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和田城東污水處理工程

和田城東污水處理工程

發布時間:2022-05-19 19:21:50

『壹』 魏縣有幾個污水處理廠

魏縣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是2009-03-25在河北省邯鄲市魏縣注冊成立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魏縣城東1.5公里處。
魏縣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30434687006811G,企業法人劉海波,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魏縣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城內污水處理。(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河北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033906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37家。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貳』 南京揚子石化污水處理廠地址及簡介

南京揚子石化污水處理廠地址及簡介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揚子石化公司乙烯大道(乙稀路)

揚子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水廠,地處南京市大廠區揚子石化公司界區內,遠眺紫金山,近望八卦洲,北依化工裝置區,南臨長江二橋。該廠是揚子公司公用工程重要配套廠,擔負著全公司工業、生活、低硅水的供應和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處理任務。全廠擁有三套生產裝置,佔地51.4公頃,固定資產6.57億。該廠供水裝置建成於1986年,率先在國內開發應用了微機控制自動加礬技術。1997年裝置擴容,引進了迷宮沉澱、V型濾池等國際先進技術,自動化程度高,裝置日供水能力66萬噸。兩套污水處理裝置分別建成於1987、1989年,日處理能力8萬噸。該廠污水處理工藝集中應用了目前國內外純氧曝氣處理法、厭氧生物處理法、好氧生物處理法、A/O生物膜法等先進技術。其中純氧曝氣技術及設備系德國成套引進,微機自動控制;厭氧生化處理PTA高濃度廢水技術獲得國家專利。揚子水廠成立於1987年10月,現有職工700餘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佔22%,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78人,技術力量雄厚。「創一流水廠」是該廠建廠伊始立下的夙願,十多年來全廠職工矢志不移,堅持不懈,憑借「嚴細、求實、團結、奉獻」的企業精神,不斷強化基礎管理,大力推進技術進步,實現了安全生產十年無事故,供水水質一直名列南京市同行業前茅,污水處理合格率一年一個新台階。該廠現已成為南京市首批環保教育基地。揚子水廠多次榮獲南京市先進企業、供水衛生管理先進單位、環保先進單位、設備管理「十佳企業」、安全消防先進單位、先進職工之家、軍民共建先進單位等殊榮。目前該廠正根據揚子公司的統一要求,開展ISO9000貫標工作,厲兵秣馬,為揚子石化公司的騰飛保駕護航。

南京揚子石化治理污水處理裝置惡臭http://shui.shejis.com/zxzx/hyxw/200809/article_9625.html

『叄』 京山博世科城東水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京山博世科城東水務有限公司是2018-04-19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京山市永興鎮老柳河村六組。

京山博世科城東水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20821MA493PTL3F,企業法人卓志國,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京山博世科城東水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京山市城東污水處理廠PPP項目的投資、運營和移交。(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京山博世科城東水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肆』 懷化市城東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4

『伍』 哪位達人告知一下蘇州市污水處理廠的聯系方式誠謝!!!

1、蘇州市福星污水處理廠位於蘇州市西南角,西、南面為京杭大運河(尾水受納水體),佔地7.5公頃,服務區域包括蘇州城區西片和南片約為46KM,服務人口約25萬,一期設計規模為8萬噸/日(二期設計規模為10萬噸/日)。福星污水處理廠由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設計,採用先進的UNITANK工藝,在中國(除澳門外)尚屬首家採用此工藝的污水處理廠,核心設備全部國外進口,一期總投資約1.55億元人民幣,於2002年底正式投產。

2、城東污水處理廠主要處理蘇州古城區和城東新區包括蘇安新村、東港新村、東環新村、宏富新村和里河新村等小區,以及工業園區啟動區的生活污水。該廠位於古城區以東,相門外約850米,佔地約54畝,服務范圍為19.2km2,受益人口約37萬。處理工藝採用常規生物處理法——活性污泥鼓風曝氣法,污泥經濃縮,消化和脫水後外運農用。
城東污水處理一期工程從1985年1月動建,1988年10月一級處理試運轉,1989年6月二級處理試運轉。為解決蘇州工業園區啟動區的生活污水出路,又增設了二級處理1.5萬m3/d,該項目從94年動建。城東廠目前二級處理總量為4.0萬m3/d,一級處理總量為9.25萬m3/d,一期工程投資1081.4萬元,擴建工程投費約1561.356萬元,城東污水處理廠工程由上海市政設計院設計。城東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收集系統以干將河為界城南地區的生活污水由西南向東北匯集至平直污水中途提升泵房,城北地區的生活污水由西北向東南匯集至懸橋污水中途提升泵房,經提升後匯入干將路干管,然後至相門污水中途提升泵房,經提升後至城東污水處理廠進水泵房。蘇州工業園區的部分生活污水,匯集蘇斜路污水中途提升泵房,與城東新區的生活污水匯合流入東環進水泵房,到城東污水處理廠處理。
城東污水處理廠主要接納生活污水,及部分與生活污水類似的工業污水和初雨徑流,設計水質進廠指標為BOD5=250 mg/l,SS=250 mg/l,經處理後出廠水水質BOD5<20 mg/l,SS<30 mg/l,達到國家排放標准。城東污水處理廠的建成投產對改善古城區河道水污染狀況,保持姑蘇水城秀美風貌,保護太湖流域水資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城東廠投產以來,運行正常、工藝穩定,污水處理效果良好,完全達到設計的預定要求。2000年處理污水1466.28萬m3 ,日平均處理4.01萬m3/d,平均出廠水質BOD5、SS、CODcr分別達到7.8 mg/l和22mg/l、46.1mg/l。2001年處理污水1466.16萬m3 ,日平均處理4.02萬m3/d,平均出廠水質BOD5、SS、CODcr分別達到7.4mg/l、20mg/l和44.5mg/l。近年來,污水處理量年年達到設計規模,出水水質均低於建設部頒發的《城市污水廠污水、污泥排放標准》(CJ3025-93)的規定值即BOD5、SS、CODcr分別小於30mg/l、30mg/l和120mg/l。城東廠的污水處理極大的減輕了有機物污染,為整治市區水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

