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業污水,生活污水,農業污水 分別各成什麼顏色
工業污水包括生產廢水和生產污水,是指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和廢液專,其中含有隨水流失屬的工業生產用料、中間產物、副產品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
生活污水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種洗滌劑和污水、垃圾、糞便等,多為無毒的無機鹽類,生活污水 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細菌多。
農業污水是指農作物栽培、牲畜飼養、農產品加工等過程中排出的、影響人體健康和環境質量的污水或液態物質。
污水來源,成因復雜多樣,顏色也各不相同。下面為工業污水,生活污水,農業污水的圖片。
B. 用什麼東西可以使污水快速澄清沉澱
應該是明礬,無機化合物,硫酸鉀和硫酸鋁的含水復鹽,無色透明的結晶。水溶液有澀味。供製皮革、造紙等用,又可做媒染劑,醫葯上可做收斂劑。通常用來使水澄清。
圖片來自網上
C. 紙張的消費、浪費,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幫忙寫一份調查報告,謝謝!!
一.調查背景: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公元105年東漢時期的蔡倫用樹皮、破布、麻頭、錢網等為原料,造出了當時非常著名的「蔡侯紙」。從東漢到明朝以後約1800年間,中國的制紙一直儀在手工製造階段,到清朝1891年,在上海創建了倫章造紙廠,這才開始了機器造紙工業。目前,在國際上,造紙是僅次於電信和鋼鐵的第三大產業,是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紙在各行各業發展及人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給事業的需求和人們帶來的方便也是不容忽視的。但是,在它的製造過程中,給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絢麗多彩的大自然帶來了災難——嚴重的環境污染。
二、調查目的:為了更好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了解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現在所面臨的危機,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
三、調查時間:2008年4月6至2008年6月6日。
四、調查方法:從網上瀏覽,翻閱書籍。到造紙廠實地調查生產程序及原料。
五、網上資料
(1)傳統造紙術的現狀
投資巨大的金東公司自1997年6月建廠,1999年遠行就進入了有序的發展,並於2002年5月創辦了公司自己的刊物《太空梭》。創刊伊始,就以著力於弘揚與挖掘中國的傳統造紙文化為已任,在公司副總黃良典先生與工會主席孫炳健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文化報道小組,深入了安徽、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偏僻山村采訪,親身觸摸到中國傳統造紙術跳動的脈搏,及時了解到造紙術在中國的現狀。
2004年的6月,我們在安徽宣城的涇縣西鄉小嶺村一帶,親眼目睹了被譽為「中國國寶」的宣紙的整個製作過程,從採集原料,到發酵打漿,到揭紙脫水,烘乾等大小繁瑣的工序七十二道,並深深地為中華民族的勤勞智慧而自豪。
在隨後的一年多時間里,我們又利用業余時間趕赴浙江,陝西等地,在一個個古樸接近於封閉的小材古寨,真實地領略到傳統文化在中國民間旺盛的生命力的同時,也深深為造紙的現狀感到憂慮。
中國造紙術在千餘年的變革中,不斷融合了本地的特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紙品工藝。
