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活污水怎麼處理呢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廢棄水。大白話說就是,某個特定場合不需要、想要廢棄的水就是污水。比如家裡的自來水,對人類說是用來飲用的,肯定不是污水,但對於某些工業場所需求來說,就是污水 那是什麼讓原本清純可愛的水君變得渾濁不堪、惹人憎惡呢?水中的污染物通常可分為三大類,即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學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到目前為止,有關致病細菌和寄生蟲的研究較多,且已有較好的滅活方法。但對致病病毒的研究尚不夠充分,也沒有公認的病毒滅活要求標准。物理性污染物包括懸浮物、熱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其中放射性污染危害最大,但一般存在於局部地區。化學性污染物包括有機和無機化合物。隨著痕量分析技術的發展,至今從源水中檢出的化學性污染物已達2500種以上。
那用什麼來具體描述水受污染的程度呢?水質指標就是我們用來定量描述水質的東東。常見的水質指標有COD(化學需氧量)、BOD5(5日生化需氧量)、氨氮、TN(總氮)、TP(總磷)、pH、大腸菌群等,其中COD應該是最為廣泛熟知的指標,一般籠統的介紹水質,都是用這個,比較清晰。二、污水的最終出路,一般來講,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雨水徑流。生活污水占絕大部分,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洗澡、洗衣服、廚房、部分雨水、商場、單位、洗車點等等等等都會產生污水),通過排水管網輸送至集中地污水處理設施(也就是污水處理廠,大部分地區都有的啦)。工業廢水來自產生集中的生產部門,比如工廠、實驗室、工業園區等,一般是處理至合適水質後排至污水管網,與生活污水一起處理。雨水比較特殊:除特殊地區的雨水徑流作為工業廢水對待外,大部分分為兩種情況:經濟發達的,建設單獨的雨水管網,即雨污分流模式,這樣生活污水送去處理,雨水可處理可排放(在中國初雨肯定有污染,但生活污水還來不及處理呢,怎麼還顧得上雨水呢?);或者不單獨建設雨水管網,二者共用管網,即雨污合流模式,這種模式下,旱季不會有問題,污水全部送去處理,但在雨季下,由於水量激增,可能超過管網的容納能力,多餘的水量就會溢流出處理體系,由於這裡面混合了部分污水,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從這大家也該看出來了,水處理明顯受經濟制約的)那水處理後去哪了呢?一般三個去向:(1)向地表水體排放,這是最常見的啦。一般包括排放到海洋、湖泊、小河甚至沙漠等。不用擔心污染,在制定排放標准時,就已經考慮到受納水體的環境承載容量了。但要是偷排的話,那肯定要污染了。《污水綜合排放標准》規定了不同場合下水質的排放標准。(2)工農業利用,水質達到一定標准,就可以利用了,如綠地灌溉、沖洗廁所、洗車、工藝用水、冷卻用水、鍋爐補充水等。(3)地下水回灌。部分地區由於對水資源採用過度,會導致地下水枯竭,所以需要回灌,保持一定的水量。注意哦:涉及到地下水一定要慎重,因為地下水的修復要比地表水的修復難得多得多得多得多。
三、污水的處理方法這個是這個行業的核心了。污水的處理方法很多,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生物方法等。按照污水廠的分類,一般包括一級處理、二級處理、深度處理等。不同方法的選擇,取決於進水水質(即原水水質)、出水水質、處理設施佔地、投資、成本等要求,物理方法就是過濾、沉澱等,例如污水廠必備的格柵、沉砂池、氣浮池等。化學方法一般是混凝沉澱,例如化學除磷。生物方法包括好氧處理、厭氧處理等。活性污泥法是好氧處理最經典的工藝,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了
延時曝氣、深井曝氣、AB法、氧化溝、AAO等多種工藝。對污水的處理,也從簡單的色度去除,到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提升到脫氮除磷,與之對應的,不斷出現不同的工藝組合。此外,為了達到更高的水質要求,人們還廣泛的使用超濾、納濾、反滲透等處理工藝。
B. 大飯店廚房污水怎麼處理
大飯店廚房污水怎麼處理。
現代的品質人士不論是在商務會面還是節假日慶祝,或是與朋友聚會都會選擇去一些高檔餐廳就餐,您知道大飯店廚房污水怎麼處理嗎?接下來為您詳細介紹一下吧。
