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含鈾廢水的處理

含鈾廢水的處理

發布時間:2022-01-30 08:46:05

㈠ 含稀土元素的廢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根據稀土生產中排出廢水組成成分的不同,其處理方法也有差異,一般可採用沉澱法處理廢水中的放射性成分和氟,對酸、鹼的處理則採用中和法。選擇廢水處理方法應遵循以下原則[1]。
①選擇的處理方法,其工藝技術穩定可靠,先進合理,處理效果好,作業方便,技術指標高。
②選用的各種設備簡單合理,製造容易,維修方便。
③最終排放的廢水要確保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的要求。
④建設投資費用少,處理廢水的成本低。
放射性廢水的處理
由表10-4可見,稀土生產中放射性廢水的主要來源是獨居石礦的鹼法分解,這種廢水盡管組成比較復雜,放射性元素超過了國家標准,但仍屬於低水平放射性廢水。其處理方法可分為化學法和離子交換法兩大類。
(1)化學處理法 由於廢水中放射性元素的氫氧化物、碳酸鹽、磷酸鹽等化合物大多是不溶性的,因此化學方法處理低放射性廢水大多是採用沉澱法。化學處理的目的是使廢水中的放射性元素移到沉澱的富集物中去,從而使大體積的廢液放射性強度達到國家允許排放標准而排放。化學處理法的特點是費用低廉,對大部分放射性元素的去除率顯著,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因而在我國的核能和稀土工廠去除廢水中放射性元素都採用化學沉澱法。
①中和沉澱除鈾和釷 向廢水中加入燒鹼溶液,調pH值在7~9之間,鈾和釷則以氫氧化物形式沉澱,化學反應式為:
Th4+4NaOH→Th(OH)4↓+4Na+

UO22++2NaOH→UO2(OH)2↓+2Na+

有時,中和沉澱也可以用氫氧化鈣做中和劑,過程中也可加入鋁鹽(硫酸鋁)、鐵鹽等形成膠體(絮凝物)吸附放射性元素的沉澱物。
②硫酸鹽共晶沉澱除鐳 在有硫酸根離子存在的情況下,向除鈾、釷後的廢水中加入濃度10%的氯化鋇溶液[1],使其生成硫酸鋇沉澱,同時鐳亦生成硫酸鐳並與硫酸鋇形成晶沉澱而析出。化學反應式為:

Ba2+Ra2++2SO2-4→BaRa(SO4)2↓

③高分子絮凝劑除懸浮物 在稀土生產廠中所用的絮凝劑大部分是高分子聚丙烯醯胺(PHP)。按分子量的大小可以分為適用於鹼性介質中的PHP絮凝劑和適用於酸性介質中的PHP絮凝劑。PHP是一種表面活性劑,水解後會生成很多活性基團,能降低溶液中離子擴散層和吸附層間的電位,能吸附很多懸浮物和膠狀物,並把它們緊密地聯成一個絮狀團聚物,使懸浮物和膠狀物加速沉降。

㈡ 中國的核污水是怎麼處理的

中國對中低放射性核廢料的處理,按國家標准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要求處理,不論是固體核廢料還是液體核廢料,都要進行固化處理,然後裝在200升的不銹鋼桶里,放在淺地層的處置庫里。

目前,中國已建有兩座中低放射核廢料處置庫,並准備再建兩座,但還沒有一座高放射處置庫。已建成兩座中低放射核廢料處置庫,分別位於甘肅玉門和廣東大亞灣附近的北龍。

甘肅玉門西北處置場位於原核工業404廠廠區內,該廠為我國最早的核工業基地之一。廣東北龍處置場始建於1998年,於2000年建成,位於大鵬半島排牙山東側的一條低緩的小山樑上,距大亞灣核電站5公里,鋸嶺澳核電站4公里。佔地近21公頃,設計總處置容量為8萬立方米,工程造價約8000萬元。主要接收和處置廣東省核電站產生的低中水平的放射性固體廢物。

對於廣泛採用的壓水堆核電廠,各類廢水的處理工藝如下:

(一)工藝廢水。主要為冷卻劑相關系統(設備、管道和閥門)的疏水和引漏水。根據其放射性水平和鹽含量的不同,可採用預過濾、離子交換、蒸發等方法處理。

(二)設備去污廢水。主要為放射性設備去污產生的去污廢水,其鹽含量較高,一般採用蒸發處理。

(三)地面沖洗廢水、淋浴水和洗衣房水。這類廢水的放射性水平很低,可經過濾後排放,或採用蒸發處理或膜過濾(反滲透納濾超濾等)處理。如廢水含有洗滌劑,蒸發時則需添加消泡劑,或預先分解洗滌劑。核電廠產生的放射性廢液屬於中、低放,經過凈化、濃縮後採用塑料、環氧樹脂等固化在金屬桶內;對於低放廢液經過上述凈化處理後,經檢測符合規定值稀釋排放。