傳統造紙中,都是因地制宜,選用當地最為廉價,取之最為方便的植物原料進行造紙,四川的青衣江畔,安徽的涇河流域,西安的灃河兩岸都隱藏著一個個古老手工作坊。在四川夾江縣,遍生竹林,因而紙農把嫩竹「砍其麻,去其青,漬以灰,煮以火,洗以水,舂以臼,抄以簾,刷以壁」 短短的二十四個字,概括了傳統手工造紙的全過程,用這種工藝做成的紙,在四川稱為「蜀箋」,備受近代大書畫家張大千先生的鍾愛,又被今人稱為「大千紙」,四川的造紙尤以馬村的規模最為龐大。
宣城的涇縣所產紙張稱為「宣紙」。歷來為貢品,並為科考用紙,因古涇縣的地勢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園」之說,山多,灌木資源豐富,故聰明的宣城人利用檀樹皮、稻草等物造紙,皆為上品。具體做法為將山上脫落的檀樹皮、稻草放在山坡上,經風吹日曬,自然漂白,然後舂碎成漿,加上山上的大量的彌猴桃樹樹脂放入漿水內,撈出的紙品質地潔白細密、柔軟均勻、光而不滑,宋代詩人王令在《再寄權子滿》詩中寫到「有錢莫買金,多買江東紙,江東紙白如春雲」可見宣紙在當時的價值。
福建將樂、浙江的澤雅也以紙山而聞名於世。從我們的文化報道小組成員在當地所見情形來看,兩者應該是相承一脈,皆以竹佐以石灰,漬之入水,再利用水碓、石臼等設備搗爛成漿,因沒有加以漂白,故所產紙張呈黃色,因而只能用於冥燒,來寄託現代人的一種哀思罷了。
(2)關於造紙的傳承與思考
雖然傳統造紙術,具有很高的觀賞及研究價值,但也無法掩飾她的頹廢與沒落,難以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那規模小、產量低、勞動強度大、高污染的弊病也日漸突現。
在山清水秀的雅澤山區,人們利用「四連碓」水能造紙,我們在漿池邊看到,一股股發黃的散發著刺鼻氣味的廢水直接向山澗流去,據了解這種水流進田地莊稼將枯死,流進河池魚蝦也根本無法生存。四川夾江也因人們大量無節制地砍竹林造漿做紙,造成山體岩石裸露,灰塵四處飛揚,原本悠靜的青山已是千瘡百孔,在馬村的一家宣紙作坊的巨大篁鍋前,一張姓老闆告訴我們,造一噸手工紙大約要耗費一百二十餘噸的水,廢水也是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於山野之間。
因為我們傳承的是中國造紙文化,我們奉獻的是利用現代化造紙技術來造福人類的一種精神。
六.調查結果
紙是紙質文物主要構成材料,紙的種類可分為手工紙和機械紙。手工紙有麻紙、皮紙、藤紙、竹紙、棉紙,還有宣紙、毛邊紙、連史紙等。19世紀末,機器紙逐漸代替了手工紙,常用的有新聞紙、印刷紙、打字紙、有光紙、圖畫紙、牛皮紙等。
一.造紙原料
1.韌皮纖維: 是古代造紙主要原料,由於含纖維素多,一般多在 60% ~ 83% 之間。加上纖維長達120~180毫米,纖維長度比寬度約大於950至1230倍。由於韌皮纖維很長,造出紙來很堅韌。
2.莖纖維: 如竹、稻草。其纖維素含量在24%~ 60% 之間,長度比寬度約大於100至 200倍。紙張在不同時期,選用什麼材料和工藝製作,其紙張的成份、性能是不同的。
3. 種毛纖維: 如棉花,棉花纖維素含量最純、最多,一般可達 90% 以上。纖維長度比寬度大約有1250倍。由於纖維特別細長,交結力好,質地強韌、組織細致柔膩,造出來的紙較耐磨、耐久。
二.紙的分類
1.麻紙。麻紙就是以麻類纖維(萱麻和大麻)制的紙張。常見的有白麻紙、黃麻紙、麻沙紙、旱灘坡紙等。
2.藤紙 。藤紙早在晉代已有製作,到了唐代已在浙江、江西兩省大量生產,其紙是用藤樹皮的纖維所造。當時有白藤紙、青藤紙、黃藤紙之分。
3.宣紙 。宣紙是用檀樹皮、稻草為原料製成的手工紙,出產於安徽宣州而得名。此紙質地柔韌、潔白平滑、細致勻整、色澤經久不變,被譽為「滑如春冰密如蠶」的美稱。宣紙屬皮棉紙類,因品種規格繁多,不一一詳述,常見的有:羅紋紙、棉連紙、玉版宣、單宣、十刀頭、夾連紙等,為我國唐、宋以來的古代書畫所採用的紙。
4.棉紙 。棉紙又稱皮紙,是以楮樹皮為原料製作而成,質地細柔、富有軔性。從紙的縱面撕去,其斷裂處呈現絲棉狀,因而得名。棉紙的品種因地而異,常見的有河南棉紙、貴州棉紙、上海棉紙、遷安棉紙、蠶繭紙、藏經紙、高麗紙、冊子紙、美濃紙、開化紙、太史連紙等20餘種。
