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補污水治理短板提人居環境質量

補污水治理短板提人居環境質量

發布時間:2021-12-06 22:47:07

Ⅰ 如何改善人居環境,提高村民生活質量

「新村示範、村莊整治」工程是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的民心工程,也是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現代新農村的龍頭工程。日前,我市出台了《平湖市2008年「新村示範、村莊整治」工作意見》,要求進一步提升村莊整治水平,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推動新農村建設再上新台階。

《意見》明確提出了今年「新村示範、村莊整治」工作的目標任務:積極推進新倉鎮和全塘鎮穗輪村現代新農村示範鎮、村建設;每個鎮(街道)申報啟動建設1個「全面小康農村新社區」,確保年內全市有3-5個村通過省級驗收;完成20個村環境整治全覆蓋,16個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努力創建2個省級「農家樂」特色點;按照村莊布點規劃,建成30公里連村公路和80公里到組道路;著力推進「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切實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目標任務提出後,關鍵是如何狠抓落實。」市委農辦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意見》專門就如何開展新一輪「新村示範、村莊整治」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工作措施:首先,在創建省級「全面小康農村新社區」過程中,鼓勵各鎮(街道)從「要我創建」轉向「我要創建」,努力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濃厚氛圍;其次,鼓勵有條件的村率先創建,實現布局優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環境美化、衛生潔化、河道凈化和服務強化,使更多農戶受益;再次,進一步完善河道保潔、農村公路養護、垃圾收集、綠化管護及「五位一體」管理等長效管理辦法和制度。

Ⅱ 如何開展農村環境保護工作

可以從以下八個方面開展農村環境保護工作:

切實增強做好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加快構建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扎實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重大行動、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切實加強農產品產地環境保護、大力推動農業資源養護、顯著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

1、切實增強做好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深入推進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升農業農村生態文明。

要深刻把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自然生態觀,正確處理「三農」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自覺把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要求貫穿到「三農」發展全過程。

2、加快構建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

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構建農業綠色發展制度體系。落實農業功能區制度,建立農業生產力布局、耕地輪作休耕、節約高效的農業用水等制度,建立農業產業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發展產業目錄。

7、顯著提升科技支撐能力

要突出綠色導向,把農業科技創新的方向和重點轉到低耗、生態、節本、安全、優質、循環等綠色技術上來,加強技術研發集成,不斷提升農業綠色發展的科技水平。優化農業科技資源布局,推動科技創新、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等要素向農業生態文明建設傾斜。

8、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切實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擺在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任務分工,落實工作責任,確保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深入開展教育培訓工作,提高農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Ⅲ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情況如何

2018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日前,由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圍繞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加快推進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重點任務,以及組織保障、資金投入、實施方案制定等情況,對第一批15個省(區、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了督導。

引導村容村貌建設、改善垃圾處理體系、規劃污水治理系統

各地因地制宜做好環境整治工作

現階段,我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條件也不一樣。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各地充分結合自身條件,突出重點工作,探索出了一些因地制宜的好做法好經驗。

提升村容村貌。廣東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為切入點推進農村基礎環境整治,截至6月底,2277個省定貧困村17875個自然村已基本完成整治,占總數的94.1%。海南大力推廣《海南國際旅遊島村莊特色風貌規劃建設指引》《海南省村鎮居民建房推薦建築設計方案圖集》;福建編制並免費發放數萬份農民建房標准圖集,引導村莊建設顯現出鄉土田園風情和地域文化特色。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廣西構建了「村收鎮運縣處理」、邊遠鄉鎮「村收鎮運片區處理」、邊遠鄉村「村屯就近就地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及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全區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保持在95%以上。河南配備19.3萬名保潔人員,占農村人口的3.5‰,實現所有行政村全覆蓋。安徽開展農村陳年垃圾集中清理行動,解決「垃圾堆、垃圾溝、垃圾坡」等突出問題。

