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豬污染物產生量
生豬污染物產生量:每頭豬每天排糞量為2至5.5千克(飼養7個月計算),每天的排尿量為4-8千克,其中的生化需氧量為60-150克,懸浮固體量為50-140克。如果用水沖,則每天的沖水量約為20-40千克,每天的污水排放量也為20-40千克左右。
生豬,即生活著的豬,對未宰殺的除種豬以外的家豬的統稱。
豬,雜食類動物。豬一般多指家畜。豬是十二生肖之末,也稱之為亥。哺乳動物,身體肥壯,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較長。肉可食用,皮可製革,體肥肢短,性溫馴,適應力強,易飼養,繁殖快,有黑、白、醬紅或黑白花等色。豬出生後5-12個月可以配種,妊娠期約為4個月。豬的平均壽命為20年。
㈡ 一頭豬每天產多少糞
培育仔豬:豬的體重(千克):16;每豬每天產糞量(千克):1.3;每豬每年產糞量(千克):475。
豬糞發酵方法:
1、物料配比。1.5噸豬糞(新鮮糞便約2.5噸)加1公斤肥料發酵劑,發酵劑需與米糠(或麩皮、玉米粉等替代物)按1:5的比例混勻後,再均勻撒入豬糞堆,混拌均勻。最好加入秸稈或蘑菇渣等調節一下碳氮比。
2、物料建堆。在做堆時不能做的太小太矮,太小會影響發酵,高度在1.5米~2米,寬度2米,長度在2~4米以上的堆發酵效果比較好。
豬糞處理:
畜糞中的主要污染成分是氨,氨揮發到大氣中能形成酸雨,遺留在地表則會氧化成有害的硝酸鹽並溶解在地下水中。從1986年起,一批生物技術專家開始尋找將豬糞中的氨轉化為氨基酸的方法。他們利用紫外線照射,使某些種類的細菌產生突變。
然後對最好的突變菌加以篩選和培養,直至培養出幾種能將豬糞中的氨幾乎全部轉化為氨基酸的菌種,並進行了小規模的發酵試驗。把按照這種方法製成的氨基酸和植酸酶等添加到禽畜飼料中,這些添加劑有助於禽畜更充分地吸收飼料中固有的氨、磷、鉀,禽畜糞便中的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豬糞
㈢ 母豬每天產生多少污水
根據你養的是母豬、育肥豬還是公豬來決定每天排多少污水,一般按13kg算也可能更多一點,和你的節水系統有關。
㈣ 畜牧業1萬頭豬每天排放多少污水
夏季1.8m3/100頭,冬季1.2。三級發酵的池子可以是連在一起也可以是三個獨立的,沼氣池設置三相分離器是將沼氣密閉收集,沼液露出排放,如果不設三相分離器就要整個池子密閉。
㈤ 一頭豬一天要排出多少污水
是養豬還是殺豬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㈥ 養殖一千頭肉豬,每天產生多少廢水
養殖廢水處理,找深圳長隆,可出完整方案
㈦ 一頭育肥豬從小到大六個月產多少污水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4
㈧ 一頭育肥豬大概生產多少糞便
每頭育肥豬每天的排糞量為2-3公斤,排尿量為3-5公斤。如果飼養500頭育肥豬,採用糞尿自動分離清糞工藝,豬舍每天產干糞量為1-1.5噸,尿液量為1.5-2.5噸。
所產干糞可以賣給有機肥廠,或堆積發酵後利用飼料袋裝好直接出售。尿液則可以通過軟體沼氣池發酵後用於豬場周邊空地的蔬菜或牧草種植。通過這種模式,可以保證豬場無任何污水外排,這種模式簡單,運營成本低,並且能夠最大限度地達到資源化利用的目的。
環保是豬場建設時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也是關繫到豬場能否長期生存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在新建豬舍或老豬舍改造時,一定要從源頭減少糞污的排泄量,確保環保達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豬每天的排糞量和排尿量有非常明確的了解。
豬的糞尿排泄量受年齡、體重、生理階段、飼糧組成、環境溫度等影響。年齡和體重越小,排泄量越小;採食量越大,排泄量也大;飼糧粗飼料含量較高時,豬的消化率低,排泄量也大;夏天溫度高,豬的飲水量加大,排尿量也多。
㈨ 養殖場生豬廢水量怎麼計算
一、有與屠宰規模相適應的充足水源,水質符合城市飲水標准;屠宰廠(場)的生產用水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的要求。車間的儲水設備應有防污染設施和清洗、消毒設施。
二、屠宰車間的建築面積、建築設施應與生產規模相適應。車間內各加工區應按照生產工藝流程劃分明確,人流、物流互不幹擾,並符合工藝、衛生及檢驗要求。
(一)宰前建築設施應參照GB50317-2009中4.2的總體要求,設有趕豬道、待宰圈、隔離間、待宰沖淋間、獸醫工作室等。待宰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用於宰前檢驗的待宰間的容量按1.5倍班宰量計算,每頭豬佔地面積(不包括待宰間內趕豬道)按0.6-0.8m2 計算,待宰間內趕豬道寬不應小於1.5m。待宰間的建築面積不低於36 m2。
2. 待宰間朝向應使夏季通風良好,冬季日照充足,且應設有防雨的屋面,四周圍牆的高度不應低於1m。寒冷地區應有防寒設施。
3. 待宰間應採用混凝土地面。
4. 待宰間的隔牆可採用磚牆或金屬欄桿,磚牆表面應採用不滲水易清洗材料製作,金屬欄桿表面應做防銹處理。待宰間內地面坡度不應小於1.5%,並坡向排水溝。
5. 待宰間內應設飲水槽,飲水槽應有溢流口。
6. 隔離間的面積不應少於3.00 m2。
(二)屠宰間符合GB50317-2009中4.4.的要求,應包括車間趕豬道,致昏放血(區),燙毛脫毛剝皮(區),胴體加工(區),副產品加工(區),獸醫工作室等。屠宰車間建築面積不低於60㎡,屠宰間牆面應採用無毒、不滲水、耐沖洗的材料製作,顏色宜為白色或淺色,牆裙高度不應低於3m。
屠宰車間建築面積:
按1h計算的屠宰量(頭) 平均每頭建築面積(m2)
50以下 2.0
(三)急宰間符合GB50317-2009中4.3的要求。
急宰間應設在隔離間附近,應設有更衣室、淋浴室。 急宰間如與無害化處理間合建在一起時,中間應設隔牆。急宰間、無害化處理間的地面排水坡度不應小於2%。
(四)屠宰場點屠宰加工設施。屠宰加工設備必須配備提升設備、懸掛輸送裝置、豬胴體清洗裝置、浸燙池、劈半工具。
(五)有與生產能力相適應的專用運輸車輛運輸要求,運載生豬產品應當符合國家衛生標准要求,應當使用防塵工具,有吊掛設施專用車輛運輸。
三、應配備與屠宰加工規模相適應的依法取得相應健康證明的屠宰技術工人。不少於生產人員總數的50%,至少不低於2人。
四、應配備與屠宰加工規模相適應肉品品質檢驗人員。日宰規模30頭以下的企業不少於1人。
五、檢驗、消毒、治污設施設備。
(一)屠宰場點應簡易配備相應的清洗、消毒設施和葯品。
(二)有經過當地環境保護部門認可的污水處理設施,所有污水應經過處理後排放。
六、有病害生豬及產品無害化處理設備設施。
七、依法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