5.竹紙 。竹紙是用石灰處理的嫩竹為原料製作而成,因顏色略呈黃色,又稱「黃紙」,主要有:毛邊紙、毛太紙、川連紙、元書紙、梗棒紙、連史紙等十餘種。
6.其它紙。 除了上面介紹的幾種紙以外常見的還有牛皮紙、磁青紙、虎皮宣、蠟箋紙、發箋紙、金紙等。
三.造紙法
造紙法分兩種,但目前因為科技的發展與機器的不斷改良,手工造紙法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以機器造紙法為主。
(一)手工造紙法
我國是發明紙張最早國家。在十九世紀以前生產的紙,通稱手工紙。手工紙又分竹紙和皮紙。歷代許多珍貴的古籍、文獻、書畫都是採用皮紙做成的。這些紙張保存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仍然很好,是什麼原因呢?這與手工紙的生產過程有著密切的關系。造紙術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不斷得以發展、改正、提高。
潘吉星先生經過實地調查研究、分析,在紙坊工人師傅的大力支持下,採取模擬實驗,從漢紙製造最原始的八步流程:
浸濕→切碎→洗滌→舂搗→打槽→抄紙→曬紙→揭紙。
過渡到現今陜西鳳翔造紙的十六步復雜過程:
浸濕麻料→切碎→碾料→洗滌→化灰水→灰碾→灰沃→蒸煮→洗滌→細碾→洗滌→打槽→剪紙→壓榨→曬紙→揭紙。
但歸納起來,手工紙生產過程大致可分蒸煮、漂白、打漿、抄
紙四個階段進行討論。
1.蒸煮: 造紙原料經機械預處理(浸濕、切碎、洗滌),在制漿過程中,用石灰乳〔Ca(OH)2〕,草木灰水作蒸煮劑浸透,目的在於脫去原料中的色素,除去污質、蠟質、松解原料中殘留的膠質及其它填充物,使製成的紙張不殘留有害的化學物質,而含有鈣(Ca2+)、鎂(Mg2+)等物質,使紙呈中性或偏鹼性,阻止游離酸的形成,防止紙張進一步的變質,使紙延年起了很好的作用。
2.漂白: 古代造紙的漂白工藝採用「日光漂白」,其方法據清人莫興三《造紙說》: 「曝已復漬,漬已復曝,如是者三,則黃者轉為白矣。其漬也必以桐子灰,黃荊木灰,非是則不白」。紙漿先經過陽光照射,利用空氣中的臭氧產生氧化作用,使值物纖維中所含的天然色素或著色物質變成其他基因,然後利用桐子灰、黃荊木灰和草木灰的水溶液,溶出被氧化的物質,起到漂白作用。經過這種漂白處理的紙漿所造的紙,久不變色,不易老化變脆。
3.打漿: 胡韞玉在《紙說》中寫道:「鑄之於臼,千錘萬杵搗愈多,而質愈融,楮骨竹筋盡為液流」。 說明打漿要充分,只有通過充分的錘搗才能造出纖維交織均勻的紙來。
4.抄紙: 植物纖維經上述處理製成紙漿,為使纖維在水中離散浮游,除了充份攪拌,通常加一些如黃蜀葵、楊桃藤、野葡萄、梧桐等懸浮劑,以便使纖維分布均勻,增加強度。
從上述簡單過程可以看出: 手工法造紙加工緩慢,生產過程細致,殘留在紙中的有害化學物質很少,纖維不易受到損害,因此紙就堅固、耐磨。目前我們見到的晉、宋代的書畫和古書籍,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有的紙張仍然是潔白如玉,完整無恙,這些紙都是用傳統手工方法生產出來的。
(二)機器造紙法
機器造紙大致經過以下幾個過程,首先准備原料,然後再製成紙漿。由於製造紙漿時所用的方法不同,又有機械與化學法之分。
1.機械法:就是用機械的方法來離解纖維製成機械木漿。這種木漿,木質素無法除去,且其纖維短而粗,又含有較多非纖維素,所以製成的紙張疏鬆容易破脆 ,在日光及空氣中容易氧化變黃,這是耐久性差的其中一個因素。
2.化學法,就是用適當的化學葯劑,在蒸煮原料過程中,除去木質素及其它非纖維素,使纖維離解而成一種紙漿。根據所用的化學葯品的不同,化學法可分為亞硫酸鹽法、鹼法和氯化法等。
(1)亞硫酸鹽法:是用亞硫酸氫鈣[Ca(HS04)2〕和亞硫酸(HS03)2的混合液,用這種混合液蒸煮纖維,製成亞硫酸鹽化學紙漿,此種紙漿中含有一定量的半纖維素和蒸煮液以及產生木質素磺酸的酸性殘留在紙漿中,因此,紙張的耐久性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2)鹼法: 是用苛性鈉作為蒸煮液與原料一起在高溫下蒸煮的方法。由於鹼性太大,對纖維損害較大,使紙強度降低,加上成本高,現已很少應用。
