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煤氣發電廢水

煤氣發電廢水

發布時間:2022-05-06 13:32:03

『壹』 燃煤電廠廢水回用處理過程如何

首先你理解錯誤了,燃煤電廠產生的廢水主要是循環冷卻水和離子專交換產生的中屬水,現在的燃煤電廠已經不用水膜除塵工藝,基本都是乾式的靜電或者布袋除塵,不會產生那麼多含有煤渣的污水,所有的冷卻水也不是直接接觸都是作為介質間接接觸,不會有那麼多的煤渣和難降解的化學有機物了,一般冷卻水直接經過過濾和冷卻可以直接回用,中水基本都可以直接進入市政管網。而且現在的燃煤電廠的的物料堆放都放在室內,很少有含有煤渣的滲濾水產生,如果有也只是經過加葯絮凝沉澱過濾就可以排放

『貳』 燃氣內燃機發電機組應執行什麼排放標准

市政工程設計深度規定(燃氣專業) 一、總則 1、本規定包括給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橋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氣、熱力、城市軌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設計及其投資估算和概預算的編制。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參照執行。 2、市政公用工程設計分為前期工程和工程設計兩部分。本《規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項目建議書和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深度參照有關規定執行。 3、小型簡單工程參照本規定可適當簡化。經主管部門批准,工程設計可按一階段直接進行施工圖設計。 4、設計文件的編制必須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應符合國家強制性標准條文和現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設標准設計規范(規程)和制圖標准,遵守設計工作程序,各階段設計文件應完整齊全,內容深度符合本規定的要求。 5、當工程項目中有本規定未列入的內容時,可參照本規定的深度編制設計文件。 二、設計文件編制一般規定 1、可行性研究 1.1 工程可行性研究應以批準的項目建議書和委託書為依據,其主要任務是:在充分調查研究、評價預測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礎上,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經濟合理性、技術可行性、實施可能性,進行綜合性的研究和論證,對不同建設方案進行比較,提出推存建設方案。 1.2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准後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是編制設計任務書和進行初步設計的依據。 1.3 某些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經行業主管部門指定可簡化為可行性方案設計(簡稱方案設計)。 1.4 可行性研究報告應滿足設計招標及業主向主管部門送審的要求。 2、初步設計 2.1 初步設計應根據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編制,要明確工程規模、建設目的、投資效益、設計原則和標准,深化設計方案,確定拆遷、征地范圍和數量,提出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注意事項及有關建議,其深度應能控制工程投資,滿足編制施工圖設計、主要設備定貨、招標及施工准備的要求。 2.2 初步設計文件應包括:設計說明書、設計圖紙、主要工程數量、主要材料設備數量和工程概算。 3、施工圖設計 3.1 施工圖應根據批準的初步設計進行編制,其設計文件應能滿足施工、安裝、加工及編制施工圖預算的要求。 3.2 施工圖設計文件應包括:設計說明書、設計圖紙、工程數量、材料設備表、修正概算或施工圖預算。 3.3 施工圖設計文件應滿足施工招標、施工安裝、材料設備訂貨、非標設備製作,據以工程驗收。 燃氣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文件編制深度 前言 簡述工程的提出過程,工作過程和內容及參加本報告編制的單位及分工。 1、總論 1.1 項目概況及編制依據 說明本可行性研究的項目名稱、委託單位、項目背景、編制依據、編制原則等。 1.2 建設必要性 從發揮城市功能、改善本地區環境狀況、促進生產、節約能源和提高城市人民生活質量等方面論述本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3 編范圍、內容和要求 說明本研究報告的編制范圍、內容和要求以及說明在本階段要求委託其他單位專門研究的項目(如:環境評價報告、鐵路專線等)或有關專題研究項目。 1.4 城市概況、燃氣供應現狀與規劃 城市地理位置、城市性質及規模、市政基礎設施(重點是與城市燃氣的使用、發展有關)的狀況、能源供應及消費狀況、大氣污染狀況。 簡要介紹城市燃氣的專業規劃,說明本項目在當地燃氣規劃中的位置和作用。 1.5 工程內容概述。 1.6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2、供氣規模及氣化范圍 2.1 燃氣市場需求調查與分析。 2.2 城市燃氣的供氣原則、氣化范圍及氣化率。 2.3 各類用戶耗熱定額的確定。 2.4 用氣不均勻系數的確定。 2.5 各類用戶耗氣量的計算。 2.6 氣量平衡計算。 2.7 各類用戶小時計算流量。 2.8 供氣規模的確定。 2.9 儲氣調峰量的計算。 3、氣源廠、門站、儲配廠、液化石油氣供應基地工程 3.1 總圖運輸 3.1.1 廠址選擇、地理條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條件、外部條件(供水、供電、排污、消防、防洪、運輸等)落實情況;運輸方式(水路、公路、鐵路)的方案比較及推薦意見。 3.1.2 廠區總平面布置,包括:分區布置情況、廠前區布置、運輸裝卸設施情況、輔助設施情況、總佔地面積、建築面積、綠化覆蓋率及擴建設想等。 3.2 氣源工藝(含燃氣凈化、化產回收與加工、加壓及調壓、計量、加臭、清管等)。 3.2.1 各類氣源工藝路線闡述;設計原則、設計規模、生產方法及工藝流程的方案比較及推薦意見。 3.2.2 主要設備選型計算、配置及相關說明。 3.2.3 重要原料、燃料的品質要求、來源、供應方式及可靠性;灰渣和廢棄物的數量及去向;化工產品銷售去向及狀況預測。 3.3 公用工程 包括給水、排水、污水處理、暖通、空調、供電、自控儀表、通訊等系統和土建工程。該部發只要求一般性簡要描述,重點說明有特殊要求或需採用新工藝、新設備的部位。 4、燃氣輸配工程 4.1 壓力級制的確定。 4.2 儲氣方案比較與選擇。 4.3 管網布置及水力工況分析 主幹線管網的布局、走向及水力工況分析;確定管徑及管網長度。 4.4 儲配站數量、位置及通過能力的確定。 4.5 調壓站數量、位置及通過能力的確定。 4.6 管材、設備及管道防腐措施。 4.7 特殊地段(如重要的穿、跨越工程等)的設計方案。 註:宜進行多方案分析比較。 5、計算機監控系統工程 5.1 計算機監控系統的拓撲結構,系統類型。 5.2 測控中心及各級測控站的功能描述。 5.3 通訊方式及聯網通訊站點選擇。 5.4 測控中心主要硬體設備的配置方案。 6、主要材料和設備、技術咨詢、考察及人員培訓 6.1 材料和設備 應提供主要材料和設備的規格、型號及數量。項目中有需要進口的特殊設備時,應說明理由。 6.2 技術咨詢、考察及人員培訓 在項目實施或投產過程中,需做技術咨詢、考察和對有關人員進行培訓的,應列出計劃,並作出費用估算。 7、環境保護 7.1 執行的環境保護標准。 7.2 說明用氣或建廠地區的環境現狀。 7.3 本項目產生的廢氣、廢水、灰渣排放量及雜訊的估算。 7.4 項目採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投資估算。 7.5 環境影響初步分析(根據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說明本項目實施後對環境質量的改善程度)。 8、節能 說明本項目中主要耗能的部位,能源種類以及採取的相應節能措施。計算本工程能源投入產生比,並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9、消防 9.1 應遵循的消防規程和標准。 9.2 說明重點防火部位,採取的消防措施及投資估算。 