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城市生活污水和小區生活污水水質區別和各自特點
在無資料的情況下,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指標的設計人口當量可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版GB50014-2006(2011年版)的規定計權算:BOD5:25~50g/(人.d);SS:40~65g/(人.d);TN:5~11g/(人.d);TP:0.7~1.4g/(人.d)
城鎮污水水質一般為CODcr350~500mg/L,BOD5150~250mg/L,SS200~300mg/L,TN20~85mg/L,TP4~15mg/L
㈡ 城市小區污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小區污水不同於城市污水(常包括部分工業廢水),屬於生活污水范疇。其水質水量特徵可概括
為:水質水量變化較大,污染物濃度偏低,即比城市污水低,污水可生化性良好,處理難度小。
小區污水的處理工藝依據小區污水排入水體的功能不同而異,常用處理方法有:化糞池、一級處理(初次沉澱池)、生物二級處理及二級處理後再經消毒回用等。由於小區污水處理水量較小,管理水平不高,所以,在工藝設計時盡可能選用無污泥或少污泥的處理工藝,以防止因污泥處理不善造成 二次污染 。目前,較為常用的處理工藝有:①污水→調節池→初次沉澱池→ 生物接觸氧化 池→二沉池→出水, 生物接觸氧化 是應用最廣泛的方法,主要優點是停留時間短、易掛膜,尤其適合設備化,埋地建設倍受環保公司及用戶青睞,但由於維修管理及設備防腐等方面的問題,近年來應用受到限制。但如果建成地下鋼筋混凝土形式,設置人員通道以便維修,此種地下建設方式在小區水處理中具有較大市場,但這種方式一般處理規模較小,每天排放污水量小於幾百噸的小區較為理想。對上千噸的小區污水處理,推薦採用地面建設方式,生物處理部分可採用接觸氧化,也可採用SBR或其改進型CASS工藝, 曝氣 方式建議採用低噪音的風機或水下 曝氣 機。②污水→調節池→混凝沉澱→過濾→出水,對處理程度要求不高,且水量較小時,可採用此工藝,具有佔地面積小,異味小,管理簡單等優點。另外,在好氧生物處理之前加上酸化水解,有利於降低能耗,提高系統的總去除率。生活小區通常有較大的綠地面積,如果把污水處理後回用於澆灌綠地、道路、沖洗汽車,應在上述處理出水後加上消毒或其它補充措施。
二、小區污水處理廠設計原則
1. 處理出水要求和處理程度
一般來說,不同小區對出水的要求差異較大。應根據我國《地面環境質量標准》(GB3838—88)和《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96)的有關規定和當地環保部門的要求確定處理程度,以確保出水水質。如果出水採用土地處理法處理,則按土地處理法的要求計算;
2. 污水處理設施的設計和建設必須結合小區的整體規劃和建築特點,即外觀設計上要與小區建築環境相協調,以求美觀;
3. 在污水處理工藝上力求簡單實用,以方便管理;
4. 在高程布置上應盡量採用立體布局,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平面布置上要緊湊,以節省用地;
5. 污水處理廠位置應盡可能位於小區下風向,與其它建築物有一定的距離,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6. 設備化,定型化,模塊化,施工安裝方便,運行簡易,設備性能穩定,
適合分期建設;
7.處理程度高,污泥產量少,並盡可能採用節能處理技術;
8.處理構築物對水力負荷和有機物負荷的適應范圍較大,使系統有較好的經受沖擊負荷的能力。
9.小區內的人口是逐漸增加的。因此,小區污水處理廠應按可預期的發展規劃作為流量設計的基礎。根據我國情況,可考慮採用20年的設計周期。
三、小區污水處理流程
根據小區廢水處理的原則,應選擇處理效果穩定、產泥少、節能的處理方法。小區系統中的各類建築物一般均建有化糞池,所以,化糞池應與污水處理方法相結合。
