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重力流管道的流速計算
規范規定污水重力流只能按非滿流計算。
⑵ 污水管道流速標准要求
污水管道的流速在1米每秒 ,這個是大部分液體的流速推薦速度
⑶ 重力排水 DN1200 流速為265.8m/s 查表充滿度和流速應為多少呢,為什麼我這里的表只有DN1000的呢
開什麼玩笑,流速265.8m/s?排水管允許的最高流速一般不超過5m/s,最高不超過10m/s
DN1000以上的管道得自己用公式算了。
⑷ 污水管道排污自流速度一般為多少
《室外復排水設計規范》制(GB 50014-2006)只規定了最小管徑對應的址小設計坡度,街坊內污水管道的最小管徑為DN200mm,相應的最小設計坡度為0.004(4‰);街道下為DN300mm,相應的最小設計坡度為0.003(3‰)。若管徑增大,相應於該管徑的最小坡度由最小設計流速保證。
⑸ 污水管道重力流和壓力流設計流速為什麼不一樣
最小流速是為了防抄止淤積,最大流速是為了經濟。
重力管道限制最大流速,是防止對管道的沖刷,
壓力管道限制最大流速,是避免阻力損失過大,能耗大,浪費能源,當然也考慮到對壓力管道的保護。
兩種流態,管材不同,能量來源不同,設計流速不同在情理之中啊。
⑹ 請教:一般河流的流速是多少
平方米.河流流量的大小是用立方米這個單位來計算的.
而且流量大小是一個動態數據
首先,受到地域條件限制.不同的河流長短不一,支流也不一,因此集水能力不一,具體的表現就是河流的寬度和深度,以及流速.而這三個數據又跟地形地貌有關系,在四川盆地,雲貴高原,青藏高原邊緣等地,屬於流速快,流量小(地處上游).而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則是流速緩流量大(地處下游).
其次,受到氣候條件限制.中國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西北地區屬於大陸性氣候.這兩種氣候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夏天降雨和融雪量大,河流匯集的水量大,流量流速等相對較大.冬季降水量和融雪量少,那麼很多河流進入枯水期.青藏高原屬於高原氣候,其高原內部河流的流量都是比較小的.
第三,受到人工改變.例如引水灌溉,攔河大壩,截彎取直等等.引水灌溉和攔河大壩會降低流量,相應地降低流速.而截彎取直則會增加流速.
下面給你貼一個全國大河流量前20的數據
單位(立方米每秒 m3/s)
01.長江 30480 2004年水能普查數據
02.珠江 10650 2004年水能普查數據
03.黑龍江 8590 烏蘇里江匯合口以上包括國外部分支流水量
04.雅魯藏布江 5240 巴昔卡出境處流量
05.岷江 2850 包括大渡河與青衣江
06.松花江 2530
07.瀾滄江 2410 出境處流量
08.湘江 2365
09.怒江 2230 出境處流量
10.沅江 2170
11.贛江 2130
12.嘉陵江 2120
13.閩江 1995
14.雅礱江 1910
15.柳江 1864
16.漢江 1785
17.黃河 1775 流域多年平均流量
18.烏蘇里江 1700 為河口總流量
19.鬱江 1652
20.烏江 1650
至於你說的流速.那更是沒有一個准值了.影響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地勢是主要因素,越是陡峭的地方流速越快.另流量則是次要因素.一條比較陡的潺潺小溪,也許會比不上一條沒那麼陡的大河的流速,這是因為河床對於河流的水體也有一個摩擦力,如果水多,靠近河床的部分水體流速會慢一點,表面流速會比河床流速大.小溪可以視作整個水體都是在河床上.不過根據重力加速度,就算是垂直下落,也不過9.8米/秒.
⑺ 管道中水流速度怎麼計算(水在重力作用下從高處流下來)
好像要選算出水箱的容積率,立方體的計算,是不是除以水管的尺寸就能得出呢?你考慮考慮吧
⑻ 重力流知道高差和管徑怎麼算流速
先根據高差H(減去管道阻力後)求出污水流速V,(根據V等於2H的平方根除重力加速度g求得),再根據流量求得流通面積,管道直徑也求出了.
但管道阻力較難求,他與流速相關、與管道性質與污水種類相關.過去,用試湊法計算,現在有計算機計算.我認為沒有這樣必要,建議用一半的高差作為水流阻力吧.
⑼ DN110的污水管道,出水高度1.5米左右自流,一小時流速多少
每秒0.5-1米,每分鍾30-60米,每小時流速1800-36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