㈢ 中國核廢水怎麼處理

工業廢水:主要為冷卻劑相關系統(設備、管道和閥門)的疏水和引漏水。根據其放射性水平和鹽含量的不同,可採用預過濾、離子交換、蒸發等方法處理。

設備去污廢水。主要為放射性設備去污產生的去污廢水,其鹽含量較高,一般採用蒸發處理。

地面沖洗廢水、淋浴水和洗衣房水。這類廢水的放射性水平很低,可經過濾後排放,或採用蒸發處理或膜過濾(反滲透、納濾或超濾等)處理。如廢水含有洗滌劑,蒸發時則需添加消泡劑,或預先分解洗滌劑。

(3)含鈾廢水的處理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日本用於儲存核廢水的廢水罐多達一千多個,而到了2022年,這些廢水罐可能就會全部存滿,到時候,日本恐怕只能將這些核廢水全部倒入大海。

要知道核廢水中含有很多放射性物質,還有很多殘留的有害物質,如果日本真的將百萬噸核廢水全部都排入大海,那麼無論是人類還是海洋生物,都會受到嚴重危害,這種災難可是會殃及全人類的。

㈣ 核廢水一般如何處理

過濾法。

在放射性廢水流過的部位安裝能夠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原材料,合理消化吸收水裡的放射性元素,吸附原材料中儲存放射性元素。等候一段時間後,原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做到飽和狀態,換掉新的吸附原材料就可以。更換出來的充斥著放射性元素的原材料再做干固密閉式處理。

危害

核廢水,即核電站排出來的廢水,據相關數據顯示,核廢水中包含63種放射性物質,一旦沾染上這些放射性污染物,就會直接進入動植物的內部,造成基因序列的突變,誘發嚴重的疾病,比如說癌症等等。而同時對下一代的影響也非常大,最直觀的影響就是新生代的嚴重畸形和遺傳性的疾病。

如果在北赤道暖流海域投放,就會更快的影響到我國周邊海域,但是這樣也會用最短的時間再次影響到別國。那麼如果再靠近北太平洋暖流直接投放,這些核廢水又會更快的到達北美和美國,並且這個時候的污染物濃度是遠高於上面那種方式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放射性廢水處理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日本核廢水一旦入海究竟危害有多大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福島核污水如何處理?多位日本官員提「排放入海」

㈤ 福島核廢水與核電廠正常排放廢水不同,還有別的處理方法嗎

核電廠正常運行的廢水來源於工藝產生水、地面的排水,最後經過嚴密處理後再排放,福島核事故的廢水它是來源於堆芯的冷卻水和進入反應堆芯的雨水,反應堆里所有的放射性核素它都有。而專家也給出了多種可行性方案,但是日本堅持選擇經濟代價最小的直排入海。【老遠:央視網】
放射性廢水通常分為低活性和高活性兩類。低活性廢水處理常用稀釋法、混凝沉澱法、離子交換法、生物處理法;高活性廢水處理處理常用貯存法、蒸發法等。衡量這些方法脫除活性的效果時,通常不用百分率表示而是用指數比表示,例如104:1(或簡化為104)。【來源:網路】

㈥ 菽行含鈾是什麼意思

「菽行含鈾」是個網名,沒有實在的意思 。


各字解釋

豆的總稱:菽水,泛指回粗茶淡飯,用以答指對父母的奉養,如「菽菽承歡」。菽麥。菽粟。


行 háng

  1. 行列:字里行間。羅列成行。

  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幾行?

