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用無水硫酸鈉脫水甲苯
脫水還是乾燥?無水硫酸鈉除水效果不行,要是要求嚴格無水無氧我建專議你直接用屬鈉除水。
要是實在沒有辦法就先在試劑瓶裡面倒N多硫酸鈉,蓋蓋子靜置過夜,第二天取上層清液,倒入乾燥的裝有無水硫酸鈉的燒瓶,攪拌3個小時以上,然後抽濾,取下層液體減壓蒸餾即可,所使用的儀器均需先烘乾。
B. 甲苯能否用甲醇和苯脫水合成該反應是否可逆如果甲醇和苯反應不能生成甲苯,那麼生成什麼兩個反應的
常規條件下這兩者不會反應,在特殊條件下反應會生成甲苯,二甲苯,和三甲苯。苯版和甲醇有文獻報道用權分子篩催化劑可以進行轉化,大約生成的甲苯75%,二甲苯22%,甲苯和甲醇採用在稀土改性的SM-5沸石分子篩催化劑上進行甲苯的選擇烴化反應,由於其擇形催化作用,可直接得到高純度的對二甲苯,其含量在混合二甲苯中達98%,甲苯轉化率達28%,催化劑單程連續運轉300小時,性能穩定,且具有良好的再生性和制備重復性,另外生成的甲苯就很難去甲基還原成苯了,需要不同的條件,此條件下可以說不可逆。苯合成甲苯用碘甲烷催化是常規的方法
C. 固定、脫水後的冷凍切片如何做HE染色
染色流程
(1)二甲苯(Ⅰ) 15min (2) 二甲苯(Ⅱ) 15 min (3)100%乙醇(Ⅰ) 5min (4)100%乙醇(Ⅱ) 5 min (5)80%乙醇 5min (6)蒸餾水 5 min (7)蘇木精液染色 5 min (8 ) 流水稍洗去蘇木精液 1-3 s (9) 1%鹽酸乙醇 1-3 s (10) 稍水洗 10-30 s (13)蒸餾水過洗 1-2 s (14) 0.5%伊紅液染色 1-3 min (15) 蒸餾水稍洗 1-2 s (16) 80%乙醇稍洗 1-2 s (17) 95%乙醇(Ⅰ) 2-3 s (18) 95%乙醇(Ⅱ) 3-5 s (19) 無水乙醇 5-10 min (20) 石炭酸二甲苯 5-10 min (21) 二甲苯(Ⅰ) 2 min (22) 二甲苯(Ⅱ) 2 min (23) 二甲苯(Ⅲ) 2 min (24) 中性樹膠封固 註:①第(10)、(11)步可省去,(12)步沖水時間需延長至20-30min。 ②第(20)步如果不用石炭酸二甲苯,可改用無水乙醇。 * 冷凍切片HE染色步驟: (1)冰凍切片固定 10~30 s (2)稍水洗 1~2 s (3)蘇木精液染色(60℃) 30~60 s (4)流水洗去蘇木精液 5~10 s (5)1%鹽酸乙醇 1~3 s (6)稍水洗 1~2 s (7)促藍液返藍 5~10 s (8)流水沖洗 15~30 s (9)0.5%曙紅液染色 30~60 s (10)蒸餾水稍洗 1~2 s (11)80%乙醇 1~2 s (12)95%乙醇 1~2 s (13)無水乙醇 1~2 s (14)石炭酸二甲苯 2~3 s (15)二甲苯(Ⅰ) 2~3 s (16)二甲苯(Ⅱ) 2~3 s (17)中性樹膠封固。 註:第(14)步如果不用石炭酸二甲苯,可改用無水乙醇。 染色結果:細胞核藍色,胞質、肌纖維、膠原纖維和紅細胞呈深淺不一的紅色。 4.12 切片脫水透明 切片經HE染色後,要徹底脫水透明,才能用中性樹膠封蓋。如果脫水不徹底,封片後呈白色霧狀,鏡下觀察模糊不清,且容易褪色。切片1-2級無水乙醇脫水,也可使用石碳酸二甲苯進行脫水。石碳酸有較強脫水能力,但長時間可使切片脫色,因此要經過多次二甲苯以使石碳酸完全除去。
