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體中有哪些污染物質,各有哪些主要危害
水體中的污染物種類很多,一般分為無機污染物、致病微生物、植物營養素、耗氧污染物和重金屬離子等五類。
無機污染物
主要來自煉焦、電鍍、塑料、化肥、硫酸和硝酸等工廠排出的廢水,如各種氫氰酸、氰化鉀、硫酸、硝酸等。水體中如果有過量的無機污染物,會改變水的ph值,使微生物不能生長,還會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危害淡水生物。
致病微生物
主要來自生物製品、製革業、飼養場和生活污水,有各種病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種類。常能引起各種傳染病。
植物營養素
主要來自食品、化肥、工業的廢水和生活污水。有硝酸鹽、亞硝酸鹽、銨鹽和磷酸鹽等。這些營養素如果在水中大量積累,造成水的富營養化,使藻類大量繁殖,導致水質惡化。
耗氧污染物
主要來自食品工業、造紙工業、化纖工業排放的廢水及生活污水,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木質素、纖維素等。當水中微生物分解這些有機物時,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中缺氧,並產生硫化氫、氨等氣體,使水質惡化。
重金屬離子
主要來自農葯、醫葯、儀表及各類有色金屬礦山的廢水,如汞、鎘、鉻、鉛、砷等各種重金屬離子毒物,它在水中比較穩定,是污染水體的劇毒物質。
㈡ 工廠里排出的廢水裡含哪些有毒物質
工業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水,包括工藝過程用水、機器設備冷卻水、煙氣洗 滌水、設備和場地清洗水等。
工業廢水造成的污染主要有:有機需氧物質污染,化學毒物污染,無機固體懸 浮物污染,重金屬污染,酸污染,鹼污染,植物營養物質污染,熱污染,病原體污染等 。許多污染物有顏色、臭味或易生泡沫,因此工業廢水常呈現使人厭惡的外觀。 各種工業廢水的污染特徵和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列表如下。
工業廢水按所含的主要污染物性質,通常分為:有機廢水、無機廢水、兼含有 機物和無機物的混合廢水、重金屬廢水、含放射性物質的廢水和僅受熱污染的冷 卻水。按產生廢水的工業部門,可分為造紙廢水、製革廢水、農葯廢水、電鍍廢水等。
工業廢水的特點是水質的水量因生產工藝和生產方式的不同而差別很大。如電力、礦山等部門的廢水主要含 無機污染物 ,而造紙和食 品等工業部門的廢水,有機物含量很高,BOD 5 (五日生化需氧量 )常超過2 000毫克/升,有的達30 000毫克/升。即使同一生產工序,生產過程中水 質也會有很大變化,如氧氣頂吹轉爐煉鋼,同一爐鋼的不同冶煉階段,廢水的pH值 可在4~13之間,懸浮物可在250~25 000毫克/升之間變化。工業廢水的另一特點 是:除間接冷卻水外,都含有多種同原材料有關的物質,而且在廢水中的存在形態 往往各不相同,如氟在玻璃工業廢水和電鍍廢水中一般呈氟化氫或氟離子(F — )形態,而在磷肥廠廢水中是以四氟化硅(SiF 4 )的 形態存在;鎳在廢水中可呈離子態或絡合態。這些特點增加了廢水凈化的困難。
工業廢水的水量取決於用水情況。冶金、造紙、石油化工、電力等工業用水 量大,廢水量也大,如有的煉鋼廠煉1噸鋼出廢水200~250噸。但各工廠的實際外 排廢水量還同水的循環使用率有關。例如循環率高的鋼鐵廠,煉1噸鋼外排廢水量 只有2噸左右。
㈢ 重金屬污染物的污染分類
無機污染物中的氰化物(KCN.NaCN)的毒性是很強的,氰化物以各種形式存在水中,人中毒後,會造成呼吸困難,全身細胞缺氧,導致窒息死亡。氰化物主要來自各種含氰化物的工業廢水,如電鍍廢水、煤氣廠廢水,煉焦煉油廠和有色金屬冶煉廠等的廢水。
