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池施工方案及施工組織設計
分數太低回答的人恐怕不會太多
一、工程概況
污水處理南站1000立方米污清水池是xxxxxxx公司xx區配套設施工程,我方承包清水池的土建工程。
污水池長為21.7m,寬為14.3m,基礎為筏板基礎。本工程以絕對標高24.8m作為設計相對標高±0.000,基礎底標高相對標高為-3.65m。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基礎墊層砼強度等級為C10,厚為100mm,每邊寬出基礎底邊100。池體砼強度等級為C25.S6。
二、 鋼筋工程
1、施工部署
1) 施工順序
根據圖紙下料——綁扎基礎及柱鋼筋——綁扎牆壁鋼筋——綁扎頂板鋼筋
2) 勞動力安排
根據本工程特點安排鋼筋加工10人,鋼筋運輸4人,鋼筋安裝15人
2、施工准備
1) 技術准備
1.1與該工程相關的技術、施工人員配備齊全
1.2熟悉圖紙,審查圖紙與說明內容是否符合以及各組成部分是否發生矛盾和錯誤,建築圖與結構圖上的尺寸、標高等方面是否一致
1.3掌握該項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術要求
2) 現場准備
2.1標高點根據現場引測的±0.000測定標高。
2.2鋼筋加工的一些機具設備根據施工平面圖和有關規定提前進場
2.3根據圖紙的要求提前將各種型號的鋼筋進入場地,並安規定抽樣送檢
2.4做好雨季施工的各種措施
3、 施工方法
1、鋼筋加工
1.1、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鋼筋的表面應清潔、無損傷、油漬、漆污和鐵銹等,若有,在使用前必須清除干凈,帶顆粒狀老銹的鋼筋不得使用。
1.2、鋼筋除銹採用鋼筋調直機在鋼筋調直過程中除銹。
1.3、鋼筋必須平直,無局部曲折,必須經調直之後才能使用和加工。
1.4、鋼筋的彎鉤或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
1)Ⅰ級鋼筋末端均應作180度彎鉤,其圓弧彎曲半徑不小於鋼筋直徑的2.5倍,平直部分長度不小於鋼筋直徑的3倍。
2)Ⅱ級鋼筋末端作90度或135度彎鉤時,Ⅱ級鋼筋的彎曲半徑D不小於鋼筋直徑的4倍,平直部分長度按設計(03—101圖集)要求確定。
3)彎起鋼筋中間部分彎折處的彎曲半徑D不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
4)箍筋的末端作135度彎鉤,其彎鉤的彎曲直徑大於受力鋼筋的直徑,且不小於箍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平直長度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d。
5)當機械斷料時,嚴格按配料單長度進行斷料,保證斷料正確,鋼筋和切斷機刀口要成垂線,並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確保安全。在切割斷料過程中,如發現鋼筋有劈裂,縮頭或嚴重的彎頭,必須切除。
6)本工程鋼筋彎曲時,為保證加工質量,要求φ10以下加工時按配料單尺寸在工作台上釘上釘子作為尺寸(彎曲點)的標志。
7)彎曲粗鋼筋及形狀較復雜的鋼筋時,必須在鋼筋彎曲前,根據配料單上標明的尺寸,用粉筆畫出彎曲點位置,必要時在工作台上畫出實樣,用釘子在工作台控制鋼筋的彎折點。劃線釘點時,應根據不同的彎曲角度扣除彎曲調整值(見附表一)
鋼筋彎曲調整值一覽表
鋼筋彎曲
角度 30° 45° 60° 90° 135°
鋼筋彎曲
調整值 0.35d 0.5d 0.85d 2.0d 2.5d
8)當第一根鋼筋彎曲成型後,應與配料單上標明的形狀尺寸進行復核,符合要求後再成批的加工。成型鋼筋要求形狀正確,平面上沒有凹曲現象,彎曲點不得有裂紋。
9)圓鋼採用調直機調直後,對鋼筋有局部彎曲的可採用扳子調直。
10)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
鋼筋加工允許偏差值一覽表
項 目 允許偏差
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 ±10
彎起鋼筋的彎曲位置 ±20
箍筋的內凈尺寸 ±5
2、鋼筋的安裝
1、柱鋼筋的安裝
1.1按照給出的柱子的位置線(進入高空先搭設腳手架)綁扎柱插筋並控制好其間距
