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污水設備處理工藝與製造

污水設備處理工藝與製造

發布時間:2021-11-29 06:04:42

『壹』 急!!!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和相應的設備

現在一般都是小型污水處理廠項目。一般包括調節池、水解酸化池、厭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砂濾罐、二氧化氯消毒設備。調節池就是個池子,根據停留算的,中間加幾堵牆,水解酸化和厭氧池主要在密封上,還有掛填料,像雞毛撣子那樣的,或者是攪拌的。兩個池子區別在於停水時間。好氧池有表面葉輪曝氣和鼓風曝氣等,都要攪拌。二沉池就是個池子。砂濾罐二氧化氯消毒設備你查一下吧。這就是些基本東西,你要應聘什麼的用得著。

『貳』 污水處理工藝有哪些需要哪些設備呢

污水處理有五種典型的工藝:

(1)間歇活性污泥法(SBR)

間歇活性污泥法也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它由個或多個SBR池組成,運行時,廢水分批進入池中,依次經歷5個獨立階段,即進水、反應、沉澱、排水和閑置。進水及排水用水位控制,反應及沉澱用時間控制,一個運行周期的時間依負荷及出水要求而異,一般為4~12h,其中反應佔40%,有效池容積為周期內進水量與所需污泥體積之和。

比連續流法反應速度快,處理效率高,耐負荷沖擊的能力強;由於底物濃度高,濃度梯度也大,交替出現缺氧、好氧狀態,能抑制專性好氧菌的過量繁殖,有利於生物脫氮除磷,又由於泥齡較短,絲狀菌不可能成為優勢,因此,污泥不易膨脹;與連續流方法相比,SBR法流程短、裝置結構簡單,當水量較小時,只需一個間歇反應器,不需要設專門沉澱池和調節池,不需要污泥迴流,運行費用低。

(2) 吸附再生(接觸穩定)法

這種方式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初期去除能力,在較短的時間里(10~40min),通過吸附去除廢水中懸浮的和膠態的有機物,再通過液固分離,廢水即獲得凈化,BOD5可去除85%~90%左右。吸附飽和的活性污泥中,一部分需要迴流的,引入再生池進一步氧化分解,恢復其活性;另一部分剩餘污泥不經氧化分解即排入污泥處理系統。

分別在兩池(吸附池和再生他)或在同一池的兩段進行。它適應負荷沖擊的能力強,還可省去初次沉澱池。主要優點是可以大大節省基建投資,最適於處理含懸浮和膠體物質較多的廢水,如製革廢水、焦化廢水等,工藝靈活。但由於吸附時間較短,處理效率不及傳統法的高。

(3)氧化溝

氧化溝是延時曝氣法的一種特殊型式,它的平面象跑道,溝槽中設置兩個曝氣轉刷(盤),也有用表面曝氣機、射流器或提升管式曝氣裝置的。曝氣設備工作時,推動溝液迅速流動,實現供氧和攪拌作用。

與普通曝氣法相比,氧化溝具有基建投資省,維護管理容易,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污泥產量少,還有較好的脫N、P作用,適應負荷沖擊能力強等優點。

(4)連續進水周期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ICEAS)

ICEAS反應器前部設有預反應區(占池容積的10%)。反應池由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組成,並實現連續進水,間歇排水。預反應區一般處在厭氧和缺氧狀態,有機物在此被活性污泥吸附,該區還具有生物選擇作用,抑制絲狀菌生長,防止污泥膨脹。被吸附的有機物在主反應區內被活性污泥氧化分解。

反應連續進水,解決了來水與間歇進水不匹配的矛盾。但該工藝沉澱效果較差、凈化效果變差,易發生污泥膨脹,污泥負荷較低,反應時間長,設備容積增大,投資較大。

(5)生物脫氮除磷工藝(A/A/O)