3、 婁江污水處理廠地理位置處於蘇州市區東北角,位於蘇州工業園區婁葑工業北區內,是市區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一個重要子項目,婁江污水處理廠佔地8公頃,設計日處理能力14萬噸計劃分二期實施,全部建成後,將與日處理為4萬噸的城東污水處理廠共同承擔蘇州市中心規劃區東北片(古城區、城東地區、城北地區)以及洋板涇工業區排水區域的污水處理。
婁江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於2000年12月9日開始建設,2004年1月8日竣工。污水處理規模為6萬噸/日,總投資概算為1.45億元。處理工藝採用交替式活性污泥法,二級生化處理。設計進廠水質CODcr:360mg/l,BOD5:180mg/l,SS:250mg/l,NH3-N:35mg/l,設計出水水質CODcr:60 mg/l,BOD5:20mg/l,SS:20mg/l,NH3-N:15mg/l。廠內主要設備由日本國際協力銀行提供貸款,通過國際招標引進美國、日本、德國、瑞典、韓國等企業生產的設備和控制系統。處理後的出廠水經出水泵房提升後排入婁江(鳳凰涇下游500m)。
4、 城西污水處理廠位古城區以西,三香路寺涇橋南,佔地面積33.1畝。本廠隸屬於蘇州市排水管理處,主要接納新村住宅群,居民生活污水以及部分單位排放的生活污水,現服務區域東起古城河以西,西至西環路北起干將路,南至胥江。服務面積5.6K㎡,總服務人口6.6萬人。處理工藝採用傳統曝氣活性污泥法。
城西污水處理廠於82年4月開始建設,83年6月一級處理投產運行,85年9月二級處理投產運行,日處理污水5000m3。後於89年開始擴建,擴建部分93年正式運行,日處理量為12500m3。遠期將達20000m3。總投資為13000.9萬元,由上海市政工程設計院設計。
該廠處理污水性質屬生活污水,設計進廠污水濃度為BOD=250㎎/l,SS=250㎎/l;處理後出水達到BOD5<20㎎/l,SS<30㎎/l。經處理後污水排入里雙河,後流入城外大運河,初沉池和二沉池剩餘污泥經濃縮池自然濃縮後外運填埋。

『陸』 和田生活污水處理廠的特點

摘要 磷在中是公認為使用化學法較為容易控制的污染指標之一,一般在各個階段通過調整的投加量,就可以有效的進行控制出水總磷的指標。在實際運行中,也是污水廠使用的為普遍的除磷方式,雖然生物除磷更為經濟和環境友好,但是污水廠綜合考慮生物脫氮和除磷的矛盾,往往更傾向於生物脫氮和化學除磷CYBLhdsdkf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工藝管理。在確定了化學加葯除磷的工藝思路以後,運行成本就成為了管控的目標和重點,而運行成本的管控和化學除磷的精準控制有直接的關系,這一期公眾號和大家探討一下化學除磷的控制思路。3·污水處理設備承重結構圖:主要是給焊工的,整個污水處理設備的鋼鐵承重框架,按照圖紙焊接,焊接後裡面再填充各個環節的配件。4·污水處理設備水路圖:一般是污水處理設備的技術流程,根據不同環節的水量、水流速度設計水管管道口徑、材質、走向以及閥門安裝等。5·污水處理設備電路圖:要知道智能化設備都是電控的,電路圖包括中央控制台(控制器)與各種點感應器的連接。

『柒』 求黃河的資料!!!!急 老師要開口語交際

黃河流域水污調查:「母親河」已成「三害」
5月下旬,記者在甘肅、寧夏、陝西等省區的黃河兩岸采訪,親眼目睹了黃河中上游水污染的現狀和日益加劇的危害。隨著城市工業化程度的提高,黃河流域污染已形成點源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業排放疊加、各種新舊污染與二次污染相互復合的嚴峻形勢,黃河污染程度已遠甚於淮河。污染的黃河使西北和華北約1.6億城鄉人民深受其害,而受害最深的是農業、農村和農民。
從青海,經甘肅、寧夏、至內蒙古,黃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屬、造紙等高污染的工業企業林立,廢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大。由於污染治理嚴重滯後,污水處理率偏低,不少企業未能實現達標排放,部分企業偷排偷放屢禁不止,導致每年排入黃河的廢污水量不斷增加。而隨著國家西部開發進程的加快,舊的高污染還沒有徹底治理,新的高污染項目又在西部上馬。一些東部污染企業紛紛湧入西部,加劇了黃河污染形勢。

據2004年《中國環境統計年報》,黃河流域廢水排放量達39.5億噸,比2000年增加了13.8億噸;主要污染物COD年排放量已佔到全國排放總量的13.3%。

地處黃河上游寧夏灌區的農用水源幾乎全部來自黃河。近年來,由於寧夏及上游地區的大量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相繼開工建設、投入生產,大量未達到排放標準的工業廢水直接排入引黃支渠,導致在一些個別時段內部分灌溉面積近似於污水灌溉。

工業污染物污染水體,被污染水體又破壞農業生態環境,在黃河流域的一些地區農作物因污水灌溉導致減產甚至絕收的現象時有發生。去年,山西省介休市松安村用被污染了的汾河水澆地,致使200畝玉米及楊樹死亡。2002年,青海省海東地區平安縣東庄村的近百畝小麥,引溉了污染的湟水後被活活燒死。村民告訴記者:"現在引湟水澆地,先要看河道里的水,水多了才敢澆,水少了灌進地里,苗子准燒死。"

