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置蛋分可以當過濾嗎
第一篇:講蛋分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如何選擇,適合未開缸的小白閱讀。
第二篇:主要講干濕泡,暴沖與不堆泡的處理辦法,適合有魚缸的萌新閱讀。
第三篇:討論蛋分的本質與實際意義,適合有缸的所有階段玩家閱讀。
泡沫撇除速度
蛋分在工作會發生俗稱「堆泡」的現象,就是較為骯臟,顏色深的泡泡會逐步積累在蛋分桶身的最上部,非常緩慢的溢出,進入收集杯。
堆出的泡泡有兩種狀態,分別是老玩家常說的「濕泡、干泡」。
濕泡:濕泡指的是蛋分打出的泡泡中含水量較高,收集杯中的水呈現輕微的黃色或者褐色,有輕微的刺鼻味道。
干濕泡對新手很難理解,我下面都會量化成廢水量,方便理解。
按照撇出量來說就是3-7天接滿1收集杯為濕泡。 濕泡的撇除效率效率高,但是需要頻繁的傾倒廢水,對於60以內的魚缸來說濕泡導致魚缸的補水量大大增加,且鹽度緩慢降低。一般適合魚缸被污染後的應急措施。
干泡:干泡是相對於濕泡來說的,干泡打出的泡沫較為粘稠,形成的廢水是濃縮的深褐色或者黑褐色。有強烈的刺鼻味道。
按照撇出量來說就是7天接滿三分之一或者半杯收集杯的臟水為干泡。干泡適合穩定運行的魚缸,是蛋分的工作常態。
海水的表面張力會影響蛋分製造泡沫的效率,當魚缸中海水的表面張力變大時,蛋分就難製造泡沫,淡水的表面張力比海水大很多,所以淡水無法使用蛋分。(對沒寫錯,液體張力越大越難出泡,液體張力越小,越容易出泡。)
當魚缸中的海水表面張力突然變小,則蛋分就可能發生暴沖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向魚缸中投喂飼料,伸手進入魚缸,有油脂進入魚缸,會導致海水張力變大,會導致蛋分較難堆起泡沫,但是過一段時間會恢復正常。
魚缸中有食物腐敗,魚類死亡腐敗,直接加入液體珊瑚糧(幾小時後)可能會導致蛋分暴沖,但是過一段時間會恢復。
若蛋分長時間較難堆泡,則魚缸內的污染物就不能被排出,會加劇魚缸生化系統負擔,可能會導致魚缸水體中的營養鹽含量上升。明顯的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正常的魚缸,突然魚缸玻璃在1-3天內糊滿一層綠苔\綠藻\褐色的微藻。
② 蛋白質分離器能處理多少程度的污水
蛋白質分離器處理污水多少和所選規格大小有關。而蛋白質分離器的對應規格又和養殖水體、養殖密度、養殖品種、溫度等因素。
比如:400直徑的蛋白質分離器,每小時處理水量15噸;
600直徑的蛋白質分離器,每小時處理水量40噸;
900直徑的蛋白質分離器,每小時處理水量65噸;
1000直徑的蛋白質分離器,每小時處理水量95噸;
1200直徑的蛋白質分離器,每小時處理水量100噸;
1500直徑的蛋白質分離器,每小時處理水量120噸;
等等.....
③ 內置泵和外置泵哪個比較好
外置泵更好。
1、安全性上:內置泵由於水泵電機都是箱體內部,對於水泵電機要求很高,起碼都是需要IP68,國內達到這種防護等級本來就少,所以你買的內置污水提升設備可能就是在不在這個范疇;外置就不一樣,水泵電機都在水箱外部,採用水電分離的技術,不會發生液位到達一定水位滲透到控制箱和電機造成損失,相比較而言更加的安全。
2、造價上:外置泵相比內置來說造價更高,畢竟泵與箱體之間的裝配精度以及防水密封性能要求都很高,而且一般的外置泵都會有反沖洗系統;相比內置來說放在儲水箱內部,只需要將泵和出水管路連接好即可,不存在泵和水箱之間裝配的問題。泵在儲水箱內,一般沒有配備反沖洗管。如果一旦涉及到清理維護的時候,就會比較麻煩。
3、維護上:內置的維護其實很麻煩,畢竟打開箱體在污水中取出水泵電機,但是污水中一般都會有糞便,油脂等,很不衛生間,現場也會很臟亂差,可能需要高價請專業的師傅上門來專門維護,非常不劃算;外置泵的控制器、電機、水泵等不和污水泡在一起,一旦發生故障可從集水箱外取泵檢修,全程不接觸糞便污水,既衛生又方便。
綜上所述在選擇污水提升設備的時候盡量選擇外置泵,當然一般情況只有一些大品牌才會採用外置泵的設計,例如瑞迪森,它的絕大多數都是採用的外置泵的設計,只為給客戶更好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