污水首先進入厭氧池與迴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厭氧發酵菌的作用下,廢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聚磷菌可以吸收小分子有機物(如VFA),並以PHB的形式貯存在體內,其所需的能量來自聚磷鏈的分解。隨後,廢水進入缺氧區,反硝化細菌利用廢水中的有機基質對隨迴流混合液帶入的NO3- 進行反硝化。廢水進入好氧池時,廢水中有機物的濃度較低,聚磷菌主要是通過分解體內的PHB而獲得能量,供細菌增殖,同時將周圍環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體內,並以聚磷鏈的形式貯存起來,隨後以剩餘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統。系統中好氧區的有機物濃度較低,正有利於該區中自養硝化菌的生長。

污水處理需要以下設備:

1格柵清污機

2砂水分離器

3一沉池刮泥機

4單臂周邊傳動幅流式刮泥機

5一沉池排泥泵

6曝氣機

7污泥迴流泵

8二沉池刮吸泥機

9帶式壓濾機

10羅茨鼓風機

11剩餘污泥泵

12濾帶沖洗泵

13污泥輸送泵

14加葯計量泵

15空氣壓縮機(移動式空氣壓縮機 )

16二氧化氯消毒器

『叄』 污水處理工藝有哪幾種

污水處理工藝:

一、不溶態污染物的分離技術:

1、重力沉降:沉砂池(平流、豎流、旋流、曝氣)、沉澱池(平流、豎流、輻流、斜流);

2、混凝澄清;

3、浮力浮上法:隔油、氣浮;

4、其他:阻力截留、離心力分離法、磁力分離法

二、污染物的生物化學轉化技術:

1、活性污泥法:SBR、A/O、A/A/O、氧化溝等

2、生物膜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等

3、厭氧生物處理法:厭氧消化、水解酸化池、UASB等

4、自然條件下的生物處理法:穩定塘、生態系統塘、土地處理法

三、污染物的化學轉化技術:

1、中和法:酸鹼中和

2、化學沉澱法:氫氧化物沉澱、鐵氧體沉澱、其他化學沉澱

3、氧化還原法:葯劑氧化法、葯劑還原法、電化學法

4、化學物理消毒法:臭氧、紫外線、二氧化氯、氯氣、次氯酸鈉

四、溶解態污染物的物理化學分離技術:

1、吸附法

2、離子交換

3、膜分離法:擴散滲析、電滲析、反滲透超濾納濾、微濾

4、其他分離方法:吹脫和氣提、萃取、蒸發、結晶、冷凍

(3)污水設備處理工藝與製造擴展閱讀: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肆』 污水處理工藝哪五種最主要需要哪些設備呢

污水處理有五種典型的工藝:
(1)間歇活性污泥法(SBR)
比連續流法反應速度快,處理效率高,耐負荷沖擊的能力強;由於底物濃度高,濃度梯度也大,交替出現缺氧、好氧狀態,能抑制專性好氧菌的過量繁殖,有利於生物脫氮除磷,又由於泥齡較短,絲狀菌不可能成為優勢。
(2)吸附再生(接觸穩定)法
在較短的時間里(10~40min),通過吸附去除廢水中懸浮的和膠態的有機物,再通過液固分離,廢水即獲得凈化,BOD5可去除85%~90%左右。吸附飽和的活性污泥中,一部分需要迴流的,引入再生池進一步氧化分解,恢復其活性;另一部分剩餘污泥不經氧化分解即排入污泥處理系統。
(3)氧化溝
氧化溝是延時曝氣法的一種特殊型式,它的平面象跑道,溝槽中設置兩個曝氣轉刷(盤),也有用表面曝氣機、射流器或提升管式曝氣裝置的。曝氣設備工作時,推動溝液迅速流動,實現供氧和攪拌作用。
(4)連續進水周期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ICEAS)
反應連續進水,解決了來水與間歇進水不匹配的矛盾。但該工藝沉澱效果較差、凈化效果變差,易發生污泥膨脹,污泥負荷較低,反應時間長,設備容積增大,投資較大。
(5)生物脫氮除磷工藝(A/A/O)
污水首先進入厭氧池與迴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厭氧發酵菌的作用下,廢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聚磷菌可以吸收小分子有機物(如VFA),並以PHB的形式貯存在體內,其所需的能量來自聚磷鏈的分解。
污水處理需要以下設備:
1格柵清污機
2砂水分離器
3一沉池刮泥機
4單臂周邊傳動幅流式刮泥機
5一沉池排泥泵
6曝氣機
7污泥迴流泵
8二沉池刮吸泥機
9帶式壓濾機
10羅茨鼓風機
11剩餘污泥泵
12濾帶沖洗泵
13污泥輸送泵
14加葯計量泵
15空氣壓縮機(移動式空氣壓縮機

