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誰做污水廠水質分析這一塊氨氮我們用水揚酸測定。請問次氯酸鈉從75g/L 0.24MOL/L配成有效氯3.5G/L 0.75
4.67ml的次氯酸鈉加2.55mlNaOH(2mol/L)
㈡ 氨氮去除劑和次氯酸鈉能混合成一快處理污水嗎
常見的氨氮廢水去除劑一般是次氯酸鈉.
次氯酸鈉: 用降幅100ppm為例,次氯酸鈉一般投加量是5000~8000ppm。氨氮廢水去除劑:用降幅100ppm為例, SGR0622 一般投加量是1000ppm左右,投加量少,節約成本。
一般意義上,氨氮去除劑和次氯酸鈉能混合一起去處污水中的氨氮,但這是一般而言,能不能去處還是有氨氮去除劑的配方成分所決定,使用前一定要做「小實」確定。並且需要咨詢生產方,以欣格瑞 氨氮去除劑 SGR0622 為例,兩者一般情況是沒有問題的,
氨氮處理劑是一種高效、而且環保的氨氮處理劑,溶於水可以產生新生態的氧,將氨氮轉變為氮氣形式去除。氨氮處理劑反應效率高,可以快速將水體中的氨氮徹底去除
㈢ 用次氯酸鈉去除廢水中氨氮的比例是多少
鹼性條件ph=7。
次氯酸鈉配成的溶液成黃綠色,氯氣溶於水導致。首先發生分解反應:內NaClO + H2O=NaOH + HClO(可逆)容
PH為7時,HClO約佔80%,ClO-約佔20%,一般來說Cl2、HClO、ClO-均具有氧化能力。當HClO投加尾水中,水中存在氨氮時,在氧化雜質等還原性物質之外,加入水中的氯會與水中的氨氮發生下列反應:NH+HOCl→NHCl+HO+H 一氯胺。NHCl+HOCl→NHCl+HO 二氯胺。
㈣ 總氮偏高是什麼原因如何處理
一、廢水中總氮的構成
廢水中總氮主要由氨氮、有機氮、硝態氮、亞硝態氮組成,其中氨氮主要來自於氨水以及諸如氯化銨等無機物。有機氮主要來自於一些有機物中的含氮基團,比如有機胺類等。硝態氮在自然界中比較穩定,且含量較高,比如國防工業炸葯製造過程中大量用硝酸鹽作為原料,機械化學等工業使用大量與硝酸鹽相關的原材料作為氧化劑,同時很多污水通過前期生化以及硝化以後也含有大量的硝酸鹽,因為硝態氮十分穩定,且極易溶解於水,因此污染十分嚴重,極易擴散。
二、廢水中氮的危害
水中氮元素的過量排放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使藻類大量繁殖,出現水華赤潮,當水中總氮含量大於0.3mg/L時,即達到富營養化的標准;另外,硝酸鹽本身對人無害,但在體內會被還原為亞硝酸鹽,一方面,亞硝酸鹽會與血紅蛋白反應生成高鐵血紅蛋白,影響氧的傳輸能力,特別對於嬰兒,易導致高鐵血紅蛋白症(藍嬰病);另一方面,亞硝酸鹽過高,會與蛋白生成亞硝胺,屬於強致癌物質,對健康危害極大。
三、總氮的去除:
1、氨氮的去除
含氨氮廢水目前市場上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一般通過以下幾種辦法去除。
第一,折點加氯氧化法,通過加入次氯酸鈉或者漂白粉進行氧化,將氨氮轉化為氮氣釋放,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氨氮去除劑基本以漂白粉為主。其反應方程式如下所示:
2NH2Cl + HClO →N2↑+3H++3Cl- +H2O
第二,利用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去除廢水中的氨氮,其原理是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聯合作用,將水中氨氮轉化為氮氣以達到脫氮目的。首先通過硝化細菌和亞硝化細菌將氨氮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然後再進行反硝化,將硝酸鹽轉化為氮氣。其反應原理圖如下所示:
2NH3+3O2→HNO2+H2O+能量(亞硝化作用)
2HNO2+O2→ 2HNO3+能量(硝化作用)
HNO3+CH3OH→N2 + CO2+H2O+能量(反硝化作用)
2、有機氮的去除
生物法,氮化合物在生物作用下可實現向氮氣的轉化:
化學法,通過氧化使氮化合物直接從有機氮、氨氮直接轉化為氮氣:
生物法成本較低,效果穩定,但工藝復雜,操作困難,且佔地面積較大,運行時間較長;化學法省去中間轉化步驟,更快速直接,但成本較高,折點加氯法控制難度大,效果不穩定。
3、硝態氮的去除
硝態氮主要是指硝酸根離子,目前有採用離子交換、膜滲透、吸附以及生物脫氮的方法。其中離子交換法、膜滲透法以及吸附法都只是硝酸根離子的濃縮與轉移,無法真正去除總氮,濃縮以後的硝酸根廢液需要進一步處理。
在生物脫氮中,主要是指硝酸根離子通過反硝化細菌降解轉化為氮氣的過程。
㈤ 次氯酸鈉能否處理廢水中的氨氮
能!
在鹼性條件下,次氯酸鈉去除氨氮是折點加氯的一種反應方式。
㈥ 次氯酸鈉能否處理廢水中的氨氮
當然可以,次氯酸鈉是氧化劑,氨氮能被氧化成硝酸鹽,但一般廢水處理可採用活性污泥法將氨氮氧化成硝酸鹽。如果用次氯酸鈉,要考慮是否會對後端工藝有影響,沒有,可以考慮,主要是成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