運行,還需進行大量的研究工作.
3.2 物理化學法
3.2.1絮凝法
印染廢水的絮凝脫色技術, 投資費用低, 設備佔地少, 處理量大, 是一種被普遍採用的脫色技術.某印染廠採用混凝脫色- 懸浮曝氣生物濾池工藝處理主要含活性染料的廢水,原水CODCr, SS的平均質量濃度分別為296,285 mg/L 和平均色度為550倍, 處理後出水水質相應各項指標分別為40, 20 mg/L 和10 倍, 其去除率分別為87%, 92%和98%.[10]
在印染廢水中使用的絮凝劑很多,大致可分為無機絮凝劑、有機絮凝劑和微生物絮凝劑三類,其中,有機絮凝劑還分為天然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合成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由於印染廢水水質比較復雜,無機單鹽絮凝劑在水解絮凝過程中,未能完成具有優勢絮凝效果的形態,投葯量大,絮凝效果差;無機高分子絮凝劑可以較好地除去廢水中大部分懸浮態染料,但對於水溶性染料中分子量小、不容易形成膠體的廢水則難以處理;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對於水溶性染料等廢水具有很好的脫色性能,但單獨使用效果差,而且易於產生有毒物質;因此,開發研製價廉、無毒、高效的新型有機絮凝劑,已成為目前絮凝法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復合絮凝劑則能同時發揮幾種絮凝劑的優點,使絮凝法用於印染廢水處理既經濟,又適用.如將有機絮凝劑與無機絮凝劑復配使用,充分發揮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的吸咐架橋性能和無機絮凝劑的電性中和能力,可以使處理出水達到較好的效果.此外,澱粉衍生物、木質素衍生物、羧甲基殼聚糖[11]等天然高分子具有無毒、原料廣、價廉和可生物降解等優點,也得到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另外,微生物絮凝劑是利用生物技術,從微生物體或其分泌物提取、純化而獲得的一種安全、高效,且能自然降解的新型水處理劑.與普通的絮凝劑相比,有固液易於分離,沉澱少,適用性廣等優點,因此微生物絮凝劑的研究正成為當今世界絮凝劑方面研究的重要課題[12].總之,高效、無毒、無害的環境友好性絮凝即將在印染廢水處理中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絮凝法雖然是含染料廢水處理的常用方法,但對於許多可溶性好的染料, 處理效果往往不佳.因此, 復合絮凝法將成為工業廢水處理工藝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發展方向.根據實際出水要求,採用適當的預處理和後處理手段,發揮絮凝工藝與其它工藝的協同工作的優勢,以達綜合治理的目的,這對於提高印染廢水的處理效果,降低處理成本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然而,用絮凝法進行廢水脫色依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產生大量的淤泥;由於廢水水質變化大,每批廢水脫色前均需要進行預試驗,以確定最佳條件,提高了成本,又費時.過量的陽離子絮凝劑會在廢水中產生大量氮的化合物,它們對魚類有毒且難以生物降解和硝酸化抑制,絮凝劑過量也可能導致沉澱重新溶解.脫色效率低,不符合排放標准.因此,實際生產中,應根據實際出水要求,採用適當的預處理和後處理手段,發揮混凝工藝與其它工藝的協同工作的優勢,以達綜合治理的目的,這對於提高印染廢水的處理效果,降低處理成本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3.3 化學方法
3.3.1電化學法
電化學法是處理印染廢水的另一種有效的處理方法.電化學法通過可溶性電極在陽極和陰極上發生電絮凝、電氣浮和H的間接還原作用從而達到處理廢水的目的.電化學法處理印染廢水具有設備小、佔地少、運行管理簡單、COD去除率高和脫色好等優點,但同時電化學法存在著能耗大、成本高和析氧析氫副反應等缺點.近年來,隨著電化學和電力工業的發展以及許多新型高析氧析氫過電位電極的發明,電化學法又重新引起人們的重視.根據電極反應方式劃分, 傳統電化學方法可細分為內電解法、電絮凝和電氣浮法、電氧化學.