  3. 人物排列的次序,水平(橫)的稱行,垂直(豎)的稱列。

  4. 量詞。用於成行的東西:淚下兩~。

  5. 某些營業所:銀行。花行。商行。

  6. 行業:同行。各行各業。


行 xíng

1. 走:行走。步行。

2. 行走的。可指人,也可指道路。用作名詞。陳志歲《勤奮河邊秋行》:「沿流賞愛行邊樹,風起蕭蕭葉半黃。」

3.出外時用的:行裝。行篋。行李。

4. 流通,傳遞:行銷。風行~一時。

5. 從事:進行。


含:包含

鈾:銀白色金屬,是重要的天然放射性元素,也是最重要的核燃料,元素符號U。

㈦ 核輻射的廢料輻射性能很強,各個國家是如何處理的

核電站產生的放射線核廢料為高度危險物質,人體暴露在核廢料下可能致癌。核廢料的放射毒性取決於多種因素,如物理半衰期、生物半衰期、核素可能富集的器官或組織對核輻射的敏感性、核素輻射的致電離功率(取決於放射性核素釋放的輻射能量)等。據此,137銫、90鍶、和131碘屬於在人體壽命范圍內具有最高危險性的放射性核素。其他具有長期危險性的核素還包括239鏷。這些核素對子孫後代都將構成嚴重威脅。

核廢料的處理必須符合美國國家環保局頒布的嚴格環保法規的要求。地下水滲率試驗採用美國環保局制定的《毒性特性滲率試驗程序》。試驗中,將核廢料浸沒在水中,然後檢測滲率中的顆粒污染物濃度。長期耐久性試驗則採用《產品均一性測試驗程序》,該實驗程序與TCLP類似,但暴露時間更長,從而精確檢定污染物類別。

㈧ 想問一下正常的核污水是怎麼處理的

核廢水處理方法:

1、化學沉澱法

化學沉澱法是將沉澱劑與廢水中微量的放射性核素發生共沉澱作用的方法。廢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氫氧化物、碳酸鹽、磷酸鹽等化合物大都是不溶性的,因而能在處理中被除去。

化學處理的目的是使廢水中的放射性核素轉移並濃集到小體積的污泥中去,而使沉積後的廢水剩餘很少的放射性,從而能夠達到排放標准。

此法優點是費用低廉,對數放射性核素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能夠處理那些非放射性成分及其濃度以及流化相當大的廢水,使用的處理設施和技術都有相當成熟的經驗。

2、離子交換法

許多放射性核素在水中呈離子狀態,特別是經過化學沉澱處理後的放射性廢水,由於除去了懸浮的和膠體的放射性核素,剩下的幾乎是呈離子狀態的核素,其中大多數是陽離子。

並且放射性核素在水中是微量存在的,因而很適合離子交換處理,並且在沒有非放射性離子干擾的情況下,離子交換能夠長時間有效工作。

但是,該法存在一個較致命的弱點,當廢液中放射性核素或非放射性離子含量較高時,樹脂床很快會穿透而失效,而通常處理放射性廢水的樹脂是不進行再生處理的,所以一旦失效應立即更換。

離子交換法採用離子交換樹脂,適用於含鹽量較低的廢液。當含鹽量較高時,用離子交換樹脂來處理所花的費用比選擇性工藝要高。這主要是低選擇性的樹脂對放射性核素有很大的關聯。在放射性廢水凈化中,利用電滲析的方法可以增加離子交換工藝的利用效率。

3、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態物質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屬離子的一種有效方法。吸附法的關鍵技術是吸附劑的選擇。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沸石、高嶺土、膨潤土、黏土等。

4、蒸發濃縮

蒸發濃縮法具有較高的濃縮因子和凈化系數,多用於處理中、高水平放射性廢水。蒸發法的工作原理是:將放射性廢水送入蒸發裝置,同時導入加熱蒸汽將水蒸發成水蒸氣,而放射性核素則留在水中。

蒸發過程中形成的凝結水排放或回用,濃縮液則進一步進行固化處理。蒸發濃縮法不適合處理含有揮發性核素和易起泡沫的廢水;熱能消耗大,運行成本較高;同時在設計和運行時還要考慮腐蝕、結垢、爆炸等潛在威脅。

為了提高蒸汽利用率,降低運行成本,各國在新型蒸發器的研製方面一直不遺餘力,如在蒸汽壓縮式蒸發器、薄膜蒸發器、真空蒸發器等新型蒸發器方面都有顯著成效。

5、膜分離技術

膜技術是處理放射性廢水的比較高效、經濟、可靠的方法。由於膜分離技術具有出水水質好、物料無相變、低能耗等特點,膜技術受到了積極的研究。

國外所採用的膜技術主要有:微濾、超濾、納濾、水溶性多聚物-膜過濾、反滲透(RO)、電滲析、膜蒸餾、電化學離子交換、液膜、鐵氧體吸附過濾膜分離及陰離子交換紙膜等方法。

6、生物處理法

生物處理法包括植物修復法和微生物法。植物修復是指利用綠色植物及其根際土著微生物共同作用以清除環境中的污染物的一種新的原位治理技術。

從現有的研究成果看,適用的生物修復技術類型主要有人工濕地技術、根際過濾技術、植物萃取技術、植物固化技術、植物蒸發技術。試驗結果表明,幾乎水體中所有的鈾都能富集於植物的根部。