(3)氯化法: 是將原料同氫氧化鈉一起蒸煮,經氯化、鹼液後處理,除去木質素, 再經過漂白,在這過程中有時用鹼,有時用漂白粉,有時用氯來處理,會使纖維素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
從紙漿製造方法可以看出:紙漿的質量與紙張的耐久性有著直接的關系。
造紙原料消耗情況
原材料不僅是制約我國造紙業發展最大的瓶頸,而且是影響我國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由於近年來我國對廢紙進口的需求強勁,已經使國際市場上廢紙的價格不斷攀升,造紙工業因廢紙進口價格快速增長而深受影響。目前我國造紙原料中,廢紙所佔比重高達44%,國內市場造紙原料需求量巨大,卻長期依賴進口。
據了解,我國每年有1400萬噸廢紙沒有回收利用。據專家介紹,回收1噸廢紙能生產0.8噸好紙,還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減少35%的水污染。
目前,中國的木漿消耗量比較低,也有1130萬噸,不是中國造紙企業不喜歡木漿。而是我們沒有這么多木漿,沒有這么多木材,沒有這么大的木漿廠。 目前我國紙業當務之急是研究如何加快發展木材制漿造紙問題和建立有效的回收渠道。我國的廢紙回收量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主要是廢紙回收的渠道未開通,尤其是產生專業類廢紙的行業機關大戶的通道「關閉」。 僅以新聞紙為例,北京現在有上百種報紙發行,每日發行噸數起碼有幾十噸,這其中有70%-80%的廢紙可以回收再利用,而實際回收的數量遠遠沒有達到這一標准,大量的廢紙被白白浪費掉了。
而這樣的情況,足以導致我國的環境因素極為嚴峻。讓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
制漿造紙工業污水排放量約佔全國污水排放總量的10%-12%,居各項污染的第三位;排放污水中化學耗氧量約佔全國排放總量的40%-45%,居各項排放量的第一位,造紙工業已成為我國污染環境的主要行業之一。造紙工業是一個產量大,用水多,污染嚴重的輕工業;水污染在各種工業中,名列廢氣,固體廢氣物及雜訊等污染,也很嚴重。
造成這么嚴重的污染的原因主要有:
1、紙漿結構中草漿、葦漿等非木漿佔比偏高。因為木漿有著成熟的污染回收技術,鹼回收可達98,因此給環境造成的污染較小。但是對草漿造紙,目前全球都還沒有找到有效經濟的防治污染的辦法,對環境污染較大。發達國家造紙業紙漿結構為木漿62.6,廢紙漿34,非木漿(草漿、葦漿等)3.4。但在我國,草漿、葦漿等非木漿佔比高達22。
2、造紙業集中度低,小紙廠偏多,污染嚴重。這些高耗能、高耗水的以草漿制紙為主的小紙廠是造紙業重要的污染源。
3、造紙工業的廢水若未經無效處理而排入江河中,廢水中的有機物質發酵,氧化等。使魚類,貝類等。水生生物缺氧致死;一些細小的纖維懸浮在水中,也很容易造成魚類死亡;廢水中的樹木屑,木屑,草屑,腐草,腐漿等沉入水底,淤塞河床,發酵中,不斷產生有毒臭氣;廢水中還有一些不容易發酵,分解的物質,懸浮在水中,吸收陽光,減少陽光透入河水,妨礙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另外帶有一些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有毒物質。總之,造紙廢水使河水濁黑,惡臭,水草不生魚蝦滅跡,蚊蠅叢生,蛀蟲遍地,危害沿岸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痢疾,腸炎,痔瘡等急病盛行,同時,還不利於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4、造紙工業排放的一些固體廢物如腐爛漿料,漿渣,樹皮,碎木片,草根,煤灰渣等,發酵變質,放出臭氣,下雨時,還流出有毒臭水,污染地面水和地下水源。生產過程中鍋爐燃煤產生的廢氣和煙塵及機械的雜訊也影響工作人員和附近居民健康。
六、調查建議:
