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你對水污染提幾點建議
使用環保材料啦,提高人們素質啦,治理河水,對工廠進行監督,學專生工人進行環保教育啦屬, 強化對飲用水源取水口的保護啦。加大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治理力度啦,
加強公民的環保意識,實現廢水資源化利用啦,
加強企業與城市污水排放標准管理,興建污水處理場,清理和保護好河道衛生等等
② 近幾年國家加大了對污水治理的力度,請你提出防止水污染的合理化建議.(至少三點
水污染的途徑有:工業、生活廢水的任意排放,農葯、化肥的過量使用,所以防內止水體的污染容的方法是:「工業三廢」經處理後再排放;生活污水應先集中處理後排放;農業上要合理施用農葯、化肥.
故答案為:「工業三廢」經處理後再排放;生活污水應先集中處理後排放;農業上要合理施用農葯、化肥.
③ 保護環境的建議 3條
保護環境的建議:
1、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2、人人關心環境質量,人人參與環境保護。
3、愛祖國,護綠化,保清潔,愛家園。
(3)加大污水垃圾處理力度提案擴展閱讀:
保護環境的主要內容:
1、防止污染
防止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化學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雜訊、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
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雜訊,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破壞
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
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
3、自然保護
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
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④ 關於污水處理的建議
採用針對性強的方法處理主要污染物,對污染物的去向考慮周詳,避免二次污染。運用容易獲取的資源,降低成本。祝好運:)
⑤ 有關治理水污染的建議
1. 強化對飲用水源取水抄口的保護
有關部門要劃定水源區,在區內設置告示牌並加強取水口的綠化工作。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檢查。從根本杜絕污染,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2. 加大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治理力度
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對於改善我市水環境狀況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廢水排放量正在不斷地增加,而城市污水處理廠卻沒有相應地增加,這必然會導致水環境質量的下降。因此建設更多的污水處理廠是迫在眉睫的事。
3. 加強公民的環保意識
改善環境不僅要對其進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過各方面的宣傳來增強居民的環保意識。居民的環保意識增強了。破壞環境的行為就自然減少了。
4. 實現廢水資源化利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的廢水排放量還要增加,如果只重視末端治理,很難達到改善目前水污染狀況目的,所以我們要實現廢水資源化利用。
家用水的凈化
過濾——沉澱(明礬)——用木炭除異味——消毒
在自來水管傳遞過程中有可能出現二次污染,所以飲用時要煮沸殺菌
而且還要用干凈的杯子
⑥ 污水處理公司發展建議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污水處理及其再生行業企業個數達到了213個,資產總計844.13億元,較2011年增長了11.43%,銷售收入為236.64億元,較2011年增長了16.16%,擴張速度較快。
但是我國當前污水處理費還處於較低的水平,在我國36個大中城市中還有14個城市的污水處理費低於0.8元/噸,未能達到國家規定的上漲幅度,雖然當前我國污水處理及其再生行業的毛利率較高,2012年華東地區和西北地區的毛利率超過了100%,但是由於污水處理費的工業事業特徵,其市場調節能力較差,2012年我國污水處理及其再生行業七個地區有四個毛利率在下降,而且華東、華中地區連續兩年處於下降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企業投資這個行業的積極性。
前瞻產業研究院污水處理及其再生行業小組認為,從我國污水日處理能力和污水排放總量對比來看,我國污水處理能力尚不能滿足需處理的污水量,加上污水處理行業存在產能利用率低的問題,每年都有大量的沒有得到處理的污水流入水體中污染水環境,行業需求大於供應。
受到經濟回暖,國家政策推動以及環保行業熱度增長等有利因素作用,污水處理行業整體生產經營狀況較好,基於多項政策的利好作用具有持續性,加之隨著工業的持續增長,污水處理的行業需求將穩定增加,預計2013年污水處理行業的財務運行仍將保持較好水平。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中國環保投資將達3.1萬億,較「十一五」期間1.54萬億的投資額上升121%。「十二五」期間,隨著環境稅費改革,市場化和特許經營制度完善,稅費優惠政策落實和處理費用徵用水平提高,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運行服務市場將迅速發展,環境咨詢、環境設計、環境貿易等服務領域也將進一步擴大,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總體來說,我國污水處理行業前景比較良好,行業增長空間很大。
⑦ 關於垃圾處理的建議書400字
設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建設包括場內工程和場外工程兩部分
場內工程包括綜合管理區、填埋區、污水處理區三部分
綜合管理區包括:辦公用房、附屬用房、地磅房、門衛、深井潛水泵、洗車台、消防水池等
