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衛生間排水管安裝尺寸是多少,排水管安裝要離牆多少合適
水管是隱蔽工程,在安排水管大小一時候一定要考慮得比較全面,要不後專期使用起來不屬好用,維修起來也是比較麻煩的。 衛生間排水管尺寸下水管規格內徑為100mm—3000mm,長度為30mm—200mm。衛生間只要不是大便器都用DN50,大便器及大便器以後的管道採用DN100。下水管,廚房跟衛生間的污廢水不能弄到一起排,廚房洗碗盆用DN50,地漏用DN50,合到一起的時候用DN75。與馬桶相連的排水管應是DN110。而其中獨特的雙波紋結構有效的提高了產品的外壓強度,排水系統不會受外界壓力變形而影響排水效果。衛生間排水管尺寸選擇一定馬虎不得,你要知道沒有設計合理,到時我們使用的時候水管排出的水就流得慢,這樣使用起來就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在選擇衛生間排水管尺寸是很重要的。
⑵ 衛生間設計標准,坐便器排污管中心與四周距離是多少
簡單的概括標准:美觀、舒適、便捷、實用、明亮。
坐便器排污管中心與四周距離:一般排污管距牆為300mm、350mm、400mm(市場常見的馬桶坑距,牆排式除外)距離兩側為最低375mm(總的間距是最低750mm,這個是最小尺寸,當然更大更舒適)前面距離最起碼要600mm,也就是過道最窄通行距離。具體詳細標准可見如下參考:
辦公建築設計規范《 JGJ67-2006》:
公用廁所應符合下列要求:
1,對外的公用廁所應設供殘疾人使用的專用設施;
2,距離最遠工作點不應大於50m;
3,應設前室;公用廁所的門不宜直接開向辦公用房,門廳、電梯廳等主要公共空間;
4,宜有天然採光、通風;條件不允許時,應有機械通風措施;
5,衛生潔具數量應符合現行行業標准《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准CJJ14的規定;
註:1 每間廁所大便器三具以上者,其中一具宜設坐式大便器
2 設有大會議室(廳)的樓層應相應增加廁位
無障礙設計規范GB 50763—2012(2012.09.01實施)
3.9 公共廁所、無障礙廁所
3.9.1 公共廁所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女廁所的無障礙設施包括至少1個無障礙廁位和1個無障礙洗手盆;男廁所的無障礙設施包括至少1個無障礙廁位、1個無障礙小便器和1個無障礙洗手盆;
2 廁所的入口和通道應方便乘輪椅者進入和進行回轉,回轉直徑不小於1.50m;
3 門應方便開啟,通行凈寬度不應小於800mm;
4 地面應防滑、不積水;
5 無障礙廁位應設置無障礙標志,無障礙標志應符合本規范第3.16節的有關規定。
3.9.2 無障礙廁位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無障礙廁位應方便乘輪椅者到達和進出,尺寸宜做到2.00m×1.50m,不應小於1.80m×1.0Om;
2 無障礙廁位的門宜向外開啟,如向內開啟,需在開啟後廁位內留有直徑不小於1.50m的輪椅回轉空間,門的通行凈寬不應小於800mm,平開門外側應設高900mm的橫扶把手,在關閉的門扇里側設高900mm的關門拉手,並應採用門外可緊急開啟的插銷;
3 廁位內應設坐便器,廁位兩側距地面7OOmm處應設長度不小於700mm的水平安全抓桿,另一側應設高1.40m的垂直安全抓桿。
