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品工業廢水的特點
食品工業廢水包括谷類加工廢水、飲料生產廢水、水產品加工廢水、肉類加工廢水及釀酒工業廢水等。食品工業的主要原材料是農、漁、牧、林業產品,來源十分廣泛,且製品種類繁多,所以其排出的廢水水質成分復雜,水質惡劣,若直接排人水體,對環境的危害十分嚴重。因此,處理好食品工業廢水對於環境的保護和人類的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食品工業廢水的特點及危害:食品工業廢水具有廢水量大,有機物質和懸浮物含量高,易*敗,毒性相對較小的特點。若不經處理便將廢水排人水體,會使水體富營養化,迅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體缺氧,使魚類和水生生物死亡。廢水中的懸浮物沉人河底,在厭氧條件解,產生臭氣惡化水質,對環境的污染嚴重。若將廢水引人農田進行灌溉,會影響農產品的食用,並污染地下水源。廢水中夾帶的動物排泄物,含有蟲卵和致病菌,將導致疾病傳播,直接危害人畜健康。
食品工業廢水的處理按作用原理可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每一種方法又包括多種工藝。物理處理法有篩濾、撇除、調節、沉澱、氣浮、過濾、微濾、離心分離等,前五種工藝主要用於預處理或一級處理,後三種工藝主要用於深度處理;化學處理法有中和法、混凝法、電解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膜分離法等;生物處理工藝包括好氧生物處理工藝、厭氧生物處理工藝、穩定塘工藝、土地處理工藝和由上述工藝相結合而成的綜合生物處理工藝。
2. 食品廠排放的廢水有哪些污染物
食品工業原料廣泛,製品種類繁多,排出廢水的水量、水質差異很大。廢水回中主要污染物有(1)漂浮在廢答水中固體物質,如菜葉、果皮、碎肉、禽羽等;(2)懸浮在廢水中的物質有油脂、蛋白質、澱粉、膠體物質等;(3)溶解在廢水中的酸、鹼、鹽、糖類等:(4)原料夾帶的泥砂及其他有機物等;(5)致病菌毒等。食品工業廢水的特點是有機物質和懸浮物含量高,易腐敗,一般無大的毒性。其危害主要是使水體富營養化,以致引起水生動物和魚類死亡,促使水底沉積的有機物產生臭味,惡化水質,污染環境。
食品工業廢水處理除按水質特點進行適當預處理外,一般均宜採用生物處理。如對出水水質要求很高或因廢水中有機物含量很高,可採用兩級曝氣池或兩級生物濾池,或多級生物轉盤.或聯合使用兩種生物處理裝置,也可採用厭氧—需氧串聯的生物處理系統。
3. 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的特點
由於工業的迅速發展,工業廢水的水量及水質污染量很大,它是最重要的污染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排放量大,污染范圍廣,排放方式復雜 工業生產用水量大,相當一部分生產用水中都攜帶原料、中間產物、副產物及終產物等排出廠外。工業企業遍布全國各地,污染范圍廣,不少產品在使用中又會產生新的污染。如全世界化肥施用量約5億t,農葯200多萬噸,使遍及全世界廣大地區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工業廢水的排放方式復雜,有間歇排放,有連續排放,有規律排放和無規律排放等,給污染的防治造成很大困難。
(2) 污染物種類繁多,濃度波動幅度大 由於工業產品品種繁多,生產工藝也各不相同,因此,工業生產過程中排出的污染物也數不勝數,不同污染物性質有很大差異,濃度也相差甚遠。
(3) 污染物質毒性強,危害大 被酸鹼類污染的廢水有刺激性、腐蝕性,而有機含氧化合物如醛、酮、醚等則有還原性,能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缺氧而導致水生生物死亡。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鉀等營養物,可促使藻類大量生長耗去水中溶解氧,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污染。工業廢水中懸浮物含量很高,可達3000mg/L,為生活廢水的10倍。