填埋區包括:填埋作業、防滲系統、填埋氣導排系統、環境監測系統、集水井、排水溝、填埋場的封場方案和利用途徑,對所涉及的設施進行選型。
污水處理區包括:污水處理間、滲濾液調節池及其它構築物。
⑧ 「提高城鎮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城市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 )」。
85%和80%。
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推進火電、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行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強化脫硫脫硝設施穩定運行,加大機動車尾氣治理力度。深化顆粒物污染防治。加強惡臭污染物治理。建立健全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控制區域復合型大氣污染。
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准以上的比例達到80%。有效控制城市雜訊污染。提高城鎮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城市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85%和80%。
(8)加大污水垃圾處理力度提案擴展閱讀:
措施:
1、實行嚴格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制度
提高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加強造紙、印染、化工、製革、規模化畜禽養殖等行業污染治理,繼續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加強重點湖庫及河流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加大重點跨界河流環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
2、要堅持先地下、後地上
優先加強供水、供氣、供熱、電力、通信、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防災避險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老舊基礎設施改造。保障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供給,提高設施水平和服務質量,滿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⑨ 如何加強排水管網管理 政協提案
加強城市排水管網建設,著力完善雨污分流系統,實現污水深度處理與中水回用,保障城市安全運行。結合我縣現有的排水體系,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要進一步加強領導,強化分工與協作,明確主體責任,將城區排水管網建設納入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把此項工作作為一項民生工程抓實抓好。在進行縣城基礎設施建設時,應充分重視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建立專門的排澇設施管理機構。要超前謀劃高標准建設城區排水管網系統,確保城市安全運行。
(二)科學規劃,分步實施。要依據《城鄉規劃法》盡快系統制定縣城排水工程專項規劃,加大城區排水管網建設。一要對排污干管滲漏情況進行排查和處理,清理干管淤泥,排查滲漏點採取修補措施。二要採取有效措施將直排的污水導排至污水管網,將老居民區的直排污水引入污水支管,從而真正發揮新建污水管網的作用,擴大污水收集范圍。三要切實搞好分期治理。對縣城排水設施的建設和改造應嚴格以縣城排水規劃為指導,分不同區域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建設和改造。對老城區排水管網應以棚戶區改造及道路改造為契機,盡可能實現雨污分流。對縣城新建區域要以高標准、高起點為原則,實現規劃和建設一步到位,形成較為科學和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統。
(三)理順機制,加強管理。有關部門要通力合作,嚴格按照規劃實施,定期檢查驗收,實行目標管理。要及時制定相關辦法。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借鑒其他城市的先進經驗,結合我縣實際,及時制定《城市排水許可管理辦法》,加強排水監管。要進一步理順排水管理體制,設立排水專職管理機構,由縣規劃建設部門牽頭,環保、水務、城管等相關職能部門協同配合,從排水排污的產業政策到規劃、運營,以及污水處理廠的運行都要進行嚴格監管。
(四)增加投入,強化保障。一要強化政府在排水管網工程建設中的主導作用。要進一步加大對排水管網工程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開展,發揮效益。二要加大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及城市排水溝(管)清理專項資金投入。在向上爭取資金時應加大對污水管網方面的爭取力度。三要積極創新投融資體制。可組建排水工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投融資主體,採取市場化運作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排水管網建設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
(五)引進「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以城市建築、小區、道路、綠地與廣場等建設為載體,道路、廣場可以採用新型建材進行透水鋪裝,優先利用植草溝、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排水,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雨水的直排量,減輕排水系統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