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污水檢查井設置距離標准規定是多少
建築小區用塑料檢查井應用技術規程 CECS227:2007 裡面有規定的,200~400的污水管道間距宜為40m,500~700的污水管道間距為60m。
② 污水檢查井的間距是多少啊
200~400的污水管道間距宜為40m,500~700的污水管道間距為60m。污水檢查井是排水管道系統上為檢查和清理管道而設立的窨井。
同時還起連接管段和管道系統的通風作用。相鄰兩井之間管段應在一條直線上,因此,在管道斷面改變處、坡度改變處、交匯處、高程改變處都需設置檢查井,在過長的直線管段上也需分段設置檢查井。
室外生活排水管道管徑小於等於150mm時,檢查井之間的距離不宜大於20m,管徑大於200mm時,檢查井之間的距離不宜大於30m。
(2)廠區污水井設置規范擴展閱讀:
排水系統的布置應全面規劃,盡量做到:
①排水溝道要處於控制面積的最低處,以求盡量自流排水。
②根據地形應將排水地區劃分為高、中、低等片,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為主,抽排為輔。
③排水干溝的出口應選擇在容泄區水位較低和河床比較穩定的地方。
④下級排水溝道的布置要為上級溝道排水創造良好的條件,干溝要盡可能布置成直線。此外,排水溝布置要避開土質差的地帶,以節省工程費用並使排水安全及時。
⑤在有外水入侵的排水區,應布置截流溝或撇洪溝,使外來的地面水和地下水直接引入排水干溝或容泄區。
類型
國內外關於城市高架橋橋面排水的方式有很多種,通過對不同高架橋橋面排水系統的歸納和總結,依據排水系統進水口截流方式的不同,可將高架橋橋面排水系統分為以下三類:進水口接泄水管直接下排方式、進水口接排水管和落水管沿橋墩下排方式、防撞欄桿外加排水槽的排水方式。
進水口接泄水管直接下排方式
該種排水方式是較為簡單的高架橋橋面排水方式,適用於橋下無車輛通行的情況。橋面雨水通過橋面橫縱坡匯集到雨水口,雨水口接橫向排水管道(空心板時)或豎向排水管道(連續梁時)將雨水直接沖淋到橋下。
目前,在國內外的高架橋排水設計規范中沒有對橋面直接泄水的垂直高度給出明確規定,橋面徑流中可能會帶有腐蝕性的致污物,直接沖淋到橋梁構件會使其腐蝕或形成污垢,對高架橋結構造成不良影響。
進水口接排水管和落水管沿橋墩下排方式
該種排水方式是在進水口接泄水管直接下排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定的排水管和落水管,橋面雨水通過排水管道排至橋下排水溝或排水口內,適用於橋下有車輛通行的情況。一些發達國家對橋面徑流的排放有明確規定,要求採用排水管道和泄水管道將橋面水流引至橋下排水口。
在這種排水系統中,進水口的尺寸及間距選擇會影響排水系統的泄水能力。
如果進水口尺寸較小,就須減小雨水口間距(我國的橋面排水設計最小間距為5m)以能滿足橋面排水的要求。
當雨水口間距較小時,跨中雨水口截流的雨水需經過相當長度的縱向排水管才能到達橋墩處的落水管,在縱向排水管過長且鋪設坡度較小的情況下,管內水流無法達到自凈流速,水流中的雜質易在排水管道內沉澱,導致管道堵塞排水不暢。
若只在橋墩處設置雨水口,橋面雨水口間距變大,縱向排水管道長度較短且鋪設坡度較大,管內水流速度較大,滿足水流自凈的要求,不易形成管道阻塞,但進水口的尺寸也必須同時增大,寬度一般取為40cm左右。
③ 污水井在大地里,井蓋需要高出自然地面多少,規范有規定嗎
污水井必須要與我們的地面是齊平的。因為他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人員的摔倒,所以必須要是批評的,不能有障礙,這就是規范規定的,不可以高出地面。
④ 污水井砌磚的規范要求
雨、污水管道的埋設及砌築檢查井要求
1、工藝流程:
測量放樣→溝槽開挖→管底標高控制→基底清理→墊層找平→雨、污水管道敷設→溝槽回填(管頂50cm)→灑水夯實→閉水實驗→溝槽回填→灑水夯實→驗收。
二、材料要求:
1、雨、污水管道均為鋼帶增強HDPE管,車行道下管道環剛度不小於12KN/m2,人行道下管道環剛度不小於8KN/m2,縱向雨水管道管徑為DN1000,縱向污水管道管徑為DN600;
2、施工使用的管材必須是經過專業實驗室批量實驗合格並取得檢驗合格的產品,出具生產許可證(復印件)、檢驗合格證書;
3、管材要求外觀一致,內壁光滑平整,管身不得有裂縫,管口不得有破損、裂口、變形等缺陷;
4、管材端面應平整,與管中軸線垂直,軸線不得有明顯的彎曲出現,管材插口外徑、承口內徑的尺寸及圓度必須符合產品標準的規定。
三、技術要求
1、管道施工要求