餐飲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物質和動植物油脂,而動植物油會阻隔大氣中的溶解氧進入到水體,在處理過程中油類還會包裹在微生物周圍造成其缺氧死亡,影響處理效果。大量的懸浮物質多為食物碎屑,顆粒較大,難以被微生物所利用,而且在處理過程中容易造成處理設施堵塞,給處理帶來困難。因此,酒店餐飲污水處理方法中對餐飲廢水進行預處理成為處理過程中一項很重要的環節和手段。
預處理技術主要採用的是粗粒化法、吸附法、氣浮法及電化學法等。(
1)粗粒化法粗粒化法又稱聚結過濾法。採用親油疏水性材料,當含油廢水通過時,微小油珠附聚其表面形成油膜,達到一定厚度時,在浮力和水流剪力的作用下,脫離濾料表面,形成顆粒大的油珠浮升到水面,進行油水分離。對比W型和H型改性聚丙烯纖維兩種粗粒化材料對乳化食用油脂廢水的處理效果,結果顯示H型比W型的除油性能好,採用粗粒化技術能有效降低餐飲廢水中含油量,並能大幅度降低COD濃度,有利於後續的生化處理。曹書翰等採用超聲波對比傳統靜置上浮法處理餐飲廢水中的乳化油,結果發現影響除油率的主次順序為時間、功率、油體積分數、溫度、乳化劑體積分數。並利用粗粒化法自行設計了一種油水分離器,研究影響除油率的幾種因素。試驗結果表明,選用親油性粗粒化材料聚丙烯板呈15o角放置;溫度升高(可提高除油率);進水體積流量在150L/h左右時,除油率可達82%,且該出油工藝有效可行。
(2)SBR法
針對餐飲廢水排放具有間歇性和水質、水量較大的波動性,於金蓮等用SBR工藝,通過室內模擬實驗,考察了污泥濃度及負荷、曝氣時間等因素與處理效果的關系,從而確定其最佳運行周期條件。出水水質達到GB8978-1996二級排放標准,該工藝對餐飲廢水的處理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童娜等採用絮凝加葯處理聯合SBR工藝處理餐飲廢水,運行結果表明,該工藝抗沖擊負荷能力強,運行穩定,操作靈活,出水較好。胡志強等採用厭氧折流板反應器(ABR)與SBR組合工藝處理餐飲廢水,其中,ABR中活性污泥用餐飲廢水馴化50d,SBR中馴化7d。結果確定了最佳處理參數,出水水質均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准。陳威等結合混凝和SBR處理餐飲廢水,在污泥質量濃度為3g/L以上、SVI為100-150mL/g、水力停留時間不少於6h,出水可達一級B標准。夢溫婉等對比研究了SBR法、水解酸化預處理及兩種工藝組合對餐飲廢水的處理效果,確定了最佳處理工藝。同時,實驗考察了曝氣時間「污泥沉降比」溶解氧等因素與處理效果的關系,從而確定最佳的反應條件。利用水解酸化+SBR組合工藝,提高了廢水的可生化性,為SBR反應器的穩定運行創造了條件,提高了SBR反應器的處理效果。同時削減後續好氧處理工藝的曝氣量,從而降低工程成本。目前,SBR法應用及其廣泛,其很多變型及其改進工藝已成熟應用於各種領域,並且效果良好,佔地面積小,運行穩定,抗沖擊負荷強。但是其自動化控制要求高,後續處理設備要求高,對潷水器要求很高,由於不設置初沉池,易產生浮渣,不適合農村及低耗能地區的推廣。
(3)膜生物反應器法
膜生物反應器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的新型態廢水處理系統。以膜組件代替傳統生物處理技術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提高有機負荷,減少污水處理設施佔地面積,並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剩餘污泥量。主要利用膜分離設備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與大分子有機物。上海同濟大學的何磊等考察了平板膜生物反應器(MBR)對餐飲廢水的處理效果,結果發現其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較好,隨膜通量提高,出水COD和氨氮濃度稍有升高,MLSS和SV30與粘度之間由很好的線性關系,結束運行後測試發現,隨著膜通量增大,內部阻力比例逐漸增大,而濾餅層阻力和濃度極化阻力比例都逐漸下降。他們還發現用化學清洗膜生物反應器可改變膜的接觸角度,成為比新膜疏水性更好的膜,並確定了最佳化學清洗液的配比。安喜平等採用膜生物反應器(MBR)聯合高級氧化(AOPs)工藝處理餐飲廢水,結果顯示,經高級氧化預處理和深度處理後MBR出水COD可從上千降低為幾十毫克。
(4)電化學法電化學法
