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脫硫廢水處理中的 SS和 晶種污泥
脫硫廢水中的SS指的是:
固體懸浮物 (suspend solid),是水質的重要指標。
水質中懸浮物指水樣專通過屬孔徑為0.45μm的濾膜截留在濾膜上並於103~105℃ 烘乾至恆重的固體物質,是衡量水體水質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
常用大寫字母C表示水質中懸浮物含量,計量單位是mg/l。
也有表示(Suspended Substance),即水質中的懸浮物。
脫硫廢水中的晶種污泥:
很少有這種叫法,和石膏晶種是一種概念。就是廢水處理系統剛投入運行進加入一部分污泥,給污泥絮凝提供一個固體的晶種,以加快絮凝,正常運行時就沒必要加了。
㈡ 脫硫廢水是連續排放嗎
脫硫廢水處理系統一般為不同機組脫硫島的公用系統,隨著機組停運,脫硫廢水系統處理水量也會變化。另外,脫硫廢水的排放量主要是根據吸收塔內氯離子濃度的大小決定的,因此系統排放的水量並不穩定,這樣會導致脫硫廢水處理系統起停比較頻繁,很容易導致系統堵塞等故障。此外還有系統設計、運行管理和設備調試等各方面的因素。那麼脫硫廢水處理存在的運行問題如何應對?
1、 增加廢水處理系統的設計容量
加大緩沖池容量並保持廢水連續穩定排放。為了防止懸浮物的沉澱,廢水緩沖箱中需要設計攪拌裝置。
2、 運行管理維護
(1)運行前設備維護。對於廢水處理設備,應進行定期檢查,做好運行維護的准備工作,定期對加葯系統進行清理,並檢查葯箱內的葯量,定期對計量泵的管路進行維護,保證其准確性,定期檢查pH測量電極,及時清洗和調整。
(2)運行中設備維護。在運行中應對泵前的保護裝置進行實時檢查,防止格柵上出現過多的殘留物而影響水流通暢,由於脫硫廢水中懸浮物含量較高,系統每次停運後應及時沖洗。
(3)脫硫廢水處理系統的主要控制。根據廢水流量實施開環控制,按比例調節加入反應的化學葯劑量,出水pH值和濁度控制,通過在線監測,調節加入的HGI量,使出水達標,當出水濁度不合格時,將出水箱的水重新送回中和箱再處理度停止廢水進入,澄清池中污泥的自動排放。
3、廢水處理系統調試
廢水系統和脫水系統息息相關,廢水的正常排放有助於脫水系統的正常運行,而脫水效果的好壞又影響廢水旋流器的運行和排放至廢水系統的石膏含量,所以要做好系統的調試工作及運行中的控制。
㈢ 脫硫廢水主要是什麼成分
脫硫廢水主要是鍋爐煙氣濕法脫硫(石灰石/石膏法)過程中吸收塔的排放水。為了維持脫硫裝置漿液循環系統物質的平衡,防止煙氣中可溶部分即氯濃度超過規定值和保證石膏質量,必須從系統中排放一定量的廢水,廢水主要來自石膏脫水和清洗系統。
㈣ 脫硫廢水管道用什麼材質
一般情況下是鍍鋅管的,因為脫硫廢水鹼度較高,如果用普通的鐵管,容易生銹腐蝕。
㈤ 脫硫漿液粘稠
在其他參數正常的情況下還是這樣的建議投放相關脫硫催化劑
㈥ 脫硫廢水中的結晶是什麼
摘要 看你採用的是什麼工藝脫硫。鹼液NaOH脫硫就是Na2SO4或Na2SO3;
㈦ 脫硫廢水的粘滯系數是多少
