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臭氧催化氧化主要去除污水bod還是cod
應該說經臭氧氧化復處理的制水其BOD和COD都會有所下降,但臭氧催化氧化是利用臭氧的氧化性將有機物氧化分解,從這個角度講應是COD。可參看下面BOD和COD的含義:
化學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一般為有機物)的量。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生化方法測量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說明水中有機物由於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
㈡ 多相臭氧催化氧化處理廢水和均相的區別
目前在城市生活污水中應用最多的就是所謂的活性污泥法,它有處理能力強,處理內後水質好等優容勢。其大致組成包括由曝氣池,沉澱池,污泥排放以及迴流等系統。待處理的污水和活性污泥迴流共同進入曝氣池然後混合,然後在其中與空氣接觸使得含氧量增加,發生代謝反應。經過充分攪拌的混合液變為懸浮狀態,所以其中的有機污染物和氧氣能夠與微生物接觸發生反應。接下來進入的是沉澱池,原來的懸浮固體會在其中沉降而被隔離,所以從沉澱池流出的已經為凈化水。沉澱池裡的污泥一般都會迴流,從而保證曝氣池中的懸浮固體和微生物有一定的濃度。在曝氣池裡的反應會使微生物增殖,所以過多的微生物要排出沉澱池以維持整個系統的穩定性。除需要能夠氧化和分解有機物外,活性污泥還必須有一定凝聚和沉降能力,以便可以使其從混合液中分離,進而在出口得到純凈的水。活性污泥法的缺點在於其基礎建設的成本過高,不易實施。
㈢ 臭氧催化氧化與芬頓在焦化廢水處理方面哪種技術更好
臭氧催化氧化與芬頓在焦化廢水處理方面哪種技術更好
一般都是生化,AO工藝。專預處理氣屬浮(除懸浮物)、微電解或者水解酸化(降低部分COD,增強可生化性)、缺氧(污水內迴流,進行反硝化)、好氧(出去大部分COD、氨氮、揮發酚),然後就是絮凝沉澱了。 當然,焦化廢水是比較難處理的廢水,在生化階段可以適當添加稀釋水或者把好氧設為兩段,中間加上一個臭氧氧化,這樣可能出水效果會好一些。 深度處理用高級氧化(一般是芬頓法),超濾+反滲透,或者是吸附(考慮經濟性,這個得有專門的可再生吸附材料)。 常用的方法就是這些,除非是大設計院,否則一般的環工公司也就是這樣了。
㈣ 求教!臭氧氧化法處理廢水,為什麼出水BOD5比進水高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論文說臭氧氧化處理廢水去除率可達百分之90幾的,回其實在實際應用中,這個是答不現實的,先不說,是否能達到那麼高的去除率,最關鍵的是成本問題,
因此,臭氧氧化法在實際運用中多用於大分子有機物的斷鏈,使一些難降解的大分子物質轉變為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質,去除率反而是次要考慮的,也就是說提高一些難生化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後續的生化處理做准備,這也就是你說的出水BOD5反而要高於進水的原因
㈤ 如何有效使用臭氧氧化技術處理有機廢水
臭氧氧化作為一種有效的有機廢水處理技術,對難生物降解的有機廢水具專有良好的降屬解效果。臭氧一般不能氧化徹底有機物,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的臭氧組合工藝,臭氧氧化和衍生技術在處理農葯廢水、焦化廢水、垃圾滲濾液、紡織印染廢水等難降解有機廢水中都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㈥ 用臭氧和過氧化氫處理污水,過氧化物堆積怎麼處理
臭氧在污水處理中應用的注意事項如下,請參考:
1. 水質影響:主要是水中含回 COD、NO2-N、懸浮固體、色度對臭氧消毒的答影響。
2. 臭氧投加量和剩餘臭氧量:剩餘臭氧量象余氯一樣在消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飲用水消毒時要求剩餘臭氧濃度為 0.4mg/L, 此時飲用水中大腸菌可滿足水質標准要求 . 在污水消毒時, 剩餘臭氧只能存在很短時間 , 如在二級出水臭氧消毒時臭氧存留時間只有3-5min 。所測得的剩餘臭氧除少量的游離臭氧外,還包括臭氧化物、過氧化物和其他氧化劑。在水質好時游離的臭氧含量多,消毒效果最好。
3. 接觸時間:臭氧消毒所需要的接觸時間是很短的,但這一過程也受水質因素的影響,另外研究發現在臭氧接觸以後的停留時間內,消毒作用仍在繼續,在最初停留時間 10min 內臭氧有持續消毒作用,30min後就不在產生持續消毒作用。
4. 接觸方式:臭氧與污水的接觸方式對消毒效果也會產生影響,如採用鼓泡法,則氣泡分散的愈小,臭氧的利用率愈高,消毒效果愈好。氣泡大小取決於擴散孔徑尺寸 , 水的壓力和表面張力等因素 , 機械混合器、反向螺旋固定混合器和水射器均有很好的水氣混合效果。
㈦ 臭氧氧化主要去除焦化廢水中哪些有機物
化工廢水是指化工廠生產產品過程中所生產的廢水,如生產乙烯、聚乙烯、橡膠、聚酯、甲醇、乙二醇、油品罐區、空分空壓站等裝置的含油廢水,經過生化處理後,一般可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准,現由於水資源的短缺,需將達到排放標準的水再經過進一步深度處理後,達到工業補水的要求並回用。