10、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 10.1 應遵循的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 10.2 簡述生產中可能產生的職業危害以及造成危害的因素。 10.3 採取的勞動安全和工業衛生措施。 11、項目實施 11.1 承辦企業情況 簡要介紹承辦企業實施和運行、管理本項目的能力。 11.2 勞動組織及定員 說明本項目建成後的組織結構模式及各崗位人員配置數量。 11.3 配套設施和維護、搶修設備 說明廠、站工程項目已包含的辦公、管理用房之外,需另外單獨配置的辦公、管理、營業用房的建築面積;為維護、搶修需置的車輛、機泵等設備。對上述配置作出費用估計。 11.4 項目進度 11.4.1 采購計劃 11.4.2 項目進度計劃:包括資金使用計劃和投產期產品生產、銷售計劃。 12、投資估算、資金籌措及經濟評價見本規定《投資估算經濟評價及概預算文件》相關章節 13、結論和存在問題 13.1 結論及建議 在技術、經濟、效益、環境等方面論證的基礎上,提出本項目的總評價和各項建議。 13.2 存在問題 說明有待進一步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 附件: 1、上級主管部門對本項目建議書的審查意見和批復文件。 2、當地規劃管理部門對本項目廠址用地,管網布局認可的文件。 3、有關外部市政配套(水、電、暖等)條件,原料及燃料、上游供氣部門的意向性協議文件。 4、其他與本項目有關的文件。 5、環境評價報告。 附圖: 13.1 項目區域位置圖。 13.2 氣源廠、儲配站、液化石油氣供應基地的總平面圖。 13.3 各廠站的工藝流程圖。 13.4 燃氣管網(含調壓站)平面布置圖。 13.5 燃氣管網水力計算簡圖。 13.6 計算機監控系統拓撲結構示意圖。 燃氣工程初步設計文件編制深度 1、設計說明書 1.1 概述 1.1.1 設計依據 說明開展本初步設計工作所依據的主要文件,包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文件、資源批件、建廠的環境評價報告以及與委託單位簽訂的合同書等。所遵守的國家有關行業政策、設計規范、規程及標准。 1.1.2 主要設計資料 說明開展本初步設計所依據的主要技術資料,並列出資料名稱、來源、編制單位及日期。資料內容包括: 1、原料質量或上游氣質資料。 2、供氣(汽)、供水、供電、排水、防洪、鐵中接軌、消防、通訊等各種外部設計條件的協議。 3、地形地貌、氣象、工程地質勘測報告、地震設防烈度資料。 4、氣化地區的人口、公菜福利設施、工業用氣情況、氣化率等資料。 5、當地規劃部門對本工程選址、管線路由等的批復文件。 6、其他有關資料。 1.1.3 城市概況及自然條件 闡述與本項目有關的城市現狀和規劃發展前景,概述地形、地貌、工程水文地質、氣象、環境污染等有關情況。 1.1.4 現有燃氣工程狀況 說明與本項目有關的現有氣源廠、儲配站、管網等供氣設施的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對於和本項目有關的事項應予詳細說明。 1.2 氣源工程 1.2.1 總圖運輸 1、廠址及周邊環境狀況、廠區地形地貌、氣象及水文地質條件。 2、供水、供電、給水排水、消防、環境以及鐵路接軌等外部條件落實情況。 3、總平面布置原則及布置的簡要說明,包括:分區布置情況、廠前區布置及擴建設想、倉庫設施、消防安全保衛設施、土石方量的計算及填挖方量的平衡等。 4、廠區堅向布置,包括廠區排水及廠外防洪方案等。 5、工廠運輸,包括:全廠原料原料及產品年運輸吞吐量,運輸設施(鐵路、道路、水運)狀況、運輸車輛選型及配備數量。 6、技術經濟指標:列出總站地面積、建築物(構築物)佔地面積、建築系數、土石方量、鐵路長度、道路面積及綠地覆蓋率等有關數據。 1.2.2 原料准備、制氣、凈化、化工產品回收與加工等工藝系統。 1、設計原則、設計規模、工藝流程特點、生產方法、車間組成及主要工藝設備布置。 2、原料、燃料和輔助材料、成品、灰渣和廢棄物的數量、規格及去向,其中包括制氣原料的來源、供應方式,擬定原料准備(如配煤等)方案,確定製氣方法及燃氣凈化回收、產品加工所用輔助原材料的來源及數睛。 3、主要操作指標和能源消耗指標。 4、主要設備的選擇和配置。 1.2.3 公用專業設計 1、土建(建築、結構)設計 1)說明根據生產工藝要求或使用功能確定的建築平面布置、開間、層數、層高和裝飾。 2)說明建築物的生產類別、防爆、耐火等級以及對室內熱工、通風、消防、防爆泄壓等特殊要求所採取的措施。 3)說明建(構)築物工程所在場地的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抗震設計烈度、採用的地基處理方式、基礎和結構、特構類型,並列表表示。 4)說明對結構設計的特殊要求和主要結構材料的選用。 5)採用新結構、新材料以及重要結構方案比較的說明。 2、運力管道及暖通空調設計 1)各種管道系統單位負荷指標及總負荷計算。 2)各種管道系統介質種類、介質參數的確定。 3)各種管道系統的流程、廢氣、廢液、廢渣排放的種類、數量、濃度及處理措施和達到的標准。 4)鍋爐、製冷、空調、空壓機組以及水處理、消音、消煙除塵等附機設備的能力、選型,說明選定設備的規格、技術參數、台數。 5)室外管道平面布置、敷設方式確定、水力工況計算、管道材質及保溫防腐措施。 3、給水、排水設計 1)全廠生產、生活、消防用水部位及水量明細表及水量平衡方案。 2)水源及了水方案的選擇和確定,由城市供水時說明接管點位置、水壓、水量。 3)對生活用水、生產用水、消防用水、循環水、直流水和製冷水系統分別進行介紹。對消防用水量計算原則,消防水池及消防泵選擇應予說明。 4)室外給水管道的材質、水力工部久遠算、管網壓力、管網平面布置的確定。 5)說明室外排水(包括雨水)系統劃分及管道平面布置。 6)全廠污水量及其成分、性質;污水處理方案及流程、處理深度及達到的標准;污水處理的主要設備及構築物的選擇。 4、供配電設計 1)說明設計依據、設計范圍、外部電源情況及本工程對電源的要求、負荷等級、備用電源的運行方式。 2)供電負荷計算、電源電壓、供電電壓、供配電系統的確定及變電設置情況。 3)室外供配電線路布置、敷設方式選擇、主要電氣設備、線材的選型。 4)防爆等級、防雷、防靜電要求及措施。 5)繼電保擴和功率因數補償。 6)電力拖動、控制與信號。 7)照明電源、電壓、容量、照度標准及配電系統形式。 5、自控儀表設計 1)說明儀表自動控制設計的原則和標准。 2)控制方案選擇、控制原理,各級測控站的功能描述。 3)主要儀表和控制設備選型、防爆要求。 4)說明採用的通訊要求、通訊方式、通訊設計的范圍和內容。 12.4 中心化驗室 1、說明中心化驗室的組成及任務、主要設備及其它附屬設施。 2、中心化驗室的分析項目、次數及人員安排、化驗室布置。 1.3 廠站(門站、儲配站、液化石油氣供應基地工程等) 參照1.2執行。 1.4 燃氣管網工程 按不同的燃氣種類和壓力等級分別介紹。 1.4.1 工藝專業設計 1、管網平面布置和主幹線管道敷設位置、敷設方式的選擇。 2、管網設計計算負荷的確定和水力計算。 3、管道材質、壁厚、閥門、附件及防腐措施的選擇與計算。 4、重要閥室的設置。 5、特殊穿越工程的方案比較及推薦方案的說明。 1.4.2 結構設計 1、管道敷設場地的水文地質條件,地基承載力。 2、架空管道支架,特殊重要閥室、穿、跨越工程結構設計。 1.4.3 其他公用專業設計 根據涉及專業及功能要求,參照1.2.3節執行。 1.5 調壓站工程 1.5.1 調壓站的布置和選址,區域調壓站、專用調壓站一覽表。 1.5.2 調壓流程、主要設備選型計算和配置。 1.5.3 自控儀表裝置。 1.5.4 典型調壓站的總平面及主要設備平面布置。 1.5.5 調壓站的土建、結構及公用工程等參照1.2.3節執行。 1.6 監控及數據採集系統 1.6.1 監控中心功能描述,軟硬體設備性能、配置數量的說明。 1.6.2 通訊系統方案比選說明及選定通訊方式的設備、技術參數說明。 1.6.3 各類測控點的功能描述及軟硬體設備配置。 1.7 生產服務配套設施 1.7.1 生產服務配套設施配置的必要性。 1.7.2 配套設施的項目構成、標准、數量。 1.7.3 維修車間(機修、電修、儀修、防腐、管網維護、搶修) 1、維修車間任務、設計原則。 2、維修能力、維修制度、班次。 3、維修車間組成及布置(佔用建築面積)說明,主要設備數量及選型說明。 1.7.4 人員編制 提出機構設置及人員定編的建議。 1.8 環境保擴和節約能源 1.8.1 概述有關污染物的排放標准,廠區環境自然條件。 1.8.2 主要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治理方法。 1.8.3 概述耗能的主要部位、能耗情況以及採取的節能措施,節能效果。 1.9 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 1.9.1 廠站主要建(構)築物的生產類別及防爆、耐火等級。 1.9.2 粉塵、有害有毒氣體的治理和防護。 1.9.3 防漏電、防雷、防靜電措施。 1.9.4 改善職工生活和保證職工健康的措施。 