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游水質為什麼比下游好
因為河流發源地大都未受到人類工業污染的破壞 而河流流經之處到處都在往河流里排放生活污水或工業污水 一旦超過河流的自凈能力 污染累加 所以上游水質一般比下游好
❷ 長江上游,中下游地區分別存在哪些生態環境問題
一、長江上游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有:
1、水土流失嚴重。
長江上游大面積的森林遭到砍伐,致使每年數百萬噸的表土流失,這也是中下遊河道淤積、洪澇頻繁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物種滅絕危機。
長江中的白鱀豚、中華鱘、長江鱘、白鱘、鰣魚等珍稀野生魚類已經瀕臨滅絕。
二、長江中下游地區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有:
1、泥沙淤積。
特別是雨季,河流處於汛期,河流水量比較大,帶來的泥沙多,泥沙淤積比較強。
2、洪澇災害。
受亞熱帶季風和台風等因素的影響,長江中下游平原區是中國暴雨多發區和暴雨強度最大的區域之一,也是暴雨洪澇災害多發區域。
3、水污染。
小城市和城鎮基本沒有污水處理廠,大量廢污水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直接排到附近江河、湖泊等水體中,雖然長江水資源總量佔全國1/3,但接受的廢污水總量接近全國的50%,水污染嚴重。
(2)汛期上游污水排放下游擴展閱讀:
長江治理的水利:
1、南水北調工程:能改善我國黃河、淮河、海河流域及西北地區嚴重缺水的局面。
2、西線工程:從長江上游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引水到黃河上游,解決西北地區缺水問題。
3、中線工程:從漢江丹江口水庫引水,向黃淮海平原西部和北京、天津供水。
4、東線工程:從長江幹流江都三江營抽水,供江蘇、山東、安徽、河北、天津等省市用水。
5、引江濟淮線工程:從長江北岸裕溪口、鳳凰頸、神塘河引水,經巢湖後跨江淮分水嶺,送水至淮河,補充兩淮地區的工農業和城市生活用水。
網路-長江
網路-長江生態系統
網路-長江綠色生態走廊
❸ 污水處理廠要建在上游還是下游,為什麼
不一定的,要就事論事,要看目的和需要以及成本,沒有一個確定的「上游」或回者「下游答」的答案。
比如建造在上游,處理過的水再下排,整個流域就干凈了。
但是如果下游還有污染源,那麼建造在下游就能把污水都處理了。
或者建造在中游也可以,上游的水流下來,下游的水抽上去,也是可以考慮的。
❹ 把污水排放到河流里會不會污染地下水
當然會,特別是江淮土質比較疏鬆的地方,危害更大
❺ 為什麼污水為什麼污水處理廠要建在下游~~為什麼啊!!下游才建污水處理廠!那上游不都污染完了嗎!
我想你是誤會了,你只要明白這里的污水處理廠是處理生活污水或工業污水而非河流就可以了。河流的污泥的確該從「源頭」處理。即污染源。而污水處理廠也可以說是處理的一種。
❻ 黃河上中下游汛期各是什麼時候
黃河每年有兩次汛期.大汛是夏季,來水主要是上游的暴雨,從6月開始,汛期可能延續3-4個月.小汛是春季3-4月間,來水主要是上游冰雪融化,為期較短,因為每年都是在桃花開的時候,故又稱桃花汛.汛期時間上,上中下游差別很小.
❼ 正常年份長江進入汛期是上游早於中下游嗎
長江的降水主要來源於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長江上游距離太平洋遠,東南季風來得晚,雨季晚;
而長江下游距離太平洋近,東南季風來得早,雨季早,所以長江上游汛期比下游的要晚。
長江的主要汛期應該有2次。在5.6月份雨帶,我長江地區迎來雨季,在這時有續期應該算是夏汛;在9.10月份雨帶又回到長江地區,這時有個續期是秋汛,其實長江的汛期有點長,主要是支流多分布廣跨雨帶大。
長江以南的河流,在初夏就能夠形成水災。在中東部地區,在雨量集中的七八月份,容易引發洪災。
「凌汛」是北方河流春季解凍時,在特殊地理環境下的一種現象。有的北方河流,某些區段的流向是由南向北,如黃河河套的甘肅寧夏到內蒙古段和黑龍江的一些區段,春季解凍時,上游先解凍,浮冰順水而下,而下游尚未解凍,造成浮冰堵塞,引起水位上漲,而且浮冰切割堤岸,更容易穿堤造成水災。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現在經常採用爆破方法排除險情。
我國的北方河流,受到凌汛威脅的主要是黃河和黑龍江,黃河的凌汛是在3月,黑龍江晚一些。
每年5月1日~10月20日是汛期,上海地區在汛期降雨明顯比其它月份多,故江河水位比冬天要高,但上海地區江河水位受潮汐影響較大,每年5~10月由於日、月引潮力大,高潮位高,故習慣上我們把5~10月稱汛期(上海地區一般3月下旬起就有可能出現暴雨,到10月下旬暴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