D. 三羥甲基苯酚怎麼脫水縮合
羥基脫去 苯酚上雙鍵變單鍵 說法有點錯誤 苯上的鍵不是雙鍵
E. 跪求,真的很感謝 ,石蠟切片製作中 ,封片前制好的切片需要再次脫水嗎。為什麼
需要。
切片一系列工作完成後,就要進行染色和封片了。由於要染色的切片尚包在石蠟中,而所用的染色液都為水溶液,因此在染色之前,必須再度復水。與固定的組織塊脫水、透明的步驟相反,石蠟切片先在二甲苯中溶去石蠟,再經過各級酒精,下行至水。
染色後,如果組織片中有水分,則光不宜通透,在顯微鏡下觀察不清組織的結構,所以必須經過脫水。
給你我們學校的實驗講義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有不懂的地方問我~
實驗一 石蠟包埋切片技術
實驗目的:1、學習石蠟包埋切片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驟;
2、掌握石蠟包埋切片技術。
實驗原理:
大家在生物學實驗時,曾經觀察過動物組織和植物組織的切片。通過光學顯微鏡,我們可以觀察到細胞內部的結構(例如細胞核、細胞質、肌肉組織的橫紋等)、細胞相互間的聯系以及組織的構成等。那麼,如何來製作這種切片呢?其過程是比較復雜的,我們利用3—4次實驗來學習組織切片的製作。
大家知道,我們要在顯微鏡下研究生物體的內部結構,在自然狀態下是無法觀察的,因為整個動、植物體大部分都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顯微鏡下觀察,一定要經過特殊的處理,使要觀察的材料先減少它的厚度和體積,使光線能透過才能用顯微鏡觀察。通常應用的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非切片法,即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將生物體組織分離成為單個細胞或薄片,例如我們在生物學實驗曾做過口腔上皮的觀察、洋蔥鱗莖表皮的觀察。這種方法的不足之處在於細胞彼此間相互的聯系不一定觀察到。另外一種為切片法,即用刀將標本切成薄片。
非切片法比較簡單,一學就會,我們這里不作介紹。
切片法也分徒手切片法和切片機切片法。最簡單的切片法是將新鮮植物材料直接用刀切成薄片,稱之為徒手切片法。切片機切片法是用特殊的切片機來切片,切片的厚度可薄到幾個微米。因此,切片機的發明與應用也是細胞學誕生的重要因素。
切片機切組織用的也是刀(切片刀),所要切的組織要有一定的軟硬度,如刀切肉(新鮮、冷凍)。但大部分生物材料比較柔軟,所以為了能切出薄片,必須先使所切材料有一定的軟硬度。一些包埋劑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如石蠟,它融化時可滲入到組織內部;凝固時,使整個組織有一定的軟硬度,正好能切出很薄的切片,故稱為石蠟包埋切片法。另外還有火棉膠包埋切片法(火棉膠做包埋劑)、冰凍切片法(使組織冷凍到一定的硬度)等。其中最常用的切片方法還是石蠟包埋切片法,我們這里重點學習石蠟包埋切片技術。