是電解質溶液在電流的作用下,發生電化學反應時,溶液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在陰陽極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降低為低分子有機物或直接氧化為CO2和H2O。此法處理效果雖然很好,但消耗能源大,不能被廣泛使用。宋衛鋒等對比了自行改裝的直流和脈沖兩用電流對餐飲廢水的處理,發現脈沖電解比直流電解處理效果要好,並且在去除率相近情況下耗電也較低。於巧玲等採用電聲H2O2協同電解絮凝法處理餐飲廢水,確定了最佳反應參數,且可控性較強,設備及操作簡單,同時又絮凝、氣浮、殺菌的作用。Rimeh Daghrir等利用電凝法結合電氧化法對餐飲廢水進行處理研究,實驗結果顯示,同在一個電解池中的配置鐵或鋁電極的雙電極材質,和配置石墨電極的單極構型電極根據它們能力的不同,同時產生氧化劑、凝結劑。相對地原處產生了活性氯(9.6mg/min)的高濃度和鋁(20-40mg Al/L)或鐵(40-60mg Fe=L)。研究還確定了最佳處理參數,且一噸水的總費用為1.56美元,其中包括電耗,葯劑以及污泥處置。湖南城市學院的周俊等利用鐵碳微電解工藝對餐飲廢水進行預處理,確定了反應時間、PH、鐵碳質量比等最佳反應參數。降低了後續處理的難度和費用。
(5)生物接觸法
該法的實質是在池中填充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以一定流速流經填料上的生物膜時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攝取利用,從而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得到去除,使污水得以凈化。它是介於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處理技術,兼具兩者的優點。張景麗等針對餐飲廢水污染源較分散、污染嚴重、處理效果差等特點,採用UASB+AF—接觸氧化聯合工藝對餐飲廢水進行處理,當總水力停留時間為8h時處理效果較好。趙錦輝等開發的厭氧—好氧填料床聯合處理餐飲廢水,確定了上流式厭氧填料床水力停留時間和總的水力停留時間,且出水水質較好。張振欣、易友根、孟祥岩等採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分別輔之以混凝、氣浮和過濾處理餐飲廢水,結果表明此法可有效降低廢水中污染物濃度,達到國家污水排放標准。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較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運行方便、操作簡單,易於維護管理,不需污泥迴流。但是,填料易堵塞,布水和曝氣不易均勻,可能在局部不為出現死角。
(6)其他
康建雄等採用遠紫外光(UV-185)高級氧化技術對餐飲廢水進行氧化,確定了最佳反應條件,且本方法能有效降低COD、氨氮等污染物,可作為後續生物處理的預處理。韓德軍等對餐飲廢水中的微生物進行培養、分離,並以黃豆油降解率為指標篩選得到兩個高效菌種—淺白隱球酵母和葡萄球菌屬,並對其進行產脂肪酶驗證,結果顯示他們都具有較高的產脂肪酶能力,具有較好的處理餐飲廢水能力。胡小兵等用厭氧池+人工濕地+人工浮床復合系統進行餐飲廢水的處理研究,結果表明,預處理可將大分子有機物進行水解,人工濕地的處理效果良好,後續人工浮床出水能達到農田灌溉水質標准,總體人工濕地復合系統可行。丁會請採用A/O+復合流人工濕地處理工藝處理農家樂鄉鎮的酒店、餐飲、生活污水,處理後達地表水Ⅲ類水,用於農田灌溉,工藝簡單,效果好且運行穩定,費用低。用負離子通入水中產生的高活性物質對餐飲廢水進行處理,考察了時間對廢水中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的影響,分析處理前後廢水組分的變化。研究結果表明,負離子於水中所形成的高活性物質能使餐飲廢水中大分子有機物得到有效降解,出水能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三級標准。楊泉鑫等考察Carrousel氧化溝在低污泥濃度運行模式處理餐飲廢水,運行效果良好,出水水質可達到城市污水綜合排放一級標准和城市雜用水道路清掃、消防水質標准,運行成本較低為0.6元/m3。溫鋼等從廚房排污口分離篩選出巨大芽孢桿菌,利用紫外誘變使其遺傳物質發生改變,以蛋白質降解率為篩選依據進而提高菌株的產蛋白酶能力,在發酵時間為120h的前提下,蛋白質降解能力提高約10.96%。並且用正交試驗確定了蛋白質最佳降解條件:酵母膏最優濃度為2.5g/L,葡萄糖最優濃度為5.0g/L,銅離子最優濃度為1.0g/L,最優裝樣量為40%。對於餐飲廢水的處理。
C. 食堂生活污水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1,如果有市政管網的情況下:上油水分離器(有些地方免費安裝,但是分離出來的油歸內政府所有),如果食堂規容模不大,可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如果是大規模食堂,可以建一個化糞池,定期清掏做肥料,上清液排入市政城市管網。