(4) 污染物排放後遷移變化規律差異大 工業廢水中所含各種污染物的性質差別很大,有些還有較強毒性,較大的蓄積性及較高的穩定性。一旦排放,遷移變化規律很不相同,有的沉積水底,有的揮發轉入大氣,有的富集於生物體內,有的則分解轉化為其他物質,甚至造成二次污染,使污染物具有更大的危險性。
(5) 恢復比較困難 水體一旦受到污染,即使減少或停止污染物的排放,要恢復到原來狀態仍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生活污水中的「污」肯定跟「生活」離不開關系了。我們生活中產生的廢水一般就是沖廁水,普通清洗水,廚房廢水,洗滌水(使用洗衣粉等洗滌劑的水)。這些使用過程決定了我們生活廢水的「污」類別和含量,也就是你所說的特徵。 BOD,COD,PH,大腸桿菌,SS,這些都是生活污水治理時必須監測的項目,那麼這些也就是生活污水中"污」的主要類型。。。 而且隨著生活習慣的變化,污水類型也在變化。以前廚房洗碗都是手洗,並且不加東西,所以廚房廢水主要是油脂類,而現在洗碗都用洗潔精類,所以廢水中又會加入大量其他有機物質。 還有就是氮磷含量的減少,以前洗衣服用的洗衣粉中含磷較多,結果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所以國家大力推行低氮磷或無氮磷洗衣粉,因此現在的洗衣廢水中的氮磷含量反而降低了。
4. 食品工業廢水的廢水的性質
廢水的性抄質是由水和各種雜質組成襲的復雜體系所表現出來的綜合特性,這種特性通過水質指標來表示。水質指標可分為物理指標、化學指標和生物指標等。各種水質指標可表示水中雜質的種類和數量,可以判斷水質的優劣以及是否達到排放指標。在廢水處理中,處理程度的確定和工藝流程的選擇、處理工藝的設計和運行管理,都必須對廢水性質有充分的了解,否則就不可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廢水的主要水質指標如下。
5. 關於農產品加工污水處理的問題
高濃度食品加工廢水,最好採用貴州長城環保或重慶楚天的廢水凈化處理設備《微生物發生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強化處理設備。另據調查,生產該設備的廠家可以免費供貨,達標後才付款,污水處理不達標,加倍賠償一切損失。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充分借鑒了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間隙曝氣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硝化返硝化法、給水快濾法等八者設計手法,並結合二級或三級污水處理工藝而研製出來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我國的北京、山東、河北、貴州、山西、四川、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實例,案例涉及生活、醫院、化工、屠宰、食品、亞麻、酒精、制葯、榨菜等領域的污水處理。大量的應用證明:出水水質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完成兩次曝氣,兩次沉澱、兩次過濾,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流程,特別是在連續進水條件下,實現間隙曝氣,活性污泥迴流,整個運行沒有閑置,其優點較傳統處理方法較為突出,處理效果尤為顯著。2009年8月,被國家科技部列為「創新項目」;2009年12月,該產品被國家環保部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目錄」;2010年5月,被國家科技部、國家環保部、國家商務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審查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2012年7月,又被國家環保部列為十二五期間「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