1.1、溝槽
1.1.1、溝槽槽底凈寬度設計為管外徑大於等於500mm的=管外徑+2*400mm;管外徑不大於500mm的=管外徑+2*300mm;
1.1.2、嚴格控制溝槽基底標高,不得擾動基底原狀土,基底地基承載力不小於120KM/m2。
⑤ 請問污水管道檢查井和檢查井之間的距離是多少,應該多少米設置一個
建築小區用塑料檢查來井應用技術規程源 CECS227:2007 裡面有規定的,200~400的污水管道間距宜為40m,500~700的污水管道間距為60m。
排水渠道布局,一般應遵循污水應該可以通過重力流和污水處理廠的最短距離的排泄途徑;管道應盡可能平行於沿自然坡度的地面掩埋,以減少管道埋深,地勢平坦與小流量管和干管連接的最短路線;當管道深度達到最大允許值。
(5)廠區污水井設置規范擴展閱讀:
污水管道檢查井注意事項:
通過運水車向需檢測段污水管道上游檢查井內放水。觀察下游檢查井內水位變化情況。
若下游檢查井內水位較快上升,且基本和上游檢查井內水位持平,則可判定污水管道暢通。一般管道內水流速度為0.7~1.0m/s,可根據檢測管段長度推算水位上升所需時間。
若下游檢查井內水位基本不變或者上升緩慢,則可判定污水管道不暢通。
⑥ 污水清掃井設置規范
根據《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規定:水平方向上給水與污水之間的最小水平凈距為1.0~1.5米,凈距是指管外壁之間的間距,垂直凈距最少40cm,檢查井之間的間距沒有規定,規范規定的給水井指的是城市自來水,用管道敷設的,你最好讓洗車廠將污水檢查井用防水水泥砂漿內外抹面20mm。如果你家是那種自己挖的飲用地下水的水井,最好自己做一些防止水污染的措施:1、採用密封的蓋板,蓋板頂高出地面至少0.5米;2、井口周圍設不透水的散水坡,寬1.5米,在滲透土壤中散水坡下面還應填厚度不小於1.5米的粘土層,或採用其他等效的防滲措施。雨水污水井蓋板用什麼材料主要看設計時的要求,如果圖紙沒有表明就可以根據井口所在的位置選者適當的井蓋。看要不要過車,和過多大的車。材質可以是鐵的,可是水泥的,可以是玻璃鋼復材的。污水井的深度國家標准要求中沒有規定。 污水井是船舶污水臨時安置的小型容器,也是船舶艙底水系統的組成部分。艙底水系統是將艦船貨艙和機爐艙等的艙底水或雙層底內的積水和滲進水排出舷外的管路系統。污水井就起到臨時收集機艙中產生的含油污水等艙底水的作用。國家標准污水井的要求: (1)應設有有效的艙底水排放系統,以能抽出及排干任何水密艙中的水,不包括裝有淡水、燃油、液貨並有有效排水裝置的處所。 (2)所有與艙底排水設備有關的分配箱和手動閥,應設在通常情況下可到達之處。 (3)當船舶橫傾超過5°時,至艙壁甲板或至干舷甲板的干舷分別使甲板邊緣浸水,則應設有足夠數量、適當尺度的泄水孔直接將水排向舷。
⑦ 污水井檢查井國家標准
適用范圍
本工法適用於頂管管道直徑800mm≤D≤1200mm,井深7m以內的普通直線型污水檢查井的施工,對於特殊井和三通、四通檢查井不能適用。
工藝原理
騎馬井施工原理主要是根據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原理並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整合而成的。騎馬井的上半部分(井壁和井筒部分)採用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原理,挖孔然後澆築鋼筋混凝土護壁;下半部分(井室部分)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中直線型磚砌污水檢查井井室的樣式進行施工。
操作要點
1 、放線定點。這是所有工作坑和接收坑施工前的基礎工作。如果在接收坑處採用騎馬井施工,則在放線定點時可以根據管段總長和標准管節的長度(2m/節),在設計允許的情況下,對設計圖紙中的管段長度進行適當的調整(一般情況下,調整范圍在1~2m左右,計算時一定要加上管縫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在施工騎馬井的井室時破壞管道。可見,軸線上的工作坑和騎馬井位置必須事先定出,這是非常關鍵的。
2 、管道就位。一般頂管施工中工作坑和接收坑的開挖都是非常關鍵的工序。工作坑是進行管道頂進的工作地點,是必須開挖的,而接收坑一般情況下是在管道就位後,在對接點開挖然後砌築(或澆築)檢查井接通兩邊管道之用的。參見圖5.2.2-1工作坑、管道、接收坑連接示意圖。管道在工作坑頂進的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方向,偏差不應太大,這是決定能否採用騎馬井施工很關鍵的一步,也是頂管施工中的主控項目。如果管道頂進的過程中遇到特殊的地質情況而產生了偏差,則應及時採取糾偏措施,保證在接收坑處的管道回到軸線位置。對頂施工的管道在接收坑處要預留一定的空隙,便於騎馬井的施工,具體長度參見表5.2.3-1種管道預留L(mm)。