化工廠作為用水大戶,年新鮮水用量一般為幾百萬立方米,水的重復利用率低,同時外排污水幾百萬立方米,不僅浪費大量水資源,也造成環境污染,並且水資源的短缺已對這些工業用水大戶的生產造成威脅。為保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及減少水資源的浪費,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需對化工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三級處理),作為循環水的補水或動力脫鹽水的補水,實現污水回用。
由於水中雜質主要為懸浮顆粒和細毛纖維,利用機械過濾原理,採用微孔過濾技術將雜質去除。由PLC或時間繼電器控制過濾器設備工作狀況,實現自動反沖洗、自動運行,提升水泵提供過濾器所需水頭,出水直接引入生產系統。
廢水性質:
化工產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表現為:排放量大、毒性大、有機物濃度高、含鹽量高、色度高、難降解化合物含量高、治理難度大,但同時廢水中也含有許多可利用的資源,而膜技術作為高新技術在化工領域的生產加工、節能降耗和清潔生產等方面發揮著重要。
多相催化氧化處理技術(臭氧高級氧化處理技術)
【技術概述】
該處理技術是環境領域新發展的一種技術,主要採用以羥基自由基為核心的強氧化劑,快速、無選擇性、徹底氧化環境中的各種有機污染物。羥基自由基與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反應形成羥基自由基;在催化劑的催化下,羥基自由基對廢水中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該技術對CODcr去除、脫色以及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有著顯著的效果。其色度、CODcr去除率可達75%-99%。在對農葯廢水、化工廢水、制葯廢水的實際應用中,該技術體現了很好的應用效果。
【適用范圍】
主要適用於:硝基苯、硝基酚、硝基甲苯、苯酚、苯胺類污水、苯甲醚污水;分散染料、陽離子染料、弱酸性染料類污水;合成醫葯、農葯類污水;獸葯類污水;精細化工類污水;合成樹脂類污水;含氰污水;含氟污水;含蒽污水;焦化污水和電鍍污水等。
化工廢水深度處理中水回用優化組合工藝:
(1) 預處理+UF+RO/NF 處理工藝
(2) MBR+UF/RO/NF處理工藝
工藝系統優點:
超濾系統優點:採用高分子材料的中空纖維膜,抗耐壓、抗污染、使用壽命長
佔地面積小、自動化程度高、
分離能力強、出水水質好
保證後續RO/NF系統的正常運行
RO/NF膜處理系統優點:RO系統採用抗污染反滲透膜、使用壽命長
鹽分、有機物、難降解化合物有效截留
出水水質適用於所有生產工藝
自動化程度高、運行成本低
膜-生物反應器工藝(MBR工藝)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技術有機結合的新型廢水處理技術。它利用膜分離設備將生化反應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機物質截留住,分離出清水,實現生化反應與清水分離同步進行,省掉二沉池。
MBR緊湊簡潔單元結構特別適合於處理成份復雜、污染物濃度高的印染廢水。
MBR工藝的優點: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好、污泥少
水力停留時間短、佔地面積小
易清洗、易更換、運行穩定、運行成本低
耐沖擊能力強、COD和色度去除效率高
應用領域:高濃度化工廢水、氯鹼行業廢水、農葯廢水、化工園區及污水處理廠、
含磷廢水處理、 含甲醛廢水處理
詳細情況樓主可以問問廣州銓聚臭氧,希望可以幫到您,望採納!!!
㈧ 請問臭氧氧化處理廢水工藝中 臭氧在水中的濃度一般選多少
水應用中臭氧溶解度在0.1mg/L~10mg/L之間。低值作為水消毒凈化要求的最低濃度,高值作為「臭氧水消毒劑」 可達到的濃度值。
◎自來水臭氧睜化,國際常規標准為0.4mg/L的溶解度值,保持4分鍾,即CT值為1.6。
◎水中余臭氧濃度保持在0.1~0.5mg/L作用5~10min可達消毒目的。
◎臭氧水消毒滅菌是急速的,消毒作用在瞬間發生。清水中臭氧濃度一旦達到,在0.5~1分鍾內就殺死細菌,在濃度達4mg/L,在1分鍾內乙肝病毒滅活率為100%。
◎Herbold報道:20℃條件下,水中臭氧濃度達0.43mg/L時,可將大腸桿菌100%殺滅,10℃時僅需0.36mg/L即可全部殺滅。
◎臭氧濃度為0.25~38mg/L時,僅需幾秒或幾分鍾完全滅活甲型肝炎病毒(HAV)。
◎礦泉水中臭氧溶解度在0.4~0.5mg/L時,即可滿足殺菌保質要求。合理的臭氧投放量為1.5~2.0mg/L。
◎瓶裝水處理應達0.3~0.5mg/L的臭氧溶解度值,要求投加臭氧應滿足 1m3水2gO3的發生量。根據實踐經驗,臭氧發生濃度高於8mg/L時容易達到濃度。
因此臭氧處理廢水,看要針對那種情況,方可取臭氧在水中的濃度。
臭氧氧化廢水中的COD可能效果不是太好,請謹慎選擇此工藝
㈨ 處理好的廢水裡面殘留的臭氧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將其完全去除噢水量有點大謝謝!
視臭氧含量有多少,若很少,則用活性炭過濾。若含量高,可投加硫化鈉、硫代硫酸鈉等還原劑葯液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