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直接冷卻廢水處理工藝

直接冷卻廢水處理工藝

發布時間:2022-02-17 18:10:01

⑴ 如何選擇污水處理工藝 你知道嗎

水處理工藝流程選擇,一般需考慮以下因素。
1.廢水水質
生活污水水質通常比較穩定,一般的處理方法包括酸化、好氧生物處理、消毒等。而工業廢水應根據具體的水質情況進行工藝流程的合理選擇。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於採用好氧生物處理工藝處理廢水來說,要注意廢水的可生化性,通常要求COD/BOD5>0.3,如不能滿足要求,可考慮進行厭氧生物水解酸化,以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或是考慮採用非生物處理的物理或化學方法等。
2.污水處理程度
這是污水處理工藝流程選擇的主要依據。污水處理程度原則上取決於污水的水質特徵、處理後水的去向和污水所流入水體的自凈能力。但是目前,污水處理程度的確定主要依從國家的有關法律制度及技術政策的要求。通常環境管理部門是根據《污水綜合排放標准》及相關的行業排放標准來控制污水的排放濃度,一些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還規定了更為嚴格的地方排放標准。因此,無論是何種需要處理的污水,也無論是採取何種處理工藝及處理程度,都應以處理系統的出水能夠達標為依據和前提。按照法律、法規、政策的要求預防和治理水體環境污染。
3.建設及運行費用
考慮建設與運行費用時,應以處理水達到水質標准為前提條件。在此前提下,工程建設及運行費用低的工藝流程應得到重視。此外,減少佔地面積也是降低建設費用的重要措施。
4.工程施工難易程度
工程施工的難易程度也是選擇工藝流程的影響因素之一。如地下水位高,地質條件差的地方,就不適宜選用深度大、施工難度高的處理構築物。
5.當地的自然和社會條件
當地的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也對廢水處理流程的選擇具有一定影響。如當地氣候寒冷,則應採用在採取適當的技術措施後,在低溫季節也能夠正常運行,並保證取得達標水質的工藝。當地的社會條件如原材料、水資源與電力供應等也是流程選擇應當考慮的因素之一。
6.污水的水量
除水質外,污水的水量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對於水量、水質變化大的污水,應首先考慮採用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的工藝,或考慮設立調節池等緩沖設備以盡量減少不利影響。
7.處理過程是否產生新的矛盾
污水處理過程中應注意是否會造成二次污染問題。例如制葯廠廢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質(如苯、甲苯、溴素等),在曝氣過程中會有有機廢氣排放,對周圍大氣環境造成影響;化肥廠造氣廢水在採用沉澱、冷卻處理後循環利用,在冷卻塔尾氣中會含有氰化物,對大氣造成污染;農葯廠樂果廢水處理中,以鹼化法降解樂果,如採用石灰做鹼化劑,產生的污泥會造成二次污染;印染或染料廠廢水處理時,污泥的處置為重點考慮的問題。總之,污水處理流程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各項因素,進行多種方案的技術經濟比較才能得出結論。