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重慶重點推進鄉鎮和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農村聚居點的污水集中處理,並制定出台了《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准》,累計建成鄉鎮及村級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2417座,讓700餘萬村民受益。有的地方則採取連片推進的方式治理生活污水,例如,貴州推進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推廣「滲、滯、蓄、凈、用、排」海綿村莊生態建設理念,成片連村實施水生態系統和水環境治理。

開展廁所糞污治理。在農村改廁上,各地積極推廣適應地域特點、農民能接受的改廁模式,並注重糞污同步處理。山東以標准化理念推進改廁建設、使用和管理,制定了廁具產品、施工驗收、使用維護等地方標准,嚴格按照設計、招標、施工、驗收「四統一」工作流程,整村推進實施,並由縣級組織逐戶驗收,把好質量關口。目前,全省已累計改廁931.5萬戶,到今年年底基本完成鄉鎮內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針對冬季寒冷漫長、建設成本高等困難,吉林省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最終確定採用三格化糞池室內水沖廁所改廁技術模式,2017年以來安排資金10億元,改造農村廁所達25萬戶。

對於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黑龍江大力推廣玉米秸稈翻埋、碎混、覆蓋還田技術,運用青貯、黃貯、揉搓等方式實現秸稈飼料化,組織開展秸稈固化壓塊和生物質發電項目,培育秸稈產業化企業,延長秸稈利用鏈條。目前黑龍江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60%以上。重慶巴南區建立農葯銷售台賬,開展農葯銷售網點回收農葯包裝瓶試點;墊江、梁平等區縣引導個體經營者在村社田間開展巡迴回收,在集鎮建立網點定點回收,建立農膜回收長效機制。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美麗鄉村不僅具有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還具有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讓美麗鄉村成為美麗中國底色的扎實一步。要通過加強統籌協調,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舉措,穩步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治理,讓農民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為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Ⅳ 人居環境治理是什麼

(一)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統籌考慮生活垃圾和農業生產廢棄物利用、處理,建立健全符合農村實際、方式多樣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有條件的地區要推行適合農村特點的垃圾就地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方式。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重點整治垃圾山、垃圾圍村、垃圾圍壩、工業污染「上山下鄉」。
(二)開展廁所糞污治理。合理選擇改廁模式,推進廁所革命。東部地區、中西部城市近郊區以及其他環境容量較小地區村莊,加快推進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同步實施廁所糞污治理。其他地區要按照群眾接受、經濟適用、維護方便、不污染公共水體的要求,普及不同水平的衛生廁所。引導農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人口規模較大村莊配套建設公共廁所。加強改廁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銜接。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將廁所糞污、畜禽養殖廢棄物一並處理並資源化利用。
(三)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據農村不同區位條件、村莊人口聚集程度、污水產生規模,因地制宜採用污染治理與資源利用相結合、工程措施與生態措施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建設模式和處理工藝。推動城鎮污水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積極推廣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高效率的污水處理技術,鼓勵採用生態處理工藝。加強生活污水源頭減量和尾水回收利用。以房前屋後河塘溝渠為重點實施清淤疏浚,採取綜合措施恢復水生態,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
(四)提升村容村貌。加快推進通村組道路、入戶道路建設,基本解決村內道路泥濘、村民出行不便等問題。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因地制宜選擇路面材料。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消除私搭亂建、亂堆亂放。大力提升農村建築風貌,突出鄉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點。加大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力度,弘揚傳統農耕文化,提升田園風光品質。推進村莊綠化,充分利用閑置土地組織開展植樹造林、濕地恢復等活動,建設綠色生態村莊。完善村莊公共照明設施。深入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推進衛生縣城、衛生鄉鎮等衛生創建工作。
(五)加強村莊規劃管理。全面完成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或修編,與縣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整治規劃、村土地利用規劃、農村社區建設規劃等充分銜接,鼓勵推行多規合一。推進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實施,做到農房建設有規劃管理、行政村有村莊整治安排、生產生活空間合理分離,優化村莊功能布局,實現村莊規劃管理基本覆蓋。推行政府組織領導、村委會發揮主體作用、技術單位指導的村莊規劃編制機制。村莊規劃的主要內容應納入村規民約。加強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建立健全違法用地和建設查處機制。
(六)完善建設和管護機制。明確地方黨委和政府以及有關部門、運行管理單位責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標准、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村莊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鼓勵專業化、市場化建設和運行管護,有條件的地區推行城鄉垃圾污水處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行、統一管理。推行環境治理依效付費制度,健全服務績效評價考核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建立垃圾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完善財政補貼和農戶付費合理分擔機制。支持村級組織和農村「工匠」帶頭人等承接村內環境整治、村內道路、植樹造林等小型涉農工程項目。組織開展專業化培訓,把當地村民培養成為村內公益性基礎設施運行維護的重要力量。簡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項目審批和招投標程序,降低建設成本,確保工程質量。

