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污水的生物馴化

污水的生物馴化

發布時間:2021-03-03 00:20:21

Ⅰ 請教生活污水生物處理時活性污泥的馴化和富集培養詳細過程

一般來說來,如果在實驗室內做,源就使用葡萄糖來配COD為300左右的模擬生活污水,然後在反應器中加入從污水處理廠取來的污泥,開始曝氣,曝氣要適量,以防污泥膨脹,模擬的生活污水要一直通,大概一周時間內污泥就會成型,我做的時候是掛的生物膜。

Ⅱ 污水處理生物膜馴化和培養都需要注意什麼

使具有代來謝活性的微生物污源泥在生物處理系統中的填料上固著生長的過程稱為掛膜,掛膜也就是生物膜處理系統膜狀污泥的培養和馴化過程.因此,生物膜法剛開始投運的掛膜階段,一方而是使微生物生長繁殖至填料表面布滿生物膜、其中微生物的數量數滿足污水處理的要求;另一方面還要使微生物逐漸適應所處理污水的水質,即對微生物進行馴化.

Ⅲ 苯胺廢水的生物處理時,活性污泥怎麼馴養

如果能引到類似廢水處理的菌種是最好的了.用其它如生活污水處理的菌種去馴化,
需要內很長時容間.
2樓指向的鏈接中採用的是沒有任何引種的馴化,
要更長的時間,
估計你的實驗等不及了.考慮引入生化污泥,
開始時採用營養劑進行復活後,
再配入少量廢水(一般不超過總水量的20%)後悶曝,
需要多次進行悶曝馴化,
當COD降解量達到你的要求時,
再逐漸提高廢水的比例後進行馴化.

Ⅳ 活性污泥馴化的需要哪些要求

溫度要求:溫度是影污泥馴化的環境因素之一,各種微生物都在特定范圍的溫度內專生長,污泥馴化的溫度屬范圍在10~40℃,最佳溫度在20~30℃。故建議系統的初次運行不要放在冬天進行。PH值要求:pH值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在污泥馴化和以後的正常運行過程中應將系統的進水pH控制在6~9之間。營養物質要求:良好的營養條件是菌群代謝、生長的前提。溶解氧量(DO)值:DO是污泥馴化過程中的主要控制指標,在污泥馴化過程中應將DO的范圍控制在0.5~2.0mg/L。DO可以通過溶解氧測定儀檢測,也可以通過人工檢測,以了解DO在池中的變化規律。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MLSS)要求:生物是污泥中有活性的部分,也是有機物代謝的主體,在生物處理工藝中起主要作用,而混合液污泥濃度MLSS的數值可以相對地表示生物部分的多少。活性污泥的濃度應控制在2~4g/L。污泥的生物相鏡檢要求:活性污泥處於不同的生長階段,各類微生物也呈現出不同的比例。細菌承擔著分解有機物的基本和基礎的代謝作用,而原生動物〈也包括後生動物〉則吞食游離細菌。運行正常的活性污泥中含有鍾蟲、輪蟲、纖毛蟲、菌膠團等。

Ⅳ 廢水處理中生化污泥的馴化方法

1.活性污泥的培養

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接種最好利用ADC廢水排放口的底泥或者利用同類NH3-N廢水生化處理系統的活性污泥進行培養馴化。由於ADC生產廠廢水排放口取泥相當困難,所以採用自行培養馴化活性污泥。污泥取自玉帶河的底泥,呈黑色,有臭味,含有大量泥沙等無機物,鏡檢觀察不到微型動物,污泥活性極差.
污泥培養初期,每天悶曝22h,靜置2h,排放4L廢水,再加入4L自配水。7天後,污泥顏色呈黑色,沉降性能良好,出水混濁,測得MLSS為1500mg/L,SV為6%,反應過程中pH值、COD、NH3-N濃度沒有較大的變化,說明培養出的細菌量較少。14天後,污泥呈淺黑色,沉澱時泥水界面由開始模糊逐漸變得邊緣清晰,鏡檢時可以觀察到草履蟲、漫遊蟲、裂口蟲、吸管蟲等。隨著生物相逐漸變好,預示菌種培養出來了。測得污泥MLSS為2200mg/L,SV為11%,COD和NH3-N去除率分別達到43%和10%,污泥活性還不強,需要繼續培養。此後,每天運行兩周期,每周期曝氣10h,靜置2h。30天後,污泥的絮凝和沉澱性能良好,混合液靜置半小時,上清夜清澈透明,泥水界面清晰,污泥呈黃褐色,鏡檢有大量新型菌膠團,較為密實,可以觀察到許多活躍的鍾蟲(如圖4.2所示)。測得污泥MLSS為4100mg/L,SV為21%,COD去除率達到90%以上,NH3-N去除率在30%以上,污泥活性較強,至此認為培養階段結束