⑵ 不銹鋼酸洗廢水處理工藝

大氣腐蝕環境下鋼結構運用
從當前的一些技術特點來看,尤其是在鋼結構的處理中,要想充分發揮出鋼結構的整體特徵,就要圍繞酸洗廢水技術的綜合運用,通過對其中的一些腐蝕物以及腐蝕性氣體的清洗,就應該要從多方面加強全面的管理,並且通過技術的整體運用,尤其是採用一些綜合性的技術開發和運用,對其中的一些依附在鋼結構中的雜質去除出去,減少對鋼結構的整體影響,破解形成的一些難題。因此,在全面探索鋼鐵酸洗廢水技術的運用中,要全面思考在建築中鋼結構的大氣影響程度,減少造成的不良因素,鋼結構的有效處理成為了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具體技術的運用層面,可以結合當前的先進設備,綜合現代化技術手段,利用離子交換樹脂酸阻滯特性將廢液中的廢酸吸附在樹脂,其他金屬鹽順利通過,然後利用純水解析樹脂回收酸。利用離子交換樹脂吸附強酸並從溶液中去除金屬鹽,達到分離自由酸和金屬離子的目的,並在後期加入了廢水凈化設備可以到達零排放;可以大大的減少廢水排放費用。這種技術的運用特點很廣泛,具有設備適用范圍廣,操作簡便;處理量大、性價比高(相對於膜回收酸設備),可根據水質、水量要求進行選型,可調型高避免資金浪費、設備使用壽命長、維修率低;常溫再生,能量耗費低;酸回收的整套設備可以達到零排放等特點。適用范圍為濕法冶金、制酸行業、電鍍行業、汽車製造等機械加工行業,因此,具體的運用中,要形成系統化的技術綜合分析。
硫酸洗液硫酸鐵鹽處理法
在硫酸鐵鹽法的處理技術上,此法的特點是廢液中的鐵能夠再利用,因此,受到研究人員重視,逐漸形成了較成熟的實用技術。通過硫酸洗液硫酸鐵鹽處理法的具體運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並且已投入生產實踐。尤其是濃縮-過濾-自然結晶法又名鐵屑法,先將硫酸廢液與鐵屑置於一個反應槽中充分反應,再將溶液加熱到100℃,反應2h,再加熱濃縮後自然冷卻,使硫酸亞鐵結晶析出,最後由甩干機脫水烘乾。該法可以從酸洗廢水中回收低、中、高三級硫酸亞鐵,供工農業、醫葯、化學試劑用。具有簡單易操作、投資少、費用低等優點,但只能回收硫酸亞鐵,不能回收硫酸,處理能力小;產品質量差、生產周期長,比較適合於鄉鎮企業小型生產。
蒸汽噴射真空結晶法的運用
將廢酸液用霧化效率高的噴頭噴射到燃燒著的火焰上,使水分蒸發,一般可得到約35%的硫酸和部分FeSO4·H2O。其工作原理是:通過蒸汽噴射器和冷凝器,使蒸發器和結晶器保持一定的真空度。當溫度適宜廢液通過時,其中的水分在絕熱狀況下蒸發,從而濃縮了廢液,降低了廢液溫度,相應地降低了硫酸亞鐵的溶解度,增加了它的過飽和程度。同時蒸發器中由於硫酸的加入,使硫酸亞鐵的過飽和程度進一步提高。在此情況下,硫酸亞鐵結晶析出。此方法要求使用的材質有較高的耐腐蝕性,易於產生二次污染或運行不穩定而不能正常生產。此外,根據生態化理念建立集中治污、在線監控體系,排水排污系統嚴格執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原則,全面考慮自身化驗室、監控設備等,與此同時建立並完善在線監測網路和與環保部門聯合監督平台,提高環境監控水平,杜絕偷排、漏排現象的發生,確保污水穩定達標排放,實現污染治理與經濟社會「雙贏」。

⑶ 循環冷卻水有哪些處理方法

循環冷卻水處理技術包括原水的預處理、系統的清洗預膜、處理配方的篩選、腐蝕的控制、結垢的控制、微生物的控制、運行中的濃縮管理等。冷卻水在循環系統中不斷循環使用。由於水的溫度升高,水流速度的變化、水的蒸發、各種無機離子和有機物質的濃縮,冷卻塔和冷水池在室外受到陽光照射、風吹雨淋、灰塵雜物的進入,以及設備結構和材料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會造成循環水水質惡化,使冷卻水系統產生腐蝕、結垢、粘泥、微生物故障,威脅和破壞工廠長周期地安全生產,造成經濟損失。為防止發生這些故障,可以使用各種水處理劑,以使循環水保持和穩定在一個良好的水平。