1、造紙工業的污染大部分來自製漿過程。制漿廢水中還含有很多有用物質如燒鹼和纖維。一些物質若直接排到河中,會發生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變化而污染環境。這些物質棄則為害用則為寶。因此,小紙廠向中大型紙廠發展,也是防範措施之一。例如,制漿過程中的蒸煮工序,撮出紙漿後,排出來的黑色殘液,黑色殘液的治理是回收熱能和鹼治理的裝置叫鹼回收裝置。即將黑色殘液蒸發掉水分,然後送入鹼回收爐內燃燒,產生熱能,可用來產生蒸汽、發電和熱水,回到生產過程中利用。燃燒後剩下的物質加入水和石灰,就得以鹼,這些鹼又回到制漿過程的蒸煮工序,還可作為副產品銷售。
2、造紙過程的廢水,可先回收纖維,剩下的水經過濾後再回到前面的工序進行循環利用,反復利用幾次後再排。這樣,即可節約資源,又減少紙廠的廢水經回收有用物質和綜合利用後,若土地有條件,可採用土地處理法來凈化廢水漫流在坡度較平緩的草地或林地上利用土壤凈化。另外可利用天然窪地,水塘培植水生植物以凈化廢水,水生植物以水花生及水葫蘆效果最好。出水用於農田灌溉,固體廢氣物大部分可綜合利用。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發現,造紙業雖為我國的一個重要企業,但是國家對於此頁的環境的重視度不夠。不光從產業結構和科技,就連原料都有著一定的差距。我們認為國家應對此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改善環境,不能再走那條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
但從我們普通人來說,更應從中得到更多。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應該節約用紙,盡我們的可能為地球的環境力所能及的做些事。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為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獻出我們的一份力。
D. 如何看待圖中的廢紙回收行為
【了解廢品行情就上廢品之家,您的問題我來回答】
在中國,廢紙回收率低於西方發達國家。在近十年中,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廢紙資源的利用。廢紙的回收率和利用率也在逐年提高,廢紙處理技術不斷改進和完善。廢紙漿造紙和紙板的產量和品種也在逐年增加。那麼廢紙回收的意義是什麼?
1、節約原材料,增加生產。廢紙的回收利用可節約大量的制漿造紙原料。節約的纖維原料可以增加紙漿和紙張的產量,滿足人們生活和工業的需要。目前,世界對木材的年需求量超過20億立方米,未來20年,世界木材需求的年增長率不少於25%。由於對木材的需求量很大,因此急需節約木材。利用廢紙製作紙漿和紙張可以節省大量木材。
2、減少污染,保護環境。與傳統制漿工藝相比,廢紙制漿生產工藝簡單,廢水處理容易,廢水排放和污染負荷小。此外,廢紙制漿基本上沒有空氣污染,廢紙制漿可以減少環境污染。由於沒有使用新的纖維材料,因此可以減少木材的砍伐量,有利於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
3、節約能源,降低能源消耗。與化學制漿、機械制漿和化學機械制漿相比,廢紙制漿工藝簡單,能耗低。生產1T廢新聞紙漿比生產1T磨木漿節能75%左右,生產1T高白度脫墨漿比生產1T化學漿節能50%以上。
4、節約投資,降低成本。植物纖維原料制漿生產成本高,而同等規模的廢紙漿廠的建設只需要原有制漿廠的25%~30%的投資。化學制漿廠的化學回收和廢水處理投資也較大,且廢紙制漿污染較輕,其廢水較易處理,環保投資較少。由於廢紙漿的原料成本、能耗和投資較低,廢紙漿的生產成本比原紙漿低上很多。
E. 《牛牛和妞妞》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河水變臟的一些原因。
2、知道水污染的一些危害。
3、教育幼兒珍惜水資源,培養環保意識。
【活動准備】
1、故事圖片;
2、清水、臟水各一杯;
3、「水污染的原因」的圖片數幅。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故事《小河生病了》。
二、提問幼兒:
1、小河原來是什麼樣子的?
2、誰常在這里喝水、游戲?
3、河邊蓋上造紙廠和宿舍後,小河怎樣了?
4、小動物們怎樣了?
