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雨污水管工程竣工資料需要做些什麼
質量檢驗:溝槽開挖、回填、平基管座、管道安裝、管道介面、井室、雨水口、支管
施工記回錄:閉水試驗答記錄表
(如不明白請繼續追問,或參照《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
珍惜別人勞動成果~!如果以上回答有幫助,請記得點「採納」謝謝·!! Y(^_^)Y
⑵ 檢查井、雨水井、污水井報驗時是怎麼報
市政工程的檢查井、支水管、雨水井、路基填土方、砂礫墊層試驗資料跟上了,做檢驗批就好了
⑶ 雨水井 污水井的檢驗批是做成一個還是 每一個都做
管道一般都是四井三段一個檢驗批,檢查井一個一份檢驗批
⑷ 雨水檢查井和污水檢查井都要做哪些檢驗批資料
一、井底(管溝)作法、檢驗,砌井材質檢驗、作法和閉水實驗、定位放線記錄.井開按回檢驗批.驗槽答記錄.材料報驗等。
二、檢驗批的概念:
在生產工藝中,執行檢驗以確保產品質量有時是必要的。一個檢驗批記錄一個檢驗請求。檢驗特性被分配給檢驗批。一個檢驗特性定義什麼需要被檢驗。特性被區分為質的特性和量的特性。通過在製品檢驗,為一個生產訂單創建一個檢驗批。特性被分配給訂單中的單個工序。特性定義檢驗需求。然後每次檢驗的檢驗結果被記錄並且被存儲在檢驗批中。關於檢驗批的其它信息。
⑸ 雨水井測資料怎麼做
不大清楚,你可以網路一下
⑹ 污水井的砌築用什麼材料
污水井砌築材料:
1非粘土燒結磚砌築(北京市已經禁用,其他地區參看相關地方專規定);屬
2塑料井(大市政中應用極少,但不少寬松地區已有應用,尤其是小區內);
已有相關標准出台:
CJ_T_326-2010_市政排水用塑料檢查井.pdf
08SS523建築小區塑料排水檢查井.pdf
CJT_233-2006_建築小區排水用塑料檢查井.pdf
3混凝土砌塊(請參看國標)
05SS522_混凝土模塊式排水檢查井.pdf
⑺ 污水井井蓋的施工資料怎麼做,我剛開始做資料,還請前輩多加指點
你有見過哪個檢查井的井蓋比路面高么,一般是和路面平齊,極少數的會凸出路面一點,但是不會高太多,就算是高了,也需要做小坡和周圍的路面平齊。
⑻ 降水降水井工程資料怎麼做
工降水的資料沒有專項施工資料表格,主要採用施工檢查記錄通用表格來做此項工程的資料。
工程場地狀況調查應包括下列內容:
1)場地規劃面積、形狀及坡度;
2)場地內已有建築物的佔地面積及其分布;
3)場地內樹木植被、池塘、排水溝及架空輸電線、電信電纜的分布;
4)場地內已有的、計劃修建的地下管線和地下構築物的分布及其埋深;
5)場地內已有水井的位置。
(8)雨水井污水井資料怎麼做擴展閱讀:
打地熱井施工工藝
1.做好地熱勘察是基礎,地熱井供暖最根本的是要有地熱水資源,而地熱水並不是隨處都有的,這就需要進行地熱勘察,通過地熱資源資料庫掌握地區地熱分布規律,再經過實地踏勘得出各種數據和材料,據此判定地熱資源的成礦條件和賦存情況,進而分析地下熱水的儲量和位置。此外,地熱鑽井本身全程與岩層打交道,除了調查地下水熱狀況,也要對岩性和岩層分布狀況進行分析,擬定開發建議。
2.嚴格地熱鑽井工程規范與管理,由於地熱鑽井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地熱井供暖前期工作中,地熱鑽井是耗時最長,耗資最多,耗力的一個工程階段,因此,在進行地熱鑽井前,要擬定合理的地熱鑽井工藝和設計方案,採用相應的技術設備,根據本身開發的條件和地熱井供暖的要求,形成有側重的施工方案。
3.在進行地熱井施工時,嚴格執行工程規范,並採用全局化的工程管理,實時監測,對異常狀況進行及時處理,規避各種地質和工程風險,一方面提高成井率,另一方面,控制出水量,確保與地下熱水補給達到平衡,使地熱井供暖項目更加長久地持續下去。
⑼ 污水檢查井的做法
現代城市內的污水管道施工,主要採用的是頂管的施工方法。
在頂管的施工過程中需要開挖工作坑和接收坑,等管道頂進完成後,工作坑和接收坑內開始砌築(或澆注)檢查井,然後回填和恢復路面,這是頂管施工最普遍的施工方法。
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放線定點-管道就位-確定開挖尺寸-人工開挖第一段-第二段施工-第三段施工(挖土、綁鋼筋、支模、澆築混凝土)……第n段。
根據接收坑處檢查井的作用和特點,我項目部經過對多個頂管施工工程的摸索和實踐,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針對接收坑處檢查井施工的新方法—「改型檢查井——騎馬井」施工方法。
此工藝方法實施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對污水管道頂管檢查井施工的一次革命。
騎馬井施工原理主要是根據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原理並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整合而成的。
騎馬井的上半部分(井壁和井筒部分)採用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原理,挖孔然後澆築鋼筋混凝土護壁。
下半部分(井室部分)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中直線型磚砌污水檢查井井室的樣式進行施工。
(9)雨水井污水井資料怎麼做擴展閱讀:
井口、井筒和井室的尺寸應便於養護和檢修,爬梯和腳窩的尺寸、位置應 便於檢修和上下安全。
2 檢修室高度在管渠埋深許可時一般為1.8m,污水檢查井由流槽頂起算, 雨水(合流)檢查井由管底起算,雨水口連接管長度不宜超過25m。
當道路縱坡大於0.02 時,雨水口的間距可大於50m,其型式、數量和 布置應根據具體情況和計算確定。
坡段較短時可在最低點處集中收水,其雨水口 的數量或面積應適當增加。 雨水口深度不宜大於1m,並根據需要設置沉泥槽。
遇特殊情況需要 淺埋時, 應採取加固措施。 有凍脹影響地區的雨水口深度, 可根據當地經驗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