⑷ 達標污水回用到循環冷卻補充水的處理工藝

個人覺得這個出水水質可以直接進RO膜,淡水進行回用不需要稀釋,RO膜產生的濃水需要回考慮如何處置,如答能排放至市政污水處理廠,那最好,如不能,需要再進行委外處理或者蒸發處理。綠化用水有限定總溶解固體含量的指標,所以濃水是無法進行綠化的。

⑸ 冷卻水處理的主要步驟有哪些

(1)化學法。目前,大型冷卻水系統多採用化學方法,為此必須在冷卻水中加入阻垢劑、緩蝕劑、殺菌滅藻劑及其配套的清洗劑等,從而形成了冷卻水的全套水處理技術。可供設計大型空調冷卻水處理的參考。化學處理方法的原理如圖1.由於阻垢可保證傳熱效果(節能),級蝕劑、殺菌滅藻劑可減少設備腐蝕,延長設備壽命均屬正效益,所以被世人所關注,國外各大水處理公司都把此技術作為第一重點來抓,據報道1987年工業水處理劑(冷卻水部分)銷譽值為5.86億美元,年初1992年銷售值為7.65億美元,年增長率為6寫。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水處理劑的研究和開發也有了長足的發展。
(2)加葯處理法:該方法較早應用於熱水鍋爐和船泊水處理,近幾年來,該方法也被用於冷卻水系統,常用的葯劑多為固態晶體硅酸鹽被膜緩蝕劑。實踐證明,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不同的被膜劑要求有不同的溶解溫度,對於把加葯灌設在循環水系統上的,水溫往往能達到溶解溫度,而對於把加葯灌設在補水系統上的,應特別注意防止水溫過低,如果水溫過低,被膜緩蝕劑的溶解不好,就會影響緩蝕的作用。
(3)物理方法:是近幾年開始普遍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該方法運行費用低、使用方便、易於控制、無污染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水處理方法,實際上國外早在60年代便把注意力由化學方法轉移到物理方的開發上來。目前,應用的物理方法有磁力法、電解法、超聲法、靜電法等。
電解法能抑制水垢的附著,但是除垢不徹底,且具有電解孔蝕的危險;早期應用的磁力法穩定性比較差,長時間使用不能控制積垢,必須定期清掃積聚在控制器中的氧化鐵;而靜電法則克服了上述諸方法的缺點,並且,除了防垢和溶垢外,還有顯著的殺菌滅藻的效能。但是靜電法和電子水處理法緩蝕作用較專用的化學緩蝕略低,在一般空調冷卻水系統內可不考慮採用其它緩蝕方法。而在一些對緩蝕要求較高的系統最好同時適量添加一些緩蝕劑,可獲得更好效果。