三、組織幼兒討論臟水對人和其它生物的危害。
江河等水資源受到污染,水就成了臟水。有時臟水的顏色黑乎乎的,還有一股臭味,技術人員將水取樣進行化驗,還會發現水裡充滿各種病菌和有毒物質;有時臟水的顏色沒有發生變化,但水裡已含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毒素,如果人或其它生物喝了這樣的水就會致病,甚至造成死亡。
四、討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出示圖片,請幼兒說說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業廢水。一些造紙廠、化工廠、印染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污水。
2、生活污水。每個家庭每天也有許多污水產生,如洗澡水、洗衣水、糞便水。
3、生活垃圾。許多人把江河當成大垃圾箱,把各種各樣的垃圾傾倒進江河裡。
F. 帶式壓濾機的應用范圍及工作原理是什麼
帶式壓濾機廣泛應用於制砂泥漿脫水、 水洗砂泥漿脫水、 礦山尾礦脫水、打樁泥漿脫水、 打樁泥水分離、 陶瓷污泥脫水、造紙污泥脫水、紡織印染污泥脫水、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脫水、屠宰肉類加工污泥脫水、高嶺土脫水、氧化鋁污泥脫水、樁基工程泥漿脫水、石材加 工污泥脫水、木材加工污泥脫水、皮革加工污泥脫水、食品加工污泥脫水、電鍍線路板污泥脫水、河道淤泥脫水、洗煤尾煤脫水等各類型工業廢水污泥脫水應用。
帶式壓濾機工作原理:經過沉澱的污泥在與一定的濃度的絮凝劑在靜、動態混合器中充分混合以後再污泥中的微小固體顆粒凝聚成體積較大的絮狀團塊,同時分離出自由水,絮凝後的污泥被輸送大重力脫水是濾帶上,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水被分離,形成不流動狀態的污泥。然後夾持在上下兩條網帶之間,經過過預壓區,低壓區和高壓區由小到大的擠壓力,剪切力的作用下,進一步擠壓污泥,達到最大的程度的泥、水分離,最後形成濾餅排出。
帶式壓濾機案例現場
G. 柳樹的用途有哪些10種
1、工藝價值:柳樹的樹皮含鞣質,材質較旱柳差可作器具和造紙原料,柳絮可填塞椅墊和枕頭。河柳枝皮的纖維可作紡織及繩索原料,枝條可編織提籃、抬筐、柳條箱及安全帽等。柳樹材質輕,易切削,乾燥後不變形,無特殊氣味,可供建築、坑木、箱板和火柴梗等用材。木材纖維含量高,是造紙和人造棉原料。柳木、柳枝是很好的薪炭材。許多種柳條可編筐、箱、帽等。
2、觀賞價值:柳樹樹形優美,放葉、開花早,早春滿樹嫩綠,是北溫帶公園中主要樹種之一。如垂柳和朝鮮垂柳,有纖細下垂的枝條,如眉的柳葉。多種灌木柳樹,耐修剪,可培育成各種形狀灌叢或作綠籬。園林景觀中的水邊綠化以柳樹最宜,如杭州西湖的「柳浪聞鶯」,貴陽花溪的「桃溪柳岸」等。
②柳葉:柳葉功同柳絮,含有豐富的鞣質,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功,水煎服可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膀胱炎、腮腺炎、咽喉炎,搗爛外敷可治療足跟疼痛。
③柳枝:柳枝是中醫傳統的接骨妙葯,水煎服,可治療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燒燙傷等,水煎熏洗,對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明顯療效。
④柳根:柳根能祛風利濕、消腫止痛,可治療乳癰、牙痛、中耳炎、黃疸等疾病,酒煮飲服,其祛風、消腫、止痛作用更佳。
⑤柳皮:柳皮能除痰明目、清熱祛風,水煎熏洗尚可治療疥癬頑疾。
⑥柳屑:柳屑是柳樹蟲蛀孔中的蛀屑,煎水洗浴或炒熱布包溫熨,可治療癢疹、皮炎。
H. 求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工藝流程圖!!!!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工藝流程圖】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工藝流程為:需處理的污水和從二次沉澱池迴流的活性污泥同時進入曝氣池,沿曝氣池長度打入空氣,使污水和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接觸,並得到溶解氧,為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創造良好條件。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不斷地被微生物吸附、分解,污水得到凈化。混合液流入二次沉澱池進行泥水分離。凈化後污水向外排放,部分活性污泥迴流至曝氣池,剩餘污泥從系統中排出。具體流程圖如下:
I. 造成水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自然污染:是由自然法則的變化和土壤中礦物質對水源的污染造成的;
2.人為污染:水污染是由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造成的。
一般來說,水污染是指人為污染。包括工業廢水污染、農業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和城市固體廢物造成的水污染。
