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處理廠的實驗室都有什麼儀器,哪些是必須的
1.電導率感測器
用途:電導率感測器用於監視進水成分的變化,同時也是化學除磷控制策略的基礎。
2.TOC測量儀
用途:TOC表示污水中總有機碳的含量,也是表徵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程度的一個指標。
3.流量監測儀
用途:流量監測儀表主要有堪板、轉子流量計、渦輪式流量計、靶式計量槽、電磁流量計、超聲波流量計等。
4.溶解氧(DO)測量儀
用途:氧在活性污泥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且相關的曝氣費用約佔全部運行費用的40%,因此氧感測器成為廢水處理廠最廣泛的測量監視儀表。氧測量基於液體中擴散氧的電化學反應。溶解氧(DO)感測器是可靠准確的測量儀表,但必須謹慎選擇合適的測量位置,並防止結垢。目前自動清潔系統已經相當普遍,一些裝備清潔系統並可進行自校準的溶解氧感測器已有應用。DO感測器被廣泛用於曝氣過程的控制,節省了大量投資,所獲得的信息也可用於監視任何活性污泥處理過程。
5.乾燥箱
用途:實驗實用
6.PH計
用途:pH值是生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變數,更是厭氧消化和硝化過程的關鍵值,通常在污水處理廠都安裝有pH電極浸人污泥中,通過不同的清潔策略可以實現長期免維護。對於具有高度緩沖能力的廢水,pH值測量對過程變化可能不敏感,因此不適合於過程監督與控制,這種情況可以用碳酸鹽測量系統代替。
7.色度計
用途:水質顏色檢測
8.顯微鏡
用途:用於污泥微生物的觀察
9.需氧量(COD)測量儀,COD快速消解儀
用途:所謂化學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採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它是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多少的一個指標。
10.馬弗爐
用途:實驗實用
11.分光光度計,包括721、722、752等
用途:做金屬離子分析:總磷、總汞、總鎘、總鉻、總砷、總氮、六價鉻
12.生化培養箱
用途:應用於細菌、黴菌、微生物、組織細胞的培養保存以及水質分析與BOD測試
13.振盪器
用途:作生物、生化、細胞、菌種等各種液態、固態化合物的振盪培養。
14.污泥界面懸浮物測量儀
用途:一個關鍵的控制因素是二沉池中的污泥界面。合適的污泥界面厚度可以防止污泥腐爛,避免磷釋放到上清液和出水中,與生物除磷效果相關。
15.分析天平
用途:實驗實用
B. 污水處理中常用的溶氧儀是
污水處理中常用的溶氧儀就是監測生活性污泥池中剩餘的溶解氧(DO)的儀器。
C. 污水溶解氧檢測儀可以暴露在空氣中嗎我指的是檢測頭,如果可以,屏幕的數值應該是多少
一般規抄定,溶解氧探頭應襲該浸泡在蒸餾水中!
至於數值,給你如下參考:
環境因素對溶氧值都會產生影響,如溫度、壓力、鹽度等
你說的一般情況,我只能當是標准大氣壓下(101.325kPa),25攝氏度,純水水條件為:8.26ppm.如果這些條件變化,都會對溶氧產生影響。
還有溶氧儀在國內做的好的不多,不光是不準,很多是根本沒法用。
D. 溶氧儀感測器安裝時要不要浸入水中
要。
工業溶氧儀一般採用浸入式安裝,在此應注意,一定要選用原廠的安裝支架。廠家配帶的安裝支架為不銹鋼製成,帶有塑料鏈條,通過調整鏈條長度可以改變感測器的浸入深度,支架上的引導管保證了感測器始終處於垂直位置。支架部分都經過特殊設計,它可以將水面的波動傳至浸入管,從而引起浸入管的輕微振動,使得通過浸入管在探頭的表面產生一個附加的清洗效果。有的用戶為了減少投資,自己製作安裝支架,往往導致支架上的浸入管和感測器之間密封不嚴,污水滲入,使得專用電纜和感測器的連接處長期浸泡在污水中,容易造成感測器的損壞;有的甚至不做安裝支架,直接將感測器投入水中,這樣在感測器和電纜之間會形成較大的拉力,感測器更容易損壞。
溶解氧探頭每周應用水輕輕清洗,發現膜頭損壞應及時更換,電解液受污染也應及時更換。當污水中含有H2S、NH3、苯或酚這些成份時,對膜頭是有害的。在這種場合下必須經常更換膜頭。判斷探頭中電極的好壞只需看顏色即可,參考電極應是黑灰色,陰極(金電極)應呈黃色,而反電極必須發亮,否則應進行清洗或再生。
E. 我們是污水處理廠,A2O工藝,我想知道曝氣池中溶解氧如何取樣,測量,
水樣採集器採集水樣吧,再用溶氧儀測定;貌似自動監控設備能實時知道各工藝段工況,不必人工來吧?