內電解法是利用廢水中有些組分易被氧化,有些組分易被還原,在有導電介質存在時,電化學反應便會自發進行,同時兼有絮凝、吸附、共沉澱等綜合作用的一種廢水處理方法[13].最著名的內電解法是鐵屑法, 即將鑄鐵作為濾料, 使印染廢水浸沒或通過, 利用Fe 和FeC 與溶液的電位差, 發生電極反應, 產生較高化學活性新生態H, 能與印染廢水多種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破壞染料發色結構, 而陽極產生的新生態Fe2+, 其水解產物有較強的吸附和絮凝作用.該法不需要外加電源,操作簡單,成本低廉,是種很有前途的處理方法.
電氣浮法是以Fe、AL作陽極產生的H2將絮體浮起;而電絮法則是利用電極反應產生的Fe2+ 、Al3+實現絮凝脫色.採用石墨、鈦板等作極板, 對染料廢水通電電解, 陽極產生O2或Cl2, 陰極產生H2.通過O的氧化作用及H的還原作用破壞染料分子而使印染廢水脫色, 脫色率可達98% 以上,COD去除率達80%以上.
國內重點研究的是電化學與其它方法相結合,其中較為有成就的是用絮凝復合床新技術處理高色度印染廢水,對色度>10000倍的印染廢水處理後,脫色率可達99%以上,CODCr去除率達75%.國外在新型電極方面研究較多,如:Sb/SnO2、Ti/SnO2、Ti/RnO2、Ti/Pt等電極.
電催化高級氧化技術(Advanced Electro catalysis Oxidation Processes , AEOP) 是最近發展起來的新型AOPs ,因其處理效率高、操作簡便、與環境兼容等優點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它能在常溫常壓下,通過有催化活性的電極反應直接或間接產生輕基自由基, 從而有效降解難生化污染物.陳武等進行了三維電極電化學方法處理印染廢水實驗, COD去除率達74.7% ,色度去除率達93.3%[14].
3.3.2氧化法
氧化法是使染料分子中發色基團的不飽和雙鍵被氧化斷開,形成分子量較小的有機物或無機物,從而使染料失去發色能力的一種印染廢水處理方法.氧化法主要有:高溫深度氧化法、化學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降解法等.
高溫深度氧化法主要是焚燒法.
化學氧化法是印染廢水脫色處理的主要方法,其機理是利用氧化劑將染料不飽和的發色基團打破而脫色.Fenton試劑(Fe2+-H2O2)、臭氧、氯氣、次氯酸鈉等是一般採用的氧化劑.常見的有組合法和催化氧化法等.如採用混凝- 二氧化氯組合法的優點在於ClO2氧化能力強,是HClO的9倍多,且無氯氣氧化法處理廢水時可能與水中有機物結合生成氯代有機物(AOX)[15].
化學氧化法能有效地去除印染廢水中的色度,但不能很好地去除廢水中的COD,對此有人提出了不完全氧化的方法,即只部分氧化,使有機物通過自由基耦合降低水溶性而絮凝去除.陳玉峰[16]等通過實驗發現,電生成Fenton試劑處理實際工業印染廢水,CODCr去除率在80 %以上, 脫色率達到95% ,處理費用1117元/m3,具有很好的實際應用價值和市場前景.盛翼春[17]通過研究發現,採用新型電催化氧化對染料濃度高達0.3g/l的水溶性染料廢水在2分鍾內脫色率高達95%以上.
同時,隨著太陽能技術的發展進步,光催化氧化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夏金虹[18]用納米TiO2粉體光催化降解印染廢水,脫色率為96% , CODCr去除率為86%,TiO2催化性能比較穩定,可重復使用.光催化氧化技術具有工藝設備簡單、操作條件易控制、處理成本較低、氧化能力強、無二次污染等突出優點,在有機廢水處理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懸浮體系的納米TiO2顆粒由於粒徑極為細小,存在著難以回收、容易中毒、不易分散等缺點,需通過先進的負載技術或光化學反應器,甚才會獲得更高催化效率.因此,納米TiO2光催化劑的負載技術對其實現大規模實用化、商品化和工業化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是今後TiO2研究的主要方向[19].