微生物發生器主要根據生物凈化和流體力學原理,利用微生物在生命活動過程將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物及部分不溶性有機物有效地去除,技術先進、性能穩定、使用安全,特別適合各種廢(污)水處理和微 污染治理具有以下優點:
1、該設備採用三級發生、交替運行、逐級衍生、對數增長技術,致使發生器產生微生物的密度高達達到1.8×1020CFU/ml,高密度微生物釋放進入生化池後,池中生物量迅速提高到2.0×104mg/L以上,能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徹底分解成CO2和H2O,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
2、該設備為比較理想的污水生物處理設備,可根據不同種類、不同性質、不同環境的污水處理需要,生成不同種群、不同菌屬、不同溫度、不同污水處理需要的微生物,特別適合城鎮生活污水、農村生活污水、醫療污水、工業廢水、畜禽養殖廢水、高鹽廢水、高氨氮廢水、有毒有害廢水、重金屬廢水、垃圾滲濾液等廢(污)水處理的需要。
該設備還可直接與接觸氧化法、AB法、A/O法、氧化溝、SBR等舊污水處理工程配套,在既不變動污水處理工藝,也不改動土建工程的條件下,實現污水處理升級擴容、污泥減量、脫氮除磷、中水回用等多種用途。該設備還可用於景觀、河道、湖面、河流、鹹水湖、海灣、土地等領域去除微污染,保護公共環境。
3、該微生物發生器產生的是高密度優勢微生物菌群,能快速食掉污水中的污染物和淤泥,且不產生臭味,不用污泥脫水機、污泥傳輸機、泥餅外運車、廢氣處理設備和大功率的鼓風曝氣設備,與傳統方法比較,能耗是活性污泥法的1/8,設備投資可節約百分之七十,還可在淺層水池上運轉,從而使污水處理池體積縮小、深度減淺,大大降低了一次投資費用和長期管理費用。
4、該設備產生的高密度微生物菌群通過射流進入處理池後,能迅速減少污水中的生物耗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和固體懸浮物(TSS),並有極強的脫氮除磷功能,還能在極短的時間內使5類水轉變成3類以上,7天內消除污水中的臭味,10天內吃掉污水中50%左右的淤泥,每天降解20%的BOD,10-15天內實現達標排放或中水回用。
採用該設備處理污水無污泥膨脹之憂,也不受操作員學歷年齡限制,管理方便,安全可靠。
5、隨著高密度微生物菌群發生量的不斷增加,污水中的生物耗氧量(BOD)也越來越少,大量的微生物因缺少BOD而失去存活能源自滅,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未自滅微生物還可成為魚類和浮游生物的餌料,進而形成良性的生態處理凈化過程,沒有臭味、不產生污泥、無二次污染,營造綠色環境。
6、採用傳統的生化法處理污水,受到氣候及水溫變化影響,當溫度每降低10度,微生物的酶促反應速度就降低1-2倍,氣候導致微生物的活性不足,造成污水處理效果不好,不但威脅著北方污水處理廠,對於南方冬天的污水處理廠也是嚴俊的考驗,貴州長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專利產品生物發生器徹底解決了這一難題,該發生器產生的高濃度微生物菌群釋放進入曝氣池後,其生物量訊速達到2.0×104mg/L以上,使曝氣池中生物濃度較活性污泥提高10倍,填補了因水溫低而導致生物量不足,污水處理效果差的技術難題。