F. 污水處理廠是否安裝溶解氧儀
溶解氧儀是個脆弱的東西,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壞掉,如果要配最好買質量好一點的版,好多廠子一權開始配了,後來總是壞了修修了又壞,只好不用了,1萬噸屬於小廠子,一般不會是很重要的場合,不是上面要求的話還是不要裝了。
G. 污水處理廠好氧池溶氧儀的讀熟在什麼區間是正常的
好氧池的作用是讓活性污泥進行有氧呼吸,進一步把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去除污染物的功能。運行好是要控制好含氧量及微生物的其他各需條件的最佳,這樣才能是微生物具有最大效益的進行有氧呼吸。
厭氧處理是利用厭氧菌的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通常需要時間較長。
厭氧過程可分為水解階段、酸化階段和甲烷化階段。
水解酸化的產物主要是小分子有機物,使廢水中溶解性有機物顯著提高,而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攝取只有溶解性的小分子物質才可直接進入細胞內,而不溶性大分子物質首先要通過胞外酶的分解才得以進入微生物體內代謝。例如天然膠聯劑(主要為澱粉類),首先被轉化為多糖,再水解為單糖。纖維素被纖維素酶水解成纖維二糖與葡萄糖。半纖維素被聚木糖酶等水解成低聚糖和單糖。
水解過程較緩慢,同時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是厭氧降解的限速階段。在酸化這一階段,上述第一階段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在發酵細菌即酸化菌的細胞內轉化為更簡單的化合物並分泌到細菌體外,主要包括揮發性有機酸(VFA)、乳醇、醇類等,接著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氫氣、碳酸等。酸化過程是由大量發酵細菌和產乙酸菌完成的,他們絕大多數是嚴格厭氧菌,可分解糖、氨基酸和有機酸。
工作原理厭氧反應四個階段一般來說,廢水中復雜有機物物料比較多,通過厭氧分解分四個階段加以降解:
(1)水解階段:高分子有機物由於其大分子體積,不能直接通過厭氧菌的細胞壁,需要在微生物體外通過胞外酶加以分解成小分子。廢水中典型的有機物質比如纖維素被纖維素酶分解成纖維二糖和葡萄糖,澱粉被分解成麥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質被分解成短肽和氨基酸。分解後的這些小分子能夠通過細胞壁進入到細胞的體內進行下一步的分解。
(2)酸化階段:上述的小分子有機物進入到細胞體內轉化成更為簡單的化合物並被分配到細胞外,這一階段的主要產物為揮發性脂肪酸(VFA),同時還有部分的醇類、乳酸、二氧化碳、氫氣、氨、硫化氫等產物產生。
(3)產乙酸階段:在此階段,上一步的產物進一步被轉化成乙酸、碳酸、氫氣以及新的細胞物質。
(4)產甲烷階段:在這一階段,乙酸、氫氣、碳酸、甲酸和甲醇都被轉化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細胞物質。這一階段也是整個厭氧過程最為重要的階段和整個厭氧反應過程的限速階段。
再上述四個階段中,有人認為第二個階段和第三個階段可以分為一個階段,在這兩個階段的反應是在同一類細菌體類完成的。前三個階段的反應速度很快,如果用莫諾方程來模擬前三個階段的反應速率的話,Ks(半速率常數)可以在50mg/l以下,μ可以達到5KgCOD/KgMLSS.d。而第四個反應階段通常很慢,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反應過程,在前面幾個階段中,廢水的中污染物質只是形態上發生變化,COD幾乎沒有什麼去除,只是在第四個階段中污染物質變成甲烷等氣體,使廢水中COD大幅度下降。同時在第四個階段產生大量的鹼度這與前三個階段產生的有機酸相平衡,維持廢水中的PH穩定,保證反應的連續進行。
H. 水處理在線檢測儀表探頭安裝位置
pH計的安裝方式有流通式和浸入式兩種。污水處理廠一般選用的是浸回入式安裝,pH計安裝在氧化溝的答出口溢流槽內,此處的pH值較具有代表性,且水流平穩,對pH計不會造成大的沖擊。
溶氧儀一般採用浸入式安裝(一般浸入深度為1米左右),在此應注意,一定要選用原廠的安裝支架。廠家配帶的安裝支架為不銹鋼製成,帶有塑料鏈條,通過調整鏈條長度可以改變感測器的浸入深度,支架上的引導管保證了感測器始終處於垂直位置。支架部分都經過特殊設計,它可以將水面的波動傳至浸入管,從而引起浸入管的輕微振動,使得通過浸入管在探頭的表面產生一個附加的清洗效果。
另外,在粗格柵、細格柵各安裝超聲波液位差計,在進水泵井處安裝超聲波液位計,在圓型曝氣池內圈好氧區安裝測量范圍是0.05~10 mg/L的溶解氧計,在每個曝氣池的外圈的好氧區與缺氧區的臨界面安裝測量范圍是-500~500 mV的氧化-還原電位計,在每個曝氣池上都安裝一個測量范圍是為0.5~10 g/L 在線污泥濃度測量計,在迴流污泥管道和剩餘污泥管道中安裝電磁流量計測量迴流污泥和剩餘污泥的流量,在鼓風機與曝氣池間的空氣管道上安裝氣體流量計。
I. 污水廠生物池中溶解氧儀安裝在什麼位置
我不知道你用的是什麼工藝,假如是AAO的話一般會安裝在O池,用來檢測版水中的溶解氧來檢權測曝氣量是否過大。前面的AA兩個池省錢的話可以不安,這是用來檢測水中溶解,用來作為進水的水量大小的一個控制點,因為這個工藝前端對溶氧的要求不是非常的高,故可省去。假如UASB工藝的話,反應罐(池)中一定要安裝,這個對氧的要求比較高。假如不是工藝要求的話只會安裝在出水口處,因為出水會有個溶解氧指標。但是國家對這個指標形同虛設。
J. 污水處理廠溶解氧的測量。
同意wind0029的看法,化驗室做溶解氧的話誤差會很大,主要是取樣不具代表性還有氧衰減,建議使用在線溶解氧儀,取小時平均值比較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