1.10 消防 廠、站設計中採取的消防安全措施(建築物間的防火間距、通風、防爆、消防設施等)。與所在地區消防的關系。 1.11 對下階段設計的要求 1.11.1 目前存在的問題 1.11.2 下階段設計時需要提供的資料和勘察要求。 附件 1)設計依據原始文件的復印件。 2)外部設計條件協議書的復印件。 3)管網水力工況計算圖表。 2、工程概算書 見本規定《投資估算經濟評價及概預算文件》相關章節。 3、主要材料及設備表 提出全部工程及分期建設需用的三材、管材及主要設備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等(以表格方式列出清單)。 4、設計圖紙 初步設計圖紙,一般應包括下列內容,根據具體情況可於增減。 4.1 廠址方點陣圖和總體布置圖:表示項目中各個氣源、廠站(儲配廠、灌瓶站、調壓站等)、各壓力等級的主幹線(低壓管網不要求)所在城市中的地址位置,表明它們之間以及與現有燃氣設施間的地理位置關系。當項目為單一的廠站工程或管線工程時,則為工程方點陣圖,僅表示工程所處城市中的方位。 4.2 廠(站)總平面布置圖。 4.3 廠(站)室外管線綜合布置圖。 4.4 廠(站)工藝流程圖。 4.5 帶測控中的工藝流程圖。 4.6 供配電系統圖。 4.7 工藝車間、水泵房、風機房、變配電室、控制中心、鍋爐房等各專業主要設備平面布置圖。 4.8 主要建築物的平、立、剖面圖。 4.9 主幹管線、調壓站平面布置圖 4.10 特殊穿、跨越地段設計圖。 4.11 監控系統圖紙。 燃氣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編制深度 1 設計說明 1.1 施工圖設計的依據及施工驗收技術標准、規范。 1.2 工程內容簡要說明。 1.3 施工技術要求。 1.4 施工中注意事項。 1.5 其他有關必要的論述。 2 修正概算或施工圖預算 見本規定《投資估算經濟評價及概預算文件》相關章節。 3 主要材料設備表 3.1 管材應標注種類、外徑、壁厚、材質等。 3.2 設備及附件應標注公稱管徑、公稱壓力、性能參數(進出口壓力、流量、功率、揚程、厚度等)。 4 設計圖紙 4.1 總體布置圖 與初步設計基本相同,但增加表示工程分項情況的內容。要求各分項用代碼或符合表示所處的城市地理位置,通過列表示明各分項工程的名稱和工程號。 4.2 氣源和廠站工程 4.2.1 總圖 1、從標、高程換算圖(必要時)。 2、土方平衡和擋土牆圖。 3、總平面圖。 4、圍牆大門圖。 5、廠區道路圖。 6、廠區室外管道綜合平面圖。 7、必要的各專業廠區室外管線的平面圖、縱斷面圖、地溝或構築物斷面圖、檢查室結構圖、支吊架圖、保溫結構圖、防腐作法圖。 8、堅向排水及防洪圖。 9、廠區照明圖。 10、鐵路專用線場站平面圖。 11、廠區綠化圖。 4.2.2 單體建築物(含室外裝置區)設計圖 1、工藝專業 1)工藝流程圖。 2)設備平面布置圖。 3)工藝管道平面布置圖、系統圖、剖面圖、支架圖。 4)設備、管道安裝連接詳圖。 5)非標設備圖。 2、建築專業 1)建築物的分層平面圖、立面圖、部面圖。 2)各部構造詳圖。 3)室內地溝平面圖。 3、結構專業 1)基礎平面圖及基礎詳圖。 2)各層結構平面布置圖。 3)結構構件詳圖。 4)留孔和預埋件位置及作法圖。 5)設備基礎圖。 4、動力、暖通專業 1)流程圖或系統透視圖。 2)鍋爐房、空氣壓縮機房、空調機房、製冷站設備平面布置圖。 3)管道平面布置圖。 4)剖面圖。 5)必要的設備安裝詳圖、支吊架、保溫結構、風管、風口作法圖。 5、給排水專業 1)水泵房、水池設備平面布置圖。 2)管道平面布置圖。 3)剖面圖。 4)管道支吊架圖。 5)用水設備、排水口安裝圖。 6、供配電專業 1)供電總平面圖。 2)變配電室高低壓一次接線圖。 3)變配電室平面布置圖。 4)變配電室剖面圖。 5)變壓器、高低壓系統二次接線圖。 6)動力線路平面圖。 7)電纜作業表。 8)照明系統及平在圖。 9)防雷及接地系統平面圖。 10)電報設備安裝詳圖。 11)電力拖動和控制信號安裝圖。 7、自控儀表及通訊 1)帶測控點的工藝流程圖。 2)儀表盤、控制台、控制櫃盤面布置圖。 3)控制設備平面布置圖。 4)電纜敷設平面布置圖。 5)供電系統圖。 6)繼電箱圖。 7)信號及隨著鎖原理圖。 8)儀表安裝、連接圖。 9)控制設備安裝圖。 10)電纜清冊(必要時)。 11)通訊及電視監視圖。 4.3 管網工程 4.3.1 工藝專業 1、管網總平布圖(必要時)。 2、管線平面布置圖。 3、管線縱繼面圖。 4、閥室工藝圖。 5、特殊穿跨越工程圖。 6、電化學保護裝置圖。 7、必要的局部詳圖。 8、非標設備圖。 4.3.2 結構專業 1、閥室結構圖。 2、特殊穿跨越工程結構圖。 3、管道基礎或設備基礎圖。 4.3.3 其他公用專業 根據工程涉及的專業和設計內容,參照4.2.2節要求繪制相應圖紙。 投資估算、經濟評價和概預算文件編制深度 1 投資估算 投資估算的文件組成、編制辦法及深度應按建設部建標[96]628號文《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編制辦法》(試行)文件執行。 2 經濟評價 可行性研究經濟評價文件組成及深度應按建設部頒發的《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實施細則》文件執行(另發)。 3 概算文件編制深度 3.1 概算文件組成 概算文件由封面、扉頁、概算編制說明、總概算書、綜合概算、單位工程概算書、主要材料用量及技術經濟指標組成。 3.1.1 封面各扉頁 封面有項目名稱、編制單位、編制日期及第幾冊共幾冊內容,扉頁有項目名稱、編制單位、單位資格證書號、單位主管、審定、審核、專業負責人和主要編制人的署名。 3.1.2 概算編制說明。 3.1.3 概算書:包括各單項(單位)工程概算書及總概算書。 3.2 概算編制說明應包括的內容: 3.2.1 工程概況:包括建設規模、工程范圍,並明確工程總概算中所包括和不包括的工程項目費用。有幾個單位共同設計和編制概算,應說明分工編制的情況。 3.2.2 編制依據: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其他有關文件,具體說明概算編制所依據的設計圖紙及有關文件,使用的定額、主要材料價格和各項費用取定的依據及編制方法 3.2.3 鋼材、木材、水泥總用量,管道工程主要管道數量,道路工程瀝青及其製品用量。 3.2.4 工程總投資及各項費用的構成。 3.2.5 資金籌措及分年度使用計劃,如使用外匯,應說明使用外匯的種類、折算匯率及外匯使用的條件。 3.2.6 有關問題的說明:概算編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它需要說明的問題。 3.3 工程總概算編制內容 建設項目總投資構成如表所示: 工 程 總 投 資 動 態 投 資 靜態 投資 工程費用(第一部分費用) 預備費用 建設期利息 漲價預備費 流動資金 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 3.3.1 總概算書 建設項目總概算書由各綜合概算及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概算、預備費用、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建設期貸款利息及流動資金組成(見附圖)。 3.3.2 綜合概算書 綜合概算書是單項工程建設費用綜合文件,由專業的單位工程概算書組成。工程內容簡單的項目可以由一個或幾個單項工程組成匯編為一份綜合概算書,也可將綜合概算書內容直接編入總概算。而不另單獨編制綜合概算書。 3.3.3 單工程概算書 單位工程概算書是批一項獨立的建(構)築物中按專業工程計算工程費用概算文件。單位工程概算書由工程直接費、其他工程費和綜合費用組成。 3.3.4 附屬或小型房屋建築工程,可參照類似工程的造價指標編制。對於與主體工程配套的其他專業工程,條件不成熟時也可採用估算列入總概算。 3.3.5 設備及管線安裝工程可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及實際條件,套用定額或參照工程預算測定的安裝工程費用指標進行編制。 3.3.6 工程建設其它費用編制 工程建設其它費用系指工程費用外的建設項目必須支出的費用。其它費用應計列的項目及內容應結合工程項目實際確定。其費用計算可參照建設部建標[96]628號文《市政工程投資估算編制辦法》第三章第二節計列。 3.3.7 預備費 1、基本預備費:以第一部分「工程費用」總值和第二部分「工程建設其它費用」總值之和為基數,乘以預備費費率計算,預備費率可按5%~8%計取。 2、漲價預備費:指項目建設期價格可能發生上漲而預留的費用,以第一部分工程費用總值為基數,按建設期分年度用款計劃和人工、材料、設備價格年上漲系數逐年遞增計算;上漲系數按國家或地區有關規定計取。 3、建設期貸款利息計算:假定借款發生當年均在年中支出,按半年計息,其它年份按全年計息。天貓提示:美國進口普衛欣有效防霧霾