最應引起人們注意的重金屬污染物是鉛、汞、鎘。 鎘用途很廣,鎘鹽、鎘蒸燈、顏料、煙霧彈、合金、電鍍、焊葯、標准電池等,都要用到鎘。鎘是一種毒性很大的重金屬,其化合物也大都屬毒性物質。日本富縣的神通川流域出現的「痛痛病」就是鎘環境污染造成的人類健康公害事件之一。由於礦山廢水污染了農田,鎘通過食物鏈進入了人體,慢慢積累在腎臟和骨骼中並引發了中毒。患了「痛痛病」的人,主要症狀為骨質疏鬆。曾有一個患者,打了一個噴嚏,全身數處發生骨折,後來發展為骨質軟化和萎縮。患者疼痛加劇,自下肢開始,再到膝、腰、背等各個關節,最後疼痛遍及全身,「痛痛病」因而得名。預防鎘的危害,主要是不要食用污染地區的農產品,這些工作需要政府部門嚴格的控制和管理。
㈣ 礦山廢水的一些情況
礦山廢水處理無非就是去除懸浮物和重金屬,主要有中和及沉澱,有的需要版加絮凝處理。處理後的廢水最好是權梯級利用,提高其利用率,減少排放量。
設計院,對口的就是中國冶金研究總院了,其次是煤炭研究院。
礦山廢水沒有行業排放標准,就執行綜合排放標准。
㈤ 重金屬污染是指什麼,都有哪些
重金屬指相對密度大於5的金屬(一般指密度大於4.5克/厘米3的金屬),就一般情況而言,造成土壤污染的重金屬主要是指生物毒性顯著的汞、鎘、鉛、鉻以及類金屬砷,還包括具有毒性的重金屬鋅、銅、鈷、鎳、錫、釩等污染物。重金屬的污染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土壤,造成土壤嚴重污染。
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汞約1.5萬噸、銅為340萬噸、鉛為500萬噸、錳為1500萬噸、鎳為100萬噸,造成了各國程度不同的土壤重金屬污染。土壤重金屬污染直接影響到土壤質別、水質狀況、作物生長、農業產量、農產品品質等。由於重金屬不能被生物降解,相反卻能在食物鏈的生物放大作用下,成千百倍地富集,最後進入人體。重金屬在人體內能和蛋白質及酶等發生強烈的相互作用,使他們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體的某些器官中累積,造成慢性中毒,輕者發生怪病(如日本的水俁病、骨痛病等),重者就會死亡。因此重金屬對食品安全性的影響十分重要。從這一點上講,充分認識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長期性、隱匿性、不可逆性以及不能完全被分解或消逝的特點,進行重金屬污染的治理,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廣泛重視的問題。
食品生產中人為不安全因素在20世紀60至70年代,澳大利亞、美國、德國等國家就開始了對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研究。我國對重金屬污染的研究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土壤重金屬的生態效應、臨界含量地帶性分異規律和分區等問題上。大氣中重金屬的沉降、工業廢水的灌溉以及金屬礦山酸性廢水污染,都加重了土壤的重金屬污染。
1.超標的鉛
從2006年8月末開始,甘肅徽縣水陽鄉陸續有八九百人到西安西京醫院進行血鉛檢測,其中373人為兒童。這些兒童中,90%以上血鉛超標,最高者血鉛含量619微克/升,超標數倍(鉛中毒即連續2次靜脈血鉛水平等於或高於200微克/升),被診斷為重度鉛中毒,而成人中血鉛超標也很普遍。當地村民認為,位於水陽鄉新寺村旁的一家鉛錠冶煉廠是「罪魁禍首」。2006年9月12日甘肅省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經過調查組初步監測,造成甘肅省隴南市徽縣水陽鄉334名兒童血鉛超標事故的徽縣有色金屬冶煉有限責任公司周邊400米范圍內土地已經全部被污染。甘肅省環保局聯合調查組已經責成當地政府對遺存污染源進行進一步清理,徹底拆除冶煉生產的其他附屬設施,對拆除的有關設施不得轉移,以免造成新的污染;粗鉛冶煉廢渣屬於危險廢渣,對臨時渣場堆存的廢渣以及廠區內存渣、周圍道路鋪墊渣也要進行清理。