總之, 氧化法是一種優良的印染廢水脫色方法,但也有其自身的缺憾.如果氧化程度不足, 染料分子的發色基團可能被破壞而脫色, 但其中的COD仍未除盡; 若將染料分子充分氧化, 能量、葯劑量消耗可能會過大, 成本太高, 所以氧化法一般用於氧化- 絮凝或絮凝- 氧化工藝.採用氧化- 絮凝工藝, 目的是通過氧化法將水溶性染料分子變為疏水性或使陽離子染料分子轉變為中性, 陰性分子, 以利絮凝除去.反之, 採用絮凝- 氧化工藝則是將氧化作為後處理步驟, 對印染廢水做深度處理經進一步去除殘余色度及COD[20].
3.3.3還原法
還原法式使用還原型脫色劑對直接染料廢水進行脫色處理的方法,使用的原料主要是鐵屑.鐵屑是機械加工過程中的廢料, 用於處理印染廢水,不僅成本低廉、操作簡單, 而且能夠獲得以廢治廢的效果.該方法主要基於電化學反應.鐵屑是鐵-碳合金, 浸入廢液後形成無數微小原電池.電極反應產物為Fe2+, H2,OH-, 均具有較高的化學活性, 可有效地脫除廢水中的染料分子.其它還原劑有保險粉(+ 活性炭)、亞硫酸及其鹽.洪俊明等[21]通過鐵屑內電解的強化A/ O MBR 工藝處理印染廢水, 出水的水質中色度的去除率超過90.0 %和COD的去除率達到94.9 %.董永春[22]等採用以含硫還原劑和氫化物引發劑為基礎的穩定雙組分還原反應系統,處理直接染料染色廢水,使之與其中的直接染料發生還原脫色反應,其優點是脫色劑用量少,反應快速,脫色率高.還原法的主要缺點是還原降解產物具有毒性, 必須經過二次處理.如活性炭吸附等, 處理費用增大.
3.3.4高級氧化法
高級氧化法(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OPs)脫色被認為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方法.所謂高級氧化法如UV + H2O2、UV + O3, 因為在氧化過程中產生羥基自由基(·OH), 其強氧化性使染料廢水脫色.經研究發現它對偶氮染料的脫色很有效, 高級氧化反應隨O3和H2O2加入量的增加,其反應速率也隨之增加[23]. 在實際生產中與某些化學輔助劑會提高脫色效果, 而且UV + H2O2方法處理偶氮型活性染料產生的降解產物對環境完全無害.最近的研究發現二氯三嗪基型偶氮類活性染料使用UV + H2O2方法脫色也有很好的效果[24].
氧化劑O3對絕大多數染料的脫色效果較好, 無二次污染, 引入紫外光(UV) 等可加快氧化和提高脫色率.有學者指出O3/UV 對偶氮染料脫色效果好,UV 的引入促使O3在溶液中產生氧化性強的羥自由基.胡文容[25]等指出, 雖超聲波幾乎不能降解偶氮腫I , 但對O3氧化有明顯的強化作用, 當O3濃度為7107mg/ L , 加80w 超聲波是超聲波協同O3處理偶氮腫的最佳組合, 既可滿足90 %脫色率, 又可節省48%的O3.但是目前用O3處理染廢水費用較高, 開發新型臭氧發生器並和UV 或超聲波連用以提高效率、降低費用是O3在染料廢水處理中推廣的前提, O3對COD的去除不理想.
高級氧化法的對環境污染極小,效果較好,但有一個嚴重不足之處是處理費用較高, 從而限制了它的廣泛使用.