幾種常用的處理工藝:
(1)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沉澱池→出水
(2)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 曝氣 池→沉澱池→出水
污泥迴流
(3)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SBR池或CASS→出水
加葯
↓
(4)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混凝沉澱→過濾→出水(物化方法)
回用工藝流程: 生物處理出水再經混凝過濾和消毒
在流程開始時一般要考慮設置均化池,這是因為小區在水質和水量上的變化都比城市污水處理廠大。均化池一般設在格柵以後。物化和生化處理是去除污染物的核心部分。
四、組合式污水處理廠或設備
組合式處理廠以裝配好的或易於組裝的標準定型設備部件出售。在國內埋地設備曾風靡一時,主要優點是施工快,不佔地面綠地,很多設計單位和用戶非常歡迎,設計人員選設備很簡單,而要設計污水處理廠工作量較大,所以,非常喜歡用設備化產品。環保公司製造設備利潤豐厚,而土建工程利潤較低,因此,企業大做廣告和公關。但是實際應用表明,確實存在不少問題,對設備的維修管理困難,對運行情況考核不便,單機處理水量有限,使用壽命等均有待時間驗證,因此,對埋地設備一直爭議很大,現在,埋地設備熱已經降溫。建於地下的可檢修、便於操作(有人員操作空間)污水處理設計方式應於推薦。上千噸的污水處理廠建議採用地上式。在水量不大,場地十分緊張時仍可考慮用埋地設備。埋地設備的確工藝流程一般均採用兩段接觸氧化和沉澱工藝,水力停留時間一般為2小時,污水進入設備前,先進行水量調節和提升。
五、SBR及CASS處理工藝的原理及參數選擇
(一)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SBR的核心是SBR反應池,該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於一體。典型SBR工藝的一個完整運行周期由五個階段組成,即進水階段、反應階段、沉澱階段、排水階段和閑置階段。從第一次進水到第二次進水稱為一個工作周期。
從目前的污水好氧生物處理的研究、應用及發展趨勢來看,SBR稱得上簡易、快速、低耗的污水處理工藝。與連續式活性污泥法比較,SBR法具有以下特點:①SBR裝置結構簡單,運轉靈活,操作管理方便。②投資省,運行費用低。Ketchum等人的統計結果表明:採用SBR法處理小城鎮污水,要比用普通活性污泥法節省基建投資30%。③可抑制絲狀菌生長繁殖,不易發生污泥膨脹,污泥指數SVI較低,有利於活性污泥的沉澱和濃縮。④SBR處於好氧/厭氧的交替運行過程中,能夠在去除碳物質的同時實現脫氮除磷。⑤SBR處理工藝系統布置緊湊、節省佔地。⑥運行穩定性好,能承受較大的水質水量沖擊。⑦各項運行控制參數都能通過計算機加以控制,易於實現系統優化運行。
(三)周期循環 曝氣 活性污泥法(CASS工藝)
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工藝是近年來國際公認的處理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的先進工藝。該工藝是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基礎上,反應池沿長度方向設計為兩部分,前部為生物選擇區也稱預反應區,後部為主反應區,在主反應區後部安裝了可升降的自動撇水裝置, 曝氣 、沉澱、排水等過程在同一池子內周期循環運行,省去了常規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和污泥迴流系統。
㈢ 小區生活污水處理的方法都有哪些
小區生活污水可以根據小區附近的實際情況而定,一般來說有城市管網的,經小專區化糞池直接排入城市官網屬,附近沒有城市官網的,就需要上污水處理設備了。生活污水相對來說屬於較好處理的污水,一般正規的污水處理設備環保公司都會出具詳細的污水處理方案和工藝設計配置。