鉛進入人體後,除部分通過糞便、汗液排泄外,其餘在數小時後溶入血液中,阻礙血液的合成,導致人體貧血,出現頭痛、眩暈、乏力、睏倦、便秘和肢體酸痛等;有的口中有金屬味,動脈硬化、消化道潰瘍和眼底出血等症狀也與鉛污染有關。小孩鉛中毒則出現發育遲緩、食慾不振、行走不便和便秘、失眠;若是小學生,還伴有多動、聽覺障礙、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低下等現象。這是因為鉛進入人體後通過血液侵入大腦神經組織,使營養物質和氧氣供應不足,造成腦組織損傷所致,嚴重者可能導致終身殘廢。成年人鉛中毒後經常會出現:疲勞、情緒消沉、心臟衰竭、腹部疼痛、腎虛、高血壓、關節疼痛、生殖障礙、貧血等症狀。孕婦鉛中毒後會出現流產、新生兒體重過輕、死嬰、嬰兒發育不良等嚴重後果。
鉛中毒預防和檢測工作非常重要。可是鉛中毒後的症狀往往非常隱蔽難以被發現,所以目前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血檢。
有效地防止鉛中毒,是當今科學家正在探索、攻克的課題之一。但作為個人,加強防範、進行自我保護是十分重要的。首先不要使用含鉛材料做飲食用具,最好不要用彩釉陶瓷製品盛裝酸性食物和飲料;蔬菜水果食用前要洗凈,能去皮的要去皮;平時多吃檸檬、捲心菜、海藻、海參、草魚、柿子和大蒜等蔬菜、水果,以利於解毒、排鉛。
2.汞中毒
20世紀50年代初,在日本九州島南部熊本縣的一個叫水俁鎮的地方,出現了一些患口齒不清、面部發呆、手腳發抖、精神失常的病人,這些病人經久治不愈,就會全身彎曲,悲慘死去。這個鎮有4萬居民,幾年中先後有1萬人不同程度的患有此種病,其後附近其他地方也發現此類病症。經數年調查研究,於1956年8月由日本熊本國立大學醫學院研究報告證實,這是由於居民長期食用了八代海水俁灣中含有汞的海產品所致,該事件被認為是一起重大的工業災難。
汞也稱水銀,是我們常用的溫度表裡顯示多少度的銀白色金屬,它是一種劇毒的重金屬,具有較強的揮發性。汞對於生物的毒性不僅取決於它的濃度,而且與汞的化學形態以及生物本身的特徵有密切關系。一般認為,汞是通過海洋生物體表(皮膚和鰓)的滲透或攝入含汞的食物進入體內的。汞進入海洋的主要途徑是工業廢水、含汞農葯的流失以及含汞廢氣的沉降。此外,含汞的礦渣和礦漿也是其來源之一。
科學試驗證實,人體血液中汞的安全濃度為1微克/10毫升,當到達5~10微克/10毫升時,就會出現明顯中毒症狀。經計算,如果一個人每天食用200克含汞0.5毫克/千克的魚,人體所攝入的汞量恰好在此安全范圍內。然而,經測定水俁灣的海產品汞的含量高達每千克幾十毫克,已大大超標。此外,人們每天還要搭配其他食品,其中也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汞,這樣全天攝入的總量就更是大大超過安全限度標准了。
汞極易於由環境中的污染物通過各種途徑對食品造成污染,直接影響人們的飲食安全,危害人體的健康。汞是蓄積作用較強的元素,主要在動物體內蓄積。湖泊、沼澤中的水生植物、水產品易蓄積大量的汞。魚是汞的天然濃縮器,魚齡越大,體內蓄積的汞就越多。20世紀50年代後期,農業上使用含汞殺蟎劑以來,汞對土壤、自然水系、大氣的污染日益嚴重。工廠排放含汞的廢水,是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我國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標准規定汞不超過0.001毫克/升。
3.鎘污染
20世紀初期開始,人們發現日本中部地區的富山縣水稻普遍生長不良。1931年又出現了一種怪病,患者大多是婦女,病症表現為腰、手、腳等關節疼痛。病症持續幾年後,患者全身各部位會發生神經痛、骨痛現象,行動困難,甚至呼吸都會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到了患病後期,患者骨骼軟化、萎縮,四肢彎曲,脊柱變形,骨質鬆脆,就連咳嗽都能引起骨折。患者不能進食,疼痛無比,常常大叫「痛死了!」「痛死了!」有的人因無法忍受痛苦而自殺。這種病由此得名為「骨痛病」或「痛痛病」(Itai?Itai Disease)。1946—1960年,日本醫學界從事綜合臨床、病理、流行病學、動物實驗和分析化學的人員經過長期研究後發現,「骨痛病」是由於神通川上游的神岡礦山廢水引起的鎘中毒。據記載,由於工業的發展,富山縣神通川上游的神岡礦山從19世紀80年代成為日本鋁礦、鋅礦的生產基地。神通川流域從1913年開始煉鋅,「骨痛病」正是由於煉鋅廠排放的含鎘廢水污染了周圍的耕地和水源而引起的。