據水利部黃委會專家測算,目前沿黃地區引黃灌溉面積已發展到1.1億畝,用水占黃河總用水量的90%。黃河水污染不但造成農作物品質下降,還使一些農田水利設施報廢,給農業造成的損失每年最高已達33億元。

污水處理廠多數曬太陽

目前,黃河流域8省已建成污水處理廠25座,日處理能力217萬噸,而實際日處理能力只有86.8萬噸,流域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僅為13%,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

甘肅省環保局局長趙偉民介紹說,作為黃河惟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目前蘭州市的污水管網普及率只有12.2%。較小的污水處理和收集能力遠不足以處理日益增加的城市污水,致使黃河沿岸排污管、排污溝密布,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黃河。

記者調查發現,黃河流域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運行滯後,一是黃河流域內絕大多數地方政府建設污水處理廠的積極性不高;二是污水處理廠市場化機制推行慢。黃河流域城市污水處理費低,收取晚,收取面不寬,一些地區甚至不收。三是城市污水處理廠普遍存在管網不配套現象,實際處理能力遠達不到設計要求,出水水質不達標使一些污水處理廠事實上成了排污場。

陝西省渭南市是地處渭河最下游的城市,渭河從這里匯入黃河。渭南市投資1.2億元修建的城東污水處理廠去年年初就已建成,然而由於缺少運行費,只試運行了一個月就一直停運。市區每天形成的近5萬噸污水雖然收集到了污水處理廠,卻仍然未經治理排入河流,污水處理工程成了"曬太陽"工程。

陝西省環保局副局長李孝廉介紹說,陝西渭河沿岸寶雞、西安等5個大中城市,目前基本至少都建成一座污水處理廠,但都存在閑置或"吃不飽"的問題。

臭水入村、毒水澆地、臟水進肚,黃河水成「三害」

時下,正是黃河上游沿岸水稻插秧即將結束的季節,可甘肅省白銀市四龍鎮民樂村的村民卻每天站在自家的稻田邊心急如焚。民樂及周邊金山等幾個村的村民祖祖輩輩用黃河水灌溉,但讓村民欲哭無淚的是,這兩年澆水燒苗的事幾乎年年都有。5月下旬,村民們已經是今年第三次插秧了,前兩次的苗已全部被燒死。望著田裡泛著濃稠白沫的水,民樂村村民王太良說,水稻一直是他們的口糧和經濟來源,可這幾年水稻種不成,村裡有農戶挖池塘養魚,結果去年秋季引了黃河水魚就全死了,損失了10多萬元。"魚養不好,眼看著水稻也沒活氣,我們可怎麼活?"王太良說。

黃河自蘭州進入白銀,匯聚了白銀市區大量冶煉、焦化、化工等企業和生活污水後,先後流經白銀市的四龍鎮、北灣鄉、靖遠縣,涉及沿途十幾個村莊。當地村民不僅依靠黃河水澆灌,而且直接飲用經過簡單沉澱的黃河水。"用過河水鍋里經常有白色硬塊,飲過水後常拉肚子,而且頭痛。水的鹹味重,而且每周總有個別天,家裡儲水窖里還能看到漂著油花。村裡人更喜歡喝雨水。"靖遠縣大蘆鄉庄口村村民段興平說。

記者從靖遠縣大蘆鄉衛生院門診部了解到,在大蘆鄉飲用黃河水的幾個村莊里,胃腸道疾病和頭痛十分常見,找不出病因的怪病更多。"肯定和飲水有關,但還沒聽說誰檢測過水質。我們一般是查不清的頭痛按感冒治,腹瀉就反復用抗生素,直到不瀉為止。"鄉醫馬克俊說。

在黃河沿岸,直接飲用黃河水的農民已經成了各種怪病的"高危人群"。近年來,山西臨猗縣牛杜村村民因水環境被污染,年齡在40至60歲的村民中,患腦血栓、癱瘓和癌症的人數逐年增加。村民在一張控訴狀中說,由於水源被污染,到去年6月已有42人得怪病死亡,目前還有患怪病者28人。白銀市四龍鎮金山村中心小學學生王永勝告訴記者,在他們班裡28個男生中,20個男生都有白頭發。而且還有不少同學和他一樣,經常肚子痛、頭痛。

一方面是農民備受黃河污水之害,而另一方面過量施用化肥、農葯導致的農村面源污染,已成為黃河水環境污染最難治理的硬骨頭。中科院院士朱兆良說,在未來幾年裡,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由作物種植和畜禽養殖業導致的面源污染,對水質污染的"貢獻率"將日益凸顯。

一條黃河,多種「扯皮數據」;下游忙治理,上游忙排污;幹流控制緊,支流排污易……記者5月份在黃河中上游及其部分支流采訪時了解到的這些現象猶如一個個"怪圈",牽制著流域內治污成效。記者采訪的部分環保、水利專家及地方政府主管領導呼籲,建立黃河流域"和諧治污機制",真正還母親河以"清白"。

下游忙治理 上游忙排污

陝西省武功縣東方紙業集團是當地最大的造紙企業,也是當地最大的工業污染源。2005年5月,國家環保總局將「東方紙業集團公司污染渭河案」列為首批掛牌督辦的環境違法案件之一。5月中旬,記者來到武功縣,發現其境內渭河黑水流淌依舊,而在武功境內注入渭河的渭惠渠和漆水河臭氣熏天,長達數里都是泡沫,有的地段泡沫高出水面1米左右。沿途的老百姓告訴記者,東方紙業集團被勒令停產治理後,武功縣境內的造紙廠污染減輕了許多,但是上游寶雞市的造紙企業繼續偷排污水。

