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內外的關於污水處理行業的最好的期刊有哪些請多列舉一些,說的詳細一些
核心期刊或者EI源期刊中環境科學類或者工程類的都可以
② 全國關於水處理的雜志最權威的有哪些
《工業水處理》和《給水排水》是兩款很權威的
可以在
http://www.iwtchina.cn/paper/
http://www.wwe1964.com/
下載
《工業水處理》
雜志下載地:http://www.iwtchina.cn/paper/
《工業水處理》(月刊)創刊於1981年,由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主辦、國家工業水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協辦,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每月20日出版。
主要報道國內外有關循環冷卻水、鍋爐水、工藝用水及工業廢水等的水處理技術動態、研究報告、專題述評、經驗總結、科學管理及行業快訊等。讀者對象主要是從事水處理工作的科研、設計、教學、生產、管理等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
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核心期刊) ·中國科學文獻資料庫 ·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 ·中國化學文獻資料庫 ·中國化工文摘 ·美國化學文摘 ·俄羅斯《文摘雜志》·美國劍橋科學文摘 ·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科技精品庫)
《工業水處理》是經國家科委和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由中國化工學會工業水處理學公、國家
工業水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共同主辦的專業性科技刊物。
《工業水處理》專門報道國內外有關循環冷卻水、鍋爐水、工藝用水及工業給水、廢水的水處
理技術、工藝、葯劑、工程設計、設備、分析監測方法與儀器儀表等方面的技術動態、科研成果、
實踐經驗及科學管理等,適於從事工業水處理技術的科研、設計、生產、教學、技術服務等單位及
個人訂閱。
《工業水處理》欄目配置全面、合理:「專論與綜述」偏重基礎理論,「試驗研究」專門報道新的
研究成果和高新技術,「分析與監測」為討論水質分析方法及水質監測技術的專欄,「經驗交流」欄則
充分反映水處理技術推廣應用的現場實踐,而「國際水處理會議」專欄則已成為介紹國際最權威水處理
專業會議的全國唯一窗口。
由於本刊內容的實用性、創新性和導向性,已為社會各界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曾榮獲
化工部科技信息二等獎,在天津市第四屆優秀期刊評選活動中獲「優秀期刊獎」,並被中國科技論文統
計源期刊、中國科學文獻資料庫(SDD)、中國化學文獻資料庫(CCDOC)、中國科技期刊(光碟版)、
中國化工文摘(ZHW)和美國化學文摘(CA)等國內外重要文獻檢索體系所收錄。
《給水排水》
雜志下載:http://www.wwe1964.com/
《給水排水》月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主管,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和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給水排水學會主辦。具有權威性、學術性、實用性、新穎性和信息性等特徵,是同行業唯—一本綜合性技術類期刊。擁有近百人的編委會和通訊員隊伍,編委會委員由海內外給排水領域的專家組成。
《給水排水》創刊於1964年,三十多年來一直以實用性強、內容豐富的特色深受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喜愛,發行量一直居同行業刊物之首,己成為我國給排水領域發行量最大、知名度最高、影響最廣的刊物。《給水排水》為中國建築科學類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被收入中國國家中心國際連續出版物數據系統,中國建築科技文獻資料庫系統,清華大學圖書館聯機檢索資料庫系統,美國國際CODEN中心等。
《給水排水》以面向生產,注重應用,為促進我國給水排水事業發展服務為辦刊宗旨;以實用、新穎為主,交流、導向兼顧,提高、普及結合為辦刊方針。
《給水排水》報道內容以實用技術為主,兼顧學術性和信息性,以城市、工業、建築給水排水三者並重安排版面。現除設有城市給排水、工業給排水、建築給排水。施工材料與設備等固定欄目外,還設有科技情報綜述、策略研討、標准規范簡介。研究生論文摘要、信息市場等機動欄目。
《給水排水》具有廣告經營資格。從1979年開始經營廣告至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建立了良好的信譽,為國內同行提供了大量的產品信息,溝通並密切了設計、科研、教學單位與生產廠家的聯系,本刊是企業樹立形象,開拓產品市場的理想窗口。
《給水排水》讀者對象為從事設計、科研、教學、生產、施工安裝、運行管理。房地產開發等單位及相關人員。