2,如果沒有市政管網:先上油水分離器,進入化糞池,定期清掏做肥料,上清液排入最終受納水體,另外應注意的是你說在地區的受納水體是幾類水體,執行相應的排放標准,如果是一類和二類的水體,應該增加相應的後續處理,以具體情況而定。
D. 生活污水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生活污水的處理方法有:
物理處理法: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廢水處理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以熱交換原理為基礎的處理法也屬於物理處理法。
化學處理法:通過化學反應和傳質作用來分離、去除廢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態的污染物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的廢水處理法。在化學處理法中,以投加葯劑產生化學反應為基礎的處理單元是:混凝、中和、氧化還原等;而以傳質作用為基礎的處理單元則有:萃取、汽提、吹脫、吸附、離子交換以及電滲析和反滲透等。後兩種處理單元又合稱為膜分離技術。其中運用傳質作用的處理單元既具有化學作用,又有與之相關的物理作用,所以也可從化學處理法中分出來,成為另一類處理方法,稱為物理化學法。
生物處理法: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呈溶液、膠體以及微細懸浮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的廢水處理法。根據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處理法又可分為需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類型。廢水生物處理廣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處理法,按傳統,需氧生物處理法又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類。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種處理單元,它有多種運行方式。屬於生物膜法的處理設備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以及生物流化床等。生物氧化塘法又稱自然生物處理法。
厭氧生物處理法,又名生物還原處理法,主要用於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和污泥。使用的處理設備主要為消化池。
生物接觸氧化法:用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廢水,即用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在生物反應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並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在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最後,處理過的廢水排入生物接觸氧化處理系統與生活污水混合後進行處理,氯消毒後達標排放。
E. 大飯店廚房污水怎麼處理
環保法規定 由於大飯店廚房冷水含有過多油脂 和 其他有害物質 環保法不允許直排 必須經過隔油池過濾 並經當地環保部門檢測合格 方可正常營業
F. 怎樣處理餐飲污水
餐飲廢水是指復由餐飲業排制放的未經處理的廢水,主要來源於食品的准備、餐具洗滌、食物殘余的滲瀝液等。
餐飲廢水主要污染物為食物纖維、澱粉、脂肪、動植物油類,各種佐料、洗滌劑和蛋白質等有機物,同時由於就餐人員的復雜性,還存在病源菌污染的問題。
這些物質大都以膠體狀態存在,只有少部分以懸浮物存在,其特點是量少源多,成分復雜,水質變化較大,CODcr一般為500-3500mg/L。由於餐飲廢水污染物成分復雜,濃度高,對城市環境污染嚴重,污水中油脂容易凝結在管道內壁,形成厚厚的油脂層,使管道過水能力減少,甚至堵死,必須經過處理,使之達到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才能排入城市下水道或是直接排人其他水體,否則將會對生態環境和人們日常生活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
G. 處理生活污水有什麼好辦法