『叄』 燃氣輪機聯合循環 發電,可減少環境污染嗎

1燃氣輪機聯合循環發電狀況和需求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燃氣輪機及其聯合循環總能系統新概念的確立,材料科學、製造技術的進步特別是能源結構的變化及環境保護的要求,更加嚴格,燃氣輪機及其聯合循環機組在世界電力,系統中的地位發生了顯著變化,不僅可以用作緊急,備用電源和尖峰負荷,還被用來帶基本負荷和中間負荷。21世紀以來世界燃氣輪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我國燃氣輪機引進、開發和應用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燃氣輪機技術進步主要表現在:單機容量增大,熱效率提高與污染物排放量降低。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增的裝機容量中,有l/3以上系採用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而美國則接近l/2,日本則占火電的43%。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現有燃油和燃天然氣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的總容量己超過400 GW。當前燃氣輪機單機功率已
經超過300MW,簡單循環熱效率超過39%;聯合循環功率已經超過780 MW,聯合循環熱效率超過58. 5%,乾式低NOx燃燒技術已使燃用天然氣和蒸餾油時的NOx排放量分別低於25mg/kg和42mgkg,提高了燃氣輪機在能源與電力中的地位與作用。
從目前世界火力發電技術水平來看,提高火電廠效率和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的方法,除帶脫硫、除塵裝置的超臨界發電技術(USC)、循環流化床(CFB)和增壓流化床聯合循環(PFBC)等外,燃天然氣、燃油及整體煤氣化等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是一個重要措施。據有關調研預測,未來10年我國對燃氣輪機總需求量達34 000 MW左右。中國已開始利用西氣東輸,東海、南海油氣,進口LNG(液化天然氣)和開發煤氣化等清潔能源。一批300 MW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電廠已經建成或即將建成投產。可以說,隨著國產化率的提高,造價的減低,燃用天然氣和煤氣等大型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必將成為中國電力工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總能系統概念
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是將兩個使用不同工質的獨立的動力循環,通過能量交換聯合在一起的循環,兼顧了燃氣輪機布雷登(Bragton)循環高溫加熱的優勢和汽輪機朗肯(Rankine)循環低溫排熱損失小的優勢,形成了總能系統設計新概念,匯集燃氣輪機的先進技術、余熱鍋爐和汽輪機發電的優勢,使聯合循環的效率提高。例如目前三壓鍋爐、亞臨界參數、再熱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效率大於60%。
常規燃氣—蒸汽聯合循環中的高溫熱源溫度(燃氣機初溫)高達1 100~1 300℃以上,遠遠高於一般蒸汽循環採用的主蒸汽溫度540~566℃,而燃氣—蒸汽聯合循環中的低溫冷源溫度(凝汽器溫度)29~33℃,遠遠低於一般燃氣簡單循環的排氣溫度450~640℃,也就是燃氣—蒸汽聯合循環從非常高的高溫熱源吸熱,向盡可能低溫的冷源放熱。因此聯合循環的熱效率比組成它的任何一個單獨循環的熱效率都要高得多。在聯合循環中,提高燃氣輪機效率ηgt比同等程度地提高余熱鍋爐效率ηHRSG和汽輪機效率ηSt對於改善聯合循環效率ηcc的效果更為明顯。因此在設計聯合循環時,首先應選擇功率和效率都能滿足要求的燃氣輪機作為設計出發點,然後再從整個聯合循環的效率和投資角度,來考慮余熱鍋爐和汽輪機系統和形式是否配置合理的問題。研究表明,在聯合循環中燃氣輪機效率取最大值,並不等於獲得最優化的聯合循環效率。當燃氣初溫一定時,高壓比的燃氣輪機排氣溫度較低,雖然燃氣輪機本身的效率比低壓比的燃氣輪機高,但余熱鍋爐的能量利用率、蒸汽參數和蒸汽循環效率都較低。而低壓比的燃氣輪機的排氣溫度較高,雖然燃氣輪機本身的效率比高壓比的燃氣輪機低,但蒸汽循環得以利用成熟的高溫高壓、亞臨界和再熱技術,取得蒸汽循環的高效率。當評價一台燃氣輪機對聯合循環是否合適時,不但要考慮其效率,還要考慮與其匹配的蒸汽循環的效率以及整體聯合循環的效率。簡單循環的燃氣輪機在一定的初溫條件下,都對應著一個最佳的壓比和排氣溫度。而聯合循環在一定的燃氣初溫條件下,也有一個效率最高的最佳壓比和排氣溫度。這個最佳壓比要比簡單循環的最佳壓比低得多,它與使簡單循環的燃氣輪機的比功達到最大值時的壓比非常接近;這個最佳排氣溫度要比簡單循環的最佳
排氣溫度高得多。因此要獲得聯合循環的最大效率,不能僅僅選擇高效率的燃氣輪機,還應選擇盡可能高的氣初溫和聯合循環的最佳壓比和排氣溫度。即既要兼顧到燃氣循環的效率,又要兼顧到蒸汽循環的效率,才能獲得聯合循環的最大效率。
3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展趨勢
燃氣輪機及其聯合循環是一項多專業、高密集 型的高新技術,傳統的提高性能途徑是不斷地提高
透平初溫、相應地增大壓氣機壓比和完善有關部件。20世紀50年代初,透平初溫(T3)只有600℃~700℃,靠耐熱材料性能的改善,平均每年上升約10℃; 60年代後,還藉助於空氣冷卻技術,T3平均每年提升20℃。從70年代開始,充分吸取先進的航空技術和傳統汽輪機新技術,沿著傳統的途徑不斷提高其性能,現已開發出一批「F、FA、FB、H」新型高透平初溫技術產品,它們代表著當今商業化的工業燃氣輪機的最高水平,T3=1 430℃,這也許是傳統的冷卻技術和材料所能達到透平初溫的極限,壓氣機壓比ε=10~30,簡單循環效率ηgt=36% ~40%,聯合循環效率ηcc=55% -60%。正在開發的新一代產品的主要特徵是採用蒸汽冷卻技術,高溫部件的材料仍以超級合金為主,燃氣透平殼體選用CrMO鋼,轉子軸、轉輪選用Inconel706,採用定向結晶,單
晶材料,Co-Cr-Al-Y噴塗等先進工藝,部分靜止部件採用陶瓷材料,初溫提高到T3=1 500℃~1 600℃。採用智能型微機控制系統,並更加重視環保。對未來燃氣輪機的構思將基於採用航空航天最新技術新材料,燃燒器處於或接近在理論燃燒空氣量條件下工作,T3將達1 600℃~1 800℃。現採用的熔點1 200℃、密度為8 g/cm3的葉片超級合金將被淘汰,新的高級料應是小密度(<5 g/cm3),有更好的綜合高溫性能,陶瓷材料是一種選擇。
4兩種循環的性能比較
在火電領域,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比常規的燃煤汽輪發電機組有更大的比較優勢。
( 1)燃氣輪機聯合循環的供電效率遠遠高於常規燃煤蒸汽輪機循環。現有聯合循環的效率已經超過58~60%。其熱效率之高,不僅遠遠超過常規燃煤蒸汽輪機電廠,甚至比超超臨界參數的燃煤蒸汽輪機機組的預期值(45. 2% ~47. 7%,未扣除脫硫值)還要優越。
(2)建設費用比燃煤汽輪機機組以及核電機組低。對於一座2 000MW電廠,汽輪發電機組、燃氣輪機發電機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單位投資分別約為6 000、2 122、6 530元/kW。
(3)可以按「分階段」建設方式建廠,資金利用最有效。建設周期短,只需5~10個月。
(4)用地、用水都比較少。
(5)單機容量大,啟、停快,運行靈活性好,適宜兩班制運行。提高燃氣輪機在總裝機容量中的比重,將會改善電網的運行狀況,為電網提供更加靈活的備用電源,增大調峰的靈活性。
(6)運行可靠性高,可用率高達85% ~95%,易於快速「黑啟動」,有助於改善電網運行的安全性。
( 7)採用天然氣或液體燃料時,一般污染物排放很少。在燃燒天然氣時,還可以大大地減少CO2的排放量。如果以燃料燃燒釋放的單位能量比較,並以燃油排放的CO2量為,l則煤和天然氣燃燒排放的CO2大致為1. 22和0. 67。
5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展對策探討
雖然中國燃氣輪機發電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期,但由於燃料政策的原因在很長時間內發展緩慢。目前我國燃氣輪機發電裝置設計、製造水平與國際上先進國家差距較大,裝機容量及運行管理水平與我國電網發展很不相稱。為促進我國燃氣輪機發電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在此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議,以拋磚引玉。
(1)科學定位,統籌規劃,完善政策。結合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應對燃氣輪機及其聯合循環發電裝備的發展進行科學定位,制定中國燃氣輪機及其聯合循環發電裝備的中、長期戰略發展規劃和近期安排,制定和完善燃氣輪機產業發展政策和燃料、電能、熱能價格等配套政策、法規,加大資金和科技投入。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在已重點引進一批先進、成套的300MW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示範工程的基礎上,兼顧大、中、小型先進、實用技術的引進,通過產、學、研結合和消化、吸收、再創新,迅速提高我國燃氣輪機及其聯合循環發電裝備的技術水平。
(2)嚴把引進設備技術質量關。實行機、電行業結合,先以市場換技術,提高進口機組的可靠性、綜合技術經濟性能和電廠設計優化水平,提高備品備件國產化率,降低維護費用。努力改變目前國內機、電行業分離,引進技術分散,重復引進,配套性差,甚至引進性能落後的設備和技術的局面。
(3)提高國家製造技術水平。在現有製造技術的基礎上,瞄準國外最先進的水平,有計劃的成套引進一批先進適用的機型、關鍵設計技術、軟體、關鍵製造工藝、控制保護系統及測試技術。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努力創新,不斷提高關鍵部件的國產化率和設計、製造、配套能力。盡快開發出運行可靠,性能價格比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成套的國產機組。建議在中西部(如:成都、武漢)建立燃氣輪機及其聯合循環機組研發中心及製造基地,將產品盡快推向國內外市場。天貓美國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4)加強關鍵高溫金屬材料的引進生產和科研攻關。目前燃氣輪機最高初溫達到1 500℃~1 600℃,國外直接採用最先進的航空、航天工業新材料。國外廠家一般不會轉讓最先進的製造技術,國內應軍民結合,產、學、研結合,組織聯合科技攻關,盡快實現關鍵材料國產化,以降低成本。
(5)加強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轉子結構動力學和振動分析、故障診斷和處理研究,特別是對單軸(即由壓氣機+燃氣透平+汽輪機+發電機串聯成一根單軸)大型機組的壓氣機喘振及軸承振動的快速診斷、處理。
(6)我國煤炭資源較豐富,為替代常規燃煤汽輪發電機組,目前燃煤的燃氣一蒸汽聯合循環技術已成熟。當採用9H型燃氣輪機組成IGCC聯合循環時,單機功率可提高到550MW,供電效率可增升到50% ~62%。國家應加速IGCC整體煤氣化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的步伐和燃煤潔凈發電機組的進程,以適應中國電力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肆』 熱電站脫鹽水制水工藝