2.活性污泥的馴化

培養出來的活性污泥含有大量異養菌,而硝化菌是自養菌,污泥中含量非常少,需要進一步進行馴化,使之占優。與硝化菌相比,反硝化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生長和繁殖快,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反硝化菌受到廢水物質的抑製程度要比硝化菌小。本試驗中同時進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馴化。

初步確定IAT池運行周期為5h,其中曝氣3h、沉澱1h、排水1h,迴流比R1為250%,迴流比R2為300%。在馴化過程中每隔兩天增加廢水中的NH3-N和COD濃度,使污泥穩定運行兩天,馴化結束時的NH3-N的濃度從51.7mg/L加大到123.4mg/L。此階段從2004年4月13日開始到2004年5月26日結束。

在系統運行過程中,每隔兩天提高一次進水COD和NH3-N濃度。污泥馴化初期,進水COD濃度251.3mg/L,NH3-N濃度51.7mg/L,COD去除率為85.59%,而NH3-N去除率僅為23.21%。這是因為異養菌占優勢,生長速率快,硝化菌世代時間長,生長速率慢,含量較少,與異養菌競爭處於不利地位,硝化反應速率低。4天後,NH3-N去除率明顯升高,達到了46.70%,這說明系統中的硝化菌逐漸占優勢,但NH3-N處理效果還不很理想,還需要繼續馴化。44天後,進水NH3-N濃度為123.4mg/L,出水NH3-N濃度穩定在10mg/L以下,去除率在90%以上,此時系統取得了良好的脫氮效果。.四川永沁環境

Ⅵ 如何進行活性污泥的培養馴化

1、COD:化學需氧量
BOD:生化需氧量
SS:固體懸浮物(SuspendedSolid或者SuspendedSubstance)
計算方法:COD無唯一計算方法,可用重鉻酸鉀K2Cr2O7在一定條件(強酸性、加熱迴流2小時、Ag2SO4作催化劑)與水中的有機物相互作用,剩餘的K2Cr2O7用硫酸亞鐵銨Fe(NH4)2(SO4)2滴定。消耗K2Cr2O7可換算成COD的量。
BOD一般是BOD5或BOD7培養前測溶解氧,另一水樣在20±1℃的恆溫箱內培養5天後再測溶解氧,兩次溶解氧的差值即為BOD5。
SS過濾烘乾稱重
2、格柵、沉澱池是必須的,防治進入機器之後雜物破壞機器。若要在進機器之前有個生化處理的話,還有厭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等
3、反清洗是原有流程的逆向,清水應該是到了機器的進水部分。
4、培養污泥的時候都要加營養液,一般來講是COD:N:P=100:5:1,加的物質里含有這個,要有個換算(按質量分數)若有具體要求,則按要求做。營養液就是能為微生物生長繁殖提供營養的液體,裡面含有其生長繁殖所需的營養物質。
5、上清液是經過處理後經沉澱池沉澱後,沉澱池上部較為清澈的液體,這裡面含有的污染物質濃度相對較低,若處理效果好的話,污染物濃度應該很低了。若是污泥培養好了進入連續運行階段,上清液再經進一步處理(膜組件處理)就可以排放或再利用了。若還是在培養階段,就要排除些上清液,加入新污水,從而補充微生物的營養。加多少到沒有個嚴格規定,看實際情況吧,排除多少上清液,應該就加多少新污水。
污泥生長情況穩定,形態基本不發生變化,然後再檢測一下相關水質數據,如氨氮、COD、磷等的去除率穩定在一個較高的水平的時候(相關資料應該有個一般性的數據),污泥應該就培養成功了。個人意見,可供參考。