《給水排水》為月刊,大16開本,每月20日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國內郵發代號:2—757,國外代號:M4425,每冊定價:5.00 元,全年定價60.00元,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③ 和污水處理相關有什麼比較好的網站和期刊雜志
中國水網,水世界論壇,谷騰環保網,《工業水處理》
④ 關於環境保護方面的報刊雜志
比較多,中文外文都有。
⑤ 關於環境、水利方面的文章,發什麼雜志
水資源管理就是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技術和教育等手段,對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進行調節的各種行為。在水資源日益短缺的今天,水資源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使其發揮最大的社會、環境、經濟效益。
1 我國農業水資源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 1 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導致水資源短缺與水資源浪費共存
現行的水資源管理機制,是一種非高效利用水資源的機制,由此造成水資源短缺與水資源浪費共存尷尬局面。眾所周知,我國的農業水資源嚴重短缺,但與此形成明顯對照的是水資源浪費極其驚人。我國主要灌區的渠系利用系數只有0. 4~0. 6 ,即約有一半的水被浪費。例如,我國北方旱區水資源極其緊張,浪費卻相當嚴重,海河流域渠系利用系數約為0. 45 ,引黃灌區下游輸水損失達30 %~50 % ,河西走廊一些渠道,水量損失竟高達60 %~80 %。
1. 2 現行體制和政策難以形成有效的節水機制
現行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存在的弊端,導致管理單位失去節水的積極性,如灌區沒有法律地位,缺乏經營管理自主權。灌區處於兩難境地,具有「事業單位,企業管理」的說法,實際上,作為事業單位,沒有人事部門下達的行政編制,財政部門不安排事業經費;同時又要求它實行企業辦法管理,它既沒有法律地位,又受多種限制,不能像企業那樣追求利潤。現行的政策不利於節水。目前的灌區收入主要依靠水費,在固定的價格條件下,水費的多寡取決於供水量的多少。一些灌區為了獲得較多的收益,甚至鼓勵多用水,有些灌區雖然節約了水,但被無償地調給其它部門,無利可圖,嚴重地影響了節水積極性,不利於節水機制的形成。
1. 3 過度超采,生態環境惡化
由於對地下水嚴重超采,導致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甚至惡化。如在井罐區出現大面積地下漏斗區,全國出現56 個漏斗區,總面積達8. 2 ×104km2 ,漏斗的出現,引起地面沉降或裂縫,甚至導致海水入侵。例如,全國已發現地面塌陷700 點多處,秦皇島市已經形成32. 4km2 的海水入侵區;黃河流域由於過量不合理使用,多年來不斷斷流,已經對相關地區產生重大生態環境影響。
1. 4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收不抵支,舉步維艱
由於水價太低,全國平均水費為運行成本的50 %左右,導致經營單位虧損嚴重,生存處於困境,甚至難以維持生存。
1. 5 水資源「農轉非」現象嚴重
「農轉非」是指農業水資源通過不同的途徑改作它用。我國水資源「農轉非」現象更加普遍,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趨勢更加明顯,制約農業的發展。1949 年我國農業用水量約為1001 ×108m3 ,佔全國總用水量1031 ×108m3的97. 1 % ,到1998 年,該比例下降到74. 65 % ,與此同時,工業和城市生活用水比例由2. 9 %上升到24. 6 %。
2 我國水資源管理未來將出現的趨勢
2. 1 由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
傳統的水資源管理可以統稱為供水管理,其主要的特徵是根據工農業用水需求,建立大中型水利工程來實現水資源供需平衡,它為緩解甚至徹底解決水資源供需矛盾發揮了重要作用,並且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在某些地區仍將發揮重要的作用。隨著水利工程不斷興建,工程難度愈來愈大,成本也不斷增加,而且隨著徑流開發加大,帶來了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水資源供需矛盾也不斷加劇,完全依靠增加工程解決水資源問題已經成為不可能,運用綜合手段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成為一種必然。供水管理的最大缺陷是忽略了用水者節水的可能性,它將水資源供需矛盾的解決寄託在水源供給上,其結果是水資源浪費的增加和低效。必須改變供水管理為需水管理。所謂的水資源需水管理就是綜合運用行政的、法律的和經濟的手段來規范水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人類行為,從而實現對有限水資源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它強調把水資源作為一種稀缺的經濟資源,對水資源的優化利用應著眼於現存的水資源供給,而不是自發的向新的供水能力投資以滿足未來的水的需求。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農業水資源供給量不可能增加,我們必須依靠現在的4000 ×108m3左右水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需水管理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所在。