3.9.3 無障礙廁所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位置宜靠近公共廁所,應方便乘輪椅者進入和進行回轉,回轉直徑不小於1.50m;
2 面積不應小於4.OOm2;
3 當採用平開門,門扇宜向外開啟,如向內開啟,需在開啟後留有直徑不小於1.50m的輪椅回轉空間,門的通行凈寬度不應小於800mm,平開門應設高900mm的橫扶把手,在門扇里側應採用門外可緊急開啟的門鎖;
4 地面應防滑、不積水;
5 內部應設坐便器、洗手盆、多功能台、掛衣鉤和呼叫按鈕;
6 坐便器應符合本規范第3.9.2條的有關規定,洗手盆應符合本規范第3.9.4條的有關規定;
7 多功能台長度不宜小於700mm,寬度不宜小於400mm,高度宜為600mm;
8 安全抓桿的設計應符合本規范第3.9.4條的有關規定;
9 掛衣鉤距地高度不應大於1.20m;
10 在坐便器旁的牆面上應設高400mm~500mm的救助呼叫按鈕;
11 入口應設置無障礙標志,無障礙標志應符合本規范第3.16節的有關規定。
3.9.4 廁所里的其他無障礙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無障礙小便器下口距地面高度不應大於400mm,小便器兩側應在離牆面250mm處,設高度為1.20m的垂直安全抓桿,並在離牆面550mm處,設高度為900mm水平安全抓桿,與垂直安全抓桿連接;
2 無障礙洗手盆的水嘴中心距側牆應大於550mm,其底部應留出寬750mm、高650mm、深450mm供乘輪椅者膝部和足尖部的移動空間,並在洗手盆上方安裝鏡子,出水龍頭宜採用杠桿式水龍頭或感應式自動出水方式;
3 安全抓桿應安裝牢固,直徑應為30mm~40mm,內側距牆不應小於40mm;
4 取紙器應設在坐便器的側前方,高度為400mm~500mm。
⑶ 住宅馬桶排水管與牆距離應該是多少
座便器下水管預留尺寸在75至之間,離牆30至40厘米。坐便器預留下水管與牆面的距離一般是30到40厘米。
下排水坐便器排水口的牆距標准應等於或略小於衛生間下水口的牆距,後排水坐便器排水口距地上的間隔應等於或略高於衛生間排水口的高度。
坐便器安裝之前要了解衛生間下水管尺寸,管道的下水管規格通常為75dn和90dn,主要是外徑的規格。若其外徑為90mmPVC-U管表示的是90的PVC管即可。
(3)衛生間污水管距離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馬桶安裝的時候一定需要量准馬桶的坑距,坑距指下水口核心至水箱後面牆體的距離,誤差不能超過1厘米,否則馬桶便無法安裝。下排水方式的坑距是地面下水孔核心點距未裝修牆面的距離。
注意檢查返水彎道是否有釉面:挑選最重要的是要看馬桶質量,馬桶的釉面應光潔,平滑,配件齊全,沒有針眼,缺釉現象,商標清晰,沒有變形。購買時要將手伸進馬桶的污口,觸摸一下裡面是否光滑。
以沖水方式來看,馬桶可分為直沖式和虹吸式兩種,但目前主要以虹吸式為主。直沖式馬桶下水管道直徑大,容易沖下較大的穢物。虹吸式馬桶一邊沖水,一邊有虹吸作用,能將污物迅速排走。
⑷ 建築中衛生間馬桶排水與主管道距離規范
定位尺寸
根據衛生間房型及結合個人喜好,馬桶坑距是衛生間排水(版馬桶下水口)定位尺寸。權馬桶選擇坑距 300mm或400mm都是正常的。在實際操作中預留20mm,20mm是預留牆磚的距離。那麼馬桶下水口(直徑110)的中心線到牆面的實際距離是320mm或420mm.。實際誤差10mm正常,前提能正常安裝。
注意事項
在選用馬桶時,如果准備裝修貼瓷磚,一定要在貼瓷磚以後再去量測坑距,否則會出現馬桶買回來,裝不上的問題!
⑸ 衛生間排污管水平距離5米多會堵嗎
衛生間排污管水平距離5米多會堵嗎?