Ⅶ 污水處理怎麼進行污泥的馴化培養

1. 向好氧池注入清水(同時引入生活污水)至一定水位,並注意水溫。
2. 按風機操作規程啟動風機,鼓風。
3. 向好氧池投加經過濾的濃糞便水(當糞便水不充足時,可用化糞池和排水溝內的污泥補充。),使得污泥濃度不小於1000mg/L,BOD達到一定數值。
4. 有條件時可投加活性污泥的菌種,加快培養速度。
5. 按照活性污泥培養運行工藝對反應池進行曝氣、攪拌、沉降、排水。
6. 通過鏡檢及測定沉降比、污泥濃度,注意觀察活性污泥的增長情況。並注意觀察在線PH值、DO的數值變化,及時對工藝進行調整。
7. 測定初期水質及排水階段上清液的水質,根據進出水NH3-N、BOD、COD、NO3-、NO2-等濃度數值的變化,判斷出活性污泥的活性及優勢菌種的情況,並由此調節進水量、置換量、糞水、NH4Cl、H3PO4、CH3OH的投加量及周期內時間分布情況。
8. 注意觀察活性污泥增長情況,當通過鏡檢觀察到菌膠團大量密實出現,並能觀察到原生動物(如鍾蟲),且數量由少迅速增多時,說明污泥培養成熟,可以進生產廢水,進行馴化。
二、活性污泥的馴化步驟
1. 通過分析確認來水各項指標在允許范圍內,准備進水。
2. 開始進入少量生產廢水,進入量不超過馴化前 處理能力的20%。同時補充新鮮水、糞便水及NH4Cl。
3. 達到較好處理後,可增加生產廢水投加量,每次增加不超過10~20%,同時減少NH4CL投加量。且待微生物適應鞏固後再繼續增生產廢水,直至完全停加NH4Cl。同步監測出水CODcr濃度等指標,並觀察混合液污泥性狀。在污泥馴化期還要適時排放代謝產物,即泥水分離後上清液。
4. 繼續增加生產廢水投加量,直至滿負荷。滿負荷運行階段,由於池中已培養和保持了高濃度、高活性的足夠數量的活性污泥,池中曝氣後混合液的MLSS達到5000mg/1,此過程同步監測溶解氧,控制曝氣機的運行,並進行污泥的生物相鏡檢。
三、調試期間的監測和控制
在調試及運行過程有許多影響處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進水CODcr濃度、pH值、溫度、溶解氧等,所以對整個系統通過感官判斷和化學分析方法進行監測是必不可少的。根據監測分析的結果對影響因素進行調整,使處理達到最佳效果。
1、溫度
溫度是影響整個工藝處理的主要環境因素,各種微生物都在特定范圍的溫度內生長。生化處理的溫度范圍在10~40℃,最佳溫度在20~30℃。任何微生物只能在一定溫度范圍內生存,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可大量生長繁殖。在污泥培養時,要將它們置於最適宜溫度條件下,使微生物以最快的生長速率生長,過低或過高的溫度會使代謝速率緩慢、生長速率也緩慢,過高的溫度對微生物有致死作用。
2、pH值
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物質代謝與pH值密切相關。大多數細菌、原生動物的最適pH值為6.5~7.5,在此環境中生長繁殖最好,它們對pH值的適應范圍在4~10。而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的曝氣系統中,作為活性污泥的主體,菌膠團細菌在6.5~8.5的pH值條件下可產生較多粘性物質,形成良好的絮狀物。
3、營養物質
廢水中的微生物要不斷地攝取營養物質,經過分解代謝(異化作用)使復雜的高分子物質或高能化合物降解為簡單的低分子物質或低能化合物,並釋放出能量;通過合成代謝(同化作用)利用分解代謝所提供的能量和物質,轉化成自身的細胞物質;同時將產生的代謝廢物排泄到體外。
水、碳源、氮源、無機鹽及生長因素為微生物生長的條件。廢水中應按BOD5∶N∶P=100∶4∶1的比例補充氮源、含磷無機鹽,為活性污泥的培養創造良好的營養條件。
4、懸浮物質SS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物,通過預處理懸浮物已大部分去除,但也有部分不能降解,曝氣時會形成浮渣層,但不影響系統對污水的處理。
5、溶解氧量DO
好養的生化細菌屬於好氧性的。氧對好氧微生物有兩個作用:①在呼吸作用中氧作為最終電子受體;②在醇類和不飽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中需要氧。且只有溶於水的氧(稱溶解氧)微生物才能利用。
在活性污泥的培養中,DO的供給量要根據活性污泥的結構狀況、濃度及廢水的濃度綜合考慮。具體說來,也就是通過觀察顯微鏡下活性污環保泥的結構即成熟程度,測量曝氣池混合液的濃度、監測曝氣池上清液中CODCr的變化來確定。根據經驗,在培養初期DO控制在1~2mg/l,這是因為菌膠團此時尚未形成絮狀結構,氧供應過多,使微生物代謝活動增強,營養供應不上而使污泥自身產生氧化,促使污泥老化。在污泥培養成熟期,要將DO提高到3~4mg/l左右,這樣可使污泥絮體內部微生物也能得到充足的DO,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在整個培養過程中要根據污泥培養情況逐步提高DO。具體參見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特別注意DO不能過低,DO不足,好氧微生物得不到足夠的氧,正常的生長規律將受到影響,新陳代謝能力降低,而同時對DO要求較低的微生物將應運而生,這樣正常的生化細菌培養過程將被破壞。
6、混合液MLSS濃度
微生物是生物污泥中有活性的部分,也是有機物代謝的主體,在生物處理工藝中起主要作用,而混合液污泥MLSS的數值即大概能表示活性部分的多少。對高濃度有機污水的生物處理一般均需保持較高的污泥濃度,本工程調試運行期間MLSS范圍在:4.4~5.6g/l之間,最佳值為4.8g/l左右。⑦進水CODcr濃度,進水中有機物濃度對處理影響很大。
⑧污泥的生物相鏡檢
活性污泥處於不同的生長階段,各類微生物也呈現出不同的比例。細菌承擔著分解有機物的基本和基礎的代謝作用,而原生動物〈也包括後生動物〉則吞食游離細菌。污水調試運行期間出現的微生物種類繁多,有細菌、綠藻等藻類、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原生動物有太陽蟲、蓋纖蟲、累校蟲等,後生動物出現了線蟲。調試運行後期混合液中固著型纖毛蟲,如累校蟲的大量存在,說明處理系統有良好的出水水質。
⑨污泥指數SVI,正常運行時污泥指數在801/mg左右。