7、採用傳統的生化方式處理高濃度、高氨氮、高鹽量、有毒性、重金屬廢水,由於微生物在這些污水中的成活少、數量小、致使污水處理後出水水質差、效果不穩定、難以達標排放。微生物發生器以獨特的方式徹底解決了這一難題,該發生器能將生產出的1.8×1020CFU/ml以上的高濃度微生菌群源源不斷地送入曝氣池,較其他污水處理提高10倍以上的生物量,強大的微生物菌群加速對污水中污染物的降解和消化,同時曝氣供氧又顯著加速了污染物被分解成CO2和H2O,硝酸鹽、硫酸鹽成為微生物生長的養分,至使微生物又得到進一步的衍生,即使受天冷、低溫、沖擊負荷影響,和高濃度、高氨氮、高鹽量、有毒性、重金屬抑制,也無法阻止群雄逐鹿、前仆後繼的微生物大軍,形成對污水處理的強大陣容,進而降解和消化污水中污染物,最終實現廢水達標排放或中水回用。
8、傳統河道治理離不開閘壩、斷水、清淤等處理過程,工程耗資大、工期長、淤泥量大。生物發生器直接安裝在景觀、河道、湖面、河流、鹹水湖、海灣、土地等微污染源上游,從源頭切斷和堵住污染源頭,並通過微生物降解污染、吃掉污泥、去除嗅味、除磷脫氮等作用實現徹底治理,為微污染治理提供了可靠的設備。其技術優勢如下:
(1)、快速降解BOD5、CODcr、TSS,使污水得到凈化;
(2)、提高總氮(TN)和總磷(TP)的脫除效果和去除能力;
(3)、處理效率可提高達50%左右,進水負荷提高40%左右;
(4)、 快速應對曝氣池可能發生的緊急故障情況;
(5)、 提高難分解污染物的生化效率;
(6)、有效解決污水量增加或負荷增大,而無場地改擴建的難題;
(7)、 有效解決絲狀菌異常增殖導致污泥膨脹的問題;
(8)、在處理污水的同時減量污泥,達到不用清淤除泥的效果;
(9)、僅需幾天就能消解污水中的味道,去除污水中的惡臭;
(10)、採用自然界或國內外選育出來的優勢無害菌種,無二次污染的後顧之憂;
(11)、 污染凈化完畢後,微生物因失去存活的能源而自滅,變成CO2和H2O;
採用微生物發生器處理污水,同時還且備以下特點:
a、 未滅的微生物還可成為魚類和浮游生物的餌料;
b、升級改造舊污水處理工程,較其它污水處理方法節省投資70%;
c、較其它生化處理方法,節省電能80%左右;
d、微生物濃度高達1.8×1020CFU/ml以上,高濃度微生物大大提高了處理效率,減少了曝氣池容積,節省工程投資40%;
e、解決了因氣候變化、水溫降低而導致微生物數量減少,進而影響污水處理效果的技術難題;
f、微生物大軍前仆後繼、協同作戰,有效解決了高鹽、高濃度、有毒、有害、化工、重金屬、垃圾滲透液等抑制微生物生長、微生物難以存活的技術難題;
g、在不改動土建的條件下實現舊污水處理工程的升級改造或工程擴容;
h、在不改動污水處理工藝的前提下,有效脫除污水中的磷和氮,並提高處理後的污水出水水質,實現達標排放或中水回用效果;
i、直接用於江河、湖泊等微污染源上游,直接堵住污染源頭,在有效解決微污染的同時,實現無泥排放,徹底地革新了傳統河道治理離不開閘壩、斷水、清淤方式,為微污染治理提供了的理想設備;
j、安裝方便、應用靈活、操作簡單,只用一人兼管,就能完成任務;
k、布局靈活、佔地面積小、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管理簡單、運行費用低。
6. 食品加工廢水處理工藝有哪些
食品廢水處理工藝有食品加工廢水的處理方法有多種,但一種方法單獨處理往往效果不佳,需要針對不同工業廢水的水質特點,以及污染物的成分不同,採取多種技術聯合處理,才能取得理想的處理效果。
一、物理處理法
1、沉澱(重力分離)法
利用廢水中的懸浮物和水的密度不同的原理,借重力沉降作用,從水中分離出來。沉澱裝置有沉砂池,沉澱池,隔油池等。廢水在沉澱裝置的停留時間一般是沉砂池約2min,沉澱池和隔油池1.5~2h。
2、過濾法
使用過濾介質截留廢水中的殘留物。過濾介質有鋼條,篩網,塑料,微孔管等。過濾設備有砂濾池,真空過濾機壓濾機等。處理效果與過濾介質孔隙度有關。
3、離心分離法
廢水中的懸浮物藉助離心設備或水的旋轉,在離心作用下,懸浮物與水分離。離心力與懸浮物的質量成正比,與轉速的平方成正比。由於轉速在一定范圍內人工可以控制,所以能獲得很好的分離效果。
4、氣浮法
氣浮法是將空氣打入廢水中,使食品廢水中乳狀油粒粘附到空氣泡上。油粒隨氣泡上升至水面,形成浮渣而去除。廢水在浮選池大約停留0.5~1h。為了提高浮選效果,有時需向廢水中投加混凝劑。這種方法的除油效率可達80%~90%。
二、化學處理法
1、混凝法