1.2套上柱箍筋,按照圖紙上給出的間距計算好所需的箍筋數量,箍筋的接頭應交錯分布在四角縱向鋼筋上,柱角筋與箍筋間用雙扣交錯綁扎,綁扣相互間成八字形,箍筋與主筋要垂直
1.3柱筋的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2、板鋼筋安裝
1)工藝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畫線→綁板受力鋼筋→綁負彎距鋼筋及角筋
2)清理模板上的雜物,用粉筆在模板上面畫好主筋分布筋的間距,按畫好的間距先放受力鋼筋,後放分布筋。
3)反扣綁紮成八字形,綁扎時第一根鋼筋距梁邊50mm,最後一根距梁邊超過50mm時可多綁扎一根鋼筋;
4)綁扎有負筋的雙層鋼筋網間加Ф8間距1個/㎡的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
5)放置時,短跨主筋放在長跨主筋的下面,鋼筋在梁中的錨固長度不小於10d;
4、質量標准
1、主控項目
1.1鋼筋安裝時,鋼筋的品種、級別、數量和規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建材標准要求;
1.2鋼筋的焊接接頭的類型和質量符合現行《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96)的要求;
1.3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符合設計要求;
1.4當發現鋼筋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時,應對該批鋼筋進行化學成分檢驗或其他專項檢驗。
2、一般項目
2.1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
2.2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2.3缺扣、鬆口的數量不超過扣數的10%,且不應集中;
2.4鋼筋綁扎准確、到位,綁扎接頭應符合現行規范要求。
鋼筋安裝允許偏差詳見下表:
項 目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
綁扎鋼筋網 長、寬 ±10 尺量檢查
網眼尺寸 ±20 尺量檢查三檔取大值
綁扎鋼筋骨架 長 ±10 尺量檢查
寬、高 ±5 尺量檢查
受力鋼筋 間距 ±10 尺量檢查
排距 ±5 尺量檢查
保護層厚度 基礎 ±10 尺量檢查
柱、梁 ±5 尺量檢查
板、牆 ±3 尺量檢查
綁扎箍筋、橫向鋼筋間距 ±20 尺量檢查三檔取大值
鋼筋彎起點位置 20 尺量檢查
預埋件 中心線位置 5 尺量檢查
水平高差 +3、0 尺量檢查
5、文明施工與環保措施
1、質量保證措施
1.1應嚴格按國家有關規范、規定和設計要求施工。實行全面的質量管理,執行誰施工誰負責,對施工過程嚴格把關,明確責任分工。
1.2執行三級質量管理體系,確保施工時刻處於受控狀態。
1.3及時、准確、詳細的做好各項施工原始記錄,以便及時發現問題,隨時調整施工方案。
1.4參與施工人員應嚴格按ISO-9002標准、公司質量控製程序文件規定的標准,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控制,施工人員嚴格按施工方案和作業指導書的要求進行操作。
2、安全施工技術措施
2.1 本工程項目經理將對整個工程的安全負全面領導責任,各級技術人員、職能部門和生產工人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安全工作負起相應的責任。
2.2 對施工人員加強安全施工教育,定期進行安全檢查。
2.3 進入施工現場一定要佩帶好安全帽,並接受入場教育。
2.4施工中各專業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2.5項目管理人員要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遵章守紀的法制教育,做好施工前的安全交底,任何人均不得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並服從安全部門人員的管理。
2.6施工期間,安全員全面負責安全監督工作,發現不安全因素,隨時排除,並採取有效預防措施。
2.7未及事項均應按有關操作規程執行。
3、文明及成品保護措施