⑹ 循環冷卻水處理葯劑的廢水處理制劑

採用合理的水處理工藝,配合水的深度處理,處理水可達到GB5084-1992、CECS61-94中水回收用水標准等,可以長時間循環使用,
節約大量水資源。
Risr-601環保型COD專用除去劑
MRisr- 2688重金屬捕捉劑
循環冷卻水處理過程中,最多使用的應該是阻垢劑,因為循環水在運行中會產生水垢和污垢,還會直接或間接地對金屬設備、管道腐蝕,水垢的大量沉析,會使換熱器降低換熱效果,堵塞管路和設備,腐蝕會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增加維修費用,甚至造成事故,影響生產。一般針對不同的循環水系統,根據系統的運行要求,要篩選專用的葯劑。一般的大型工業循環水系統,主要投加具有阻垢、緩蝕、分散復核功能的葯劑,另外,會根據系統的運行情況和菌藻的滋生情況定期投加一定的殺菌滅藻劑。
冷卻循環水系統處理分化學法和物理法,冷卻循環水系統多採用化學方法,它包括水處理系統、加葯系統、清洗系統和反洗系統。系統補充水經離子交換除去硬度和鹽類結合循環水中加入阻垢劑、緩蝕劑和殺菌劑,並定期對系統進行清洗及反洗,形成全套的水處理技術。這種方法效果好,可延長設備使用年限,運行效率高,節約能源,被國內外各大公司應用,大型空調冷卻水處理系統逐漸被採用,具有較廣闊的前景。
冷卻循環水處理葯劑——阻垢劑能在水中較快地溶解起到對設備和系統阻垢緩蝕作用,但它們的應用特點、適用溫度、投加濃度、PH值控制范圍以及在水中的生成物有較大差。所以應根據當地的水質條件及運行情況合理選用。
殺菌劑
殺菌劑有多種,如次氯酸鈉、二氧化氯等;但最常用的冷卻循環水處理葯劑是殺菌效果好,能與阻垢劑、緩蝕劑配合使用價格低廉的次氯酸鈉殺菌劑,為保證該殺菌劑最佳殺生效果,應注意:
(1)對於敞開式冷卻水系統,加該殺菌劑管道應通人冷卻塔水池水面下200mm以下,嚴禁在回水管加該殺菌劑。
(2)對於大型系統應採用連續加該殺菌劑方式,中小型系統應採用間歇式加該殺菌劑方式,每次加該殺菌劑間隔為2~3h。
(3)加該殺菌劑時,循環水的PH值宜為7~8;應避免與銅緩蝕劑同時加入;冷卻塔水池中的污泥要及時排除.。