2. 2 由單項管理向綜合管理轉變
水資源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眾多方面,如農業、水利、科技、氣象、城建、環保、宣傳、計劃和行政部門等等。在以往的水資源管理中,各個部門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缺乏系統地考慮問題,其最終的結果是有利則爭,無利則推,使水資源開發利用短期化,持續發展思想很難貫穿到實際工作中去。未來的水資源管理,是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管理水資源,是將水資源放在社會經濟環境等大環境中去開發利用,所以,其管理是綜合管理,如地上、地下、降水、污水、中水綜合管理等,並且與經濟結構、社會發展等有機地結合起來。
對於農業而言,為了實現水資源的綜合管理,首先設立綜合協調機構,從組織上為部門的聯合創造條件,如國務院成立全國節水農業工作領導小組,宏觀指導全國節水農業工作開展;其次,制訂多部門參與的可行的節水農業規劃,節水農業發展必須有一個切實可行的節水農業發展規劃,並且將此規劃作為有關部門工作重要組成部分。為此,首先應該下大力氣完善規劃基礎工作,明確節水農業技術體系,制定科學的節水農業規劃,為多部門聯合提供實現的基礎。第三,充分重視發揮地方部門的聯合效益,地方是節水的真正主力,只有充分發揮地方各部門積極性,才能事半功倍。如山東桓台縣是老井灌區,縣委組織水利、農業、氣象、財務和宣傳部門參與,目前成為全國第一個節水噸糧縣。
2. 3 由行政區劃管理向流域管理轉變
按流域(地區、灌區) 統一開發利用和管理水資源,是我國水資源管理的一個方向,其最大的特點是打破單純的行政區劃管理,走向以流域為單元的綜合統一管理軌道。水資源按流域形成自然體系,只有按流域統一管理方可做到保護與合理配置相結合,使上下游依賴水資源的各經濟部門得到均衡發展。對於農業水資源而言,具體內容是以流域為單元,對地表水地下水聯合運用,優化調度,合理利用。灌區應以開發利用淺層地下水為基礎,以地表水作補充,以淺層水的地層空間作為調節大氣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地表水的地下水庫,以調控地下水埋深達到適宜動態為指標,最大限度地把天然降雨轉化為可持續利用的水資源,綜合治理旱澇鹽鹼,獲取最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2. 4 由計劃模式向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模式轉變
由於我們認識上的偏差和制度的制約,水資源管理一直是按照計劃經濟模式設計和運行,其結果是政府管得太多,市場作用沒有得到發揮。隨著市場經濟逐步建立,水資源管理機制必然向市場機制轉變,由於水資源市場的特殊性,決定了不可能完全由市場來調解水資源,所以,未來的水資源管理模式必然向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模式轉變。最近水利部部長在中國水利年會上作了「水權與水市場- 水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經濟手段」的報告,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2. 5 用戶參與水資源管理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公眾參與水資源管理在未來水資源管理中佔有重要地位。農業用水效率,離不開用戶的參與,一切技術和措施最終通過用戶的實踐來實現,用戶是節水提高效率的主體,其行為和素質在某種程度上決定節水效率的提高,所以用戶參與水資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在我國已經出現了用戶參與水資源管理模式,如江蘇、山東、安徽、河南和河北部分地區建立了農戶參與管理的一種新型的經濟自立灌排區。試區成立了由各級地方行政、水行政、節水專管單位負責人和用戶組成節水管理委員會,一切重大決策通過該委員會決定,或者成立用戶自己選舉具有法人地位的自我管理組織用水者協會,有關節水工作由灌區和協會共同協商解決,其效果比較明顯。
⑥ 水環境方面比較好的期刊雜志有哪些
《水文》、《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地球與環境〉、〈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也幾個算是水環境方面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吧
⑦ 有關環保的雜志與期刊,請推薦!!!!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學報、中國給排水,化工環保 主辦單位: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環保所,中國化工防治污染技術協會,等等。很多
⑧ 污水處理或者給水排水類的都有哪些不錯的雜志啊謝謝!
《中國給水排水》
《給水排水》
《工業水處理》
《亞洲建築給水排水》
⑨ 尋找環保污水處理方面的報紙和雜志
水處理技術,環境污染與防治,環境科學學報,中國環境科學,中國科學,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