3.1工人操作地點和周圍必須清潔整齊,做到活完腳下清,工完腳下清。
3.2 加強機械設備的保養和維修,遵守機械安全操作規程,做好安全防護措施,保證機械正常運轉;經常保持機身及周圍環境的清潔。
3.3 施工所用的各種材料和工具,應根據施工進度及現場條件有計劃的安排進場。
3.4鋼筋綁扎完畢,不準任意在上行走;
3.5加工好的成型鋼筋,在現場應按型號、規格鋪墊木整齊堆放,防止壓彎變形;周圍作好排水溝,避免鋼筋陷入泥土中;底板鋼筋綁紮好後,支撐與馬凳要綁扎牢固,避免其他工種作業時踩踏變形;
3.6綁扎牆鋼筋時應搭設臨時腳手架,不得蹬踩鋼筋作業;
3.7在運輸和安裝鋼筋時,應輕裝輕卸,不得隨意拋擲和碰撞;
3.8板鋼筋綁扎完,在板上搭設架空木板做臨時通道,避免人員上下踩踏鋼筋;
3.9混凝土澆築時,搭設行人及作業通道,不準在鋼筋上進行混凝土施工。
3.10鋼筋綁扎完,做到活完場清,將剩餘鐵線、鋼筋及時收攏成堆。
二、模板工程
1. 編制依據
1、清水池施工圖
2、混凝土結構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2002
3、《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2、勞動力布署
模板安裝需每天投入勞動力量20人。
3、模板製作:
模型統一按圖在加工場地統一加工製作或者配製,製作好後標記模板位置、型號尺寸和數量。
1.模板安裝
施工順序:
放線→支筏板基礎及獨立柱基礎模板和牆壁吊模→安裝柱模→安裝牆壁模不板→安裝板底模
(1)放線:
模板安裝前,根據測量標記在墊層、基礎上和板面上彈出的標高、中心線和模板安裝控制內邊線,並按滿堂架設計要求定出安模架立桿位置線。
(2)搭設支模架:
滿堂腳手架搭設間距立桿為@800×800,不能大於1000mm設置。水平桿第一道設置距地300㎜高,第二、三道橫桿間距1500mm設置,縱橫桿與剪刀撐必須扣件擰緊。
(3)安裝牆壁模板
主體模板用木模板,採用50×100的木方子、鋼管和直徑10㎜的對拉螺栓進行加固。木方立著背於模板表面,間距為200㎜,對拉螺栓的橫向、豎向間距均為500㎜,螺栓中間加焊止水環和鋼筋頂托,以防漏水和混凝土澆築時截面變小,鋼管橫向背於木方子上,間距同螺栓的間距。再用鋼管斜撐於土壁上下、左右間距為1500㎜。
(3)安裝板底模:
支架必須穩固、不下沉。按設計要求間距搭設滿堂腳手架立桿。支模架搭設時應拉通線控制高度及垂直度,並抄平檢查。
板模應從四周向中間鋪設,板模板應與支承的鋼管龍骨、牆壁內模連接,用鐵釘連接牢。板模蓋牆壁內模,模板板縫採用膠帶粘貼,然後經檢查合格後塗刷脫模劑。
板上的預埋件和預留洞,先彈出位置線在模板上保證位置准確後預埋,用鋼管或其它方法固定。
板底模安裝好後,應復核模板面標高和板面平整度、拼縫、預埋件和預留洞的准確性,進一步核柱位置。
(4)安裝柱節點模:
板模板與柱模及板模接頭處的空隙均用木膠板拼縫嚴密並粘膠帶防止漏漿,並加固牢固;檢查其平整度是否與大面相同及垂直。
4. 柱模安裝
(1).嚴格按柱模圖進行拼模安裝。
(2).放出柱邊線及500附線,校正綁扎柱筋及安裝墊塊,高標號砂漿沿柱周邊做埂子以保證柱模的方正。
(3).柱模安裝校正、加固。安裝柱模時,採取模型一次性安裝到位。
(4).柱模的加固體系採用鋼管,橫間距為500,四面鋼管加固,根部適當加密,防止漲模。
(5).柱模內在打灰前必須清掃干凈。
5. 模板安裝的自檢
模板支好後,首先要進行自檢,填自檢自評表,再上報項目部及甲方公司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做好交接手續,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㈡ 誰可以發一份糖廠污水處理施工組織設計給我啊 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急用,謝謝 啊
北京某污水處理廠配套污水管線施工組織設計
污水處理提標改造施工安全組織設計
污水處理廠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污水處理站機電設備及工藝管道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污水處理廠土建重點部位施工方案
城區污水處理施工組織設計
這些方案在 魯文建築服務網 裡面有,裡面還有很多,行的話自己去那下載吧
㈢ 污水處理廠各項施工方案 高分懸賞