水中的膠體物質,通常帶有電荷,膠狀物間互相排斥不能凝聚,多形成穩定的混合液。若水中投加帶有相反電荷的電解質後,可使廢水中膠狀物呈中性,失去穩定性,並在分子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大顆粒而下沉。常用的混凝劑有聚丙烯醯胺,硫酸鋁,明礬,聚合氧化鋁,硫酸亞鐵,三氯化鐵等。此法具有設備簡單,易於實施,推廣與維護等優點,但也 存在運行費用高,沉渣量大等不足。
2、中和法
利用化學方法使酸性廢水或鹼性廢水中和達到中性的方法。往酸性廢水中投加鹼性物質如石灰,石灰石,白雲石等,使食品廢水變成中性。對鹼性食品廢水可吹入含CO2的煙道氣進行中和,也可用酸中和。
3、氧化還原法
廢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或無機物,在投加氧化劑或還原劑後,由於電子的遷移運動,而發生氧化或還原作用,變成無害物質
4、電解法
在廢水中插入電極。在陰極板上接受電子,使離子電荷中和,轉變為中性原子。上述綜合過程使陽極上發生氧化作用,在陰極上發生還原作用。
除此之外,常用的污水處理方法還包括萃取法,吹脫法,吸附法,電滲析法,反滲透法等。
5、萃取法
將不溶於水的溶劑投入廢水中,使廢水中的溶質溶於溶劑中, 然後利用溶劑與水的比重差,將溶劑分離出來。再利用溶劑與溶質沸點差,將溶質蒸餾回收,再生後的溶劑可循環利用。
6、吹脫法
往廢水中吹進空氣,使廢水中的溶解性 氣體吹入大氣中。此法可用於CO2、H2S、HCN的廢水處理。
7、吸附法
將廢水通過固體吸附劑,使廢水中的溶解性有機或無機物吸附到吸附劑上,常用的吸附劑為活性炭。此法可吸附廢水中的酚、汞、鉻、氰等有毒物質。此法還有出色、脫色等作用。一般多用於廢水深度處理。
8、電滲析法
電滲析是一種在電場的作用下使溶液中離子通過膜進行傳遞的過程。廢水通過陰、陽離子交換膜所組成的電滲析器時,廢水中的陰、陽離子就可能得到分離,達到濃縮和處理的目的。
9、反滲析法
通過一種特殊的半滲透膜,在一定的壓力下,將水分子壓過去,而溶質則被膜所截留,廢水得到濃縮,而壓過膜的水就是處理過程的水。
三、生物處理法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在廢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時,將空氣連續注入曝氣池的污水中,經過一段時間,水中即形成繁殖有巨量好氧微生物的絮凝體—活性污泥,活性污泥具有很強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機物的能力,能夠吸附水中的有機物,生活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以有機物為食料,獲得能量並不斷生長增值,有機物被去除,污水得以凈化。
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一種讓微生物群體附著到其他物體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膜,對流經其上的廢水中有機物進行生物氧化降解的處理方法。
3、氧化塘法
使污水在自然或經人工改造的池塘內緩慢流動、貯存,通過微生物的代謝活動,降解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其過程和自然水體的自凈過程很接近。
4、土地處理法
在人工可控的條件下,將污水施於土地上,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組成的生態系統,經土壤表層顆粒的吸附過濾及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使污水的水質得到凈化和改善;並通過系統的營養物質和水分的循環利用,使綠色植物生長繁殖,從而實現廢水的資源化、無害化和穩定化。
5、厭氧生物處理法
利用兼性厭氧菌和專性厭氧菌的新陳代謝功能凈化污水,並且可產生沼氣的生物處理方法,該法過去主要用於污泥的厭氧消化。更多食品廢水處理工藝以及食品廢水處理葯劑http://www.weidian65.com/望採納!