實驗器材:
(一)小鼠、小廣口瓶、標簽、量筒、燒杯、95%酒精、無水酒精、蒸餾水、手術刀、剪刀、鑷子、平皿、石蠟塊、濾紙、甲醛液、苦味酸、冰醋酸、移液管、洗耳球。
(二)恆溫箱、融蠟、紙盒、燙板、支架、酒精燈、火柴、小鑷子、濾紙。(擦載玻片、磨刀、液體石蠟)。
(三)手術刀、木板、酒精燈、火柴、鋸條、木塊、塑料板、切片刀、切片機、毛筆、小鑷子、載玻片、蛋白甘油、恆溫水浴箱、溫度計、大白盤。
實驗步驟:
製作小鼠肝、脾、腎、小腸等切片。
1、取材:取材是指從動物或植物體上割取所要觀察的組織材料,比如植物的莖、葉,動物的肝臟、小腸等。
取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新鮮:在割取材料時應愈快愈好,否則動植物體的細胞成分、結構及分布等就會發生改變。
(2)防止人為損傷:如生拉硬拽、擠壓等,以免出現人為損傷。
(3)大小:0.5 cm × 0.5 cm × 0.2cm。
2、固定:機體死亡或組織離體後,組織細胞由於血液供應停止,即可發生缺氧,導致生物氧化過程停止。相反,細胞內的無氧酵解酶類活躍,使組織內蛋白質、糖、脂肪降解,導致組織發生自溶。另外,組織也可因污染細菌而發生腐敗。因此,為了使細胞和組織結構保持生活時的狀態,必須進行適當的固定。固定的目的在於保存組織內細胞的形態、結構及其組成,使其與生活時相似。
固定組織的物質——固定劑——具有凝固或沉澱組織蛋白的作用,因此能抑制酵解酶類的活動和細菌的繁殖,從而呈現對組織的固定作用。
固定劑的種類很多,最常見的有乙醇、甲醛、冰醋酸、苦味酸、鉻酸、重鉻酸鉀、氯化汞和鋨酸等8種。各種固定劑對蛋白質、脂肪、糖等作用不同,因此,單一的固定劑不能保存所有的成分,故多用混合固定劑。
各種書籍對固定劑的介紹特別多,如化學性質、固定的原理、固定組織的優缺點等,由於時間的所限,我們這里不作詳細介紹,僅介紹幾種常見的固定液及其配方和用途。
(1)10%福爾馬林液:1份甲醛液 + 9份蒸餾水
市場上出售的甲醛液約含37-40%的甲醛,10%福爾馬林液實際上僅含3.7-4.0%的甲醛。
適用范圍:各種組織。但是經10%福爾馬林液固定的組織,細胞核染色較好,而細胞質染色較差。
處理:組織塊一般固定16-24h,長時間亦可,甚至可用來長期保存組織塊。短時間固定的組織塊不需水洗,可直接轉入70%酒精脫水。
(2)Bouin氏液:苦味酸飽和水溶液(1.22%) 75ml (15)
甲醛液 25ml (5)
冰醋酸 5ml (1)
適用范圍:各種動物組織及植物組織的根尖,是動物組織良好的固定液。
處理:固定24h,也可在此液長期保存。流水沖洗或不經水洗直接入70%酒精脫水。
(3)Zenker氏液: 甲液:氯化汞(升汞) 5g
重鉻酸鉀 2.5g
硫酸鈉 1g
蒸餾水 100ml
乙液:冰醋酸 5ml
使用前將甲、乙兩液混合。
適用范圍:為一般動物組織的優良固定液,經其固定的組織,細胞核及細胞質染色頗為清晰。
處理:固定時間為16-24h,然後流水沖洗一夜以洗去氯化汞,再入70%酒精脫水。切片染色前要用碘液除去汞沉澱。
(4)Gendre氏液: 苦味酸飽和酒精液(8.96g/100ml95%酒精) 85ml