16二氧化氯消毒器
武漢格林環保還不錯,你可以了解一下

『伍』 污水處理工藝主要有哪五種需要的設備又有哪些呢

污水處理工藝主要有間歇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法、氧化溝、連續進水周期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等五種,而且需要格柵清污機、砂水分離器、一沉池刮泥機、單臂周邊傳動幅流式刮泥機、一沉池排泥泵、曝氣機、污泥迴流泵、二沉池刮吸泥機、帶式壓濾機、羅茨鼓風機、剩餘污泥泵、濾帶沖洗泵、污泥輸送泵、加葯計量泵、空氣壓縮機、二氧化氯消毒器等設備。華科水利機械還不錯,你可以了解一下。

『陸』 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及所用設備

維拓環境 十萬伏特團隊為你解答。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是用於某種污水處理的工藝方法的組合。通常根據污水的水質和水量,回收的經濟價值,排放標准及其他社會、經濟條件,經過分析和比較,必要時,還需要進行試驗研究,決定所採用的處理流程。一般原則是:改革工藝,減少污染,回收利用,綜合防治,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等。在流程選擇時應注重整體最優,而不只是追求某一環節的最優。


污水處理設備:

1.離心機

離心機主要用於將懸浮液中的固體顆粒與液體分開;或將乳濁液中兩種密度不同,又互不相溶的液體分開(例如從牛奶中分離出奶油);它也可用於排除濕固體中的液體,例如用洗衣機甩干濕衣服;特殊的超速管式分離機還可分離不同密度的氣體混合物;利用不同密度或粒度的固體顆粒在液體中沉降速度不同的特點,有的沉降離心機還可對固體顆粒按密度或粒度進行分級。

2.污泥脫水機

污泥脫水機特點是可自動控制運行,連續生產,無級調速,對多種污泥適用,適用於給水排水,造紙,鑄造,皮革,紡織,化工,食品等多種行業的污泥脫水。

3.曝氣機

曝氣機是通過散氣葉輪,將「微氣泡」直接注入未經處理的污水中,在混凝劑和絮凝劑的共同作用下,懸浮物發生物理絮凝和化學絮凝,從而形成大的懸浮物絮團,在氣泡群的浮升作用下「絮團」浮上液面形成浮渣,利用刮渣機從水中分離;不需要清理噴嘴,不會發生阻塞現象。本設備整體性好,安裝方便,節省運行費用與佔地面。

4.微濾機

微濾機是一種轉鼓式篩網過濾裝置。被處理的廢水沿軸向進入鼓內,以徑向輻射狀經篩網流出,水中雜質(細小的懸浮物、纖維、紙漿等)即被截留於鼓筒上濾網內面。當截留在濾網上的雜質被轉鼓帶到上部時,被壓力沖洗水反沖到排渣槽內流出。運行時,轉鼓2/5的直徑部分露出水面,轉數為1-4r/min,濾網過濾速度可採用30-120m/h,沖洗水壓力0.5-1.5kg/cm2,沖洗水量為生產水量的0.5-1.0%,用於水庫水處理時,除藻效率達40-70%,除浮游生物效率達97-100%。微濾機佔地面積小,生產能力大(250-36000m3/d),操作管理方便,已成功地應用於給水及廢水處理。