答:管要夠粗,要有坡度,就沒事。
⑹ 衛生間污水管的施工的一些規范要求
一、涉及污(排)水管施工的有關規范:
給水排水設計基本術語標准 GBJ 125
給水排水制圖標准 GB/T 50106
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 50015
建築中水設計規范 GB 50336
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242
建築給水聚乙烯類管道工程技術規程 CJJ/T 98
建築給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術規范 GB/T 50349
建築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術規程 CJJ/T 29
二、衛生間污水管施工的規范要求摘錄
3.3.5 在同一房間內,同類型的採暖設備、衛生器具及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應安裝在同一高度上。
3.3. 6 明裝管道成排安裝時,直線部分應互相平行。曲線部分:當管道水平或垂直並行時,應與直線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並行時,彎管部分的曲率半徑應一致。
3.3.7 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位置正確,埋設應平整牢固。
2 固定支架與管道接觸應緊密,固定應牢靠。
3 滑動支架應靈活,滑托與滑槽兩側間應留有3~5mm的間隙,縱向移動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6 固定在建築結構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響結構的安全。
3.3.13 管道穿過牆壁和樓板,應設置金屬或塑料套管。
安裝在樓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20mm;
安裝在衛生間及廚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底部應與樓板底面相平;
安裝在牆壁內的套管其兩端與飾面相平。
穿過樓板的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應用阻燃密實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實,端面光滑。穿牆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宜用阻燃密實材料填實,且端面應光滑。管道的介面不得設在套管內。
3.3.15 管道介面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管道採用粘接介面,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小於表3.3.15的規定。
表3.3.15 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
2 熔接連接管道的結合面應有一均勻的熔接圈,不得出現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凸凹不勻現象。
3 採用橡膠圈介面的管道,允許沿曲線敷設,每個介面的最大偏轉角不得超過2」。
7 承插口採用水泥捻口時,油麻必須清潔、填塞密實,水泥捻入並密實飽滿,其介面面凹入承口邊緣的深度不得大於2mm.
8 卡箍(套)式連接兩管口端應平整無縫隙,溝槽應均勻,卡緊螺栓後管道應平直,卡箍(套)安裝方向應一致.
⑺ 現行的建築規范衛生間排水管離頂板幾CM
《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42-2002對衛生間排水管離頂板的距離沒有做出具體規定。在設計規范和工藝標准中最小間距不得小於20毫米;一般施工都留50毫米的最小間距。
《建築給水硬聚氯乙烯管道設計與施工驗收規程》第4.4.6條規定:「塑料管道穿過樓板時,必須設置套管,套管可採用塑料管;穿屋面時必須採用金屬套管。套管應高出地面、屋面不小於100mm,並採取嚴格的防水措施。」
(7)衛生間污水管距離擴展閱讀
衛生間排水管的安裝辦法:
(1)排水管的埋深取決於室外排水管道標高並符合設計要求,排出管與室外排水管道一般採用管頂平接,其水流轉角不小於90o;若採用排出管跌水連接且跌落差大於0.3m,其水流轉角不受限制。室外埋設時須保證管道有足夠的覆士深度以滿足防凍、防壓要求。
(2)安裝托、吊排出管要先搭設架子,將托架按設計坡度栽好或栽好吊卡,量准吊桿尺寸將預制好的管道托、吊牢固,橫管支承件間距不大於2m。
(3)托、吊排出管在吊頂內者,在吊頂前需做閉水試驗,按隱蔽工程項目辦理隱檢手續。
⑻ 衛生間蹲便排水管距牆是多少
衛生間蹲便器水管與牆的間距一般是650mm。
根據所安裝產品的排污口在離牆適當的位置預留下水管道,同時確定下水管道入口距離地面的距離,在地面下要預留安裝蹲便器的凹坑深度要大於蹲便器的高度,要將連接膠塞放進蹲便器的進口孔內卡緊以防止漏水。
蹲便器坑距至少要安裝距牆300mm的距離,一般不會超過450mm,具體尺寸要結合實際情況來調整。為了順利安裝,一定要先事先確定坑距和牆面的距離、蹲便器的位置、和下水的地方。要注意的是如果准備貼瓷磚,等瓷磚貼好後再去丈量蹲便器坑距多少。
(8)衛生間污水管距離擴展閱讀:
1、 蹲便器安裝前先檢查排污管及產品內通道是否有異物。
2、 先試固定蹲便的安裝位置、高度以及排污口和排污管對接後把蹲便器取走。
3、 安裝進水和水箱,進水管內徑28mm左右,水箱底部至蹲便器進水口中的距離為1500mm-1800mm,如安裝管式手壓在0.2Mpa以上,用水量9升。
4、 把法蘭膠圈套到進水管後,與蹲便器進水對接,然後固定蹲便器安裝面,固定安裝面時必須用水平尺把蹲便器的前、後、左、右調平,再用玻璃膠或水泥沙槳封好產品排污口與排污管對介面。
⑼ 衛生間污水和透氣立管之間間距是多少
設置於室內的雨、污水立管離牆凈距宜為20mm~50mm。室外沿牆敷設的雨、污水管和空調專凝結水管道離牆凈距不宜大屬於20mm。
《建築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JJ/T 29—2010)第5.1.9條中,對雨水立管的間距
列有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