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繭脫膠廢水

繭脫膠廢水

發布時間:2022-04-02 01:37:51

A. 燒蠶繭的廢水怎麼處理

把水燒開,然後用鑷子等工具不斷攪拌蠶繭,蠶繭隨著水的滾動會越來越松,然後絲頭就出來了。找到絲頭,纏繞到絲圈上,像繞線一樣抽出來就行了。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首先拿一個碗,把准備好的蠶繭的外面一層絲抽調,把裡面的蠶殼去掉

B. 污水處理 生物濾塔的主要用途是什麼,和生物濾池是一

生物濾塔也叫塔式生物濾池,是第三代的生物濾池污水處理設施,屬好氧生物處理方法,它具有以下特點:水力負荷和有機物負荷高,能承受較高的沖擊負荷;採用自然通風,節省供氧的能耗;佔地面積小,管理方便,運行費用低;與活性污泥法比較,產生剩餘污泥量少等. 近年來在濾料方面有很大改進,出現了空隙率,表面積很大,耐腐蝕,高強度的濾料,更充分發揮塔式生物濾池的優越性.

基本工作原理.

污水在與濾料接觸的過程中,其中的有機物會被微生物同化,並在濾料的表面上形成生物膜,生物膜是微生物高度密集的物質,是由好氧菌﹑厭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動物和較高等動物組成的生態系.生物膜首先吸附著於水層中的有機物,然後由生物膜外側的好氧菌將其分解.生物膜的內外進行著多種物質的傳送,其過程為:空氣中的氧溶於流動水層中,並通過附著水層傳給生物膜,供微生物呼吸用,污水中的有機物則由流動水層傳送給附著水層,再進入生物膜被降解;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沿著相反的方向排出.溶解於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其吸附,氧化分解,達到凈化的目的.

主要用途:高濃度的有機廢水處理,如製革﹑釀造﹑魚類加工﹑豆製品加工﹑薴麻﹑蠶繭脫膠廢水﹑印花﹑漂染等廢水,一般說來,高濃度廢水,經過一級處理很難達到排放標准,根據廢水的性質,採用本設備,配上其它處理方法,可將高濃度廢水處理達到排放標准,更多污水處理工程與運營介紹至http://www.wushuiyunying.com/jjfa/456.html望採納。

C. 求關於蠶絲脫膠簡單易懂的方法

蠶絲脫膠方法:
合成洗滌劑法及合成洗滌劑一酶法。
1、蠶絲散纖維水洗結束後,在離心脫水機上進行脫水。
2、漂白時,再用30%雙氧水20g/I,泡花鹼3g/L,pH9.5~10條件下,98℃處理60min後,熱洗、冷洗。
3、增白可用增白劑VBL0.2g/L、元明粉3g/L 60℃處理30min。
4、請按上述方法先做小樣,處方中各種用量可進行調整,柞蠶絲用量和時間可適當增加。
脫膠用設備可在高溫高壓染色機或敞口式練染機內進行。
蠶絲的脫膠目的是利用化學試劑,配合物理的、機械的作用,去除織物上所含的天然雜質(主要是絲膠),得到光澤肥亮、手感柔軟、白度純正、紋路清晰、滲透性好的練白產品。