你看看這個是個可以,在網路文庫里找到的,是個水廠的施工組織
希望回能對你有個答參照
模板安裝、鋼筋、混凝土的施工方案等等,你都可以直接到裡面搜索一下,都會有的
這是鏈接:http://wenku..com/view/870819160b4e767f5acfce40.html
㈣ 市政管網工程含有污水處理站及化糞池,施工組織設計里要體現處理站的方案嗎
要較詳細地敘述如何組織勞動力、機械、材料去好、快、省、安全的完成圖紙要求的污水處理站及化糞池和管道等等實物,而不是要體現污水如何處理、運轉的方案。
㈤ 如何設計污水處理方案
一、設計的認識
1、關於設計的價值
在很多人看來,水處理工程比較容易,大部分項目看看就大概知道怎麼回事了,稍微多花點心思還可以弄出來一些「創新」。這么多年下來,各種專有技術的名詞層出不窮,而其實際的內容往往大同小異,各種各樣的環保公司也前仆後繼。在這種模仿和復制的過程中,佼佼者在慢慢積累經驗和教訓,也有很多人在其中跌倒而茫然不知方向。行業有句話是「好的項目經理都是拿錢砸出來的」,同時要明白的是,在不尊重客觀規律的情況下,拿錢也砸不出好的項目經理。對於一個項目,工程的設計是項目控制的主線,往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復雜項目中,設計的好壞基本決定著項目的成敗。
設計向來不是簡單的參考和細化的過程,而是一個很活潑的東西。每個項目都有著不同的外部條件,從水質水量的分析到區域的差異性,還有用戶的使用習慣與投入產出預期。這些都需要進行充分的分析與溝通,並通過系統的專業化手段來進行協調,讓工程經濟高效地建設完成並達到預定的工藝目的。
在某種程度上設計是一個創作行為,具有其核心的價值。有價值的設計應該具備以下特點:
1)很好地理解了工程的工藝目的,充分保證了工程本身的功能。
2)考慮了不同的用戶習慣及外部環境的建築美學等,工程各方面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3)工程設計與工程建設配合密切,節約了項目組織成本。
2、設計與畫圖的區別
設計和畫圖有著本質的區別。
一般而言,設計指的是對一個完整的系統負責,包括了項目的基礎設計條件的確認、設計過程中各種要素的權衡和選擇,還包括了圖紙設計和配合項目實施等。在實際設計的工作中,為了保證設計的正確性和合理性,前期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用於項目基本資料的收集和確認,比如現場考察及與業主溝通確認等,在設計過程中要進行各種方案的討論與比選,還有各種因為外部條件發生變化產生的反復,有些項目還需要開展現場試驗等工作。以上工作都需基於扎實的專業基礎,結合項目實際情況進行綜合性的判斷,在條件不充分時還需要進行適當的預判,綜合素質要求高。
畫圖是設計的一部分,是設計人員應該具備的基本功。在具體的畫圖的工作中,工藝路線及總體方案已經確定,主要是總圖及各單體的細化設計工作,細致性和重復性的勞動較多。畫圖首先應充分理解設計意圖,才能在細化設計中少走彎路,高質量、快速地完成畫圖任務。
3、設計需要熟悉和掌握的基本知識
設計需要有良好的各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基礎,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廢水處理基本理論
工藝設計首先需要掌握相關基本理論,包括了廢水的組分與特性、污染物的去除機理,還需要具備基本的水力計算基礎知識。
工程設計最終是為工藝目的服務的,只有基於基本理論出發,設計才是有根的設計。
2)國家標准、規范與手冊
國家標准和規范為了規范工程建設而頒布的,具有強制性,在設計中需遵守。
設計手冊是為了方便開展設計工作而編制的,手冊較為全面地涵蓋了設計中的各個方法,是重要的參考資料。設計人員要熟悉並合理地加以利用。
3)常規單元的設計
設計都是針對具體的項目及組成項目的各個工藝單元而言,需要對工藝單元的設計要素有著充分的了解,才能開展工藝設計工作。
4)工程制圖基礎
工程設計是通過圖紙語言來闡述的,了解基本的投影理論、國家基本的制圖規定、圖紙的構成和深度要求等,可以讓圖紙設計有一個規范的開始。
AutoCAD軟體是通用的繪圖軟體,需要掌握基本的繪圖技巧。
5)設備、儀表與管道等知識
設備、儀表與管道等都是工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需要掌握相關知識,熟悉其規格參數及使用條件才能進行合理的選型和設計,使工程建設符合設計需求。