3 、確定開挖尺寸。根據排水管道的管徑來確定騎馬井的直徑。
4、人工挖土方、綁扎鋼筋、支模板、澆築混凝土(第一段??第n段)。一般情況下,為便於施工操作和保證施工安全,騎馬井的每段施工深度h取1m為宜(如果土質較好深度h可以放大),然後1模/m向下施工。本工法所採取的均為1模/m的施工方法。
5、 騎馬井井壁和砌體井壁抹灰
6、 路面恢復。路面恢復時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情況下,還應保證與現況路面材質及樣式相一致。
勞動力組織及安全
勞動力組織方面:以一個騎馬井為例,根據騎馬井的特點配備如下人員:
挖土方、綁扎鋼筋、安裝模板、澆築混凝土共3人,要求3個工人做工熟練,曾經做過類似的工程。
砌築井室、砌井筒、砂漿抹面2人。
安全方面:第一、城市道路或小區內施工,必須做好圍護設施,可用鋼管和鐵皮進行支撐維護,外表保持清潔整齊,並在顯著位置設置安全警示標志,防止外人進入維護內發生意外傷害事故;第二、維護內作業人員要戴好安全帽,特別是井下作業人員,防止高空墜物,井上作業人員在運輸材料過程中更要注意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要經常檢查設備的安全性;第三、在不作業的期間而且作業區域內無人值守的時候,井口要進行及時地覆蓋。
質量要求
1、挖土方質量要求:開挖土方的過程中,應保證每段井壁的垂直度,並應保證整個井壁的垂直度偏差≯30mm.
2、 綁扎鋼筋質量要求:必須滿足鋼筋的搭接長度為42d,鋼筋的規格、型號、間距、數量及保護層厚度的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的規定。
3、振搗混凝土質量要求:一定要保證側壁混凝土振搗密實,特別是上下段的交接處,在澆築下一段混凝土的護壁時,需把上一段的根部鑿毛,並用清水沖洗干凈,保證交接處的混凝土強度和密閉性達到要求,為以後做閉水試驗做好准備。
4、砌築和抹面:井室、井筒的砌築要保證砂漿的強度等級,砌築質量達到規范規定。混凝土井壁抹灰時須將內壁抹平,最薄處為20mm,砌體部分抹灰厚度取20mm.所有需要抹灰的部位均要壓光,垂直度和平整度滿足規范規定。
⑧ 排放污水管道規范 長度多少設置一個窨井
摘要 井間距一律不宜超過30米。原則要求每戶設置一個窨井,污水總管網間隔20-30米和三支以上管網交匯處必須按照規范設置窨井。每戶一個窨井要求將農戶產生的生活污水包括廚房污水、洗衣水、洗澡水、三格式化糞池出水等統一匯集窨井後,再接入污水管網。
⑨ 污水管道多少米一個檢查井
污水管道一般40-60米設置一個檢查井。
建築小區用塑料檢查井應用技術規程CECS227規定:200-400cm的污水管道間距宜為40m,500-700cm的污水管道間距為60m。
檢查井的定義:
檢查井是用在建築小區(居住區、公共建築區、廠區等)范圍內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外徑不大於800mm、埋設深度不大於6m,一般設在排水管道交匯處、轉彎處、管徑或坡度改變處、跌水處等,為了便於定期檢查、清潔和疏通或下井操作檢查用的塑料一體注塑而成或者磚砌成的井狀構築物。
⑩ 雨水井污水井相距有規范嗎
以下抄是《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4-2006)》上襲關於此條款的解釋,供參考。
4.4.2 關於檢查井最大間距的規定。
根據國內排水設計、管理部門意見以及調查資料,考慮管渠養護工具的發展,重新規定了檢查井的最大間距。
根據有關部門意見,為適應養護技術發展的新形勢,將檢查井的最大間距普遍加大一擋,但以120m為限。此項變動具有很大工程意義。隨著城市范圍的擴大,排水設施標準的提高,有些城市出現口徑大於2000mm排水管渠。此類管渠的內凈高度可允許養護工人或機械進入管渠內檢查養護。為此,在不影響用戶接管的前提下,其檢查井最大間距可不受表4.4.2規定限制。大城市幹道上的大直徑直線管段,檢查井最大間距可按養護機械的要求確定。檢查井最大間距大於表4.4.2數據的管段應設置沖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