3.3.5超聲波氧化
超聲波處理印染廢水是基於超聲波能在液體中產生局部高溫、高壓、高剪切力,誘使水分子及染料分子裂解產生活性非常強的氫氧自由基, 對大部分有機污染物有氧化作用並可並促進絮凝;同時,在超聲波作用下傳質加強,超聲空化產生局部高溫高壓,可大大強化氫氧自由基對有機物的氧化速度,提高降解效率.
用超聲波可以強化臭氧氧化處理偶氮類染料廢水,這是因為超聲波空化效應產生高能條件促使臭氧快速分解,產生大量的自由基,從而使氮類染料脫色.張家港市九州精細化工廠用根據超聲波氣振技術設計的FBZ 廢水處理設備處理染料廢水[26],色度平均去除率為97.0 % ,CODCr去除率為90.6% ,總污染負荷削減率為85.9 %.符德學[27]等使用該法處理含鹼性湖藍-5B的印染廢水,COD去除率達90.2%,脫色率達到98.3%.劉靜[28]等的實驗結果表明,超聲波與微電場的協同作用大大提高了脫色率,在最佳條件下處理60min,色度去除率可達96.6%.
3.3.6萃取法
萃取是採用與水互不相溶,但能很好溶解污染物的萃取劑,使其與廢水充分混合接觸後,利用污染物在水中和溶劑中不同的分配比分離和提取污染物,從而凈化廢水.廢水中的酸性染料可用混合胺進行萃取回收,陰離子染料可用離子對萃取法用長碳鏈去除,萃取劑可用氫氧化鈉再生.由鄰苯二甲酸與間苯二酚為原料制備熒光黃的生產廢水可用N235/煤油系統萃取,其COD去除率可達91-98%,色度去除率為99.8%[29].
離子對萃取法是一種新的廢水脫色方法.該法是將染色殘液與一非水溶性有機溶劑一同振盪,當兩相分離時,水相中便呈現無色,染料聚積於上層有機相中.只要燃料含有至少一個磺酸基團或者是染料必須是酸性的,那麼任何深濃的染色廢液均可用此法脫色.該有機相可反復使用數次[30].離子對萃取法的優點有:液/液相分離工藝簡單,能耗低.對於活性染料來說,僅鈉鹽和鈣鹽形成的水解產物需處理.萃取劑無需再生就可重復使用[31].
3.4 生物處理方法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酶來氧化或還原染料分子,破壞其不飽和鍵及發色基團,從而達到處理目的的一種印染廢水處理方法.生物法目前仍是國內外主要的印染廢水處理方法.
生物法的缺點在於微生物對營養物質、PH、溫度等條件有一定的要求,難以適應印染廢水水質波動大、染料種類多、毒性高的特點;同時還存在佔地面積大、管理復雜、對色度和COD去除率低等缺點.生物法處理印染廢水的脫色率和COD去除率不高,一般不適宜單獨應用,可作為預處理或深度處理.
3.4.1傳統生物處理技術
生物法處理印染廢水中,以活性污泥法最為普遍,這是因為活性污泥法具有可分解大量有機物、能去除部分色素、可調節pH值、運轉效率高且費用低等優點,但對色度的去除往往不夠理想,因此組合式生物處理技術是目前印染廢水的常用方法.我國生物法中以表面活性污泥法和接觸氧化法佔多數,此外,鼓風曝氣活性污泥法、射流曝氣活性污泥法、生物轉盤法等也有應用,生物流化床尚處於試驗性應用階段.
在印染廢水處理中,厭氧- 好氧工藝具有的這種獨特降解機理引起國內的廣泛關注,並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應用,取得了明顯的效果[32].婁金生等在印染廢水的處理過程中採用了厭氧- 好氧工藝,取得了良好效果,COD總去除率大於90 % ,脫色率大於95%.