⑺ 廢水處理的技術

【技術概述】
微電解技術是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一種理想工藝,該工藝用於高鹽、難降解、高色度廢水的處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還可大大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該技術是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利用微電解設備中填充的微電解填料產生「原電池」效應對廢水進行處理。當通水後,在設備內會形成無數的電位差達1.2V 的「原電池」。「原電池」以廢水做電解質,通過放電形成電流對廢水進行電解氧化和還原處理,以達到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目的。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新生態[?O H] 、[H] 、[O]、Fe2+ 、Fe3+等能與廢水中的許多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比如能破壞有色廢水中的有色物質的發色基團或助色基團,甚至斷鏈,達到降解脫色的作用;生成的Fe2+ 進一步氧化成Fe3 +,它們的水合物具有較強的吸附- 絮凝活性,特別是在加鹼調pH 值後生成氫氧化亞鐵和氫氧化鐵膠體絮凝劑,它們的絮凝能力遠遠高於一般葯劑水解得到的氫氧化鐵膠體,能大量絮凝水體中分散的微小顆粒、金屬粒子及有機大分子.其工作原理基於電化學、氧化- 還原、物理以及絮凝沉澱的共同作用。該工藝具有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好、成本低廉、處理時間短、操作維護方便、電力消耗低等優點,可廣泛應用於工業廢水的預處理和深度處理中。
【技術特點】
⑴反應速率快,一般工業廢水只需要半小時至數小時;
⑵作用有機污染物質范圍廣,如:含有偶氟、碳雙鍵、硝基、鹵代基結構的難除降解有機物質等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⑶工藝流程簡單、使用壽命長、投資費用少、操作維護方便、運行成本低、處理效果穩定。處理過程中只消耗少量的微電解填料。填料只需定期添加無需更換,添加時直接投入即可。
⑷廢水經微電解處理後會在水中形成原生態的亞鐵或鐵離子,具有比普通混凝劑更好的混凝作用,無需再加鐵鹽等混凝劑,COD去除率高,並且不會對水造成二次污染;
⑸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色度、COD去除率高,同量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⑹該方法可以達到化學沉澱除磷的效果,還可以通過還原除重金屬;
⑺對已建成未達標的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工程,用該技術作為已建工程廢水的預處理,即可確保廢水處理後穩定達標排放。也可將生產廢水中濃度較高的部分廢水單獨引出進行微電解處理。
⑻該技術各單元可作為單獨處理方法使用,又可作為生物處理的前處理工藝,利於污泥的沉降和生物掛膜
【適用廢水種類】
⑴.染料、化工、制葯廢水;焦化、石油廢水; ------上述廢水處理水後的BOD/COD值大幅度提高。
⑵. 印染廢水;皮革廢水;造紙廢水、木材加工廢水;
------對脫色有很好的應用,同時對COD與氨氮有效去除。
⑶. 電鍍廢水;印刷廢水;采礦廢水;其他含有重金屬的廢水;
------可以從上述廢水中去除重金屬。
⑷. 有機磷農業廢水;有機氯農業廢水;
------大大提高上述廢水的可生化性,且可除磷,除硫化物
新型填料
【技術概述】
它由多元金屬合金融合催化劑並採用高溫微孔活化技術生產而成,屬新型投加式無板結微電解填料。作用於廢水,可高效去除COD、降低色度、提高可生化性,處理效果穩定持久,同時可避免運行過程中的填料鈍化、板結等現象。本填料是微電解反應持續作用的重要保證,為當前化工廢水的處理帶來了新的生機。
【鐵炭原電池反應】
陽極:Fe - 2e →Fe2+ E(Fe / Fe2+)=0.44V
陰極:2H﹢ + 2e →H2 E(H﹢/ H2)=0.00V
當有氧存在時,陰極反應如下:
O2 + 4H﹢ + 4e → 2H2O E (O2)=1.23V
O2 + 2H2O + 4e → 4OH﹣ E(O2/OH﹣)=0.41V 電鍍和金屬加工業廢水中鋅的主要來源是電鍍或酸洗的拖帶液。污染物經金屬漂洗過程又轉移到漂洗水中。酸洗工序包括將金屬(鋅或銅)先浸在強酸中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隨後再浸入含強鉻酸的光亮劑中進行增光處理。
該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鹽酸和鋅、銅等重金屬離子及有機光亮劑等,毒性較大,有些還含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劇毒物質,對人類危害極大。因此,對電鍍廢水必須認真進行回收處理,做到消除或減少其對環境的污染。