反滲透是一種藉助於選擇透過(半透過)性膜的工力能以壓力為推動力的膜分離技術,當系統中所加的壓力大於進水溶液滲透壓時,水分子不斷地透過膜,經過產水流道流入中心管,然後在一端流出水中的雜質,如離子、有機物、細菌、病毒等,被截留在膜的進水側,然後在濃水出水端流出,從而達到分離凈化目的。
反滲透設備應用膜分離技術,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帶電離子、無機物、膠體微粒、細菌及有機物質等。是高純水制備、苦鹹水脫鹽和廢水處理工藝中的最佳設備。廣泛用於電子、醫葯、食品、輕紡、化工、發電等領域。

反滲透超純水設備典型工藝流程為:
1: 預處理-反滲透-純化水箱-離子交換器-紫外燈-純水泵-用水點
2: 預處理-一級反滲透-二級反滲透(正電荷反滲膜)-純化水箱-純水泵-紫外燈-用水點
3: 預處理-反滲透-中間水箱-中間水泵-EDI裝置-純化水箱-純水泵-紫外燈-用水點
4: 預處理→紫外線殺菌裝置→一級RO裝置→二級RO裝置→中間水箱→EDI裝置→脫氧裝置→氮封純水箱→除TOC UV裝置→拋光混床→超濾裝置→用水點
水質符合美國ASTM標准,電子部超純水水質標准(18MΩ*cm,15MΩ*cm,2MΩ*cm和0.5MΩ*cm四級)
一般包括預處理系統、反滲透裝置、後處理系統、清洗系統和電氣控制系統等。
預處理系統一般包括原水泵、加葯裝置、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精密過濾器等。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原水的污染指數和余氯等其他雜質,達到反滲透的進水要求。預處理系統的設備配置應該根據原水的具體情況而定。
反滲透裝置主要包括多級高壓泵、反滲透膜元件、膜殼(壓力容器)、支架等組成。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雜質,使出水滿足使用要求。
後處理系統是在反滲透不能滿足出水要求的情況下增加的配置。主要包括陰床、陽床、混床、殺菌、超濾、EDI等其中的一種或者多種設備。後處理系統能把反滲透的出水水質更好的提高,使之滿足使用要求。
清洗系統主要有清洗水箱、清洗水泵、精密過濾器組成。當反滲透系統受到污染出水指標不能滿足要求時,需要對反滲透進行清洗使之恢復功效。
電氣控制系統是用來控制整個反滲透系統正常運行的。包括儀表盤、控制盤、各種電器保護、電氣控制櫃等。
超濾設備,是利用多孔材料的攔截能力,以物理截留的方式去除水中一定大小的雜質顆粒。在壓力驅動下,溶液中水、有機低分子、無機離子等尺寸小的物質可通過纖維壁上的微孔到達膜的另一側,溶液中菌體、膠體、顆粒物、有機大分子等大尺寸物質則不能透過纖維壁而被截留,從而達到篩分溶液中不同組分的目的。該過程為常溫操作,無相態變化,不產生二次污染。超濾設備就是以超濾膜為核心產品對水質進行過濾。產出來的水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礦泉水。
以壓力為推動力,利用超濾膜不同孔徑對液體進行分離的物理篩分過程。其分子切割量(CWCO)一般為6000到50萬,孔徑為100nm(納米)。超濾所用的膜為非對稱膜,其表面活性分離層平均孔徑約為10-200,能夠截留分子量為500以上的大分子與膠體微粒,所用操作壓差在0.1—0.5MPa。
在水處理領域中,超濾設備可以除去水中的細菌、病毒、熱源和其它膠體物質,因此用於製取電子工業超純水、醫葯工業中的注射劑、各種工業用水的凈化以及飲用水的凈化。
超濾設備廣泛用於物質的分離、濃縮和提純,還承接其他環保水處理工程. 超濾技術是一種廣泛用於水的凈化,溶液分離、濃縮,以及從廢水中提取有用物質,廢水凈化再利用領域的高新技術。特點是使用過程簡單,不需加熱,能源節約,低壓運行,裝置佔地面積小。
中空纖維超濾膜是超濾技術中最為成熟與先進的一種形式。中空纖維外徑�0�10.5-2.0mm,內徑�0�10.3-1.4mm,中空纖維管壁上布滿微孔,孔徑以能截留物質的分子量表達,截留分子量可達幾千至幾十萬。原水在中空纖維外側或內腔加壓流動,分別構成外壓式與內壓式。超濾是動態過濾過程,被截留物質可隨濃縮小排除,不致堵塞膜表面,可長期連續運行。
用途:純水與超純水設備;醫用無菌無熱原水設備,工業用飲料、飲用水、礦泉水凈化,工業分離、濃縮、提純,工業廢水處理,電泳漆,電鍍含油廢水處理。 典型工藝流程:原液-儲罐-加壓泵-精密過濾器-中空超濾設備-儲液罐-反洗水箱-反洗泵

『伍』 燃氣內燃發電機 廢氣污染物執行什麼標准

市政工程設計深度規定(燃氣專業)
一、總則
1、本規定包括給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橋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氣、熱力、城市軌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設計及其投資估算和概預算的編制。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參照執行。
2、市政公用工程設計分為前期工程和工程設計兩部分。本《規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項目建議書和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深度參照有關規定執行。
3、小型簡單工程參照本規定可適當簡化。經主管部門批准,工程設計可按一階段直接進行施工圖設計。
4、設計文件的編制必須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應符合國家強制性標准條文和現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設標准設計規范(規程)和制圖標准,遵守設計工作程序,各階段設計文件應完整齊全,內容深度符合本規定的要求。
5、當工程項目中有本規定未列入的內容時,可參照本規定的深度編制設計文件。
二、設計文件編制一般規定
1、可行性研究
1.1 工程可行性研究應以批準的項目建議書和委託書為依據,其主要任務是:在充分調查研究、評價預測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礎上,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經濟合理性、技術可行性、實施可能性,進行綜合性的研究和論證,對不同建設方案進行比較,提出推存建設方案。
1.2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准後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是編制設計任務書和進行初步設計的依據。
1.3 某些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經行業主管部門指定可簡化為可行性方案設計(簡稱方案設計)。
1.4 可行性研究報告應滿足設計招標及業主向主管部門送審的要求。
2、初步設計
2.1 初步設計應根據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編制,要明確工程規模、建設目的、投資效益、設計原則和標准,深化設計方案,確定拆遷、征地范圍和數量,提出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注意事項及有關建議,其深度應能控制工程投資,滿足編制施工圖設計、主要設備定貨、招標及施工准備的要求。
2.2 初步設計文件應包括:設計說明書、設計圖紙、主要工程數量、主要材料設備數量和工程概算。
3、施工圖設計
3.1 施工圖應根據批準的初步設計進行編制,其設計文件應能滿足施工、安裝、加工及編制施工圖預算的要求。
3.2 施工圖設計文件應包括:設計說明書、設計圖紙、工程數量、材料設備表、修正概算或施工圖預算。
3.3 施工圖設計文件應滿足施工招標、施工安裝、材料設備訂貨、非標設備製作,據以工程驗收。
燃氣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文件編制深度