我國的污水處理發起步晚、發展快,污水處理採用的工藝主要是生化處理,常見工藝有接觸氧化法、AB法、A/O法、氧化溝、SBR、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根據後續處理工藝的不同,它又分為:水解-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氣浮-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快沉-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超超聲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微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方面與其它工藝結合,發展出AB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2/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氧化溝-導流曝氣生物濾池;SBR-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多種深度處理工藝。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充分借鑒了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間隙曝氣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硝化返硝化法、給水快濾法等八者設計手法,並結合二級或三級污水處理工藝而研製出來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2005年獲得國家專利,專利號:ZL200420033672.4。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我國的北京、山東、河北、貴州、山西、四川、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實例,案例涉及生活、醫院、化工、屠宰、食品、亞麻、酒精、制葯、榨菜等領域的污水處理。大量的應用證明:出水水質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完成兩次曝氣,兩次沉澱、兩次過濾,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流程,特別是在連續進水條件下,實現間隙曝氣,活性污泥迴流,整個運行沒有閑置,其優點較傳統處理方法較為突出,處理效果尤為顯著。2009年8月,被國家科技部列為「創新項目」;2009年12月,該產品被國家環保部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目錄」;2010年5月,被國家科技部、國家環保部、國家商務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審查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2012年7月,又被國家環保部列為十二五期間「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因此處理生活污水最好採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
H. 生活中的污水一般是如何處理的
生活污水相對成分固定,確定大致規模和進水水質後,就可以用一定的套路搞定,只是根據當地具體情況、投資要求進行調整和優化。但是如果嚴格來說,生化污水設計施工前仍然需要工藝計算、數字建模和實驗。工業廢水由於產生源千差萬別(如造紙廢水、酒精廢水、印染廢水)、生產工藝不同(比如說,同樣是印染企業,上世紀建設的生產線和現在建設的生產線生產工藝就完全不一樣)和所在地環境、管理水平等因素,基本上一個工廠的污水(即便是兩個同樣生產同種產品的工廠,只要所在地不同)就是一個新的技術研發和建設,所以沒有固定模式,只能通過數字建模、小型實驗、中型實驗等確定。工業廢水就不多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下《室外排水手冊》的工業污水分冊。裡面有個大概的講述。人類生活產生的生活污水通過管網收集到建築物附近地下的化糞池,這里進行初步沉澱和消解。糞便、衛生紙之類的在這里一邊由於自身密度沉澱到化糞池底部,一邊通過好氧細菌、厭氧細菌和兼氧細菌(要不要氧氣都能生存)進行分解(就是吃掉)變成小顆粒和水溶性物質。所以,化糞池用一段時間(一般是半年到一年)就需要清濤沉渣,即便是再高端的小區化糞池都要(清掏時候那個那個味道...)通過化糞池的污水由市政管網收集,最終到達全地區最低位置-生活污水處理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