武功縣環保局局長徐耀華告訴記者,對於上游寶雞市來水污染問題,他們曾多次通過上級主管部門與寶雞市有關部門協調,但收效甚微。徐耀華說:「境內水源又黑又臭,老百姓發牢騷,上頭施壓,環保部門夾在中間實在憋屈。誰願意背著惡名挨罵?我也想把水弄清啊,可我一個小小的武功縣環保局局長總不能跑到人家寶雞市去搞什麼協調吧?」蘭州副市長馬琦明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對於蘭州境內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污染黃河的問題,政府花了很大力氣來協調,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效果比較明顯。但對於上游湟水河來水長期處於IV類水的問題該如何處理,政府覺得非常棘手。

同樣污染監測數據大不同

治污首先要摸清污染的「家底」,但在采訪中記者發現,水利和環保兩大部門提供的黃河污染監測數據完全不同。國家環保總局提供的2004年《中國環境統計年報》數字顯示,黃河流域廢水排放量為39.5億噸,其中工業廢水約占總量40%,生活污水約占總量60%;而水利部2004年底所下發的《關於黃河限制排污總量的意見》的文件中,指出「黃河流域廢污水排放量為42.7億噸/年,其中工業廢水約占總量69%,生活污水約占總量31%」。比較可以看出,兩部門關於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比例有「天壤之別」。由此,兩部門制定的黃河污染治理方案中的重點也有所區別。

黃河只有一條,數字卻有多種,到底該以哪個為基準?記者所采訪的各路專家莫衷一是。一致的觀點是,國家對黃河流域內的水污染應由統一部門監測、管理並發布相關數據,受權的部門應摒棄部門利益。

流域問題需綜合治理

當前,黃河流域內污染正呈現逐步加重態勢,跨行政區域的水污染問題突出。如何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與流域重大資源可持續的利用統籌起來考慮?基層環保人士建議,國家對於水環境應加強規劃和立法工作,考慮全流域的管理,綜合治水,統一監管,統籌協調解決,由區域管理上升到流域管理,解決目前出現的包括部門扯皮、立法分散等在內的問題。

針對黃河治污中存在的種種矛盾和利益糾葛,記者采訪的部分環保、水利和水環境專家開出了建立流域"和諧治污機制"的"葯方":盡快制定《黃河法》,確立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和污染防治的合理機制,依法規范和管理好黃河,修改 詩、、

『捌』 0-30米高空氣污染數據是什麼 ,要有官方鏈接。

旬,記者在甘肅、寧夏、陝西等省區的黃河兩岸采訪,親眼目睹了黃河中上游水污染的現狀和日益加劇的危害。隨著城市工業化程度的提高,黃河流域污染已形成點源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業排放疊加、各種新舊污染與二次污染相互復合的嚴峻形勢,黃河污染程度已遠甚於淮河。污染的黃河使西北和華北約1.6億城鄉人民深受其害,而受害最深的是農業、農村和農民。
從青海,經甘肅、寧夏、至內蒙古,黃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屬、造紙等高污染的工業企業林立,廢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大。由於污染治理嚴重滯後,污水處理率偏低,不少企業未能實現達標排放,部分企業偷排偷放屢禁不止,導致每年排入黃河的廢污水量不斷增加。而隨著國家西部開發進程的加快,舊的高污染還沒有徹底治理,新的高污染項目又在西部上馬。一些東部污染企業紛紛湧入西部,加劇了黃河污染形勢。

據2004年《中國環境統計年報》,黃河流域廢水排放量達39.5億噸,比2000年增加了13.8億噸;主要污染物COD年排放量已佔到全國排放總量的13.3%。

地處黃河上游寧夏灌區的農用水源幾乎全部來自黃河。近年來,由於寧夏及上游地區的大量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相繼開工建設、投入生產,大量未達到排放標準的工業廢水直接排入引黃支渠,導致在一些個別時段內部分灌溉面積近似於污水灌溉。

工業污染物污染水體,被污染水體又破壞農業生態環境,在黃河流域的一些地區農作物因污水灌溉導致減產甚至絕收的現象時有發生。去年,山西省介休市松安村用被污染了的汾河水澆地,致使200畝玉米及楊樹死亡。2002年,青海省海東地區平安縣東庄村的近百畝小麥,引溉了污染的湟水後被活活燒死。村民告訴記者:"現在引湟水澆地,先要看河道里的水,水多了才敢澆,水少了灌進地里,苗子准燒死。"

據水利部黃委會專家測算,目前沿黃地區引黃灌溉面積已發展到1.1億畝,用水占黃河總用水量的90%。黃河水污染不但造成農作物品質下降,還使一些農田水利設施報廢,給農業造成的損失每年最高已達33億元。

污水處理廠多數曬太陽

目前,黃河流域8省已建成污水處理廠25座,日處理能力217萬噸,而實際日處理能力只有86.8萬噸,流域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僅為13%,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

甘肅省環保局局長趙偉民介紹說,作為黃河惟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目前蘭州市的污水管網普及率只有12.2%。較小的污水處理和收集能力遠不足以處理日益增加的城市污水,致使黃河沿岸排污管、排污溝密布,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黃河。

記者調查發現,黃河流域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運行滯後,一是黃河流域內絕大多數地方政府建設污水處理廠的積極性不高;二是污水處理廠市場化機制推行慢。黃河流域城市污水處理費低,收取晚,收取面不寬,一些地區甚至不收。三是城市污水處理廠普遍存在管網不配套現象,實際處理能力遠達不到設計要求,出水水質不達標使一些污水處理廠事實上成了排污場。