Ⅷ 污水處理設備活性污泥的馴化步驟有哪些

1、通過分析確認來水各項指標在允許范圍內,准備進水。
2、開始進入專少量生產廢水,進入量屬不超過馴化前處理能力的20%。同時補充新鮮水、糞便水及NH4Cl。
3、達到較好處理後,可增加生產廢水投加量,每次增加不超過10~20%,同時減少NH4CL投加量。且待微生物適應鞏固後再繼續增生產廢水,直至完全停加NH4Cl。同步監測出水CODcr濃度等指標,並觀察混合液污泥性狀。在污泥馴化期還要適時排放代謝產物,即泥水分離後上清液。
4、繼續增加生產廢水投加量,直至滿負荷。滿負荷運行階段,由於池中已培養和保持了高濃度、高活性的足夠數量的活性污泥,池中曝氣後混合液的MLSS達到5000mg/1,此過程同步監測溶解氧,控制曝氣機的運行,並進行污泥的生物相鏡檢。
5、有細菌、綠藻等藻類、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原生動物有太陽蟲、蓋纖蟲、累校蟲等,後生動物出現了線蟲。調試運行後期混合液中固著型纖毛蟲,如累校蟲的大量存在,說明處理系統有良好的出水水質。

Ⅸ 廢水馴化是什麼意思

一般是說污泥馴化吧,馴化就是污泥中的微生物適應廢水的過程,通過馴化,淘汰不適應的微生物,使得適應的微生物增多,增加活性污泥的活性,提高污水處理效率

Ⅹ 什麼是活性污泥的馴化

活性污泥的馴化通常是針對含有有毒或難生物降解的有機工業廢水而言。一般是預先利用生活污水或糞便水培養活性污泥,再用待處理的污水馴化,使活性污泥適應所處理污水的水質特點。經過長期馴化的活性污泥甚至有可能氧化分解一些有毒有機物,甚至將其變成微生物的營養物質。
馴化的方法可分為非同步和同步法兩種,兩種馴化法的結果都是全部接納工業廢水。①非同步馴化法是用生活污水或糞便水將活性污泥培養成熟後,再逐步增加工業廢水在混合液中的比例。每變化一次配比,污泥濃度和處理效果的下降不應超過10%,並且經過7~10天運行後,能恢復到最佳值。②同步馴化法是用生活污水或糞便水培養活性污泥的同時,就開始投加少量的工業廢水,隨後逐漸提高工業廢水在混合液中的比例。
對於生活化性較好、有毒成分較少、營養也比較全面的工業廢水,可以使用同步馴化法同時進行污泥的培養和馴化。否則,必須使用非同步馴化法將營養和馴化完全分開。

閱讀全文

與污水的生物馴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油煙凈化器異響什麼問題 瀏覽:878
聚甲醛合成脲醛樹脂 瀏覽:396
沁園凈水器閃爍怎麼辦 瀏覽:744
化工污水處理的展望 瀏覽:829
污水廠剩餘污泥排放公式 瀏覽:442
污水化驗室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966
污水質量檢測政策依據 瀏覽:674
運城制葯廢水處理多少錢 瀏覽:552
缺氧凈水器怎麼樣 瀏覽:556
電廠污水用什麼化學品好 瀏覽:821
安利凈水器進水管發黑怎麼回事 瀏覽:202
唐山除煙凈化器怎麼選 瀏覽:311
沃爾沃的濾芯是什麼牌子的 瀏覽:175
clementine過濾 瀏覽:377
樹脂道是五加科都有的嗎 瀏覽:733
巴馬泉如何更換濾芯 瀏覽:526
廢水池清淤多少錢 瀏覽:640
少見的蒸餾酒 瀏覽:892
dcpd樹脂萜烯樹脂 瀏覽:461
現在賣濾芯銷售量怎麼樣 瀏覽: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