D. 絲膠的脫膠方法

蠶繭脫膠的方法有:
a.馬賽熱皂液法 (Marseilles soap)
b. Na2CO3 脫膠法
c. 蛋白酶解脫膠法
d. 皂液脫膠法
f、沸水脫膠法

E. 脫膠的概念

絹紡和麻紡生產中原料的初步加工工藝過程。蠶絲周圍被覆著一層由多種氨基酸組成的絲膠。各種麻纖維組成中除纖維素外,還有果膠、半纖維素、木質素、脂肪質和水溶物等非纖維素的伴生物質,統稱為膠質。脫膠是脫除纖維周圍全部或部分膠質,使纖維分離、鬆散,製取可紡纖維,以適合紡紗要求。
絹紡原料脫膠又稱精練,最初採用鹼性煮練,多用於手工紡紗。18世紀,工業上應用了微生物脫膠法,又稱發酵脫膠,俗稱腐化練;隨後又出現了化學脫膠法(俗稱化學練)和酶制劑脫膠法。麻紡原料中,薴麻採用高溫鹼性煮練化學脫膠法。黃麻、槿麻和苘麻等一般採用河流或池塘浸漬的微生物脫膠法,俗稱精洗。亞麻(包括胡麻)有微生物法、高溫水解法和化學脫膠法等,現多採用半脫膠的微生物脫膠法,統稱浸漬,有雨露浸漬法和溫水浸漬法之分。有的纖維在紡紗過程中或製成紗、織成布後,還需進一步精練脫膠。 ①絹紡原料化學脫膠:絹紡原料(如廢絲、疵繭等)絲纖維周圍的絲膠,主要是由排列不整齊的非結晶性絲膠球蛋白所組成。絲膠對於化學葯劑的敏感性比絲素高。化學脫膠的原理是利用絲膠和絲素對於鹼類、無機酸等化學葯劑穩定性的差異而去除絲膠,絲膠較絲素易被水解生成易溶於水的化合物,經洗滌除去。桑蠶、柞蠶、蓖麻蠶和木薯蠶等不同品種的繭,對於酸、鹼等的作用也不同,脫膠工藝也有差異。從原料到脫膠製取精幹綿,可分為前處理、煮練脫膠和後處理三個階段。前處理有原料選別、扯松和除雜、干繭切繭除蛹等工序,除去雜質、雜纖維和蠶蛹等,然後按品質選別分檔,以便脫膠均勻,並提高精幹綿質量。後處理有溫水浸洗、水力沖洗、脫水、烘乾等工序,進一步除去附在纖維上的絲膠、雜質和色素等。可以提高纖維潔凈度、改善色澤、避免並結,從而提高纖維的可紡性。鹼性煮練是化學脫膠的主要環節,煮練次數可視原料品質和工藝要求而定。應用的鹼類有碳酸鈉和硅酸鈉等,柞蠶繭可用氫氧化鈉。採用的助劑有滲透劑和凈洗劑等。影響脫膠的主要因素有:練液的pH值、溫度、浴比和時間。化學脫膠的優點是脫膠速度快、佔用場地少、適於連續化生產。設備主要有練桶、筒式煮練機、帶式煮練機、水力沖洗機和烘乾機等。
②麻類的化學脫膠:主要適用於薴麻。薴麻韌皮中的果膠是多醣類高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半纖維素是低聚合度的多醣類高分子化合物。化學脫膠的原理是利用植物韌皮中纖維素和膠質對鹼、無機酸和氧化劑等穩定性不同而去除絲膠。在高溫鹼液煮練下,果膠和半纖維素等膠質較纖維素易被水解,經洗滌除去。薴麻脫膠可分為前處理、鹼液煮練和後處理三個階段。前處理有選麻、 分把、 浸酸等工序。選麻分把是按品質揀選原麻、重新松勻扎把。浸酸是溶解一部分可溶物質,以便脫膠均勻、提高煮練效率。鹼液煮練是薴麻脫膠的中心工序,應用氫氧化鈉另加助劑。鹼液的濃度、浴比、煮練的次數、壓力、時間和練液的循環,對脫膠效果和質量起重要作用。後處理有打纖、沖洗、酸洗、水洗(漂白或精練)、脫水、給油和烘乾等工序,進一步去除纖維上的膠質、改善色澤、提高纖維可紡性能和去除色素。薴麻脫膠使用的主要設備有煮鍋(高壓或常壓)、打洗機、沖洗機、脫水機、烘乾機等。 ①絹紡原料的微生物脫膠:工藝流程包括初練、微生物脫膠和復練。初練是對原料進行初步鹼性煮練,以脫除部分絲膠、油脂和雜質等。復練是對經過微生物脫膠的原料,再進行第二次鹼性煮練,以提高脫膠和脫脂效果。絹紡原料經過初練後放置在腐化缸內,在一定條件下自然發酵數晝夜,使空氣中的細菌:黴菌、酵母菌、放線菌等在缸中自然生長繁殖,從而產生蛋白酶和脂肪酶等,促進絲膠和油脂水解而脫除。一般含有蠶蛹和油脂較多的原料可採用此法。絹紡微生物脫膠的桿菌現都屬於好氣性桿菌。為使空氣通入發酵液,以便桿菌充分生長繁殖,促進絲膠水解脫膠,常採用攪拌、翻缸的方法。影響脫膠的主要因素有:發酵液的pH值、溫度、時間、浴比和其他化學葯劑等。微生物脫膠的優點是作用緩和並兼有脫脂作用。 缺點是時間長、 環境衛生差、勞動強度高、在桿菌繁殖過程中也會有雜菌生長,會發生臭味和損害絲質。使用的主要設備有練桶和腐化缸等。