㈣ 一般小區的生活污水水質是多少
COD400mg/L,BOD200~300mg/L,氨氮40~50mg/L,總磷3mg/L以上
分流制的濃度低一些,特別的夏季,可能會很低,甚至是上述數據的一半以下。
㈤ 小區污水排放問題
以前我遇到過一個工程,有一戶(底層單獨排出)的水無法正常排出(標高低於現有市政專管,遠期可以接出屬去),甲方就是在室外做了一個小化糞池,在裡面扔了一個小泵抽出去。當然這個水量較小,同時只是臨時方案,遠期估計不過三年,所以就這么做了。僅供參考
㈥ 生活污水和生活廢水的區別是什麼
生活污水排抄水系統:排除大便器、小便器以及與此相似衛生設備產生的污水。污水需要經化糞池或者居住小區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後才能排放;生活廢水排水系統:排除洗臉、洗澡、洗衣和廚房產生的廢水。生活廢水經過處理後,可作為雜用水,用來沖洗廁所、澆灑綠地和道路、沖洗汽車等。
污水強調的是「水流中夾帶和溶解著許多廢棄物質。」這種情況一般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情況。所以,生活中的排水可稱為「污水」或「生活污水」。
廢水是指居民活動過程中排出的水及徑流雨水的總稱,一般指沒有利用或沒利用價值的水。廢水主要是工廠生產後的水,其含無機物較多,處理很難。
拓展資料:室外排污管道的工程量計算是按照室外污雨水排水工程施工圖紙進行計算的。室內與室外管道的計算分界點是以室內排污管道伸出室外的第一個排污井。
㈦ 好睏惑,小區里的污水怎麼排放呀是排到河裡嗎誰能告訴我呀
國家有明文規定生活污水必須經過集中處理達到排放標准以後才能排入江河,但事實上很多地方的生活污水是沒有經過這步而直接排入江河,造成污染。
㈧ 什麼是市政生活污水經常聽見人說不太懂
小區是具有一種或多種功能的相對獨立的區域,包括通常意義上的居民生活小區、醫院、公園、旅遊渡假村、新建大學城、高速公路的生活服務區等,其排水系統通常不在城市市政管網覆蓋范圍之內,必須設置獨立的污水處理設施。小區污水系統的處理能力,各國並無統一的限定。
美國建議將單個構築物的處理能力限定在3 785 m3 / d
的范圍內。根據我國情況,建議把污水量在4 000 m3 / d
以下的處理廠定義為小區污水處理廠。小區生活污水不同於包括部分工業廢水的城市污水,其水質水量特徵為:水質、水量小時變化系數較大,污染物濃度通常比城市污水低,污水可生化性好,處理難度較小;且由於其污染來源比較簡單,從處理技術和處理成本角度考慮,具有相當的技術可行性和很高的回用價值。
資料顯示,以生活用水為例,用於烹飪、飲用的水約佔5 % ,而對佔20 %~30
%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生活雜用水如沖廁用水等,加上小區綠化澆灌用水、空調冷卻水、地面沖洗水以及車輛清洗等用水也可歸入生活雜用水的范疇,並無高水質要求,這種用水分布為小區生活污水的回用去向提供了可能。
根據小區的功能特點,小區生活污水回用方向,主要應該是廁所沖洗水、綠化澆灌水、地面沖洗水、車輛沖洗水、非接觸風景景觀用水等。根據我國對於生活雜用水(廁所便器沖洗、城市綠化、洗車沖洗等)
水質標准要求,並參考美國制訂的《水回用建議指導書》、《市政雜用水水質標准》和日本的《城市生活用水中水水質標准》中關於此類再生回用水的水質要求,一般要求小區生活污水經過二級強化處理並消毒後,使回用水水質達到標准,即可滿足對於小區生活污水的一般回用要求。
小區生活污水回用不僅可以為水資源匱乏地區提供了新的「水源」,即使對水源豐沛的地區,也可以起到防治污染的作用,減輕城市下水管網和污水處理的壓力。
㈨ 小區環境污染都有哪些
污染現象:
污水:小區廢水應該含氮磷等營養物質較多。
垃圾:一般生活垃圾。
雜訊:小區人多,社會雜訊污染環境,還有小區周邊交通雜訊及其他也是雜訊的污染源之一。
如果小區里有洗浴、餐飲、診療所等,都會有相應的污染源,如油煙、醫療垃圾等
如果是還在燃煤取暖城市的小區還有大氣污染,包括SO2,CO2,NO等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