鎘是重金屬,是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人體中的鎘主要是由於被污染的水、食物、空氣通過消化道與呼吸道攝入體內的,大量積蓄就會造成鎘中毒。神岡的礦產企業長期將沒有處理的廢水排放注入神通川,致使高濃度的含鎘廢水污染了水源。用這種含鎘的水澆灌農田,稻秧生長不良,生產出來的稻米成為「鎘米」。「鎘米」和「鎘水」把神通川兩岸的人們帶進了「骨痛病」的陰霾中。1961年,富山縣成立了「富山縣地方特殊病對策委員會」,開始了國家級的調查研究。1967年研究小組發表聯合報告,表明「骨痛病」主要是由於重金屬尤其是鎘中毒引起的。1968年開始,患者及其家屬對金屬礦業公司提出民事訴訟,1971年審判原告勝訴。被告不服上訴,1972年再次判決原告勝訴。
環境中的鎘可通過水生生物的養殖進入食品。作物的根系可吸收土壤中的鎘,鎘污染地區的蔬菜糧食等食物中的鎘含量遠高於無污染地區。鎘在人體積蓄作用,潛伏期可長達10~30年。鎘被人體吸收後,在體內形成鎘硫蛋白,選擇性地蓄積於腎、肝中。其中,腎臟可吸收進入體內近1/3的鎘,是鎘中毒的「靶器官」。其他臟器如脾、胰、甲狀腺和毛發等也有一定量的蓄積。鎘在體內可與含羥基、氨基、硫基的蛋白質分子結合,使許多酶系統受到抑制,從而影響肝、腎器官中酶系統的正常功能。由於鎘損傷腎小管,病者出現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特別是使骨骼的代謝受阻,造成骨質疏鬆、萎縮、變形等一系列症狀。
平時多飲水,多喝淡鹽水,多吃紫菜、海帶,有利於防治鎘中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每人每周接觸的鎘不應超過每千克體重7微克。各國對工業排放「三廢」中的鎘都做出了極為嚴格的規定。應注意呼吸系統或腎臟損害為主的臨床表現和尿鎘測定,以及早診斷和排除鎘中毒,並給予積極的處理。
4.有害的砷
砷污染中毒事件或導致的公害病(慢性砷中毒)已屢見不鮮。如在英國曼徹斯特因啤酒中添加含砷的糖,造成6000人中毒和71人死亡。日本森永奶粉公司,因使用含砷中和劑,引起12100多人中毒,130人因腦麻痹而死亡。典型的慢性砷中毒在日本宮崎縣呂久砷礦附近,因土壤中含砷量高達300~838毫克/千克,致使該地區小學生慢性中毒。日本島根縣谷銅礦山居民也有慢性中毒患者。我國規定居民區大氣砷的日平均濃度為3微克/立方米,飲用水中砷最高容許濃度為0.04毫克/升,地表水包括漁業用水為0.04毫克/升。
作為氮家族的一員,砷是無臭無味的半金屬,自然存在於岩石和土壤中。它可以與其他元素合成有機和無機砷,而後者毒性更強,在水中更常見。含砷廢水、農葯及煙塵都會污染土壤。砷在土壤中累積並由此進入農作物組織中。砷對農作物產生毒害作用最低濃度為3毫克/升,對水生生物的毒性亦很大。砷和砷化物一般可通過水、大氣和食物等途徑進入人體,造成危害。
砷進入人體內被吸收後,破壞了細胞的氧化還原能力,影響細胞正常代謝,引起組織損害和機體障礙,可直接引起中毒死亡。如果將砷作用於人體局部,最初有刺激症狀,久之出現組織壞死。砷對黏膜具有刺激作用,可直接損害毛細血管。經黏膜(包括陰道)或皮膚吸收的砷及化合物,主要沉積在毛發、指甲、骨、肝和腎等器官。常人服入三氧化二砷0.01~0.05克,即可中毒,出現中毒症狀;服入0.06~0.2克,即可致死;在含砷化氫為1毫克/升的空氣中,呼吸5~10分鍾,可發生致命性中毒。世衛組織認為,長期飲用含砷量超過10毫克/升的水可導致砷中毒,這是一種導致皮膚紊亂、壞疽以及腎癌和膀胱癌的慢性病。
由於砷與毛發、指甲皮膚的角化組織有親和力,無論是慢性砷中毒或急性砷中毒,只要其中毒後尚存活一周以上,便可從毛發中發現較多含量的砷。而頭發中的微量元素與人血中的成分比較相似,它能准確地反映出人體內部新陳代謝的狀況。而血液的各種成分都是來自周圍環境以及在此環境中產生的食物。
對於砷中毒者可用二巰基丙磺酸鈉或二巰基丁二酸鈉等解毒葯對症治療。治理砷污染,首先不要將高砷水用來灌溉,其次不要讓在受到砷污染的土壤上種植的植物進入食物鏈。對於已經受到污染的土壤,可以用植物來進行環境修復。