前言 簡述工程的提出過程,工作過程和內容及參加本報告編制的單位及分工。
1、總論
1.1 項目概況及編制依據
說明本可行性研究的項目名稱、委託單位、項目背景、編制依據、編制原則等。
1.2 建設必要性
從發揮城市功能、改善本地區環境狀況、促進生產、節約能源和提高城市人民生活質量等方面論述本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3 編范圍、內容和要求
說明本研究報告的編制范圍、內容和要求以及說明在本階段要求委託其他單位專門研究的項目(如:環境評價報告、鐵路專線等)或有關專題研究項目。
1.4 城市概況、燃氣供應現狀與規劃
城市地理位置、城市性質及規模、市政基礎設施(重點是與城市燃氣的使用、發展有關)的狀況、能源供應及消費狀況、大氣污染狀況。
簡要介紹城市燃氣的專業規劃,說明本項目在當地燃氣規劃中的位置和作用。
1.5 工程內容概述。
1.6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2、供氣規模及氣化范圍
2.1 燃氣市場需求調查與分析。
2.2 城市燃氣的供氣原則、氣化范圍及氣化率。
2.3 各類用戶耗熱定額的確定。
2.4 用氣不均勻系數的確定。
2.5 各類用戶耗氣量的計算。
2.6 氣量平衡計算。
2.7 各類用戶小時計算流量。
2.8 供氣規模的確定。
2.9 儲氣調峰量的計算。
3、氣源廠、門站、儲配廠、液化石油氣供應基地工程
3.1 總圖運輸
3.1.1 廠址選擇、地理條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條件、外部條件(供水、供電、排污、消防、防洪、運輸等)落實情況;運輸方式(水路、公路、鐵路)的方案比較及推薦意見。
3.1.2 廠區總平面布置,包括:分區布置情況、廠前區布置、運輸裝卸設施情況、輔助設施情況、總佔地面積、建築面積、綠化覆蓋率及擴建設想等。
3.2 氣源工藝(含燃氣凈化、化產回收與加工、加壓及調壓、計量、加臭、清管等)。
3.2.1 各類氣源工藝路線闡述;設計原則、設計規模、生產方法及工藝流程的方案比較及推薦意見。
3.2.2 主要設備選型計算、配置及相關說明。
3.2.3 重要原料、燃料的品質要求、來源、供應方式及可靠性;灰渣和廢棄物的數量及去向;化工產品銷售去向及狀況預測。
3.3 公用工程
包括給水、排水、污水處理、暖通、空調、供電、自控儀表、通訊等系統和土建工程。該部發只要求一般性簡要描述,重點說明有特殊要求或需採用新工藝、新設備的部位。
4、燃氣輸配工程
4.1 壓力級制的確定。
4.2 儲氣方案比較與選擇。
4.3 管網布置及水力工況分析
主幹線管網的布局、走向及水力工況分析;確定管徑及管網長度。
4.4 儲配站數量、位置及通過能力的確定。
4.5 調壓站數量、位置及通過能力的確定。
4.6 管材、設備及管道防腐措施。
4.7 特殊地段(如重要的穿、跨越工程等)的設計方案。
註:宜進行多方案分析比較。
5、計算機監控系統工程
5.1 計算機監控系統的拓撲結構,系統類型。
5.2 測控中心及各級測控站的功能描述。
5.3 通訊方式及聯網通訊站點選擇。
5.4 測控中心主要硬體設備的配置方案。
6、主要材料和設備、技術咨詢、考察及人員培訓
6.1 材料和設備
應提供主要材料和設備的規格、型號及數量。項目中有需要進口的特殊設備時,應說明理由。
6.2 技術咨詢、考察及人員培訓
在項目實施或投產過程中,需做技術咨詢、考察和對有關人員進行培訓的,應列出計劃,並作出費用估算。
7、環境保護
7.1 執行的環境保護標准。
7.2 說明用氣或建廠地區的環境現狀。
7.3 本項目產生的廢氣、廢水、灰渣排放量及雜訊的估算。
7.4 項目採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投資估算。
7.5 環境影響初步分析(根據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說明本項目實施後對環境質量的改善程度)。
8、節能
說明本項目中主要耗能的部位,能源種類以及採取的相應節能措施。計算本工程能源投入產生比,並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9、消防
9.1 應遵循的消防規程和標准。
9.2 說明重點防火部位,採取的消防措施及投資估算。
10、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
10.1 應遵循的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
10.2 簡述生產中可能產生的職業危害以及造成危害的因素。
10.3 採取的勞動安全和工業衛生措施。
11、項目實施
11.1 承辦企業情況
簡要介紹承辦企業實施和運行、管理本項目的能力。
11.2 勞動組織及定員
說明本項目建成後的組織結構模式及各崗位人員配置數量。
11.3 配套設施和維護、搶修設備
說明廠、站工程項目已包含的辦公、管理用房之外,需另外單獨配置的辦公、管理、營業用房的建築面積;為維護、搶修需置的車輛、機泵等設備。對上述配置作出費用估計。
11.4 項目進度
11.4.1 采購計劃
11.4.2 項目進度計劃:包括資金使用計劃和投產期產品生產、銷售計劃。
12、投資估算、資金籌措及經濟評價見本規定《投資估算經濟評價及概預算文件》相關章節
13、結論和存在問題
13.1 結論及建議
在技術、經濟、效益、環境等方面論證的基礎上,提出本項目的總評價和各項建議。
13.2 存在問題
說明有待進一步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
附件:
1、上級主管部門對本項目建議書的審查意見和批復文件。
2、當地規劃管理部門對本項目廠址用地,管網布局認可的文件。
3、有關外部市政配套(水、電、暖等)條件,原料及燃料、上游供氣部門的意向性協議文件。
4、其他與本項目有關的文件。
5、環境評價報告。
附圖:
13.1 項目區域位置圖。
13.2 氣源廠、儲配站、液化石油氣供應基地的總平面圖。
13.3 各廠站的工藝流程圖。
13.4 燃氣管網(含調壓站)平面布置圖。
13.5 燃氣管網水力計算簡圖。
13.6 計算機監控系統拓撲結構示意圖。
燃氣工程初步設計文件編制深度

1、設計說明書
1.1 概述
1.1.1 設計依據
說明開展本初步設計工作所依據的主要文件,包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文件、資源批件、建廠的環境評價報告以及與委託單位簽訂的合同書等。所遵守的國家有關行業政策、設計規范、規程及標准。
1.1.2 主要設計資料
說明開展本初步設計所依據的主要技術資料,並列出資料名稱、來源、編制單位及日期。資料內容包括:
1、原料質量或上游氣質資料。
2、供氣(汽)、供水、供電、排水、防洪、鐵中接軌、消防、通訊等各種外部設計條件的協議。
3、地形地貌、氣象、工程地質勘測報告、地震設防烈度資料。
4、氣化地區的人口、公菜福利設施、工業用氣情況、氣化率等資料。
5、當地規劃部門對本工程選址、管線路由等的批復文件。
6、其他有關資料。
1.1.3 城市概況及自然條件
闡述與本項目有關的城市現狀和規劃發展前景,概述地形、地貌、工程水文地質、氣象、環境污染等有關情況。
1.1.4 現有燃氣工程狀況
說明與本項目有關的現有氣源廠、儲配站、管網等供氣設施的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對於和本項目有關的事項應予詳細說明。
1.2 氣源工程
1.2.1 總圖運輸
1、廠址及周邊環境狀況、廠區地形地貌、氣象及水文地質條件。
2、供水、供電、給水排水、消防、環境以及鐵路接軌等外部條件落實情況。
3、總平面布置原則及布置的簡要說明,包括:分區布置情況、廠前區布置及擴建設想、倉庫設施、消防安全保衛設施、土石方量的計算及填挖方量的平衡等。
4、廠區堅向布置,包括廠區排水及廠外防洪方案等。
5、工廠運輸,包括:全廠原料原料及產品年運輸吞吐量,運輸設施(鐵路、道路、水運)狀況、運輸車輛選型及配備數量。
6、技術經濟指標:列出總站地面積、建築物(構築物)佔地面積、建築系數、土石方量、鐵路長度、道路面積及綠地覆蓋率等有關數據。
1.2.2 原料准備、制氣、凈化、化工產品回收與加工等工藝系統。
1、設計原則、設計規模、工藝流程特點、生產方法、車間組成及主要工藝設備布置。
2、原料、燃料和輔助材料、成品、灰渣和廢棄物的數量、規格及去向,其中包括制氣原料的來源、供應方式,擬定原料准備(如配煤等)方案,確定製氣方法及燃氣凈化回收、產品加工所用輔助原材料的來源及數睛。
3、主要操作指標和能源消耗指標。
4、主要設備的選擇和配置。
1.2.3 公用專業設計
1、土建(建築、結構)設計
1)說明根據生產工藝要求或使用功能確定的建築平面布置、開間、層數、層高和裝飾。
2)說明建築物的生產類別、防爆、耐火等級以及對室內熱工、通風、消防、防爆泄壓等特殊要求所採取的措施。
3)說明建(構)築物工程所在場地的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抗震設計烈度、採用的地基處理方式、基礎和結構、特構類型,並列表表示。
4)說明對結構設計的特殊要求和主要結構材料的選用。
5)採用新結構、新材料以及重要結構方案比較的說明。
2、運力管道及暖通空調設計
1)各種管道系統單位負荷指標及總負荷計算。
2)各種管道系統介質種類、介質參數的確定。
3)各種管道系統的流程、廢氣、廢液、廢渣排放的種類、數量、濃度及處理措施和達到的標准。
4)鍋爐、製冷、空調、空壓機組以及水處理、消音、消煙除塵等附機設備的能力、選型,說明選定設備的規格、技術參數、台數。
5)室外管道平面布置、敷設方式確定、水力工況計算、管道材質及保溫防腐措施。
3、給水、排水設計
1)全廠生產、生活、消防用水部位及水量明細表及水量平衡方案。
2)水源及了水方案的選擇和確定,由城市供水時說明接管點位置、水壓、水量。
3)對生活用水、生產用水、消防用水、循環水、直流水和製冷水系統分別進行介紹。對消防用水量計算原則,消防水池及消防泵選擇應予說明。
4)室外給水管道的材質、水力工部久遠算、管網壓力、管網平面布置的確定。
5)說明室外排水(包括雨水)系統劃分及管道平面布置。
6)全廠污水量及其成分、性質;污水處理方案及流程、處理深度及達到的標准;污水處理的主要設備及構築物的選擇。
4、供配電設計
1)說明設計依據、設計范圍、外部電源情況及本工程對電源的要求、負荷等級、備用電源的運行方式。
2)供電負荷計算、電源電壓、供電電壓、供配電系統的確定及變電設置情況。
3)室外供配電線路布置、敷設方式選擇、主要電氣設備、線材的選型。
4)防爆等級、防雷、防靜電要求及措施。
5)繼電保擴和功率因數補償。
6)電力拖動、控制與信號。
7)照明電源、電壓、容量、照度標准及配電系統形式。
5、自控儀表設計
1)說明儀表自動控制設計的原則和標准。
2)控制方案選擇、控制原理,各級測控站的功能描述。
3)主要儀表和控制設備選型、防爆要求。
4)說明採用的通訊要求、通訊方式、通訊設計的范圍和內容。
12.4 中心化驗室
1、說明中心化驗室的組成及任務、主要設備及其它附屬設施。
2、中心化驗室的分析項目、次數及人員安排、化驗室布置。
1.3 廠站(門站、儲配站、液化石油氣供應基地工程等)
參照1.2執行。
1.4 燃氣管網工程
按不同的燃氣種類和壓力等級分別介紹。
1.4.1 工藝專業設計
1、管網平面布置和主幹線管道敷設位置、敷設方式的選擇。
2、管網設計計算負荷的確定和水力計算。
3、管道材質、壁厚、閥門、附件及防腐措施的選擇與計算。
4、重要閥室的設置。
5、特殊穿越工程的方案比較及推薦方案的說明。
1.4.2 結構設計
1、管道敷設場地的水文地質條件,地基承載力。
2、架空管道支架,特殊重要閥室、穿、跨越工程結構設計。
1.4.3 其他公用專業設計
根據涉及專業及功能要求,參照1.2.3節執行。
1.5 調壓站工程
1.5.1 調壓站的布置和選址,區域調壓站、專用調壓站一覽表。
1.5.2 調壓流程、主要設備選型計算和配置。
1.5.3 自控儀表裝置。
1.5.4 典型調壓站的總平面及主要設備平面布置。
1.5.5 調壓站的土建、結構及公用工程等參照1.2.3節執行。
1.6 監控及數據採集系統
1.6.1 監控中心功能描述,軟硬體設備性能、配置數量的說明。
1.6.2 通訊系統方案比選說明及選定通訊方式的設備、技術參數說明。
1.6.3 各類測控點的功能描述及軟硬體設備配置。
1.7 生產服務配套設施
1.7.1 生產服務配套設施配置的必要性。
1.7.2 配套設施的項目構成、標准、數量。
1.7.3 維修車間(機修、電修、儀修、防腐、管網維護、搶修)
1、維修車間任務、設計原則。
2、維修能力、維修制度、班次。
3、維修車間組成及布置(佔用建築面積)說明,主要設備數量及選型說明。
1.7.4 人員編制
提出機構設置及人員定編的建議。
1.8 環境保擴和節約能源
1.8.1 概述有關污染物的排放標准,廠區環境自然條件。
1.8.2 主要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治理方法。
1.8.3 概述耗能的主要部位、能耗情況以及採取的節能措施,節能效果。
1.9 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
1.9.1 廠站主要建(構)築物的生產類別及防爆、耐火等級。
1.9.2 粉塵、有害有毒氣體的治理和防護。
1.9.3 防漏電、防雷、防靜電措施。
1.9.4 改善職工生活和保證職工健康的措施。
1.10 消防
廠、站設計中採取的消防安全措施(建築物間的防火間距、通風、防爆、消防設施等)。與所在地區消防的關系。
1.11 對下階段設計的要求
1.11.1 目前存在的問題
1.11.2 下階段設計時需要提供的資料和勘察要求。
附件
1)設計依據原始文件的復印件。
2)外部設計條件協議書的復印件。
3)管網水力工況計算圖表。
2、工程概算書
見本規定《投資估算經濟評價及概預算文件》相關章節。
3、主要材料及設備表
提出全部工程及分期建設需用的三材、管材及主要設備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等(以表格方式列出清單)。
4、設計圖紙
初步設計圖紙,一般應包括下列內容,根據具體情況可於增減。
4.1 廠址方點陣圖和總體布置圖:表示項目中各個氣源、廠站(儲配廠、灌瓶站、調壓站等)、各壓力等級的主幹線(低壓管網不要求)所在城市中的地址位置,表明它們之間以及與現有燃氣設施間的地理位置關系。當項目為單一的廠站工程或管線工程時,則為工程方點陣圖,僅表示工程所處城市中的方位。
4.2 廠(站)總平面布置圖。
4.3 廠(站)室外管線綜合布置圖。
4.4 廠(站)工藝流程圖。
4.5 帶測控中的工藝流程圖。
4.6 供配電系統圖。
4.7 工藝車間、水泵房、風機房、變配電室、控制中心、鍋爐房等各專業主要設備平面布置圖。
4.8 主要建築物的平、立、剖面圖。
4.9 主幹管線、調壓站平面布置圖
4.10 特殊穿、跨越地段設計圖。
4.11 監控系統圖紙。
燃氣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編制深度