7. 食品加工廠廢水處理的特點有哪些
食品加工廠的廢水中主要是有機物污染,屬於無毒有害廢水,其中BOD5、SS、氨版基態氮很高,使流權入水體發黑發臭。
一般用生化技術來處理其中BOD5、氨氮;目前電解水技術也有應用,利用電解水技術中的氧化、還原反應能有效去除水體中的BOD5、COD、發色基團,陽極氧化生成物與水體中OH—結合生成的絮凝劑,能降低水體中的懸浮與膠狀SS;陽極產生的O能去除水體的色澤、臭味及殺滅細菌。電解水技術用於處理有機物污水是行之有效的方案。
8. 食品工業廢水來源及水質特性有哪些
食品工業廢水來成分極其復自雜,包括製糖、釀造、肉類、乳品加工等生產過程,所排出的廢水都含有機物,具有強的耗氧性,且有大量懸浮物隨廢水排出。動物性食品加工排出的廢水中還含有動物排泄物、血液、皮毛、油脂等,並可能含有病菌,因此耗氧量很高,比植物性食品加工排放的廢水的污染性高得多
9. 食品工業廢水污染特點及其處理方法是什麼
特點:食品工業原料廣泛,製品種類繁多,排出廢水的水量、水版質差異很大。廢權水中主要污染物有
(1)漂浮在廢水中固體物質,如菜葉、果皮、碎肉、禽羽等;
(2)懸浮在廢水中的物質有油脂、蛋白質、澱粉、膠體物質等;
(3)溶解在廢水中的酸、鹼、鹽、糖類等:
(4)原料夾帶的泥砂及其他有機物等;
(5)致病菌毒等。食品工業廢水的特點是有機物質和懸浮物含量高,易腐敗,一般無大的毒性。其危害主要是使水體富營養化,以致引起水生動物和魚類死亡,促使水底沉積的有機物產生臭味,惡化水質,污染環境。
方法:食品工業廢水處理除按水質特點進行適當預處理外,一般均宜採用生物處理。如對出水水質要求很高或因廢水中有機物含量很高,可採用兩級曝氣池或兩級生物濾池,或多級生物轉盤.或聯合使用兩種生物處理裝置,也可採用厭氧—需氧串聯的生物處理系統。
10. 食品工業廢水有哪些危害
食品安全法 -法律適用和法律責任
1、正確把握食品安全法與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關系。
食品安全法確立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基本原則、基本體制制度,對於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具有指導和規范作用,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基本精神應當與食品安全法相一致。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是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專門性法律。在農產品生產加工領域,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有明確規定的,適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沒有規定的,應當適用食品安全法。又如產品質量法,是規范和加強對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明確產品質量責任的一般法。食品安全法則是規范食品安全的特別法。根據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食品的安全監管應當適用食品安全法。關於乳品、轉基因食品、生豬屠宰、酒類等食品安全管理,法律和法規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食品安全法。
2、正確把握綜合協調與分段監管的關系。
食品安全監管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綜合協調和分段監管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沒有強有力的綜合協調,部門監管缺乏聯動,就難以形成監管合力,具體監管中會出現缺位、錯位和越位,容易埋下安全隱患。綜合協調部門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法賦予的六大職責,結合各環節監管實際,從制度上確保食品安全工作的連續性和統一性,使各部門形成合力,不斷鞏固食品安全工作成果。另一方面,沒有職責分明的分段監管,就不能適應食品安全監管鏈條長、監管資源多的監管特點,不能有效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也難以形成應對諸多復雜問題的合力,容易造成監管不力。因此,各監管部門既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分工要求,明確職責,理清思路,加強職責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又要在綜合部門的統一協調下,發揮各自監管優勢,為保障食品安全的共同目標而努力。
3、正確把握地方政府負總責與監管部門各負其責的關系。
食品安全法確立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食品安全統一負責的制度,目的是強化地方政府屬地責任,加強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領導,克服地方保護對食品安全監管的干擾。縣級以上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行使職權,承擔責任,是為了強調各自監管職能,建立健全權責一致的職責體系。地方政府負總責和監管部門各負其責是高度統一、相輔相成的關系,它要求各級政府必須把食品安全作為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支持監管部門正確履行職責,創造良好的執法環境;也要求各監管部門恪盡職守,密切配合,責任到位,相互銜接,形成完整的監管鏈和責任追究體系。
4、正確把握食品生產經營者第一責任人與政府行政監管問責的關系。
食品安全法明確了食品生產經營者作為保證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法定義務,更加嚴格地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促使食品生產者依據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在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中重質量、重服務、重信譽、重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保證食品安全,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這一制度與政府行政監管問責制度並行不悖,共同形成一個科學合理、層次分明的完整的法律責任體系,為追究食品安全責任和補償食品安全問題受害當事人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