甲醛液 10ml
冰醋酸 5ml
適用范圍:用於檢查動物組織中的糖原(因為糖原溶於水)。
處理:固定3-6h,直接轉入95%酒精脫水。
(5)Carnoy氏液: 無水乙醇 60ml
三氯甲烷 30ml
冰醋酸 10ml
適用范圍:用於檢查動物組織的核酸、糖原等。
處理:固定2-6h,直接轉入95%酒精脫水。
還有多種多樣的其它固定液。固定液的選擇應根據所要固定的材料以及檢查的目的而定。
3、沖洗:材料自固定液中取出後,需立即沖洗,使其中所有的固定液全部除去,以妨礙染色。
有些固定液,如10%福爾馬林液、Bouin氏液固定的材料,若時間較短的話可不必沖洗。但時間過長亦需沖洗。
沖洗的方法:組織塊放在瓶內,膠管插入瓶內接通自來水,瓶口用紗布包住。流水沖洗一夜,即能達到沖洗的目的。
4、脫水:脫水的目的在於使組織中的水分完全除去。因為組織塊將來要在石蠟
中包埋,而水和石蠟是不相溶的。必須經過脫水後,才能進入包埋階段。
常用的脫水劑有乙醇、丙酮、正丁醇等,最常用的還是乙醇。利用脫水劑吸水的特性,在各級濃度脫水劑中逐漸吸取組織中的水分。乙醇脫水的過程一般從70%乙醇開始,經80%、90%、95%、100%(二次)而完成脫水過程。每向後轉移前,須先將組織塊上的液體用吸水紙吸干,以免影響後續乙醇的濃度。
脫水時應注意:(1)在高濃度或無水乙醇中,每級停留的時間不宜太長,否則可使組織收縮變脆,影響切片;(2)如需過夜,應停留在70%乙醇中,也可長期保存,可防止因時間倒不開而影響後續步驟。
5、透明:脫水後是否可以進入包埋呢?但因脫水劑與石蠟也不相溶,因此在包
埋前,需要一種既能溶於脫水劑又能溶於石蠟的物質——透明劑——來起中間置
換作用。
所以,透明的目的在於使組織中的乙醇或丙酮被透明劑所代替,以使石蠟能很順利地進入組織中。另外,還能增強組織的折光系數,故稱透明劑。
透明劑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二甲苯、甲苯、苯等。二甲苯為最常用的透明劑,二甲苯能溶於醇及醚,亦為石蠟溶劑,但不溶於水,它的透明力很強。
透明過程:一般經過1/2二甲苯-1/2無水乙醇,兩次二甲苯。
透明徹底的標准:胃、腸、結締組織等比較透明;肝、腎、心、肌肉等組織呈暗紅色浸油狀態,則說明脫水、透明良好。如果組織進入二甲苯30min以後還不變色,或中心有白色,說明水分未脫凈,應返回無水乙醇繼續脫水。透明這一步至關重要,若透明時間不足,則石蠟進不去,不能切片;若透明時間過長,則使組織收縮變脆、變硬,切片易碎。這一步要靠經驗。
6、浸蠟:浸蠟就是將石蠟透入整個組織的過程。
所謂石蠟包埋切片法,是用石蠟來浸透、包埋組織塊,再進行切片和染色的
製片方法。
石蠟為最常用的包埋劑,有幾種不同熔點的石蠟,通常所用的石蠟的熔點為54-58℃。
浸蠟過程:在60℃的溫箱內已融化的石蠟中經兩次各1h,使石蠟浸透組織。
浸蠟時注意溫度不宜過高,浸蠟時間亦不宜過長,否則會引起組織變硬、變脆,影響切片。
7、包埋:包埋就是被石蠟浸透的組織連同溶化的石蠟,一起倒入一定形狀的器皿(如紙盒、平皿)中,然後使其凝固成蠟塊的過程。
包埋的過程:(1)折疊紙盒;
(2)用酒精燈加熱溫台及紙盒;
(3)往紙盒中倒入溶化的石蠟;
(4)放入組織塊,切面向下,並撥正位置;