工業污水,包括生產污水和生產污水,是指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和污水,其中含有工業生產材料、中間產品、副產品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隨水流失的污染物。
工業廢水是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它具有廣泛的范圍,大量的,大量的被污染的物質,和復雜的成分。其中一些是劇毒的,很難治療。電力、礦山等部門的廢水主要含有無機污染物,而造紙、紡織、印染、食品等工業部門往往在生產過程中排放大量的廢水有機物。
bod5經常超過2000毫克/升,有的達到30,000毫克/升。即使在相同的生產過程中,水質也會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很大的變化。例如氧頂吹轉爐煉鋼,同一爐鋼的不同熔煉階段,廢水的ph值可以在4至13之間,懸浮液可以在250至25000毫克/升之間變化。此外,這些廢水中的有機物在降解過程中會消耗大量溶解氧,容易導致水質變黑發臭。隨著采礦和工業活動的增加,重金屬的生產和使用也顯著增加,造成湖泊和河流重金屬污染嚴重。由於處理成本高和投資大,工業廢水直接排放而不進行處理或排放低於標准,嚴重污染水資源。
農業污染源是指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水體污染源。包括農葯、化肥施用、土壤流失和農業廢棄物。
例如,化肥和農葯的不合理使用會造成土壤污染,破壞土壤結構和土壤生態系統,進而破壞自然生態平衡;降水引起的徑流和滲漏將牧場、農場和農副產品加工廠的氮、磷、農葯和有機廢棄物帶入水體,加劇水質惡化,導致水體富營養化。隨著化肥施用量的迅速增加,土壤固土耕作質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肥料養分易流失,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農葯對水體的污染十分嚴重。
目前,我國農葯總產量已超過四十萬噸,生產品種由一九八六年的五個增加到現在的五個。據分析,該地區農葯年使用量約為23萬噸,平均每公頃農葯使用量為2.33 kg/hm2。一般情況下,只有10%的≤有20%的農葯附著在作物上,而80%的≤有90%在土壤、水和空氣中流失,在灌溉水的淋溶和降水的作用下對水體造成污染。化肥也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
據統計,中國每年使用化肥4537萬噸,農葯50萬~60萬噸。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每年使用農葯和化肥的土地面積超過2.8億hm2,地表徑流給水體帶來了大量的污染物,是農業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而從牧場、農副產品加工廠排入水中的有機廢棄物,會使水質惡化,造成河流、水庫、湖泊等水體的污染。
生活污水是指城市當局、學校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水,包括廁所排泄物、洗衣洗澡水、廚房和其他家庭排水,以及商業、醫院和娛樂場所的排水等。
城市人均日排污量為150~400 L,與生活水平密切相關。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如纖維素、澱粉、糖和脂肪蛋白等,也含有致病菌、病毒和寄生卵。無機鹽氯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和鈉、鉀、鈣、鎂等。這些生活污水的一般特點是有機物含量高,容易引起腐敗。
此外,臭氣物質,如硫化氫、硫醇等,很容易在厭氧條件下產生。此外,當這些生活污水中的合成洗滌劑的用量很大時,對人體的危害也會很大。生活污水一般很泥濘,生化需氧量一般為3O0g/700 mg/L,生活用水量大,成分復雜,未經處理直接進入水體,對水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廚房垃圾、廢塑料、廢紙、碎玻璃、金屬製品等。
中國人口多,生活垃圾多。超過5億城市居民每天產生1公斤生活垃圾,超過10億農村居民每天產生0.5公斤生活垃圾。由於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生活垃圾利用率低。
在堆填工程中,大量的酸性和鹼性廢水,如汞、鉛和鎘,從有毒物質工業和日常生活中排放,滲入地表水或地下水,在水體中產生黑臭味。不能利用淺層地下水,水質惡化。我國60%的河流存在氨氮、揮發酚和高錳酸鹽污染,氟化物嚴重超標。水體失去自凈功能,影響水的繁殖和水資源的利用,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威脅飲用水和農產品的安全。
J. 造紙污水處理系統脈沖布水器結構與工作原理(最好有圖紙)
就是廢水連續小流量流入一個中間儲水器,待液位上升至一定高度後由於虹吸作用儲水器內的水瞬間大流量進行脈沖布水,脈沖過程是周期間斷性完成.具體原理詳見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