陝西省渭南市是地處渭河最下游的城市,渭河從這里匯入黃河。渭南市投資1.2億元修建的城東污水處理廠去年年初就已建成,然而由於缺少運行費,只試運行了一個月就一直停運。市區每天形成的近5萬噸污水雖然收集到了污水處理廠,卻仍然未經治理排入河流,污水處理工程成了"曬太陽"工程。

陝西省環保局副局長李孝廉介紹說,陝西渭河沿岸寶雞、西安等5個大中城市,目前基本至少都建成一座污水處理廠,但都存在閑置或"吃不飽"的問題。

臭水入村、毒水澆地、臟水進肚,黃河水成「三害」

時下,正是黃河上游沿岸水稻插秧即將結束的季節,可甘肅省白銀市四龍鎮民樂村的村民卻每天站在自家的稻田邊心急如焚。民樂及周邊金山等幾個村的村民祖祖輩輩用黃河水灌溉,但讓村民欲哭無淚的是,這兩年澆水燒苗的事幾乎年年都有。5月下旬,村民們已經是今年第三次插秧了,前兩次的苗已全部被燒死。望著田裡泛著濃稠白沫的水,民樂村村民王太良說,水稻一直是他們的口糧和經濟來源,可這幾年水稻種不成,村裡有農戶挖池塘養魚,結果去年秋季引了黃河水魚就全死了,損失了10多萬元。"魚養不好,眼看著水稻也沒活氣,我們可怎麼活?"王太良說。

黃河自蘭州進入白銀,匯聚了白銀市區大量冶煉、焦化、化工等企業和生活污水後,先後流經白銀市的四龍鎮、北灣鄉、靖遠縣,涉及沿途十幾個村莊。當地村民不僅依靠黃河水澆灌,而且直接飲用經過簡單沉澱的黃河水。"用過河水鍋里經常有白色硬塊,飲過水後常拉肚子,而且頭痛。水的鹹味重,而且每周總有個別天,家裡儲水窖里還能看到漂著油花。村裡人更喜歡喝雨水。"靖遠縣大蘆鄉庄口村村民段興平說。

記者從靖遠縣大蘆鄉衛生院門診部了解到,在大蘆鄉飲用黃河水的幾個村莊里,胃腸道疾病和頭痛十分常見,找不出病因的怪病更多。"肯定和飲水有關,但還沒聽說誰檢測過水質。我們一般是查不清的頭痛按感冒治,腹瀉就反復用抗生素,直到不瀉為止。"鄉醫馬克俊說。

在黃河沿岸,直接飲用黃河水的農民已經成了各種怪病的"高危人群"。近年來,山西臨猗縣牛杜村村民因水環境被污染,年齡在40至60歲的村民中,患腦血栓、癱瘓和癌症的人數逐年增加。村民在一張控訴狀中說,由於水源被污染,到去年6月已有42人得怪病死亡,目前還有患怪病者28人。白銀市四龍鎮金山村中心小學學生王永勝告訴記者,在他們班裡28個男生中,20個男生都有白頭發。而且還有不少同學和他一樣,經常肚子痛、頭痛。

一方面是農民備受黃河污水之害,而另一方面過量施用化肥、農葯導致的農村面源污染,已成為黃河水環境污染最難治理的硬骨頭。中科院院士朱兆良說,在未來幾年裡,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由作物種植和畜禽養殖業導致的面源污染,對水質污染的"貢獻率"將日益凸顯。

一條黃河,多種「扯皮數據」;下游忙治理,上游忙排污;幹流控制緊,支流排污易……記者5月份在黃河中上游及其部分支流采訪時了解到的這些現象猶如一個個"怪圈",牽制著流域內治污成效。記者采訪的部分環保、水利專家及地方政府主管領導呼籲,建立黃河流域"和諧治污機制",真正還母親河以"清白"。

下游忙治理 上游忙排污

陝西省武功縣東方紙業集團是當地最大的造紙企業,也是當地最大的工業污染源。2005年5月,國家環保總局將「東方紙業集團公司污染渭河案」列為首批掛牌督辦的環境違法案件之一。5月中旬,記者來到武功縣,發現其境內渭河黑水流淌依舊,而在武功境內注入渭河的渭惠渠和漆水河臭氣熏天,長達數里都是泡沫,有的地段泡沫高出水面1米左右。沿途的老百姓告訴記者,東方紙業集團被勒令停產治理後,武功縣境內的造紙廠污染減輕了許多,但是上游寶雞市的造紙企業繼續偷排污水。

武功縣環保局局長徐耀華告訴記者,對於上游寶雞市來水污染問題,他們曾多次通過上級主管部門與寶雞市有關部門協調,但收效甚微。徐耀華說:「境內水源又黑又臭,老百姓發牢騷,上頭施壓,環保部門夾在中間實在憋屈。誰願意背著惡名挨罵?我也想把水弄清啊,可我一個小小的武功縣環保局局長總不能跑到人家寶雞市去搞什麼協調吧?」蘭州副市長馬琦明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對於蘭州境內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污染黃河的問題,政府花了很大力氣來協調,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效果比較明顯。但對於上游湟水河來水長期處於IV類水的問題該如何處理,政府覺得非常棘手。

同樣污染監測數據大不同

治污首先要摸清污染的「家底」,但在采訪中記者發現,水利和環保兩大部門提供的黃河污染監測數據完全不同。國家環保總局提供的2004年《中國環境統計年報》數字顯示,黃河流域廢水排放量為39.5億噸,其中工業廢水約占總量40%,生活污水約占總量60%;而水利部2004年底所下發的《關於黃河限制排污總量的意見》的文件中,指出「黃河流域廢污水排放量為42.7億噸/年,其中工業廢水約占總量69%,生活污水約占總量31%」。比較可以看出,兩部門關於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比例有「天壤之別」。由此,兩部門制定的黃河污染治理方案中的重點也有所區別。