(5)蠟塊凝固。
從取材到包埋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往往連續幾天,如果沒有計劃、沒有完善的安排,就有可能和其他上課時間發生沖突,或造成半夜出勤。有時單憑記憶,把前後順序顛倒或超過了規定時間,會造成實驗失敗。因此需預先編制一個日程表。
【建議時間】
乙醇脫水:70%:16:30
80%:第二天7:20
90%:9:20
95%:11:00
100%(Ⅰ):12:00
100%(Ⅱ):13:00
透明:1/2二甲苯-1/2無水乙醇:14:00
二甲苯(Ⅰ):14:20
二甲苯(Ⅱ):14:40
浸蠟:石蠟(Ⅰ):15:00
石蠟(Ⅱ):16:00
包埋:17:00
注意事項:(1)動作要迅速;(2)融蠟別滴到桌面、地上。
8、切片:在包埋後,就可以進行切片。在切片之前,還需對包埋好的組織塊進行修整,並貼附於木塊上,才能進行切片。
修塊:以每一組織塊為單位,用小刀將組織塊大體修成長方形或梯形,組織的周圍須留1-2mm寬的蠟邊。
固著:用酒精燈燒熱金屬片,將組織塊切面的對立面稍燙熔一下,並立即貼於木塊上。
切片機的構造:
切片機是用來做各種組織切片的一種儀器,其樣式很多,性能也不一樣,一般可分為兩大類型,即滑行式切片機與旋轉式切片機。我們使用的是旋轉式切片機。其主要結構分為3部分:(1)控制切片厚度的微動裝置;(2)供裝置切片刀的夾刀部分;(3)供裝置組織塊的夾物部分。旋轉輪每旋轉一次,微動裝置就按所調節好的切片厚度以水平方向將組織塊向前推進一片的厚度。
切片操作:
(1)固定切片刀:刀刃向上,保持水平。調好角度,一般在4-6度。
(2)固定組織塊。
(3)調整所需要的切片厚度:一般在6-10微米。
(4)移動持刀器,或拔開齒輪上的牽引鉤,前後轉動齒輪以移動組織塊固定器,調節組織塊表面和刀刃的距離,以剛要接近時為止。
(5)調整組織塊與刀刃之間的角度和位置:組織塊的切面及上下邊須與刀刃平行。
(6)粗切:右手搖輪,左手轉動齒輪,慢慢將組織塊切到組織本身。
(7)切片:右手轉動搖輪,轉一圈可切下一片,切第二片與第一片連在一起,即成連續切片。左手用鑷子或毛筆提起切片的下端,輕輕向自身方向拽,使切片成連續的帶狀。
(8)展片:停止切片,右手用另一支毛筆輕輕將蠟帶跳起,靠刀刃的一面向下,慢慢接觸40-45℃的水面,藉助水的表面張力使其在水面展開。如有小的皺褶,用小鑷子輕輕分開。應注意:水溫過高,易使切片全部融化;水溫過低,切片不宜伸展。
(9)貼片:即將切片貼在載玻片上。先將連續切片分成一片或小段。將載玻片1/2處均勻塗一層薄薄的蛋白甘油(等量的雞蛋清和甘油混合而成,防止脫片。切勿塗得過多!),將載玻片垂直插入水中,以塗有蛋白甘油的面貼近組織片,提起載玻片使組織片貼附在載玻片上。用小鑷子將切片擺在載玻片1/3和2/3的交界處,並擺正位置。然後在52-60℃恆溫箱烤乾。
整個石蠟包埋切片技術至此全部結束。
實驗二 蘇木精-伊紅染色
實驗目的:1、了解染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蘇木精-伊紅染色方法。
實驗原理:
一、染料的一般知識