1 設計說明
1.1 施工圖設計的依據及施工驗收技術標准、規范。
1.2 工程內容簡要說明。
1.3 施工技術要求。
1.4 施工中注意事項。
1.5 其他有關必要的論述。
2 修正概算或施工圖預算
見本規定《投資估算經濟評價及概預算文件》相關章節。
3 主要材料設備表
3.1 管材應標注種類、外徑、壁厚、材質等。
3.2 設備及附件應標注公稱管徑、公稱壓力、性能參數(進出口壓力、流量、功率、揚程、厚度等)。
4 設計圖紙
4.1 總體布置圖
與初步設計基本相同,但增加表示工程分項情況的內容。要求各分項用代碼或符合表示所處的城市地理位置,通過列表示明各分項工程的名稱和工程號。
4.2 氣源和廠站工程
4.2.1 總圖
1、從標、高程換算圖(必要時)。
2、土方平衡和擋土牆圖。
3、總平面圖。
4、圍牆大門圖。
5、廠區道路圖。
6、廠區室外管道綜合平面圖。
7、必要的各專業廠區室外管線的平面圖、縱斷面圖、地溝或構築物斷面圖、檢查室結構圖、支吊架圖、保溫結構圖、防腐作法圖。
8、堅向排水及防洪圖。
9、廠區照明圖。
10、鐵路專用線場站平面圖。
11、廠區綠化圖。
4.2.2 單體建築物(含室外裝置區)設計圖
1、工藝專業
1)工藝流程圖。
2)設備平面布置圖。
3)工藝管道平面布置圖、系統圖、剖面圖、支架圖。
4)設備、管道安裝連接詳圖。
5)非標設備圖。
2、建築專業
1)建築物的分層平面圖、立面圖、部面圖。
2)各部構造詳圖。
3)室內地溝平面圖。
3、結構專業
1)基礎平面圖及基礎詳圖。
2)各層結構平面布置圖。
3)結構構件詳圖。
4)留孔和預埋件位置及作法圖。
5)設備基礎圖。
4、動力、暖通專業
1)流程圖或系統透視圖。
2)鍋爐房、空氣壓縮機房、空調機房、製冷站設備平面布置圖。
3)管道平面布置圖。
4)剖面圖。
5)必要的設備安裝詳圖、支吊架、保溫結構、風管、風口作法圖。
5、給排水專業
1)水泵房、水池設備平面布置圖。
2)管道平面布置圖。
3)剖面圖。
4)管道支吊架圖。
5)用水設備、排水口安裝圖。
6、供配電專業
1)供電總平面圖。
2)變配電室高低壓一次接線圖。
3)變配電室平面布置圖。
4)變配電室剖面圖。
5)變壓器、高低壓系統二次接線圖。
6)動力線路平面圖。
7)電纜作業表。
8)照明系統及平在圖。
9)防雷及接地系統平面圖。
10)電報設備安裝詳圖。
11)電力拖動和控制信號安裝圖。
7、自控儀表及通訊
1)帶測控點的工藝流程圖。
2)儀表盤、控制台、控制櫃盤面布置圖。
3)控制設備平面布置圖。
4)電纜敷設平面布置圖。
5)供電系統圖。
6)繼電箱圖。
7)信號及隨著鎖原理圖。
8)儀表安裝、連接圖。
9)控制設備安裝圖。
10)電纜清冊(必要時)。
11)通訊及電視監視圖。
4.3 管網工程
4.3.1 工藝專業
1、管網總平布圖(必要時)。
2、管線平面布置圖。
3、管線縱繼面圖。
4、閥室工藝圖。
5、特殊穿跨越工程圖。
6、電化學保護裝置圖。
7、必要的局部詳圖。
8、非標設備圖。
4.3.2 結構專業
1、閥室結構圖。
2、特殊穿跨越工程結構圖。
3、管道基礎或設備基礎圖。
4.3.3 其他公用專業
根據工程涉及的專業和設計內容,參照4.2.2節要求繪制相應圖紙。