Ⅳ 近段時間,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提出的「五清三建一改」指的是什麼內容

一、五清

1、清理農村生活垃圾

在農村積存垃圾基本清理完畢的基礎上,落實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制度,清理飄落的塑料袋等垃圾,徹底消除村內環境衛生死角死面。

2、清理村內塘溝

推動農戶節約用水,引導農戶規范排放生活污水,宣傳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常識,提高生活污水綜合利用和處理能力。以房前屋後河塘溝渠、排水溝等為重點,清理水域漂浮物。有條件的地方實施清淤疏浚,採取綜合措施恢復水生態,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對污水排放量大的村,要納入農村污水治理計劃。

3、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

嚴格按照規定,無害化處理農村病死畜禽屍體、農業投入品包裝物、地膜等農業生產廢棄物,積極推進資源化利用,規范農村畜禽散養行為,減少養殖糞污對環境的影響。

4、清理殘垣斷壁

大力清理拆除有礙觀瞻、影響環境的臨建亂建房屋和殘垣斷壁,做好建築垃圾綜合利用。清理拆除工作要依法進行,穩妥推進。

5、清理雜物

大力清理房前屋後亂堆亂放的雜物,引導農民規范安置生活雜物、農機具等生產生活資料,實行「門前三包」制度,培養村民責任意識、自覺意識。清理雜物標准可由縣級政府根據本地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提出,鄉鎮、村負責落實,納入村民公約。

二、三建

建設小菜園、小游園、小果園。結合「空心村」治理和空閑農宅利用等工作,對清理出的場地合理進行小游園、小菜園、小果園改造,凈化美化農村環境。

三、一改

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加強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村民清潔衛生意識。建立文明村規民約,強化社會輿論監督,引導群眾自覺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展「美麗庭院」和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推動移風易俗工作深入開展,涵育良好鄉風民風,提高農民群眾文明素養、提升農村社會文明程度。

Ⅵ 地委擴大會議指出要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嚴格執行草草續什麼管理制度

閱讀全文

與補污水治理短板提人居環境質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染廢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瀏覽:245
冷干機的濾芯如何拆下來 瀏覽:552
海爾凈水器出水管介面怎麼拆 瀏覽:13
河北水垢漏斗 瀏覽:689
白雲區農村ppp污水項目 瀏覽:498
安吉爾水壺濾芯怎麼拆 瀏覽:318
電廠化學廢水調整及注意事項 瀏覽:892
什麼叫納米微晶技術凈化器 瀏覽:43
百佳境界凈水器如何 瀏覽:695
甲醇蒸餾塔再沸器的原理 瀏覽:268
ro膜氯化 瀏覽:984
潔廁靈能除垢 瀏覽:459
油煙機凈化器的價格多少錢一台 瀏覽:334
凈化器電源怎麼測量 瀏覽:332
wq污水提升泵 瀏覽:415
污水處理50戶需多少立方池 瀏覽:656
樹脂是不是ab膠 瀏覽:694
減壓蒸餾怎麼拆 瀏覽:544
飲水機為什麼加熱一會就保溫 瀏覽:287
電解法處理污水基於什麼原理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