6)輔助專業常規知識
工藝設計人員還需要了解建築結構、電氣自控等輔助專業的常規知識,在專業配合方面才能順利對接。
4、不同階段能力的需求
對於設計人員而言,開始設計工作的切入點各有不同,但無論做那種工作,要想快速成長,需要時刻注意熟悉和掌握各種基本技能。
5、關於設計的周期
好的設計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在每個環節都進行仔細地考慮和權衡,並落實到文字和圖紙上。同時還涉及到各方的配合與協調,需要合理的反饋和決策時間,綜合下來形成了設計周期。
成熟的有豐富積累的設計團隊效率會高很多,設計周期也會短。要有更短的設計周期,除了執行能力外,考驗的是設計團隊的綜合判斷能力,特別是在條件不成熟時的預判能力,能快速在紛繁的需求中抓住項目的主線,協調解決關鍵問題,並指導項目的實施。
二、開始參與設計
對於新手而言,開始參與設計工作時,往往從一些簡單的事情做起:
1、項目現場實施配合
項目現場的實施配合是設計人員應該有的經歷,在協助解決現場施工和圖紙的相關問題的同時,可以幫助深入理解施工圖的構成,鍛煉將圖紙和實際工程聯系起來的能力。對於一個成熟的設計工程師而言,豐富現場經驗的積累是必不可少的。
2、簡單工藝單體的圖紙設計
從簡單的比較容易理解的圖紙繪制,開始接觸設計工作,比如集水池、泵房等。在總體工作量不大的情況下,能了解和熟悉設計的過程和要點,圖紙的繪制技巧,各專業之間的配合等等。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更多資料在易凈水網(www.ep360.cn。)對圖紙設計工作形成整體的認識。制圖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不抄圖:提高設計效率的有效途徑是參考外部圖紙,但同時設計中最容易犯的錯誤的是簡單的抄圖。其中最大的區別在於,參考圖紙是以基本理論和設計規范作為依據,在設計中借鑒其他的設計成果。抄圖僅僅是在其他人的成果上改圖,不考慮設計的適用性,容易導致設計與項目實際需求不符,出現設計錯誤。
2)充分理解單元工藝功能:單元的工藝功能是根本,在設計經常由於外部條件變化需要適當做一些調整。只有充分理解了工藝功能,調整時才有靈活性,而且不影響工藝目的。
3)謹慎面對設備安裝檢修需求:設備廠家一般會提供安裝圖紙,而設備廠家往往提供的是通用圖,或其他類似項目的圖紙,不一定完全匹配本項目的需求。設計中需要充分理解設備的安裝檢修條件,結合項目的實際外部條件和需求再進行針對性的設計考慮,才能保證設計的合理性。
3、方案製作的參與
在工藝路線及設計參數都比較明確的情況下,以規范和手冊為基本依據,進行設計計算的校核、設備選型等工作,配合完善方案。簡單的文字工作比較容易參與,同時可以熟悉基本的設計計算、設備選型等技能。
設計經驗的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想在設計能力的台階上走得更高,尤其需要注意基本能力的積累。
三、設計經驗的成長
1、良好的心態
做好長期的打算。廢水處理工程涉及范圍廣,知識面要求全,項目建設周期一般較長,成熟的設計師都需要有大量的項目經驗,並經過完整項目的歷練,一般至少需要3~5年以上時間。而且在工作中,大量的時間實際上是處理非常瑣碎的事情,包括各種反復,但這些工作很多時候都是必要的,任何忽略可能帶來一些不好的後果。設計工作需要有良好的心態,一方面瑣碎的工作可以熟能生巧,另一方面,過程當中的各種錯誤和反復實際上也是設計能力提升的過程。
2、尋根問底的習慣
設計工作中盡量弄清楚各種設計考慮的原始出發點,工藝參數一般都能還原到理論依據,附屬的設計一般和經濟性、安裝檢修條件及運行方便性有關。有了尋根問底的習慣,設計才能建立在一個堅實的基礎上。
3、工作的技巧
任務開始前,要充分理解任務的核心需求,首先滿足完成基本任務,再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適當發揮。工作首先應服從總體的安排,才能提高整體效率,設計當中的理解、溝通和協調技巧非常重要,是設計能力的重要組成。
4、設計能力的沉澱
平時多積累問題,通過設計項目的參與、現場的考察等積累相關經驗,多主動參與討論,將各種經驗轉化成自己的設計能力的沉澱。有了設計能力的沉澱,才能與項目結合,形成自己對於設計的獨立見解,才能真正具備獨立承擔項目的能力。
你也可以到易凈水網資料庫上看看,上面有很多污水處理設計方案案例可以借鑒。
㈥ 求水處理設備安裝的施工組織方案