黃河只有一條,數字卻有多種,到底該以哪個為基準?記者所采訪的各路專家莫衷一是。一致的觀點是,國家對黃河流域內的水污染應由統一部門監測、管理並發布相關數據,受權的部門應摒棄部門利益。

流域問題需綜合治理

當前,黃河流域內污染正呈現逐步加重態勢,跨行政區域的水污染問題突出。如何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與流域重大資源可持續的利用統籌起來考慮?基層環保人士建議,國家對於水環境應加強規劃和立法工作,考慮全流域的管理,綜合治水,統一監管,統籌協調解決,由區域管理上升到流域管理,解決目前出現的包括部門扯皮、立法分散等在內的問題。

針對黃河治污中存在的種種矛盾和利益糾葛,記者采訪的部分環保、水利和水環境專家開出了建立流域"和諧治污機制"的"葯方":盡快制定《黃河法》,確立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和污染防治的合理機制,依法規范和管理好黃河,修改現有《水污染防治法》等相關法律中不完善的部分;確立統一的污染監測、管理和信息發布體系,避免多部門聯合導致的利益扯皮、監管不到位;建立入河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和省、市、縣界斷面水質、水量雙控制制度,強化黃河水環境保護的統一監管,建立總量控制指標、水環境質量指標考核制度,特別要加大跨界斷面水質監測和考核力度,納入地方政府政績考核指標;建立公眾參與機制,加大政府和企業的壓力,有效制裁違法排污,同時強化環境准入和淘汰制度,加大對工業污染的防治力度;在資金投入有限的情況下,優先保證上游的污染治理,有序有效地進行污染治理,確保治一段好一段,避免撒胡椒面方式造成的花錢不奏效或「花大錢收微效」的局面

近年來,黃河中上游的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等部分地區,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許多高載能、高污染的工業園區相繼建立,林立的煙囪占據了原來的村莊,濃煙遮蔽了天空,污水流入黃河,廢渣倒入草原。不少居民還仍然生活在被嚴重污染的環境中,疾病時常爆發。

據有關部門的統計顯示,近20年來,黃河排污量增加了一倍,十幾條重要支流成為「排污溝」,幹流近40%的河段喪失水體功能。

我國「十一五」規劃明確要求,2010年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要比「十五」期末減少10%,這意味著從2006年開始,平均每年要削減2%,2007年是關鍵的攻堅時期。
「生活在我們這里的人都得少活10年以上。」位於內蒙古和寧夏交界處附近的烏海市公烏素鎮,一位計程車司機對著眼前的黑煙發著無可奈何的牢騷。他很多次要經過109、108國道去往寧夏的石嘴山市或者內蒙古的東勝等地,「天空中到處都是厚厚的如同烏雲的黑煙,太陽被遮住了,大白天從公路上走,都要開著車燈。」他補充說。

據了解,近年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電石、焦化、硅鐵等企業相繼在當地建立,所產生的「三廢」污染正在深刻影響著當地居民的生活。

2006年4月26日,公烏素鎮北山村村副主任袁廣深回到村裡,眼前一片搬遷後的狼藉。「由於烏海市西來峰工業園區的開發,鄉親們已全部搬走了。」袁廣深說,北山村是公烏素鎮唯一的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村子,小小的村莊生產的糧食和蔬菜供給著周邊的廠礦。村子往東不遠便是鄂爾多斯草原,向西越過黃河則是無邊無際的阿拉善沙漠。

據介紹,從2001年始,北山村近兩萬畝草原被工業園區佔用。隨著工業園區的建設,上百個爐子開始冒出黑煙,污濁的空氣彌漫著整個小村莊。空氣污染給當地的農作物帶來了最直接危害:西紅柿、茄子等瓜果出現了黑點和腐爛現象,蔬菜也銷售不出去了。「但我們並沒有拿到補償,直到前不久才與區上達成一個補償協議。」袁廣深說,鄉親們搬出了廠區,但離開了世代耕種的土地,大家都無事可做。

以前,這個深處沙漠和草原邊緣的村莊,與絕症沒有什麼聯系。從2003年開始,村裡陸續有人患上癌症等疾病死去。「如果趕上刮風天,還好些,否則滿屋子都是嗆鼻子的味道。」袁廣生望著那些正在開工的工廠搖了搖頭說,「如今我們大都患有呼吸道疾病。」

西來峰工業園區只是內蒙古烏海市、阿拉善盟、鄂爾多斯市交界處眾多工業園區中的一個。2000年前後,三地像是比賽似的,爭相在黃河兩岸數十公里的狹長地帶開設工業園區,無一例外都是以高載能、高污染的企業為主要的引進對象。公烏素鎮開發區、烏達工業園區、烏斯太工業園區、阿拉善左旗工業園區、棋盤井工業園區都擠在內蒙古西南部與寧夏交界處的彈丸之地
棋盤井工業園區佔用的土地原是鄂托克旗阿爾巴斯蘇木鄂爾圖克嘎巴的牧場,著名的阿爾巴斯羊就產自這里。「2004年開始,家裡的羊一年要死十幾只,羊絨也變黑了。」蒙古族牧民王吉拉一邊趕著羊一邊說。200多隻羊在20多根吐著黑煙的煙囪附近艱難覓食,一條黑色長龍從公路邊上延伸過來,足有一公里。「這原本是一個河床,從去年開始,附近的電石廠把廢料和爐渣倒在這里。」他說。向東不到兩公里遠,是一個被鐵絲網圍著的自然保護區。王吉拉是堅守在工廠污染區域里所剩不多的幾戶牧民之一,更多的阿爾巴斯牧民放棄了羊群,遷移到了幾十公里外的小鎮上謀生。「以後也許就沒有阿爾巴斯羊了。」王吉拉感嘆道。