②麻類微生物脫膠:多用於黃麻、槿麻、苘麻和亞麻等。這種方法是在一定條件下,通過自然發酵使一些微生物以韌皮中膠質為營養料逐步生長繁殖,促使麻莖組織內的膠質水解脫去。對於黃麻、槿麻和苘麻,通常是將收割的麻莖或剝制的生麻皮捆成一定重量的麻捆浸於河流、池塘或小溪等緩流中使其自然發酵,主要是利用嫌氣性微生物進行部分脫膠,俗稱精洗,這種脫膠的麻纖維,一般稱熟麻。
亞麻的浸漬,是將收割後除去籽、葉的麻莖(稱原莖),捆成一定重量的麻捆進行浸漬。可因地制宜或按照習慣使用不同方法。浸漬的方法有池浸(溫水或冷水)、河水浸、雨露浸等。亞麻原料加工廠則普遍採用溫水浸漬法,水溫一般掌握在28~34℃,浸漬數晝夜,使麻莖發酵脫膠。發酵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物理階段,麻莖吸水膨脹,水溶性物質溶解於水;前生物階段,通過發酵好氣性微生物逐漸生長繁殖,並逐漸被嫌氣性微生物取代;主生物階段是脫膠的主要階段,由於嫌氣性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促使膠質發酵水解而溶於水中。雨露浸漬法是將秋季收獲的原莖鋪在草地上,借雨露使韌皮保持濕潤,利用好氣性微生物生長繁殖促使膠質分解,進行脫膠。亞麻由原莖經浸漬發酵後稱水莖,再經乾燥成為干莖,通過碎莖、打麻機械製取的亞麻纖維,稱打成麻,即成為亞麻紡紗廠的原料。影響微生物脫膠的主要因素是溫度和酸度。亞麻原料加工廠一般是採用控制發酵液的溫度和酸度來促使果膠酶的生長繁殖,另一方面還要抑制雜菌的生長來提高脫膠質量。麻類微生物脫膠的缺點是手工操作多,勞動強度高,脫膠周期長和生產的季節性。 在原料脫膠時使用適當的酶制劑來提高脫膠速度和質量,簡稱酶脫膠。它比微生物自然發酵法前進了一步。酶是一種具有特殊性能的蛋白質,又稱生物催化劑,具有較多的選擇性。催化效率高,但不耐高溫。絹紡原料酶脫膠的原理是利用蛋白酶能先與絲膠生成中間物,然後再經水解放出原來的酶,使絲膠中肽鍵斷裂而水解。適當的蛋白酶可促使絲膠迅速水解,而對於絲素影響較小,不損傷纖維。蛋白酶的種類有植物性的木瓜酶、動物的胰蛋白酶和微生物的中性蛋白酶、鹼性蛋白酶等。絹紡酶脫膠生產上多應用微生物蛋白酶,工藝流程可分為前處理、預鹼處理和浸酶脫膠、後處理三個階段。通過預鹼處理使絲膠膨化和稍有溶解,然後再經低溫浸酶脫膠,達到內外脫膠均勻。影響脫膠的主要因素有酶的種類、用量、溫度、時間、浴比和pH值等。酶脫膠的優點是減少工序、縮短時間、改善環境衛生、節約能源、提高質量和降低成本,是脫膠工藝發展方向之一。有些麻類原料,也在試驗利用酶制劑脫膠。
絹和麻脫膠用水量大,水質好壞對產品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因此要求用水含雜少,硬度低。水中鐵、銅、錳、鉛等金屬離子影響質量,應盡量除去。不符合使用要求的水源應先經過處理。絹紡脫膠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絲膠、蛋白質、氨基酸和化工原料等,麻紡脫膠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鹼液、果膠和半纖維的水解產物、色素和化工原料等,均需進行處理,保護環境衛生。
絹和麻的脫膠在工業生產上已有很久的歷史,但還存在著機械化程度低、勞動強度高、工藝流程長和不夠連續等問題。在工藝方面,化學脫膠正在研究提高煮練效能,向快速煮練方向發展;微生物脫膠正在向酶脫膠方向發展;在機械設備方面,也正在與工藝相結合向連續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
絹絲和絹織物、亞麻粗紗、細紗和織物等的煮練和漂白工藝也都有進一步脫膠作用,多採用化學脫膠方法,在一定條件下經過煮練或漂白將絲膠或果膠等雜質進一步脫除。具體工藝隨著紗支和織物品種不同而有所差異。