微生物治理低放射性廢水是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究的新工藝,用這種方法去除放射性廢水中的鈾國內外均有一定研究,但目前多處於試驗研究階段。

用微生物菌體作為生物處理劑,吸附富集回收存在於水溶液中的鈾等放射性核素,效率高,成本低,耗能少,而且沒有二次污染物,可以實現放射性廢物的減量化目標,為核素的再生或地質處置創造有利條件。

7、磁-分子法

美國電力研究所(EPRI)開發出Mag-Mole-cule法,用於減少鍶、銫和鈷等放射性廢物的產生量。該法以一種稱為鐵蛋白的蛋白質為基礎,將其改性後,利用磁性分子選擇性地結合污染物,再用磁鐵將其從溶液中去除,然後被結合的金屬通過反沖洗磁性濾床得到回收。

8、惰性固化法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薩凡納河國家實驗室,已開發出一種將某些低放射性廢液處理成固化體以便安全處置的新方法。這一新工藝利用低溫(< 90℃)凝固法來穩定高鹼性、低活度的放射性廢液,即將廢液轉化為惰性固化體。

科學家們將最終的固化體稱作「 hydroceramic」(一種素燒多孔陶瓷)。他們稱,最終的固化體硬度非常大,性質穩定持久,能夠將放射性核素固定在其沸石結構中,這種制備過程類似於自然界中岩石的形成過程。

9、零價鐵滲濾反應牆技術

滲濾反應牆(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是目前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新興起來的用於原位去除污染地下水中污染組分的方法。

PRB一般安裝在地下蓄水層中,垂直於地下水流方向,當污染的地下水流在自身水力梯度作用下通過反應牆時,污染物與牆體中的反應材料發生物理、化學反應而被去除,從而達到污染修復的目的。

這是一種被動式修復技術,很少需要人工維護、費用很低。Fe0-PRB技術作為PRB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在許多國家和地下水污染處理的眾多方面得到了研究和發展

㈨ 核廢水可以冰凍處理嗎,或者蒸發處理

不能蒸發處理。

水被輻照以後本身也有放射性,水裡溶解的放射性核素也都是非常微量的,蒸發以後他們還是會和水蒸氣混合,蒸餾和冷凍的方法都不能去除放射性。

可以查看當年美國三哩島核事故的處理情況,使用了蒸發法,但是實際上,這種方法只是為了安撫人們。當時,美國還想採用直接排放的方法,直接排入河中,且排放量相對較小,但是它仍然遭到外界的一致反對。

最終,美國政府花了很多錢,並使用了蒸發的方法,所產生的污染仍然是相同的。但是一個排放到大氣中,另一個排放到水中。對於放射性元素氚,目前尚無可行的方法,並沒有一種切實可行不會在世界范圍內造成任何污染的方案。

放射性廢水來源、分類及危害

我國放射性廢水按放射性活度高低分為高、中、低和弱放射性廢水,廢水來源包括核電站廢水、鈾礦選冶廢水、乏燃料後處理廢水以及醫院、科研等單位產生的廢水。鈾礦選冶產生的廢水主要含有的核素包括U、Ra以及微量的Po和210Pb,屬於低放射性廢水。

核電站廢水主要包括主設備和輔助設備排空水、反應堆排放水、第二迴路廢水、清洗廢液、離子交換裝置再生廢水和專用洗滌水等,主要為中低放射性廢水。乏燃料後處理廢水主要包括乏燃料後處理和放射性物質分離製造過程產生的廢水等,代表核元素包括137Cs、90Sr及鈾、鈈、超鈾元素等,這兩種廢水放射性濃度都很高,危險性極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放射性廢水處理

㈩ 含磷廢水怎麼處理

一、生物法

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Spector發現,微生物在好氧狀態下能攝取磷,而在有機物存在的厭氧狀態下放出磷。含磷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便是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來的。

目前,國外常用的生物脫磷技術主要有3種:

1、向曝氣貯水池中添加混凝劑脫磷;

2、利用土壤處理,正磷酸根離子會與土壤中的Fe和Al的氧化物反應或與粘土中的OH-或SiO22-進行置換,生成難溶性磷酸化合物;

3、活性污泥法,這是目前國內外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類生物脫磷技術。

生物除磷法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沒有化學沉澱法污泥難處理的缺點,且不需投加沉澱劑。對於二級活性污泥法工藝,不需增加大量設備,只需改變運轉流程即可達到生物除磷的效果。