鄭州永盛凈化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致力於水處理技術、設備的開發、回生產、銷售的企答業,單位憑借著科技發展的優勢,引進世界最先進的水處理技術,集合一批專業從事各種水處理項目的設計與相關設備的製造、安裝、調試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員
。專業為您生產、加工各種型號凈化水處理設備,純凈水設備,礦泉水設備,鍋爐/空調循環軟化水設備,食品、飲料廠全套設備,瓶/桶裝水全自動灌裝設備,水廠QS認證全套化驗室設備,空氣凈化無菌灌裝車間,以及各種水處理配件、耗材、葯劑。常年免費提供系統設計方案,提供技術培訓。解決各種水處理疑難問題,承接設備維修護理,升級改造。是您理想的一站式采購中心。
㈦ 污水處理工程
污水處理是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並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是指用各種方法將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的工程項目。
常用工藝
處理生活污水的工藝有厭氧濾池,射流曝氣,接觸氧化,氧化塘,潛流人工濕地等工藝。
厭氧濾池工藝 這種工藝的原理是將厭氧微生物大量固定在濾池的填料上,利用厭氧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將有機物分解為甲烷、二氧化碳等氣體,達到凈化作用。
折疊厭氧濾池工藝
此種工藝無需電力,適用於供電困難的地區。
工藝處理能力預測為COD和BOD去除率約為50~70%,SS去除率約為50~80%,氨氮去除率約為20~50%。
SBR工藝 SBR是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簡稱,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又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與傳統污水處理工藝不同,SBR技術採用時間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間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穩定生化反應替代穩態生化反應,靜置理想沉澱替代傳統的動態沉澱。它的主要特徵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SBR技術的核心是SBR反應池,該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於一池,無污泥迴流系統。SBR工藝具有流程簡單,運行方式靈活多變,可形成多種工藝路線,空間上完全混合,時間上理想推流,耐沖擊,凈化效率高,出水水質好和防止污泥膨脹等顯著特點。而強化生物吸附作用等,則是它更為重要的優點。因此,受到廢水生物處理技術領域的重視,並有了較大的發展和較廣泛的應用。SBR處理垃圾滲濾液有成功實例。
折疊SBR工藝
接觸氧化工藝 接觸氧化工藝又稱"淹沒式生物濾池"、"接觸曝氣法"、"固著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種於20世紀70年代初開創的污水處理技術,其技術實質是在生物反應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並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在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
折疊接觸氧化工藝
生物接觸氧化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的特點,池內的生物固體濃度(5~10g/l)高於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濾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可達2.0~3.0kgBOD5/m3.d),另外接觸氧化工藝不需要污泥迴流,無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較活性污泥法簡單,對水量水質的波動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是一種典型的好氧處理手段,具有曝氣量大,處理程度高,自動化控制的優點。