F. 蠶繭是先抽絲還是先脫膠

繅絲之前,首先要剝繭,因為蠶開始吐絲時是一層亂絲,因裹在繭殼外面,所以稱為「繭衣」。只有剝去繭衣,絲緒才會暴露出來。剝下的繭衣稱為「絲絮」,強力很低,無法用於織作,但可以填充在夾衣中間起保暖作用。剝繭之後,為防止蛹化為蛾,咬破繭殼,要及時繅絲。蠶繭的絲纖很細,只有20到30微米,難以單根使用,所以繅絲時要集緒、繞絲,就是把若干個繭的絲絞合在一起,形成一根生絲。

G. 污水處理 生物濾塔

生物濾塔也叫塔式生物濾池,是第三代的生物濾池污水處理設施,屬好氧生物處理方法,它具有以下特點:水力負荷和有機物負荷高,能承受較高的沖擊負荷;採用自然通風,節省供氧的能耗;佔地面積小,管理方便,運行費用低;與活性污泥法比較,產生剩餘污泥量少等。 近年來在濾料方面有很大改進,出現了空隙率,表面積很大,耐腐蝕,高強度的濾料,更充分發揮塔式生物濾池的優越性。

基本工作原理
污水在與濾料接觸的過程中,其中的有機物會被微生物同化,並在濾料的表面上形成生物膜,生物膜是微生物高度密集的物質,是由好氧菌﹑厭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動物和較高等動物組成的生態系。生物膜首先吸附著於水層中的有機物,然後由生物膜外側的好氧菌將其分解。生物膜的內外進行著多種物質的傳送,其過程為:空氣中的氧溶於流動水層中,並通過附著水層傳給生物膜,供微生物呼吸用,污水中的有機物則由流動水層傳送給附著水層,再進入生物膜被降解;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沿著相反的方向排出。溶解於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其吸附,氧化分解,達到凈化的目的。主要用途
高濃度的有機廢水處理,如製革﹑釀造﹑魚類加工﹑豆製品加工﹑薴麻﹑蠶繭脫膠廢水﹑印花﹑漂染等廢水,一般說來,高濃度廢水(COD1000mg/l以上),經過一級處理很難達到排放標准,根據廢水的性質,採用本設備,配上其它處理方法,可將高濃度廢水處理達到排放標准。

H. 有誰知道蠶繭怎樣煮要多長時間、需要添加什麼東西怎樣做成蠶絲被

如果你是用蠶繭自己手工煮繭、做蠶絲被,是要有一個摸索過程的。蠶絲外麵包覆著大約25%的絲膠,需要鹼性條件才能將絲膠煮掉。最常用的有純鹼、肥皂(可以用肥皂粉代替,適當加些洗潔精以軟化水質,否則手感不大好)。用PH試紙測量大約PH≈9.5-10左右,煮半小時以上。具體你必需根據自己的設備條件和煮繭的數量來摸索試驗,我只能告訴你這個大致條件。因為加工量不同、鍋灶大小、水量比例都影響脫膠程度。最終要摸起來沒有硬硬的膠感才行。
煮好的蠶絲如何做成蠶絲被,這可不是我的專業,我是絲綢印染廠的。這個你需要問蠶絲被的加工師傅了。我只知道工業化的生產,是用開綿機撕扯開來,然後在像彈棉花那樣讓它蓬鬆柔軟的。

I. 為什麼蠶繭可以用水泡蠶絲被不可以水洗

蠶繭水煮是為了脫膠,但是多少還會留下絲膠,如果被子水洗,絲膠容易粘連,被子蓬鬆度受到影響的。

閱讀全文

與繭脫膠廢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生活污水廠裡面有什麼設備 瀏覽:886
污水處理站改建申請書 瀏覽:32
過濾網目數怎麼算 瀏覽:166
反滲透出水偏酸性是怎麼回事 瀏覽:554
什麼叫純水魚 瀏覽:344
空氣濾芯100片什麼意思 瀏覽:883
jsy強磁除垢 瀏覽:308
怎麼延長凈水機濾芯壽命 瀏覽:587
反滲透膜可以過濾有毒物質嗎 瀏覽:631
鍋爐污水處理記錄如何處罰 瀏覽:661
凈水超濾芯安裝 瀏覽:379
ro膜不排廢水有效果嗎 瀏覽:53
怪獵純水晶打什麼怪掉 瀏覽:310
飲水機水流大小怎麼調 瀏覽:611
用樹脂修復屏幕玻璃 瀏覽:523
凈化器排氣管用什麼樣的 瀏覽:575
森森瀑布過濾器進去魚 瀏覽:857
純水機不制水為什麼還有廢水 瀏覽:549
光明村濕地污水處理 瀏覽:329
處理一頓廢水多少錢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