但要求管理較嚴格,為了形成VFA,要保證厭氧階段的厭氧條件。

二、化學沉澱法

通過投加化學沉澱劑與廢水中的磷酸鹽生成難溶沉澱物,可把磷分離出去,同時形成的絮凝體對磷也有吸附去除作用。

常用的混凝沉澱劑有石灰、明礬、氯化鐵,石灰與氯化鐵的混合物等。影響此類反應的主要因素是pH、濃度比、反應時間等。

三、生物強化除磷

生物強化除磷中的聚磷菌利用比較普遍,目前也是生物除磷的主要研究方向。

聚磷菌也叫做攝磷菌、除磷菌,是傳統活性污泥工藝中一類特殊的細菌,在好氧狀態下能超量地將污水中的磷吸入體內,使體內的含磷量超過一般細菌體內的含磷量的數倍,這類細菌被廣泛地用於生物除磷。

其原理為:在厭氧條件下,除磷菌能分解體內的聚磷酸鹽而產生ATP,並利用ATP將廢水中的有機物攝入細胞內,以聚b-羥基丁酸等有機顆粒的形式貯存於細胞內,同時還將分解聚磷酸鹽所產生的磷酸排出體外。

而好氧條件下,除磷菌利用廢水中的BOD5或體內貯存的聚b-羥基丁酸的氧化分解所釋放的能量來攝取廢水中的磷,一部分磷被用來合成ATP,另外絕大部分的磷則被合成為聚磷酸鹽而貯存在細胞體內。

四、吸附法

20世紀80年代,多孔隙物質作為吸附劑和離子交換劑就已應用在水的凈化和控制污染方面。黃巍等人以粉煤灰作為吸附劑,對含磷50~120mg/L模擬廢水脫磷的規律特徵進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粉煤灰中含有較多的活性氧化鋁和氧化硅等,具有相當大的吸附作用,粉煤灰對無機磷酸根不是單純吸附,其中CaO、FeO、Al2O3等可以和磷酸根生成不溶或直溶性沉澱現象,因而在廢水處理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五、其他的除磷方法

鄒偉國等研究的新型雙污泥脫氮除磷工藝系統處理生活污水取得成功。傳統的脫氮除磷工藝多採用單污泥系統,因此存在著硝化和除磷泥齡之間的矛盾,將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相結合,可解決這個問題。

實驗結果表明,該工藝對PO43-的去除率達到了90%,處理效果穩定,對水質的適應能力很強。

陳瀅等進行了低溶解氧SBR除磷工藝的研究。

該方法要注意的是污泥負荷對COD去除率和除磷效果的影響較大,因此要選擇合適的污泥負荷。污泥負荷過高時會導致非絲菌污泥膨脹。

方茜等利用SBR法處理低碳城市污水取得進展,解決了處理碳、氮、磷比例失調(碳量偏低)城市污水如何保證氮磷高效去除的難點。

結果表明,利用此法處理廣州地區低碳城市污水,出水有機物、氨氮及總磷均達標,且磷的釋放量越大則出水磷總濃度就越低。實踐證明,SBR法具有流程簡單,不需要污泥迴流,脫氮除磷效果好的特點。

閱讀全文

與含鈾廢水的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陽離子交換樹脂轉換為氫型 瀏覽:975
江蘇省泰州市哪裡有樹脂片賣 瀏覽:535
不銹鋼除垢 瀏覽:10
純凈水和礦泉水燒開喝哪個降火 瀏覽:658
小區的活凈水和直飲水哪個貴 瀏覽:646
納米凈化器有什麼用 瀏覽:874
仟品智聯凈水機濾芯怎麼安裝 瀏覽:199
凈水器晚上接單哪個平台好 瀏覽:48
lexy掛燙機清除水垢視頻 瀏覽:458
燒什麼水才不會有水垢 瀏覽:233
凈水器壓力罐里水怎麼能放掉 瀏覽:36
羚羊汽油濾芯怎麼拆 瀏覽:578
用吸奶器吸怎麼避免回奶 瀏覽:664
凈水器代理哪裡有賣的 瀏覽:351
樹脂防滑墊去味 瀏覽:845
薄膜蒸發器有哪些種類污水濃縮 瀏覽:688
文華過濾函數用法 瀏覽:273
濾芯最大操作溫度是多少 瀏覽:988
污水供應商有哪些 瀏覽:990
貴州進口家用污水提升器要多少錢 瀏覽: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