電鍍混合廢水處理設備由調節池、加葯箱、還原池、中和反應池、pH調節池、絮凝池、斜管沉澱池、廂式壓濾機、清水池、氣浮反應,活性炭過濾器等組成。
電鍍廢水處理採用鐵屑內電解處理工藝,該技術主要是利用經過活化的工業廢鐵屑凈化廢水,當廢水與填料接觸時,發生電化學反應、化學反應和物理作用,包括催化、氧化、還原、置換、共沉、絮凝、吸附等綜合作用,將廢水中的各種金屬離子去除,使廢水得到凈化。 重金屬廢水主要來自礦山、冶煉、電解、電鍍、農葯、醫葯、油漆、顏料等企業排出的廢水。如果不對重金屬廢水處理,就會嚴重污染環境。廢水處理中重金屬的種類、含量及存在形態隨不同生產企業而異。除重金屬在廢水處理中顯得很重要。
由於重金屬不能分解破壞,而只能轉移它們的存在位置和轉變它們的物理和化學形態,達到除重金屬的目的。例如,廢水處理過程中,經化學沉澱處理後,廢水中的重金屬從溶解的離子形態轉變成難溶性化合物而沉澱下來,從水中轉移到污泥中;經離子交換處理後,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轉移到離子交換樹脂上,經再生後又從離子交換樹脂上轉移到再生廢液中。
因此,廢水處理除重金屬原則是:
除重金屬原則一:最根本的是改革生產工藝.不用或少用毒性大的重金屬;
除重金屬原則二:是採用合理的工藝流程、科學的管理和操作,減少重金屬用量和隨廢水流失量,盡量減少外排廢水量。重金屬廢水處理應當在產生地點就地處理,不同其他廢水混合,以免使處理復雜化。更不應當不經除重金屬處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以免擴大重金屬污染。
廢水處理除重金屬的方法,通常可分為兩類:
除重金屬方法一:是使廢水中呈溶解狀態的重金屬轉變成不溶的金屬化合物或元素,經沉澱和上浮從廢水中去除.可應用方法如中和沉澱法、硫化物沉澱法、上浮分離法、電解沉澱(或上浮)法、隔膜電解法等廢水處理法;
除重金屬方法二:是將廢水中的重金屬在不改變其化學形態的條件下進行濃縮和分離,可應用方法有反滲透法、電滲析法、蒸發法和離子交換法等。這些廢水處理方法應根據廢水水質、水量等情況單獨或組合使用。 陶瓷膜也稱GT膜,是以無機陶瓷原料經特殊工藝制備而成的非對稱膜,呈管狀或多通道狀。陶瓷膜管壁密布微孔,在壓力作用下,原料液在膜管內或膜外側流動,小分子物質(或液體)透過膜,大分子物質(或固體顆粒、液體液滴)被膜截留從而達到固液分離、濃縮和純化之目的。
在膜科學技術領域開發應用較早的是有機膜,這種膜容易制備、容易成型、性能良好、價格便宜,已成為應用最廣泛的微濾膜類型。但隨著膜分離技術及其應用的發展,對膜的使用條件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需要研製開發出極端條件膜固液分離系統,和有機膜相比,無機陶瓷膜具有耐高溫、化學穩定性好,能耐酸、耐鹼、耐有機溶劑、機械強度高,可反向沖洗、抗微生物能力強、可清洗性強、孔徑分布窄,滲透量大,膜通量高、分離性能好和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無機陶瓷膜在廢水處理中應用最大的障礙主要有二個方面,其一是製造過程復雜,成本高,價格昂貴;其二是膜通量問題,只有克服膜污染並提高膜的過濾通量,才能真正推廣應用到水處理的各個領域。
特點
⑴獨有的雙層膜結構:滌餌DEAR無機陶瓷膜系統在在膜過濾層表面,通過溶膠一凝膠法制備TiO2溶膠,採用浸漬提拉法在陶瓷膜上塗敷納米TiO2光催化材料,使陶瓷膜表面具有「自潔」功能,減緩有機在膜表面積累和堵塞,一方面降低膜污染,另一方面提高陶瓷膜管強度和膜過濾通量,提高膜通量穩定性;Al2O3—ZrO2復合膜結構:使膜管機械性能更加優良,由於材料本身的性能缺陷或制備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單一無機膜材料一般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因此無機負載復合分離膜的研製得到迅速發展,滌餌DEAR無機陶瓷膜採用整體復合技術,通過溶膠凝膠法,制備Al2O3—ZrO2復合膜,由於含ZrO2材料與Al2O3、SiO2和TiO2等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機械強度、化學耐久性和抗鹼侵蝕等特性,滌餌DEAR®無機陶瓷膜具有更強的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而且復合膜的孔徑分布窄,呈單峰。
⑵可實現在線反沖,膜通量穩定:由於復合陶瓷膜獨特結構和機械性能,能有效承受0.4mp以下的反沖壓力,可實現在線反沖,從而獲得穩定的膜通量,克服了無機膜系統在水處理應用中價格高、易污染、膜通量小、設備龐大等問題,使無機陶瓷膜系統在水處理中應用成為可能。滌餌DEAR無機陶瓷膜是專為污水處理設計的,其最大特點是膜通量大,其運行膜通量是有機膜10-100倍,是普通多孔陶瓷膜的50-10倍、機械強度高、耐污染、可實現在線反沖。
技術參數
膜層厚度:50—60μm,膜孔徑0.01-0.5μm;
氣孔率:44—46%;
過濾壓力:1.0 Mpa,反沖壓力:0.4 Mpa以下;
膜材質:雙層膜,外膜TiO2;內膜Al2O3—ZrO2復合膜
應用領域
中水回用;
工業廢水回用:
工廠化養殖原水解毒處理;
發電廠、化工廠等大型冷卻循環水旁濾系統;
油田采出水回用處理;
軋鋼乳化液廢液處理;
金屬表面清洗液再生處理。