3.4.2微生物強化處理技術
隨著紡織工業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開發,印染廢水中水溶性染料、活性染料和化學漿料的數量和種類的不斷增加,從而導致印染廢水可生物降解性下降,如大量的聚乙烯醇(PVA)等,因此選育及應用優化脫色菌和PVA降解菌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選育和培養出各種優良脫色菌株或菌群是生物法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白腐真菌不但對活性艷紅X3B染料有較好的脫色作用,而且對難處理的成分復雜的實際染料廢水也有較好的降解作用,能有效去除印染廢水的COD和BOD5.雖然不能徹底生化降解染料廢水,但給後續的深度處理帶來極大方便[33].
黃建岷[34]在實驗中採用富集法分離菌株,所得脫色菌處理印染廢水有明顯的脫色效果,脫色率可達70 %以上.與活性炭吸附脫色相比差異不大,證明利用微生物處理印染廢水的色度問題是可行的, 但在菌種篩選方面仍有大量工作可做.
3.4.3膜生物反應器處理技術
膜生物反應器處理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污水處理工藝,是傳統活性污泥法和膜分離技術的有機結合,可通過膜片提高某些專性菌的濃度和活性,還可以截留許多分解速度較慢的大分子難降解物質,通過延長其停留時間而提高對它的降解效率.但由於膜易堵塞且製造費用較高,對膜技術在水處理領域全面推廣產生一定阻力.不過,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膜製造技術的進步、膜質量的提高、膜製造成本的降低以及工藝的改進,膜生物反應器的應用范圍將越來越廣.
3.4.4生物酶脫色技術
一些使用合適的厭氧和嗜氧的聯合生物處理可提高染料的降解性, 但是在厭氧條件下, 偶氮還原酶通常將偶氮染料分解為相應的胺類, 其中許多會致低能或致癌,而且偶氮還原酶具有強專一性, 只分解被選擇染料的偶氮鍵.與此相反,苯氧化酶——過氧化木質素酶(木質素酶, LiP) , 過氧化錳酶(MnP) , 和漆酶——對芳香環沒有強的專一性, 因此, 有可能降解各種不同的芳香化合物.這些酶制劑可有效地使許多結構不同的染料脫色.初始反應速率與制劑中每一個酶(漆酶、LiP 和MnP) 都有關系.一些染料添加劑可顯著降低脫色速率.因此, 在評價新的酶及其處理工藝時, 必須考慮染色助劑對酶活性的影響.今後研究工作主要集中於已選擇出的酶的固定化以便為酶脫色的工業應用打下基礎[35].
4. 發展前景
各種脫色方法比較分析,可以看出每種處理方法從經濟性,技術性,對環境影響和實用性都有一定的缺陷, 氣吹、混凝、吸附、過濾等一般具有設備簡單、操作簡便和工藝成熟等優點,但是這類處理方法通常是將有機物從液相轉移到固相或氣相,不僅沒有完全消除有機污染物和消耗化學葯劑,而且造成廢物堆積和二次污染.吸附脫色具有隻吸附染料, 但不破壞其結構的特點, 但目前使用的吸附劑往往存在吸附量不夠, 或再生不容易的缺點.高級氧化法脫色如光氧化、超臨界氧化、濕式氧化、低溫等離子體化學法被認為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方法, 但其昂貴的價格成為制約其廣泛應用的重要原因.一些傳統的氧化方法如NaClO、H2O2、臭氧和紫外氧化等證明對廢水脫色並不有效, 採用強化物理化學與酶催化降解的方法可能將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因此在實際工程中應該按照具體條件和要求,合理選擇工藝組合,以便取得最佳的效果.
9. 二苯碸的用途
用於有機合成,作增塑劑、殺蟎劑。;用作醫葯、農葯中間體
具體用在什麼產品上、產品名稱 還真不曉得。
10. 4,4'-二氨基二苯碸的用途(Useage)
用於合成聚碸醯胺樹脂及其他聚合物,抗麻風病類葯。用於合成聚碸醯胺樹脂及其他聚合物,抗麻風病類葯。主要用於環氧樹脂固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