1、染料的染色原理:(1)化學作用:染料的性質有酸、鹼、中性之別,那麼組織中的鹼性部分(如細胞質)易和酸性染料親和而發生作用,組織中的酸性部分(如染色質)易和鹼性染料親和而發生作用。(2)物理作用:指吸附或溶解作用。組織蛋白和某些染料有相互吸附的作用。
2、媒染劑、促染劑和分化劑
媒染劑:某些天然染料(如蘇木精),本身無著色性,要與其他物質結合後才具有著色性,這些被結合的物質稱為媒染劑,如許多鐵鹽、鉻鹽及鉀鹽等。
促染劑:是促進染料著色性的物質,如冰醋酸是伊紅的促染劑。
分化劑:能使切片上需要顯示的結構清晰,而使不需要顯示的結構脫去顏色的物質。如1%鹽酸酒精。
一、蘇木精-伊紅染色(H.E染色)
所做出的石蠟包埋切片可應用的染色方法很多,應根據不同的檢查目的而選用不同的染色方法。而最為常用的染色法為H.E染色。
1、蘇木精(蘇木素、蘇木紫)(hematoxylin):為從蘇木中提取。蘇木精本身不是染料,不能直接染色,必須經氧化才能染色。可以在空氣中自然氧化,但需時很長,所以一般都是加氧化劑(如碘酸鈉)氧化。同時,被染材料又須經媒染劑作用後才有著色能力,所以在配製蘇木精染液時,都加有媒染劑。蘇木精液主要著染細胞核。
有數種不同配方的蘇木精液。
Mayer(梅耶)氏蘇木精液:
蘇木素 1g
硫酸鋁鉀 50g (媒染劑)
碘酸鈉 0.2g
水合氯醛 50g
檸檬酸 1g
蒸餾水 1000ml
2、伊紅(曙紅)(eosin):又分幾種,如伊紅Y、伊紅B等。
伊紅對細胞質、肌纖維、膠原纖維具有著色性。
一般用0.5%伊紅/70%乙醇液或1%伊紅水溶液。
由於蘇木精著染細胞核,伊紅著染細胞質,所以這種方法稱為雙重對比染色法。
實驗材料:石蠟切片、蓋玻片、小鑷子、大鑷子、樹膠、濾紙、紗布、染色缸、二甲苯、乙醇系列、Mayer氏蘇木精液、0.5%伊紅酒精液(或1%伊紅水溶液)、1%鹽酸酒精、蒸餾水、顯微鏡。
實驗步驟:
1、切片脫蠟、復水:
由於要染色的切片尚包在石蠟之中,而所用的染色液都為水溶液,因此在染色之前,必須再度復水。與固定的組織塊脫水、透明的步驟相反,石蠟切片先在二甲苯中溶去石蠟,再經過各級酒精,下行至水。
把玻片放入盛有二甲苯的染色缸中以溶去石蠟(20min),再經第二缸二甲苯(10min)。經100%、95%、90%、80%、70%各級酒精、蒸餾水入水,每級3-5min。
2、入蘇木精液染5-7min。
3、流水洗去附著染液,(在1%鹽酸酒精中蘸3-4下),然後流水沖洗20min使切片由淡紅色變為灰蘭色。
4、入伊紅染液5-7min。
5、脫水、透明:
如果組織片中有水分,則光不宜通透,在顯微鏡下觀察不清組織的結構,所以必須經過脫水。透明劑能增強組織的折光系數。這樣,才能在顯微鏡下觀察。
在70%、80%、90%的酒精中每級各蘸3—4下,再經95%、100%Ⅰ、100%Ⅱ梯度酒精,每級各5min。在二甲苯Ⅰ、二甲苯Ⅱ中分別透明10min。
6、封片:
從二甲苯中取出載玻片,未等二甲苯揮發,在組織切片上滴加適量樹膠,上面再加蓋玻片(傾斜放下)封固。
封片目的:(1)便於保存;(2)應用合適折光率的封藏劑使組織結構能在鏡下很清晰地顯示出來。
結果:細胞核呈藍色至深藍色,細胞質呈淡紅色或紅色。
作業:1、為什麼生物體的組織要經過如此繁瑣的步驟才能觀察其組織結構?
2、查閱文獻,有哪些文章採用石蠟包埋切片和H.E.染色?