5.氣浮機

氣浮機是一種去除各種工業和市政污水中的懸浮物、油脂及各種膠狀物的設備。該設備廣泛應用於煉油、化工、釀造、屠宰、電鍍、印染等工業廢水和市政污水的處理。

按溶氣方式分為:充氣氣浮機、溶氣氣浮機和電解氣浮機。其原理是將 難以溶解於水中的氣體或兩種以上不同液體高效混合(產生微細氣泡粒 徑20-50微米)。以微小氣泡作為載體,粘附水中的雜質顆粒,顆粒被氣 泡挾帶浮升至水面與水分離,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

『柒』 污水處理工藝有哪些需要哪些設備呢

污水處理有五種典型的工藝:
(1)間歇活性污泥法(SBR)
間歇活性污泥法也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它由個或多個SBR池組成,運行時,廢水分批進入池中,依次經歷5個獨立階段,即進水、反應、沉澱、排水和閑置。進水及排水用水位控制,反應及沉澱用時間控制,一個運行周期的時間依負荷及出水要求而異,一般為4~12h,其中反應佔40%,有效池容積為周期內進水量與所需污泥體積之和。
比連續流法反應速度快,處理效率高,耐負荷沖擊的能力強;由於底物濃度高,濃度梯度也大,交替出現缺氧、好氧狀態,能抑制專性好氧菌的過量繁殖,有利於生物脫氮除磷,又由於泥齡較短,絲狀菌不可能成為優勢,因此,污泥不易膨脹;與連續流方法相比,SBR法流程短、裝置結構簡單,當水量較小時,只需一個間歇反應器,不需要設專門沉澱池和調節池,不需要污泥迴流,運行費用低。

(2) 吸附再生(接觸穩定)法
這種方式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初期去除能力,在較短的時間里(10~40min),通過吸附去除廢水中懸浮的和膠態的有機物,再通過液固分離,廢水即獲得凈化,BOD5可去除85%~90%左右。吸附飽和的活性污泥中,一部分需要迴流的,引入再生池進一步氧化分解,恢復其活性;另一部分剩餘污泥不經氧化分解即排入污泥處理系統。
分別在兩池(吸附池和再生他)或在同一池的兩段進行。它適應負荷沖擊的能力強,還可省去初次沉澱池。主要優點是可以大大節省基建投資,最適於處理含懸浮和膠體物質較多的廢水,如製革廢水、焦化廢水等,工藝靈活。但由於吸附時間較短,處理效率不及傳統法的高。

(3)氧化溝
氧化溝是延時曝氣法的一種特殊型式,它的平面象跑道,溝槽中設置兩個曝氣轉刷(盤),也有用表面曝氣機、射流器或提升管式曝氣裝置的。曝氣設備工作時,推動溝液迅速流動,實現供氧和攪拌作用。
與普通曝氣法相比,氧化溝具有基建投資省,維護管理容易,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污泥產量少,還有較好的脫N、P作用,適應負荷沖擊能力強等優點。

(4)連續進水周期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ICEAS)
ICEAS反應器前部設有預反應區(占池容積的10%)。反應池由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組成,並實現連續進水,間歇排水。預反應區一般處在厭氧和缺氧狀態,有機物在此被活性污泥吸附,該區還具有生物選擇作用,抑制絲狀菌生長,防止污泥膨脹。被吸附的有機物在主反應區內被活性污泥氧化分解。
反應連續進水,解決了來水與間歇進水不匹配的矛盾。但該工藝沉澱效果較差、凈化效果變差,易發生污泥膨脹,污泥負荷較低,反應時間長,設備容積增大,投資較大。