總的來說,控制重金屬對食品的污染首先要從源頭上把關,嚴格控制工業「三廢」和城市生活垃圾對農業環境的污染。其次,加快推行標准化生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關鍵控制技術研究與推廣,加大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標准和規范的實施力度。第三,加強食品安全監督與檢驗,強化質量管理,完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另外,還要加強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加強群眾監督,共同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維護人體健康。
㈥ 礦山環境污染現狀
西南地區不同類型礦產開發過程中,很多礦山沒有建尾礦庫和沉澱池,洗選廠建造也很不規范,大量礦坑水、洗選廠廢水直接排放到附近河流、湖泊,尾礦庫滲漏、翻壩嚴重,廢石土、尾礦及冶煉廢渣直接倒入水庫、溝谷、落水洞,污染問題相當突出。據雲南、四川、貴州、西藏和重慶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的有關資料,各省的污染現狀和污染程度有所不同,現分述如下。
(一)貴州省礦山環境污染
貴州省不同類型礦產開發環境污染相當嚴重。礦山產生的廢水量和廢渣量在西南各省中數量最多。礦山廢水年產出量731268.00×104m3,年排放量637842.00×104m3;礦山廢渣年產出量25107.00×104t,年排放量21869.00×104t,累計堆放量86958.00×104t(表3-2)。廢渣綜合利用率19.49%,廢水綜合利用率5.01%。環境污染相對嚴重的礦山有460座。通過對20座礦山23件水樣的21項組分分析,僅4座礦山的4件水樣基本達標,16座礦山的19件水樣都存在超標組分。這表明大多數礦山對水環境造成了污染。貴州礦山環境污染突出的問題是,部分有毒組分已進入食物鏈,造成人畜汞中毒、鉈中毒、砷中毒,加上氟污染、放射性異常及其輻射等問題,已形成嚴重的地方病。
表3-2 貴州省礦山廢渣、廢水統計
該省礦業開發造成地下水污染面積為4121.83hm2,主要為金礦、磷礦、汞礦、銻礦和硫鐵礦等礦山問題突出。如銅仁汞礦形成的大片采空區,造成地表水滲漏、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且多被污染,致使許多地區人畜飲水困難;務川汞礦1998年8月山洪期間發生洪水翻壩事故,有毒尾礦渣泄漏及有毒有害組分淋濾下滲,造成礦區下游乃至烏江流域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土壤污染;1999年務川汞礦苟家岩尾礦庫滲漏,造成下游烏江流域至長江涪陵沿岸一市五縣地表水體污染,為此停水一個星期,並受到國家環境保護局嚴令治理。由此可見,礦業開發對區域水均衡系統產生了不良影響,給礦山本身及附近村民生產、生活造成極大危害。
(二)雲南省礦山環境污染
雲南省礦山廢水年產出量392241.72×104m3,年排放量360005.07×104m3;礦山廢渣年產出量10393.34×104t,年排放量9780.49×104t,累計堆放量105184.08×104t(表3-3)。綜合利用率:尾礦7.27%,廢石土5.18%,煤矸石30.06%,礦坑水14.14%,洗選礦水0.47%。大量礦山廢渣、廢水的排放,導致雲南省79條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污染程度較嚴重的有金沙江支流絡澤河、小江,珠江支流塊擇河,紅河支流綠汁江、南溫河,瀾滄江支流比江。僅玉溪市和文山州就有26條河流、4座水庫受到污染。
