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處理廠每日污泥排量計算
通常取情況下按照《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中相關規范進行計算。
1、按污泥泥齡計算
Δ X= ·V ·X/θC(6.10.3-1)
2、按污泥產率系數、衰減系數及不可生物降解和惰性懸浮物計算
△X=YQ(So-Se)-KdVXV+fQ(SSo-SSe) (6.10.3-2)
式中:△X——剩餘污泥量(kgSS/d);
V——生物反應池的容積(m3);
X——生物反應池內混合液懸浮固體平均濃度(gMLSS/L);
C θ ——污泥泥齡(d);
Y——污泥產率系數(kgVSS/kgBOD5)20℃時為0.4~0.8;
Q——設計平均日污水量(m3/d);
So——生物反應池進水五日生化需氧量(kg/m3);
Se——生物反應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kg/m3);
kd——衰減系數(d-1);
XV——生物反應池內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平均濃度(gMLVSS/L);
f——SS 的污泥轉換率,宜根據試驗資料確定,無試驗資料時可取0.5~0.7
(gMLSS/gSS);
SSo——生物反應池進水懸浮物濃度(kg/m3);
SSe——生物反應池出水懸浮物濃度(kg/m3)。
B. 污水處理泥齡問題
泥齡ts是活性污泥在曝氣池中的平均停留時間,即
ts=曝氣池中的活性污泥量/每天從曝氣池系統排出的剩餘污泥量
tS=(X×VT)/(QS×XR+Q×XE)
式中 tS——泥齡,d
C. 污泥齡是指什麼如何計算
污泥齡是指活性污泥在整個系統中的平均停留時間,一般用SRT表示.因為活性微生物基本上「包埋」在活性絮體中,因此污泥齡也就是微生物在活性污泥系統內的停留時間.控制污泥齡是選擇活性污泥系統中微生物種類的一種方法.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世代期.所謂世代期是指微生物繁殖一代所需的時間,如某種微生物群體以1000個繁殖成2000個需要2天的時間,則該種微生物的世代期就是2天.如果某種微生物世代期比活性污泥系統的泥齡長,則該類微生物在繁殖出下一代微生物之前,就被以剩餘污泥的方式排走,該類微生物永遠不會在系統中繁殖起來.反之,如果某種微生物的世代期比活性污泥系統的泥齡短,則該微生物在被以剩餘污泥的形式排走前可繁殖出下一代.因此這種微生物就能在系統中存活下來,並且呈增長趨勢.分解有機污染物的絕大部分微生物,其世代期都小於3天,因此只要控制污泥齡大於3天,這些微生物就能在活性污泥系統生存下來並得以繁殖,用於處理污水.
D. 城市污水處理廠產生污泥量怎麼計算
污泥濃度、泵每天排泥多少噸(含水),污泥池的體積,泥齡(一般25天,也就是每天排出污泥池1/25的量),脫水率,就可以算出來了。
E. 污泥齡怎麼計算
污泥齡有兩種計算公式了:
第一種:曝氣池有效容積*污泥濃度/24*每小時排泥量回*迴流污泥濃度(排答泥濃度也一樣)
第二種:曝氣池有效容積*污泥濃度/(24*每小時排泥量*迴流污泥濃度+日出水量*出水ss濃度)
一般採用第一種,第二種二沉池每天帶走的污泥量可以忽略的
F. AO法處理生活污水的泥齡怎麼確定A池和O池的泥齡相同嗎
泥齡ts是活性污泥在曝氣池中的平均停留時間,即
ts=曝氣池中的活性污泥量/每天從曝專氣池系統排出的剩餘污屬泥量
tS=(X×VT)/(QS×XR+Q×XE)
式中 tS——泥齡,d
X——曝氣池中的活性污泥濃度,即MLSS,kg/m3
VT——曝氣池總體積,m3
QS——每天排出的剩餘污泥體積,m3/d
XR——剩餘污泥濃度,kg/m3
Q——設計污水流量,m3/d
XE——二沉池出水的懸浮固體濃度,kg/m3
以上是基本的計算公式。。其中QS×XR是每天剩餘污泥的排放量,Q×XE是污泥沉降性不好時,隨二沉出水帶走的污泥量,當污泥沉降性較好的情況下,Q×XE可以忽略不計。
樓主根據公式能推出要怎麼操作了吧?
很簡單 加大剩餘污泥排放量。
舉例:
好氧池總容積500m3,二沉池污泥不流失,則每天排剩餘污泥50m3 500/50=10 即連續排泥10天後,泥齡就調節為10天。
特別注意的是樓主最好結合實際的工藝運行情況,做好監測,污泥排多了,會導致整個系統的污泥的濃度下降,影響出水的。
G. 污水處理控制排泥量計算公式跪求!!
排泥不來是個簡單的事,首自先想一下為什麼要排泥,然後給自己解答一定需要排泥嗎。理論上計算一個量值只能是參考,實際狀況條件十分清楚的情況下才能算的准,那就是說事後才能算準,因為你無法預知一些事情。現實中必須還要考慮一個因素---行政。當幫你處置污泥的人是行政指示下的,就不要算什麼泥量,去問領導。
如果排泥是為了生物除磷,就好算了:(干泥)排泥量=除磷需要量/污泥含磷率=20除磷需要量(不計允許的SS排放限值中的含有量)
很大誤差地,沒辦法,折算含水污泥的每一步都有更大誤差,所以不要算,沒用。
H. 污泥齡怎麼算
污泥齡有兩種計算公式了:
第一種:曝氣池有效容積*污泥濃度/24*每小時排泥量*迴流污泥濃度(排泥濃度也一樣)
第二種:曝氣池有效容積*污泥濃度/(24*每小時排泥量*迴流污泥濃度+日出水量*出水ss濃度)
一般採用第一種,第二種二沉池每天帶走的污泥量可以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