⑻ 冶金廢水有幾類,其處理方式有哪些

冶金廢水具有水量大抄、種類多、水質復雜多變的特點。根據廢水的來源和特點,主要分為冷卻水、酸洗廢水、洗滌廢水、沖渣廢水、焦化廢水和生產中冷凝、分離或溢出的廢水。
冶金廢水處理方式有:
(1)開發採用無水或少水、無污染或少污染的新工藝和新技術,如干法熄焦、煉焦煤預熱、焦爐煤氣直接脫硫脫氰等。

(2)開發綜合利用技術,如從廢水和廢氣中回收有用物質和熱能,減少材料和燃料損失;
(3)根據不同的水質要求,綜合平衡、分流使用,同時提高水質穩定措施,不斷提高水的回收率;
(4)開發適合冶金廢水特點的新處理工藝和技術。例如,磁法處理鋼鐵廢水具有效率高、佔地少、操作管理方便等優點。

⑼ 水處理工藝流程是什麼

水處理工藝流程為:

1、一級處理—機械處理工段:

機械(一級)處理工段包括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等構築物,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於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這是普遍採用的污水處理方式。

2、二級處理—污水生化處理:

污水生化處理屬於二級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懸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其工藝構成多種多樣,可分成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土地處理法等多種處理方法。

3、三級處理—對水的深度處理:

將經過二級處理的水進行脫氮、脫磷處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滲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餘污染物,並用臭氧或氯消毒殺滅細菌和病毒,然後將處理水送入中水道,作為沖洗廁所、噴灑街道、澆灌綠化帶、工業用水、防火等水源。

(9)直接冷卻廢水處理工藝擴展閱讀:

水處理工藝流程環境的影響:

1、PH值:

活性污泥系統微生物最適宜的PH值范圍是6.5-8.5,酸性或鹼性過強的環境均不利於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長,嚴重時會使污泥絮體遭到破壞,菌膠團解體,處理效果急劇惡化。

2、溶解氧

當環境中的溶解氧高於0.3mg/l時,兼性菌和好氧菌都進行好氧呼吸;當溶解氧低於0.2-0.3mg/l接近於零時,兼性菌則轉入厭氧呼吸,絕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數為絲狀菌)還可能生長良好,在系統中占據優勢後常導致污泥膨脹。

3、溫度:

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是很廣泛的,盡管在高溫環境(50℃~70℃)和低溫環境(-5~0℃)中也活躍著某些類的細菌,但污水處理中絕大部分微生物最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是20-3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處理工藝

閱讀全文

與直接冷卻廢水處理工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煉鐵白色廢水 瀏覽:671
塗料廠污水處理採用什麼工藝 瀏覽:904
飲水機溫度過高怎麼辦 瀏覽:879
超濾介面管件叫什麼 瀏覽:809
陰離子離子交換樹脂如何使用 瀏覽:96
含金屬的廢水怎麼處理 瀏覽:243
乙二醇蒸餾出需要多少度 瀏覽:965
凈水多元化企業怎麼發展 瀏覽:36
飲水機除垢劑怎麼消除 瀏覽:50
如何判斷鈉離子交換器樹脂好不好 瀏覽:424
嘉年華用什麼機油濾芯好 瀏覽:971
生態內陸污水處理廠 瀏覽:823
陶氏RO膜面積 瀏覽:346
純糧釀造和蒸餾酒的區別 瀏覽:320
污水中的ppm是什麼 瀏覽:927
環氧樹脂的理論密度 瀏覽:933
海爾凈水器濾芯數值多少 瀏覽:186
新科空調怎麼拆開清洗過濾網 瀏覽:734
廢水的濁度 瀏覽:232
代謝可以影響腎小球過濾嗎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