投資估算、經濟評價和概預算文件編制深度

1 投資估算
投資估算的文件組成、編制辦法及深度應按建設部建標[96]628號文《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編制辦法》(試行)文件執行。
2 經濟評價
可行性研究經濟評價文件組成及深度應按建設部頒發的《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實施細則》文件執行(另發)。
3 概算文件編制深度
3.1 概算文件組成
概算文件由封面、扉頁、概算編制說明、總概算書、綜合概算、單位工程概算書、主要材料用量及技術經濟指標組成。
3.1.1 封面各扉頁
封面有項目名稱、編制單位、編制日期及第幾冊共幾冊內容,扉頁有項目名稱、編制單位、單位資格證書號、單位主管、審定、審核、專業負責人和主要編制人的署名。
3.1.2 概算編制說明。
3.1.3 概算書:包括各單項(單位)工程概算書及總概算書。
3.2 概算編制說明應包括的內容:
3.2.1 工程概況:包括建設規模、工程范圍,並明確工程總概算中所包括和不包括的工程項目費用。有幾個單位共同設計和編制概算,應說明分工編制的情況。
3.2.2 編制依據: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其他有關文件,具體說明概算編制所依據的設計圖紙及有關文件,使用的定額、主要材料價格和各項費用取定的依據及編制方法
3.2.3 鋼材、木材、水泥總用量,管道工程主要管道數量,道路工程瀝青及其製品用量。
3.2.4 工程總投資及各項費用的構成。
3.2.5 資金籌措及分年度使用計劃,如使用外匯,應說明使用外匯的種類、折算匯率及外匯使用的條件。
3.2.6 有關問題的說明:概算編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它需要說明的問題。
3.3 工程總概算編制內容
建設項目總投資構成如表所示:




資 動


資 靜態
投資 工程費用(第一部分費用)
預備費用
建設期利息
漲價預備費
流動資金
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
3.3.1 總概算書
建設項目總概算書由各綜合概算及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概算、預備費用、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建設期貸款利息及流動資金組成(見附圖)。
3.3.2 綜合概算書
綜合概算書是單項工程建設費用綜合文件,由專業的單位工程概算書組成。工程內容簡單的項目可以由一個或幾個單項工程組成匯編為一份綜合概算書,也可將綜合概算書內容直接編入總概算。而不另單獨編制綜合概算書。
3.3.3 單工程概算書
單位工程概算書是批一項獨立的建(構)築物中按專業工程計算工程費用概算文件。單位工程概算書由工程直接費、其他工程費和綜合費用組成。
3.3.4 附屬或小型房屋建築工程,可參照類似工程的造價指標編制。對於與主體工程配套的其他專業工程,條件不成熟時也可採用估算列入總概算。
3.3.5 設備及管線安裝工程可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及實際條件,套用定額或參照工程預算測定的安裝工程費用指標進行編制。
3.3.6 工程建設其它費用編制
工程建設其它費用系指工程費用外的建設項目必須支出的費用。其它費用應計列的項目及內容應結合工程項目實際確定。其費用計算可參照建設部建標[96]628號文《市政工程投資估算編制辦法》第三章第二節計列。
3.3.7 預備費
1、基本預備費:以第一部分「工程費用」總值和第二部分「工程建設其它費用」總值之和為基數,乘以預備費費率計算,預備費率可按5%~8%計取。
2、漲價預備費:指項目建設期價格可能發生上漲而預留的費用,以第一部分工程費用總值為基數,按建設期分年度用款計劃和人工、材料、設備價格年上漲系數逐年遞增計算;上漲系數按國家或地區有關規定計取。
3、建設期貸款利息計算:假定借款發生當年均在年中支出,按半年計息,其它年份按全年計息。天貓提示:美國進口普衛欣有效防霧霾

『陸』 高爐煤氣發電的優缺點

是通過TRT發電還是通過燃燒煤氣發電? 如果是TRT發電,那就有以下優勢;1、經濟,不消耗能源,只是利用了高爐煤氣的余熱余壓,而這些能量在沒有TRT的時候就通過減壓閥組白白浪費掉。2、環保,運行過程中沒有任何污染。如果是燃燒煤氣發電,優勢就是比燒煤和燒油污染小,節約了有機能源。

『柒』 大學生關於節能減排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節能」兩個字前所未有地影響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成為影響2005年以及未來中國經濟發展走向的最新熱點。 節能減排指的是減少能源浪費和降低廢氣排放。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必然要求。 節能減排的形勢
20多年經濟快速發展,加上所擁有的世界上最龐大的消費人口,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據有關專家統計,2004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為 19.7億噸,其中,煤炭18.7億噸,同比增長14.4%;原油2.9億噸,增長16.8%;天然氣41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8.5%。2001到 2004年中國能源消費年均增速高達9.89%,2003年和2004年分別達到13%和15.2%。能源消費巨增直接導致能源生產快速增長。2004年全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為18.46億噸標准煤,同比增長15.2%;發電量2187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5%;煤炭超速增長,近兩年年增產量達到2億噸以上,2004年產量達19.56億噸,同比增長17.3%;原油產量1.75億噸,同比增長 2.9%。 由此引發能源建設規模日趨龐大,電力投資熱、煤炭投資熱等熱潮不斷。
當前,實現節能減排目標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去年以來,全國上下加強了節能減排工作,國務院發布了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制定了促進節能減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區、各部門相繼做出了工作部署,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去年全國沒有實現年初確定的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的目標,加大了「十一五」後四年節能減排工作的難度。更為嚴峻的是,今年一季度,工業特別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增長過快,佔全國工業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行業增長20.6%,同比加快6.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各方面工作仍存在認識不到位、責任不明確、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實、協調不得力等問題。這種狀況如不及時扭轉,不僅今年節能減排工作難以取得明顯進展,「十一五」節能減排的總體目標也將難以實現。
實際上,我國一直高度重視能源和節能工作。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提出了「能源開發與節約並重,把節約放在優先位置」的方針,將節能納入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90年代實施了可持續發展戰略,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一方面,中國能源開發取得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中國的能源效率不斷提高。統計數字顯示:2003年我國每萬元GDP能耗比1980年下降了65.5%;每萬元GDP取水量比1980年下降了84.7%;工業「三廢」綜合利用產值為1985年的14.6倍;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總值為1985年的12.4倍。

但是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並沒有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仍然是依賴資源的高投入來實現的。據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介紹,按現行匯率計算,2003年我國 GDP約佔世界的4%,但重要資源消耗佔世界的比重,石油為7.4%、原煤為31%、鋼鐵為27%、氧化鋁為25%、水泥為40%。鋼鐵、有色、電力、化工等8個高耗能行業單位產品能耗比世界先進水平平均高40%以上,單位建築面積採暖能耗相當於氣候條件相近發達國家的2~3倍,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比國外先進水平低15~25個百分點,礦產資源總回收率比國外先進水平低20個百分點。實踐證明,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已經走到了盡頭。節約能源資源潛力巨大,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首先控制增量,調整和優化結構。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完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促進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
2.加大投入,全面實施重點工程。加快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水資源節約項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設。推動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籌措節能減排資金。
3.創新模式,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深化循環經濟試點,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垃圾資源化利用,全面推進清潔生產。
4.依靠科技,加快技術開發和推廣。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範和推廣,加快建立節能減排技術服務體系,推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5.夯實基礎,強化節能減排管理。建立政府節能減排工作問責制,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
6.健全法制,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完善節能和環保標准,開展節能減排專項執法檢查。
7.完善政策,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積極穩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有利於節能減排的財政政策,實行有利於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
8.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節約意識。組織好每年一度的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及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水宣傳日活動。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理念滲透在各級各類的學校教育教學中,從小培養兒童的節約意識。

『捌』 煤氣發電的原理

煤氣發電的原理為利用煤氣驅動和發電機相連的發動機發電
發動機與發電機同軸連接,並置於整機底盤上,再將消聲器和調速器連接在發動機上,由燃氣源通入發動機內的燃氣通道,連接在發動機上帶拉繩的反沖起動器以及連接在發電機輸出端的電壓調節器。其中燃氣源內置放的可燃氣體是天然氣,或液化石油氣,或沼氣。使用燃氣發電機組與汽油發電機組,柴油發電機組相比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是一種環保節能型的發電機。而且結構簡單,使用安全可靠,輸出的電壓和頻率穩定。

『玖』 煤熱解廢水焚燒處理實例

可以用熱解後的煤氣作原料製作焚燒爐,用來焚燒廢水。

『拾』 什麼叫余熱發電工程

余熱發電工程是指利用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等介質的顯熱或潛熱,經相關設備,將熱能轉換為電能的工程項目。比如可以用廢棄物的熱能加熱水產生蒸汽帶動汽輪發電機組進行發電,例如:水泥窯余熱發電項目、鋼鐵燒結冷卻機余熱發電項目;還有將廢棄物通過燃燒的熱量產生蒸汽帶動汽輪機或是採用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方式進行發電,比如鋼鐵高爐煤氣發電、煤層氣余熱發電等。

閱讀全文

與煤氣發電廢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水回用質量標准 瀏覽:989
實用的反滲透設備 瀏覽:661
煉油廢水裡面含什麼鹽 瀏覽:652
蒸餾時冷凝水作用 瀏覽:413
塗料墨水樹脂 瀏覽:938
把污水變成純凈水是什麼專業 瀏覽:701
沭陽木材廢水 瀏覽:434
龜池過濾需要哪些濾材 瀏覽:975
污水處理企業如何進行審計 瀏覽:874
廢水ph值控制系統工作原理 瀏覽:460
油浴型空氣濾芯怎麼清 瀏覽:140
冶金污水泥漿泵怎麼用 瀏覽:43
昌平污水清運怎麼收費 瀏覽:137
超濾膜有方向么 瀏覽:143
新鄉生活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174
edi和susan 瀏覽:573
怎麼樣區別美的凈水器真假 瀏覽:469
純凈水和自來水哪個適合飲用 瀏覽:551
烷烴廢水 瀏覽:190
工業廢水與環保的關系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