該工藝處理能力預測為COD和BOD去除率約為80~95%,SS去除率約為70~90%,氨氮去除率約為80~90%。
氧化塘工藝 氧化塘是一種利用天然凈化能力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構築物的總稱。其凈化過程與自然水體的自凈過程過程相似。通常是將土地進行適當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並設置圍堤和防滲層,依靠塘內生長的微生物來處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穩定塘污水處理系統具有基建投資和運轉費用低、維護和維修簡單、便於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和病原體、無需污泥處理等優點,在我國,特別是在缺水乾旱的地區,是實施污水的資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所以穩定塘處理污水成為我國著力推廣的一項新技術。
折疊氧化塘工藝
潛流人工濕地 人工濕地系統是在一定長寬比及底面坡度的窪地中,填充一定的填料(如土壤、礫石等)形成填料床,在床表面種植具有處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強、生長周期長、美觀及具有經濟價值的水生植物(如蘆葦等)而構成的一個獨特的動植物生態系統。
折疊潛流人工濕地
生長在人工濕地的植物通過根系把廢水中的營養物質吸收到體內,在光合作用下把該類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部分。水中的大部分氮磷等富營養化物質被轉移到植物體內,使污水資源轉化為植物體內的有用資源。水中的大量微小懸浮物流經生態模塊時,被模塊中的"土壤"攔截,從而污水得到凈化。該處理單元處理效果預測如下:COD和BOD去除率約為50~80%,SS去除率約為70~80%,氨氮去除率約為50~70%。
1990年以來,全球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以年均6%的速度增長,而九十年代的十年間,我國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年均增長率達到17.73%,是世界年均增長率的2.9倍。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污水處理產業高速增長。2000年-2004年,我國污水處理消費量從188萬噸增長到447萬噸,增加了2.3倍,年平均增長率在27%以上。其中,2001年,我國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達到225萬噸,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污水處理消費大國。同時,污水處理進口也大幅度增加。1998年,我國污水處理進口100萬噸,由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污水處理進口國。2004年與1998年比,污水處理進口增長幅度年均達到27.14%。預計2005年,中國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將達到500萬噸,進口仍將保持在300萬噸左右。
伴隨著污水處理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國污水處理產量也結束了長期徘徊的局面,實現了高速增長。我國污水處理產量從2000年的46萬噸增長到2004年的236萬噸,年平均增長率在82.6%,占國內市場需求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24.47%提高到2004年的52.80%。而同期,世界污水處理產量則僅以6%左右的速度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