從公烏素鎮向西南走10公里左右是一個叫拉僧廟的小鎮,鎮子是由一個化工廠發展起來的,現在這個化工廠賣給了一個廣東老闆,裝備了一個火電廠:廢水沿著池子一級一級自上而下流淌,最後排到一個與黃河相連的深溝。化工廠的廢料被卡車裝載傾倒在低窪的大坑裡,不遠處便是黃河。化工廠自備火車站,停靠著幾列等待裝貨的車皮,上面醒目地標明:「危險品,劇毒!」

工廠西南方向,便是寧夏石嘴山市的河濱工業園區,數不清的煙囪排著濃煙,煙霧朝黃河壓了過來,那裡同樣是幾乎沒有藍天。「我們的果樹每年都成片地死去。」石嘴山園林林場職工田富嶺說,他承包的果樹在四年之內死了60來株。工廠將冒著熱氣的黃濁的廢水直接排進了黃河,而田家的果園每年都要靠黃河水來灌溉。

2006年下半年,當地按照國家環保總局環境監察局《關於對石嘴山市等烏海市周邊高載能企業環境污染問題的情況反映》信訪投訴件轉辦函的要求,對數十家存在環境污染問題的企業做出限期整改,關掉一批小土焦、小泡花鹼等「十五小」企業。「好多工廠在這里被關閉了,又轉到另一個地方建立起來。」一位環保官員坦言,目前的形勢還不容樂觀。

如果氣候持續變暖,黃河源區的水量在十幾年內就會減少50%。到那時,面臨困境的不僅是這個地區的牧民,而是整個流域。

在「九曲黃河第一縣」的瑪多,80歲的老縣長拉保不斷感嘆「滄海桑田」。20多年間,他親眼目睹這個縣二十多年的變化。
1966至1984年,拉保擔任黃河源頭的青海省瑪多縣縣長。1979到1982年,瑪多是中國最好的草場,一躍成為全國首富縣。現在由於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瑪多縣是全國貧困縣之一。
「30年前,因為黃河水太多,縣城周圍都是濕地,瑪多縣城搬遷一次。」拉保說,「現在,它面臨第二次搬遷———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全縣吃水成了問題。」
全球氣候的變暖,是黃河源頭以至長江源頭生態惡化的重要原因。這一點,老縣長拉保也能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找到蛛絲馬跡,「現在氣候變得越來越暖和。過去我們在冬天都要穿厚厚的棉氈衣,而現在穿一件絨衣就能過冬了。」

氣候變暖導致冰川消退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的魯安新博士說,在未來25年內,青藏高原的溫度將會上升1.4攝氏度。如果這種氣候變化的趨勢持續下去的話,黃河源區的水量在十幾年內就會減少50%。到那時,面臨困境的不僅僅是一地區的牧民,而是整個流域。
今年6月,魯安新考察了黃河源頭的阿尼瑪卿山。25年前,中外冰川學家在這里設置了冰川觀測點。博士目測,25年之間,冰川已退縮了近1公里。
阿尼瑪卿山是藏族的四大神山之一,山中孕育著千萬年來的積雪和冰川。這些冰川占黃河源區冰川總面積的96%。每年夏天,雪冰融化,匯成水晶細流,為黃河源源不斷地補充水源。冰川十分敏感,即便是微小的溫度變化也能引起冰川的變化,因此通過長時間觀測冰川,可以獲得有力證據證明氣候變化的趨勢。
如果按照英國哈德利中心(Hadley Center)的預測,到2100年,青藏高原的溫度將比現在升高2-3.6攝氏度。粗略估算,到2050年,中國西北部的冰川將有超過一半徹底消失。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說,全球氣候變暖使中國冰川面積近40年平均減少了7%,目前冰川年融水徑流量相當於一條黃河。
姚檀棟說,中國冰川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區,以青藏高原為核心的高亞洲地區的冰川,由於氣候不斷變暖,上世紀中葉以來,大多數處於強烈退縮狀態,一些曾經前進或穩定的冰川,也隨著氣候變暖加劇而轉為後退。