雲南省礦山年排放礦坑水190911.27×104m3,其中廢水處理量僅占年排放量的0.7%,回水利用量也只佔年排放量的14.3%,其餘85%以上的礦坑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附近河流、溪溝、水庫、湖泊或岩溶窪地,造成污染。該省6477個礦山企業僅1000個建有一定規模的洗選廠,其中僅25%左右的洗選廠建有尾礦庫和沉澱池,大部分礦山因未建尾礦庫和沉澱池直接將洗選廢水或冶煉廢水排入附近水體,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嚴重污染。該省已建的544座尾礦庫,僅少量進行過設計,且多數不同程度地存在病害問題,時有庫壩塌陷、滲漏、廢水翻壩、漫壩和潰壩等問題,造成庫區環境污染。
表3-3 雲南省固體廢棄物、礦坑水、洗選水排放統計
(三)四川省礦山環境污染
四川省礦山廢水年產出量58897.15×104m3,年排放量34226.19×104m3(表3-4);礦山廢渣年產出量9039.71×104t,年排放量7314.24×104t,累計堆放量67098.80×104t(表3-5)。
表3-4 四川省礦山廢水統計 單位:104m3
表3-5 四川省礦山廢渣統計 單位:104t
礦山廢水以能源礦產排放量最大,佔四川省總產出量的76%。由於能源礦產多數為小型礦山企業和民營企業,廢水綜合利用率僅佔四川省廢水利用總量的33.8%,金屬礦山廢水產出量占總量的19.2%,但由於金屬礦山國有大、中型企業所佔的比例大,生產工藝較先進,廢水循環利用較好,利用量佔四川省礦山廢水總利用量的55.1%,綜合利用率達到55.7%。其他非金屬礦山如鈣芒硝多為井下爆破落礦,水溶抽取,廢水循環使用,綜合利用率高,為58.32%;建材類非金屬礦山用水較少,但廢水綜合利用率最差,幾乎為零。總體上看,四川省各類礦山廢水綜合利用率為19.61%。
四川省礦山廢渣綜合利用量為800.74×104t,綜合利用率8.85%。其中金屬礦山廢渣排放量最多,占排放總量的62%,但綜合利用率最低,為1.2%。能源礦山年產廢渣量占總量的21.9%,年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12.6%,綜合利用率較高,為31.85%。其他非金屬礦山廢渣年產量占總產量的15.7%,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25.4%,綜合利用率為7.2%。
(四)西藏礦山環境污染
西藏礦山廢水年產出量為63215.34×104m3,年排放量10508.37×104m3,年循環利用量46827.41×104m3(表4-6);礦山廢渣年產出量11126.30×104t,年排放量8684.45×104t,累計堆放量35647.54×104t,年綜合利用量195.52×104t(表3-6,表3-7)。礦山廢渣、廢水排放造成了礦山環境的污染。因西藏地廣人稀,雖有污染,但不嚴重。
表3-6 西藏礦山廢水統計 單位:104m3
表3-7 西藏礦山廢渣統計
(五)重慶市礦山環境污染
重慶市約有1805處礦山存在廢水、廢渣污染問題,其中煤礦山1002處,金屬礦山82處,建材非金屬礦山721處。礦山廢水年產出量15632.70×104m3,年排放量15166.43×104m3;礦山廢渣年產出量2007.97×104t,年排放量1507.97×104t,累計堆存量37277.08×104t。其中以能源礦產的產出量和排放量最多(表3-8,表3-9)。礦山廢水、廢渣大量排放,僅南桐地區12條河流有11條遭到污染。此外,1998年前,每年約有1.6×104t礦渣流入渝北勝天水庫,2×104t礦渣流入渝北工農水庫,造成淤積,庫容量逐年減少,嚴重影響農業灌溉;巫溪寨溝水庫,庫容量70×104m3,其上游幾個小煤窯礦渣全部排入水庫,僅幾年將水庫全部淤滿,工程報廢;奉節草堂煤礦開采廢石向草堂河排放,形成了草堂河泥石流地質災害。
表3-8 重慶礦山廢水統計
表3-9 重慶礦山廢渣統計
㈦ 礦山固體污染物有哪些危害
礦山固體污染物對環境會造成極大的危害,特別是低品位的礦山回廢棄物與尾礦。
礦山固答體污染物經過長時間的風化和侵蝕會產生礦山酸性廢水的排放及有害化學元素的遷移釋放。酸性廢水的排放會造成水體的嚴重污染,還會造成重金屬元素的遷移,使水和土壤中有害元素大量富集,會引起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對人類造成極大的危害。