多效蒸發來結晶工藝是將經過常規處自理後的脫硫廢水送入預熱器加熱,然後送入蒸發器蒸發結晶,最終得到冷凝水和結晶鹽。該工藝屬於末端工藝,不會對電廠其它設備和系統造成影響。但投資成本較高,且運行過程中要消耗一定的蒸汽和廠用電。
鹽濃縮工藝是將經過常規處理後的脫硫廢水通過蒸汽壓縮式降膜蒸發器處理成蒸餾水,並得到得到蒸餾水和33%鹽溶液。系統包括除氣罐、降膜蒸發器、蒸汽壓縮器以及鹽溶液回收系統,投資較高。鹽濃縮工藝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硫廢水零排放,得到的鹽溶液可以作為工業鹽使用,蒸發回收水水質較好;但其設備復雜,運行設備的管理、維護成本也較高。
高溫煙道蒸發工藝直接將脫硫廢水經霧化噴嘴送入電除塵前煙道蒸發,可以實現脫硫廢水的零排放目標,且有能提高後續電除塵和脫硫系統的效率。系統僅包含霧化噴嘴、管道及壓縮空氣系統。該工藝系統結構簡單,建設和運行維護費用均較低。
㈧ 脫硫塔循環水池中水變粘稠,並容易產生泡沫是什麼原因
吸收塔起泡的根本原因一直沒有定論,但由實際情況來看主要與吸收塔內漿液幾種成分有關:吸收塔內含Mg元素(主要來自石灰石中的MgO)、雜質(主要來自煙氣粉塵、石灰石)和油份(主要來自鍋爐的燃油)。當上述物質在吸收塔內富集到一定程度時,在循環漿液泵作用下吸收塔內液面容易產生泡沫。
吸收塔起泡後會出現如下現象:1)吸收塔上層攪拌器電流、氧化風機電流偏低;2)真空脫水皮帶機下料處(頭部)的漿液帶黑泡;3)嚴重時吸收塔溢流管流出帶濃黑泡沫的漿液。另外,我認為出現「通過除霧器沖洗水向吸收塔補水或供石灰石漿液時,吸收塔的漿液降低、氧化風機電流上升,反之,停止供水、供漿時,吸收塔液位上升」這種怪現象,主要是吸收塔內部泡沫過多引起的,往吸收塔供漿或供水時,由於漿液或水從除霧器或噴淋層高處灑落,具有沖刷力,能消除液面的部分泡沫,減輕了吸收塔起泡的程度,故此時液位下降,氧化風機電流上升。
吸收塔起泡往往是吸收塔漿液惡化的表徵,起泡越多漿液惡化越嚴重,脫硫率、PH值下降越快。故吸收塔起泡時應及早發現及早處理,一般的應急方法有:1)根據起泡程度加入適量的消泡劑或加大除霧器的沖洗,加消泡劑前應注意先根據起泡程度控制好液位,避免吸收塔上層攪拌器不必要的跳閘。2)在FGD煙氣量較少、脫硫率較高時可暫時停運一台(最好是上層的)循環漿液泵。3)可從事故漿液罐置換部分漿液至吸收塔。但這治標不治本,根本的方法是消除起泡的根源:1)更換品質好的石灰石,減少吸收塔漿液中Mg元素的含量。2)改善電除塵的運行工況,減少吸收塔漿液內的灰塵含量。3)鍋爐長時間投油時退出脫硫系統運行。4)加大脫硫廢水的排放,減少以上雜質在吸收塔內的富集。
另外,在處理吸收塔起泡過程中應注意吸收塔溢流,如果溢流管上的透氣口堵塞,溢流將源源不絕,吸收塔液位將不斷降低,會引起很嚴重的後果。此時應盡早疏通透氣口,破壞虹吸作用。
㈨ 濕法石膏法脫硫廢水排除後比往常粘稠,上面漂浮大量泡沫樣的東西,泡
考慮是來點爐投油或燃燒不充分煙源氣進入脫硫塔內,加之日常脫硫塔廢水排放偏少,塔內漿液品質優於有機物、氯離子的增加而惡化,形成大量穩定的泡沫。日常應注意石灰石的品質,確定塔內有機物是煙氣帶入還是漿液帶入。注意可能出現虛假水位溢流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