3、通過查閱文獻,談一下石蠟包埋切片和H.E.染色的用途。
F. 植物葉片解剖結構必須用石蠟切片法嗎
不。
植物實驗中常用的幾種製片方法
一、 撕剝法:
剝下一片新鮮的洋蔥鱗葉,用鑷子從其內表面撕下一條透明的薄膜狀內表皮,再用剪刀或刀片剪成3~5mm的小塊,迅速置於載玻片上已准備好的水滴內,如發生捲曲,應細心地用解剖針將它展平,並蓋上蓋玻片,即可進行觀察。在放蓋玻片時,先以蓋玻片的一邊緣與材料左邊水滴的邊緣相接觸,然後慢慢向下擠出來,以免產生氣泡,如果蓋玻片下水分過多時,需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側面吸去多餘的水分。水分不足不能充滿蓋玻片時,容易產生氣泡,可從蓋玻片的一側再滴入清水,將氣泡驅走,若氣泡仍難以驅走,則可用鉛筆的橡皮輕輕擊打蓋玻片除去氣泡。
二、 組織離析法
取松樹或鵝掌楸莖一小段,將皮和木質部剝離,分別縱剖為火柴棍粗細的小條,各放在平底或小號量瓶中,再加入鉻酸——硝酸離析液(用量為材料的20倍),蓋好瓶蓋置於40℃左右溫箱中解離,約1~2天,檢查細胞彼此能夠分開時,可將已離析的材料用清水浸洗,然後轉入70%酒精中分別保存備用。
三、 徒手切片法
用左手的三個指頭夾材料,並使其稍高於手指之上,以免刀口切傷手指,右手持雙面刀片,然後以均勻的動作,自左前方向右後方拉刀滑行切片。注意切時要用整個右臂的力量而不要用腕力,動作敏捷,材料要一次切下,切片時只動右臂,左手不動。如此連續動作,切下許多薄片後,用濕毛筆或直接用刀片把這些薄片輕輕地移入盛水的培養皿中備用。
永久切片的製作程序
1、材與固定:應選取有代表性的部位,及時用相應的固定液固定。
2、脫水:洗去固定液用不同濃度的酒精逐級脫水,關鍵是脫水一定要徹底,否則因二甲苯不溶於水,將影響下一步操作。
3、透明:常用二甲苯透明材料,逐級到純二甲苯。9、
4、透蠟:石蠟溶於二甲苯不溶於酒精,所以在透明時不能殘留酒精,否則透蠟不徹底。透蠟時也逐級至純蠟,不然,殘留的二甲苯揮發後會形成空洞。
5、包埋:把材料放在方形紙船內,注入蠟液,冷卻後成方形蠟塊,將材料包在裡面。
6、切片:用切片機連續切片成一蠟帶,厚度常取10~20um。
7、粘片:將潔凈的載玻片上薄薄地塗上一小塊黏合劑,滴上一滴蒸餾水,切取1~2片切好的蠟片,輕放在上,使蠟片展平,陰干。
8、脫蠟、染色:用二甲苯脫去玻片上的蠟質,再逐級退回到純酒精或其他濃度的酒精時,放入相應濃度的染色液中進行染色。
酒精脫水:分別用不同濃度酒精依次脫水,最後用無水乙醇二次徹底脫水。
9、二甲苯透明:除去無水乙醇,經1/2二甲苯和1/2純酒精再換純二甲苯中透明。
10、封固:經過鏡析,符合要求,立即取一滴加拿大樹膠或中性膠,滴於材料之上,輕輕蓋上蓋玻片。最後在蓋玻片右側貼上標簽,平置托盤中,放入30~35℃恆溫箱中烘乾或於無塵處風干,待樹膠干固後,放可使用。
G. 細胞he染色時沒有用到二甲苯為什麼還要用酒精脫水