㈧ 含重金屬的廢水有哪些
重金屬廢水是指礦冶、機械製造、化工、電子、儀表等工業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含重金屬的廢水。重金屬(如含鎘、鎳、汞、鋅等)廢水是對一環境污染最嚴重和對人類危害最大的工業廢水之一,其水質水量與生產工藝有關。
廢水中的重金屬一般不能分解破壞,只能轉移其存在位置和轉變其物化形態。處理方法是首先改革生產工藝,不用或少用毒性大的重金屬。
在生產地點就地處理(如不排出生產車間)常採用化學沉澱法、離子交換法等進行處理,處理後的水中重金屬低於排放標准可以排放或回用。形成新的重金屬濃縮產物盡量回收利用或加以無害化處理。
(8)礦山廢水帶來哪些金屬污染物擴展閱讀
廢水中的重金屬是各種常用方法不能分解破壞的,而只能轉移它們的存在位置和轉變它們的物理和化學形態。例如,經化學沉澱處理後,廢水中的重金屬從溶解的離子狀態轉變成難溶性化合物而沉澱下來,從水中轉移到污泥中;經離子交換處理後,廢水中的金屬離子轉移到離子交換樹脂上。
經再生後又從離子交換樹脂上轉移到再生廢液中。總之,重金屬廢水經處理後形成兩種產物,一是基本上脫除了重金屬的處理水,一是重金屬的濃縮產物。
重金屬濃度低於排放標準的處理水可以排放;如果符合生產工藝用水要求,最好回用。濃縮產物中的重金屬大都有使用價值,應盡量回收利用;沒有回收價值的,要加以無害化處理。
㈨ 簡述礦山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礦山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1)有機污染物。礦山廢水池和尾礦池中植物的腐爛,可能使廢水中回有機成分含量很高答,選礦廠、洗煤廠、分析化驗室排放的廢水中含有酚、甲酚、萘酚等有機物,它們對水生物極為有害。
(2)油類污染物。油類污染物是礦山中較為普遍的污染物,含油廢水浸入孔隙內形成油膜,產生堵塞作用,破壞土壤結構,不利於植物的生長,甚至使農作物枯死。水面存在的油膜阻礙大氣中的氧向水體轉移,致使水體得不到氧,使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3)酸鹼的污染。酸鹼污染是水體污染中存在的普遍現象,酸鹼廢水排入水體後,使水體pH值發生變化,抑制細菌和微生物的生長,妨礙水體自凈還可腐蝕船舶和水工建築物,破壞正常的生態循環。
4)氧化物。氧化物有劇毒,一般人只要誤服0.1g左右的氰化鈉或氰化鉀就會死亡。敏感的人甚至0.06g就可致死。當水中CN-含量達0.3~0.5mg/L時,便可使魚致死。
天#貓美國進口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㈩ 廢水中污染物的種類主要有哪些
廢水中污染物抄的種類和含襲量大小是決定採用那種處理工藝的關鍵指標。按照存在的形態,廢水中的污染物可分為漂浮物、懸浮固體、膠體、低分子有機物、無機離子、溶解性氣體、微生物等。按照危害特徵,廢水中的污染物可以分為漂浮物、懸浮固體、石油類、耗氧有機物、難降解有機物、植物營養物質、重金屬、酸鹼、放射性污染物、病原體、熱污染等。另外,將一些水質指標歸類,污染物種類也可以按如下分類。(1) 固體污染物 包括懸浮物、膠體狀雜質、溶解性雜質等。(2) 需氧污染物 包括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總需氧量、總有機碳等。(3) 油類污染物 包括石油類和動植物油。(4) 有毒污染物 包括無機化學毒物、有機化學毒物、放射性毒物等。(5) 生物污染物 主要指廢水中的治病性微生物,包括致病細菌、病蟲卵和病毒等。(6) 酸鹼污染物 酸主要來源於礦山排水、工業廢水及酸雨等;鹼主要來自鹼法造紙、化學纖維製造、制鹼、製革等工業廢水。(7) 營養性污染物 包括氮、磷、鉀、銨鹽等。(8) 感官性污染物 指廢水中能引起異色渾濁、泡沫、惡臭等現象的物質、如印染廢水等。(9) 熱污染 含熱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