(5)生物脫氮除磷工藝(A/A/O)
污水首先進入厭氧池與迴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厭氧發酵菌的作用下,廢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聚磷菌可以吸收小分子有機物(如VFA),並以PHB的形式貯存在體內,其所需的能量來自聚磷鏈的分解。隨後,廢水進入缺氧區,反硝化細菌利用廢水中的有機基質對隨迴流混合液帶入的NO3- 進行反硝化。廢水進入好氧池時,廢水中有機物的濃度較低,聚磷菌主要是通過分解體內的PHB而獲得能量,供細菌增殖,同時將周圍環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體內,並以聚磷鏈的形式貯存起來,隨後以剩餘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統。系統中好氧區的有機物濃度較低,正有利於該區中自養硝化菌的生長。

污水處理需要以下設備:
1格柵清污機
2砂水分離器
3一沉池刮泥機
4單臂周邊傳動幅流式刮泥機
5一沉池排泥泵
6曝氣機
7污泥迴流泵
8二沉池刮吸泥機
9帶式壓濾機
10羅茨鼓風機
11剩餘污泥泵
12濾帶沖洗泵
13污泥輸送泵
14加葯計量泵
15空氣壓縮機(移動式空氣壓縮機 )
16二氧化氯消毒器

『捌』 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是什麼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是用於某種污水處理的工藝方法的組合。通常根據污水的水質和水量,回收的經濟價值,排放標准及其他社會、經濟條件,經過分析和比較,必要時,還需要進行試驗研究,決定所採用的處理流程。一般原則是:改革工藝,減少污染,回收利用,綜合防治,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等。在流程選擇時應注重整體最優,而不只是追求某一環節的最優。

『玖』 養殖污水處理設備的方法與工藝是什麼

人工好氧生物處理是採取人工強化供氧以提高好氧微生物活力的廢水處理方法。該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厭氧/好氧(A/O)及氧化溝法等。就處理效果來講,接觸氧化法和生物轉盤的處理效果要好於活性污泥法,雖然生物濾池的處理效果也很好,但易於出現濾池堵塞現象。氧化溝、SBR和A/O工藝均屬於改進的活性污泥法。氧化溝出水水質好、產生泥量少,也可對污水進行脫氮處理,但其處理的BOD負荷小、佔地面積大、運行費用高。SBR法自動化控製程度高,能夠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但其缺點是BOD負荷較小,一次性投資也大。A/O體是一種兼有去除BOD和脫氮雙重作用的活性污泥處理工藝,其投資雖然偏大,但經該法處理後的水易於達標排放。因此對於那些養殖規模大、廢水產生量多且有較強經濟能力的養殖場可選擇A/O法,而對於中等規模的養殖場可選擇接觸氧化和生物轉盤等好氧處理工藝。

閱讀全文

與污水設備處理工藝與製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海學校凈化器多少錢一台 瀏覽:128
電泳超濾膜瞬間高壓 瀏覽:778
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的原理 瀏覽:927
水凈化器進化什麼 瀏覽:630
碘單質與四氯化碳蒸餾 瀏覽:562
edial00是華為 瀏覽:438
反滲透膜承受最大壓力 瀏覽:82
美的的飲水機最貴的是什麼 瀏覽:332
水垢對人體有害嗎結石 瀏覽:519
含氟沖洗廢水原水池是什麼意思 瀏覽:295
智能反滲透冷熱直飲機怎麼製冷 瀏覽:451
潤通純凈水哪裡有賣的 瀏覽:392
火車空氣濾芯怎麼拆下來 瀏覽:835
輸煤含煤廢水用水量統計 瀏覽:965
用漏斗製作過濾器時濾紙裝入漏斗 瀏覽:219
燃氣熱水器40度有水垢 瀏覽:202
污水廠設備的種類 瀏覽:130
排污溝的廢水產生什麼氣體 瀏覽:393
長沙國慮水處理 瀏覽:384
賣機油濾芯屬於什麼經營范圍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