染色流程(1)二甲苯(Ⅰ) 15min (2) 二甲苯(Ⅱ) 15 min (3)100%乙醇(Ⅰ) 5min (4)100%乙醇(Ⅱ) 5 min (5)80%乙醇 5min (6)蒸餾水 5 min (7)蘇木精液染色 5 min (8 ) 流水稍洗去蘇木精液 1-3 s (9) 1%鹽酸乙醇 1-3 s (10) 稍水洗 10-30 s (13)蒸餾水過洗 1-2 s (14) 0.5%伊紅液染色 1-3 min (15) 蒸餾水稍洗 1-2 s (16) 80%乙醇稍洗 1-2 s (17) 95%乙醇(Ⅰ) 2-3 s (18) 95%乙醇(Ⅱ) 3-5 s (19) 無水乙醇 5-10 min (20) 石炭酸二甲苯 5-10 min (21) 二甲苯(Ⅰ) 2 min (22) 二甲苯(Ⅱ) 2 min (23) 二甲苯(Ⅲ) 2 min (24) 中性樹膠封固 註:①第(10)、(11)步可省去,(12)步沖水時間需延長至20-30min.②第(20)步如果不用石炭酸二甲苯,可改用無水乙醇.* 冷凍切片HE染色步驟:(1)冰凍切片固定 10~30 s (2)稍水洗 2 s (3)蘇木精液染色(60℃) 30~60 s (4)流水洗去蘇木精液 10 s (5)1%鹽酸乙醇 3 s (6)稍水洗 2 s (7)促藍液返藍 10 s (8)流水沖洗 15~30 s (9)0.5%曙紅液染色 30~60 s (10)蒸餾水稍洗 2 s (11)80%乙醇 2 s (12)95%乙醇 2 s (13)無水乙醇 2 s (14)石炭酸二甲苯 3 s (15)二甲苯(Ⅰ) 3 s (16)二甲苯(Ⅱ) 3 s (17)中性樹膠封固.註:第(14)步如果不用石炭酸二甲苯,可改用無水乙醇.染色結果:細胞核藍色,胞質、肌纖維、膠原纖維和紅細胞呈深淺不一的紅色.4.12 切片脫水透明 切片經HE染色後,要徹底脫水透明,才能用中性樹膠封蓋.如果脫水不徹底,封片後呈白色霧狀,鏡下觀察模糊不清,且容易褪色.切片1-2級無水乙醇脫水,也可使用石碳酸二甲苯進行脫水.石碳酸有較強脫水能力,但長時間可使切片脫色,因此要經過多次二甲苯以使石碳酸完全除去.
H. 試劑甲苯如何脫水哪位高手知道啊
如果「絕對」無水,可以用NaH, Na, CaH2,處理,然後五口瓶蒸餾,使用;
如果「一般版」無水權,可以有兩個方法:(1)使用乾燥劑,比如無水的Na2SO4,MgSO4,推薦後者,乾燥甲苯後,濾去乾燥劑就可以使用了;(2)直接蒸餾甲苯,捨去前餾分,到餾分澄清時開始收集,然後就可以使用收集的甲苯了,因為甲苯和水共沸,所以前餾分不能用。但不要扔掉前餾分,用乾燥劑乾燥後,此前餾分可以繼續回收然後蒸餾使用。
I. 溶劑是二甲苯,脫水縮合需要的溫度高於100攝氏度,選擇什麼樣的帶水劑
直接二甲苯帶水好了,127-128度左右
J. 求助啊,工業上給甲苯脫水的方法有哪些
如果「絕對」無水,可以用NaH,Na,CaH2,處理,然後五口瓶蒸餾,使用;
如果「一般版」無水,可以有兩個方權法:(1)使用乾燥劑,比如無水的Na2SO4,MgSO4,推薦後者,乾燥甲苯後,濾去乾燥劑就可以使用了;(2)直接蒸餾甲苯,捨去前餾分,到餾分澄清時開始收集,然後就可以使用收集的甲苯了,因為甲苯和水共沸,所以前餾分不能用.但不要扔掉前餾分,用乾燥劑乾燥後,此前餾分可以繼續回收然後蒸餾使用.