冰崩
從長期來看,冰川消退會導致世界主要河流從源頭開始變得乾涸。而從短期來看,氣候變化和冰川退縮還會引發其他災害。
在魯安新探查冰川的路上,許多當地人以為他們是沖著「大雪崩」去的。2004年3月18日,阿尼瑪卿山發生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雪崩」,超過2640公頃秋季草場頃刻間被毀。
在「雪崩」現場,所有的考察人員都被驚呆:綠油油的草場猶如驟然被一座巨型煤礦所覆蓋。各處散落著黑色的岩石和礫石,在腳下,山坡上,溝壑中到處都是,好像經歷過一次火山噴發。魯安新給了一個更加令人吃驚的結論,他認為這並不是一次雪崩,而是一次「冰崩」。氣溫的迅速上升引發冰川迅速融化,不同的部分融化的速度不同,因此整個冰川的壓力分布極為不均。此外,阿尼瑪卿山西側陡峭的地質特徵加劇了冰川退縮帶來的危險,引發了最終的崩塌。崩塌時威力巨大,夾雜著龐大體積的積雪和黑色冰磧物的冰川直削下來,甚至將山體的一部分也撕扯了下來。直到14個月後,當時那驚心動魄的場面留下的餘威仍然讓到訪者心有餘悸。
然而,滑落的冰川與冰磧物在清水河、權隆河、達瑪曲河匯入的曲什安河的河谷處,形成橫向5公里、縱向3公里、平均厚度300米的冰雪大壩,將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因為上游不斷補水,這個湖泊的面積每天都在擴大;與此同時,由礫石和冰川碎屑組成的冰磧壩也每天都在松動。壩體本身鬆散而多孔,而且其中冰凍部分由於溫度上升和水浪沖擊,融化的速度越來越快,隨時都有決堤的危險。三條突出的冰磧邊緣已經可以看到明顯的裂縫,甚至能聽到冰縫裂開的聲音。小塊岩石和冰的碎片不斷從壩上脫落,滑入湖中。壩體最低處僅僅比水面高5米,一陣暴雨或者氣溫陡升造成的加速融化就能讓這條千瘡百孔的堤壩徹底決口。今年7月,這個堰塞湖終於「轟」的一聲倒塌,河水奔泄而出,沖走一些房屋和牲畜,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凍土不再
在離花石峽鎮59公里的地方,魯安新博士抬手一指,「看那條溝!我們現在已經在凍土地帶了。」在黃河源區凍土分布十分廣泛,但厚度很薄。因此,這里的多年凍土更容易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一旦有一片地下冰融化,在地面上就會形成一條溝渠。之後,地表土的溫度平衡被打破,溝渠不斷擴大,兩側消融得越來越快,形成所謂的凍融滑塌。
魯安新說,最近20年中,黃河源區的多年凍土在大規模消退,主要表現為土地平均溫度升高,活動層加深以及多年凍土下界升高等方面。
在214國道上的一個岔口,考察隊看到了一座廢棄的住所。中間有一個院落,四周有16間房屋。所有的牆上布滿了既長且深的裂縫,有一些甚至開始傾斜。凍土層融化直接影響到房屋地基的牢固,因此牆體傾斜開裂。由於地基融化松動而廢棄的房屋在該區域隨處可見,就連高速公路也不能倖免。盡管路基的設計和建造經過了周密的計算,並且考慮到各種氣候條件的影響,但在氣候變化面前也難以為繼。地下的凍土層融化速度之快出乎人們意料,因此路基之上曾經平坦順暢的柏油路現在變得如波浪起伏,道路中間的黃線被拉扯得七扭八歪,看上去頗有幾分滑稽,被人戲稱為「跳舞的公路」。雖然魯安新所在的考察隊已然對此多加防備,還是發生了一起輕微的車禍。政府每年都要對青藏高原上的公路進行整修,每3年還有一次大修,否則這種路況會釀成車毀人亡的慘劇。
與此同時,地下水位下降還會導致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和鹽鹼化。水危機引發的連鎖反應最終會導致黃河源區土地大規模退化和沙化。在黃河源區的水文循環中,凍土發揮著重要作用,而由氣候變暖、溫度升高導致深層永凍層的嚴重退化是不可逆的。並且在此過程中還會釋放大量的溫室氣體,造成升溫加劇,引發更嚴重的凍土退化和冰川退縮。這樣的惡性循環似乎預示著人類不加節制的發展已經把自己逼入了死胡同。
考察隊把營地扎在海拔4200米高的阿尼瑪卿山時,碰到了住在這里的索保。索保是個藏族小伙,35歲,頭發捲曲,目光清澈。他的第一句話就是:「請不要亂丟垃圾,請不要玷污聖水。沒有了聖水,這里的一切生物都會凋亡。」他說的「聖水」就是黃河。
可是,僅僅不亂丟垃圾並不能拯救這「聖水」。全球變暖緣於畸形工業發展所排出的大量溫室氣體。「只有世界各國切實負起自己的義務,工業發展做到『可持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才能共同應對這一危機。」一位專家說。

參考資料: 來自網路

『玖』 福清東部新城污水處理廠會搬遷嗎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會。搬遷城東污水處理廠涉及與北控水務集團公司的特許經營權、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管網重組及走向設計等眾多問題,需待政府審批後,由業主單位市市政管理局會同市發改委、財政局、國土局、審計局、住建局、國資委、水利局、規劃局等相關單位,對搬遷城東污水處理廠的基礎條件、經濟效益、社會影響、環境效益、存在的風險進行詳細論證並廣泛徵求意見

『拾』 慶陽市西峰區溫泉鎮拆遷房子嗎

拆遷。
經省政府2016年5月20日批准同意將西峰區溫泉鎮溫泉村集體土地5.8874公頃徵收為國有,作為公共設施用地,用於慶陽市污泥處理工程建設。
該項目建設用地徵收、拆遷、安置等具體事務性工作由西峰區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市、區有關部門配合。徵收西峰區溫泉鎮溫泉村位於城東污水處理廠東側集體農用地5.3183公頃,集體建設用地0.5691公頃,共計5.8874公頃。青苗補償參按照每畝500元標准執行。

閱讀全文

與和田城東污水處理工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混泥土污水管多少錢每米 瀏覽:631
卡特320C提升器調校方法 瀏覽:863
了解洗衣機濾芯的優缺點是什麼 瀏覽:229
如何製作生活廢水 瀏覽:339
雅安市污水處理費 瀏覽:706
超濾纖維膜怎麼清洗 瀏覽:559
金水區大石橋哪裡有賣純凈水 瀏覽:570
水垢清除劑導致不銹鋼變黑怎麼辦 瀏覽:674
科蒂洛怎麼沒有反滲透 瀏覽:23
佛山一全樹脂瓦排幾名 瀏覽:810
煥馳空氣濾芯多少錢 瀏覽:656
安徽ro反滲透凈水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411
無苯樹脂是什麼 瀏覽:978
ro膜殼的英文 瀏覽:268
查核膜是不是半透膜 瀏覽:279
飲水機閃爍怎麼辦 瀏覽:955
裝修凈水器不想用了怎麼辦 瀏覽:414
酚醛樹脂溶解於甲醇 瀏覽:240
馬桶下水的水垢 瀏覽:76
衛生間中水回用系統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